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 本科 读了多少年
谭千秋老师的介绍 谭千秋,中共党员,1957年8月出生。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人。
1978年3月,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大学政治专业学习,1982年1月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绵竹东方汽轮机厂工作,先后在该厂职工大学和中学任教。
从教26年来,谭千秋不仅教学成绩卓越,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在担任中学教导主任以来,他致力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他非常的爱学生,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波及绵竹。
在地震中,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
当时,谭千秋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
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四名高二一班的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
2008年5月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他的双臂还张开的,趴在讲台上。
手臂上伤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
而四名学生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而他就这样献出了自己51岁的生命。
[编辑本段]谭千秋老师的主要事迹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2008年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一班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
”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说。
“那个老师呢
” “唉……他可是个大好人,大英雄噢
”说着,刘红丽舅舅的眼圈红了。
那是一位男老师,51岁了。
2008年5月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
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
”一位救援人员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
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陷下去……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昨天抬过来的时候还是软软的,咋就变得这么硬啊
”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失声恸哭……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四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那天早上他还跟平常一样,6点就起来了,给我们的小女儿洗漱穿戴好,带着她出去散步,然后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了。
这一走就再也没回。
女儿还在家里喊着爸爸啊
”张关蓉泣不成声。
“谭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教导主任,兼着高二和高三年级的政治课。
”陪着张关蓉守在谭老师遗体旁的同事夏开秀老师说,“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里他是最心疼学生的一个,走在校园里的时候,远远地看到地上有一块小石头他都要走过去捡走,怕学生们玩耍的时候受伤。
” 操场上,学生家长按当地习俗为谭老师燃起了一串鞭炮…… [编辑本段]同学们的祝福 2008年5月16日晚,在地震中为保护学生牺牲的谭千秋老师的骨灰在其妻子张关蓉和其他家人的护送下抵达长沙,并将送回他老家祁东县安葬。
在黄花机场,100多辆出租车自发为他送行。
湖南大学约1万名学生手持蜡烛迎接他回到母校。
“我会牢记你那永恒的瞬间。
你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
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
”2008年5月16日上午,湖南大学师生举行追思会,悼念在四川地震中勇救四名学生的英雄教师、他们引以自豪的77级校友。
他是一个品格高尚的平凡人。
曾给谭千秋上过课的肖孚容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他30年前的成绩单、学籍表。
在长沙的14名同班同学深情地回忆起他在湖大求学的情景。
湖大教授柳礼泉说,千秋同学是一名极其普通的学生,他连寝室长都未做过,但是他的质朴、他的纯真、他的憨厚,还有他的那种感恩情怀,让我们丝毫不惊诧他那一刻的勇敢抉择。
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说,千秋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
但他这种安于平凡的精神恰恰就是真正的不平凡。
