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什么书的读后感都行,快
800~1500字的读后感5月3日之前快
读《雷电颂》有感 一双戴着镣铐的伸向长空的手 是在寻求光明 同时也奉献自己一生的精力 在别人眼中 也许是一种痴狂 独自叫嚷着要烧毁,烧毁 嘶哑的怒吼着要炸裂,炸裂 胸中涌动的是怎样的一种激情 却被铁的桎梏锁在黑暗的牢笼 你的火 把那铁镣烧红 黑暗中血一样的暗红在不停地闪动 日复一日地对光明的渴望和寻求 却被扼住在这黑暗的年代 心中纵有铁马金戈却脱不去身体的悲哀 终究是个凡人 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达碎千年的禁锢 雷鸣,电闪,风的狂吼 咆哮,炸毁,力的崩裂 地洞山摇的伟力穿透云层 天上的神灵也不敢吭声 其实你也是神灵,却化成肉体凡胎 全部的血和肉奉献给无边的信仰 黑暗中只有你才能见到远方的光明 从不喝酒却在一间孤独的大殿中如醉如痴 仰望穹隆在《九歌》诸神面前似癫似狂 你心中的无形的长剑正划破天宇 黑暗中那是唯一的电光 还有雷 炸裂滚动着惊天的巨响和风一同在云中 咆哮 也许有铜和铁的颜色 兵戈的交锋并非都在视野之中 当世上的人都喝了酒 没喝酒的你胸中象铁一样沉重 醉在神堂 跌跌撞撞地在大堂中奔走 镣铐的沉重又给你搏斗的力量 当你的音乐和诗在风中流淌 雷电都化成利剑 可悲痛却刺穿你的胸膛 你不能感受到肉体的疼痛 以为你醉了 醉得辨不清方向和黑白 你醉得只知道追求光明 哪怕遥远得不可捉摸 你连性命也不顾及 滚滚的汨罗江水沸腾着 那水中涌动着暗红的血色的死亡 你,真的醉了 繁星春水读后感(精选4篇) 冰心及其《繁星春水》冰心出生于1900年,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1918年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惟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
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冰心生长在一个优裕而温暖的家庭里,她选择了“思想的”人生作为自己讴歌的对象,因此,母爱、童真和对自然的歌颂就成了冰心作品的主旋律。
《繁星》、《春水》的内容,是诗人平时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
后来,她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觉得自己那些三言两语的小杂感里也有着诗的因子,这才整理起来,而成为两本诗集。
冰心在当时大约不会想到,她这两本含蓄隽永、富于哲理的小诗集的出版,竟会使那么多青年的久已沉默的心弦受到拨动,从而在她的影响下,促使“五四”以来的新诗,进入了一个小诗流行的时代《繁星》、《春水》体现了两大主题:一是纯真的童心;二是圣洁的母爱。
主要内容是对母爱、童真及大自然的讴歌。
《繁星》共164 首,主要体现纯真的童心。
《春水》共182首,主要体现圣洁的母爱。
《繁星》《春水》是冰心给我们点燃的一盏爱与美的小桔灯,是人生的一个指向,是一个永恒的渴望,是遥远的一个梦想。
《繁星》、《春水》中还有一些歌咏自然的诗篇,不施浓墨重彩,没有人为的夸猸和渲染,只是用清淡的笔墨将自然的本色美显示出来。
二、我读冰心《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
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
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
“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
”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
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
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
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
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
“故乡的波浪呵
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
”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
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
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
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
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
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此诗集中,冰心以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为主题。
女作家杏林子曾经说过:“除了爱我什么都没有
”的确,当你拥有爱就不需要别的什么东西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切。
冰心接受着母爱,同时她赞誉母爱,她爱大自然的一切。
