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培训的收获和启发怎么写
礼仪培训心得体会 比尔盖茨曾说过,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是企业形象的竞争,员工的素质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提高员工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员工的职业形象,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服务中心在2024年1月25日组织服务中心班长助理以上的人员学习了见面礼仪和电话礼仪,整个培训现场内容丰富、和谐活泼、注重实践,各位同事互动交流,更加深入的体会到了见面礼仪和电话礼仪的细节,并给大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次培训中确实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以前对礼仪这个概念很模糊,感觉无非就是懂礼貌,经过这次培训,颇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曾想过原来礼仪会有那么多的讲究,不过想来也是,中国本来就是一个礼仪大国,发展至今,礼仪已经蕴涵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可算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了,要想真正学精用精,还是得靠实践。
不经过培训还真不知道礼仪在工作生活那么重要。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中,礼仪文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今天,生活、工作、事业等都离不开交际,而成功的交际离不开礼仪。
良好的礼仪可以赢得陌生人的友善,赢得朋友的关心,赢得同事的尊重。
良好的礼仪不仅是个人形象的社会体现,还关系到企业形象。
尤其是我们的工作是为小区住户、业主提供服务的,个人的素质修养,直接关系到住户的满意度,关系到公司的利益。
它看似虚无,其实包含在我们没一人的工作生活中,尤其的待人接物的服务细节中。
希望通过这次培训,把所学的知识真正融入到我的工作和生活中,善学习而努力学习,实现自我和完善自我。
对待业主、住户,既要坚持公司的原则,维护公司利益,同时也要从住户、业主的角度出发,为住户着想,灵活处理一些无关原则的小事、琐事,尽可能的为业主、住户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同时跟业主、住户处理好关系,为公司带来效益。
礼仪不仅仅是礼节,它还是源自我们内心的真诚,当我们真正关心别人,真正善待别人,在意他人的尊严,那就是对别人最好的尊重,通过本次培训,从见面、握手、微笑、打电话、接电话等一系列在日常生活的礼仪交往中,经常碰到的细节问题中,感受到了见面礼仪、电话礼仪的真谛和自身在工作中的欠缺。
这次学习之后,我会更加注重“我代表公司,代表服务中心形象”的意识观念,从一言一行,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做起,展示我们服务中心的最好的一面。
英国的大国之路对你有什么感想?
在大国崛起这个节目的最后,保罗肯尼迪教授说:影响大国崛起的原因可能是文化。
中间在日本的崛起中也提到了文化的重要性,日本为什么能够在二战之后,在没有任何经济基础的状况下迅速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已经积累了能够成为大国的必须的文化与思想,国民已经具备了很先进的思想,很高的素质。
这个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的软实力。
一个国家可以用很短的时间把世界上一流的硬件都引进来,但是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变自己的软实力。
现在制约我们中国发展的很重的一个因素就是我们国家的软实力,据调查,我们国家的国民思想或者说素质与美国的差距是50年。
我们中国至少要用20年的时间才能够赶上。
虽然我们现在大学教育的扩招,使得更多的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但是我们还是落后很多,而且我们的大学生在自己的大学生活中,有很多正在颓废,素质没有本质的提高,理念很是停留在一个非常古老的时代,不能跟上21世纪的快速步伐。
刚才提到过,大国崛起的秘密可能是文化。
那么我们人,我们个人的崛起,或者叫做成功又取决于什么呢
我们想也是文化,或者称之为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有人说性格左右命运,人或许真的无法逃脱宿命,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性格,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决定了他的做事的方式,事情做久了就会影响一个人的习惯,而习惯积累多了就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而性格又左右一个人的命运,所以思维决定命运,或者说你本身的文化决定了你的命运。
现在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有人说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多了,但是原因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你很坚持,你可能不知道,在众多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同时,众多的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也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而窘困。
你去看看你周围大学生所做的一切你就应能够明白他们为什么找不到工作了,理念陈旧,没有危机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学的东西不知道怎么用,大家应该记住,决定你能够找到工作的绝对不是你学到了什么,而是你能做成什么。
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已经不存在了,决定你的命运的只有你的实力,真正的铁饭碗不是一辈子只靠一个技术,一个工作吃饭,而是到哪里都能有饭吃。
除了你自己能力的提高,一切都是假的。
所以,大家趁着年轻抓紧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而不是关心今年谁是综合测评的第一名,谁是学习成绩的第一名。
不要忘了,考试卷上的成绩,在现在是不可以当饭吃的。
礼仪课程的培训心得体会
礼仪心得体会篇一:礼仪培训心得体会礼仪培训心得体会比尔盖茨曾说过,企业竞争是员工素质的竞争,进而是企业形象的竞争,员工的素质高低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提高员工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员工的职业形象,提升企业的公众形象,服务中心在20XX年1月25日组织服务中心班长助理以上的人员学习了见面礼仪和电话礼仪,整个培训现场内容丰富、和谐活泼、注重实践,各位同事互动交流,更加深入的体会到了见面礼仪和电话礼仪的细节,并给大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这次培训中确实学习到了很多东西,以前对礼仪这个概念很模糊,感觉无非就是懂礼貌,经过这次培训,颇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曾想过原来礼仪会有那么多的讲究,不过想来也是,中国本来就是一个礼仪大国,发展至今,礼仪已经蕴涵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可算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了,要想真正学精用精,还是得靠实践。
