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五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
“春来江水绿如蓝”“绿树村边合”“浓绿万枝红上点”……这些千古佳句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有“绿”,我们大家都知道,绿色代表着大自然,是一个极其美丽的颜色,然而,在最近几年,绿色就逐渐要逐渐消失了。
家乡宽阔的马路上,不时传来刺耳的汽笛声,还可以闻到令人咳嗽窒息的汽油味;大货车隆隆而过,尘土飞扬,行人转身避让;工厂、供暖站烟囱翻滚着烟,为社区披上灰纱……
一位美国社会学家说过:“我们遇到的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这样,虽然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资源,但是如果我肆意地索取,那么,当过去若干年以后,蓝天白云、花草树木、清澈河流,以及我们人类的朋友——鸟儿,也只能在梦境中出现罢了。在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子孙孙将会承受着我们破坏生态的恶果,那时我们流下悔恨的泪水,那就已经太晚,太晚了。也许若干年后,当最后一只鸟儿死亡之际,我们人类的进步也将戛然而止。
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生活中的平平常常的小事做起,一些举手之劳,同样可以为环保生态做出许多——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到社区义务捡拾垃圾,用自己的“小手”牵家长的那只“大手”,让保护“绿色”在我们的心中扎根永存,让我们勇做小小宣传员,牵上父母、亲人的双手,与家乡人民共营生命绿色,共建生态文明……
另一方面还要保护好森林和海洋,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从而保护那些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竹筷,节约一张纸……这些都是我们人类要保护生态家园的准则,只有遵守这些准则,我们的子孙后代才能健康地茁壮成长。
【篇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源远流长,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道家“道法自然”和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三者都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主张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中华文明延续了五千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生态智慧,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源头活水。
二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一部单独论述生态文明的专著,也没使用过“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们的生态思想却渗透于他们的所有著作中。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人类盲目对自然破坏的行为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人类必须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内涵丰富, 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来源。
三是西方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很多国家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特别是“八大公害”事件,持续恶化的生态危机使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了反思与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从《寂静的春天》《人类环境宣言》《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21世纪议程》,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全世界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关系的反思不断深入,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要求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 又要为子孙后代保留继续发展的潜力,为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问题指明了方向, 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重要借鉴。
【篇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
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五大体系(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 肖铮)2024年2月、202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甘肃视察,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殷切期望,要求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于祁连山生态保护给予“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评价。
对于甘肃而言,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厚重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甘肃省委省政府牢牢扛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实施“生态立省”战略,推动形成以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刚性约束的经济社会发展决策自觉。弘扬古浪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初步形成了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彰显甘肃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二是出台《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 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决定》,设立总规模2000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金。十大生态产业增加值增速高出全省GDP增速1.6个百分点。三是强化责任担当,积极构建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取消对甘南、临夏和75个县的GDP考核,实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生态环保一票否决。四是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构建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设立跨地区集中管辖环境资源案件专门法庭,探索环境资源案件审判的甘肃模式。稳步推进祁连山、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五是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按照“抓点、带面、治污、降耗、增绿”的思路,积极构建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执行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 高世楫)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涉及生态文明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行政管理体系、市场交易体系和社会规范体系,共同对政府部门、企业组织、社会组织和公众的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要使这一套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作用,需要进一步理清不同主体的内在激励和行为特征,分析对不同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制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要不断地改善外部环境、理顺内部机制,使法治、行政、市场、社会规范等不同手段能够及时有效地为保护生态环境、提升人民福祉发挥作用。
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政策(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 刘青松)注重发挥体制机制的引领作用,通过构建完善生态文明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建设体系,创新环境经济政策手段等,统筹引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国有一批地方率先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浙江省丽水市在全国率先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形成多条示范引领全国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浙江省湖州市建立了水源地保护生态补偿等制度,近5年来全市财政累计安排生态引导资金近6亿元,带动社会资本120多亿元;福建省南平市在全国首创“生态银行”模式,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光泽县主动融入南平市生态资源保护开发运营,探索“山水生态银行”试点;全国林改第一县福建省武平县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率先开展林权直接抵押贷款盘活林农资产,率先探索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机制,让原本待砍伐商品林变身“绿色不动产”,率先探索兴“林”扶贫机制;安徽省旌德县在全省率先推进林权收储担保融资试点,创新实施“林农增收五法”,实现“不砍树能致富”;江西省崇义县打造“崇义绿色生态板块”,建立了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平台。
【篇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阐述了四方面关系、具有四方面重大意义(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 孙金龙)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锚定了生态坐标;深刻阐释了环境与民生的关系,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赋予了新的特定内涵;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绿色根基提供了方向引领;深刻阐释了国内与国际的关系,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厚植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理论成果和精神财富,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和理论品格,创造性地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根和升华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让中国传统生态文化和生态智慧源远流长,发扬光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形势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总体思路、重大原则作出深刻阐释和科学谋划,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根本保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凝结着对发展人类文明、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深刻思考,具有鲜明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成果(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徐光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别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并在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取得一系列新的重大成果。