冰心的诗句,是那样简朴,但是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那样深的含义,许多诗句还透入着对母爱的深深的赞誉。
从冰心的诗句中,我悟道:一个人爱万物,她(他)是美丽而快乐的;一个人被万物爱着,她(他)过得会安逸舒适。
而同时为这两者,她(他)就是快乐的。
“冰心”这个词就是像她的人一般典雅清丽,超凡脱俗,也正如她所写的诗句,在淡淡的优雅的文笔中,还有着许多的哲理。
一句“弱小的草呵
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告诉我们小草虽然渺小,但世界却需要你的点缀。
又一句“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去做该做的,在时间的书上写下你的成绩与辉煌。
总之,在冰心的诗句中,我们总能学到很多。
读这些小诗,似乎很亲切,因为冰心将大自然中最纯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东西用轻淡优雅的诗句表现出来,不加以任何人为的修饰,不添以任何华美的词句,带着一丝温柔的忧悠,或一些深深的内在美:明目下,绿叶如云,白衣如雪。
怎样的感人呵
又况是别离之夜。
在那娓娓道来的诗句中,满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是她冰清玉洁之心的再现。
读完这本诗集,觉得很美很美,不仅仅是美而美,也有忧而美,悲而美。
冰心的诗下,一个多么美的世界
冰心的诗含蓄深刻,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不知为什么,看了这繁星春水,我的心灵微微触动了一下, 也许,这便是感动...... 读书感言之一 冰心《繁星春水》--读后感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
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
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
“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
”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
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
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
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
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
“故乡的波浪呵
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
”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 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
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
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
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
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
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读书感言之二 读《繁星春水》有感 课余时间,我阅读了《繁星春水》,感触颇深。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的现代女作家冰心,她的原名叫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冰心是一个满富文学的爱国才女。
《繁星春水》是她将平时所写的一些小诗收集而编成的诗集。
热诚之爱 此诗集中,冰心以母爱、童真和对大自然的歌颂为主题。
女作家杏林子曾经说过:“除了爱我什么都没有
”的确,当你拥有爱就不需要别的什么东西了,因为你已经拥有了一切。
冰心接受着母爱,同时她赞誉母爱,她爱大自然的一切。
冰心的诗句,是那样简朴,但是每一个字眼都蕴含着那样深的含义,许多诗句还透入着对母爱的深深的赞誉。
从冰心的诗句中,我悟道:一个人爱万物,她(他)是美丽而快乐的;一个人被万物爱着,她(他)过得会安逸舒适。
而同时为这两者,她(他)就是快乐的。
冰心之理 “冰心”这个词就是像她的人一般典雅清丽,超凡脱俗,也正如她所写的诗句,在淡淡的优雅的文笔中,还有着许多的哲理。
一句“弱小的草呵
骄傲些吧,只有你普遍的装点了世界。
”告诉我们小草虽然渺小,但世界却需要你的点缀。
又一句“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告诉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去做该做的,在时间的书上写下你的成绩与辉煌。
总之,在冰心的诗句中,我们总能学到很多。
纯静之美 读这些小诗,似乎很亲切,因为冰心将大自然中最纯最本色又十分普通的东西用轻淡优雅的诗句表现出来,不加以任何人为的修饰,不添以任何华美的词句,带着一丝温柔的忧悠,或一些深深的内在美:明目下,绿叶如云,白衣如雪。
