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烈士祭摹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观沧海赏析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写眼前的景观。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

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虚写,作者运用想象,写出了自己的壮志情怀。

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说明这是乐府唱过的。

这首诗全篇写景,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

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

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

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心XX患的成语

思母心切心心相印鬼迷心窍呕心沥血痴心妄想语重心长心灵手巧别具匠心心甘情愿大快人心粗心大意做贼心虚胆大心细专心致志触目惊心心急如焚很数都是成语比登天还难,你误解题目意思了吧

关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故事

1841年5月29日,英军劫掠队窜到三元里一带抢劫,并侮辱菜农韦绍光的妻子。

韦绍光等忍无可忍,与敌力搏,当场打死几名英国士兵。

为预防英军报复,三元里人民在北郊三元古庙集会,决定立即武装抗击,以三星黑旗作指挥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

三元里附近103乡人民闻讯后义愤同赴,组成一支反侵略的武装力量。

5月30日晨,数千名义勇军逼近英军司令部所在地四方炮台,诱敌军至预设的包围圈牛栏岗,经一天激战,打死英军200多人(其中有两名校官),英军逃回四方炮台。

牛栏岗一仗,三元里人民大获全胜,英军惨败。

31日,番禺、南海、花县、增城、从化等县400余乡的义勇也闻讯赶来助战,达10多万人。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

当年三元里人民誓师抗英的三元古庙旧址,现已辟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陈列馆。

广州市人民政府于1950年在三元里建立1841年广东人民在三元里反对英帝国主义侵略斗争牺牲烈士纪念碑。

给莫字加偏旁并组词

土+莫=墓组词:盗墓、墓碑、坟墓、丘墓、墓室扌+莫=摸组词:抚摸、摸底、触摸、咂摸、捉摸宀+莫=寞组词:落寞、索寞、寂寞、窈寞、辱寞月+莫=膜组词:角膜、隔膜、瓣膜、胎膜、虹膜钅+莫=镆组词:镆鎁、镆耶、钴镆、干镆、镆铘一、墓的释义:

【第1句】:坟墓:公~。

烈士~。

扫~。

【第2句】:(Mù)姓。

二、摸的释义:

【第1句】:用手接触一下(物体)或接触后轻轻移动:我~了~他的脸,觉得有点儿发烧。

【第2句】:用手探取:~鱼。

他在口袋里~了半天,~出一张纸条来。

三、寞的释义:寂静;冷落:寂~。

~然。

四、膜的释义:

【第1句】:人和动植物体内像薄皮的组织:鼓~。

腹~。

苇~儿。

【第2句】:像膜的薄皮:橡皮~。

纸浆表面结成薄~。

五、镆的释义:古代宝剑名,常跟“干将”并说,泛指宝剑。

也作莫邪。

求带mu这个音的字的成语

入木三分 目瞪口呆

6484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