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QQ2024经典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铁杓子碰锅沿】见“马勺碰锅沿”。

【第2句】:十两瓶子装一斤——正好

【第3句】:【稍瓜打驴——去了半截】(歇)稍瓜:一种菜瓜,长而脆。本指用长而脆的菜瓜去打驴而断成半截,转指人走了一半,或情绪、财物等衰减了一半。

【第4句】:【卜一人做事一人当】(谚)指自己做下的事,无论后果多么严重,都愿承担全部责任。

【第5句】:【平地起风波】(惯)比喻无端生出是非。

【第6句】:菜园里的垄沟——四通八达

【第7句】:虾子落锅——死了还是红的

【第8句】:【狗掀门帘全靠嘴】释义:比喻没什么本事,只会说嘴。“门帘”又作“帘子”。“靠”又作“凭”。例句:大宝说:“他是狗掀门帘全靠嘴,谁不知道他和钱万利穿着一条裤子,一个窝窝撒尿。”

【第9句】:剜肉补疮——顾此失彼

【第10句】:眼瞎耳聋鼻塞嘴哑———窍不通

【第11句】:【斑鸠不下树——嗉里有食】(歇)嗉:嗉子,也叫嗉囊,在鸟类食道下部,用来储存食物的消化器官。比喻人心里有主见。

【第12句】:浑水池子——看不透

【第13句】:爸爸妈妈谈厂里的事儿,我也插了嘴。爸爸说:“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割一块肉搭根骨头——让人讨厌。”(福建·南平)

【第14句】:【刨树要搜根儿】(谚)要刨大树,先得从根部刨起。比喻要着手解也作刨树要寻根。 刨树要刨根。

【第15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释义:屠刀:宰杀牲畜的刀。立地:立刻,马上。原是佛教劝人悔改的话。比、喻改恶从善,做好人。“立地”又作“立刻”。例句:海蛮毫不畏缩,“你跟产:丰特务外逃,当然不是为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第16句】:【自己塞了自己的嘴】(惯)指说话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

【第17句】:我正跟小伙伴们玩,妈妈却让我回家写作业,我不愿回去,非要再玩一会儿。妈妈摇摇头说:“唉,真是有尾巴的狗跳,没尾巴的狗也跟着跳。”(广西·博白)

【第18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谚)文章写得再好的人,也不敢自夸自己的文章是天下第一;武艺高强的人,却往往自夸自己的武艺盖世无双。 指习武的人总是技高不让人。

【第19句】:【十年九不收】(惯)十年中有九年没有收成。形容土地贫瘠或自然灾害频繁。

【第20句】:有道数学题,我左想右想也解不出来。窗外的知了直叫得我心焦,我就出去捡个石子把它赶走了。妈妈说:“睡不着觉赖枕头,凫不过河赖河弯。答不出题也不能拿知了出气啊!”(广东·广宁)

【第21句】:【景泰蓝】“景泰蓝”是一种瓷铜结合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品。制作景泰蓝先要用紫铜制胎,接着工艺师在上面作画,再用铜丝在铜胎上粘出图案花纹,然后用色彩不同的珐琅釉料镶嵌在图案中,最后再经过反复烧结,磨光镀金而成。所以又叫“铜胎掐丝珐琅”。掐丝珐琅器是从国外传人中国的,由中国的能工巧匠们在技艺上加以改良,尤以铜胎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最为精湛,发展成为今天所说的景泰蓝。那么,“景泰蓝”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明代景泰年间的掐丝珐琅独领风骚,因初创时只有蓝色,因此得名景泰蓝。现在的景泰蓝工艺大有提高,增加了科技含量,造型精美绝伦,已成为馈赠国内外友人的最佳礼品r。

【第22句】:偷嘴猫儿——性难改

【第23句】:【人全马不齐】(惯)指人心不齐,行动不一致。

【第24句】:蚂蟥的身子一软骨头

【第25句】:【推山山倒,填海海平】释义:比喻力量大,无往而不胜。例句:只有天下穷人都团结起来,扭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个点上使,共同对敌,才能推山山倒,填海海平,把旧世界砸个落花流水。

