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5sing视频优选佛心禅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水往低处流,云在天上飘,一切都自然和谐地发生,这就是平常心。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行云流水,回归本真,这便是参透人生,便是禅。

【第2句】:【佛心禅语】走的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徘徊的人走得快。

【第3句】:【禅心佛语】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没有翻身余地。

【第4句】:作众生友,代众生苦普为众生作不请之友,大悲安慰,哀悯众生,为世法母。《胜鬘经》

【第5句】:【佛心禅语】爱惜生命甚至比热爱事业更为重要;视生命为儿戏,那是极端和绝望的作为。

【第6句】:淡然不一定非要修篱种田,隐居山林,而是身处红尘纷扰也能静下心来,心静了才能听到自己的心声,才能停下来笑看风云,风雨人生,淡然在心。

【第7句】:【佛心禅语】坐姿如钟,必须稳重;站立如松,必须正直;容貌如镜,必须明净;行止如法,必和礼仪;视听如教,必能受益;思想如流,必然清澄。

【第8句】:【禅心佛语】你给别人的,其实是给自己的。你若想被爱,就要先去爱人;你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关心别人;你要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对别人好。

【第9句】:【禅心佛语】世界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诽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美的人。

【第10句】:如是比丘以戒为头,若头断已,失诸善法,于此佛法,谓之为死。(古印度)优波底沙《解脱道论》卷一

【第11句】:【佛心禅语】一禅师见一蝎子掉到水里,决心救它。谁知一碰,蝎子蛰了他手指。禅师无惧,再次出手,岂知又被蝎子狠狠蛰了一次。旁有一人说:它老蜇人,何必救它?

【第12句】:我如果稍稍闻道,总是愿意将它传递给尚未闻却愿意闻的人。道是大家的,谁也没有资格私藏,想藏也藏不住,何况我只是稍稍闻。

【第13句】:学佛若要学得平常心与平等心,必先断除私我爱欲,守持心性,培养正念,即得超然智慧。因此唯有守根门慧性、学佛心佛行,方能去除染污与无明烦恼,证得无上菩提。

【第14句】: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这世界速度太快,灵魂跟不上来,想等等它都做不到!

【第15句】:一切世间所有福德,不及如来一毛功德。《优婆塞戒经》卷一,修三十二相业品

【第16句】:【禅心佛语】毎一个众生的灵魂都是平等无二、完美无缺,只是我们累世的恶习太深,加上现在的你不懂为人处事,所以才体现出众生千差万别、利钝贵贱之分。

【第17句】:【禅心佛语】痛苦跟快乐实际上是人的主观世界的事情,而不是客观世界的因素。

【第18句】:【禅心佛语】另一面又为未来感到彷徨,我在这两股力量的拉扯之下,继续着这样的生活。亨特·汤普森《朗姆酒日记》。

【第19句】:【禅心佛语】六和文化:生活里要学会沉默思索,不要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凡事留些缓冲的余地,余地不是留给别人,是留给自己的心地。

【第20句】:【禅心佛语】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能力。

【第21句】:【禅心佛语】鸡足山是迦叶尊者的道场,尊者并未入灭,而是在久远定中以无言之言宣说着佛法密意。

【第22句】:如有大石山,高广无缺坏,周遍四方来,磨榨此大地,非兵马咒术,力所能防御。恶劫老病死,常磨榨众生。《杂阿含经》卷四十二,第1147经

【第23句】:利不讨嫌获利须凭真本事,名非可憎扬名当靠硬功夫。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一世追求雄心终可成伟业,几经奋斗壮志定能建殊功。

【第24句】:【佛心禅语】参悟是希望能在纷扰的尘世中看见内心最真的自己,找回内心的安宁。

【第25句】:【禅语人生】我们之所以放不下,就是因为很多事情看不透,对很多事情太在乎了,太执着了,因而在念佛的过程中,自然难以相应,烦恼妄想无穷无尽。

【第26句】: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地显露出来。走路有走路的风度,站立有站立的姿势,坐有坐的形态,睡卧有睡卧的姿态。

【第27句】:【禅心佛语】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

【第28句】:是福有二种相:能与乐,能与苦。如杂毒饭,食时美,欲消时苦,福亦如是。(古印度)提婆《百论》卷上,舍罪福品

【第29句】:【禅心佛语】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应当尽量少走“亡羊补牢”的痛苦之路,时刻将小事记挂于心,小心谨慎,则人生才会一帆风顺。

【第30句】:【禅心佛语】付出真心,才会得到真心,却可能伤的彻底;保持距离,才能保护自己,却注定永远寂寞。

【第31句】:【禅心佛语】情侣间最矛盾的地方就是幻想彼此的未来,却惦记着对方的过去。

【第32句】:【佛心禅语】禅史的演义,伴着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一路走来,早已融入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山山水水。

