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挖自己的肉,补人家的疮】损害自己,帮助他人。成语:挖 肉补疮。黄谷柳《虾球传》:“世界事,道理很漂亮,做起来全 不是那末一回事,挖自己的肉,补人家的疮,我不干。”
【第2句】:【过头饭难吃,过头话难讲】见“锅头饭好吃,过头话难说”。
【第3句】:我平时做作业的时候很认真,可是一到考试就会因马虎而出小错误,所以总得不到满分。妈妈常说:“你是夜明珠,背后里放光。”(江西·景德镇)
【第4句】:【果蓏失地则不荣,鱼龙失水则不神】(谚)菔:瓜类植物的果实。指瓜果离开土就不能生长繁荣,鱼龙离开水就没了灵性。比喻人才如果没有发挥才干的必要环境,就会无所作为。
【第5句】:【出工不出力】虽然出勤,但不认真工作。叶辛《蹉跎岁 月》:“坚决改变按人头评工分、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 的笨办法,杜绝出工不出力的现象。”
【第6句】:【险道神撞着寿星老儿——你也休说我的长,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险道神:迷信称出殡时的开路神,身材细长。寿星老儿:民间传说中长寿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点,不要互相嫌弃。
【第7句】:【打翻了五昧瓶——甜酸苦辣咸样样全】(歇)五味:指酸、甜、苦、辣、咸,泛指各种味道。形容心情极其复杂,各种感受都有。 也作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都有。 碰翻了五味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头。 泼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各色俱全。
【第8句】:背脊骨吃人参——后(候)补
【第9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主观客观条件均极为不利,面 临危险。台湾李敖《启发你的小故事》:“三十四年来,已经 面目全非,已经陷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的世界。”
【第10句】:【钱有磨盘大,胆比绿豆小】(惯)形容人既贪财又胆小怕事。
【第11句】:【半天下雨——不知来头】(歇)本指不知雨滴来的地方,转指不知事物的来历或根由。
【第12句】:【露风声】(惯)指透露某种信息或散布某种消息。也指泄露秘密。 也作漏风信。 走漏风声。
【第13句】:当哥哥的有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就请他妹妹来帮忙,他妹妹倒很快做出来了。他妈妈指着他的鼻子说:“你真是绣花枕头,一肚子草。哥不如妹,大不如小。”(江苏·邗江)
【第14句】:【 哪家门口没有一块滑石子】家家都难免有意外不幸。海 外聂华苓《桑青与桃红》:“行船,骑马,都有个危险!人人门 口有块滑石板!没有人能够担保。”
【第15句】:虫凭蠕动寻食,人凭劳动养身。
【第16句】:【冷练三九,热练三伏】(谚)见“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第17句】:我们家正在盖房子,花了很多钱,有两万元呢!家里快没钱了,可爸爸的工厂又让集资。“去哪儿借钱?”妈妈叹着气说,“唉!这真是‘穷汉碰上闰月年’啊!”(河南·尉氏)
【第18句】:【爱叫的麻雀不长肉】(谚)比喻轻浮而不务实的人,不会有什么作为。
【第19句】:吃虱子留后腿——小气
【第20句】:麻雀当家——七嘴八舌
【第21句】:孩子望过年——常盼那一天
【第22句】:【破蒸笼,不盛气】释义:比喻人没志气,不争气。例句:呸,破蒸笼,不盛气,他是孙大哥家里使唤的,我每吃酒,他来服侍的,倒与他结义做朋友,没志气。
【第23句】:【水是土地的血液】释义:没有水,土地就不能长庄稼。例句:沙比尔望着这有水便可以变成良田的荒地,心里可不是滋味。“水是土地的血液”,“土地离不开水,好汉离不得群。”
【第24句】:【人留后代草留根】(谚)指人只有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人类才得以长继不衰。 也作“人留子孙草留根”。
【第25句】:【长处掏,短处捏】(惯)形容人贪婪吝啬,处处占便宜。
【第26句】:【执牛耳】(惯)古代诸侯歃血为盟时,主盟者亲手割牛耳取血。比喻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第27句】:【同桌吃饭,各自还钱】在一起共事,经济上分清。清代《三 侠五义》:“咱们同桌儿吃饭,各自会钱,谁也不必扰谁,你道 好么?”
【第28句】:【本钱易寻,伙计难讨】(谚)伙计:商铺里的店员。指开店做生意,本钱容易筹措,但要找合适可靠的伙计却很难。
【第29句】:【活到老,学到老】只要活着,就不能停止学习。强调学习 的重要。此句后面还可接:还有三件学不到。古语:学而不 已,阖棺乃止(见《韩诗外传》)。老舍《茶馆》:“要不怎么说,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呢!我还得多学!”