【第26句】:乡里人进城——样样新鲜

【第27句】:草船借箭——满载而归;巧用天时

【第28句】:【死诸葛骇走了生仲达】释义:诸葛:指诸葛亮。仲达:司马懿,字仲达,三国时曹魏政权的掌握军权的大臣。死人吓跑了活人。形容威名大,让人听了就害怕。例句:这是北伐当年的旧官衔,就和“死诸葛”骇走了“生仲达”一样,这旧官衔却骇走了防护团。

【第29句】:【狗是百步王,只在门前狂】(谚)百步王:在离家百步以内逞能。指狗只会在家门口狂吠,一离家门口就老实了。比喻没见过世面的人,一到生地方就会胆怯。

【第30句】:春苗得雨——正逢时

【第31句】:八月十五的月亮——格外明;光明正大;年年如此;又圆又满;圆圆滚滚

【第32句】:【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释义;好处没得到,反而落下坏名声。例句:“若是同人合伙,领了人的本钱,他只要一分八厘行息,我还有几厘利钱;他若是要二分开外,我就是‘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第33句】:【酱锅里煮元宵——混蛋】(歇)本指浑浊的球形东西,转指不懂道理或不明事理的人。含责骂意。

【第34句】:【好狗不挡道】释义:骂人不要挡住道路。妨碍通行。“不挡道”又作“不挡路”。例句:那个不知好歹的年轻纤夫,是个生楞儿,用手一推一丈青大娘,说:“好狗不挡道!”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

【第35句】:【 争破被儿没得盖】自己人相争没有好处,内讧对大家都 不利。明代《金瓶梅》:“争破卧单没的盖,狗咬尿泡空喜欢! 如今做湿亲家还好,到明日休要做了干亲家才难。”

【第36句】:【里外不是人】(惯)指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第37句】:【不认这壶酒钱】不肯承认,不承担责任。反义说:认这壶 酒钱。邓友梅《喜多村秀美》:“你隐瞒了海外关系,现在暴 露了,想不认这壶酒钱吗?”

【第38句】:【牛老了奸,马老了滑,兔子老了不好拿】(谚)牛老了拉犁就不老实,马老了跑路就偷懒,兔子老了就有藏身经验,不好捉拿。比喻人老见识广,待人处事就会圆滑世故。

【第39句】:【阿绵花屎】(惯)阿:同“屙”。比喻故意拖延时间。

【第40句】:【黄土埋了大半截】见“半截身子入土”。

【第41句】:【事无不可】对人言襟怀坦白,无可隐瞒。老舍《四世同 堂》:“他不能把自己的计划说出来,又觉得这是违反了事无 不可对人言的道理。”

【第42句】:一天,刚学电子琴没几个月的一锟对妈妈说,他想学绘画。一旁的爷爷听了说:“孩儿,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毒。你还是先把琴学好吧!”(河南·焦作)

【第43句】:【暖水瓶儿——外面冰凉,里边热乎】(歇)冰凉:本指温度低,转指冷淡。热乎:本指温度高,转指热情。指外表看似冷淡,而内心很热情。 也作暖水瓶——表面冷,心里热。 属暖水瓶的——外头冷,里头热。

【第44句】:一天,我只顾玩耍,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写。妈妈批评我说:“和尚念经,郎中治病。你是学生,不好好学习干什么?”(河南·许昌)

【第45句】:看我急着要去买福利奖券,爸爸拦住说:“摸奖这事是百年难得岁交春,不要痴鸡想把奶喝!”妈妈在一旁接过话茬儿道:“没准雨点儿滴在秃头上,能碰巧,你去买几张。”(江苏·海安)

【第46句】:阎王殿里开染房——色鬼

【第47句】:暑假里,我整天和小朋友东奔西跑玩个不停。妈妈多次叫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都不想干。有一次,妈妈说:“地是种出来的,事是干出来的,什么时候不劳动也不行。”(江苏·新沂)