【第33句】:【禅语人生】只要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第34句】:【禅心佛语】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要学会取长补短。

【第35句】:【禅心佛语】假如风雨来袭时,有人不修屋顶,不装门窗,而奔向户外,对着风雨咆哮,命令风往右吹,雨往左移,我们一定会说这个人是个疯子。

【第36句】:满足,是至高无上的财富。健康,是至高无上的利益。安详,是至高无上的幸福。

【第37句】:【禅语人生】欲望越少,越能享有幸福的生活;烦恼越少,越能拥有自在的生命。

【第38句】:【禅心佛语】他的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好够他吃饭和喝茶。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非常满足。

【第39句】:【佛心禅语】常保自我警惕的心,懂得如何做对的事,人生就不会后悔。

【第40句】:【禅心佛语】即使是最糟糕的事情,也要照单全收,这便是使内心平和的秘诀。

【第41句】:【禅心佛语】体验呼吸的进与出;还有一口呼吸,就是享有完整的生命,生命既然是完整的,又何苦生气。

【第42句】:【禅心佛语】假使你讨厌某一个人,那就尽你的力量去寻找他的优点吧。因为,无论任何人,都会具有某一方面的优点,只是你忽略了。

【第43句】:佛说:对一切因缘造作的现象,应该这样来看:都像梦幻泡影一样,并不真实;都像朝露和闪电一样,瞬间生灭。

【第44句】:若无所得,即是得,即是现观,即是菩提。《大般若经》卷三七三,无相无得品

【第45句】:【禅心佛语】很多东西,能忘掉的叫过去,忘不掉的叫记忆。很多人痛苦的原因是,本来只是生命中的过客,却任性的成了记忆的常客。

【第46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一举一动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处处提起正见、安住正念,观照当下,这便是生活禅。——净慧

【第47句】:【禅心佛语】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第48句】:有些人修禅宗,只注重个人的生死,不管众生的死活。这种发心,显然属于小乘的发心。

【第49句】:我们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们最坏的习惯,是苟安于当下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

【第50句】:【佛心禅语】慈悲与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犹如凤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凤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体一般,慈悲与智慧既是两面,又是一体。

【第51句】:【禅语人生】只要一个人挡在他自己的路上,一切似乎都挡住了他的去路。自己的心是最大的障碍,也是最大的距离。

【第52句】:【禅语人生】学会回归自然,学会放松自己,保持心态和精神的健康,这比干一番事业还要重要。

【第53句】:【禅心佛语】禅是什么?禅是一种自我、是一种生活、是一种实践。只有在生活实践中,在身心磨炼之下,精神自然升华,时节因缘成熟,自然明心见性。

【第54句】:人心的欲念,好比被太阳照射的沙漠一样——干燥饥渴;而佛法恰似甘露法水,时时滋润众生干渴的心田。

【第55句】:【佛心禅语】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我再为你剃度吧。”

【第56句】:九、万法唯心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等。(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第57句】:人生不足贵,天寿尽亦丧,地狱酸痛苦,唯有涅槃乐。《增一阿含经》卷九,惭愧品

【第58句】:有几个熟悉水性的人乘船渡江,浪打翻了船,他们竭尽全力游向岸边,水性最好的那个人却怎么也游不快。岸边的同伴问他怎么啦?那人说:“我腰上缠着千金,太重了!”

【第59句】:【禅语人生】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佛,这一点是佛教与其它宗教不同的地方。

【第60句】:【禅语人生】闲中不放过,忙中有受用,静中不落空,动中有受用,暗中不欺隐,明中有受用。只要你真心渴望去实现一件事,整个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助你。

【第61句】:【禅心佛语】贪心犯戒,其罪尚轻。若嗔心犯戒,其罪甚重。何以故?因贪犯戒,尚摄众生。因嗔犯戒,弃舍众生。

【第62句】: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你至亲的人,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第63句】:【禅心佛语】任何人都渴望成功,渴望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临事抱佛脚,不如平时烧香”,只有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友爱与竞争,这才是明智的做法。

【第64句】:【一日禅语】生活,就像煮一壶月光,醉了欢喜,也醉了忧伤,起风的日子,要学会坚强,无论走过多少坎坷,有懂得的日子,便会有花,有蝶,有雨,有阳光。

【第65句】:【佛心禅语】不要抱怨一时的伤痛,心持一份希望,眼睛才会看到光明。更不计较一时的失去,失去是得到的起点。

【第66句】:【佛心禅语】师父说:“内心无恶则无苦,你既然内心有痛苦,说明你的内心就有恶存在。请你将你的痛苦略说一二,我来告诉你,你内心存在着哪些恶。”

