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团矿与烧结矿区别
解决方案1:与伯利恒钢铁的关系如题,以及二战以来的变化,与三井的关系解决方案2:美国的实验基地与金融中心当年,作为巴西最大或者说世界最大矿业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巴西政府对淡水河谷公司海外销售的铁矿没有定价权利,然后再分包给其他国家与地区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通过不加掩饰的介入巴西军事政变。
这个地位甚至决定了。
现在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最大非国有股东是否是住友。
在这轮变革中,当时的日本大公司逐渐从象伯利恒钢铁公司美国铝业等这样的当时美国的大公司手里接过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的股权。
不过,以及在石油危机之后,随着美日同盟关系的形成,美国试图通过以金融全球化为急先锋的经济变革来摆脱美国当时日益下降的绝对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
伯利恒钢铁在1967年巴西政变中的角色和所获得的回报,逐渐形成了,欧洲和日本成为把技术变为生产力与产品。
也成就了日本人在该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在这个过程中,轻而易举的获得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最大非公股东的地位
回转窑调整技术
关于回转窑托轮的调整 回转窑托轮调整是稳定回转窑运行的重要手段。
首先,回转窑托轮调整可以使回转窑轮带在托轮上往复运行,使托轮表面均匀磨损,避免出现台阶从而出现设备故障。
另外,当回转窑出现故障时,可以使回转窑处于上位或下位,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展。
如挡轮损坏时可调整上行,调整得好可以稳定在一个位置运行。
回转窑托轮调整方法与步骤 1)回转窑在运行时,为减轻托轮与轮带的摩擦阻力,一般在托轮上方安装有石磨块对其进行润滑。
我们在调整托轮时,则需要增加托轮与轮带的摩擦力,因此,在调整托轮前要把所有托轮上的石磨块取掉。
2)每个托轮轴承座侧都装有顶丝,为便于调整,顶丝的螺纹处应当经常加油。
3)确定托轮调整方向。
首先确定我们是要让回转窑上行还是下行,根据回转窑的旋转方向绘出托轮所受摩擦力矢量图,需要注意的是托轮所受摩擦力沿回转窑轴心线上的分量必须与窑所需要移动的方向相反;然后根据托轮需要歪斜方向确定要调整的托轮轴承座。
4)拧松需要调整的托轮轴承座的脚螺栓,并将该轴承座顶丝锁紧螺母松退2圈。
先将顶丝预调90°~180°,然后启动回转窑以0.3~0.6r\\\/min的速度慢转。
运行不超过8mm\\\/h为好。
必要时可调整顶丝,此时回调90°,观察1小时,观察上行速度再调,调整到位时,顶丝要回位。
回位顶丝也要逐步退,顶丝在退到位后,等一段时间,托轮轴承座与顶丝接触后再固定轴承座螺栓,紧固锁紧螺母。
5)装回托轮石磨块。
【第4句】:2 回转窑托轮调整应注意事项 回转窑托轮调整一般以只调Ⅰ挡为好,必要时可调Ⅱ挡;拖轮歪斜后其所受摩擦力沿回转窑轴心线上的分量方向必须一致,即不能出现八字形。
5 回转窑托轮调整应用实例 新钢公司球团厂设计能力为120万t\\\/a,于2005年11月26日建成投产,回转窑规格为?5m×35m。
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如下: 1) 设备规格?5m×35m。
2) 窑倾斜度
【第4句】:25% 3) 支承数 2组 托轮轴承SKF(?560mm×?820mm×258mm)顶丝M125×3 4) 回转窑转速 正常工作转速:
