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微赞 直播点赞最多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别来无恙】人们在久别重逢之后,常喜欢说“别来无恙”,意思是说“您的身体还好吗?”那么,“恙”字的本义是什么呢? “恙”本指传说中的一种虫,《易经》说:“恙,啮虫也,善吃人心。”在古时候,人们过着茹毛饮血、草居露宿的生活。当时有一种藏在草丛中的名为“恙”的虫子,这种虫子往往寄生在人或鼠等身上,吸取体液,传染一种病毒。初被踅时,人感到皮肤火烫奇痒,接着便呈现红斑,长出水泡,并有发烧以至不能安眠的症状。那时候的人们无法消灭这种“恙”,只有听任它的骚扰,使人们非常害怕和厌恶这种小虫子。所以当时的人们每当见到久别的亲友时,首先要问“无恙”?后来,人们把“恙”引申为疾病,再后来“无恙”便成了一句问候语了。

【第2句】:【水泼不进,针插不进】封锁严密。张贤亮《河的子孙》:“老 实说,魏家桥大队是他水泼不进,针插不透的独立王国。” 私凭文书官凭印公私往来交涉需有凭证。李英儒《野 火春风斗古城》:“冰天雪地,爬沟过界,我舍生忘死地赶到 这儿,还会有差错儿!罢呀!私凭文书官凭印,你往外瞧着 点,我掏给你点东西看。”

【第3句】:【牛去一毛,仓去一粟】(惯)比喻损失很小,微乎其微。

【第4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借指势所必至,无法避免。成语:势 在必行。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然而这里仍得举,因为 写到这里,必须有例,所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者是也。”

【第5句】:【拉弓得膀子,唱戏得嗓子】(谚)拉弓,靠的是好膀力;唱戏,靠的是好嗓门。指不同的行业,各自以本行业的专长取胜。

【第6句】:【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谚)天君:心。指人只要心神安宁,身体各部分机能就会各得其所。也借指主事人从容镇定,属下便不会慌乱。

【第7句】:老嫂比母,小叔比儿。

【第8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释义:不干坏事,自重自爱。例句:“告诉你,我这个人可是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我不跟你们干这号事儿!”

【第9句】:村子团结力量大,家庭团结幸福多。

【第10句】:痴情女子负心汉。

【第11句】:快放晚学的时候,下了很大的雨。我说早上听到了雷声,老师说:“是啊,早雷不过晚,夜雷下三天。”(浙江·安吉)

【第12句】:【 大难来时各自飞】大难来临,无人能够救助,只能自己顾 自己。香港金庸《笑.傲江湖》:“大难来时各自飞。姓林的无 力照顾众位兄弟,大家要去便去罢。”

【第13句】:【 火大没湿柴】力大势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类似的: 湿柴挡不住热灶。电视剧《辘轳·女人和井》:“火大没湿柴, 火烧旺点,谈恋爱哪有烧一把火的!”

【第14句】:【家有万石粮,挥霍不久长】(谚)家里纵然有万石存粮,要是挥霍浪费,很快也会耗完。指无论怎样厚实的家底,也经不住挥霍浪费。

【第15句】:【嘴上抹石灰——白吃】(歇)白:本指白色,转指无代价。指吃喝后不付钱。

【第16句】:鳖咬手指头——不放

【第17句】:谷子里的石头——甩了

【第18句】:【打边鼓】见“敲边鼓”。

【第19句】:【之乎者也】“之乎者也”原来是古代汉语文言文的四个虚词助语(有时做代词用),四个字连在一起词义就发生了变化,有了新义,用以讽刺那些咬文嚼字无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形,或形容文理不通半文半白的话或一般含有识刺意味。它源自哪里呢?将“之乎者也”撮合到一块,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一大发明。据宋代僧人《湘山野录》载:宋太祖赵匡胤巡游朱雀门,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四个大字,便问陪同他出游的宰相赵普道:“为何不只写‘朱雀门’,加‘之’字做什么?”赵普解释道:“‘之’是助语气的。”太祖大笑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自此以后,便产生了一个新词语,而且使用频率颇高,如《红楼梦》中有:“石头说:更可厌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不大近情,自相矛盾。” 有,鲁迅《孔乙己》云:“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现实生活当中也常用到,如:某人好转(音Zhuai)两句古文,张口之乎者也,酸溜溜的。

