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禅语】不是因为有了领导力才懂得配合,而是因为懂得配合了才有领导力。
【第2句】:【圣经文案】349我们在一切患难中,他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神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林后1:4)
【第3句】:【禅心佛语】水浇下去没多久,已经垂下去的花,居然全立了起来,而且生机盎然。
【第4句】:【圣经文案】46因此,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原文作“荣耀”)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诗16:9)
【第5句】:【禅语人生】因为有空的思想所以我们能够解脱,因为有空的思想所以我们能够放下,因为有空的思想所以无所执著,因为有空的思想我们能够进入涅槃。
【第6句】:春雨与春云,资生万物新。青苍山点点,碧绿草匀匀。雨霁长空静,云收一色真。报言修道者,何物更堪陈。——汾阳禅师
【第7句】:【禅心佛语】世界上最大的业力,就是杀生;杀生的业报比什么都重的。互相杀,互相报复,这是世界最悲惨的一件事。
【第8句】:学佛者切莫认为:脱离人间而在天道能求得佛法,其实,离开人间就难有佛法可修,因为佛菩萨都是在人间成就道业。
【第9句】:【佛心禅语】总之,修行本身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拓展自己的过程,要把修行与日常生活打成一片,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修行是无止境的。
【第10句】:忆念便是加持,蒙师友、佛菩萨的忆念,便是蒙师友、佛菩萨的加持。念佛、念法、念僧、念师、念父母、念有德之人,即是接受三宝、师尊、父母的加持。
【第11句】: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总不如。能言不是真君子,善处方为大丈夫。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花枝叶下犹藏刺,人心怎保不怀毒。
【第12句】:【禅心佛语】为道必须舍弃一切名闻利养,只有心空才不会留下痕迹,只有心空才能融入整体。
【第13句】: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如果能常常抱存欢喜心,便可以接触到慈悲心。如果常常修炼慈悲心,便能得超然的静心。
【第14句】:因果在什么地方修?就在举心动念之间来修。起一念善,就是种善因,就会有善的果报;起一念恶,就是种恶因,就会有恶的果报。
【第15句】:【禅心佛语】上课闻道要有欢喜心,指导训话要有接受心,做事担当要有勇敢心,和人相处要有恭敬心。
【第16句】:会理财何等为守护具足?谓善男子所有钱谷,方便所得,自手执作,如法而得,能极守护,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杂阿含经》卷四,第91经
【第17句】:【禅心佛语】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根本就没有进入大乘法门。
【第18句】:【禅心佛语】情感像河流,当它们泛滥时,会淹没一切,但当它平静地流过时,又可使土地肥沃。
【第19句】:【禅语人生】有人说佛教消极,认天认命,其实佛教并非如此,而是最积极的。当一件事情发生,而你没有办法处理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它、承受它、解决它、放下它。
【第20句】:古人云:“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第21句】:佛陀的“绿色美容法”,已为现代医学和心理学所证实,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跟身体内部的各器官都有关联,身体的疾病、心理的变化,都会通过“肤色”反映出来。
【第22句】:【禅语人生】一修人我不计较。二修彼此不比较。三修处事有礼貌。四修见人要微笑。五修吃亏不要紧。六修待人要厚道。七修内心无烦恼。
【第23句】:【尽力做事】多少力量就做多少事,不要心存等待,等待就会事事落空。
【第24句】:名利有代价,看得淡才得解脱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同样,最大的名利就是忘记名利。
【第25句】:【禅语人生】我们的心,都是“他”在,而不“自”在;他在就是人虽在,可是心不在。
【第26句】:个人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永远是一致的,只有把个人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个人利益才是永久的。
【第27句】:【禅心佛语】九曰劳动乐适度的体力劳动,可使五脏功能得到锻炼,减缓衰老。实践证明劳者寿。
【第28句】:【圣经文案】325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幺?(林前3:16)
【第29句】:【禅语人生】征服你自己胜于打赢千场战役,那时真正的胜利才会是你的,没有人可以夺走它,不管是天使还是恶魔,天堂或地狱都无法夺走它。
【第30句】:【佛心禅语】不要因为小小的争执,远离了您至亲的好友,也不要因为小小的怨恨,忘记了别人的大恩。
【第31句】:【佛心禅语】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
