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懂得一定的心理学知识。
原苏联教育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心理学知识与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如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即人的学习动机分析理论。
因为首先,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
其次,教师是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师是管理者。
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四,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
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
因此,教师必须要懂得一定的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 这次学习,使我对未来的工作更加充满信心。
教育心理学唐卫海心得体会
《教育心》学习体会 在假期中,我通过校视通学习了《教育心理学》这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
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教育心理学主要分为四个模块,一是学习的本质,二是学习的过程,三是影响学习的因素,四是教学与管理。
其中,学习与学习理论是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既介绍了学习的本质,并对不同的流派提出的学习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我认为这部分内容相当重要,它让我开始了对学习的思考,第一次去尝试理解人类是怎样学习的。
行为主义、认知派、人本主义、构建主义等对人类的学习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在佩服和敬仰这些伟大的心理学家的同时,我学会了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问题。
他们提出的理论基本都能在某一方面对问题得到很好的解释,但也必然会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
仔细深入的思考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对我们的学习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是,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人类学习机制的探索之路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谜。
关于认知领域的学习过程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我主要学习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学习、学习策略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动作技能的学习、学习的迁移、品德的形成。
这是对认知领域和行为领域的学习过程的详细介绍。
这几方面的内容都是很实用的。
而且我个人对这方面的内容比较感兴趣,所以很喜欢学习这部分的知识。
掌握知识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知识的定义,知识的分类,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及元认知和概念学习,这些关于知识学习的内容让我对知识二字有了不同的认识,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没学习之前虽然觉得自己很清楚什么是知识,但却不能用准确的文字表达出来,学习了教育心理学后才知道知识是指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中的信息,或者说是主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形式。
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了,能用心理学的一些术语和理论来解释学习中的一些现象。
在不经意间就会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现实联系起来,尝试着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去理解、解释。
学习策略的学习这章内容,我认为非常重要,虽然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经常会使用某些策略,但从未系统的考虑过,经过学习,我们可以系统条理的了解我们在学习中所使用的策略。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这部分知识给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辅导,帮助不善于使用学习策略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
智力和创造力是个体差异和个性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智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智力的测量。
对于如此抽象的智力,心理学家设计出了一个又一个量表进行量化,对神奇的智力进行测量,这让我感受到了心理学的魅力所在。
教育心理学把心理和教育融为一体,把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教育中来,真正实现了它的价值。
对于创造力的培养也让我有很深的感触。
随着年龄的增长,创造力似乎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幼儿的创造力水平很高,而成年人的创造力水平则比较低。
对于动作技能的学习,知识的迁移,以及品德的形成等方面的内容也同样让我获益匪浅。
例如:知识迁移的学习定势说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了解了这个理论以后,可以知道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中,善于运用已有的学习定势,因势利导,促进新的学习和问题解决,同时,还可以避免由于学习定势对问题解决带来的干扰。
总而言之,通过这一假期对《教育心理学》的学习,我收获良多。
不仅有专业知识的积累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且对很多学习事件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感悟。
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感悟
成为一名大学生是每一名学生的梦想,而我有幸的成为一名皖南医学院的学生。
在这里,我学习到知识,认识许多关系要好的同学,同样还过着自己在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
不过,每一位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里都会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问题。
与此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给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一条了解自己,改正自己不良习惯并获得自我提升的途径。
学习这门课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使我有很多体会和感悟。
在第一次上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意义,心理健康的概念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等内容。
这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过去和这些内容有关的课是非常少的。
此后老师们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让我体会到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随着课程的继续,我又了解到了许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十分贴切大学生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大学生解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从而避免很多事情的发生。
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小嗜好。
但这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适合的。
比方说我就有几位喜欢晚上在宿舍熬夜打电话或者干其他事情的同学。
他们经常在夜里弄到很晚都不睡觉,还发出很大的声音。
