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读格列佛游记感言200字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格列佛游记》200字读书感悟

当我第一次见到此书,我以为是像《鲁滨孙漂流记》那样的小说。

而当我翻开书,看了书的前言才知道了,原来这个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

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灵魂。

他讽刺地道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

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yahoo)。

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

作者不仅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个人类社会。

耶胡代表人类,而主人公却是如此厌恶耶胡。

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不满。

另一方面,主人公在慧因国里与慧因的生活是最令他难忘的。

他们的国家不会出现表示罪恶的字眼,像:欺骗、怀疑、狡猾等等之类的词。

所以他们的社会不会有欺骗、怀疑、狡猾、陷害、阴谋、贿赂……。

那个世界才是一个真正充满幸福和快乐的地方。

以至于当主人公离开那里时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看完《格列佛游记》之后,我们不能不审视自己,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些顽疾劣根的影子。

格列佛游记的读书感悟,200字谢谢了

这本书讲的是格列佛以海上医生的身份随同一艘船出海航行,后遭遇风暴孤身一人涉险了一些神奇的国家,最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的事情。

情节曲折、玄妙,又不乏幽默。

把格列佛的历险写的栩栩如生,有趣极了.我很羡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国,慧因国是我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境地,在这里你不需顾虑别人说话的真假,而在现实的世界,有着太多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常常发生:有人用花言巧语骗取别人的血汗钱、有人拐卖儿童谋取暴利、有人甚至为了金钱抛弃自己的亲身父母。

难怪我们的老师、长辈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

这与我们提倡的帮助他人、爱护他人是很难统一的。

当我遇到有困难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时,我迟疑;当有人替我解围时,我不敢接受。

这些都让我内心感到痛苦、矛盾,无所适从。

既妨碍了我去“爱”别人,同时也错过了别人的“爱”,在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渐渐觉得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而且不会看不进去,反而读过几遍之后,越发爱上了这些书。

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在书的世界遨游是每个人的梦想。

打开手中的书,一头扎进去吧,总有一天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格列佛游记第二卷的读后感200字

大人国:回到家里没有幸福多久,格列佛又出海了。

这次漂流到了一个“大人”国,格列佛在这里简直就成了小玩具了。

后来发现他的农民一家把他当成展览品四处展览,差点儿没把他累死。

所幸后来他被卖给了王后,往后对他很好,他还有自己的保姆照顾。

不过因为体型太小,常常遭遇危险。

他受宠也遭来了别人的羡慕嫉妒恨。

小人作祟,以及时不时一种动物就会跑来把他叼走,真是太不安全了。

格列佛怀着民族自豪感对国王讲述他们英国的丰功伟绩,然而大人国的国王却不以为然,他觉得那都是充满种种下流欲望的产物而已。

后来一只老鹰把格列佛连同他的房子扔到了海里,然后格列佛被一艘船救了,回到了祖国。

回到家里格列佛简直太不习惯了,一会儿以为自己在小人国,一会儿以为自己在大人国。

读格列佛游记中的飞岛国游记你有什么阅读感想

急~200字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格列佛在巨人国的经历。

温驯的巨人们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国家,作者成了小孩的玩偶,成了他的主人的赚钱工具,进了王宫取悦国王和王后。

作者与巨人国国王的谈话,介绍了英国的政府结构和社会体制。

国王一一驳斥,断言,英国所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只不过是一连串的阴谋和叛乱。

可看似民主的巨人国也是个思想禁锢的封闭国度,只注重伦理道德、历史、诗歌和数学,思想狭隘且目光短浅,专制的国王受到顶礼膜拜,具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但受到凯觎权力的贵族的内部叛乱威胁。

作者笔下的巨人国,有许多地方神似于封建时期的中国,其实更是每一个封建国家的写照。

中国曾经是一个被高山沙漠大海,以及思想,封闭住的国家,在皇帝看来周围的都是撮尔小国、海外蛮夷。

直到鸦片战争的炮火敲开沉重的国门,我们才如梦初醒,无可奈何地被拖入世界的潮流,开始经历长达百年的苦难。

这本书拥有如此精妙的讽刺,作者用自己近乎无穷尽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把那些荒诞不经的事物,描画得如此真实,仿佛是一幕正在我们眼前的舞台上上演的奇幻魔法剧。

台上的演员各自悲欢,笑容是假,泪水是真。

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200字

一卷】『利立浦特(小人国)』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羚羊号出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末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这时,皇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皇后大为恼火.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格列佛听到风声,赶快逃到不来夫斯古帝国,后来平安回到英国.