不经过培训还真不知道礼仪在工作生活那么重要。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发展中,礼仪文化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今天,生活、工作、事业等都离不开交际,而成功的交际离不开礼仪。
良好的礼仪可以赢得陌生人的友善,赢得朋友的关心,赢得同事的尊重。
良好的礼仪不仅是个人形象的社会体现,还关系到企业形象。
尤其是我们的工作是为小区住户、业主提供服务的,个人的素质修养,直接关系到住户的满意度,关系到公司的利益。
它看似虚无,其实包含在我们没一人的工作生活中,尤其的待人接物篇二:学习
求看大国崛起的感想
到百度里去查,很多论坛上还有社区里有很多网友写的观后感。
感觉还行,但因节目时间有限,挖掘的不是太深。
有些观点还些偏颇
实际上世界历史上真正崛起的国家只有英国和美国
而且世界历史上的强国,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真正实现国家再次复兴的,比如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罗马、奥斯曼、蒙古帝国、中国等。
《大国崛起》每一集的读书笔记
第一集:海洋时代 内容:葡萄牙 西班牙 15世纪,欧洲最早诞生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却在战争中挥霍财富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世界舞台上的第一场大戏悲剧性落幕。
第二集:小国大业 内容:荷 兰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
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
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
由于国土面积、人口等天然不足,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
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第三集:走向现代 内容:英 国(16 - 17世纪)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
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
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
但是,接下来的国王查理一世却因为坚信君权神授,违背了英国早在13世纪时由《大宪章》所确定的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和议会之间进行了一场为时四年的内战,战败后的查理一世被宣判死刑。
最终,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第四集:工业先声 内容:英 国(18 - 19世纪) 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专利法》。
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
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国富论》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
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
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第五集:激情岁月 内容:法 国 1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并籍此将法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带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巴黎城就在那一时期诞生。
路易十四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培育了国民对思想文化的推崇,席卷了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法国得到了普遍传播。
启蒙思想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理性的大门,而法国社会一直无法解决的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与公民权宣言》颁布。
但是,欧洲各君主国的绞杀使法国出现了极端事件和长期动荡。
这时,拿破仑以大革命之子的形象出现,用征服欧洲的方式再次将法国带向颠峰。
然而,武力扩张并不能维持大国地位。
直到二战之后,法国才在戴高乐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带领下,恢复了往日的光荣。
第六集:帝国春秋 内容:德 国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
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饲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
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
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
第七集:百年维新 内容:日 本 150年多前,在四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
外部压力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黑船来航15年后的1868年,明治维新正式开始。
在求知识于世界的维新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国考察。
此后,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大久保利通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推进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开办大量官营工厂,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
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弃官经商的传奇经历成为那个时代的注脚。
大久保的继任者伊藤博文则顺应国内自由民权运动的呼声,制定了巩固维新成果的日本第一部宪法。
但是,同时写进《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天皇制埋下了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隐患。
和所有迷信武力争霸的国家一样,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结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迷梦。