【第30句】:【有智不在年高】年纪小的,也可能有智慧,不一定不如年 高者。明代《二刻拍案惊奇》:“有智不在年高。我们女棋师 又是有年纪的么?”
【第31句】:【严将出强兵,严婆出巧媳】(谚)将领严了,就能带出强兵;婆婆严了,就能带出巧媳妇。指严格的要求能出有用的人才。
【第32句】:【张公吃酒李公醉】(惯)姓张的喝酒,姓李的醉倒。比喻一方得好处,却由另一方枉担其名。也比喻代人受过。
【第33句】:【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释义:做事留下一些情面,以便后来见面日寸好交往。例句:有的人就是世故:“凡事留一线,他日好相见”,不肯抓破脸,不愿说。
【第34句】:【驼背夹直,其人不活】(谚)驼背:后背隆起的人。如果硬要把驼背夹直,那这个人就没命了。指矫正事物的缺陷,要因事制宜,过激就会适得其反。
【第35句】:【被盗经官重被盗】(谚)重:再次。被贼偷盗,去官府报案所花费的,就同再次被盗一样。指旧时官衙勒索厉害。
【第36句】:十月的桑叶——谁采你(谁睬你)
【第37句】:【瞎炸烟】(惯)指本来不懂还乱说乱嚷。 也作瞎咋呼。 瞎咋唬。
【第38句】:【 眼里插棒棰实在受不了】无法容忍。梁斌《红旗谱》: “你不要忘了,朱老忠,朱老明,严志和他们就在咱的眼里插 棒棰。”
【第39句】:【宁输一子,不失一先】(谚)指下棋时,宁可输掉一个棋子,也不可失去一着主动进攻的机会。也借指做事贵在争取主动,而不在一时的利害得失。 也作“宁失数子,不丢一先”。
【第40句】:【事不关己,己不劳心】跟自己无关的事情,不去费心。香 港梁凤仪《千堆雪》:“我有种怪脾气,一般的事不关己,己不 劳心!”
【第41句】:晚饭后,妈妈对爸爸说:“你单位工资低,不会再干点别的事情?”爸爸说:“夜里寻思千条路,天明还得卖豆腐。”(河南·鲁山)
【第42句】:一天中午,奶奶在锅灶里给爷爷烤了一个馍,拿出一看,馍全身是灰。奶奶又是用手拍,又是用嘴吹。爷爷看见了说:“能吃带灰的,不吃嘴吹的。”(河南·内乡)
【第43句】:【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释义:宁愿饥寒而死,也不接受屈辱的施舍。例句:辣椒嫂恼了,一股怒气直冲脑门,嘴唇乱哆嗦。“冻死不烤灯前火,饿死不舔猫剩食”,这个从小刚强的女人,从来没受过这样的侮辱,也没想到姐姐是这种人。
【第44句】:雷婆找龙王谈心——天涯海角觅知音
【第45句】:上午我在家看书,忘了妈妈吩咐我叠衣服的事。妈妈说:“你看你,真是一分凿打一分眼。”(安徽·长丰)
【第46句】:【房檐滴水照道描】释义:下辈照着上辈的样子学。例句:说话的妇女学着老头腔:“……你们坏良心,将来你们的孩子也房檐滴水照道描!”
【第47句】:【驼子作揖——起手不难】(歇)作揖:旧时男子见面的礼节,双手抱拳高拱,上身略向前弯,表示敬礼。本指驼背人作揖不难,转指事情容易做到。
【第48句】:【小康】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建设小康社会,“小康”一词使用频繁。那么,小康源出何处?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里,《诗经·民劳》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到春秋战国时代,小康是儒家学说中阐述的一种社会境界,它相对于“大同世界”而言,层次比较低。东汉郑玄说过,小康是比较安定的生活状态。大约到了宋代,小康一词才逐渐接近现代含义,指家庭比较富裕,不愁温饱,可用小康表示。今天我们所说的小康,具有崭新的内容,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不单是有钱就是小康,而且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的综合反映,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文化、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第49句】:老子纳妾儿宿娼——上行下效
【第50句】:爬高楼摘月亮——空想
【第51句】:【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矮檐下直不起腰,谓屈服于环 镜。在人,也说:人到。成语:寄人篱下、仰人鼻息。明代 《水浒》:“好汉!休说这话!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 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好。”
【第52句】:【灌迷魂汤】(惯)迷魂汤:迷信指在阴间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指用甜言蜜语迷惑人,使人受骗。 也作“灌迷汤”。
【第53句】:【打破饭碗】(惯)比喻失业。
【第54句】:厕所题诗——臭秀才
【第55句】:【倒打一钉耙】(惯)比喻反咬一口。 也作倒打一耙。 倒打一棍。
【第56句】:一天,老师对我们说:“不怕脑子笨,就怕不勤奋。只要人有恒,万事都可成。”(河南·罗山)
【第57句】:【先生迷了路——在家也是闲】(歇)先生:民间对瞎子的戏称。瞎子迷了路闲转悠,坐在家里也是闲坐着,反正是一样闲着不做事。比喻事情不值得花费心思去想去做。
【第58句】:谢安做宰相——东山再起
【第59句】:阎王的客堂——死去活来
【第60句】:白娘子喝雄黄酒——得意忘形;现了原形
【第61句】:【把死马当活马治】释义:比喻在绝望的情况下,尽最后的努力来挽救,寄希望于万一。例句:忠大伯上下打量了一下,看他不像个起眼的人物。可是大火烧着眉毛,只好把死马当活马治,立刻请他喝酒吃饭。
【第62句】:【调过来葫芦,翻过去又是瓢】释义:比喻反复无常,变来变去。例句:你郑科长原来怎么说的?调过来葫芦,翻过去又是瓢!吃着咱们种的粮粒儿,你还为不为民作主?