【第二卷】『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随冒险号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风暴,船被刮到布罗卜丁内格(大人国).格列佛被一位高达20米的农民捉住.农民带格列佛到全国各大城市展览,最后来到首都.这个农民发财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场,把他累得奄奄一息.当这个农民眼看无利可图时,便把格列佛卖给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宫廷中非常得宠,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鸟等动物的侵袭.面对国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绍了英国各方面的情况及近百年来的历史,但被国王一一否定.格列佛在该国的第三年,陪同国王巡视边疆.由于思乡心切,他假装生病,来到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天空中的鹰错把他住的箱子当成乌龟叼了起来.几只鹰在空中争夺,箱子掉进海里,被路过的一艘船发现,格列佛获救后,乘船回到英国.

【第三卷】『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在家呆了一段时间,格列佛又随好望号出海.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贼船劫持,格列佛侥幸逃脱,被一座叫勒皮他的飞岛救起.这些人的相貌异常,衣饰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国王和贵族都住在飞岛上,老百姓则住在巴尔尼巴比等三座海岛上.格列佛离开飞岛后,来到巴尔尼巴比进行访问,并参观了岛上的拉格多科学院.这所科学院研究的部是些荒诞不经的课题,结果造成全国遍地荒凉,房屋坍塌,人民无衣无食.接着,格列佛来到巫人岛.岛上的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召唤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会见了古代的许多名人,结果发现史书上的记载很多不符合史实,甚至是非颠倒.尔 后,格列佛又游览了拉格耐格王国,见到一种长生不老人斯特鲁布鲁格.离开该国后,格列佛来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国.

【第四卷】『慧骃国游记』格列佛回家后五个月,受聘为冒险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被放逐到慧骃国.在这里,格列佛遭到一种形状像人的名为耶胡的畜生的围攻.幸亏一匹具有智慧的马——慧骃来给他解了围.原来马是该国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而耶胡则是马所豢养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举止言谈在慧驷国的马民看来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因此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格列佛很快学会了该国语言,应主人的邀请,他谈到在世界其他地方马是畜生,而像他那样的耶胡则具有理性,并且是马的主人.这使慧驷感到很震惊.在慧骃各种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国.然而慧骃国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要消灭那里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无法实现.无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离开该国打道回府.格列佛怀着对慧骃国的向往,一辈子与马为友.

读格列佛游记的感想,二十个字左右的,急需

人不因形体大小而伟大或渺小,真善美的爱心可在任何环境上成就。

字好像多了,我想意思到了,你自己再改一下吧,才20个字。

格列佛游记阅读感悟50字左右

,用清晰的文字把我带入一个奇特的意境,以幽默而讽刺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混浊的社会。

正如同亲眼所见,看国王的昏庸,看朝廷的无能,一切都被作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人都不应该互相算计,互相争斗,而应该和谐相处,正如同慧骃国的慧嘶马一样,没有欺骗。

讽刺了那个时代,以格列佛游记来影映时代的缩影,让我们看到了社会上美好的一面与黑暗的一面,那我们就应让现在这个时代更美好,诚信于人,共建。

【格列佛游记】心得体会

第一部分 《小人国游记》 第一章首先简要介绍“作者我”的家境、身世、学历、学业、职业。

这个“我” 当然不是本书真正的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黑点前是名,后是姓),而是虚构的作者“我”格列佛。