【第20句】:【记吃不记打】(惯)斥责人不接受教训,只记得好处而忘了受罪的时候。

【第21句】:【黄鳝泥鳅不一样长】二者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或 说:黄鳝折了一截,还比泥鳅长/泥鳅不能拉了与黄鳝比。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那不同啦,有区别的,黄鳝泥鳅不 一样长吧。”

【第22句】:天平上称体重——把人看轻了

【第23句】:夫妻俩唱小调——唱一和

【第24句】:【亮底牌】(惯)比喻把别人不知道的底细公开出来。

【第25句】:【打猎的不说鱼网,卖骡马的不说猪羊】(谚)指各行各业的人不会谈论与本行业无关的话。

【第26句】:入市乌龟——得缩头时且缩头

【第27句】:【打背工】(惯)原指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背对着观众念白,后指中间人在交易中瞒着当事人从中谋利。 也作打背弓。 打背公。

【第28句】:【事有凑巧,物有偶然】事情有偶然性,难以预料。明代《古 今小说》:“事有凑巧,物有偶然,此时胖妇人年纪约近五旬, 孤老来得少了,恰好得女儿来接代,也不当断这行业,索性 大做了。”

【第29句】:【百拙无一能】(惯)拙:笨。指一点本领、能耐都没有。

【第30句】:大笸箩扣王八——跑不了

【第31句】:【热不过火口,亲不过两口】(谚)火口:火炉的火焰出口,温度最高。 两口:专指夫妻。指火口的热度是最高的,夫妻间的情感是最深的。

【第32句】:瓜地里挑瓜——挑得眼花

【第33句】:【好像欠他二百钱】形容人脸色难看,态度不好。海外张 爱玲《金锁记》:“成天挂搭着个脸,倒像我该她二百钱似 的。”

【第34句】:【小时不禁压,到老没结煞】释义:禁压:管教。结煞:结果。小时不严加管教,到老就没好结局。例句:“你这小贱人,做了个姐姐,不晓得教训弟弟,到来我面前放肆!小时不禁压,到老没结煞。”

【第35句】:【 没理搅三分】不讲理,耍赖。成语:胡搅蛮缠、无理取闹。 搅,也说:占。赵树理《锻炼锻炼》:“谁给提意见,马上跟谁 闹,没理占三分,吵得天塌了。”

【第36句】:【过了芒种,不能强种】释义:芒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6日前后。大田作物要在芒种以前播种完,芒种以后不宜再播种。例句:俗话说:过了芒种,不能强种。谷雨思寻了一下,才说:“离芒种只有五、六天了……可我寻思,强种也得种呀!决不能坐等国家支援!”

【第37句】:【走路怕踩死蚂蚁】(惯)形容人胆小怕事。 也作“走路怕踏死蚂蚁”。

【第38句】:【三一三十一】(惯)原为珠算口诀,用三除十,得三余一。指三个人每人平均一份。

【第39句】:【马屁拍到马腿上】拍错了地方,讨好反遭没趣。相关的: 拍马挨了踢。张贤亮《河的子孙》:“许多倒下去的干部并不 是拍上面的马屁拍到马腿上去了,而是得罪了群众。”

【第40句】:摇着脑袋吃梅子———副酸相

【第41句】:头皮上擦火柴——划不着

【第42句】:【汉字横写】汉字贤写改横写,最早是由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新青年》杂志编辑钱玄同提出来的。《新青年》1917年卷3期,刊登了钱玄同致陈独秀的公开信,信中说:“人目系左右相并,而非上下相重。试立室中,横视左右,甚为省力。若纵视上下,则一仰一俯,颇为费力。以此例彼,知看横行较易于竖行。且右手写字,必自左至右,均无论汉字、西文,一笔一势,罕见自右至左者。然则汉字右行,其法实拙。若从西方写法,自左至右横迤而出,则无一不便。”此后,钱玄同又在《新青年》连续发表四篇公开信,积极倡导“竖改横”的主张。陈独秀、陈望道等学者表示赞同。从此以后,横写汉字便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并一直延续至今。

