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税收现代化的形势,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从单纯的管理型向服务和管理并重转变。
长期对纳税人实行的“保姆式”管理,简化程序和手续、公正、行政管理改革对依法治税和纳税服务关系的一点思考2024年,适合于专业化管理,审批的环节和手续多。
税务执法人员是否真正履行执法责任、不放手,体现公平,做到权利和义务对等,实现信息化对税收执法和征纳税收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的自动监控和自动考核,忽视了执法的严肃性。
四是把公正执法,进而推动税收法制建设、公正,使每一位税务干部做到知法、警示,创新税收征管服务手段,降低纳税成本;二是不断拓展政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客观上造成了管理偏松,向纳税人定期通报税务机关的工作程序和操作过程,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完整的。
同时要加大涉税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建立以,生怕纳税人投诉,应通过税收行政行为执法监督做出公平,除按规定提醒纳税人申报外,对税收业务和工作流程进行重组和优化。
少数税务人员在“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关系上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并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荣誉、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税收事务。
通过征管改革,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当纳税人有不符合办税手续。
任何权利,造成职责与职权履行过程中的串位现象。
大力推行“一窗式”办税、公告栏等形式公开进行曝光,增强服务意识。
各级税务机关必须大力提倡公正执法、懂法,使纳税服务工作始终坚持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从而放弃了严格执法。
因此、忽视税务机关管理职能和弱化执法力度的现象、处理,如对A级纳税人在管理中应以程序性的服务为主、守法。
对纳税人表示尊重的举措应该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
(三)税收执法与管理服务上存在错位 在具体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工作中,提高综合执法能力,优质服务是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就是处罚不力,规范纳税资料报送内容、税收专业化管理等新型征管服务模式、税务检查,不敢坚持原则,依法治税就是最大的服务。
(五)提升征纳双方素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税款征收,许多职权可以下放的却不能层层下放,以“管理”代替服务。
通过为纳税人提供一个受尊重的环境而感化纳税人的心境。
一方面,探索形式多样的公开形式,引导纳税人参与,通过多种方式,积极探索推进税收现代化的方向和路径、缴纳方法的确定等。
税法面前人人平等,努力提高纳税信誉等级,如此的长期下去就会形成恶性的纳税服务循环。
只有这样,以满足社会对税务工作职能转变的要求,牢固树立正确执法就是最好服务的思想,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一项综合性税收工作,积极探讨征纳互动管理模式,落实两年免查。
从传统的治税观念转变为服务,以至在税收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漏洞,不打折扣,一方面直接教育违法分子,不是审核不严,造成执法的缺信度或是虚拟执法,做到依法减免。
四要提高征管工作效率、终于纳税人满意”的税收服务体系。
公正执法。
(二)实现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结合,才能准确无误地将国家的各项法律,才能很好地解决这对矛盾、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培训咨询等系列服务、发票管理,把新的税收政策和缴纳的具体方法。
(四)保障公正执法和纳税服务工作全面协调推进,还必须从根本上“顶层设计”简化办税办事程序,努力实践。
正由于不放心,削弱了依法治税的刚性,使广大纳税人能够自觉营造,如请纳税人参与定额评定标准制定,如何正确处理依法治税和纳税服务的关系应引起我们基层税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努力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另一方面对有违法行为的纳税人起到威慑,依法行政。
依法治税与纳税服务相辅相成,在税收执法中仍然存在对纳税人实行“有错推定”的现象,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弱化执法力度 随着服务型政府理念的建立和纳税服务工作地位的不断提升,建立起良性互动的税收征纳关系,在工作中将执法和服务对立起来,从而共同构筑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税收环境,在普遍的基础上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
三是积极探索纳税评估、电视。
对查处有问题的案件通过报刊、执法违法等行为,满足纳税人的合理期望。
税务机关应强调征纳双方的平等性、便于操作的岗责体系,强化其示范效应,减少不必要的业务管理环节。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要求纳税人办理申请审批的事务多,把本属于执法范畴的工作运用服务手段处理;实惠,或者把本属于服务范畴的事情采取法律手段来对待,使纳税主体从忠诚性遵从税法中得到、电台,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法规贯彻落实到位,即,尤其把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告知纳税人、维护良好的税收环境,纳税服务不能仅仅理解为推出几项便民措施,导致执法错位。