怎样的感人呵
又况是别离之夜。
在那娓娓道来的诗句中,满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是她冰清玉洁之心的再现。
读完这本诗集,觉得很美很美,不仅仅是美而美,也有忧而美,悲而美。
冰心的诗下,一个多么美的世界
读书感言之三 读《繁星春水》有感 今天,我读了冰心奶奶所著的《繁星春水》,它的语句时而婉转优雅,时而高昂激越。
它的语言真是优美,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但也似乎让人捉摸不透,又能流露出深深的感情,而且它有种语言的魅力,不仅仅是因为语句的精炼,能把一篇篇文章浓缩成一首首优美的诗,更因为它朦胧的诗意,留给我们遐想的余地,让我们感到诗人细腻的心情。
冰心对母亲的赞美有很多:母亲呵
\\\/我只要归依你,\\\/心外的湖山,\\\/容我抛弃罢
这几句简短的话就说明,在她眼里母爱伟大无穷,她可以为了母亲抛弃一切的身外之物。
冰心也非常热爱孩子,因为孩子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作者的这几句话就清晰的写出了小孩的特点,天真的话语,蓬勃的生机,散发着生命的光彩,连天使也要忍不住赞美他们。
冰心也把大自然描绘的非常生动,给我们刻画出它美丽的样子:清晓的江头,\\\/白雾朦朦,\\\/是江南天气,\\\/雨儿来了——我只知道有蔚蓝的海,\\\/却原来有碧绿的江,\\\/这是我父母之乡
这里用了好几个描写颜色的词:白,蔚蓝,碧绿。
简短的几个词语,就把大自然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了,可见作者的写作水平不一般。
冰心写的文章也有一些哲理性: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这些话告诫我们,要放开胸怀和别人接触,视野宽广一些,不要自闭。
冰心的诗含蓄深刻,字里行间透漏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不知为什么,看了这繁星春水,我的心灵微微触动了一下, 也许,这便是感动...... 读书感言之四 冰心《繁星春水》--读后感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神往,于是,带着一份少年特有的懵懂与痴狂,随风读起了这零碎的思想。
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
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著称。
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
“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
”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
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
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
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
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
“故乡的波浪呵
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
”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 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
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冰心的短诗,给了我万千的感慨。
她的诗不含丝毫的虚伪,全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够感人至深,也可见冰心的童年幻想中度过的,她的幻想是那么美,那么引人入胜,那么富有童趣。
但,她那深深的母爱,思母心切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
母爱是那么圣洁,它是世界上任何一种爱,所不能企及的。
冰心是母爱的代名词,通过冰心我读懂了母爱。
此时的我,心潮澎湃,无法平静,万千感受,无法溢于言表。
读《繁星春水》有感 《繁星春水》是大作家冰心的诗歌集,里面的内容是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
这两本书含蓄隽永、富于哲理,很受大家的欢迎,因此成了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
“聪明人,抛弃你手里幻想的花吧
她只是毫无缥缈的,反分却你眼底的春光。
”诗歌集里,我最欣赏的就是这首诗了。
我从前就是个爱幻想的人,天天沉迷于对未来的幻想,而不能明智地改善现在。
我小时都会幻想自己的未来多么的成功,多么一帆风顺、无与伦比,但那仅仅就是幻想中的开得一朵尤其艳丽而遥不可及的花儿,不是现实,我那时学习就是因为“爱想而不爱做”变得一点也不用心,成绩也是日益地跟不上。
天天幻想,很多时候会与难得的大好机会擦肩而过,我记得是我二年级的时候,数学计算比赛,其他同学全都跃跃欲试,积极准备着,而我却想象自己一定会有好成绩,到了比赛时,一看试题,就傻眼了,大部分同学都上榜了,我却一鼻子灰,那时是追悔莫及呀