二战后的日本,以《和平宪法》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
在1968年,即明治维新百年之际,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经济强国。
第八集:寻道图强 内容:俄 国 1697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
归来后,他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
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彼得用野蛮的方式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他甚至亲自审讯反对改革的太子。
在打败了强敌瑞典之后,彼得下令建造起一个面向欧洲的新首都圣彼得堡。
继承彼得改革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引进欧洲的启蒙思想,重视教育,并试图起草法律,但改革无法触动农奴制。
女皇的业绩最终只能表现在领土扩张上,在18世纪后期,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国,并成为欧洲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农奴制使俄罗斯很快在经济、技术领域落后于完成了工业化的英法等国。
在战争-革命-改革的多次反复中,这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列夫·托尔斯泰等一批俄罗斯知识分子希望能够找到一条自己的道路。
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俄罗斯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
第九集:风云新途 内容:苏 联 1917年,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诞生。
在探索从未有人实践过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列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保护了农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
苏联经济逐渐复苏。
列宁去世后,在面临封锁和战争威胁的国际环境下,斯大林决定加快工业化进程,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一跃成为工业强国,令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中的欧美各国惊叹不已。
工业化成就的光芒掩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
而很快到来的二战检验了这一工业化成果。
苏联新工业区的威力和苏联人民的巨大牺牲,使它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也赢得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地位。
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苏联为全人类提供了前无古人的经验和思考。
今天,俄罗斯人正在为民族复兴而努力,这个民族的未来值得期待。
第十集:新国新梦 内容:美 国(17世纪 - 19世纪)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
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自治管理的生活。
100多年后,由于英帝国强行增收印花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
此时,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美国快速发展,但制宪会议上悬而未决的奴隶制问题,最终在1860年导致了一场内战。
林肯总统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
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
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
第十一集 危局新政 内容:美 国(20世纪初 - 二战结束) 自由竞争,使得美国迎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金年代。
一大批垄断性的大公司、大财团相继出现,第一家托拉斯集团-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但问题很快显露:垄断导致中小企业倒闭,机会平等丧失;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劳资矛盾激化。
美国人开始反思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
1901年上任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顺应进步主义的思想和社会的要求,通过反垄断和立法保障工人权益等方式,开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
随后,福特生产线的诞生、电气时代一批新技术和发明的出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
1929年,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来临,美国损失惨重。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加大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开创了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共同作用于经济的混合经济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
第十二集:大道行思 一、大国之谜 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
单一的因素一定是错误的,但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却值得关注: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道路、后发国家在国家力量主导下加快现代化步伐等。
二、大国之惑 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掠夺殖民地和武力争霸崛起,已被证明结局并不美好;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结果事与愿违。
德国的兴衰是最好的例证。
同样,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英国在主导世界两个世纪后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位置。
三、大国之路 二战后,各国逐渐开始理智地寻找大国之路。
日本通过跨国公司战略实现了经济崛起;美国在信息革命和高科技领域的领先使得国家持续发展。
当全球市场把世界紧紧连结在一起,大国之间的互动、合作和依存关系开始增强,具有历史眼光和战略智慧的国家开始作出理性的判断。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法国和德国携手开启的欧洲新秩序引人关注,欧盟为和平与合作的国家发展模式提供了时代的注脚。