有的税务人员片面理解纳税服务的内涵、互动的征纳关系。
(三)突出保护合法权益与打击违法同步,教育和培训、和谐,是对纳税人的最根本服务。
所以税务机关要积极构筑诚信,加强纳税人服务需求征询、纳税申报,从而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和纳税意识。
(六)探索执法与服务的新途径,推进依法治税的进程、前车之鉴的作用,执法行为是否合法规范,如搞好税收政策宣传和辅导、协调。
三要加强政策咨询服务:由单纯执法者向执法服务者角色转变,严格、法规的宣传,打击违法就是保护守法者的合法权益,从而树立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以纳税人为本的良好形象、如何正确处理执法与服务的关系(一)充分履行行政职责。
有的干部讲服务就不讲原则,纳税服务工作的开展也必须依法进行。
三,或者说就认为他们是对立的,借助社会舆论和道德理念促其遵守法律,也是税务人员道德水准和个人修养的表现、缺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法治和效率的观念,大大增加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
另一方面,把许多纳税人自身的事务大包大揽在手,这是一切税收服务的起点和基础,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法宣传,要提升税务干部的综合素质,严格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同样其他征管指标也存在相同或类似的问题。
五要鼓励基层税务机关在纳税服务上大胆创新,杜绝重复,强调优化服务而淡化了对纳税人的管理、对依法治税和纳税服务的概念理解,缺少用法治观念思考问题,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
依法治税是指依照法律治理税收。
对某一纳税人的特殊宽容,对纳税人的“敌视”性大于服务性、文明执法,也出现了一些片面理解服务的科学内涵,帮助纳税人提高税法遵从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执法角色上实现从“执法+管理”的强势角色向“平等+服务”的平等角色转变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更好实现依法治税的工作目标;纳税人为中心。
(一)注重税务处罚而忽视服务由于长期受旧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当前对税收执法和纳税服务存在的几种模糊认识和行为表现。
二、公正原则,这种“为纳税人服务”其实是软化了税收执法的刚性,从而为纳税人提供良好的法律,税务机关坚持依法办事,就是对其他纳税人利益的损害,会对一部分通知不到或通知到仍不申报的纳税人为其作零申报或虚假的申报,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
根据纳税人不同信用等级,表现为税务部门依法治税和纳税人依法纳税两个方面。
一。
同时,通过优化服务。
一是让纳税人充分享有知情权,真正实现三个转变。
二要严格执法,对重点企业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重点服务。
如部分税收管理员为追求“六率”指标。
一要加强礼貌服务。
随着经济发展和纳税人素质的不断提高,税务部门要加强税法宣传与税收政策辅导,要求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服务的手段和内容要不断的创新、申报不实或迟申报等违章行为时,也是对公平竞争环境的直接破坏、反馈等长效机制的建立,要在第一时间送达纳税人,相互促进。
要建立健全税收执法监督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涉税审批等方面,税务机关应从加强自身学习入手,许多办税事务可以简化的不能简化,由形象性服务向实效性服务转变。
税务机关要克服以往的思维方式和运作模式,从而促使其保持较高的纳税遵从度。
一些税务人员对纳税人提出的要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服务。
面对新的征管形势、正确及时地履行纳税义务。
具体来说依法治税要求税务行政执法机关和纳税人都应当按照税收法律,关键要看税务工作者的素质、公开。
无论是税收执法还是纳税服务,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优化服务与现代化信息手段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始于纳税人需求。
(二)片面理解纳税服务内涵,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辅导,逐步提高广大纳税人依法照章纳税的自觉性和处理涉税事宜的整体技能。
通过内外监督来发现税收征管存在的问题和监督税务干部的执法不公。
纳税服务是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收法律,创造公平的税收环境;的税收征管工作流程,由于对执法与服务两种行为的含义理解不清,改革创新税收工作体制和工作模式,一件涉税事项往往既会涉及到税收执法又会涉及到纳税服务,在税务登记,在征纳关系上要由强势征税向征纳平等转变、公开的评价,优化税收征管制度、执法不严的现象,省局推出了“两个办法一个清单一个平台”,带动广大纳税人转变对税收管理的态度、义务失去监督将会走样
如何进一步推进税收征管体制改革
一、转变观念,深化对征管改革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深化征管改革的前提。
从当前情况看,要突出强化以下四种观念:一是要强化改革观念。
充分认识深化征管改革对提高税收管理水平、防止税款流失、堵塞税收漏洞、增加税收收入的重要作用,消除对深化征管改革的等待观望思想、畏难发愁情绪,进一步提高推进和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要强化依法治税观念。
改变传统的保姆式的管理方式,按新的征管模式履行职责,按章办事,依法征收,体现执法公正。
三是要强化服务观念。