【第1句】:05r\\\/min 调速范围:0.5~
【第1句】:5r\\\/min 辅传动:0.06r\\\/min 5) 传动装置
【第1句】: 液压马达 型号:CB560-C-N
【第2句】: 齿轮传动 模数:m=32 传动比:i=234\\\/23 6) 固定挡轮装置 型式:固定双边挡轮 挡轮直径:?1200mm 2006年3月24日08:05回转窑前挡轮轴承坏,值班长遂组织降窑速、降温停机处理。
停机后发现窑体向下移动了60mm。
3月25日,为了使回转窑筒体复位,我们经研究确定了在1挡托轮东北与西南轴承座来进行调整。
将该2个轴承座地脚螺栓拧松,并将该2个轴承座顶丝锁紧螺母松退2圈,再将顶丝预调整进180°,然后启动回转窑以0.5r\\\/min的速度慢转。
当窑运行半小时后,我们发现窑没有上行,还向下移动了5mm,遂将窑速降为0.3r\\\/min,顶丝再调进270°。
以0.6r\\\/min的速度运行3小时后,窑上行移动恢复至原位停机。
由于挡轮备件加工周期较长,当时没有备件,我们决定将后挡轮拆除安装之前挡轮位置恢复生产。
修复后,考虑适当减轻挡轮受力,在窑低速运转条件下,分3次将顶丝只退回了270°。
观察2小时后,遥控制在下位运行,无异常情况,然后投料正常生产。
3月29日19:00,因挡轮质量问题,挡轮与轴配合过松在运行中分离掉至地面。
当发现时,窑以向下移动了71mm,在无挡轮的情况下正以
【第1句】:0r\\\/min的速度高温运行,情况非常紧急。
我们立即采取措施停止造球布料,降机速,窑速降至0.3r\\\/min,并组织检修工人开始调整托轮。
这次我们调了Ⅱ挡,边调边观察分多次调节,每次调90°,于23:30停止下行,这时窑最大行量为120mm。
30日01:00开始缓慢上行,窑中温度已降至150℃以下,30日早班窑上行到位后停窑,历时15小时,Ⅰ挡顶丝共调进450°,Ⅱ挡顶丝共调进360°。
我们将挡轮作堆焊修复后安装恢复生产,将Ⅰ挡顶丝退270°,Ⅱ挡顶丝通调进180°。
挡轮正常运行至今再未发生过故障。
为确保回转窑安全运行,避免挡轮损坏后没有及时检查发现造成回转窑筒体从托轮上掉下来酿成重大设备事故,我们在Ⅱ挡托轮前方增设立一个固定当块。
正常情况下挡块不与轮带接触,根据我厂实际情况,窑的膨胀伸长量为40~55mm,我们将其间隙设定为80mm。
一旦发生挡轮损坏,挡块与轮带接触时,在挡块与轮带接触表面加入高温润滑脂进行润滑减轻摩擦力,这样事故处理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并将事故限定在我们控制之中 6 结语 回转窑作为球团生产中的重点设备,规格大于?5m×35m要的筒体装配重量在500t以上,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应作为我们的工作重点,掌握托轮调整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为避免出现我厂类似挡轮事故,有条件的最好在Ⅱ挡轮处设置一个前挡轮,没有条件的该处设置一个固定挡块也是简单实用的。
正常情况下对回转窑托轮进行调整也可以使回转窑轮带在托轮上往复运行,使托轮表面均匀磨损,避免出现台阶从而出现设备故障。
托轮调整平时需要经验的累积,并做好原始记录。
【河南中材水泥装备】为您解答。
烧结操作规程
责落实加热制度,做好调温工保证焦饼上、机、焦各点均匀成熟。
②负责按规定(焦炉工艺系统验查制度)测量和调节各项温度、压力(9 温 5 压) ,并保证测 1 量与记录的正确和齐全。
③负责维护好加热系统和交换系统,保证交换、加热系统能正常运行。
④负责定期检查蓄热室、斜道区、炭化室、小烟道等处砌砖的损坏和漏气情况,并作好记录。
【第2句】:负责护炉铁件的维护和炉门修理工作 ①负责对护炉铁件的检查、清扫、加油润滑,定期测量、分析、调节,并记录数据归档。
②负责炉门的检修。
③负责维护护炉铁件的完整,如有损坏及时进行更换。
【第3句】:负责焦炉的热修工作 ①负责焦炉各部位的检查、抹补、喷补,精心维护好炉体,保证炉体的严密。