【第32句】:每个人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有其特有的能力、经验和机会,他是独一无二的,只有能接纳自己,生活才能变得朝气蓬勃,充满喜悦。——郑石岩
【第33句】:【禅心佛语】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上不可能生存一样。
【第34句】:【禅心佛语】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的积极态度。
【第35句】:【禅语人生】用功太过急迫,觉心中烦躁时,宜万缘放下,功夫也放下来,休息约半寸香,渐会舒服,然后再提起用功。否则,日积月累,便会变成性躁易怒,甚或发狂着魔。
【第36句】:【禅心佛语】家里的垃圾知道倒,内心的垃圾(贪、嗔、痴)不知「倒」。
【第37句】:【禅心佛语】忍辱修得很好的人,受到别人伤害时,他也能得到一种开心的感觉。
【第38句】:【禅心佛语】人通常觉得别人的东西比自己的好,可是失去之后才发现自己曾经拥有的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也是自己最想要的。可是,失去的已经失去,不会再拥有。
【第39句】:【禅心佛语】口中言少,自然祸少;腹中食少,自然病少;心中欲少,自然忧少;身上事少,自然苦少;大悲无泪,大悟无言。缘来要惜,缘尽就放,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第40句】:希望人人心怀纯诚厚德,培养诚信,用最纯真、最诚意、最信实的态度来共创人间净土。
【第41句】:【禅心佛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
【第42句】:拜佛容易敬心难,意不虔诚总是闲,五体虚悬空费力,骷髅磕破也徒然。(明)憨山《费闲歌》
【第43句】:《长阿含经》卷十五,《种德经》道品楼观,以戒为柱;禅定心城,以戒为郭。(古印度)诃梨跋摩《成实论》卷十四
【第44句】:【禅语人生】我喜欢冬天,因为白昼短暂而黑夜漫长,这样会有更多的时间来逃避。
【第45句】:等闲行处步步皆如,虽居声色宁滞有无?一心靡异万法非殊,休分体用莫择精粗。临机不碍应物无拘,是非情尽凡圣皆除。——《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
【第46句】:【禅语人生】由“无常”,可悟缘起缘灭,必能精进;由“无我”,可知性真性实,必得自在。
【第47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佐传·僖公五年》)☆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第48句】:【禅心佛语】放下你的私心你就解脱了,你就会变的有吸引力了,你就会变的伟大了。
【第49句】:【禅心佛语】就算你人缘再好,能在你困难的时候帮助你的还是只有那么寥寥数人。狂欢,不过是一群人的孤单。真正的朋友,是能够伴你度过寂寞、孤独以及沉默的那个人。
【第50句】:【佛心禅语】弘一法师在讲经说法时曾提到智者大师的一句话:“世间色、声、香、味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着。”
【第51句】:【禅语人生】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已。
【第52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嫉妒是人生最容易碰到的事,而且嫉妒是一种病,患此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宁。
【第53句】:【圣经文案】317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13:8)
【第54句】:【禅心佛语】碰到什么挫折,我会对自己说:我不过是俗世中的一粒微尘,天大烦恼,一个深呼吸,就什么都没了。
【第55句】:【禅心佛语】时间过得真快,一下子就老了,一下子就死了,人命在呼吸之间,要有受用,必须靠自己。
【第56句】:【禅心佛语】平民肯种德施惠,便是无位的卿相;仕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
【第57句】:想圆满慈悲、成就智慧,开展济世与引导人群的力量,必须先从调和自己的身心做起。
【第58句】:愚人记人恶不记人善,贤人记人善不记人恶。善用心者,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不善用心者,多由乐得苦,由福得祸。
【第59句】:【禅心佛语】逆境出奇才,百炼成精钢。苦尽甘来,逆境是甘甜的前奏。顺境时显现恶习,逆境时凸现美德。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认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第60句】:【禅心佛语】另一面又为未来感到彷徨,我在这两股力量的拉扯之下,继续着这样的生活。亨特·汤普森《朗姆酒日记》。
【第61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学道者须加努力;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机。小处不渗漏,暗处不欺隐,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____菜根谭
【第62句】:修行最主要的目标即是远我。若能缩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别人,别人也一定会尊重你、接受你。