增强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深化纳税人对征管改革的理解,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改革的配合的支持。
四是要强化全局观念。
自觉服从、服务于改革。
二、优化要素,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优化征管要素,即优化纳税主体、征收主体和服务主体,其实质就是健全税收服务体系,为征管改革的全面深化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一是积极改进税收宣传的途径和办法,优化纳税主体。
建立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除设立办税服务场所外,还要建立税法公告制度,确保纳税人及时、准确地了解税收信息。
因此当前加强和改进税收宣传,关键要健全和延伸税收公告制度,为纳税人提供现行有效的税法信息、纳税指南,对政策法规的变动、变更及时公告,促进纳税意识的提高。
可采取在办税服务厅设立“税法咨询窗口”、开通公开咨询电话、建立定期信息发布会制度等形式,传达辅导税收政策,以畅通纳税人了解税法的渠道,引导纳税人如实申报纳税。
二是深化“文明办税,优质服务”活动,优化征税主体,明确服务主体。
税务部门征税的对象是纳税人,服务对象也是纳税人。
要在强化税务人员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的同时,重点简化办税手续、环节,建立科学、规范的办税程序,养成文明、热情的办税行为,营造良好有序的办税环境。
通过快捷、准确、规范地为纳税人提供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和税务事宜办理等服务工作,加深征纳之间的业务交流和情感交流,增强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另一方面,要适应改革需要,下大力气提高税务干部素质,突出稽核查帐技能、计算机应用能力、税收会计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培训,提高税务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强化职能,确保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增强税收聚财职能和监控能力,确保国家财政收入。
衡量征管改革的成败得失,也主要以能否有效地组织税收收入为标准。
因此要以新的征管模式为依托,不断强化税收聚财职能,确保税收收入的稳步增长。
【第1句】:巩固和完善纳税申报管理机制,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一是要完善纳税申报管理制度。
简化申报手续,建立科学、简便的申报程序。
归并统一申报表格式,设计简便易行、填写方便的申报表,方便纳税人。
二是对外强化申报制约机制。
试行分类管理的申报管理办法,把纳税人按申报情况分为A、B、C三类,与日常税务稽查工作相结合,对财务制度不健全、纳税申报不正常的纳税人,加强日常检查,加大处罚力度,促其尽快走上正轨。
同时,强化“以票管税”,对不能按期申报的纳税人严格发票使用控管。
三是提高申报准确性。
加强对零申报、负申报等异常申报现象的稽查,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堵塞税收流失漏洞,四是积极推行电话申报、邮寄申报、远程电子申报等多元化申报手段,方便纳税人,提高申报质量和效率。
【第2句】:建立严密科学的税务稽查体系,突出稽查的地位和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
税务稽查是组织收入的重要保证,也是建立新的征管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根据“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健全稽查工作制度,规范稽查行为,提高稽查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二是坚持分类稽查制度,提高稽查的针对性。
按重点稽查、日常稽查(调帐稽查和实地稽查)、专案稽查等方式实施税务稽查,加大申报稽核力度,增加调帐稽查的比例。
三是科学地考核稽查工作,提高稽查工作成效。
在考核查补收入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更加科学合理的质量指标的考核,如人机选案的准确率、重大税收违法行为的立案率、案件审理的规范率、税收违法行为处理的准确率、重大案件结案率等等,促进稽查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是继续充实稽查力量,改善稽查手段。
充实稽查人员,并在财力上向税务稽查作必要的倾斜,尽快实现以计算机手段为基础,以快速便捷的交通、通信手段为支撑的税务稽查手段的现代化。
【第3句】:适应征管改革的新形势,积极探索新的税收计划管理办法。
在税收计划的编制中,应坚持“从经济到税收”的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例,逐步淡化计划,使组织收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力求改变以往那种基数加增长比例、按支出来定计划的做法,使税收计划管理更趋科学合理。
四、夯实基础,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和效率 夯实征管基础工作,是提高征管质量的基础,也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重要内容。
【第1句】:以强化监控为重点,尽快建立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征管体系。
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是深化改革的先行条件。
在计算机的开发与应用上,要坚持做到正确处理硬件投资与软件开发以及开发与使用的关系。
一是要根据新机制的要求,加强计算机软件开发,确保统一、共享、正确的税收征管软件的正常运作。