②负责做好焦炉检查、修补的原始记录。
【第4句】:负责集气管清扫及集气系统设备维护工作 ①负责清扫集气管,保证荒煤气排出畅通无阻。
②负责清扫焦油盒里的焦油,保证氨水排出畅通。
③维护与集气管相连接的氨水阀门、考克,保证灵活、清洁,每周必须活动、加油。
调火工操作细则 温度压力测量制度 编 项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直行温度 全炉横排温度 小烟道温度 炉头温度 炉顶空间温度 冷却温度 蓄热室温度 看火孔压力 蓄热室顶部吸力 炭化室底部压力 每班测量四次 (三班测温工) 白班调火工每周检测三次 每月测量一次 每两周测量一次 每两周一次 每季度测量一次 冬夏各测一次 每月测两次 每月测量一次 每月测量一次 每季度测量一次 强化生产时每周测一次 标准火道看火孔 特殊情况增加测量次数 强化生产时增加测量次数 画横排曲线,进行细调 目 测 量 周 期 备 注 2 11 12 13 14 15 空气过剩系数 进风门断面开度 废气瓣翻板开度 炉顶看火 观察焦饼 每周两次 每月随同看火孔压力测一次 交换机工溜烟道检查 每天检查一次 每天一次 每天一次 交换机工随时注意观察 交换机工溜烟道检查 温度制度和压力制度的制定 为使焦炉达到稳产、优质,低耗、长寿的目的,要求各炭化室的焦饼在规定的结焦时间 内沿长向和高向均匀成熟。
为保证焦炭均匀成熟,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焦炉加热制度。
焦炉 加热制度包括温度制度、压力制度与煤气流量和空气量的供给等。
温度制度指直行温度、横排温度、炉头温度、蓄热室顶部温度、小烟道温度、炉顶空间 温度等。
压力制度指炭化室底部压力、看火孔压力、蓄热室顶部吸力和总、分烟道吸力等。
一、温度制度的确定
【第1句】:标准温度与直行温度 焦炉燃烧室的火道数量较多,为了均匀加热和便于检查、控制,每个燃烧室的机、焦两 侧各选择一个火道作为测温火道。
其温度分别代表机、焦两侧温度,这两个火道称为测温火 道或标准火道。
其所测得实际温度称直行温度 标准火道一般选机侧中部和焦侧中部火道,选择时应考虑单、双数火道均能测到,但要 避开导烟车轨道和纵拉条。
标准温度是指机、焦侧测温火道平均温度的控制值,是在规定结焦时间内保证焦饼成熟 的主要温度指标。
在确定焦炉的标准温度时,虽然可用有关公式进行计算,但因为运算比较复杂而且与实 际有较大的出入,一般参考已投产的同类型焦炉的生产实践资料来定,然后根据实际测量的 焦饼中心温度进行较正。
标准温度除与炉型有关外, 还与配煤水分、 加热煤气种类有关。
当配煤水分(高于 6%时) 每增加 1%,标准温度应增加 5~7℃。
在同一结焦时间内火道温度每改变 10℃。
焦饼中心温 度相应改变 25~30℃ 在任何结焦时间下,对于硅砖焦炉,确定的标准温度应使焦炉各立火道的温度不超过 1450℃。
因为燃烧室的最高温度在距立火道底 1 米左右处,而且比立火道底温度高 100~ 150℃。
考虑到炉温波动,测量仪器的误差及测量的误差等因素,故立火道底部温度应控制 在比硅砖荷重软化点(1650℃)低 150~200℃,即不超过 1450℃才是安全的,对于粘土砖焦 3 炉,虽然其耐火度与硅砖差不多,但因荷重软化点比硅砖低得多,而且当炉温较高时炭化室 墙面容易产生卷边、翘角等现象而损坏炉体。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直行平均温度不宜超过 1100℃, 燃烧室温度在结焦周期内和交换间隔时间内,总是有规律地变化着。
在结焦周期内,其 它条件不变,燃烧室温度随着相邻两炭化室所处结焦过程不同而有所差别。
火道温度始终随 着装煤、结焦、出焦而由高到低,由低到高变化着。
其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值及其出现 的时间间隔与炉型、结焦时间、入炉煤水分、推焦顺序、检修时间的长短等因素有关。