正是这样的平凡,才真正体现了他一生不为名、不为利、不苟且、不阿谀的傲骨和正气。
也正是这样的人,才能在危难之际显现出英雄本色。
“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湖大校党委书记刘克利高度赞扬谭千秋的崇高精神。
湖南大学已经下发决定,在全校开展向谭千秋校友学习活动,并向其亲属捐赠慰问金12万元。
同班校友也纷纷解囊,捐出了12万元。
“如果,没有这场地震,我想,在湖大校史里,你就是一个普通的校友,在世人眼里,或许你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师。
可是,你知道吗
如果没有这场地震,我宁愿你普通,我宁愿你平凡,我宁愿你好好地活着。
”湖大马列主义学院的一名同学在湖大校园网上这样表达大家的心声:“我们会永远记住你张开双臂的姿势。
流完这滴泪,我决定不再哭了。
因为,从这一秒开始,我要像你一样,做一个勇敢的、恪尽职守的、大爱无声的人
像你一样,在危险面前绝不颤抖
” [编辑本段]学生的感受 那一天(2008年5月12日),他跟平常一样,早早的起来,准时到学校,跟平时一样,出现在讲台上,拿着粉笔在黑板上发起熟悉的声音开始了跟平常一样的生活,只是,当他发现课桌在摇晃的时候,大声的要同学们赶快跑出去,不要拿任何东西跑出去,但是,那致命的几秒中,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能跑出去,在教学楼要坍塌的瞬间,他让离他最近的四个同学,藏在桌子底下。
然后,卧在桌子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保护孩子们的性命,当救援人员找到他们时,四个孩子平安无事,只是,谭老师的后脑,因为被巨大的石块砸中,整个已经凹下去而死去了…… 这是一个伟大的老师,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 。
每一次看到这段故事,总是要泪波满面 。
四川地震让亿万人揪心,也让华夏儿女心手相连! 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摘下我的翅膀,让它助你飞翔”,诠释了一个伟大教师的默默无闻贡献的品格
[编辑本段]谭千秋老师的品格 地动山摇。
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喷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
2008年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他叫谭千秋,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 村里有名的“大孝子” 1957年8月,谭千秋出生在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
他的父母老实善良,有5个儿女,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贫寒,每顿饭都是以红薯、豆子等杂粮为主,只有一点点米饭,他总是将米饭让给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红薯。
谭千秋深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学习非常刻苦,村民都将他作为“勤学楷模”教育孩子。
为学好英语,他将英语单词写好贴在墙上,睡觉时就记,记不上就点亮灯看一下再记。
1975年夏,他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但他没有放松学习,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体工,晚上学习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点冷水敷在脸上。
两年后,他成了一名代课教师。
1978年夏,谭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学。
1982年大学毕业,主动报名到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当了一名“支边”教师。
谭千秋成家立业后,考虑到三个弟弟都在农村,他一人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花钱为家里装了电话,并竭尽全力帮助弟弟妹妹。
大弟弟谭继秋在家种地收入甚微,便借了几千元买了一台三轮车跑运输。
1993年夏季的一天,不慎车翻人伤,花去了几千元医药费。
旧债未还,又添新债。
谭千秋闻讯后,立即给弟弟寄来2000元钱,还写信安慰弟弟,只要人没事就好,并要弟弟到他那去散散心。
车祸对谭继秋身体影响很大,但为了生计,不得不到云南打工,谭继秋便写信鼓励弟弟,还在信中夹寄了40元钱。
谭继秋和二弟都没房住,两兄弟建了房,谭千秋给每位弟弟资助3000元。
2006年6月,父亲不幸患上骨髓癌。
谭千秋立即回老家召开家庭会,他体谅弟弟都在农村,家境不好,便主动要求负担父亲的医疗费。
他怕弟弟和弟媳不同意,便找了个借口:“我在家时间少,平时你们照顾父母很辛苦,就给我一个尽孝的机会吧
”兄弟们拗不过他,只好同意,父亲住院花去医疗费2万多元,他一人承担。
谭千秋工资不高,生活非常节俭,他衣着朴素,大热天连冰棒和矿泉水也舍不得买,口干了他便到附近找井水解渴。
他几年才回家一次,因车费太贵,来回一次要2000多元,他便将这些钱省下来支援家里,帮助别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谭千秋为人正直,富有爱心,很有正义感。
还在念小学,他就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在放学时下雨,他一定会把雨伞让给没带伞的同学,自己则淋着雨回家。
岩石村现任村支书谭永生与谭千秋是小学同班同学,关系很好。
一次,谭永生和另一个同学打架,他正好路过,谭永生叫他来帮架。