【第43句】:【戴高帽】“戴高帽”比喻对人说恭维的话。那么,“戴高帽”从何而来呢?先从“高帽”说起。古代皇帝、高官们戴的帽子叫冠。太子、王侯戴七寸高的远游冠;宫廷儒生们戴前面七寸后面三寸的进贤冠。可见帽子代表了人们的身份和等级。后来,虽各朝代规定不同,但帽子的高低大小尺寸,装饰华丽与否,多与等级相关。那么,“戴高帽”又是怎么回事呢?据《北史》记载:宗道晖喜好戴高帽,穿大木屐。州官来上任时,他戴高帽穿大木屐去拜见,自言学识可与三公比。后来,人们对妄自尊大或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叫做“好戴高帽”;而以吹捧、恭维别人叫做“给人戴高帽”。清代俞樾写过一段笑话:一位京都小官到外地做官,出任前他去向他的老师告别。老师嘱咐说:“外地的官不好当,要处处当心啊!”此人说:“不怕,我已备了百顶高帽,逢人赠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意见不合而闹矛盾吧?” 老师生气地说:“吾等之人以正直之理待人,怎能用这种庸俗手段?”此人赶忙进言道:“天下如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屈指有几?”老师听后,点头赞同道:“你的话,确也不无道理。你还是有些见识。”此人告别出门,叹道:“高帽只剩九十九顶了。”

【第44句】:【财压奴婢,艺压当行】(谚)当行(hang):同行。指凭着钱财多就可使奴婢们服服帖帖听从使唤,凭着技艺高就可使行内人心服口服对你敬重。

【第45句】:【羊群走路靠头羊】做事有领头人。李季《王贵与李香 香》:“羊群走路靠头羊,陕北起了共产党。”

【第46句】:【路上说话,草里有人】(谚)在路边说话,要谨防草丛中有人偷听。 指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说话总要注意保密。 也作路上讲话草儿应,河边讲话鱼儿听。 大路讲话,草窝有人。

【第47句】:【 吃烙饼嫌牙疼】懒惰,不愿意花力气。冯德英《苦菜花》: “这些吃烙饼还嫌牙痛的女人,都是横草不拿成竖草的懒 货。”

【第48句】:我在外公家画画的时候,把凳子搬到阳台上去了,可吃饭时,忘了搬回来。外公说:“你真是有前手,没有后手。”(四川·成都)

【第49句】:鹅卵石掉酱缸——糊涂蛋

【第50句】:他光指使别人干活,自己却不动手。叔叔说他是“猪八戒犁地,光仗嘴拱”。(河南·民权)

【第51句】:锯大树做镰把——大材小用

【第52句】:旱地蛤蜊——死不张嘴

【第53句】:【吃饭少一口,睡觉不蒙首,老婆长相丑,保你活到九十九】释义:指吃饭注意适量,睡觉被子不蒙头,不淫于色,就能长寿。例句:“说实话:这么吃可不好!没听说么?吃饭少一口,睡觉不蒙首,老婆长相丑,保你活到九十九!你们都还年轻力壮,可也得注意点子,到老才不会受罪。”

【第54句】:【倒打一钉耙】(惯)比喻反咬一口。 也作倒打一耙。 倒打一棍。

【第55句】:猎人枪下的野兽——跑不掉

【第56句】:大舅种地心不在焉,只应付一下了事,一年到头还解决不了温饱。大伯规劝他说:“你呀,不能再懒下去了,要知道,人骗地皮,地皮骗肚皮呀!”(湖南·衡阳)