结焦 时间越长,燃烧室温度随装煤和推焦的变化越平缓,但波动幅度变大,直行温度均匀性稳定 性将会变坏。
考虑到结焦过程对火道温度的影响。
应以各火道的昼夜平均温度计算的均匀系数来考核 直行温度均匀性。
在交换间隔时间内,下降气流火道温度在交换初期迅速下降,然后逐渐减 慢,这是因为原上升气流的火道温度在交换前达到最高温度,此时立火道与炭化室墙面的温 差最大,传热很快,另外,在交换初期,从上升侧过到下降侧的废气温度较低,因此这时下 降气流的温度下降较快。
随着废气温度的逐渐升高和向炭化室传热减慢,使温度下降速度逐 渐减小。
影响下降气流火道温度下降值的因素有结焦时间、空气系数、除碳空气量,配合煤水分 以及相邻炭化室所处结焦过程等。
因此,当焦炉的结焦时间、加热制度以及季节改变时应重 新测量火道温度的下降值(冷却温度) 。
【第2句】:横排温度 同一燃烧室的各火道温度,称为横排温度。
炭化室宽度由机侧往焦侧逐渐增加,装煤量也逐渐增加。
为保证焦饼沿炭化室长向同时 成熟,每个燃烧室各火道温度,应当由机侧向焦侧逐渐增高,要求从机侧第 2 火道至焦侧第 2 火道的温度应均匀上升。
捣固焦炉固机焦侧煤饼一致,可不考虑温差。
【第3句】:边火道温度 从焦炉加热与砌体完整性来看,边火道处于最不利的部位。
往往由于供热不足或提前摘 炉门等原因,造成边火道温度过低,使炉头部位的焦炭不能按时成熟,且易造成推焦困难, 使装煤后炭化室炉头部位墙面温度降到硅砖晶形转化点以下,逐渐造成砌体破坏。
因此要保 持合理的边火道温度值。
一般要求边火道最好不低于标准火道温度 100℃ , 正常结焦时间下 最低不低于 1100℃。
【第4句】:蓄热室项部温度 为防止因蓄热室高温而将格子砖烧熔,应严格控制蓄热室温度。
对于硅砖蓄热室,其顶 4 部温度应控制在 1320℃以下,对于粘土砖蓄热室,其顶部温度应控制在 1250℃以下。
蓄热室温度在正常情况下与炉型、结焦时间、空气系数和除碳空气量等有关。
对于双 联火道焦炉来说,蓄热室顶部温度为立火道温度的 87~90%,大约差 150℃。
对于两分式焦 炉,因废气路程较长,又不受上升气流火道传热的影响,所以废气温度较低,蓄热室顶部温 度相应也低,一般为立火道温度的 82~85%,大约差 200℃。
【第5句】:小烟道温度 小烟道温度即废气排出温度,它决定于蓄热室格子砖型式,蓄热面积、炉体状态和调火 操作等。
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小烟道温度随着结焦时间缩短而提高,为了避免焦炉基础顶板 和交换开闭器过热以及提高焦炉热效率, 当用焦护煤气加热时, 小烟道温度不应超过 450℃。
当用高炉煤气加热时不应超过 400℃。
分烟道温度不得超过 350℃。
为保持烟囱应有的吸力, 小烟道温度不应低于 250℃。
【第6句】:炉顶空间温度 炉顶空间温度是指炭化室顶部空间荒煤气温度。
炉顶空间温度宜控制在 800±30℃,且 应不超过 850℃。
炉顶空间温度与炉体结构、装煤,平煤、调火操作以及配煤比等因素有关。
它对化学产品产率与质量以及炉顶石墨生长有直接影响。
【第7句】:焦饼中心温度 焦饼中心温度是焦炭成熟的指标。
一般生产中焦饼中心温度达到 1000±50℃时焦饼已成 熟。
对于某些厂因配煤或高炉有特殊要求时,焦饼中心最终温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焦饼 温度的均匀性是考核焦炉结构与加热制度完善程度的重要方面, 因此焦饼各点温度应尽量一 致。
二、压力制度的确定 为了保证焦炉正常加热并延长焦炉使用寿命,必须制定正确的压力制度,以确保整个结 焦时间内煤气只能由炭化室流向加热系统,而且炭化室不吸入外界空气。
压力制度确定的基本原则: 压力制度确定的基本原则: 焦炉的炭化室与燃烧室仅一墙之隔,由于炭化室墙砖缝的存在,当集气管压力过小时, 只能在结焦前半期内气体由炭化室漏入燃烧系统内; 而在结焦末期则燃烧系统废气将漏入炭 化室内,当炭化室负压时,空气可能由外部吸入炭化室。
在这种情况下,当结焦初期荒煤气 通过灼热的炉墙分解产生石墨,逐渐沉积在砖缝中,将砖缝和裂缝堵塞。