没想到他跑过来,不但没帮谭永生,反而将他们拉开:“都是同学,不好好相处,打什么架啊
”随后,耐心地做两人的工作,直到他们握手言和。
高中毕业后,村里许多村民不识字,他便向村干部建议,办起了扫盲夜校。
他主动当起了教师,白天出工,晚上义务为村民上课,手把手地教村民写字,学文化,他让不少一字不识的村民能看懂报纸,懂得如何科学种田。
谭千秋多才多艺,会吹笛子,拉二胡,写歌词……为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他与几个年轻人组成村文艺宣传队,晚上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扬村里的好人好事,批评赌博、不尊老爱幼等社会不良现象,成为村民喜爱的一道“文化大餐”。
有一天晚上,他和谭永生参加村里的文艺表演,来不及吃晚饭,便带上两个红薯:“来,快吃,我刚从家里吃过了。
”第二天,谭永生才从他弟弟那里得知,他当晚在家里根本没吃晚饭。
谭千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
他对学生非常关心,哪怕是操场上有一颗小石子,他都要捡开,怕学生玩耍的时候摔倒。
哪位学生有困难,他就尽力相助;学生没吃饭,他会将学生叫到自己家里做饭给学生吃;学生身体不舒服,他会掏钱带学生去医院看病,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他经常教育弟弟妹妹要乐于助人,在他的熏陶下,弟弟妹妹总是去帮助别人,妹妹和妹夫曾一年供养了五个贫困孩子上学
他的人格魅力还深深地影响了下一代,他的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她说一定要用法律为众多受害者讨回公道。
谭千秋经常教育学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感。
”1982年6月大学毕业后,学校准备让他留校任教。
当学校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主动请缨:“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学校也需要人才啊。
”领导反复做他的工作。
当他得知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急需教师时,便立即申请到那里去,一个月后,他如愿以偿地分配到该校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27年。
1996年,一个朋友准备把谭千秋调回衡阳,待遇从优,被他婉言拒绝。
父母见他离家太远太孤单,极力劝说他回来,他便耐心地对父母说:“湖南培养了我,四川养育了我,还是在四川多干几年再说吧。
”后来,汕头、韶关有关单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还是选择留在四川,为自己的学生献出了生命。
[编辑本段]一个黑色的日子 清晨,天空中阳光灿烂。
下午2点多钟,谭千秋在教室上课,他正讲到高潮部分时,房子突然剧烈地抖动起来。
地震
谭千秋意识到情况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么也不要拿
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上跑。
房子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还有四位同学已没办法冲出去了,谭千秋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自己弓着背,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盖着四个学生。
轰轰轰——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 2008年5月13日22时12分,谭千秋终于被找到。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
”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他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是他这一生永远忘不掉的。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千秋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
”回忆当时的情景,获救的学生神情仍然紧张。
同在一所学校任教的妻子张关蓉终于在次日清早见到了自己的丈夫。
她拉起丈夫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触痛了她脆弱的神经,她轻揉着丈夫的手指,痛哭失声……张关蓉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蓬乱的头发被细细地梳理成丈夫生前习惯的发型:“我的爱人,让我给你细细擦去手上的污泥,就像你曾经温柔地擦去我脸上的泪水。
我的爱人,你宽阔的臂膀给了我栖息的港湾,更给了大震中四个孩子生命的新岸。
男子汉也会累吗,你怎么躺下就不再起来
让我跪下来,依然和你保持最近的距离,让我为你温暖冰凉的手指……” 张关蓉和谭千秋曾相约相亲相爱到地老天荒。
地震前一天,丈夫给小女儿买了两双鞋子、一条裤子,她还问丈夫为什么一下子买了这么多,谁知,这似乎就预示了阴阳永隔。
“他肯定舍不得我们一家。
”张关蓉说,将丈夫送到殡仪馆火化时,鞭炮响了两下就熄灭了,似乎丈夫还在眷顾着她们母女。
如今,一岁半的女儿还不能理解这一噩耗,她一直喊着要爸爸。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谭千秋不少在湖南的老同学都焦急地与他联系。
当大家从媒体上得知他救人献身的事迹后,既感到悲痛又为他自豪。
同班同学、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柳礼泉追忆说:“1978年,我们一道考进湖南大学。