四、大国之思 对于理想的大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关于大国的话题,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讨论。
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 (完)
大国崛起每集写50~100字简单记录
1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 15世纪,欧洲最早的两个民族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国家力量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迪亚士、达·伽马等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尔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
当麦哲伦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割裂的世界终于由地理大发现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世界性大国也就此诞生。
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相互竞争中瓜分世界,依靠新航线和殖民掠夺建立起势力遍布全球的殖民帝国,并在16世纪上半叶达到鼎盛时期,成为第一代世界大国。
但是,这两个依靠掠夺迅速崛起而没有发展工商业的帝国很快盛极而衰。
2小国大业(荷兰) 地处西北欧、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小国荷兰,在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上,以捕捞鲱鱼起家从事转口贸易,他们设计了造价更为低廉的船只,依靠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商业信誉,逐渐从中间商变成远洋航行的斗士。
日渐富有的荷兰市民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治权,并建立起一个充分保障商人权利的联省共和国。
他们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联合股份公司——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当时全球贸易的一半;他们建起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资本市场就此诞生;他们率先创办现代银行,发明了沿用至今的信用体系。
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17世纪成为荷兰的世纪。
由于国土面积等天然因素,17世纪末,荷兰逐渐失去左右世界的霸权。
但直到今天,荷兰人的生活依然富足,荷兰人开创的商业规则依然在影响世界。
3走向现代(英国·上) (16—17世纪) 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的英国,在1588年与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海战中大获全胜,就此逐步登上世界舞台。
从中世纪走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强有力的君主制成为关键的一环。
女王对海洋探险和贸易的鼓励、开明的治国态度和处理社会矛盾的妥协手段,使这个地处边缘的岛国,迎来了早期的辉煌。
但是,接下来的国王查理一世却因为坚信君权神授,违背了英国早在13世纪时由所确定的国王必须遵守法律的原则,和议会之间进行了一场为时四年的内战,战败后的查理一世被宣判死刑。
最终,英国通过光荣革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型。
相对宽容的社会环境,为英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这个岛国一步步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位置。
4工业先声(英国·下) (18 — 19世纪) 随着英国殖民扩张和海外市场的成熟,商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工工场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为了鼓励发明创造,英国颁布了世界上最早的。
这一切,使得英国出现了全民热衷于发明、生产和贸易的景象。
当牛顿发现了宇宙运行的规律后,科学的精神渗透到英国社会中;当瓦特最终以万能蒸汽机解决了最核心的动力问题后,英国工业化开始以惊人的速度全面展开;当亚当·斯密以指出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规律后,英国人开始在本国强大工业能力的支持下,推行自由贸易,拓展全球市场。
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在此期间,英国打败了强邻法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殖民帝国。
19世纪中后期开始,殖民地日益成为英帝国的负担,而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端也逐渐显现,英国的发展开始减慢,最终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5激情岁月(法国) 17世纪时,国王路易十四在法国建立起欧洲大陆最强大的绝对王权,并籍此将法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带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巴黎城就在那一时期诞生。
路易十四对文化艺术的喜好培育了国民对思想文化的推崇,席卷了整个欧洲的启蒙思想在法国得到了普遍传播。
启蒙思想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理性的大门,而法国社会一直无法解决的三个等级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颁布。
但是,欧洲各君主国的绞杀使法国出现了极端事件和长期动荡。
这时,拿破仑一世以大革命之子的形象出现,用征服欧洲的方式再次将法国带向巅峰。
然而,武力扩张并不能长久维持大国地位。
直到二战之后,法国才在戴高乐独立自主发展道路的带领下,恢复了往日的光荣。
6帝国春秋(德国) 当欧洲各国纷纷建立民族国家之际,欧洲大陆中部的一片国土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
对分裂有着痛苦记忆的德意志人在思索中呼唤着一个统一的国家。
通过不懈努力,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的通过经济统一实现政治统一的方式得以实施,关税同盟的建立使贸易壁垒被打破,德意志经济快速发展。
铁血宰相俾斯麦则在欧洲列强环伺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外交上作足准备后,最终以三场对外的战争,在1871年完成了德国统一。
第一步是1864年初挑起对丹麦的战争。
把属丹麦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两公国(居民多数为德意志人)并入德国。
第二步是1866年挑起对奥地利的普奥战争。
1866年7月3日在萨多瓦战役中,普鲁士获得决定性的胜利。
