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文案青树林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媳妇到门前,还得个老牛钱】(谚)新媳妇迎到门前,还得耗费一条牛的价钱。指旧时娶媳妇花费很大,从提亲到订亲直到完婚,花钱无数。

【第2句】:【不分青红皂白】释义:皂:黑色。不分是非,不论曲直。例句:“那‘小畜生’不分青红皂白,就夹脸一嘴巴……”

【第3句】:【三教不束管】(惯)三教:佛教、儒教、道教。束管:管束。三教都不管。指谁都不愿搭理。

【第4句】:【贼人的腿,艺人的嘴】(谚)贼人怕捉,腿跑得快;艺人嘴巧,能说会道。指不同营生的人,都根据需要,发展着自己的特长。

【第5句】:【四两换半斤】(惯)指占了点儿小便宜。

【第6句】:饿猫衔鱼——嘴紧

【第7句】:【乱成一锅粥】(惯)形容秩序非常混乱。 也作乱成一团。 乱成一团麻。

【第8句】:【丑妇免不得见公婆】(谚)指再丑陋的媳妇,终究要见公婆的面,这是免不了的事。泛指无论怎样为难的事,总得要出面解决。 也作丑妇终须见姑嫜。姑嫜:公婆。 丑媳妇总躲不过公婆的面。

【第9句】:吃河水长大的——管得宽

【第10句】:【千滚豆腐万滚鱼】(谚)指豆腐和鱼多煮些时间才能入味。

【第11句】:奶奶看电视,新闻报道说罪犯逃跑了,她便自言自语地说:“蛤蟆再跳,跳不出水塘;坏人再逃,逃不过法网。”(广东·龙门)

【第12句】:【宁撞金钟一下,不打铙拔三干】释义:金钟、铙拔:都是打击乐器。比喻宁愿向有力量能解决问题的人央求一次,不向没有力量不能解决问题的人央求多次。例句:陆勉舟进京上奏折仰赖肃顺代转,还有另一层想法,在中俄关系上,肃顺是朝野罕见的强硬派,陆勉舟是要“宁撞金钟一下,不打铙拔三千”的。

【第13句】:【为人容易做人难】(谚)指人活在世上容易,要做个有品格、有作为的人不容易。

【第14句】:马背上耍杂技——艺高胆大

【第15句】:三叔看到村里一些人靠投机取巧发了财,心里也痒痒的。爸爸劝他说:“莫怨自己穷,穷要穷得干净;莫羡他人富,富要富得磊落。”(河南·扶沟)

【第16句】:小霞后天就要到县城参加歌咏比赛了,可她仍像没事似的。她妈妈对老师说:“别看她这几天表面上挺悠闲的,心里可又是锣又是鼓的,在暗暗用劲呢!”(山东·平度)

【第17句】:槐树上要枣吃——强人所难

【第18句】:【少年夫妻老来伴】释义:指夫妻共同生活,能互相照顾。例句:生下个红头花色的崽娃来,他王家也不致断了香火子嗣。就是生不下崽娃,少年夫妻老来伴,寒冬腊月也有个暖被窝的……

【第19句】:【看着茅房拉不出屎来】(惯)比喻时机来了却想不出主意。

【第20句】:哈巴狗逮耗子——像猫又没猫的本事

【第21句】:【西方不亮东方亮】见“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第22句】:【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谚)在低矮的屋檐下,不想低头也得低头。比喻受人制约,只得任人摆布。 也作在矮檐之下,惟有低头过。 在他檐下走,不敢不低头。

【第23句】:【 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没做坏事,没有顾虑。成语:问 心无愧、处之泰然。萧红《呼兰河传》:“走黑路怕啥的,没有 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第24句】:【老和尚不撞钟——得不的一声】(歇)撞钟:打钟。得不的:巴不得。指好不容易盼望到一句话,正合自己的心意。

【第25句】:出水的虾子一活蹦乱跳

【第26句】:耳朵上挂板子——打听打听

【第27句】:【打狗不怕狗咬,杀猪不怕猪叫】释义:比喻要干,就不要有顾忌。例句:打狗不怕狗咬,杀猪不怕猪叫,树叶掉下来砸不着脑袋!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团结起来怎么能斗倒地主恶霸。