“格列佛”是姓,根据小说以后的交代,作者“我”的名是“勒牧尔”(Lemuel)。

“我”是个好学、正派、文明的青年,父亲很重视“我”的培养和教育,而恩师贝茨对“我”的帮助也很大。

后来学医、在海船上当过医生,在伦敦开过诊所,最后一次航行,在驶向东印度的途中,被猛烈的风暴冲到了澳洲的凡迪门兰的西北。

“我”船沉遇险,泅水逃生,被押往“小人国”的京城。

当时“我”已经四十岁。

第二章主要写“我”被关押在古庙初期(约五个星期)的生活经历。

被关押的第二天,皇帝带着皇后以及公子驸马们来看“我”。

皇帝和随员们跟“我”谈话约两小时,他们走后,留下一支强大的卫队。

“我”带着锁链在古庙门旁度过了大约两个星期。

随着“我”的来到,消息传遍王国,引得无数富人、闲人和好奇的人们前来观看。

因为“我”的到来,朝廷面临困难,进退维谷;但由于“我”的友好态度,“我”幸存下来,得到必需的物质供应。

此外,他们派来了学者,教授我小人国的语言。

大约三个星期后,皇帝召见“我”。

征得“我”的同意,在“我”的积极配合下,两个官员走进我的衣兜,搜查了“我”的全身。

第三章主要写宫廷的娱乐。

首先具体地描写了“小人”的两种娱乐活动:一、在拉直的绳子上舞蹈、表演、蹦跳(实际上是指踩钢丝之类的杂技);二、在两根平行的竿子上跳来跳去,或在竿子下前后爬行。

参加者的表现是考核、选拔、奖励官员的重要依据。

作家显然借此揭露封建皇朝上层生活的腐败与无聊。

接着,小说描写了两次重要的军事活动:一、骑兵演练(这是“我”组织、主持、操办的);胯下行军(皇帝命令陆军部队从“我”胯下通过)。

中间还描写了“小人”用六匹马拉回“我”丢下的那顶帽子的情节。

这些都写得生动有趣。

以上这些都是“我”获得自由前的活动,是“我”带着锁链参加的。

后来,为了获得自由,我只好与皇帝签约,并宣誓履行签订的所有条款。

第四章前一半写“我”参观小人国的皇宫。

“我”这样一个庞然大物,或者“大山巨人”是怎样参观小人国皇宫的

“我”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原来他花了三天工夫,砍树木做了两条凳子,凭着这两条凳子,双腿跨过了皇宫的屋顶

挺新鲜的想象,真有趣的想象

“小人”的唯一特点是“小”,本章就在这个“小”字上大做了文章。

后一半写内务大臣对“我”的一次长篇谈话。

他谈了国内外的形势:内有党派纷争,外有强敌入侵。

他还谈了许多具体情况,诸如:凭鞋跟的高矮划分党派,根据吃鸡蛋的方法,从哪一端打破鸡蛋而分成“大端派”和“小端派”,皇帝拉一派打一派,皇帝凭个人的喜好用人,皇帝因某种个人原因规定与颁布法令,甚至为此挑起国内争端与引起叛乱,最后爆发两国间的流血冲突和长年的战争,等等。

第五章主要写大山巨人“我”为小人国立了两件大功。

小说前半部描写“我”涉水海峡,拖来了约五十艘敌人的战舰,因为这件事,皇帝赐给“我”朝廷最高的荣誉称号,但海军上将因此感到脸上无光,威望扫地,从此成为“我”的死敌。

但后来由于“我”拒绝帮助皇帝打败并吞并对方而失宠。

这里反映了作家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希望各国和谐相处的观点和愿望,揭露宦海浮沉、伴君如伴虎的官场现象。

后半部描写一段新鲜有趣的故事:“我”急中生智,撒尿灭火,虽然立功,却也犯法,从此皇后很之入骨,几乎惹来杀身之祸。

第六章译文约六千五百字,是《小人国游记》里最长的一章,也是反映作家政治观点比较最明显的一章。

“我”首先介绍了小人国的一般情况,特别是法律和教育,也显然是借此表达自己有关的看法与理想。

实际上,“小人国”在一定意义上与一定程度上也是作者“我”的理想社会。

“这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法治健全、教育完善的理想社会。

作者“我”当时关于法律的观点今天读来也饶有趣味。

然后,作者“我”简要介绍了自己在小人国居住九个月零十三天的日常生活。

其中关于皇帝来访,与“我”共餐同乐的场面,“我”为财政大臣的夫人洗刷不白之冤的细节(证明两人没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写得也颇精彩,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第七章写小人国的一位要人深夜秘密来访,将朝廷的四位大臣阴谋陷害“我”的计划与内幕,包括皇帝与内阁会议的内容详细地告诉了“我”,在他走后“我”准确记录下来该阴谋计划的要点。

作者“我”在自己只剩下三天人身自由的紧急关头,当机立断,利用小人国国王以前“恩准”的出境护照,不辞而别,逃往布勒夫斯库岛国。

可以说,这是《小人国游记》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关系到主人公的生死存亡,是小说最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部分。

第八章简要地叙述了“我”在布勒夫斯库岛国皇帝陛下的支持与帮助下,修补好小船,制造了船上的用具(浆叶、桅杆、风帆、等),航行出海,途中遇到祖国的一艘商船,然后搭船回到英国。