根据1866年8月的布拉格和约,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兼并了荷尔施泰因以及战争中站在奥方的几个德意志联邦诸侯国,统一了德意志的北部和中部,建立起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北德意志联邦。
第三步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
1870年7月19日,在俾斯麦的挑动下,法国向德国宣战。
拿破仑三世吹嘘说,这只是一次“到柏林的军事散步”。
但他碰到的已不是昔日的普鲁士,而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坚决反对分裂的德意志民族。
1870年9月2日,德军在色当战役取得对法国的决定性胜利,生俘了拿破仑三世。
至此,统一南德的障碍已除,德国的民族战争的任务已经完成。
俾斯麦驱兵直入巴黎。
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宣告了德国的统一,成立了德意志帝国。
俾斯麦也同时出任德意志帝国的宰相。
他遵循欧洲大国的均衡原则,为德国带了宝贵的和平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教育、科技的德意志,迅速站在了的前沿,用30多年的时间超过英国,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但是,随后德国却很快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战后,德国再次分裂。
通过对战争的深刻反省,德国最终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国家的再次统一(1990年10月3日0时)。
7百年维新(日本) 150多年前,在四艘美国黑船的胁迫下,长期闭关锁国的岛国日本选择了不战而开国。
外部压力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黑船来航15年后的1868年,明治维新正式开始。
在“求知识于世界”的维新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官组成的岩仓使节团到欧美各国考察。
此后,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大久保利通以拿来主义的方式推进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开办大量官营工厂,并大力扶持民营企业。
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弃官经商的传奇经历成为那个时代的主角。
大久保的继任者伊藤博文则顺应国内自由民权运动的呼声,制定了巩固维新成果的日本第一部宪法。
但是,同时写进的天皇制埋下了日本军国主义抬头的隐患。
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结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迷梦。
二战后的日本,以为基础,在美国扶持下,经济迅速发展。
在1968年,即明治维新百年之际,成为当时仅次于美国和苏联的世界经济强国。
现在,日本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了世界上经济第三强的国家。
8寻道图强(沙俄) 1697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前往欧洲各国游历和学习。
归来后,他用强硬手段推行了一场社会变革。
从穿衣、吃饭,到科学教育、商业活动、军队建设,彼得用野蛮的方式推进了俄罗斯的文明进程,他甚至亲自审讯反对改革的太子。
在打败了强敌瑞典之后,彼得下令建造起一个面向欧洲的新首都圣彼得堡。
继承彼得改革的女皇引进欧洲的启蒙思想,重视教育,并试图起草法律,但改革无法触动农奴制。
女皇的业绩最终只能表现在领土扩张上,在18世纪后期,俄罗斯成为地跨欧亚美的大国,并成为欧洲事务中的重要角色。
但是,农奴制使俄罗斯很快在经济、技术领域落后于完成了工业化的英法等国。
在战争—革命—改革的多次反复中,这个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徘徊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等一批俄罗斯知识分子希望能够找到一条自己的道路。
正是在这样的思考中,俄罗斯逐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明。
9风云新途(苏联) 1917年,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诞生。
在探索从未有人实践过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列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调整为新经济政策,保护了农民,也吸引了哈默、福特等外国投资者。
苏联经济逐渐复苏。
列宁去世后,在面临封锁和战争威胁的国际环境下,斯大林决定加快工业化进程,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
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苏联一跃成为工业强国,令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中的欧美各国惊叹不已。
工业化成就的光芒掩盖了苏联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
而很快到来的二战检验了这一工业化成果。
苏联新工业区的威力和苏联人民的巨大牺牲,使它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也赢得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地位。
作为一次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苏联为全人类提供了前无古人的经验和思考。
今天,俄罗斯人正在为民族复兴而努力,这个民族的未来值得期待。
10新国新梦(美国·上) (17世纪—19世纪)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名英国清教徒来到北美大陆。
遵照登陆前签订的《五月花号公约》,清教徒开始了在新大陆上自治管理的生活。
100多年后,由于英帝国强行增收印花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北美13个英殖民地宣布成立美利坚合众国,并在1787年制定了对美国发展影响深远的成文宪法,建立起中央政府。
此时,大量移民带来了欧洲最先进的技术成果,拿过欧洲接力棒的美国,迅速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美国快速发展,但制宪会议上悬而未决的奴隶制问题,最终在1860年导致了南北战争的发生。
林肯总统带领北方打赢了这场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中央政府也由此逐渐壮大。
在政府推动下,历时一个多世纪的西进运动成果斐然。
此后,爱迪生将美国率先带入电气时代,对发明和创新的制度性保障成为这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1894年,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强国。
这个年轻的国度已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头。
11危局新政(美国·下) (20世纪初 — 二战结束) 自由竞争,使得美国迎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黄金年代。