【第63句】:【出岔子】(惯)指出了差错或事故。
【第64句】:【脸上带笑,袖里藏刀】(惯)指表面上和善,内心狠毒。
【第65句】:【 哪边炕热往哪边挤】专门想讨便宜。刘江《太行风云》: “你李敬怀见便宜就逮,哪边炕热往哪边挤,就全能承受住 了?”
【第66句】:【天时地利人和】做成事情,需要有三个条件:有利的时 机、环境、人际关系。浩然《艳阳天》:“办什么事儿,得看天 时、地利、人和,不能凭三分钟的热度,胡干傻干。”
【第67句】:鸭子吃蜗牛——食而不知其味;全不知味
【第68句】:【牙疼不是病,疼杀无人问】(谚)指牙痛不算什么大病,犯上了却揪心般疼痛,别人无法体会。 也作牙痛不是病,疼开真要命。 牙痛不算病,痛起来真要命。
【第69句】:叔叔干活时,哪活轻抢着干哪活。爸爸冲着他说:“看来,你就是下油锅也得看看那个地方冒泡不冒泡啊!”(湖北·京山)
【第70句】:【地生架不住人熟】(谚)地理环境再生疏也没关系,只要有熟人,啥事都好办。指要办好事情,有熟人相助是一个重要条件。
【第71句】:【死店活人开】(谚)店是死的,开店的人是活的。指会做生意的人,会把生意做得很活、很兴旺。也泛指凡事贵在灵活处理,不死守成规。
【第72句】:老竹做笛子——尽受气
【第73句】:【冬至吃饺子】每年冬至这天,家家吃饺子,并流传着“冬至不吃饺子,冻掉耳朵”的说法。这种习俗,源自纪念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长沙为官时,爱民如子,常为百姓除疾医病。有一年,当地瘟疫流行,他在大门口垒起大锅,舍药救人,深得长沙人民的爱戴。张仲景从长沙告老还乡时,正值寒冬季节,走到家乡白河岸边,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他心里非常难受,决心救治他们。张仲景仿照在长沙时的办法,让弟子们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用的药名叫“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药汤。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吃了一段时间,病人冻烂的耳朵全好了。后来人们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在冀、鲁、豫一带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第74句】:【海水知深浅,人心难思量】人心难以捉摸。明代《金瓶 梅》:“莫不孟三姐也腊月里萝卜动个心,忽刺八要往前进嫁 人?正是世间海水知深浅,人心难忖量。”
【第75句】:【三个人里头有诸葛亮】释义:比喻人多,必然有智慧出众的人才。例句:李江国喊:“老虎,说话呀!三个人里头有诸葛亮,大伙一讨论,就把这理弄明白了,说话呀,老虎!”
【第76句】:唐僧上西天——心取经
【第77句】:【天王老子也不行】意即不论是谁,一律拒绝。姚雪垠《李 自成》:“没有令箭就是不开门,你是天王老子也不行!” ·铁板上钉钉子钉、定谐音。指确定无疑,说话算数。古 华《芙蓉镇》:“不是吓你,我讲的是真话,铁板上钉钉子,一 点都不假。”
【第78句】:【水过千网鱼不尽,铁经百炼必成钢】释义:比喻经过艰苦斗争磨炼会变得非常坚强。例句:水过千网鱼不尽,铁经百炼必成钢。像梁永生这个从财主、官府、日本鬼子结成的罗网中间过来的人,一旦投入革命的大熔炉里,经过战斗实践的千锤百炼,必将成为一块响当当的好钢!