这样给《小人国游记》一个圆满的结局。

第二部分 《大人国游记》 第一章译文约八千字,在《大人国游记》八章中篇幅最长。

写“我”随同十二个水手上岸寻找淡水,水手们被巨人吓得坐舢板逃回去了,惟独“我”一人被大人国的农民发现,由农场主带回家,由阶下囚成为座上客。

对比《小人国游记》与《大人国游记》,饶有趣味。

《小人国游记》着重描写“小”,《大人国游记》着重描写“大”,二者都“虚构”得合乎情理,生动有趣。

两个寓言,如本章所写,都“能帮助哲学家开拓思路与丰富想象,从中吸取对社会与人生的教益。

” 第二章主要写一件事:“我”主人拿“我”表演赚钱。

最先在邻近的镇上给赶集市的人演,以后在主人的家为本村人演,最后在去京城的旅途中演,演了一路,演演走走,三千英里走了一百天(从1703年8月17日到同年10月26日)。

指导“我”演出的是农场主的九岁女儿,她是关心“我”、照顾“我”、爱护“我”、平时教“我”该国的语言,临场指导“我”表演的“保姆”和“老师”。

我们的 关系可以说是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第三章译文约六千五百字。

写了五点内容:一、皇后用一千金币从农场主手里买了“我”,实际上挽救了几乎劳累至死的“我”。

这里“我”明显地在揭露农场主惟利是图、贪得无厌、残酷剥削的险恶嘴脸。

二、三位大学者在皇帝面前辩论“我”的存在与生存问题,最后一致得出结论:我只是一个“天然的畸形”。

这结论与欧洲现代哲学一致:“是医治百病的妙方”。

三、皇帝在餐桌上向“我”询问“我”祖国的情况,并发表评论。

这里作家借“我”之口对当时的世界霸主英国痛心疾首,对世界和人类大声疾呼:人类的尊严何在

人与其他动物还有无差别

我们都应该为此“感到羞耻”

四、浓墨重彩、生动有趣地写了皇后用餐的情景。

皇后的食量之大,刀叉碗盘之大,碗里奶酪之多,她吃骨髓用的骨头之粗,小猫、小狗、老鼠、甚至、苍蝇、黄蜂的身躯之大与凶猛可怕,绘声绘影,趣味横生。

五、侏儒对“我”两次恶作剧。

备受高个子人群欺侮、讥笑、捉弄的侏儒,见了比自己还矮小的“我”,同样也要欺侮、讥笑与捉弄。

这里实际上也多少反映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险恶。

第四章译文约三千字。

写“我”根据自己的见闻向读者介绍大人国的概况:一面靠山、三面环海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动植物茂盛的自然状况;鱼产丰富、靠水吃水的生活条件;六千来英里长,三千到五千英里宽的疆土;众多的城市和人口,城市有五十一座,有城墙的城镇接近一百个,仅首都就“有八万多户人家,居民约六十万”。

“我”还具体介绍了京城的一些情况:穿城而过的河流、皇宫的建筑、全国最大的庙宇、街上的乞丐、国王的厨房与骑兵,等。

这些当然只是支离破碎的见闻,但也都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亲身经历,非常具体。

这些见 闻给予读者突出的印象还是一个“大”字。

这里,“我”外出观光的交通工具“旅行箱”,当然更是描写的重点。

第五章译文一万二千多字。

里边主要写“我”几件危险经历,特别是有关动物的几则故事,读来饶有趣味。

特别是花园里的那条猎狗,写得活灵活现。

但也只能当成作家的想象与虚构,读者不会去考虑它的真实性。

但猴子通人性,连三岁的娃娃都是知道的。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是小朋友最喜爱的文学艺术形象。

本章写的那个猴子,也写得真实、生动、有趣。

第六章译文约五千五百字,重点地、集中地写“我”与国王陛下的接触与交谈。

前部分写了胡子与头发的妙用:用胡子做梳子齿,用头发编藤椅,织钱包;还写了用棍子敲击钢琴。

小读者一定会喜欢。

后部分主要写“我”向国王介绍自己国家的议会制度。

第七章译文四千多字。

主要介绍大人国的学术、法律、军事等方面的情况。

王国与外界隔绝;小农经济,重农轻工商,军队(民兵)由手工业者和农民组成;“学术十分贫乏,只有伦理、历史、诗歌和数学”;法律简洁、准确;“文风明了、雄健、流利”;但国王孤陋寡闻,不提倡科学技术;对于“我”关于制造大炮的建议,谈虎色变,认为是“非人道思想”,这里也反映他的反战思想;《道德经》第十三章里“兵者不祥之器”的观点,简直是不谋而合