【第48句】:不开花的玫瑰——净是刺儿

【第49句】:【促织不吃癞蛤蟆肉——都是一锹土上人】(歇)促织:蟋蟀。比喻都是地位低下或命运相同的人。

【第50句】:【吃独食】(惯)比喻独自占有本该与大家一起分享的好处。 也作“吃独份儿”。

【第51句】:【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谚)三:泛指多。字如果辗转传抄多次,鱼字就会写成鲁字,虚字就会写成虎字。指汉字传抄的次数越多,出错的可能性就越大。 也作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字三写,鱼成鲁,帝成虎。

【第52句】:【英雄流血不流泪】(谚)指英雄好汉宁愿浴血奋战拼死沙场,也决不悲伤流泪。

【第53句】:【能大能小是条龙,只大不小是条虫】(谚)龙是传说中的神物,据说能根据不同情况变大变小;而只能大不能小的,则是俗虫。比喻能屈能伸的是英雄,只能大不能小的是庸才。 也作能大能小是条龙。 能大能小是条龙,能上能下是英雄。

【第54句】:【叫板】“叫板”具有滋事或挑战的意味。它源出有二。其中主流说法是“叫板”原为戏曲用语,指戏曲演员于道白之后、未唱之前,将道白的最后一句节奏化,使其有韵律,拖长抬高道白腔调,以便使伴奏开始,过渡到下面的唱腔上去。此外,用动作规定下面唱段的节奏,也叫“叫板”。“叫板”的方式有多种,或把道白末一字字音拖长,或用一个感叹词、语气词,或用笑声、哭声,或用一个特殊手势、身段。“叫板”的念、做都要充满感情,使演员和乐队都要做好准备,充满激情,故而引申为具有挑战性。 “叫板”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古代民间有个游戏叫骨牌,四个人在一起打的,当一个人没钱时,还可以多打一次,这时那个没钱的人就会拍一下桌子,并且这次是由他说话,一般也称作“叫板”。

【第55句】:【公人见钱,苍蝇见血】(谚)指公人贪财如命,见到钱财,就如同苍蝇见到血一样。

【第56句】:【 换生不如守熟】换到生疏的行业,需要重新学习,不如在 原有的熟悉的行业能够发挥所长。钱钟书《围城》:“高校长, 拍电报到成都要我组织中国文学系,我想年纪老了,路又不 好走,换生不如守熟,以我最初实在不想来。”

【第57句】:【 吃一行,怨一行】吃,指以之为生。对于从事的职业,总 觉得不好,老是埋怨。台湾梁实秋《雅舍散文二集》:“造出 ‘吃一行,恨一行’这句话的人,其用心可能是劝勉大家安分 守己,但是这句话也道出了无数人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第58句】:【稻秀雨浇,麦秀风摇】(谚)秀:稻、麦扬花期。指稻扬花时,要雨浇灌,却忌风摇;麦扬花时,要风吹摇,却忌雨浇。 也作“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第59句】:【千金难买一句话】(惯)形容人沉默寡言,不轻易说话。

【第60句】:【火锅】在当今的饮食活动中,火锅是最受人们青睐的饮食之一.最知名的火锅当属重庆火锅。其实,火锅并不是近代人的创举,火锅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那时不叫火锅,而是叫温鼎(翻译成现代语其实就是火锅)。它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西周时得到发展。它们均属于小型鼎,有着使用方便、易于移动、边煮边食、可涮可食的特点。从出土的实物来看,各地的温鼎器型相差较大,有方形的,有圆形的,还有带托盘的。从火膛的位置看,有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尽管这些温鼎造型各有特色,但其功能都是一样的,都是用于筵席间加热食物。因为筵席是席地而宴,用当时的鼎加热食物,会烧坏筵席,所以,发明了温鼎,炭火不直接暴露在外,放在筵席上不会造成什么火光之灾。商周时代的温鼎应该说是当代火锅的鼻祖,经过几千年的变迁,材料与外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功能本质却没有变,仍保留着原始的构造。拿出土的温鼎来涮羊肉,一样味美可口。但那是文物,价值昂贵,使不得。