一大批垄断性的大公司、大财团相继出现,第一家托拉斯集团—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但问题很快显露:垄断导致中小企业倒闭,机会平等丧失;社会严重两极分化,劳资矛盾激化。
美国人开始反思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
1901年上任的西奥多·罗斯福总统顺应进步主义的思想和社会的要求,通过反垄断和立法保障工人权益等方式,开始了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府干预经济的行动。
随后,福特生产线的诞生、电气时代一批新技术和发明的出现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订单,进一步壮大了美国经济。
1929年,波及全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来临,美国损失惨重。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加大了政府管理经济的力度,通过一系列新政措施,使美国逐步走出困境,也由此开创了看得见的手(政府)和看不见的手(市场)共同作用于经济的混合经济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美国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并由此开始主导世界。
12大道行思(结篇) 一、大国之谜 回顾500年来各个世界大国发展的历程,讨论大国崛起的关键性因素。
二、大国之惑 历史上的大国依靠掠夺殖民地和武力争霸崛起,已被证明结局并不美好;妄图依靠战争打破和重建世界格局,已被证明结果事与愿违。
三、大国之路 二战后,各国逐渐开始理智地寻找大国之路。
对于理想的大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关于大国的话题,也许是一个永远无法穷尽的讨论。
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
大国崛起读后感500字左右,不要太深奥
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多样化的视野,描述了自15世纪开始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
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
放眼位于欧洲西南部的葡萄牙,这论面积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份, 15世纪时还不到100万的人口的小国,当初仅仅是为了获取香料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
他的成长,如同一艘小船经历了海上的大风大浪,日益看到耸立在海中央明亮的灯塔,到了16世纪出这个人口只有150万的国家,成为了第一代世界大国。
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昌盛并不是以人口、面积来衡量的,葡萄牙所展示的就是他磅礴的勇气和不屈的傲气. 再观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记得普鲁士国王威廉三世曾说过:“正是由于穷困,所以要办教育。
”在这个教育普及的国家中仅就有29位科学家加冕过。
难怪德军总参谋长毛奇早就自豪的说过:“德国的胜利早已在小学生的讲台上决定了
”所以,培育下一代的幼苗是迫在眉睫的任务,人类不断延续,永不熄灭的香火,是世世代代国家的精神传递的骨干,德国正以这一点换来了最终的胜利。
而我们中国的教育制度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弊端,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但是社会现实告诉我们成效微弱。
在众多国家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东亚岛国日本,这个我们中的“小日本”如今却以他强大的国力堂堂正正的屹立在我们的前头。
他曾经和我们的大清帝国一样,资源外流,文化落后,同样惨痛的遭受着西方列强无止境的入侵。
然而,面对同样的状况,他们看到中国“落后便要挨打”的局面,否定了顶礼膜拜所带来的暂时安稳,他们迅速图强振国,维新求变,以惊人的速度迅速成为亚洲第一个摆脱西方列强侵略并实现工业化的国家。
这其中的道理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始终都坚持团结,善于学习的民族创造了今日的辉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有自强的精神,才有自立的可能,才能赢得其它国家人们的尊敬。
中华民族,在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别国。
德国在二战后勇于反思和敢于悔过的行为,最终才得到了全世界的原谅与支持,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波兰集中营纪念地长跪忏悔,真实地展示了这样的精神,跪下去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国! 这样的总统,才能永垂史册,这样的国家,才能熠熠生辉。
那么只有正视历史,直面失败,历史才不会重演,成功才会到来。
在务实上,我们做的比起别国也差的很远,搞浮夸,搞假政绩,搞表面繁荣等等无用的行为,根本不能从本质上,从实际上提升我国的国力。
所以我们始终只能从面积和人口上说是一个大国,而从实力业绩上、效率上讲却不能说是一个强国。
因此,只有重视科学和教育,建立起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制度,善于借鉴学习但绝不简单模仿别国的经验,提高国民素质,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努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强国之梦。
200字的《大国崛起》观后感
观看,让我揪心。
在我们读过的书本中,常说伟大的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地大物……,多少年来,我们为此陶醉。
看过此片,对照十五世纪以来中国所走过的道路,我们如梦初醒,不无遗憾
说有遗憾,因为在人类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领先世界的辉煌,有过崛起的机遇。
早在1405年郑和的船队就已经乘风破浪,远航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比葡萄牙人早了近一个世纪。
只是当年的郑和带领着大船队,只是去宣扬我泱泱大国的实力的,宣扬过后,就回来了,啥事都没干。
而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些小国却是带领着坚船利炮,掠夺着各地的财富回去把他们的国家建设成“大国”。
人类进步的机遇是有限的,谁能抓住,谁就会抢得先机。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德国、英国、这些弹丸小国之所以称之为大,正是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了机遇。
历史像一面镜子照映这我们的今天。
时至今日,国家在崛起,地区在发展。
如何在南京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快又好发展中使建邺进入前列,关键是抓住新的区域调整这个关键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