本章内容颇有点老子《道德经》里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小国寡民”的味道。

特别是本章重点介绍的那个小册子,它论述人类及其与自然的矛盾,很有意思与风趣。

第八章译文约六千五百字。

写“我”从大人国脱险获救回国的过程。

“我”在箱子里的感觉,写得很细腻;“我”与船长的对话,写得很风趣;“我”与妻子女儿见面的情景既有趣,又动情。

第三部分 《飞行岛(磁浮宫)、科幻国、巫师国、长寿国、日本国游记》 第一章译文三千五百多字。

写“我”开始第三次航行遇险,被“飞行岛”(或译“磁浮宫”)接纳。

故事情节如下:第二次航行脱险归来,在家呆了不到两月,就应“好望号”的船长威廉·罗宾逊重聘,开始又一次去东印度群岛航行。

一七○六年八月五日启航,经过近半年的航程,一七○七年的四月十一日抵达“圣乔治要塞”(Fort St. George)。

在那里停留、休整了三周,然后继续航行,抵达东京;船长决定亲自在那里购物与办事,他买了一只单帆船,装载了一些货物,派了十四名水手,指定“我”做船长,继续航行。

航行不到三天,海上遇到了大风暴;到第十天,又遇到了海盗,后来“我”一人被放进独木舟,被迫在海上漂流了五天,先后在五个岛上栖身过夜。

第六天早上,天空飞来一座岛屿,上面有人,“我”大声求救,最后“我”被救上岛去。

第二章译文约五千五百字。

简要地介绍了“飞行岛”的风土民情。

“飞行岛”, 只指“王宫”。

整个王国、包括它的首都都在大地上。

可见,“飞行岛”可以比拟现代的超大型飞机。

如今我们坐飞机,就几乎不感觉飞机在运动。

另外, 为什么国王和朝廷大臣经常处在沉思状态,都要有“拍手”轻轻拍打嘴和右耳来提醒,看来是由于宇宙间的星球发出的响声震耳欲聋。

本章写“我”进宫后的一个月来的经理与活动。

首先是学习该国的语言。

“我”以前就学国多种外语,这方面是内行,他采用了翻译与实物等多种手段学习外语,在有利的外语环境里,一个月就勉强掌握了该国语言。

本书的作者或小说主人公“我”显然是一个天文爱好者。

他的科学幻想饶有趣味。

但当然也只能看成科学幻想。

至于“再过三十一年”地球被彗星毁灭的担忧,这是飞行岛的杞人忧天。

第三章译文约四千五百字。

主要从天文学、天体力学、特别是磁学说明“飞行岛”的飞行原理。

本章开头写道: “我主要是想知道‘飞行岛’是由于什么原因,是人工还是凭借自然的力量运行的

现在我就要给读者一个哲学的解释。

这里所谓“哲学”,实际上主要就是“天文学”。

本章主要写了两方面内容:一、“飞行岛”的磁石功能;这种寓言使人联想到今天已经出现的磁浮列车;既然“飞行岛”只是该国的王宫,所以可以意译成“磁浮宫”;二、地上老百姓造反与国王的镇压。

作家显然在告戒世人:国王的压迫,老百姓的造反,统治者的镇压,镇压愈烈,反抗愈烈,这种恶性循环,造成人类社会的大灾难,结果通常是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

虽然统治者和老百姓双方都不愿意,但百姓逼上梁山,统治者残酷镇压,中外古今,概莫能外。

万物之灵的人类啊

怎么才能实现和谐的社会,怎样才能让科学为人类造福,而不让它成为屠杀人类自己的工具啊

第四章译文约四千字。

写“我”从“磁浮宫”下到“科幻国”后的初步见闻。

主要揭露了社会改革过程中常见的“浮夸之风”以及它带来的严重恶果。

同时也写了一个不随波逐流的总督罢官或退休后的真情实感。

本章有的段落,乍看平淡无味,实则深藏寓意。

译者原先想根据此寓意将“巴尔尼巴比”译成“浮夸国”。

后来考虑到从第一章到第六章的整个内容,将“巴尔尼巴比”译成“科幻国”。

第五章译文约四千五百字。

集中写了参观《科幻国》的首都科学院,描写了那里各种稀奇古怪的科研项目。

揭露与讽刺了科学院不讲科学的种种荒谬可笑行为。

作为科幻寓言小说,作家这里仍然不是凭空虚构,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要 依据现实,要利用当时已知的科学道理或科学现象,通过故意夸大或扭曲这些科学道理和现象揭露与讽刺非科学或反科学的作风与行为。

但同时,它也不能不对未来科学的发展包含一定的预见性。

第六章译文约三千五百字。

写“我”参观科学院的“政治设计分院”。

重点有三:一、一位通晓政治的医生建议用药物医治政治家的各种毛病;二、两位教授对征税方法的截然相反的两种主张:“对罪恶和愚蠢征税”与“机灵、勇敢和礼貌征税”(包括“对妇女的美貌征税”);三、一篇论文阐述侦破反政府阴谋诡计的方法;以及“我”做的补充。