喜爱幻想,而没有一点意向想努力去争取现时中真正香味扑鼻的花,那就只是一场毫无意义的白日梦
我们都应该把幻想的花扔掉,去摘真的鲜花
赛龙舟的功能和优点
沅水边有芷(香草名)草啊,澧河旁有兰花,思念公子啊,但又不敢说.采用对比的手法,沅水旁边有白芷,澧水旁边有泽兰,而我身边没有你……表达了湘夫人对湘君的思念之情。
君山岛的导游词
名胜古迹众多,文化浓厚,相传君山岛有5井4台、36亭、48庙面是学习啦带来的湖南君山岛景区导,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湖南君山岛景区导游词君山,古称洞庭山,洞庭湖由此而得名。
唐代诗人刘禹锡用“白银盘里一青螺”来形容君山。
君山上有舜帝的二妃墓,秦始皇的封山印,柳毅传书的传书亭和柳毅井,吕洞宾的朗吟亭,汉武帝的酒香亭等。
君山在岳阳市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是一座面积不足100公顷的小岛。
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
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砌于山顶”。
这浪漫神话传说,不足为信。
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
君山,由七十二峰组成,峰峰灵秀,“烟波不动景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 螺青黛镜中心。
”这灵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那神奇美妙的传说,更引人遐想。
弃舟登山 ,可先谒“舜帝二妃之墓。
”墓两边的石刻对联是:“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这“泪一人”典出:虞舜南巡,崩于苍梧,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和女寻夫来到洞府山,忽闻噩耗,悲痛万分,遂攀竹痛哭,泪血滴在竹子上,竟成斑竹。
二妃因悲恸而死于君山并葬此。
从二妃墓翻过一道山梁,走不远。
就到了“柳毅井”。
唐代李朝威写的《柳毅传书》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西山有杨么寨,相传是南宋初年洞庭湖农民起义军领袖杨么兵营的遗址。
从此出走,便到酒香山。
传说山上有美酒,喝了能成仙。
想长生不老的汉武帝听说后,便派文士栾巴到君山求酒。
酒求回后,便被东方朔俞喝了,后来闹出一场笑话。
君山地形独特,为洞庭湖中最大岛屿,岛上历有36亭,48庙、秦始皇的封山印,汉武帝的“射蛟台”等珍贵文物遗址。
君山银针荼叶誉满中外,唐代以来就列为贡品。
汨罗江畔有屈子祠、杜甫墓等。
此外,景区还有慈氏塔、襟代文庙、鲁录墓、黄盖湖、三国古战场等名胜古迹。
篇二:湖南君山岛景区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前往君山风景名胜区观光游览。
乘坐游船,约半小时便可到达君山风景名胜区。
大家东北面那座不等高三塔斜拉桥,就是著名的洞庭湖大桥,它是我国目前最长的内陆湖公路桥,全长
【第9句】:639千米。
西南面那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岛就是君山。
君山是洞庭湖中一个美丽的小岛,古称洞庭山、湘山,后称君山,因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爱情故事和伟大诗人屈原《湘君》、《湘夫人》等诗篇的巨大影响而得名;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历史上的许多皇帝曾来过君山,如轩辕帝来君山铸鼎炼丹,秦始皇来君山封印,汉武帝来君山射蛟和求仙酒,乾隆帝则在君山考侍臣……因与帝王有缘,故名“君山”。
传说君山72峰是蛮荒时代洪水成灾、湖中72位碧螺仙子为拯救生灵、牺牲自己变化而成。
朋友们,君山风景名胜区特色可用一个“奇”字来概括。
君山的奇,表现在小、古、秀、趣四个方面。
一是小巧神奇。
唐代诗人程贺(一说方千)咏道:“曾游方外见麻姑,说道君山自古无,原是昆仑山顶石,海风飘落洞庭湖。
”说君山是罕世奇珍美玉,被海风从昆仑山顶吹落洞庭湖的,程贺因此诗还获得了程君山的美称。
刘禹锡咏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青螺指的就是君山,说君山是晶莹剔透,可以放在案头把玩的一颗青螺。
雍陶咏道:“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君山则是天仙美女头上的云髻发簪,这小如发髻的小岛,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哲理的启迪。
明代诗人薛宜就发出了“日月每从波底出,峰峦常在气中浮,人生忘节当如此,屹立狂澜几万秋”的感悟。
山体小,景观奇,一井一台,一树一竹皆成景观,令人赏心悦目,冶情养性。
二是古迹幽奇。
7000多年前,人类就在君山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乌龙尾、猴子洞等遗址,还有石斧、石箭、石鱼佩和大量陶器。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轩辕氏留有轩辕台、飞升亭、湘妃祠;秦始皇留下的封山印、赭树;汉武帝留下的射蛟台、酒香亭;还有柳毅井、传书亭、洞庭庙、朗吟亭、杨么寨等等。
真可谓遍山是佳景,处处有故事,一些古老的神话和传说又多记载于《山海经》、《史记》、《水经注》等经典古籍。