【第61句】:【水不流要臭,刀不磨要锈】(谚)比喻人必须经常运动,才能保持健康。

【第62句】:【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惯)指言行不一致或耍两面手法。

【第63句】:放学回家,我看见菜板上有个南瓜,就对爸爸说:“让我来炒南瓜。”爸爸说:“你还小,如果现在让你炒,你准会在锅上开一个窗户!”(安徽·黄山)

【第64句】:【死狗——扶不上墙】(歇)比喻人素质太差或没有志气,别人想扶持也扶持不起来。 也作“死狗——扶不到墙上”。

【第65句】:扁担上睡觉——难翻身;翻不了身;想得宽

【第66句】:大家在猜缺一个角的方桌有几个角。有的说三个角,有的说四个角,还有说五个角的。秦老师不无感慨地说:“看来,是神都有三滴雨!”(安徽·利辛)

【第67句】:棉花换核桃——吃硬不吃软

【第68句】:【狗尾巴熬西葫芦——越吧嗒越不是滋味】(歇)吧嗒:本指品味“狗尾巴熬西葫芦”时发出的声音,转指人自言自语时发出的声音。 滋味:本指味道,转喻某种感受。 指人越琢磨心里越感到不好受,不愉快。

【第69句】:【鸡蛋里寻骨头】(惯)比喻故意挑刺、找毛病。 也作鸡蛋里挑骨头。 鸡蛋里找骨头。

【第70句】:姐姐是个中等个,可她总是想再高点儿,再瘦点儿。妈妈说:“不高不矮好人才,不胖不瘦精神够。你为啥总不知足呢?”(河南·偃师)

【第71句】:【无明业火,高三千丈】(惯)无明:佛教用语,没有智慧之意。业火:怒火。由于没有智慧,不能了解正理,结果引起许多烦恼,因称发怒为“无明业火”。形容怒气冲天,按捺不住。 也作无明火高三千丈。 无名怒火高万丈。

【第72句】:【楚人沐猴而冠】释义:沐猴:猕猴。冠:戴上帽子。楚国人给猕猴戴上帽子,使其装成人样。比喻人虚有仪表或地位,并没有本领。例句:韩生趋出,顾语他人道:“我闻里谚有言:楚人沐猴而冠,今日果然相验,才知此言不虚了。”

【第73句】:【男子十五,当家作主】(谚)指男孩子长到十五岁,就能够像成年人一样有承担家务的能力,并当起一家之主。

【第74句】:【木匠戴枷——自作自受】(歇)枷:旧时套在犯人脖子上的一种刑具,用木料制成。木匠做了枷,又戴在自己脖子上。指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承受后果。 也作“木匠戴大枷——自作自受”。

【第75句】:我写字时,常不按笔画的顺序写,尤其是写全包围结构的字时,总是先封口。妈妈风趣地说:“先把鸡窝关上,鸡还从哪进去呢?”(河北·深州)

【第76句】:六九头刮春风——开冻(动)了

【第77句】:【骂人无好口,打人无好手】见“打起来没好拳,骂起来没好言”。

【第78句】:【前有车,后有辙】释义:借指前人做过的事,后人可以学着做。例句:“前有车,后有辙,双喜就是我们的榜样!”

【第79句】:【柴无一根,米无一粒】(惯)没有一点儿柴草和粮食。形容生活贫困得柴米不继。

【第80句】:米仓里的老鼠——尽你享受

【第81句】:【好好先生】“好好先生”指那些世故圆滑、没有是非观念、凡事都说好的人。“好好先生”就是现在所说的“老好人”。那么,“好好先生”源自哪里呢?东汉时有一个叫司马徽的人,从不谈论别人的短处,跟入说话,无论好事坏事都说好。有人问他平安不平安,他回答说:“好”。有人告诉他说人家自己的儿子死了,他也回答说:“很好”。司马徽的妻子责备他说:“人家认为你有德行,所以才告诉你,你为什么听到别人的儿子死了,反而也说好呢?” 司马徽说:“像你这句话也很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好先生”,被后世记住了。