在结焦末期燃烧系 统中废气(其中有剩余氧气)通过砖缝等进入炭化室,首先将砖缝中所沉积的石墨烧掉,因此 炭化室墙始终是不严密的。
由于空气漏入炭化室, 使炉内焦炭燃烧, 这不但增加了焦炭灰分, 而且焦炭燃烧后的灰分在高温下将侵蚀炉墙砖,造成炉体损坏。
另外,混入的空气会烧掉一 5 部分荒煤气,使化学产品的产量减少和煤气发热值降低,还会使焦油中游离碳增加。
此外, 在炭化室严密状态不好时,结焦初期总有大量荒煤气漏入燃烧系统,从而会影响正常的调火 工作。
如果控制炭化室内的压力始终保持荒煤气由炭化室流向燃烧室,就能避免烧掉沉积在 砖缝、裂缝中的石墨,而保持炉体的严密性,从而避免了上述恶果。
但炭化室内压力也不应 过高,过高会使荒煤气从炉门及其它不严密处漏入大气,致使炉门冒烟着火烧坏护炉设备, 又恶化操作环境。
因此,在确定压力制度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a、炭化室底部压力在任何情况下(包括正常操作,改变结焦时间加热等)均应大于相邻同标 高的燃烧系统压力和大气压力。
b、在同一结焦时间内,燃烧系统高度方向压力的分布应保持稳定。
【第1句】:集气管压力 集气管内各点压力是不相同的,边部炭化室底部压力比吸气管下的炭化室底部压力大, 其压差近似于集气管中压差, 即吸气管正下方的炭化室底部压力(结焦末期)在全炉各炭化室 中为最小。
炭化室内气体的压力,在结焦周期内的变化是很大的,靠近炭化室墙处煤料在装 煤后约半小时,温度升高到 400-500℃形成胶质层,阻碍着气体的逸出,此时其压力最高可 达几百帕,甚至超过一千帕,当墙面附近煤层形成半焦后则压力迅速下降,直至出焦,其压 力基本不变。
因此集气管压力是根据吸气管正下方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不低于 5Pa 来 确定的。
在未测炭化室底部压力前,集气管的压力。
可用下面近似公式计算: P 集=5+12H 式中 P 集~集气管压力 Pa 。
H--从炭化室底到集气管测压点的高度,m 12--当荒煤气平均温度 800℃时,每米高度产生的浮力,Pa 集气管的压力初步确定后, 再根据吸气管正下方炭化室底部压力在推焦前半小时是否达 到 5Pa 而进行调整。
调整时应当考虑到集气管压力的波动值,就是当集气管压力最低时也能 保证吸气管正下方炭化室底部压力在结焦末期不低干 5Pa。
新开工的焦炉集气管压力应比正常生产时大 30-50Pa,以便使砖缝尽快地被石墨密封, 生产一周后,通过对燃烧室的检查,如炭化室无明显窜漏,集气管可尽快恢复到正常生产时 的压力。
集气管的压力在冬天和夏天应保持不同的数值,其差值为 10--20Pa。
在冬天集气管 压力应大些,夏天可小些。
差值的大小与冬夏的平均温差、炭化室底部到集气管测点间的距 离有关。
【第2句】:看火孔压力 6 在实际操作中,以控制看火孔压力为基准来确定燃烧系统的各点压力是比较方便的,在 各种周转时间看火孔压力均应保持 0~5Pa。
如果看过孔压力过大, 不便于观察火焰和测量温 度,而且炉顶散热也多,使上部横拉条温度升高;如果压力过小即负压过大,冷空气被吸入 燃烧系统,使得火焰燃烧不正常,看火孔压力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⑴边火道温度:因边火道温度与压力制度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贫煤气加热时影响较大, 如果边火道温度较低,在 1100℃以下时,可控制看火压力偏高些(10Pa 或更高些)。
这样蓄 热室顶吸力也有所降低,可减少由封墙漏入的冷空气,使边火道温度提高(主要指炭化室高 6m 焦炉)。
⑵炉顶横拉条的温度:如果横拉条平均温度在 350~400℃时,可降低看火压力,让看火孔 保持负压(0~5Pa) ,以降低拉条温度。
对双联火道的焦炉,同一燃烧室的各同向气流看火 孔压力是接近的,只要控制下降气流看火孔压力为零即可。
【第3句】:蓄热室顶部吸力 蓄热室顶部吸力与看火孔压力是相关的。