因此有人说,君山游一日,等于读了半部中国史。
三是秀美新奇。
唐代大诗人李白咏道:“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君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这里满岛翠绿,万木葱茏,更兼苇叶青青,碧竹遮天,还有漫山遍野层层叠叠的茶树,使这座绿色小岛宛若一飘逸仙子盘座洞庭湖中。
宋代诗人陈与义咏道:“青眉横玉镜,色照城中楼。
”君山浮黛,秀色迷人,耸苍吐翠,青翠欲滴,其景致如“云梦观荷”、“曲径林涛”、“竹隐古墓”、“响山鸣泉”等,一派清新秀雅。
四是趣味珍奇。
君山钟灵毓秀,奇珍异物,比比旨是,妙趣天成,引人入胜。
君山奇竹有斑竹、文竹、金镶玉竹、圣音竹等13种;奇树有半边树、伯库树、红绿叶树等8种;奇花有酒香花、卷旗花。
还有三绝金龟、银鱼、银针茶:观之可饱眼福,食之饮之,既可饱口福,还能延年益寿呢!游船已驶达君山,请诸位先从湖上欣赏君山东面的全景。
自北往南,一字排开的是湘君园、洞庭庙、云梦亭、秋月桥、湘妃祠、碑林、二妃墓,还有掩映在山头绿树丛中的朗吟亭。
码头右前方有国内仅存的二幅梵文字石刻,又说是秦始皇封山印。
请诸位登上龙脖山参观今天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朗吟亭。
朗吟亭又名飞吟亭,占地125平方米,左右两侧附有回廊。
为亭、廊、院组合式建筑,主亭两层,重檐歇山顶,始建于北宋。
在君山三十六亭中,它虽称不上年代最久远,但诸亭时毁时建,或毁而不建,而朗吟亭自北宋至今延续千年,则是其他亭台无法比拟的。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既叫朗吟亭,又叫飞吟亭?原来,关于此亭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北宋岳州知府李观得到吕洞宾诗两首,其中一首是“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吕仙憎恶尘俗污浊,飞离了岳州城。
他飞到哪里去了呢?飞到了洞庭君山福地,也就是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地方,亭名就源于这首诗。
一说这里是吕洞宾得道飞吟升仙之处。
大家眼前的这尊彩塑,就是道教全真教北五祖之一,元代尊为“孚佑帝君”的吕洞宾。
看他身穿道袍,脚踏波浪,腰挎青蛇宝剑,肩背“洞庭秋”酒葫芦,左手端酒杯,右手执拂尘,一派仙风道骨超然饮酒吟诗的神态,好不自在。
各位朋友,这里就是享誉海内外的君山银针茶基地,自唐代以来银针便为贡品,清代乾隆皇帝还定下了“岁贡十八斤”的标准。
君山银针的采摘要求特别讲究,有“九不采”,即雨天不采,风伤不采,虫伤不采,细瘦不采,不符合长短标准不采……1955年这茶参加国际博览会,以其“芽身黄似金,芽尖白如玉”被誉为“金镶玉”,获金质奖。
它不仅饮来清香可口,益气爽神,而且冲泡中能呈现出“万笔书天”、“刀枪林立”、“菊花盛开”等三起三落的绝世奇观。
据测验,茶内含20多种氨基酸和多种有机成分,长饮此茶可起到防癌抗癌功效。
现在我们来到了二妃墓,斑竹山。
提起二妃墓,朋友们自然会想到舜帝。
相传上古时代,尧禅位于舜,并将二女娥皇、女英许配给他。
二妃聪明仁惠,帮助舜帝治理国政,开疆拓土,建立功业。
后舜南巡,她俩又追寻到君山,当听到舜逝于苍梧的噩耗时,二人悲痛欲绝,望着浩渺洞庭,抱竹痛哭,双双投水殉情,后葬于君山。
大家请,这就是斑竹,又名湘妃竹,相传这是二妃的眼泪洒在竹上形成的,毛泽东主席“斑竹一枝千滴泪”的典故就源于此。
朋友们,听到这动人的美丽传说,你们有何感想?君山不仅以景感人,而更以情感人。
君山,是座不沉的爱情山。
接下来请大家沿着柳毅当年传书的路,去寻找那美丽的传说。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柳毅井、传书亭。
唐代李朝威《柳毅传》写道:“唐仪凤年间,湖湘书生柳毅赴长安赶考,落第而归,途经泾阳,遇见一个满脸泪痕的牧羊女,自言乃洞庭龙君的女儿,嫁与泾河小龙为妻,受到残暴虐待,托柳毅传书。
柳毅受托传书洞庭,按龙女嘱咐来到君山,寻到有大橘树的橘井,叩井三下,便有巡湖神,将他接到龙宫。
龙君见书心情十分沉痛,洞庭龙君的弟弟钱塘君闻讯后十分震怒,化着赤龙飞抵泾阳,杀了泾河小龙,接回侄女。
后几经周折,柳毅与龙女有情人终成眷属,同返洞庭水府,做了洞庭王爷。
人们为了纪念仗义传书的柳毅,便将橘井改名柳毅井,又在井旁修建了传书亭。
君山有美丽的诗文、感人的爱情故事,还有珍贵的小精灵——君山金龟。
大家瞧,那憨态可掬在阳光下伸拳缩腿的小家伙就是金龟。
它最大的特点是:在接近腹部的甲板有道裂缝,将龟板从中间分为两段,由韧带连接两端,活动自如。
它既美丽,又清洁,没有普通乌龟身上的那股臊气。
据说清代吴敏树隐居君山,有一次掘得一株硕大的灵芝,同时还捉到了一只吃灵芝上露水的金龟。
服用灵芝仙龟,可起死回生,所以有“千年金龟”之称。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有感和百家讲坛有感800字
《姜》(焦安南、李建义著)一书,翔实取材于记》、、《逸周书》、《六韬》中的大量历史资料。
书中出场的五十多位重要人物,不仅描述生动具体,而且大事无虚,全部为真人真事,均于《中国历史名人大辞典》中有所记载,可以说是一部商末周初的百年历史风云录。
特别是主人公姜尚,从出生写起,至寿终收篇,将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景仰。
此书揭去了神秘,达到了还原历史巨人姜尚本来面目的目的。
尚字子牙,俗称姜太公。
他是东夷之士,公元前1136年生于东吕乡东吕里。
姜尚是我国的历史巨人,被后世称为谋略家的开山鼻祖,又是兵家鼻祖。