这种行为其实会影响到同寝室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
但由于既是同学又是室友的关系,其他室友又不好意思提出意见。
结果导致他们一直忍受着学习和休息受到影响的折磨。
其实他们的做法都是错的,我们在做自己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保证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还要顾及别人的感受。
生活在同一个寝室中,大家享有共同的空间,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仅仅只关乎我们自己,更关乎别人。
所以,我们日常在寝室里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顾及室友们的感受,尽可能不去打扰到别人。
而室友们一旦受到了别人长期的打扰,也不能总是忍气吞声,忍受折磨。
而是要通过恰当的途径向打扰到大家的同学提出意见,帮助他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样不仅会带给大家一个舒适的学习与休息的环境,同样会让大家知道尊重他人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加强寝室里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我想,这一点我们作为和别人共同生活在一间寝室的大学生都要做到,尊重他人,同时也善待了自己。
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都会体验到不同的情绪,以及不同的情绪所带给我们的影响,情绪犹如温度计,能使人沸腾,也能使人冷却。
对于我们大学时期的青年人来说,情绪正处在一个丰富多变、相对不稳定的时期。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良好的情绪能够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不良的情绪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伤害,同样也会影响到别人。
我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焦虑和恐惧也许就是表现的最多的两种情绪。
而当这两种情绪表现出来时,如果我们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减轻自己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就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通过课上的学习我了解到我们可以通过眼泪、运动、或者找人倾诉等途径来进行宣泄。
而我们同时要注意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宣泄,不能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影响甚至伤害到别人。
我想,这些方法和建议在我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能够用到,我将会最大化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适当宣泄自己的正常情绪,不因为自己的情感变化而影响到他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没有公民道德,社会就会灭亡;没有个人道德,他们的存在也就失去了价值。
因此对一个美好的世界来说,公民道德和个人道德是同样必要的。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要注意自己的道德现状。
而在我的身边就有许多违背道德的现象时常发生,有些事情甚至触犯了法律。
在我的宿舍楼层的走廊里,时常可见有人随地吐痰或者乱丢垃圾,还有人半夜12点在宿舍楼里发出很大的声响,吵得大家都得不到休息,有时即使很多人发出意见甚至破口大骂,发出不必要声响的同学也不管不顾,依然我行我素。
在操场打篮球时,经常有同学有东西被偷走,我的一位室友就在最近被偷走了一部手机。
我想这些行为都是违背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良心的自律以及舆论的监督来保证自己的道德不丢失,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触犯法律。
努力让我们成为一个拥有健康道德和心理的大学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除了几小时的睡眠外其余70%以上的时间花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上。
由此可见,人际交往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在人际交往中是有许多规律和技巧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掌握。
我们要经常换位思考,这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同样我们要善用赞扬和批评,一般情况下,应多作赞扬,少用批评,批评是负性刺激,通常只有当用善良、符合事实、方法得当时,才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才能促进对方的进步。
批评时应当注意场合与环境,应对事不对人,不能对一个人做全盘否定,这样会挫伤对方的积极性与自尊心,应就现在的一件事而不是将以前的事情重新翻出来,措辞与态度应是有好的、真诚的。
同样主动交往,帮助别人,选择适当的交往时机及场所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想,当我们通过做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与他人交往时,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同样会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
压力同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问题。
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我们前进,而压力一旦过度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
所以学会控制和恰当的释放压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学生的生活中,最常见的压力就是学业上的压力。
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仍是一项重要的事情。
而伴随着学习,压力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并要注意适当放松自己。
从而减轻自己在学习上的压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为自己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这门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掌握了很多在我以后日常生活中能用的到的技巧。
当我以后遇到一些情况时就能及时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来解决问题,同样能够尽我所能去帮助别人,为和谐的生活氛围做出一些努力和贡献。
从而让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想,这一学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受益良多,我也将会一直关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不断使自己获得提升。
在此,我感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开设以及老师们对于我的教导。
谈谈教育学和心理学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和人生有哪些启示和感悟呢
对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来说,教育学从理论上提供了教学方法等知识,而心理学提供了待人接物的知识。
对于别的职业的人群来说,这两门科目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起到很大作用,比如自我安慰,对下一代的教育等等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篇一: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心理学》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来说是必修的科目,也是我们了解心理知识的所要走的阶梯,对我们了解人的心理尤为重要。
虽然我已经在老师的指导和教导下,学了这门课程大半个学期,还未学完,但我已经对心理知识的有关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的知识、情绪、行为、动机、感情等等都与心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人的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主观与客观、好与坏、高兴与悲哀……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令人愉悦,一些现象使人忧虑,美好的事物引发人的爱慕之心,丑恶现象惹人产人产生厌恶之感。