这些建议虽然荒唐,但幽默有趣。

第七章译文约两千五百字。

迄今为止,是本书最短的一章。

内容很简单:“我”离开“科幻国”的首都,来到海港。

因为一个月内没有船开往拉格奈格大岛(再从那里去日本),临时决定去附近的“巫师国”游玩。

“我”受到该国总督的热情接待。

总督精通巫术、即招魂术,他亲自陪“我”参观,并授权“我”招来许多历史名人的鬼魂。

其中有恺撒、庞培和布鲁图。

“我”特别崇拜为民主、共和献身的布鲁图。

由此就可知,作家这里根本不迷信鬼神,而是借鬼魂之口,抒发自己的思想、观点与感情。

一个仁爱、正直、主张共和、反对独裁的乔纳森·斯威夫特鲜活地出现在我们面前。

第八章译文约三千五百字。

作家继续借鬼魂之口,抒发自己的思想、观点与感情。

首先“我”见到了古希腊诗人和盲人歌手荷马,古希腊哲学家、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伊壁鸠鲁,以及1596——1650年的法国哲学家、自然科学家笛卡儿;并借学术泰斗亚里士多德之嘴对科学的发展说了一番颇有见地的话。

接着,“我”尖锐地批评历史学家颠倒事实的做法,同时深刻地揭露了历史上帝王将相的丑恶与腐败;最后写到农民向市民的蜕变。

语言既辛辣幽默,又痛快凌厉。

第九章译文约两千三百字,迄今为止是篇幅最短的了。

情节也很简单:“我”离开“巫师岛”,回到海港,再搭船来到“长寿岛”,在这个岛国呆了三个月。

作者重点写了国王发明了一种“赐死”大臣们的特殊方法:地上撒满了毒粉,让大臣匍匐前进到自己的宝座之下,满嘴毒粉,中毒而死。

“伴君如伴虎”,这就是本章的主题。

第十章译文约五千五百字。

集中地写了“长生不死者”问题。

“我”来到“长寿国”后,起初也幻想长生不死,并且还规划好了自己未来的一生:首先要成为全国的首富;其次要做一个伟大的学者与先知;最后要当一个杰出的历史学家。

“我”的这个计划中,首要的是“发财致富”,但同时“我”要求自己坚持节俭,以防止腐化。

所谓“勤能补拙,俭能养廉”。

这当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如何抑制腐败这个毒瘤的发展与蔓延,是中外古今没有解决、而又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它关系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各国当局本身的生死存亡。

