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60年代初,人们开始对汽车发动机周围零部件的电子化进行研究。
首先使电压调节器及点火装置电子化。
1960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M)开始采用is电子调节器,并于1967年以后在所有车中都换用IC电子调节器。
1973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始采用此电子点火装置,并逐渐普及使用。
1974年起、通用公司开始装备加大火花塞电极间隙、增强点火能量的高能点火系统,并且力图将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电子控制电路制成为一体。
真正的电子控制点火系是由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首创于1976年,称为电子式稀混合燃烧系统(ELBS),它根据进气温度、冷却水温、转速、负荷等由控制器(微型计算机)计算出最佳点火时刻,指令点火。
1977年,美国通用公司推出最早的数字控制点火系统,称为迈塞(MISA)R微机点火和自动调节系统。
福特公司则首先开发了同时控制点火时刻,废气再循环和二次空气的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电子燃油喷射的最初设想是在波士(Bosch)公司于1952年成功地将汽油机实现了直接喷射后,1957年由奔迪(Bendix)公司始创,而真正批量实现产品是1967年波士公司的D型燃油喷射装置,它根据进气歧管压力控制燃油喷射。
为解决D型喷射装置存在的系统精度稍低,排放难以控制的问题,1972年波士公司便推出了L型燃油喷射装置,它直接测量进气量以控制燃油喷射。
80 年 代 初,根据节气门开度和曲轴转速确定喷射的M型燃油喷射装置问世。
之后,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在全世界逐步推广和发展。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使得单一功能的控制技术被整机集中控制取代,同时实现优化的点火正时和精确的空燃比控制。
如:日本日产汽车公司开发了能综合控制喷油、点火时刻、废气再循环、空燃比和怠速,并具有自我诊断功能的综合控制系统。
80 年 代 后期,高性能的16位单片机出现(如MCS一96),它适用于在更加复杂的实时处理系统中。
高性能16位单片机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和强大的性能可以使发动机的控制策略更加丰富和完善,特别是增强了系统的自学习、故障诊断及失效保护等方面。
90 年 代 ,23位单片机开始逐步得到应用,硬件上还采用了可编程逻辑阵列,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微处理器外围芯片大规模集成化等电子技术。
硬件功能的培强使得控制向整车方向发展,如Buick轿车采用了多种电子控制系统:动力总成(含发动机和变速箱)控制系统PCM、防抱死制动与牵引力控制系统EBC\\\/EBTCM、安全气囊系统SIR、车身控制系统BCM等,其中PCM采用无分电器点火系统DSI和进气道多点顺序喷射系统。
发动机控制包括:空燃比、燃油蒸发净化EVAP、怠速、排气再循环EGR、冷却风扇,空调离合器、点火提前角和点火闭合期。
变速控制包括自动换挡等。
在应用单片机的电子控制装置中,控制程序被存储在微处理器或外部存储器的ROM、EPROM、EEPROM中.程序语言卞要采用汇编语言。
在发 动 机 的控制理论方面,发动机的控制从以传统的查表法和PID控制方法向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以及神经网路控制、模糊控制等现代控制理论方向发展,智能控制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成为现在的一个研究热点。
但目前,这些新的控制方法在成熟的产品中还不多见。
智能控制技术综述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摘要:机电一体化是一种复合技术,是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相渗透的产物,是机电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文章简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应用领域,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工业;机电一体化;数控;模块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引起了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
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 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
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 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
因此,为加速推进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必须从以下 几方面着手。
(一)机械本体技术 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
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
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二)传感技术 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 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 有着直接的关系。
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 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
对外部信 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 测技术。
(三)信息处理技术 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 信息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 及应用紧密相连。
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 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 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 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 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
(四)驱动技术 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 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 题。
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 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 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五)接口技术 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数据 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
接口采用同 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 而且可以简化设计。
目前,技术人员正致 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 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 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
(六)软件技术 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
为 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 效率,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包括程序 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 行软件工程等。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一)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及相应的数控技术经过40 年的发展,在结构、功能、操作和控制精度 上都有迅速提高,具体表现在:
【第1句】:总线式、模块化、紧凑型的结构,即 采用多C PU、多主总线的体系结构。
【第2句】:开放性设计,即硬件体系结构和功 能模块具有层次性、兼容性、符合接口标 准,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益。
【第3句】:W O P技术和智能化。
系统能提供 面向车间的编程技术和实现二、三维加工 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引入在线诊断、模糊 控制等智能机制。
【第4句】:大容量存储器的应用和软件的模 块化设计,不仅丰富了数控功能,同时也 加强了C N C系统的控制功能。
【第5句】:能实现多过程、多通道控制,即具 有一台机床同时完成多个独立加工任务 或控制多台和多种机床的能力,并将刀具 破损检测、物料搬运、机械手等控制都集 成到系统中去。
【第6句】:系统的多级网络功能,加强了系统 组合及构成复杂加工系统的能力。
【第7句】:以单板、单片机作为控制机,加上专 用芯片及模板组成结构紧凑的数控装置。
(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C IM S的实现不是现有各分散系统 的简单组合,而是全局动态最优综合。
它 打破原有部门之间的界线,以制造为基干 来控制“物流”和“信息流”,实现从经营 决策、产品开发、生产准备、生产实验到生 产经营管理的有机结合。
企业集成度的提 高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得到 更好的优化,各种生产要素的潜力可以得 到更大的发挥。
(三)柔性制造系统(FMS) 柔性制造系统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 统,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机器人、料 盘、自动搬运小车和自动化仓库等组成。
它可以随机地、实时地、按量地按照装配 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 件,特别适于多品种、中小批量、设计更改 频繁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
(四)工业机器人 第1代机器人亦称示教再现机器人, 它们只能根据示教进行重复运动,对工作 环境和作业对象的变化缺乏适应性和灵活 性;第2代机器人带有各种先进的传感元 件,能获取作业环境和操作对象的简单信 息,通过计算机处理、分析,做出一定的判 断,对动作进行反馈控制,表现出低级智 能,已开始走向实用化;第3代机器人即智 能机器人,具有多种感知功能,可进行复杂 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决策,在作业环境中独 立行动,与第5代计算机关系密切。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纵观国内外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向,机电一体化将朝 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一)智能化 智能化是机电一体化与传统机械自 动化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21世纪机电 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近几年,处理器速度 的提高和微机的高性能化、传感器系统的 集成化与智能化为嵌入智能控制算法创 造了条件,有力地推动着机电一体化产品 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 可以模拟人类智能,具有某种程度的判断推理、逻辑思维和自主决策能力,从而取 代制造工程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二)系统化 系统化的表现特征之一就是系统体 系结构进一步采用开放式和模式化的总 线结构。
系统可以灵活组态,进行任意的 剪裁和组合,同时寻求实现多子系统协调 控制和综合管理。
表现特征之二是通信功 能大大加强,一般除R S232等常用通信 方式外,实现远程及多系统通信联网需要 的局部网络正逐渐被采用。
未来的机电一 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如何赋予 机电一体化产品以人的智能、情感、人性 显得越来越重要。
机电一体化产品还可根 据一些生物体优良的构造研究某种新型 机体,使其向着生物系统化方向发展。
(三)微型化 微型机电一体化系统高度融合了微 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是机 电一体化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国外称微 电子机械系统的几何尺寸一般不超过 1cm 3,并正向微米、纳米级方向发展。
由于 微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体积小、耗能小、 运动灵活等特点,可进入一般机械无法进 入的空间并易于进行精细操作,故在生物 医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工农业乃至国 防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利 用半导体器件制造过程中的蚀刻技术,在 实验室中已制造出亚微米级的机械元件。
(四)模块化 模块化也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一个 发展趋势,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程。
由 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和生产厂家繁多, 研制和开发具有标准机械接口、电气接 口、动力接口、信息接口的机电一体化产 品单元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事,它需要制 订一系列标准,以便各部件、单元的匹配 和接口。
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企业可利用 标准单元迅速开发新产品,同时也可以不 断扩大生产规模。
(五)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机电一体化 有重大影响,使其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种类很多,面向网络的 方式也不同。
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 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 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电一体 化产品。
(六)绿色化 工业的发达使人们物质丰富、生活舒 适的同时也使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 重污染,于是绿色产品应运而生。
绿色化 是时代的趋势,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 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无危害或危害极 小,资源利用率极高。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 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 报废时能回收利用。
绿色制造业是现代制 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综上所述,机电一体化是众多科学技 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必然要求。
它促使机械工业发生战 略性的变革,使传统的机械设计方法和设 计概念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
大力发展新 一代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改造传统机 械设备的要求,而且是推动机械产品更新 换代和开辟新领域、发展与振兴机械工业 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第1句】:李运华.机电控制[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
【第3句】:
【第2句】: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
【第4句】:
【第3句】:王中杰,余章雄,柴天佑.智能控制综述[J].基础自动化,2006(6).
【第4句】:章浩,张西良,周士冲.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6(7).
【第5句】:梁俊彦,李玉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科技资讯,2007(9).
