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许听说过一个关于老虎的故事:一个人被困于一棵长在断崖边的梅树上,崖上是残酷的老虎,崖底是凶猛的狮子,而他又发现一黑一白的两只老鼠正用力地咬着树干……,可想而知,这个人的处境是多么的危急。但你又是否发现,人生的境况也是一样: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开始,苦难就像饥饿的老虎一样一直追赶着我们,而死亡,就像一头凶猛的狮子,一直在悬崖的尽头等待着我们,白天和黑夜的交替,就像黑、白老鼠,不停地用力咬着我们短暂栖息的生活之树,总有一天我们会落入它们口中。
可是,这正是指明了我们的出路,生命最坏的情景就是死亡,死亡的到来是有必定的时限,而在这个时限中,我们所能做的事,要抓紧完成,因为,一旦时间到,你就不得不停止。这,也许正是生命最根本的动机——短暂的时间。
在有限的光阴中,内心的想法,希望,憧憬,梦想,乃至自尊,自信,都是生命前进的动机。然而,终归到底,就在这段时间,我们只能,也必须,不断,更加地前进,不要满足现状,我们要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与自己竞争,而不是与他人计较。
生命的动机,也许,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般伟大,那么耀眼,也并不需要让人起敬,让人注目。生命的动机,是为了享受清晨阳光洒满全身的那一刻;是为了观望黑夜中的第一颗升起的明星;是为了守望身旁一位位至亲的人们;是为了感受麦田了澄黄的光芒的耀眼;是为了品尝一杯人生的苦茶;是为了酿就一坛刺鼻让人百感交集的二窝头。只有拥有了生命的动机,才能活着,人才能健全,否则,就像行尸,没有目标,没有前进的路,只有漫无目的在原地打转,活着,却死了。
青涩的果子不断催促自己成熟,当它真正熟了,殊不知,前面,等着它的,只有糜烂。
有人会争辩,说果子的结果是注定的,它生命的动机就是成长,一旦完成,它的生命也就应该结束,人的生命也就像果子一样,发芽,成长,成熟,腐烂,熄灭。
是的,没有人能够否认这种不变的结果,纵使科技再飞跃,也不能阻止死亡的到来。
只是,我还会想要辩论一下。
果实,在经历一生的应走的路程之后,本应真正地消失于这个世界,要不留一点痕迹,不让人察觉到它的踪影。然而,在它呆过的空间里,总是留下一丝的蛛丝马迹;若有若无的香气飘浮在空中,淡得不让人留意,但只要用鼻子轻轻一吸,一股甜甜的气息就会进入心田,让人精神一振,顿时感觉气旷神怡,脑子清醒不少。
这细细的香味,是果实存在的见证。
任何东西在弥留之制,都会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来向后世说明自己的存在,提醒说:不要忘了我的存在。留下的,可以是精神,可以是印象,可以是声音,让人拥有它们自己的记忆。
所以,从古至今,才会有那么多的古人抛头颅,洒热血,才会有“各领风骚数百年”的灵魂,也才会让雷锋精神一代代传讼至今,二万多里的长征路才会让人永不忘记。
果实即使腐烂,还会留下澈人的气息,生命即使终告,还会留下不灭的精神。
这,是生命最终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