【第79句】:跛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第80句】:【核桃枣子一齐数】一律对待,不加区别。类似的:葫芦茄 子一起数/栗子花生一盘端。成语:相提并论、混为一谈。 张贤亮《河的子孙》:“你们核桃枣子一块数,连这点眼力劲 儿都没有。”
【第81句】:十个铜板少一文——九文(久闻)
【第82句】:姑姑经常说她干活多,我干活少。奶奶数叨她说:“黄鳝泥鳅本来就拉不了一般长。”(河南·新野)
【第83句】:牛皮灯笼——肚里明;里头亮;心里亮
【第84句】:蝎子敲门——毒到家了
【第85句】: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第86句】:【雏凤清于老凤声】释义:雏凤:小凤凰。比喻年轻人胜过老年人,后一代胜过前一代。例句:水溶见他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司量也。”
【第87句】:【高跟鞋】高跟鞋源出两支,中、西皆有。先说中国的高跟鞋。高跟鞋最早出现在中国,比西方的高跟鞋早一千年左右。在中国戏剧舞台上,西夏、辽、金、满等少数民族妇女多穿高跟鞋,不过,这种鞋的跟不在后跟,而在中间。妇女穿上这种高跟鞋,照样显得高挑挺拔,楚楚动人。如《大登殿》中的代战公主,《四郎探母》中的铁镜公主,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中的皇后、嫔妃、格格,都穿高跟鞋。虽然是戏曲作品,必定有它的依据。故宫博物院里不仅有满族皇家妇女穿高跟鞋的画像,还有实物。再说西方。十五世纪法国宫廷服装师,为了方便骑马时双脚能够扣紧马镫,为“白马王子”专门做了高跟鞋。据说,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为了令自己看起来更具自信更威严,命令鞋匠为他装上四寸高的鞋跟,并把鞋跟漆成红色以示他的尊贵身份。朝中显贵更是上行下效,也叫鞋匠替他们把鞋跟加高,皇帝只好把鞋跟再加高。后来,英王詹姆士二世与他的朝臣受到法国王室的影响,也穿上了高高的红跟皮鞋。1680年皇帝还颁布了法令,依人的等级确定其鞋跟的高度,只有王室成员才能穿最高最漂亮的高跟鞋,严格地区别人的差异性。当时作为权力象征的高跟鞋,曾禁止女性穿着,是男性的专利品。但高跟鞋在十七世纪时开始成为男女时装的一个重要元素。女人们发现,高跟鞋能让女性看起来更高,同时,它还迫使背部呈弧形,促使女性挺胸翘臀,突出女性的形体美,并更能吸引别人的注意,于是,高跟鞋普遍受到欧洲女性的欢迎。到十九世纪时,高跟鞋有了一个很重要的转折,几乎退出了男鞋的领域,不似刚出现时广受男士的喜爱yipinjuzi.com,反而逐渐成为女性的专属鞋类。欧洲女性的高跟鞋,迅速传遍全世界,中国也不例外,至今受到年轻女性的青睐。
【第88句】:【虎死皮还在】释义:比喻虽然垮台,威风还在。例句:诺阿浦木梭,“虎死皮还在”,怎么这样说,不说以前你们有过部落联盟,现在单说你们的亲戚关系,你想想,你的三家亲戚垮了,你阿侯家会有好结果?
【第89句】:村里的史爷爷家请客吃饭,一次就花掉了两千多元。妈妈说:“天上下雨谁不知道,他兜里有没钱还用瞧?还不是打肿了脸充胖子,瘦驴拉屎强支撑呗!”(内蒙古·开鲁)
【第90句】:【捉到强盗连夜解】(惯)比喻事情紧急,要立刻动手。
【第91句】:【鲤鱼找鲤鱼,鲫鱼找鲫鱼】释义:什么样的人就找什么样的人。例句:小糜子却联络了十来多个人,“鲤鱼找鲤鱼,鲫鱼找鲫鱼”,她找的尽是她那一号子人。
【第92句】:神龛上戳窟窿——妙(庙)透了
【第93句】:【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释义;好处没得到yipinjuzi.com,反而落下坏名声。例句:“若是同人合伙,领了人的本钱,他只要一分八厘行息,我还有几厘利钱;他若是要二分开外,我就是‘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第94句】: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第95句】:大篓香油浇芝麻——得不偿失
【第96句】:小王捡了点柴准备带回家,一位搬运工看见说:“这点儿柴你也值得要啊?干脆给我得了。”旁边一个工人听了插嘴道:“我说你呀,怎么光捞进不捞出呢?下次碰见挑大粪的,也要尝尝咸哕!”(安徽·铜陵)
【第97句】:【去个苍蝇,来个臭虫】(惯)比喻来的和走了的是一丘之貉,都不是好人。
【第98句】:爸爸在路上碰见两个小学生讥笑一位老爷爷,就对他们说:“你们凭啥笑他?他食盐多过你们食米,食油多过你们食水,走桥多过你们走路。你们要尊敬老人才对啊!”(广东·化州)
【第99句】:电信局的话务员——耳听八方
上一篇:很多人赞的俗语,句句入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