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归梦里人。”老人看着一页页阵亡烈士的名字,他想起了诗人陈陶的《陇西行》,不禁老泪纵横。他决定去寻找每一位烈士的原籍,为烈士的亲属送去每一份迟到的阵亡通知书,送烈士“回家”。
老人名叫王艾甫。一九九六年的一天,他无意中从旧书收集店里发现一本书册,书册已经泛黄,总共84页,第一页注明这是解放时期太原战役一九八师的阵亡通知书,内附阵亡烈士名册。老人小心翼翼地将这本遗落民间多年的书册保存好,并开始了他伟大而执着的旅程---寻找太原战役阵亡战士的原籍。这一找就是八年,但是并不顺利,许多烈士的地址是解放前的地名,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老人深深地感到单靠自己微薄的力量不能完成,于是他收集了许多有关太原战役的图画和历史资料,办了个画展。画展结束后,《武汉晚报》的一位叫汤华明的记者和老人取得了联系,并达成共识,表示愿意帮助王艾甫老人完成寻找。
终于在二零零五年十一月,也就是汤华明回武汉之后,烈士载虎的原籍被找到。[载虎,原名郝载虎,太原战役烈士]王艾甫老人得到了这个消息,欣喜万分,立刻卖掉了自己收藏多年的三百块银元作为路费,赶去武汉云梦县双郝村,并带上了烈士载虎的阵亡通知书。
王艾甫和汤华明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那天浠浠沥沥地下着雨,当他们尚未到达双郝村时,全村村民早就冒雨走出十多里地迎接他们。村民们怀着对烈士的崇敬接下了太原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载虎的阵亡通知书,全村哀悼。王艾甫既感到欣慰又感到哀伤,欣慰的是自己终于将这位五十七年前阵亡的战士的亡灵送“回家”了,哀伤的是这份阵亡通知书本该五十七年前就到,现在却迟到了。于是他含泪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我不敢想象,战士们奋不顾身在战火中杀敌,然后倒下的场面;我不敢想象,烈士的亡灵永远回不了家乡;我不敢想象,伟大的战士牺牲之后,人们却找不到缅怀的方法。
“为先烈‘寻亲’,对为一位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为先烈招魂,让每一位烈士安息!”
解放初期曾经有一位母亲,每天都会在村口等待前线未归的儿子,这一等就是二十几年。她知道儿子大概已经阵亡,然而她没有放弃等待,为的就是希望某一天儿子的亡灵能返乡。有人为这位白发苍苍的母亲写下了催人泪下的诗:
妈妈,二十年,你走了多远多远
我的灵魂飘浮在云间
看不见家乡的田地
望不到你苍老的背影。
妈妈,二十年,我真的好怨好怨
我忘了回家的路
我没有安息
只能忍心让你伤心。
妈妈,二十年,二十年了
我不求什么
一声“烈士”已经足够
只要你能---你能用那双苍老的手抚摩我的墓碑……
战火业已熄灭,天空湛蓝了,人们都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但那些曾经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是否都被铭记?王艾甫老人执着地为烈士家属送去每一份迟到的阵亡通知书,他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让先烈的亡灵安息。也许只有让烈士们安息才是缅怀先烈的最好方式,让我们永远去怀念那些舍身为国的先烈们吧,哪怕只是在清明节上为他们送去一朵小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