人具有喜、怒、哀、惧以及自豪感、美感、理智感、自卑感等多种情感和情绪,而这些情感与情绪作为人对事物和自身的生活态度体验、构成了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课堂上,老师每讲到新的知识,都会耐心地指导,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授课,甚至还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视频以指导我们,让我们掌握起知识的要点时容易理解和体会,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增加知识的“免疫力”,因为这样我们在记忆知识时更加牢固。
有时在讲到一些重要理论时,还会出一些心理实验来测试我们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承受能力,这些课堂实验使我们感到十分有趣而且这样别具心裁的课也十分生动和形色,是我们学生所喜欢的,上课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致,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
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这也而况仪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能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好还是坏,是强还是弱,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是高还是低,这都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因为可以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课程,它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科学,更加是人类为了认识、摸透、掌握和了解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这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同时也考察人的行为、感情、动机,并且探讨心理现象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有人说,心理是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具形体,难以直接考察和研究的。
然而,人的心理与人的行为,可以了解人的心理。
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
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社会心理现象体现在个体心理活动当中,它离不开个体心理。
但对个体而言,社会心理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个体心理是社会现实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虽然属个体的主观精神活动,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心理因素。
受遗传、教育、生活经历、职业活动和其他因素影响,不同的人的心理会形成各不相同的特点;在不同的时间或条件下,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不同的状态。
对于人类来说,人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具有双重属性,即人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与周围的环境、与他人发生着不可脱离的关系,这说明了人的心理受着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的心理是无法脱离这两个关系而成为个体独立存在的,没有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人类是无法能透彻地了解和认识自己。
特别是在这个日益发展迅速以科技和信息为中心的社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方式和现象也会越来越复杂,因为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复杂的个体而存在于这个世上,如果人类不能跟上和掌握它们之间的规律关系,就无法进一步了解人类的心理关系,也就不无法使人类在社会中得到提高,社会也不能以良好的姿态前进到一个美好的世界。
正因为如此,这个社会中又多了一份职业,就是心理医生,为人类解决有关的心理问题和心中疑问,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心理以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心理学》对我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对我的心理能力和素质的成长缺它不可,我需要它剖析自己。
但更重要的是我的职业,我的职业需要它,因为我选择的是师范职业方向。
它是我们师范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培养未来教师师范技能与职业素质的重要基础课。
我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可以了解到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理解和掌握学校教育教学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为以后的教育实践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应用,注意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的结合、基础知识与应用方式的结合、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的结合,这在培养人才质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学习了这门课程,丰富了我的心理知识,提高了自我认识的水平,我学到了很多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和问题,使我对心理的见识增长不少。
随着这课程的深入,我对这门课程越来越有浓厚的兴趣了,而我也渐渐地发现并解决了我以前所疑虑的心结,并让我不断地完善个人,升华到另一个自我的境界。
我觉得这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学到了以前不能学习也没有学到的知识。
以后学习的过程中我还会更进一步理解和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我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因为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虽然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努力去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同学也了解到别人,对提高自己的心理知识、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使我们可以成为一个科学心理、健康心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培养足够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
从今以后,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
篇二:学习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
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困扰人类的不是环境问题,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恐怖主义,而是来自于人类心理的问题。
诸如情结的烦闷,学业与工作的压力,孩子厌学,感情困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忧郁,失眠,焦虑或者其它现代文明病。
这一组数据,不仅让人咋舌,更让人不得不证实当今的社会问题。
可以说,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社会的新课题。
一:学习心理学的动机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加速运行,完全打破了几十年来人们在传统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思维定式。