他同我一样来自农村,都是享受国家助学金完成学业的。
他经常对我说,没有国家的助学金,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哪能完成学业
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边远不发达的地区,一干就是27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 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得知他舍己救人的消息后,彻夜难眠:“我与谭千秋那代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单位抢着要。
可是,谭千秋却选择了‘支边’,是那样的潇洒飘逸,又是那样的恬静从容,他只知道一年一年的柳绿,却从来不奢望什么花红。
” [编辑本段]大爱永恒 丈夫为救学生献出了宝贵生命,张关蓉悲痛欲绝。
她说,她会坚强起来,丈夫走了,她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她要代丈夫照顾好婆婆和孩子。
她希望丈夫的骨灰能安葬在四川,永远陪着她…… 2008年5月17日,张关蓉怀抱1岁半的小女儿,带着丈夫的遗物回到湖南,三湘大地对英雄的家属给予了最尊贵、最崇高的礼遇。
省委书记张春贤深情地称赞谭千秋是个伟大的英雄,伟大的人民教师,大义无畏,精神千秋;谭千秋的母校——湖南大学生约两万名学生手捧烛光,夹道相迎,湖南大学作出决定,在全校开展向谭千秋校友学习的活动,并向其亲属捐赠慰问金12万元。
同班校友也纷纷解囊,捐出了12万元;在黄花机场,100多辆出租车自发为他送行;祁东县的家乡父老跑了几十公里路,到县城迎接…… 湖大马列主义学院的一名同学在湖大校园网上发表感言:“我们会永远记住你张开双臂的姿势。
流完这滴泪,我决定不再哭了。
因为,从这一秒开始,我要像你一样,做一个勇敢的、恪尽职守的、大爱无声的人
像你一样,在危险面前绝不颤抖。
” 谭千秋回家了
回到了他魂牵梦萦的故乡祁东县步云桥镇,回到了他牵挂了多年的家中。
乡亲们列队静侯,场面庄严肃穆,花圈雪白,哀乐低回,乡亲们神情肃穆,泪流满面,声音哽咽,高举着“大爱千秋浩气长存”、“千秋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英雄谭千秋永垂不朽”等白底黑字条幅,迎接他们的好儿子。
一些中学生拿着自己折的千纸鹤,站立在英雄回家必经的路旁,为英雄默默祈祷。
护送英雄遗物的车辆远远地驶来,乡亲们放起了鞭炮。
这段平时只需10分钟的路程,整整走了半个小时。
71岁的老母亲黄春秀,在17日得知儿子去世的消息后,一直悲伤大哭,让人撕心裂肺。
在老人的心里,谭千秋是5个孩子中最听话、最孝顺的一个,每次寄钱回来,都要叮嘱她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她感叹儿子从小就善良,对于儿子为保护4名学生而献身,老人显得很宽慰,只是不断地哭叹:“他为什么走在我的前头啊
” 82岁的谭先桥老人两鬓斑白,神情凝重,眼角泪珠翻滚。
他是看着谭千秋长大的,在他眼里,流露出的是悲伤和自豪:“这后生从小待人谦和,特别爱学习,一直是村里孩子的榜样。
” 祁东县县长曾祥月将5万元慰问金交给了谭千秋妻子张关蓉的手中。
为了4个学生的生命,谭千秋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那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
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4个学生——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的最后奉献 新华网德阳市汉旺镇(四川)2008年5月14日电(新华社记者孙闻、田雨)“那四个娃儿真的都活了吗
昨天晚上就听说有个老师救了4个娃儿,我哪知道就是你……”张关 蓉扑到丈夫的遗体上放声恸哭。
深夜的德阳市汉旺镇,冷雨凄厉,悲声四处,呼啸而过的救护车最能给人带来一丝慰藉,那意味着又有一个生命在奔向希望。
2008年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编辑本段]网友祭文 刚刚看到这样一段报道: 2008年5月13日23时50分,救护车的鸣笛声响彻汉旺镇——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的救援人员在德阳市东汽中学的坍塌教学楼里连续救出了4个学生。
“我侄女是高二的学生,要不是有他们老师在上面护着,这4个娃儿一个也活不了
”被救女生刘红丽的舅舅对记者说。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
那是一位男老师,快50岁了。
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
”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着当时的场景。
我今天已经为四川痛哭了四次。
两次是因为电视报道的灾情而哭,一次是因为看到关于温家宝总理的报道失声痛哭,第四次是看到关于这位平凡的教师的报道。
一切的伟大,来自平凡。
没有平凡的心,做不出伟大的事。
伟大之人的才能、精神不被众人所知的时候,并不会心浮气躁,埋怨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而是默默做着分内的事情。
一但出现变故,他们的人格精神定是如万丈金光,从心底迸发而出,指引着他,去完成自己生命的涅盘。
我中午没有睡着,下午在班上上课的时候还是心情沉重。
现在大脑已经空乏一片,想不出什么华丽的辞藻。
只能为这位教师写这么几个字: 杏坛一叶,百年遗爱。
千秋师表,浩气长存。
向谭千秋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
杏坛一叶,百年遗爱。