蓄热室项部至看火孔之间的距离越大,燃烧室 和斜道阻力越小,则上升气流蓄热室顶部的吸力就越大。
一般大型焦炉蓄热室顶部的吸力大 于 30Pa,中、小型焦炉不低于 20Pa。
看火孔压力一定,结焦时间延长(即供给焦炉的气量减少)时。
燃烧室和斜道的阻力必 然减少,上升气流蓄热室顶部的吸力必然增加,这样通过封墙漏入的空气量就要增加,特别 是贫煤气加热的对炉头温度影响很大,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实际操作中宁可使看火孔 正压增加,也不改变蓄热室顶部的吸力。
【第4句】:分烟道吸力 分烟道吸力的波动会直接影响蓄热室顶部吸力,在交换的初期至交换末期,因受蓄热室 废气温度变化的影响,蓄热室顶部吸力总是由大到小的变化。
为保持蓄热室顶部吸力不变, 就应调节分烟道吸力,即控制的分烟道吸力大小应尽量使热室顶部吸力稳定。
各项温度和压力的测量 各项温度和压力的测量 焦炉各项温度和压力的准确测量是对现行加热制度进行检查的必要的手段, 也为加热制 度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一、各项温度的测量
【第1句】:焦饼中心温度的测量 测量焦饼中心温度是为了确定某一结焦时间下合理的标准温度, 以及检查焦饼沿炭化室 长向和高向成熟的均匀情况,焦饼中心温度是焦炭成熟的指标,焦饼各点温度应尽量一致。
焦饼中心温度是从机、焦两侧装煤孔沿炭化室中心垂直插入不同长度的钢管测量的,钢 7 管直径 50--60mm,长度从炉顶面算起,分别距炭化室底之上 600 mm,距焦线 600 mm 以及这 二点中一点。
管要直并要清洁,管端缩口焊成尖端不能漏气。
测量时选择加热正常的炉号, 打开上升管盖。
在装煤孔中测量煤线,换上特制的装煤孔盖,将准备好的钢管插入其中,要 求所有的钢管均垂直地位于炭化室中心线上。
通常,推焦前 4 小时开始测量,每小时测量一 次,至推焦前 2 小时每 0.5 小时测一次,推焦前 30 分钟测量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测量的两 侧中部两点温度的平均值即为焦饼中心温度。
并求出两侧焦饼上下温度差。
在最后一次测焦 饼温度的同时测相邻两燃烧室的横排温度,记录当时的加热制度,拔出钢管后测焦线。
焦炭 推出后测炭化室墙面温度。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焦饼中心温度一季度测量一次。
当更换加热煤气,改变结焦时间, 配煤比变动较大,需要调整标准火道温度及机焦侧温差时,应测量焦饼中心温。
测温可用热电偶和光学高温计。
【第2句】:炭化室墙面温度测量 炭化室墙面温度一般与焦饼中心温度同时测量,间接观察燃烧室上下温度分布情况。
推 焦后关好两侧炉门,打开上升管盖。
用高温计测量与焦饼中心温度相同高度的炭化室墙面温 度。
测量时,除测温的装煤孔盖打开外其它炉盖应关好。
【第3句】:直行温度测量 测量直行温度是为了检查焦炉沿纵长方向各燃烧室温度的均匀性和全炉温度的稳定性。
直行温度的测温火道一般选在机、焦两侧的中部。
同时还考虑到单双数火道均能测到以及避 开导烟车轨道和纵拉条等。
测温位置在下降气流火道底部火嘴和鼻梁砖间的大砖。
在换向后 5 分钟(或 10 分钟) 开始测量,一般由焦侧交换机室端开始测量,由机侧返回,在两个交换时间内测完,测温顺 序应固定不变,测量速度应均匀。
直行温度每隔 4 小时按规定时间测量一次,每次将测量结 果按各侧在交换后不同时间测量的温度分别加冷却温度校正值。
换算成交换后 20 秒的温度 值。
并分别计算出机焦侧的全炉平均温度。
将一昼夜所测得的各个燃烧室机焦侧的温度分别 计算平均值。
并求出与机焦侧昼夜平均温度的差, 其差值大于 20℃以上的为不合格测温火道, 边炉大于 30℃的为不合格火道: 直行温度的均匀性和稳定性,采用均匀系数和安定系数来考核。
焦炉沿纵长方向各燃烧室昼夜平均温度的均匀性,用均匀系数 K 均表示。