当突然直面一个激烈竞争,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我们会深刻的感受到多年来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一夜之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习工作,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经常困扰着人们健康的心灵,严重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师的连线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与此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氛围,很受鼓舞。
说心里话,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对此学科的理解几乎是片面的,琐碎的。
但,当我从参加第一堂心理学开始,对心理学就渐渐地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对此学科的浓厚的兴趣。
通过徐清照老师的讲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而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
” 二:心理学中的“人格”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稳定性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信念和能力等。
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的人格条件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1.心理相对健康 心理咨询师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来访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来访者。
虽然心理咨询师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会像其他人一样希望得到爱,希望被接受,被承认,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须有能力在咨询关系以外求得这些欲望的满足,以保证有效地完成心理咨询师这一社会角色的任务,不致引起角色紧张。
心理咨询师也会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数来访者,在相同的社会环境里,遇到各种生活难题,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咨询关系以外来解决他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因为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
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的,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
要得到来访者的信任,咨询师自己必须愿意不断成长,并且在生活中不懈奋斗。
那些情绪不稳定,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难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2.乐于助人 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来访者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融洽的气氛,接受来访者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从而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乐于助人”说起来容易,但并非任何人时刻都可以做到。
那些只关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缺乏热情的人,也是难以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3.责任心强 心理咨询师既要耐性倾听来访者的叙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来访者感到自己被关注,也要能诚恳坦率地和来访者谈心,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痛楚和秘密。
工作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负责任在咨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这些人格条件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不是光靠学习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的。
因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应先检验自己的人格条件。
三. 完善的知识机构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
心理咨询不是仅仅依靠良好愿望,满腔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来访者或鼓励心理病人跟疾病斗争。
有时,廉价的安慰反而会引起来访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科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咨询知识和技巧来帮助来访者,使他们认识困扰着他们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来访者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何在,他们心理症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用什么防御手段来对付内心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来访者分析问题,并引导其走出困境,促进人格成长。
四 熟练的咨询技巧 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学到的。
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向来访者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
上面所说的职业道德,人格条件,知识条件和技巧条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
正如卡瓦钠所说: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个人品质,学术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
五 粗浅体会 首先选择心理学,就是为了想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达到更加好的状态。
第二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写心理学论文的时候,了解了许多关于治疗的方法,然而,对我影响最大,最有启发的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适时地应用,更加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个人就可以更加平静客观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学会了宽容。
求学习《学前心理学》感悟,1000字以上
《学前心理学》它丰富的知识和“内涵”,既注重阐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又注重提示根据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得出教育教学方法和结论,让我们在阅读它的时候,感触和启示,屡读屡新。
《学前心理学》中提到,“小班幼儿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他们是先做再想而不会想好了再做”。
而这些心理发展特征,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如,每日离园前,孩子们最爱玩的是塑料拼搭积木。
刚接触这类玩具时,孩子们不大会玩,即使是个别能力较强的孩子,他们拼搭出的也是构造简单的造型。
随着玩的次数的增多,他们的拼搭能力也在渐渐增强。
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拼搭出各种各样、造型各异且结构复杂的物体和造型。
但是,在我对孩子们拼搭玩具的观察过程中,我发现,即使孩子们的拼搭能力在一日日地提高,但他们对自己所拼搭的物体和造型的认识和了解却很欠缺。
几乎所有的孩子,在拼搭的过程中,无法说出他在拼搭的是什么,而只有个别能力强的孩子,在搭好造型的那一刻,才恍然大悟的高兴地说出:“哇,看,我搭的是桥。
”可见,幼儿具有这样的发展现象,一方面在于幼儿生活经验较缺乏,所认识、知道的事物较少,另一方面在于他们具有“知觉行动思维,先做再想”的这样的心理发展特征。
在学习第八章中的《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