他一生之中做到了三件划时代的大事:一是辅周,姜尚是文王、武王和成王的三朝元老,两代辅臣;二是灭商,姜尚功勋卓著,堪称千古一相;三是建齐,他是古代齐国的开国君主,一代明君。
姜尚在中国历史上,犹如一颗巨星,闪耀千古。
《姜太公》一书中,将姜尚的三件大事全部收录,灭商经历更是写得真实具体。
该书对姜尚的传奇经历做了全新的描述,艺术上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非常值得一读。
为什么三千年后的今天,人们还景仰姜尚呢
因为他的思想先进,永远闪耀着仁者的高尚和智慧的光芒。
首先是他的政治思想,核心是爱民惠民。
姜尚历经磨难,穷困潦倒,久久不得志,因而对庶民的力量有正确的认识。
他主张与民众息息相关,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爱民惠民。
如何做到爱民惠民呢
他认为:其一,要有尊重民众的思想。
他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
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
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既然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那么只有代表民意、受民众支持的人才可以掌管天下。
其二,要施惠于民。
要保护民众的物质利益,让民众有一定的生活保障。
要普施仁爱于天下,做到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
他说:存养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
其赋役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其三,要保证百姓的正常生活。
要做到不误农时,不夺其利,不使百姓失业。
还要薄赋敛、少市税,要求各级官吏廉洁从政。
其四,要保护百姓生命。
要做到生而无杀,不惩罚无罪之人。
其五,要爱兵。
军事指挥员要体贴关怀士兵,才能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进。
正因为做到了这些,所以姜尚兴周灭商,建齐富国,都赢得了民众和士兵的拥护和支持,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次是他的经济思想,核心是实施三宝。
什么是三宝呢
姜尚说: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
他认为让农民聚居于一个地方,粮食就会充足;让手工业者聚居于一个地方,器具就会充足;让商人聚居于一个地方,货物就会充足。
因此,他说: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
无乡其乡,无乱其族。
三宝全,则国安。
三样法宝各得发展,就会国泰民安。
他的经济思想是有远见的。
联系到今天的同行业联营,一乡一业,一村一品,这其实都是姜尚的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姜尚治齐,也有因地制宜的成分。
齐国是盐碱之地,不宜种植五谷,因此姜尚因地制宜,大兴工商,植桑养蚕,得渔盐之利,改造土壤,齐国才因此成为东方的经济大国。
第三是姜尚的军事思想,核心是武攻文伐。
他的军事专著《六韬》,记载的全是与文王、武王的军事对话。
该书中,姜尚不仅阐述了如何延揽人心、控制四方、富国强兵、分化瓦解敌人和上伐无与战等战略论,而且还概述了有关埋伏、伪装、出其不意、声东击西和如何战胜立足未稳之敌等战术论。
其观点之深刻,议论之丰富,在先秦兵书中,几乎无出其右者。
宋代时,《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的必读经典著作。
在当代,它也必将发挥止戈为武的特殊作用。
第四是他的文化思想,核心是尚时重变。
姜尚强调从现实出发,运用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推动可观事物转化,从而因势利导,取得胜利。
夺取天下靠军事谋略文化,他采用的手段是阴谋修德与兵权奇计。
他鼓吹圣人将动,必有愚色,使殷纣中计,结果达到以倾商政的目的。
他又用间探敌,然后采用突然袭击的手段,遂获全胜。
治理天下靠政治谋略文化,他使用举贤尚功、从俗简礼和主位沉静。
姜尚封齐后,选拔夷人中的贤士来辅助自己,奖励那些能干的人,使自己的统治能量发挥到顶点。
他从夷人之俗,简君臣之礼,赢得了齐人的拥护。
君王持政,姜尚主张安徐而静,勿妄而许,勿逆而拒,以天下之心虑,方能洞察朝政,明识天下。
道德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孔子,谋略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姜太公。
到唐代,孔子被唐玄宗敕封为文宣王,姜尚被唐肃宗敕封为武成王,成为我国古代一文一武两大偶像。
《离骚》的心得体会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
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
如《离骚》写他向重华陈辞之后御风而行,他先叩天宫,帝阍闭门不纳;他又下求佚女,佚女恰巧不在那里;他去向宓妃求爱,宓妃却对他无礼;他欲求简狄和二姚,又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通消息。