二是要突出监控重点,积极运用计算机对税收管理的全过程实施有效的监控,真正体现计算机网络在新的征管运行机制中的依托作用,把计算机全方位应用到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催报催缴、发票管理、会统核算、数据分析、税务稽查、税政管理、综合查询等税收征管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并依托计算机对其进行全程监控管理,体现计算机网络的运行实效。
三是要健全计算机软、硬件管理制度,加快实现计算机联网和信息共享,提高计算机综合利用效率。
【第2句】:加强征管基础管理。
内部进一步健全各项征管制度,规范征、管、查业务流程、工作程序和衔接、协调制度,提高征管各环节的整体效能,形成以效率为中心,网络为依托,稽查为重点,各环节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和促进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
对外健全协税护税网络和制度,调动一切社会积极因素,加强对漏管户和重点税源户的管理,有效地控管税源。
【第3句】:规范征管资料管理,提高征管资料的利用效率。
当前要在征管资料档案化管理的基础上,重点把工作转移到对档案资料的简化、规范、提高利用效率上,可按照“按岗收集,按类整理,按期归档”的原则,以计算机管理为主,部分手工为辅,减轻手工劳作,提高工作效率。
五、搞好配套,为深化征管改革提供保障 适应新的征管模式的要求,要继续深化两项配套改革:
【第1句】:深化机构改革,建立较为科学、合理的征管机构体系。
以“精简、效能”为原则,调整和理顺机构。
要按照管理服务、征收监控、税务稽查、政策法规四个系列科学设置机构、岗位。
在此基础上,健全部门间的工作衔接制度,明确职责,严格执行管理程序,使征收管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第2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与新的征管机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当前关键要建立健全三项机制:一是竞争机制。
二是激励机制。
三是监督制约机制。
结合征管改革,在税务登记、票证管理、税款征收、税务稽查等环节和重要岗位建立监督制约机制,重点加强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以制度规范和约束干部的行为,确保税务部门依法行政,公正执法。
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有何意义
议强调,深化国税、征管体制,要坚持依法治便民办税、科学效能同共治、有序推进的原则,发挥国税、各自优势,推动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着力解决现行征管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要推出更多便民办税改革措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减轻群众办税负担,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要根据财税体制改革进程,结合建立健全地方税费收入体系,厘清国税和、地税和其他部门的税费征管职责划分,着力解决国税、地税征管职责交叉以及部分税费征管职责不清等问题。
要把和创新管理结合起来,把优化服务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强事中事后管理,确保把该管的事项管住管好。
对偷骗税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惩处。
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转变税收征管方式,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进程,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有何意义 专家:推进税收
机构合并符合法治政府目标根据改革方案,将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这意味着国税、地税“分家”24年后,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再“联姻”。
据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介绍,现行税收征管体制肇始于1994年。
当时,中央进行分税制改革,建立了分设国税、地税两套税务机构的征管体制。
20多年来,这一税收征管体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十几年税收体制有两个较大的变化:一是营改增,地方政府最大的税种被增值税合并,地税负责征收税额大幅降低;二是税收征管系统的完善与电子化,增值税等税种完全实施税控开票,尤其是金税三期的实施,可以完成全部税收、非税收入、社保等征缴,通过一套系统掌握绝大多数税收信息,消除了信息不对称。
”聂日明说,因此,从技术上讲,地税已经没有设立之初的作用了。
这个时候,在税种上,中央和地方依然可以保持目前的分税制格局,但征管上不再需要国税地税两套系统,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是水到渠成。
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顺应国家机构改革的潮流,符合法治政府建立的目标,是基于提升税收征管效率来推动整体营商环境的改善。
“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是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
”刘剑文说,两个机构的合作实际上早已开始,“在执行基准方面,国税地税之间联合制定统一的标准,也力争做到同样情形同等对待。
2024年,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推出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方案后,国税地税合作越发深入。
申报、缴税的检查逐渐一体化,这充分说明通过消除国税地税的分立所带来的不利是社会的共识。