想象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重组合成为新形象的过程。
记忆和想象过程都是运用表象的过程。
记忆是头脑中已有形象的重新出现,即表象恢复活动的过程。
想象是以记忆表象为基本材料,对已有表象加以改造的过程。
想象活动与表征活动密切联系,儿童想象最初出现的年龄和表征的发生年龄相同。
所以说,想象在幼儿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幼儿经常把实际生活变成想象活动。
比如,吃着饼干,忽然想象它是小船,洗着手,想象“下雨了”。
幼儿听故事时,想象随着故事的进程而开展。
一幕幕的表象如同电影似的在头脑中活跃起来。
正是想象活动,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沉迷与故事情节。
每一篇的故事不一定都要讲完,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填充,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也有一些故事本身就没有很明显写出结局的,如《狼和小羊》,故事中最后只写到狼向小羊扑去,根本就没有明显的把结果写出来,故意留下给孩子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合理地去想象狼扑向小羊,结果会怎样,这样充分地让幼儿去想象,自己去填充完故事的结果,这样能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还可以充分利用外界丰富的条件,加深想象。
【第1句】:让儿童边听故事边看书,或边听音乐,了解快乐和悲伤的心情。
要知道,了解人的情感比获得知识更重要,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经验。
因为儿童的脑细胞十分娇嫩,对感知的对象十分敏锐,只有当感知和思考对象是可以看得见、听得着或摸得着的形象时,才能正常工作。
【第2句】:当讲到的故事中的情景现实生活中有的,应该带小孩到你所讲的情景中去,让他自己感觉其实的感觉,加深想象力。
不过,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时间不邂地努力.我们要敢于去尝试给幼儿留下想象的空间,帮助他们异想天开,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理的探索精神。
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不要认为他们是在胡思乱想,或是想得太多了,而去阻止让幼儿继续想下去,这样只能阻碍幼儿想象力的培养。
从那么多看来,童话故事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也是很有影响的,有相关联的,不要再去认为不就是一个故事什么的。
在你说这话的时候,要想到这是可以影响到幼儿想象力的培养的,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故事,这也是有注意事项的。
一般来说,幼儿都十分喜爱童话故事。
因为在听故事时,其中的人物、情景、情节均能很深深地吸引着孩子幼稚的心灵,唤起他们的好奇心,同情心,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激发智慧的火花。
尤其是3-6岁的幼儿,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已经能根据故事中的角色,情节线索进行有意识地想象。
在听故事活动中,幼儿的思维被激活了,想象被催发了,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让幼儿多看多听,使幼儿获得一些能进行想象加工的“原材料”。
而听故事想象就是一种符合幼儿想象特点的、能有效促进幼儿想象发展的形式。
选择适宜孩子想象的童话故事,运用多种方法,让孩子在优美的童话故事中体会生活的美好,多而大胆想象。
要让孩子在听故事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有时采取对故事结尾作进一步的推理想象,有时对故事情节变化做出新的编排,有时还可以对故事中的角色关系作不同的设想等,使孩子在故事提供的海洋中遨游,从而成为一个爱想象,富有创意的人。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学习《学前心理学》很有必要。
教师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充分了解孩子的需要,创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融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中,适时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正确了解孩子的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家园携手形成合力。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认为要想真正地了解学前儿童,走近学前儿童,就必须先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
陈帼眉在所著的《学前心理学》一书中就详细地阐述了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广义的学前儿童是指0到6岁的学龄前儿童,狭义的学前儿童指的是3到6岁儿童,主要是幼儿园幼儿。
那么,这本《学前心理学》中主要介绍了幼儿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该书提到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1--3岁,幼儿高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出现,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而3—6岁,则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在这三年里心理发展比较迅速,每年都有新的发展。
在这里笔者重点介绍一下3—4岁幼儿的发展特点。
在3--4岁,学前初期,也就是幼儿园小班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主要特点是: 一 生活范围扩大。
(一)这个阶段幼儿的生理方面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身体比以前结实,不像先前那么容易生病了。
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都有所加强。
2 幼儿的精力比以前充沛。
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幼儿可以连续活动5--6个小时,日间只需睡眠一次。
(二)幼儿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使他们基本上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不需要成人过多的猜测他们的意愿。
(三)该年龄段儿童身体和手的基本动作已经比较自如。
能够在一定时间里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
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使幼儿已经具备了离开亲人去参加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可能性。
因此,在这个阶段,多鼓励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别人交流,并且鼓励他们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能够使他们的认识能力,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有所发展。
二 在这个阶段的幼儿他们的认识依靠行动。
此阶段的幼儿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性思维方式,因此他们的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
他们一般都是先做再想,比如,在班上给小孩子玩结构性玩具,他们往往会一拿到手就开始玩,不会提前思考要做什么,而这时若问及他想要做什么,他往往也是回答不了的,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时成人千万不要因此认为是孩子笨,或是不搭理你。
其实只要你站在旁边耐心的等待一会儿,等他完成了手中的创作,他会很激动地跟你说:“你看,我做的飞机,我做的汽车……”此阶段幼儿在听别人讲述或是自己讲述时,往往也离不开具体的动作。
因此,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多运用自己丰富的肢体语言,将文字语言具体化。
这样既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幼儿的兴趣,也能够让幼儿更容易记住所学的内容。
对于此阶段的幼儿来说,他们的注意力也和动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转移,如在幼儿听课过程中,我发现如果他们的手里拿着别的东西,或是随便放,眼睛看着别处,注意力就很容易离开老师的讲述,这也就是为什么幼儿园老师在上课之前总是会让幼儿将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看老师的原因。
三 此阶段的幼儿情绪作用大。