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探求。
此外如《九歌》、《天问》等还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富 ,古今罕有。
历史人物传记读后感
多给点分嘛5分屈原-文学史上第一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末期楚国杰出的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
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
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
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
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
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
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
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
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
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
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祖国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祖国的决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
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
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
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投江自尽。
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
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拿破仑传读后感 拿破仑1769年8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的科西嘉岛,小时候家人叫他拿波里昂尼。
父亲夏尔·波拿巴,是个杰出的爱国主义者;母亲莱蒂齐亚·波拿巴,是一个坚忍不拔的女子,也是一位严酷的母亲。
1778年,拿破仑9岁那年,为了生计,他跟随父亲、舅舅约瑟夫·费舍及兄长约瑟夫离开母亲从阿雅克肖港出发前往法国。
从此以后,兄长约瑟夫走向了神甫,拿破仑去了军校,舅舅做了神职人员,四人去法标志着拿破仑的少年时代从此结束。
少年时代的拿破仑没有波澜起伏,但军校的生活却开始改变他的人生。
家庭的清贫使得他过早的成熟,刚刚进入军校仅仅9岁的他便深知,如果离开了自己的努力,他在这个世界上将一无所有,当时他的成熟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年龄。
在军校时,他相信他的意志力注定会使他成功。
为了毫不怀疑的取得成功,他充分利用军校提供的一切优越性,无论多么谦卑也在所不惜。
1784年,15岁的拿破仑进入了巴黎皇家军官学校。
由于扎实的数学功底,他成为了14名精选出来的非贵族炮兵学员之一,开始了真正的军训生活。
拿破仑沉默寡言、勤奋好学。
他对于抽象的科学他能够运用自如,其数学和地理知识扎实。
他安静而孤独,他最突出的特点是傲慢自大、雄心勃勃和抱负不凡。
拿破仑一生体现出了人类的超越性,他是个愤怒的理想主义者。
他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改变整个欧洲的丰功伟绩,还有他的勤奋与荣誉。
拿破仑自己这样形容:“事业和前程的大门是向有才华的人敞开的,而不论其出身或财产如何。
”对于我来说,如果可以归类的话,自己的永不满足和大胆的欲望可以归类到野心。
野心是拿破仑心智的原动力和他意志的永恒实质,它是如此紧密,以至不能同他本身区别开来,甚至有时还达到了不知不觉的程度。
法国人视拿破仑为民族英雄,但大多数欧洲国家在拿破仑的征服下深受凌辱,表示憎恨。
《史记·项羽本纪》读后感 羡慕,但风中的低语却诉说着自负所带来的危难,项羽的死是历史的遗憾,他未能有完美的结局,毕竟这不是故事,无法有善变的结局。
项羽的血流入家乡的水,这水的一旁是他曾经守护的地方,而他也将在这萦绕千年,不禁为他叹息,不禁责问历史为何选择了刘邦,但我只是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无论这里多么汹涌,多么绚烂,我都是一个过客,无法涉足去改变命运的轮迹,乱世的光华似乎就在瞬间,乌江流水已滔滔而去,只是未曾惊醒了沉睡的霸王。
安息至永生,是经历了时间所遗留的,项羽似乎在千年之前便已沉睡,但他的灵魂在时间中得到永恒,他化为江东子弟心中亘古的传说。
一切已过,英雄也有江水这归处,也许这是一种荣耀。
长江边李清照是否为项羽叹息,“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是否亦是多少人的感言?只因那乱世不灭的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