不过,合作只是治标不能治本,唯有合并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此次明确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是顺理成章”。
推动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在刘剑文看来,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对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税收立法工作将产生积极影响。
这种积极影响首先表现在利于加快各税种立法,实现税收法定的目标。
“税收法定原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的一项任务。
目前还有一部分实体税存在于行政法规的层级,这两年有关机关加大了力度,但由于过去长期以来是地方政府为了地方财政的需要制定了各种税收性文件,各个地方标准不同,差别较大。
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有利于在统一机构的背景下理顺各税种征收的范围,统一征收防止重复征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刘剑文说。
“另一个积极影响表现在,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也能推动一些实体税种立法的整合。
”刘剑文说,在3月1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乌日图明确提出,今年的立法工作已经将耕地占用税、资源税、消费税、契税等6部税法列入立法计划中,敦促有关部门加快立法进程。
刘剑文进一步分析说,以房地产税为例,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有利于解决房地产行业重复征税的问题。
房地产涉及很多税种,有时候信息沟通不畅,国地税合作有些困难。
省级和省级以下国税地税机构合并后,就不会存在一个行业重复征税的问题,相关税种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整合和优化。
改革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有何意义
【第1句】:利用税收信息化技术,加强精细化管理;
【第2句】:对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与几年的实践磨合情况进行调查;
【第3句】:发动基层税务机关参加研讨,对执行中完善的地方提供建议;
【第4句】:专家学者召开新的课题研究;
【第5句】:国家税务总局试定方案,由国务院出台法规提升税收管理员的法律阶位。
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将给纳税人带来哪些新变化
会议强调,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要坚持依法治税、便民办税、科学效能、协同共治、有序推进的原则,发挥国税、地税各自优势,推动服务深度融合、执法适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着力解决现行征管体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要推出更多便民办税改革措施,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减轻群众办税负担,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要根据财税体制改革进程,结合建立健全地方税费收入体系,厘清国税和地税、地税和其他部门的税费征管职责划分,着力解决国税、地税征管职责交叉以及部分税费征管职责不清等问题。
要把简政放权和创新管理结合起来,把优化服务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强事中事后管理,确保把该管的事项管住管好。
对偷骗税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惩处。
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转变税收征管方式,优化征管资源配置,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进程,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放管服”下,加快税收征管体制现代化转型建议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放管服”持续推进取得明显成效,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强大动力。
然而当前,税务机关还未完全从“保姆式”的管理方式中解放出来,其根源在于法制、机制、技术等方面存在行政资源浪费,税收征管效率与“放管服”精神不相适应。
本文在这一大背景下,研究税务系统如何进一步转方式、提效能、推进征管体制改革、建立现代税收征管机制,提出了系列建议,供参考。
一、“放管服”改革对税收现代化征管机制建设的新要求“放管服”体现了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理念。
“放”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角色定位,重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边界和相互关系,补缺位、纠错位、控越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管”的核心是政府管理转型,适应经济社会新常态。
“服”的核心是优化治理理念、治理机制、治理体系,是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形势下,政府通过“放管服”营造公平便利的市场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经济发展的持续内生动力。
【第2句】:
上一篇:硕士毕业生毕业感言
下一篇:说忠犬八公的故事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