“我”从岛内高层人士详细了解了关于长寿者的情况,听到、甚至见到六个已经活到二百岁的长寿老人。

他们与我国神话小说中的“神仙”截然不同,“神仙”不仅长生不老,而且神通广大。

这种人只是长生不死,不是长生不老。

而且他们想死不能死,伤感自己“老而不死”。

本书作者从生理上、心理上描写了老年人、尤其是八十岁的老年人的特点,非常合乎实际,总之,本书作者的“虚构”是有现实根据的,包括王国对八十岁老人的法律规定。

特别有趣的是:本书作者相当科学地虚构了长生不死(是“老而不死”)者这样的可怜人物,其寓意原来就深藏在本章结尾一段当中。

我们现在将领导终身制的弊病,主张干部年轻化,与本书作者这里的深刻寓意不谋而合。

第十一章篇幅最短,译文只有两千来字。

写“我”带着长寿国国王的介绍信搭荷兰人的船来到日本,再在日本天皇的关照下回到英国与家人团聚。

与小说的所有各章不同,本章写的都像是真人真事,似乎没有丝毫虚构成分。

小说第三部写的“飞行岛、科幻国、巫师国、长寿国、日本国游记”到此结束了。

前面的几个岛国都是“假”的,但后一个“日本国”是真的,以真支撑假,让假变成真,真真假假,真假难辨,虚构巧妙,饶有趣味。

第四部分 《神马国游记》 第一章译文约四千五百字。

写“我”航海落难到神马国。

情节如下:“我”重又离家远航南洋,这次是当船长;航行途中,新招来的水手与原来的船员狼狈为奸,阴谋夺取了船只,把“我”禁闭在船舱里,后来把“我”抛弃在浅滩上。

“我”涉水上岸,进入陆地,在路上碰上了一群猢狲之类的动物——“野猴”,“野猴”是没有或丧失了人性或理性的猢狲类动物。

“我”被四十头“野猴”团团围住;就在这危险关头,“野猴”们被一匹灰色的“神马”吓跑。

“神马”就是一种通人性、有理性的马。

后来,两匹“神马”堵住“我”的去路,最后由其中那匹灰色的“神马”领着“我”去找安身地或庇护所。

第二章译文约四千字。

写“神马”把“我”当成“野猢”带回家中后的安排,重点写了“我”的饮食问题,当然也描写了“我”主人的家及成员、他的仆人、以及他圈养的一群“野猢”。

从情节的描写中读者可以进一步认定:这一家子都是好马、骏马、宝马,是有理智、有智慧、有自己的语言、通人性、懂礼貌、能 用屁股坐的“神马”。

小说用人称代词he代替“神马”;用人称代词it代替“野猢”。

第三章译文约三千五百字。

专门写“我”学习“神马”的语言。

“我”在“神马国”住了五年,当然要学习“神马”的语言。

但用一章专门写外语学习的,在整个小说里,仅有这一次。

小说的作者是外语教学的内行。

本章的有关内容很合乎外语教学法,合乎成年人学习外语的心理过程。

第四章译文约三千五百字。

主要写主人(“神马”)与“我”(主人眼里的特殊“野猢”)的对话。

确切地说,是“我”用主人(“神马”)的语言比较勉强、生硬地向主人(“神马”)介绍“我”的生世、来历、特别是自己最后一次航海的遭遇。

这一次艰难的长时间谈话占去了他们好几天。

谈话内容涉及到“放纵、怨恨、嫉妒、淫欲、特别是权力欲与财富欲的可怕后果”,揭露了人性中的劣根顽症。

第五章译文四千多字。

写了两个主题:战争与法律。

关于战争的原因,“主人”与“我”的对话,特别是“我”的回答,语言生动、幽默、有趣;观点也很明确。

本书作者借“神马”之口,把战争的原因归结为人类失去理性(所谓“理性的堕落”)。

关于法律,主要写了律师和法官。

这里对“吃了被告吃原告”的那种法官与律师,揭露得淋漓尽致。

但同时也提到那些保持人性与尊严的好律师与好法官。

第六章译文约四千五百字。

通过“我”与主人“神马”的交谈,主要是“我”的谈话,揭露了当时英国的朝廷与上层社会的种种弊病,尖锐地提到了金钱社会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描述了医生与疾病,揭露、讽刺、甚至痛斥了当时英国的首相大臣的阴险奸诈、口蜜腹剑,也揭露了贵族阶层的腐败堕落。

第七章译文约五千字。

人性、或着人的理性的腐化堕落,是本章的主题,其实也是《神马国游记》、甚至是《格列佛游记》全书的主题。

本书作者又一次借“神马”之口,揭露了人类在生理上、特别是心理上、也就是本性上的严重缺陷。

本章具体地写到丧失“人性”(天良)、“理智”(良心)的我们人类与本来没有“理智”的“野猢”之间的“相似之处”,从而讽刺了人类社会的种种弊病。

第八章译文约四千字。

前一半写“野猢”的生理特征与生活习性、主要是“野猢”的野性:“淫荡与刁怪”;后一半写“神马”的美德,主要写他们夫妻和睦、教育子女有方、对待同类热情友好。

第九章译文约三千五百字。

前一半介绍“野猢”的来历,原来“野猢”也是像“我”一样漂泊落难来的海员。

后一半介绍“神马”的习俗与文化。

作者对“神马”的诗歌、语言,特别是他们对死的态度,虚构得合乎情理,饶有趣味。

第十章译文约五千字。

写“我”在“神马”当中安家落户的打算与修身养性的愉快生活,“我”羡慕他们友爱的人际关系,喜欢他们内容丰富、言简意赅的谈话,从中获得很多教益。

特别是“我”的主人,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对“我”的道德修养帮助极大。

因此“我”羡慕、钦佩、崇拜充满人性的“神马”,留恋这个理想的国家,恐惧与厌恶充满野性的祖国同胞——“野猢”,不愿回祖国、 甚至人类社会。

但由于“我”的“野猢”身份,“我”被迫离开寄托作者理想的国度。

本章末尾写主人要“我”离开的理由与主仆告别的情景,虽然纯属虚构,但合乎情理,颇有人情味。

第十一章译文约五千字。

写“我”从“神马国”、经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回英国故土的过程:“我”最先划船到一个小港湾;然后到一个小岛,被当地野人追赶,左膝盖中了一箭;后来“我”被葡萄牙商船派来取水的船员们发现,被他们带到船上,受到船长热情的接待,免费搭乘该船到了里斯本;最后又搭乘另一艘商船回英国,与妻子和家人团聚。