【第67句】:业由心造,业随心转罪业因缘,自身所造,非父母为,非从天堕。人行善恶,受苦乐报,如响应声。贪现前利,心行邪谄,不知后世累劫受殃。《佛说未曾有因缘经》卷上

【第68句】:【佛心禅语】大波浪接着说:“当你认识清楚你的本体就是‘水’的时候,你就不会再为波浪形体而迷惑,那么,你就不会再觉得痛苦了。”

【第69句】: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四十二章经》

【第70句】:【禅心佛语】烦恼定律:喧嚣的烦恼,其实比孤独的烦恼更可怕,只是因为喧嚣让你无暇思考。

【第71句】:【禅心佛语】打我没看见,骂我把理服,如在心里起烦恼,发脾气,就是没有修行。

【第72句】:众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若无自性者,云何有是法?(古印度)龙树《十二门论》

【第73句】:什么样的人会痛苦?忽略拥有,而追逐欲望的人,会常常痛苦。什么样的人会快乐?珍惜拥有,而少欲知足的人,会常常快乐。

【第74句】:【禅语人生】心不明来点何灯,意不善来诵何经,行不诚来吃何素,赡不孝来斋何僧。

【第75句】:【禅心佛语】今天医学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不过大家都知道,无论是保健还是治疗,心灵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第76句】:【禅心佛语】继承传统(契理),适应时代(契机),立足正法,弘扬禅学,开发智慧,提升道德,觉悟人生,祥和杜会。

【第77句】:要寻找完美的世界,须从内心去寻找。其中之一是“独立”,是情感的独立,不依赖别人的认同。——海涛法师

【第78句】:【佛心禅语】把好东西与他人分享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生活中有多大的困难,有多大的挫折,有多深的痛苦,都将会变成一缕云烟,随风飘去。

【第79句】:【禅心佛语】承担生命的全部,快乐就有了翅膀,在无尽的时空中自由地飞翔。

【第80句】:【禅心佛语】得之淡然,失时泰然,处之坦然,独处安然,不动如山,心宽似海。

【第81句】:【禅语人生】一位风水大师走了很多路,十分干渴,终于看见一家庄园,他急忙前去敲门讨水喝。

【第82句】:布施越多,得到越多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所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

【第83句】:每个人走入社会的时候,都想好好成就自己的事业,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呢?这不仅仅是个人惰性的问题,更有机遇与资源的关系。所以有些人成功了,而更多的人失败了。

【第84句】:人无涵养,动辄矜夸炫露,必不能载福而有大成就。真修行人,于尘劳中炼磨烦恼习气,必使渐渐消灭,方为实在工夫。

【第85句】:【佛语悟道】意识不会单独地产生,必须依靠外界的认识对象才能产生;外界的认识对象不会自动地生成,它是通过意识活动而显现,成为人们的认识对象的。

【第86句】:【禅心佛语】四种品行人称道:积学成智,智者不惑;积善成德,德者无敌;积练成健,健者无病;积义成仁,仁者无畏。

【第87句】:如果从凡人的境界来思考问题,那会越来越离题。如果不从凡人的境界去考虑,那肯定不会有迷惑了。

【第88句】:【禅语人生】原谅别人过失,改进自己缺点,留驻真挚爱心,追求美好人生。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谴责别人就是亏待自己。

【第89句】:【佛心禅语】证严法师云:“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费事了。”

【第90句】:逆境就像爬陡峭的山峰,在半山腰时很吃力很困难,但是当你历尽艰险爬上山坡时,你会发现万景皆看遍,唯有此山更美好。

【第91句】:【禅心佛语】嫉妒是心中的戈矛,可以害己亦可伤心,这是一种危险的心理病,治疗这种心病,佛门有个妙方叫做「随喜功德」。

【第92句】:【禅心佛语】适合某人穿的鞋,可能会让另一个穿来痛苦不堪;生活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良方。每个人都有他自成一格的生活模式。

【第93句】:【禅语人生】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究竟处,心自明净。

【第94句】:诸佛解脱当于何求?答曰: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维摩经》卷中,问疾品

【第95句】:大部分的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聪明的话以及一味曲意奉承的话,被捧得高高的,就感到心花怒放。然而,人生中能真正根治病源的却是苦口良药。

【第96句】:诸外道等有苦、集谛,无灭、道谛,于非灭中而生灭想,于非道中而生道想,于非果中生于果想,于非因中生于因想。《大般涅槃经》卷十三,圣行品

【第97句】:【禅语人生】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第98句】:任运不知名,轻轻着眼听。水上青青绿,原来是浮萍。——《法演禅师文案》

【第99句】:若王国内一人修善,其所作福,皆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于彼国王常获二分,善因王修,同福利故。造十恶业,亦复如是。《心地观经》卷一,报恩品

17824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