一是彰显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特点。所谓“根本性”就是挖根子、抓要害、找关键,即要挖掉存在问题的根子,抓住造成问题的要害,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从根本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所谓“开创性”,就是要破除旧思想、克服旧习惯、“创”出新路子,即破除只要发展不要生态、GDP是唯一政绩的旧思想,克服要发展就挖矿找地、要增长就加大开发力度的旧习惯,“创”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所谓“长远性”,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谋得透,着眼于长远性目标,着力于持久性奋斗。二是全面部署,重点突破,切实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力度。三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所谓“历史性”变化,就是历史上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从来没有取得的成效、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局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做到了、我们取得了、现在出现了。所谓“转折性”变化,就是长期形成、仍在发展的自然环境的严重问题、发展势头得到有效解决和明显遏制,自然环境状况和发展向好的方向前进。所谓“全局性”变化,就是包括思想理念、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发展规划、工作措施、行为方式、制度法制等事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工作,都有全面部署、全面安排、全面推进、全面见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 庄国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原则和路径,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在思想认识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问题作出了深刻回答,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断,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发展理念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述阐述了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要求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找到了一条重塑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现实路径。在价值取向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的重要论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具体落实。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贡献(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吴舜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在借鉴吸收古今中外先进思想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所进行的理论创新,体现了理论的创新性、论断的科学性、指导的全局性、影响的长期性、实践的有效性和内容的体系性。一是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卓越贡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观的新境界。二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方略的高度,把生态环境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是深化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我国迈向新时代的文明自觉和自信。四是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
【篇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心得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期、攻坚期和窗口期的特殊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科学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经验,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和要求、途径和举措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加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切实增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开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目标、途径和原则,揭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的本质规律,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新境界,对建设富强美丽的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当前,我们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
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面对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要求通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方式,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统一,将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优势,从而为我们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这里,绿水青山是指环境、自然价值和生态效益,金山银山是指发展、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绿色发展理念,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基本要求是:一方面,发展必须与自然要素过度消耗“脱钩”,通过降低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放缓生态退化等方式实现发展;另一方面,发展必须与生态化原则“挂钩”,要通过遵循清洁、低碳、循环的原则来实现发展。这样,绿色发展就成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现实抓手和切实途径。从总体上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在承认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指明了环境和发展统一的原则和路径。因此,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按照这一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修复优先的生态优先原则,加快形成生态化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努力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道路。
深刻把握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宗旨精神,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针对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抽象争论,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出发,顺应人民群众从“求温饱”到“求环保”的热切期待,习近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环境需要看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必须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其实,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本保障和内在要求,是金山银山不能代替的。这样,就明确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划清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绿色资本主义的界限。因此,在新时代,我们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依法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深刻把握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生态环境治理中各自为政、散兵游勇的弊端,在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运用系统思维创造性地提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必须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在这里,他用“命脉”科学描述了“人—田—水—山—土—树”之间的生态依赖和物质循环关系,用“生命共同体”科学揭示了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之间通过物质变换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性质和面貌。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突出“草”在全球生态系统中的基础地位;他还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明确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通过物质变换而构成的有机系统、生态系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化自然观、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这样,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就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在新时代,我们要遵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将系统思维、生态思维提升和纳入到辩证思维当中,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按照自然、社会和人类有机统一的系统工程的方式方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此外,我们还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等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同时,要注意把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同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结合起来,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大力实施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