“我”在神马国五年,受“神马”们教化,本来不想回自己的国家,不愿再见他心目中的“野猢”,包括他的“妻子与家人”。

这种反常心态可以说明许多。

留待年轻的读者思考吧。

第十二章译文四千多字。

它是《神马国游记》的结束语,其实是全书的结束语,也就是《跋》。

它首先写了本书作者的写作宗旨与写作原则:“严格遵守真实”;“写作是为了教导人类”。

作者接着表明了自己反对侵略战争的鲜明立场:“但是我不会建议去征服那样一个高尚的民族,反而希望他们能够或者愿意派足够数量的“神马国”居民来开化欧洲,把荣誉、正义、真理、节制、公心、刚毅、贞洁、友谊、仁爱、忠诚等基本原则教给我们”。

作者最后还着重批评骄傲自满。

把它看成严重的毛病、甚至罪恶。

格列佛游记第一章读后感,150字左右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这几天,读了一篇小说名叫《格列佛游记》,它已清晰的文字把我带入一个奇特的意境,以幽默而讽刺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混浊的社会。

读完之后,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当然其中一波三折的剧情,也使我为之心惊肉跳,然而,另我印象深刻的要数主人公在小人国的经历。

曾经来往繁密,友好的两个国家,不来夫斯古帝国和利里浦特国,受贪婪野心的驱动,导致兵戈相向,发动战争,主人公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受到厚赏。

而之后主人公因心存正义而直接拒绝他国国君的无理要求,却让国君无法接受,从此在国君心中种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员暗中中伤主人公,他在国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变为魔鬼,以至与个别朝廷官员想把主人公置之死。

这就如同书中所说“伟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时你拒绝满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从前立过大功也绝不能得到宽恕”。

读到此刻,我颤抖了,不由得感到一丝心寒。

所谓忠言逆耳,忠臣自然不得国君心喜;小人对君子的猜忌之心,君子自然被诋毁形象。

想到这,我不由得感叹历史上的忠臣最终能得到君王善待的又有几个呢

但至少主人公近乎是其中的一个。

这篇游记写出来的,在我脑海呈现出的,是一个浑浊,无情的生活,是过去的生活的缩影

从作者描写隐含的嘲讽和蔑视中,处处体现出抗争精神。

而游记反映出来的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也让我明白到在时代进步的背后往往充斥着不幸与荆棘,但无论如何,它毕竟是生活,这篇小说可谓悲喜交织。

格列佛游记读后感这几天,读了一篇小说名叫《格列佛游记》,它已清晰的文字把我带入一个奇特的意境,以幽默而讽刺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混浊的社会。

读完之后,所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如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当然其中一波三折的剧情,也使我为之心惊肉跳,然而,另我印象深刻的要数主人公在小人国的经历。

曾经来往繁密,友好的两个国家,不来夫斯古帝国和利里浦特国,受贪婪野心的驱动,导致兵戈相向,发动战争,主人公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受到厚赏。

而之后主人公因心存正义而直接拒绝他国国君的无理要求,却让国君无法接受,从此在国君心中种下憎恨的幼苗,再加上官员暗中中伤主人公,他在国君心目中的形象一下子宛如天使变为魔鬼,以至与个别朝廷官员想把主人公置之死。

这就如同书中所说“伟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能算什么,如果一时你拒绝满足君王的奢望,即使你从前立过大功也绝不能得到宽恕”。

读到此刻,我颤抖了,不由得感到一丝心寒。

所谓忠言逆耳,忠臣自然不得国君心喜;小人对君子的猜忌之心,君子自然被诋毁形象。

想到这,我不由得感叹历史上的忠臣最终能得到君王善待的又有几个呢

但至少主人公近乎是其中的一个。

这篇游记写出来的,在我脑海呈现出的,是一个浑浊,无情的生活,是过去的生活的缩影

从作者描写隐含的嘲讽和蔑视中,处处体现出抗争精神。

而游记反映出来的当时英国的社会风貌,也让我明白到在时代进步的背后往往充斥着不幸与荆棘,但无论如何,它毕竟是生活,这篇小说可谓悲喜交织。

我读了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

游记中小人国、大人国里光怪离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访了荒岛上的慧因国,结识了具有仁慈、诚实和友谊美德的慧因。

在慧因国的语言中没有撒谎和欺骗这样的字眼,人们更不理解它的含义。

他们不懂什么叫怀疑、什么是不信任,在他们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真实的、

8891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