【第57句】:老母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第58句】:【钓鱼凭竿,捉雀凭筛】(谚)离了钓竿,钓不上鱼来;离了竹筛,捅不住雀鸟。泛指人不论做什么事,总离不开相应的得力工具。

【第59句】:【叫化子卖米——没几升】(歇)升:谐“声”。指没说几句话。

【第60句】:【杀头生意有人做,亏本生意无人做】(谚)冒着生命风险去做买卖的,有的是人;赔上血本去做买卖的,谁也不干。指做生意就是为了赚钱,无利可图的生意没人做。

【第61句】:早上,妈妈给妹妹剪指甲,说:“勤人长头发,懒人长指甲,以后应该学勤快点,那才是好孩子。”(注:人一忙,就顾不上理发,头发自然要长了;而指甲呢,如果是忙人,不等长长就会被碰断的,只有闲人才能留起长指甲。)(河南·内乡)

【第62句】:碰到南墙不回头——死心眼

【第63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部分,看不到全体,看法片 面。相关的:只见其小,不见其大。张洁《沉重的翅膀》:“只 见树木,不见森林,就是只计一点,不计其余。”

【第64句】:买好帽子等头大——准备过早

【第65句】:【千人千面,百人百性】(谚)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面孔,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性格。指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就和人人都有和别人不同的相貌一样。 也作“干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

【第66句】:【半天下雨——不知来头】(歇)本指不知雨滴来的地方,转指不知事物的来历或根由。

【第67句】:跳蚤脾气——碰就跳

【第68句】:【麻布袋上绣花——底子太差】(歇)底子:本指花纹图案的衬托面,转指基础。指基础太差或品质太次。 也作“破麻袋绣花——底子差”。

【第69句】:张飞扮姑娘——咋搞昨不像

【第70句】:【戴着木头眼镜】释义:比喻目光短浅,也比喻看不起人。例句:朱老忠说:“咱不能戴着木头眼镜,只看见一寸远。老辈人们付下点辛苦,江涛要是念书念好了,运涛再坐着革命的官儿,将来咱子子孙孙就永远不受压迫,不受欺侮了。”

【第71句】:仙女的裙子——拖拖拉拉

【第72句】:【哑姑姑做梦——谁醒谁知】(歇)指某事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别人都不会知道。

【第73句】:【唱对台戏】(惯)对台戏:为了竞争,两个戏班同时演出同样的戏。 比喻发表对立的言论或采取对抗的行动,以反对或压倒对方。

【第74句】:妈妈每天从早忙到晚,把里里外外收拾得井井有条。爸爸风趣地说:“你是两眼一睁,忙到黑灯,真是个称职的‘内当家’呀!”(河南·淅川)

【第75句】:妈妈给哥哥买了一条裤子,我一看嚷嚷着也要妈妈给我买一条。妈妈说:“人家打锣,你跟着拍镲,净凑热闹。”(海南·万宁)

【第76句】:竹篮子打水——场空

【第77句】:【藏了和尚藏不了寺】(谚)和尚:出家修行的男佛教徒。指和尚能躲藏起来,寺院却无法躲藏。常比喻躲避不是个办法,事情终得要解决。 也作“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寺”。

【第78句】:【快刀斩乱麻】此俗语比喻迅速果断地处理复杂问题。典出《北齐书·文宣纪》,据记载,北魏大将高欢有几个儿子,高欢想试验一下他们的才智,于是,发给每人一堆乱麻,让他们梳理整齐。别的孩子都在一根一根地整理,唯独排行老二的高洋找来一把快刀,几下就把乱麻斩断了。高欢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高洋回答说:“乱者需斩!”高欢听后十分惊异。后来高洋废掉东魏建立北齐,他就是北齐的文宣帝。不愧是“乱着须斩”,开出一片新天地。