【第63句】:【禅语人生】有幸从此精神抖擞,体态轻盈一路行一路歌,领导、同事、友人亲眼见证,无不赞叹。
【第64句】:【禅心佛语】宁静: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
【第65句】:【禅心佛语】六和文化:不说人短,不思人过,不念人恶,不扬人错。希求别人理解自己,那么也要学会担待别人。给所有的误解、伤害一些时间,所有的成见都是云烟。
【第66句】:一一尘中有,十方三世法。一一尘中有,无量种佛刹。《华严经》卷四十九,普贤行品
【第67句】:【禅心佛语】根据佛的话,人类的解脱全赖个人对真理的自觉,而不是因为他顺从神的意旨,行为端正,因此靠神或其他外力的恩典,而得到解脱以为酬佣。
【第68句】:人生几十年的成就,都是由每一天的言行累积而成。所以,要照顾好每一天的言行。
【第69句】:如六大贼能劫一切人民财宝,是六尘贼亦复如是,能劫一切众生善财。《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三,高贵德王品
【第70句】:人的身躯需要靠营养维持,消耗体力即需补充营养。僧团的修行生活比较静态,热能消耗不多,加上食量足够,日中一食即可保持体内营养的需求。
【第71句】:【禅语人生】只有正确地认识因缘,体证般若定慧,不拘泥于世相,不执滞于人我,才能和诸佛一鼻孔出气,游心法界,逍遥自在。
【第72句】:时候季秋霜冷,皎洁银河耿耿。松窗一柱炉烟,颇释吾家好景。——《法演禅师文案》
【第73句】:【佛心禅语】我和尾关禅师一样,也常常去参加不知题目的演讲,也有惶恐,紧张的时候,我总是想到这句话就释怀了:“再也不会有比跌跤更糟的事了。”
【第74句】:人的观念常随万缘而浮动,随身外的境界而迁移,因此,时时无明、常常造业,故名凡夫、众生。
【第75句】:能够“事忙而心闲”,尽一己之力,投注于人群福利之道,则忙时不失道心,闲时不迷本性,如此才能达到人生快乐的境界。
【第76句】:【禅语人生】信步流连中,见一位在枯树下潜心打坐的佛门老者,其入迷之态止住了我的脚步。
【第77句】:今人唯知石中有火,未曾施力击之,终日指此冷石说火之用,却只是块石头。此是不肯死心做功夫以求正悟,唯记相似语言而说禅者是也。——《天目中峰和尚广录》
【第78句】:【禅语人生】有先见之明,是一种智慧。有自知之明,是一种成熟。有知人之明,是一种素养。
【第79句】:【禅语人生】一个人可以失败多次,只要他还没有责怪旁人,仍然不是一个失败者。
【第80句】: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嗔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佛陀
【第81句】:【禅语人生】学佛最重要正思惟,我们的念力就是决定业报的因,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的念头,不让它起业因。
【第82句】:【禅语人生】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已不觉得。
【第83句】:佛说: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第84句】:菩萨于众生给施所须,应念其恩。若恶心瞋心不念恩报恩者,犯重垢罪。若懒惰不报,犯轻垢罪。《优婆塞五戒威仪经》
【第85句】:【圣经文案】57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5)
【第86句】:【经典佛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还揭示了一个修行的真谛:修行不分早晚,不计过往,只要你觉悟了,开始修行就是。
【第87句】:不从有所得中无所得,不从无所得中无所得。须菩提,有所得、无所得平等,是名无所得。无所得,即是得,以是得,无所得。《摩诃般若经》卷二十三,三慧品
【第88句】:【经典佛语】任劳者必堪任怨,任事者必糟批评.怨言之下有慈忍,批评之中藏金玉.
【第89句】:【禅语人生】赞宁大师设问:“不知有没有在中华演述的佛教倒传到西域的情况?”回答是:“有”。
【第90句】:【禅心佛语】若有众生,出佛身血,讥毁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第91句】:【禅心佛语】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第3句】:当一个人慌张失措的时候,他忘了万全准备是一种习惯。
【第92句】:【禅语人生】一切现象看似客观存在,但其现相犹如梦幻一般,显现而无实有,所以,修行空性并非在平凡现象的世界之外,当我们不再对现象执著时,已经在体验空性了。
【第93句】:合适的人生位置,既不靠近钱,也不靠近权,而是靠近灵魂;真正的幸福,既不是富贵,也不是凡事都对,而是问心无愧。
【第94句】:现代人世智辩聪、满口论调,做起事来却又斤斤计较。多数人只懂理不懂事——所知的道理很多,但碰到人与事时却又无法调理,这就是凡夫心。
【第95句】:就是这个道理,佛性本来光明像太阳一样,清净如明镜一般,我们如果不能先做一个光明的人,清净的人,那么,明心见性不是痴人说梦吗?
【第96句】:【禅心佛语】飘落在尘世的袈裟,染红了行者的灵魂,多少聚散的因缘,多少生死的轮回,只因那未曾调伏的凡心。
【第97句】:你的敦厚最要紧,敦厚是诚信的绿叶,是信任的花朵,敦厚就是全部。你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失去善良敦厚。
【第98句】:【禅心佛语】他认为道家的老子和儒家的颜回都可以称得上是东方的圣人。
【第99句】:菩萨千手千眼,凡夫也千手千眼。不同的是,菩萨千眼观察众生受苦,而以千手救度出苦;凡夫千眼看人家的不是,千手往自心中抓进烦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