他们往往会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哭,如,我们班上有个小孩子因为自己里面衣服的袖子拉不下来而大哭,还有小孩子因为找不到自己的枕头而哭,还有小孩子因为别人跟他说你妈妈不来接你了而哭,而且越哭越激动,还会浑身颤抖。
幼儿就是容易激动,这时如果对他们一般的讲道理,往往收效不大。
这时就要用有趣的事情去吸引他的注意力,用行动使他安静下来,如,拿毛巾给他擦擦脸,用抚慰的语调说话,让他感觉到亲切,情绪上不再对立,等他完全冷静下来了才能说理。
还有,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情绪受老师的影响也很大。
因为这么小的孩子,他往往只是通过表象去理解事物,他会通过他看到的,感受到的,来判断老师对他们的关怀程度。
如,老师表扬他没表扬我,老师抱她没抱我等现象,来判断老师不喜欢他,这样也会影响到他来园的情绪,听课的兴趣。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孩子上了很久的幼儿园,突然哭着不愿意来了的原因。
这时,教师就应该自身检讨,想一想是不是对这个孩子关心不够多。
在这里我觉得作为教师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孩子,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不同闪光点,及时地予以表扬,鼓励,这样你会发现一天下来,其实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表扬,也许你已经忘了,但是他自己知道他受到了关注。
除此以外,还可以抽时间跟那些在班上不是很活跃的孩子聊聊天,或是只是抱抱他们也好。
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
四 此阶段的幼儿爱模仿。
此阶段的幼儿往往是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自己也要做,看见别的小朋友有什么自己也想要。
如,在室外活动时,玩羊角球的小朋友看见别的小孩子的玩海洋球也会要玩,看见别人摆高楼自己也摆。
因此在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有足够的数量。
模仿也是此年龄段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
他们会模仿老师模仿父母,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一切。
他们没有很强的判断力,对于别人特别是他们所亲近的人的语言和行为都是没有批判性的,而且因为没有太多的经验,他们往往都是通过成人的表现来判断事情的严重程度的。
如,老师在吃胡萝卜的时候皱眉头,他们就会觉得那是很不好的东西,就不吃了。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特别是小班幼儿教师要尤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许自己做了一个不经意的不好的举动,自己都不知道,却已经被孩子学会,并慢慢地养成习惯了。
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什么感悟
成为一名大学生是每一名学生的梦想,而我有幸的成为一名皖南医学院的学生。
在这里,我学习到知识,认识许多关系要好的同学,同样还过着自己在大学里丰富多彩的生活。
不过,每一位大学生在大学生活里都会遇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问题。
与此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给广大大学生提供了一条了解自己,改正自己不良习惯并获得自我提升的途径。
学习这门课并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活使我有很多体会和感悟。
在第一次上这门课的时候,老师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意义,心理健康的概念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等内容。
这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过去和这些内容有关的课是非常少的。
此后老师们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让我体会到拥有健康的心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随着课程的继续,我又了解到了许多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十分贴切大学生的生活,可以帮助我们大学生解决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从而避免很多事情的发生。
每一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小嗜好。
但这并不是在任何场合下都适合的。
比方说我就有几位喜欢晚上在宿舍熬夜打电话或者干其他事情的同学。
他们经常在夜里弄到很晚都不睡觉,还发出很大的声音。
这种行为其实会影响到同寝室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
但由于既是同学又是室友的关系,其他室友又不好意思提出意见。
结果导致他们一直忍受着学习和休息受到影响的折磨。
其实他们的做法都是错的,我们在做自己事情的时候不仅仅是保证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同时还要顾及别人的感受。
生活在同一个寝室中,大家享有共同的空间,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不仅仅只关乎我们自己,更关乎别人。
所以,我们日常在寝室里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顾及室友们的感受,尽可能不去打扰到别人。
而室友们一旦受到了别人长期的打扰,也不能总是忍气吞声,忍受折磨。
而是要通过恰当的途径向打扰到大家的同学提出意见,帮助他改正自己的错误。
这样不仅会带给大家一个舒适的学习与休息的环境,同样会让大家知道尊重他人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多么的重要,加强寝室里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我想,这一点我们作为和别人共同生活在一间寝室的大学生都要做到,尊重他人,同时也善待了自己。
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都会体验到不同的情绪,以及不同的情绪所带给我们的影响,情绪犹如温度计,能使人沸腾,也能使人冷却。
对于我们大学时期的青年人来说,情绪正处在一个丰富多变、相对不稳定的时期。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良好的情绪能够促进我们的身心健康,不良的情绪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伤害,同样也会影响到别人。
我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焦虑和恐惧也许就是表现的最多的两种情绪。
而当这两种情绪表现出来时,如果我们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来减轻自己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就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通过课上的学习我了解到我们可以通过眼泪、运动、或者找人倾诉等途径来进行宣泄。
而我们同时要注意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宣泄,不能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影响甚至伤害到别人。
我想,这些方法和建议在我以后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能够用到,我将会最大化的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适当宣泄自己的正常情绪,不因为自己的情感变化而影响到他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过:“没有公民道德,社会就会灭亡;没有个人道德,他们的存在也就失去了价值。
因此对一个美好的世界来说,公民道德和个人道德是同样必要的。
”所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刻要注意自己的道德现状。
而在我的身边就有许多违背道德的现象时常发生,有些事情甚至触犯了法律。
在我的宿舍楼层的走廊里,时常可见有人随地吐痰或者乱丢垃圾,还有人半夜12点在宿舍楼里发出很大的声响,吵得大家都得不到休息,有时即使很多人发出意见甚至破口大骂,发出不必要声响的同学也不管不顾,依然我行我素。
在操场打篮球时,经常有同学有东西被偷走,我的一位室友就在最近被偷走了一部手机。
我想这些行为都是违背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要注意自己的日常行为。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良心的自律以及舆论的监督来保证自己的道德不丢失,更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触犯法律。