【第79句】:【老天爷瞎了眼】(惯)比喻社会黑暗,坏人横行,没有天理。含埋怨的口气。 也作老天爷不长眼。 老天爷闭着眼。

【第80句】:【脚后跟拴绳子——拉倒】(歇)本指一拉就摔倒,转指算了、作罢。

【第81句】:【情人眼里出西施】(谚)西施:春秋时期美女,后世美女的代称。在情人的眼里,他所爱的女子美得就像西施一样。指只要男子情有独钟,那他所爱的女子对他来说就是最美的。 也作“情人眼里有西施”。

【第82句】:【滚汤泼老鼠——一窝都是死】(歇)滚汤:开水。指在场的全都逃脱不了死亡的下场。 也作滚汤泼老鼠——一窝儿死去。 热汤泼老鼠——一窝儿都完蛋。

【第83句】: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第84句】:【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滑】(歇)喉咙像用磨砖砌成似的很光滑。形容食物吞咽得很快。

【第85句】:【一日官司十日打】(谚)十日:泛指多日。只要进了衙门打官司,就不会干干脆脆结束的。指打官司是耗时间的事。

【第86句】:天上裂缝——日月难过

【第87句】:舅母快生小孩儿了。奶奶发现妈妈准备的礼物中没有棉袄,就一本正经地说:“姑缝袄,活到老。你是当姑的,可得缝件棉袄。”(河南·内乡)

【第88句】:【 —条船上的人】人们处于同一境地,同伙,利害相关。成 语:同舟共济。曹禺《日出》:“好了,我们是一个船上的人 啦。我们应该互相帮助,团结起来,把银行办好。”

【第89句】:老头儿发脾气——吹胡子瞪眼睛

【第90句】:【海上无风三尺浪】见“大海无风三尺浪”。

【第91句】:【哈巴狗带咕冬铃,充大牲口】释义:讽刺人本事不大,却装作有很大本事的样子。例句:说你是哈巴狗带咕冬铃,充大牲口,你说这是咒你哩。看,八字没一撇,就哼呀嗨呀,你给谁夸功哩!

【第92句】:【笛子吹走了调,并不比木鱼好听】释义:比喻好话说过头并不好,要实事求是。例句:乱捧场没啥意思。笛子吹走了调,并不比木鱼好听。表扬也要注意分寸。

【第93句】:打开西窗看风光——晚景;夕阳无限好

【第94句】:【爱火不爱柴,火从哪里来】火靠柴点着。指做事得有基 础,不能孤立追求效果。成语:舍本逐末。郑秉谦《碧海 缘》:“你再大张旗鼓,刷新旧业,那不就是大开财源了吗?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爱火不爱柴,火从哪里来,懂吗?”

【第95句】:【 鲁班门前弄大斧】鲁班,战国时期有名的木匠。此句表 示:在内行人面前卖弄自己,太不自量。成语:班门弄斧。 贾平凹《废都》:“得了得了,锺主编是什么人,你别鲁班门前 抡大斧!”

【第96句】:【国手】“国手”指精通某种技能在国内数第一流的人,也特指人选国家队的体育选手。不过,足球运动员又称之为“国脚”。有许多人认为“国手”是现代词汇,其实古已有之。国手源于古代的一句谚语,本意是指善于下棋的人。有古代谚语为证:“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意思是再聪明的人,再善于算计的人,也有算不到的地方,国家的一流棋手还有输棋的时候,意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其中“围手”就是指的善于棋弈的大家。后泛指国人中的佼佼者,指才能、技艺出类拔萃的人。如中国派出参加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选手也称国手。

【第97句】:【 放个屁也是香的】盲从,认为说的什么话都好,什么话都 对。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无论什么,都说是外国 人好,甚至于外国人放个屁也是香的。” 粪桶也有两个耳朵人比粪桶强,应该能够听到。韩志君 等《古船·女人和网》:“粪桶也有俩耳朵!我问你话,你听见 没有啊!”

【第98句】:【被盗经官重被盗】(谚)重:再次。被贼偷盗,去官府报案所花费的,就同再次被盗一样。指旧时官衙勒索厉害。

【第99句】:逼狗到墙角——反咬

17730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