【第82句】:【三百六十行】俗语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是前人对各种行业的通称。那么,“三百六十行”究竟指的是哪些行业呢?三百六十行是从“三十六行”中衍生出来的。自唐朝就有“三十六行”的记载。宋代周辉《清波杂志》中,记有肉肆行、海味行、鲜鱼行、酒行、米行、酱料行、宫粉行、花果行、茶行、汤店行、院肆行、成衣行、丝绸行、顾绣行、针线行、皮革行、扎作行、柴行、棺木行、故旧行、仵作行、纲罟行、鼓乐行、杂耍行、彩舆行、珠宝行、玉石行、纸行、文房行、用具行、竹木行、陶土行、驿传行、铁器行、花纱行、巫行。后来怎么会变成三百六十行呢?到了宋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行业成倍增加,改称为七十二行,成为流行市语。至元代,人们又把七十二行扩为一百二十行。大约到了明代变为三百六十行。三百六十行之称,首见于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书中日:“为杭州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也。”《通俗篇》云:“元人但云一百二十,增多为三百六十,乃明人言耳。”据此,明代以来,以“三百六十行”俗称各种职业。其实,三百六十行是个约数,各行各业的总称。此俗语一直沿用至今。各种行业增加无数,约定俗成的“三百六十行”却固定不变。

【第83句】:八竿子搭不着的亲戚——远着哩

【第84句】:【江湖一把伞,容吃不容攒】(谚)江湖:旧时指辗转四方以卖艺、卖药等为生的流浪生活为走江湖。 攒:积攒,积存。指走江湖的人只能混碗饭吃,很难积攒钱财。

【第85句】:【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惯)形容诸事顺遂。也形容人本领大,具有控制局势的能力。

【第86句】:【三分毛利吃饱饭,七分毛利饿死人】(谚)毛利:本钱除过所得利润。指做买卖薄利多销周转快,自然受益多;牟利太重,没了顾主,就没钱赚。

【第87句】:【牡丹不带娘家土】(谚)牡丹:牡丹花,人称富贵花,艳丽丰满,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娘家土:特指牡丹移植之前的原地土。指移植牡丹,必须把根部原带的泥土洗干净,才能移植成功。

【第88句】:【又想吃大饼,又不愿累牙】(惯)比喻既想得好处,又不愿出力。

【第89句】:【枣不济俭】(谚)俭:谷物歉收。 枣不能接济歉收年。指枣一旦歉收,当年粮食也必然歉收;枣丰收,当年粮食也丰收。

【第90句】:香火棍搭桥——难过

【第91句】:不长庄稼是因为土地不肥,首领无知是因为失去群众。

【第92句】:【说一句是一句】说话真实可信,有分量分明代《水浒》: “我说一句是一句,并不会撒谎。”

【第93句】:【 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让,避免事态进一步激化。王蒙 《失态的季节》:“他下定决心,要采取死猪政策,打不还手, 骂不还口,睡觉要紧,天明了再说。”

【第94句】:【苏湖熟,天下足】(谚)苏湖:苏州和湖州。苏州、湖州粮食要是丰产,全国就不愁没饭吃了。指苏州、湖州素有“国家粮仓”之称。

【第95句】:泥人戴纸帽——经不起风雨

【第96句】:【有福同享,有祸同当】(惯)有好处大家分享,有灾难共同分担。旧时江湖上或好友间表示同甘共苦,不分彼此的常语。 也作有福大家享,有苦大家受。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第97句】:【硬叫挣死牛,不叫打住车】(谚)遇到难行的路,宁可把拉车的牛挣死,也不能让车停住。比喻在关键时刻,宁可人作出牺牲,也不能让事业受损。

【第98句】:【肖尖脑袋往里钻】竭力想混进好的地方去。老舍《四世 同堂》:“在北平,原来削尖脑袋钻着想去日本的人,也怕到 日本去出差、开会了。”

【第99句】:【半斤荞麦皮,也想榨四两油】释义:比喻残酷地压榨勒索。例句:你从外表上一看,他一股穷酸烂气,倒像个叫花子,要说起卡脖人来,真是半斤荞麦皮,也想榨四两油。

17145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