千秋师表,浩气长存。
请安息。
天使的翅膀 落叶随风将要去何方
只留给天空美丽一场。
那飞舞的生命,像天使的翅膀,划过我无边的心上。
——题记 在灾难过后,人们总会记起那些在大灾面前舍己为人的灵魂闪耀着人类最高尚感情的光芒的英雄们。
而他,就是这些英雄中的一员。
山崩地裂的时候,站在讲台上的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跑出教室,而是近乎本能的将最靠近他的四个学生塞进讲台,楼房摇摇欲坠,他抬头看看正在松动的天花板,又低头看看破旧的讲台,毅然作出了一个决定,就在下一秒,只听一声巨响。
楼,塌了。
整个学校都成了一片废墟,满目疮痍。
当人们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停止了呼吸,但他最后的姿势却永恒地定格了下来——张开双臂,紧紧地护住讲台,就像是天使张开他的翅膀,庇护着这个多灾多难的人间。
学生,活了下来。
而老师,却平静地远去。
他的学生们直到今天也不愿意相信事实,他们说:“老师并没有离开我们,老师一直都在
” 是的,相信他还在这里,从不曾离去,您的爱像天使守护着这片大地。
老师,走好。
您虽然走了,可是您用生命给我们留下一道需要用一生去思考的难题——是什么,让您毅然决然地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如果您有一丝的犹豫。
如果您有一丝的顾盼。
如果您有一丝的优柔。
结果又将是怎么样呢
我想,促使您连顾虑和优柔寡断都来不及的原因,是爱。
是爱,让您奋不顾身的用身体保护学生,是爱,让您的灵魂在危难当头折射出人类最伟大的光芒。
老师,走好
梦里面,熟悉的电影,真情在记忆里怀念您。
也许您并没有离开我们,只是一个人去旅行,那种满鲜花的远地,一定有天使伴着你,某天某地我们会再相遇,就让思念穿越一世纪…… [编辑本段]谭千秋的评价 红网长沙讯(潇湘晨报记者 李柯夫)“大爱无疆、勇于担当,这就是现代湖南人的精神标志1昨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春贤在省民政厅听取抗震救灾工作汇报时,从湘籍老师谭千秋说起,高度赞扬了湖南人民的爱心和热情。
张春贤深情地说,“谭千秋,精神千秋. 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
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学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千秋却不幸遇难。
张春贤说,在重大灾害面前,谭千秋老师能够舍我而求其境界,其精神不死,他是个伟大的英雄,伟大的人民教师。
他叮嘱说,省教育厅要主动与谭千秋的妻子联系,代表我省表示致哀,对他的家人表示慰问,解决他家的实际困难,同时要主动联系他在湖南的家人,对他的家人进行帮助。
他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他那张开的双臂,是一双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双臂。
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命,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
我们都会牢记他那永恒的瞬间。
[编辑本段]谭千秋铜像 谭千秋铜像 谭千秋舍己救人的铜像、电影《最后一课》均根据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的英雄事迹创作,铜像的设计者湖南大学设计学院刘浪教授无偿设计,由金融专业89级校友吴敏文捐建;《最后一课》由湖南大学与今涛影视传媒有限公司、湖南佳融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在揭幕仪式上,谭千秋的遗孀张关容在寄来的书面发言中说,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特殊日子举行特殊仪式,这是母校、校友和家乡的人民对千秋的崇高褒奖。
[1] [编辑本段]最后的姿势 谭千秋老师 这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第6课,深深地记载了谭千秋老师的英雄事迹。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
一位同校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
但在学生生死 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
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见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2008年最感动我的人物?
一句话同学聚会感言 一句话同学聚会感言 同学聚会感言一句话(一)
【第1句】:百般努力终重逢,执手相看,感慨何止万千。
【第2句】:从昨晚开始就为今天的聚会激动,畅想同学见面的情景,很久了,从同学们开始谈论聚会已有几个月的时间,时光飞逝,不觉间已到了相见的日子,心情真的很激动。
【第3句】:对于今天的聚会,我期盼已久,看到亲爱的同学,像又回到了温暖的集体,我们有的虽然相距较远,但我们的心却永远相连,平时我们虽然很少联系,但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的交流却始终没有间断,我相信大家心里跟我一样,都有一种感动,同学情谊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占有一块圣洁的领地!
【第4句】:共祝愿,手和手相握,心和心靠近。
【第5句】:海桑田世事变迁,三十年离愁别绪挥之不去,三十年人在旅途风雨兼程,三十年韶华匆匆花开花落......或许你鼓了钱包,或许你仍清贫依旧;或许你事事顺利,或许你仍命运坎坷......