努力让我们成为一个拥有健康道德和心理的大学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除了几小时的睡眠外其余70%以上的时间花在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的交往上。
由此可见,人际交往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地位。
在人际交往中是有许多规律和技巧的,这些都需要我们自己去掌握。
我们要经常换位思考,这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很重要。
同样我们要善用赞扬和批评,一般情况下,应多作赞扬,少用批评,批评是负性刺激,通常只有当用善良、符合事实、方法得当时,才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才能促进对方的进步。
批评时应当注意场合与环境,应对事不对人,不能对一个人做全盘否定,这样会挫伤对方的积极性与自尊心,应就现在的一件事而不是将以前的事情重新翻出来,措辞与态度应是有好的、真诚的。
同样主动交往,帮助别人,选择适当的交往时机及场所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想,当我们通过做正确的方法和途径与他人交往时,一定会创造出一个和谐,愉快的氛围,同样会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
压力同样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问题。
适当的压力可以促进我们前进,而压力一旦过度就会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
所以学会控制和恰当的释放压力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学生的生活中,最常见的压力就是学业上的压力。
作为一名大学生,学习仍是一项重要的事情。
而伴随着学习,压力也会随之而来。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并要注意适当放松自己。
从而减轻自己在学习上的压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为自己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大学生心里健康教育这门课的学习,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知识,掌握了很多在我以后日常生活中能用的到的技巧。
当我以后遇到一些情况时就能及时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来解决问题,同样能够尽我所能去帮助别人,为和谐的生活氛围做出一些努力和贡献。
从而让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最大的作用。
我想,这一学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学习让我受益良多,我也将会一直关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不断使自己获得提升。
在此,我感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的开设以及老师们对于我的教导。
学习心理学的心得
篇一:学习《心理学》心得体会 《心理学》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来说是必修的科目,也是我们了解心理知识的所要走的阶梯,对我们了解人的心理尤为重要。
虽然我已经在老师的指导和教导下,学了这门课程大半个学期,还未学完,但我已经对心理知识的有关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人的知识、情绪、行为、动机、感情等等都与心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人的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主观与客观、好与坏、高兴与悲哀……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令人愉悦,一些现象使人忧虑,美好的事物引发人的爱慕之心,丑恶现象惹人产人产生厌恶之感。
人具有喜、怒、哀、惧以及自豪感、美感、理智感、自卑感等多种情感和情绪,而这些情感与情绪作为人对事物和自身的生活态度体验、构成了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课堂上,老师每讲到新的知识,都会耐心地指导,并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授课,甚至还有一些比较经典的视频以指导我们,让我们掌握起知识的要点时容易理解和体会,使我们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和提高,增加知识的“免疫力”,因为这样我们在记忆知识时更加牢固。
有时在讲到一些重要理论时,还会出一些心理实验来测试我们的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承受能力,这些课堂实验使我们感到十分有趣而且这样别具心裁的课也十分生动和形色,是我们学生所喜欢的,上课时不会感到枯燥乏味,能够引起我们的兴致,因为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真正达到育人效果。
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活跃的生动的并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动中受到教益和启迪,促进知行的结合。
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激发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结,这也而况仪让我们了解自己的心理能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是好还是坏,是强还是弱,是积极还是消极的,是高还是低,这都是我们需要去了解的,因为可以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课程,它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以及它们活动规律科学,更加是人类为了认识、摸透、掌握和了解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科学,这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同时也考察人的行为、感情、动机,并且探讨心理现象与行为之间的规律性关系。
有人说,心理是一种精神现象,它不具形体,难以直接考察和研究的。
然而,人的心理与人的行为,可以了解人的心理。
可以分为社会心理和个体心理。
社会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密不可分的。
社会心理现象体现在个体心理活动当中,它离不开个体心理。
但对个体而言,社会心理又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实,直接影响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个体心理是社会现实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虽然属个体的主观精神活动,但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心理因素。
受遗传、教育、生活经历、职业活动和其他因素影响,不同的人的心理会形成各不相同的特点;在不同的时间或条件下,人的心理活动具有不同的状态。
对于人类来说,人是个体的也是社会的,具有双重属性,即人作为个体而存在,又与周围的环境、与他人发生着不可脱离的关系,这说明了人的心理受着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人的心理是无法脱离这两个关系而成为个体独立存在的,没有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人类是无法能透彻地了解和认识自己。
特别是在这个日益发展迅速以科技和信息为中心的社会,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方式和现象也会越来越复杂,因为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复杂的个体而存在于这个世上,如果人类不能跟上和掌握它们之间的规律关系,就无法进一步了解人类的心理关系,也就不无法使人类在社会中得到提高,社会也不能以良好的姿态前进到一个美好的世界。
正因为如此,这个社会中又多了一份职业,就是心理医生,为人类解决有关的心理问题和心中疑问,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心理以生活在这个社会中。
《心理学》对我来说是尤为重要的,这对我的心理能力和素质的成长缺它不可,我需要它剖析自己。
但更重要的是我的职业,我的职业需要它,因为我选择的是师范职业方向。
它是我们师范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也是培养未来教师师范技能与职业素质的重要基础课。