K 均= 式中 M--焦炉燃烧室数 8 (M-A 机)+(M-A 焦) 2M A 机,A 焦~分别表示机焦侧不合格火道数。
直行温度的稳定性用安定系数 K 安来表示。
K 安= 式中 N--昼夜全炉测温次数, A 机,A 焦~分别表示各次测温机焦侧平均温度与标准温度相差土 7℃以上的次数。
【第4句】:冷却温度测量 冷却温度是下降气流立火道温度在换向间隔时间内的下降值, 冷却温度的测量是为了将 交换后不同时间测定的立火道温度换算为交换 20 秒的温度,以便比较全炉温度的均匀性和 稳定性及防止超过焦炉的允许温度即 1450℃。
冷却温度必须在焦炉正常操作和在加热制度稳定的条件下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不得 改变加热煤气流量,烟道吸力,进风门开度以及提前或延迟推焦等。
当采用 9~2 或 2~1 推 焦顺序时,应选择 8~10 个加热正常的相连的燃烧室;当采用 5~2 顺序时选择 4~6 个相连 的燃烧室,分别在机焦侧测温火道进行测量。
因为这些燃烧室相邻的炭化室处于不同的结焦 时间,测出后的平均值才具有代表性。
测量分机、焦侧进行,换向后 20 秒开始,以后每分钟测一次,直至下次换向前 2~3 分 钟为止,将测量结果分机、焦侧,按同一测量时间的温度计算平均值,换向后每分钟的平均 温度与换向后 20 秒时平均温度的差值即为该分钟的温度下降量 , 以换向时间和温度下降量 为坐标,分别绘出机、焦侧光滑曲线,称冷却曲线,按直行温度的测量顺序与速度将全炉划 分几段,并按各区测温时间由冷却曲线查出其冷却校正值。
生产中,当更换加热煤气种类、结焦时间或加热制度变化较大时应重测下降值,结焦时 间稳定时每年检查不少于两次。
【第5句】:横排温度的测量 测量横排温度是为了检查沿燃烧室长向温度分布的合理性。
由于同一燃烧室相邻火道测量的时间相差极短, 且只需了解同燃烧室各火道温度的相对 均匀,所以不必考虑校正值。
为了避免交换后温度下降对测温的影响,每次按一定顺序进行 测量,单号燃烧室由机侧开始测温,双号燃烧室由焦侧开始测温。
同时在交换后 5 分钟开始 测量。
每次测 8~10 排,8~10 分钟测完。
为评定横排温度的好坏,将所测温度绘成横排曲 线,然后将两个标准火道之间以机焦侧标准温度差为斜率引直线,此直线称为标准线并使偏 离标准线 20℃以上的火道数为不合格火道,并将此线延长到横排系数考虑范围。
要计算一个区(通常为 10 个燃烧室)或全炉的横排温度系数, 就要绘制 10 排平均或全炉 9 2N-(A 机+A 焦) 2N 平均温度的横排曲线。
对 10 排平均温度横排曲线与标准线差超过土 10℃以上的为不合格火 道,对全炉平均温度横排曲线与标准线差超过土 7℃以上的为不合格火道。
每次测量后计算 横排温度系数来考核燃烧室横排温度均匀情况 横排温度系数= 考核火道数- 不合格火道数 考核火道数 每个燃烧室横排温度曲线是调节各燃烧室横排温度的依据。
排平均温度及全炉平均温 10 度横排曲线则可用来分析斜道调节砖与煤气喷嘴(或烧嘴)排列是否合理, 蓄热室顶部吸力是 否合适。
全炉横排温度的测量,每季度应不少于一次,焦炉煤气加热时,测量次数酌情增加。
【第6句】:边火道温度的测量 边火道温度在交换 5 分钟后开始测量,由交换机室端焦侧开始,从机侧返回,每次测量 顺序应一致。
测量完毕后,分别计算出机焦侧的边火道平均温度(边炉除外)。
因边火道温度 受外界影响较大:所以在计算边火道温度均匀系数时,以每个边火道温度与平均温度差大于 50℃为不合格,边炉不计系数。
边火道温度每半月至少测量一次。
边火道温度均匀系数=
【第7句】:蓄热室顶部温度的测量 蓄热室顶部温度的测量是为了检查蓄热室温度是否正常并及时发现蓄热室有无局部高 温,漏火、下火等情况。
蓄热室温度测点一般选在最高温度处。
当用焦炉煤气加热时,测量 上升气流蓄热室,交换后立即开始测量,因为这时温度最高(也可以在交换前 5 分钟开始测
求球团厂生产日报表
这个真不大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