【第6句】:今日得欢聚,他日常联系。
【第7句】:今天同学聚会,激动得竟有点不知所云了。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真的好想你们啊!
【第8句】:牵挂弹指二十年,今天我们终相聚。
想说的话有很多,想感谢的人也很多。
首先感谢我们的母校木渎二高! 同学聚会感言一句话(二) 再也回不去了,这无暇亦无邪的纯真韶光。
即使你愿意,用一千万去换时光倒流的大学校园,重温飞扬奔放的四年青春,然而你换不来,只能伫立在霓虹闪烁,浮华喧嚣的城市街头,追忆菁菁校园里如水的月华。
踏出这一步,管你万般无奈,
军校毕业赠言
对学校的感想:就我校的综合实力而言,无疑是很强的。
但是无论是一个多么强大的机构、组织、地区 乃至国家都会有做的不尽人意的地方。
我们南大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是经济问题。
听同学们说:我们南医大的外债是很夸张的,不过我个人还是比较怀疑的,毕竟有五家 医院嘛。
即便刚才说的不算,但是在学生校内消费上,我个人觉得是有问题的。
首先,你将 校区建设在郊区,就应确保学生的购物问题得到解决。
买什么没什么,要有也是天价
要知 道作为一个学生,我们是来学习的,并不是来消费的。
一个普普通通的台灯,校外卖30元, 校内竟能卖到45元,水果的价位也更是惊人。
当然我们可以到校外买,但是,浪费进一个小 时的时间不说,我们担心的是安全啊
我觉得学校完全有责任将物价控制一下,起码应与市 场价一致。
第二,是卫生问题。
校内开的什么“临江饭店” “环路饭店” ,卫生太差劲。
连一个简单的洗手池都没有,做 菜的肉类堆在一个冰箱内,桌子上到处是灰尘和油渍... 既然学校允许,就必须要求他们卫生过关,因为这是对自己学生负不负责的问题。
我们 来自五湖四海,碰到自己家乡的人是分外高兴。
想搞一次聚餐就必须出校门,在安全系数相 当低的环境下进行。
第三,就是安全问题。
就在上一周,我们专业的一女生,上街买电脑。
被人骗走4000多元不说,把手机也让骗 走了。
学校里同学联系不上她,她在外也联系不上别人。
多么可怕啊
幸好最后人没出啥 事,被警察送回了学校。
当然,这是与学校的管理有关的。
另外,毕竟是发生在校外。
但是,在校内也时有发生 偷窃、丢失等现象啊。
比如:在饭堂里,有时会出现打完饭回到自己座位上时发现包丢了, 本丢了,水杯丢了等事件。
我想这绝不是我们同学们干的吧。
还有的更甚,直接翻越宿舍, 进室行窃
保安倒是不少,难道只是管我们学生的
第四,是教学问题。
看似气派的教学楼, 内部设施及其差劲。
老师讲课用的扩音器不是没点就是功能有问题。
上课时坐在后排的同学不是听不见就是被音箱刺耳的闻闻声震晕。
还有就是黑板反光, 坐在 侧面的同学看不到老师在写什么。
不来大学课堂教学容量大,再加上听不清看不见,可以想 象一下后果了。
南方本来就热, 那么一百多号人共居一室听课当然热得不可开交。
一开始是什么也没装, 后来是装了。
可装的是电风扇,每间教室九个,一打开,那感觉就是进了工厂车间。
第五,是用电问题。
宿舍采光相当差劲,白天不开灯都不能看书。
一开就是两只60W 的灯管,有时还要开风 扇,饮水
谭千秋的感人事迹400字
地动山摇。
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
他叫谭千秋,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 村里有名的“大孝子” 1957年8月,谭千秋出生在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
他的父母老实善良,有5个儿女,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贫寒,每顿饭都是以红薯、豆子等杂粮为主,只有一点点米饭,他总是将米饭让给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红薯。
谭千秋深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学习非常刻苦,村民都将他作为“勤学楷模”教育孩子。
为学好英语,他将英语单词写好贴在墙上,睡觉时就记,记不上就点亮灯看一下再记。
1975年夏,他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但他没有放松学习,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体工,晚上学习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点冷水敷在脸上。
两年后,他成了一名代课教师。
1978年夏,谭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学。
1982年大学毕业,主动报名到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当了一名“支边”教师。