我通过心理学的学习,我可以了解到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理解和掌握学校教育教学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为以后的教育实践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应用,注意心理学基本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的结合、基础知识与应用方式的结合、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的结合,这在培养人才质量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学习了这门课程,丰富了我的心理知识,提高了自我认识的水平,我学到了很多我从未接触过的知识和问题,使我对心理的见识增长不少。
随着这课程的深入,我对这门课程越来越有浓厚的兴趣了,而我也渐渐地发现并解决了我以前所疑虑的心结,并让我不断地完善个人,升华到另一个自我的境界。
我觉得这个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都是值得的,因为我学到了以前不能学习也没有学到的知识。
以后学习的过程中我还会更进一步理解和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我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心理医生,因为最了解自己的人就是自己,虽然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有自己才知道自己。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要努力去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同学也了解到别人,对提高自己的心理知识、能力和素质至关重要,使我们可以成为一个科学心理、健康心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对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培养足够的人与人之间的亲和能力,有了好的品质,创造亲密的关系能力,提升心和心之间的交会沟通能力,只有这种亲密关系才能使我们心理成长,因为它是滋养生命的最佳营养。
从今以后,我将不断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的学习成长,争取做到我好,你好,世界好。
篇二:学习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
联合国卫生组织指出:21世纪困扰人类的不是环境问题,不是资源问题,也不是恐怖主义,而是来自于人类心理的问题。
诸如情结的烦闷,学业与工作的压力,孩子厌学,感情困惑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忧郁,失眠,焦虑或者其它现代文明病。
这一组数据,不仅让人咋舌,更让人不得不证实当今的社会问题。
可以说,如何让自己浮躁的心态,归于平静,如何放松自己,关注心理健康,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社会的新课题。
一:学习心理学的动机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市场经济的加速运行,完全打破了几十年来人们在传统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思维定式。
当突然直面一个激烈竞争,快速变化的市场经济新模式,我们会深刻的感受到多年来积累的知识,能力,经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一夜之间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学习工作,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经常困扰着人们健康的心灵,严重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偶然得知,徐清照老师的连线心理工作坊,便慕名前往,与此感受到了与众不同的教学氛围,很受鼓舞。
说心里话,在学习《心理学》之前,我对此学科的理解几乎是片面的,琐碎的。
但,当我从参加第一堂心理学开始,对心理学就渐渐地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更加加深了我对此学科的浓厚的兴趣。
通过徐清照老师的讲解,我逐步懂得了“世上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而在每个人的身上,也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熟睡的巨人,就等我们去唤醒他。
” 二:心理学中的“人格”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稳定性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兴趣,信念和能力等。
心理咨询师应当具备的人格条件又包含哪些内容呢
1.心理相对健康 心理咨询师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导来访者的,所以他的健康水平至少要高于他的来访者。
虽然心理咨询师本身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会像其他人一样希望得到爱,希望被接受,被承认,被肯定,渴望安全感等等,但他必须有能力在咨询关系以外求得这些欲望的满足,以保证有效地完成心理咨询师这一社会角色的任务,不致引起角色紧张。
心理咨询师也会在生活中和他的大多数来访者,在相同的社会环境里,遇到各种生活难题,也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但他可以保持相对的心理平衡,而且能在咨询关系以外来解决他的心理矛盾和冲突,不至于因为个人的问题干扰咨询工作。
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一个愉快的,热爱生活的,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
要得到来访者的信任,咨询师自己必须愿意不断成长,并且在生活中不懈奋斗。
那些情绪不稳定,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很难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2.乐于助人 只有乐于助人的人才能在咨询关系中给来访者以温暖,才能创造一个安全,融洽的气氛,接受来访者各种正性和负性的情绪,从而进入来访者的内心世界。
“乐于助人”说起来容易,但并非任何人时刻都可以做到。
那些只关心自己,自私自利,或者性格孤僻,寡言少语,缺乏热情的人,也是难以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
3.责任心强 心理咨询师既要耐性倾听来访者的叙述,集中精力不分心,使来访者感到自己被关注,也要能诚恳坦率地和来访者谈心,取得他们的信任,使他们愿意暴露内心的痛楚和秘密。
工作马虎,三心二意,性情急躁,不负责任在咨询工作中都是要不得的。
以上这些人格条件是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和环境的长期影响下形成的,是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不是光靠学习理论知识就可以获得的。
因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人,要想很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应先检验自己的人格条件。
三. 完善的知识机构 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有必备的理论知识。
心理咨询不是仅仅依靠良好愿望,满腔热情和一般常识来安慰,劝说那些处于困境的来访者或鼓励心理病人跟疾病斗争。
有时,廉价的安慰反而会引起来访者的不解,反感和阻抗。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科学工作,要用科学的咨询知识和技巧来帮助来访者,使他们认识困扰着他们真正的原因,改正或放弃适应不良的行为,使心理成熟起来。
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才能理解来访者的困难是怎样形成的,矛盾和冲突的根源何在,他们心理症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用什么防御手段来对付内心冲突等一系列问题,然后才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协助来访者分析问题,并引导其走出困境,促进人格成长。
四 熟练的咨询技巧 心理咨询的理论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学到的。
除了从书本上学习以外,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向来访者学习,不断地总结经验。
上面所说的职业道德,人格条件,知识条件和技巧条件都很重要,不能互相代替。
正如卡瓦钠所说: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应当是个人品质,学术知识和助人技巧的结合。
五 粗浅体会 首先选择心理学,就是为了想帮助更多有需要帮助的人,因此,更有必要把自己做好,才能达到更加好的状态。
第二就是学会了换位思考,在写心理学论文的时候,了解了许多关于治疗的方法,然而,对我影响最大,最有启发的就是要学会换位思考,也在生活中适时地应用,更加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那么个人就可以更加平静客观地看待事情,看清事情的真相,更加学会了宽容。
上一篇:接新一届一年级学生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