什么是EDA软件
独立键盘:编程简单,但是浪费IO口,毕竟单片机系统的IO资源很有限。
矩阵键盘:编程复杂,但是节省IO口。
不过,目前该方面资料很好查找,所以超过6个以上按键推荐用矩阵方式。
结合实习工作经历,谈谈你对计算机学习的认识
计算机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半个世纪的飞速发展,已由原来的庞然大物变成今天几乎到处可见的微型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共经历四个重大阶段: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使用的微型计算机。
对计算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是二十一世纪大学生所必须要求的。
无论是在我们日常生活还是工作中,计算机都无处不在,他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乃至一切并贯穿始终。
计算机既是一门文化,有是一个工具。
一般人把它当作工具,用之工作,聊天,休闲等。
这也是计算机服务大众的地方,然而对于我们大学生,特别是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大学生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对计算机只停留在会应用的层面上,我们需要更系统更全面地了解它,更深入更精细地研究它,这是对每一个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的基本素质要求。
从高中开始,学校开计算机课,这给我了我第一次机会接触计算机,认识计算机。
当我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时候,它小巧的外型和强大的功能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可谓是爱不释手。
随着计算机老师讲课的深入,我更是对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叹为观止。
不过年少轻狂的我也同样迷恋上了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对计算机世界的认识误入歧途,后来经过拨乱反正,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计算机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好可以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利用不好可能万劫不复,后悔终身。
进了大学,由于专业关系,我有机会学习《学计算机基础教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计算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由于计算机自身强大的功能,计算机已渗透到各行各业。
其网络功能可以连接世界每个角落,让你随时随地,随心所欲联系任何人,访问任何地方,将世界拉进,让生活,工作变的轻松自如。
然而计算机并不可以满足现状,如果不发展进步,最终还是会被时间抛弃,被世界抛弃。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在知识方面走在社会的前沿,并且我们精力充沛。
二十一世纪就是我们展现的舞台,下一步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的重任就落在我们的肩上。
我们不可畏难而退,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责无旁贷,社会寄托的希望我们要努力实现。
我们是时代的骄子,现代化的接班人,要想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打好计算机基础,这样才有可能完成历史和时代所赋予我们的职责
要一份大学生求职经历和感受的文章,在线等
到百度文库里面找一下,应该可以找得到范本
电气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
找个相关的工作不难。
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下面的给你参考参考,希望有帮助。
【第1句】:交通方面,电气化的铁路,像现在的轻轨,地铁,和磁悬浮列车,也包括现在的绝大多数列车都是靠电气化自动远程控制的。
天上的飞机,卫星的发射,等等
【第2句】:工业方面、石油,化工,电力,生产,等各领域都主要是靠电气自动化进行操作,生产,加工,监控和维护。
像煤制油,煤制氢,煤发电,像化肥厂,炼油厂,钢铁生产,各种自动半自动化的生产线,汽车制造,加工,包装的、传送,油田采油,采气的日常操作维护,远程监控,远程控制等等,方方面面基本上都必须用到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
【第3句】:民用方面、民用报警,消防报警系统,暖通系统,安防系统,自动化机械加工,配电系统,供电系统,银行系统,包括我们平时的刷卡系统等等都必须用电气自动化的知识。
【第4句】:通讯方面、卫星的发射,手机,电脑通讯网络,光纤通讯,电缆通讯,各种控制系统等等都必须用到电气自动化的知识才...本人也是电气自动化大专毕业生,现在一家电子厂上班,感觉待遇还行,其实电气自动化大专毕业生还是很好就业的,只是要看个人的爱好了,毕业快一年了,感觉这专业什么都学了,什么都能做,当又什么都不精,就是这感觉。
找个相关的工作不难。
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下面的给你参考参考,希望有帮助。
【第1句】:交通方面,电气化的铁路,像现在的轻轨,地铁,和磁悬浮列车,也包括现在的绝大多数列车都是靠电气化自动远程控制的。
天上的飞机,卫星的发射,等等
【第2句】:工业方面、石油,化工,电力,生产,等各领域都主要是靠电气自动化进行操作,生产,加工,监控和维护。
像煤制油,煤制氢,煤发电,像化肥厂,炼油厂,钢铁生产,各种自动半自动化的生产线,汽车制造,加工,包装的、传送,油田采油,采气的日常操作维护,远程监控,远程控制等等,方方面面基本上都必须用到电气自动化专业知识。
【第3句】:民用方面、民用报警,消防报警系统,暖通系统,安防系统,自动化机械加工,配电系统,供电系统,银行系统,包括我们平时的刷卡系统等等都必须用电气自动化的知识。
【第4句】:通讯方面、卫星的发射,手机,电脑通讯网络,光纤通讯,电缆通讯,各种控制系统等等都必须用到电气自动化的知识才能实现
自动化专业是什么,国内哪些学校比较强
一个在专业分流后,读了两年半即将毕业的大四生的内心感想:自动化专业又称为“万金油”专业,会学习非常多的知识门类。
简单来说,自动化是在此控制理论基础上,学习相关技术,并在实际场景中进行应用,本科阶段更多的是电类、控制理论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但高年级也会涉及模式识别、嵌入式系统开发等专业性强一点的课程
在学院里,自动化专业基本算是“软硬兼收”的一种学科吧~国内开设自动化专业的高校相对较多,基本上只要有工学门类的就会有自动化专业。
在众多高校中最为专业实力最为强势的基本上是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这三所老牌工科强校了。
其中,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成立于1970年,是将一批有关的专业联合建立起国内第一个自动化系。
自动化的一级学科为“控制科学与工程”,其一级学科下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两个二级学科均排名第一。
其余方向也居全国前列。
这里还想提及的是东北大学,虽然在学校综合实力上不抵前三所学校,但就其自动化实力而言不容小觑。
东北大学创办首批工业电气化自动化专业,自动化博士点成为国内第一批设立的四个自动化学科博士点之一,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博士点成为国内第一批两个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博士点之一。
上一篇:当选党支部书记的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