谭千秋成家立业后,考虑到三个弟弟都在农村,他一人承担起赡养父母的义务,还花钱为家里装了电话,并竭尽全力帮助弟弟妹妹。
大弟弟谭继秋在家种地收入甚微,便借了几千元买了一台三轮车跑运输。
1993年夏季的一天,不慎车翻人伤,花去了几千元医药费。
旧债未还,又添新债。
谭千秋闻讯后,立即给弟弟寄来2000元钱,还写信安慰弟弟,只要人没事就好,并要弟弟到他那去散散心。
车祸对谭继秋身体影响很大,但为了生计,不得不到云南打工,谭继秋便写信鼓励弟弟,还在信中夹寄了40元钱。
谭继秋和二弟都没房住,两兄弟建了房,谭千秋给每位弟弟资助3000元。
2006年6月,父亲不幸患上骨髓癌。
谭千秋立即回老家召开家庭会,他体谅弟弟都在农村,家境不好,便主动要求负担父亲的医疗费。
他怕弟弟和弟媳不同意,便找了个借口:“我在家时间少,平时你们照顾父母很辛苦,就给我一个尽孝的机会吧
”兄弟们拗不过他,只好同意,父亲住院花去医疗费2万多元,他一人承担。
谭千秋工资不高,生活非常节俭,他衣着朴素,大热天连冰棒和矿泉水也舍不得买,口干了他便到附近找井水解渴。
他几年才回家一次,因车费太贵,来回一次要2000多元,他便将这些钱省下来支援家里,帮助别人。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谭千秋为人正直,富有爱心,很有正义感。
还在念小学,他就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在放学时下雨,他一定会把雨伞让给没带伞的同学,自己则淋着雨回家。
岩前村现任村支书谭永生与谭千秋是小学同班同学,关系很好。
一次,谭永生和另一个同学打架,他正好路过,谭永生叫他来帮架。
没想到他跑过来,不但没帮谭永生,反而将他们拉开:“都是同学,不好好相处,打什么架啊
”随后,耐心地做两人的工作,直到他们握手言和。
高中毕业后,村里许多村民不识字,他便向村干部建议,办起了扫盲夜校。
他主动当起了教师,白天出工,晚上义务为村民上课,手把手地教村民写字,学文化,他让不少一字不识的村民能看懂报纸,懂得如何科学种田。
谭千秋多才多艺,会吹笛子,拉二胡,写歌词……为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他与几个年轻人组成村文艺宣传队,晚上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表扬村里的好人好事,批评赌博、不尊老爱幼等社会不良现象,成为村民喜爱的一道“文化大餐”。
有一天晚上,他和谭永生参加村里的文艺表演,来不及吃晚饭,便带上两个红薯:“来,快吃,我刚从家里吃过了。
”第二天,谭永生才从他弟弟那里得知,他当晚在家里根本没吃晚饭。
谭千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
他对学生非常关心,哪怕是操场上有一颗小石子,他都要捡开,怕学生玩耍的时候摔倒。
哪位学生有困难,他就尽力相助;学生没吃饭,他会将学生叫到自己家里做饭给学生吃;学生身体不舒服,他会掏钱带学生去医院看病,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他经常教育弟弟妹妹要乐于助人,在他的熏陶下,弟弟妹妹总是去帮助别人,妹妹和妹夫曾一年供养了五个贫困孩子上学
他的人格魅力还深深地影响了下一代,他的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法学院,她说一定要用法律为众多受害者讨回公道。
谭千秋经常教育学生:“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社会责任感。
”1982年6月大学毕业后,学校准备让他留校任教。
当学校领导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主动请缨:“我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学校也需要人才啊。
”领导反复做他的工作。
当他得知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急需教师时,便立即申请到那里去,一个月后,他如愿以偿地分配到该校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27年。
1996年,一个朋友准备把谭千秋调回衡阳,待遇从优,被他婉言拒绝。
父母见他离家太远太孤单,极力劝说他回来,他便耐心地对父母说:“湖南培养了我,四川养育了我,还是在四川多干几年再说吧。
”后来,汕头、韶关有关单位高薪聘他去工作,他还是选择留在四川,直到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这片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