【第28句】:【打抽丰】(惯)抽丰:分肥,分得利益。指利用各种名义或关系向人索取财物。一说,古时衙役每于秋风起时以做棉衣为由向富户索款。 也作打秋风。 打秋丰。

【第29句】:快马左兜右旋——抖威风

【第30句】:【烧的纸多,惹的鬼多】(谚)给鬼烧化的纸钱多,招来讨要纸钱的野鬼就多。比喻人做事无原则,迁就照顾的面越宽,招惹来的麻烦事就越多。

【第31句】:【交椅】现在所说的“交椅”,是人们对权力的另外一种描述,“坐上第一把交椅”是指成了某地、某组织、某单位的“第一把手”。那么,“交椅”源自何处?传说“交椅”与唐玄宗李隆基有关。这位李三郎风流成性,喜好旅游,经常游山玩水。可是,出远门不能坐龙椅,那些太监设计出轻巧方便且能折叠的椅子,不用就叠上,用时再打开,而且还能灵活转动一周。玄宗坐上一试,果然舒服,比龙椅还要受用。因为这种椅子可以折叠,椅腿交在起,玄宗皇帝传旨,将此皇家专利产品命名为“交椅”。不过,“交椅”在史料中确有记载。宋代高承在《事务纪原》中引《风俗通》的话说:“汉灵帝好胡服,景师作胡床,此盖其始也,今交椅是也。” 这段话明确指出,在汉代称胡床,在宋代称交椅,胡床即交椅。北方的“胡床”比较实用,样子犹如矮凳,坐上去很舒服,胡床双足交叉,可以折叠,好像现在的马扎。到随朝,因忌讳“胡”字,原先的“胡床”改名为“交床”。约在唐以后,人们在“交椅”上添加后背和扶手,制作出了原始的椅子。“交床”随即荣升为“交椅”。到了南宋时期,正式有了“交椅”之名。当时的“交椅”有直背与圈背两类,坐上去都很舒服。宋江在梁山好汉中坐第一把交椅,别忘了,那小说是明朝人写的,不过,文艺作品也不能脱离当时的生活环境。

【第32句】:紧着裤带数日月——难过

【第33句】:【粥锅里照影子】(惯)粥稀得可以照见人的影子。比喻粮食将尽,几乎断炊。

【第34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释义:相互牵连,荣辱与共。例句:“《红楼梦》里有句话:‘—荣俱荣,—损俱损’,反正我是跟定了。”

【第35句】:【会家不忙,忙家不会】(谚)会家:会做的人,懂行的人。指从容应对的必是行家,慌手慌脚的必是外行。 也作会者不忙,忙者不会。 忙者不会,会者不忙。

【第36句】:【老天不负苦心人】做事肯下功夫,总会有收获。老天,也 说:皇天、上天。香港梁凤仪《千堆雪》:“老以为皇天不负有 心人,自然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谁料得到 又是另一个峰回路转,山外有山?”

【第37句】:妈妈常让我去洗碗,而我又推给妹妹,妹妹呢,又撒娇推给妈妈。妈妈无可奈何地说:“你看,真是大懒推小懒,伙计推老板。到头来,还是我的事儿。”(江苏·建湖)

【第38句】:【另起炉灶】(惯)另外再垒砌炉灶。1比喻重新开始。2指分家另过。3比喻另搞一套。 也作另立炉灶。 另立灶火门。

【第39句】:【见死不救,牲畜不如】(谚)指见人有危急就应该立即伸手救援。

【第40句】:【抬的高,跌的重】见“捧得高,跌得重”。

【第41句】:【把狼羔子当亲人】释义:比喻把坏人当成好人。例句:你这会儿迷着,回去趴在被窝里想想,你是个什么人,像不像个队长,像不像个复员军人,你别把狼羔子当亲人看。

【第42句】:飞蛾扑灯——祸由自招;惹火烧身:自取灭亡

【第43句】:【有添柴的,有撤火的】有赞成的,有反对的。类似的:有烧 香的,有拆庙的。《1978年作品集》:“对村北的工程,有添 柴的,有撤火的,还有泼凉水的!”

【第44句】:船老大坐后艄——见风使舵

【第45句】:【搽胭脂抹粉】(惯)胭脂:一种红色的化妆品,常涂在两颊或嘴唇上。粉:化妆用的细粉末,多涂于面部。本指用化妆品化妆,比喻掩饰缺点、错误或罪行。

【第46句】:【鸡儿不吃无工之食】(谚)鸡不白吃食。公鸡吃食会报晓,母鸡吃食会下蛋。借指人不应白得人家的好处,要注意回报人家。

【第47句】:猴子穿大褂——充阔佬;装入样

【第48句】:【结束】事情到了最后阶段称之为“结束”。如快开学了,暑假即将结束。 “结束”一词,源自古代少女结婚。现在只要看到女子的左手无名指上戴了戒指,就表示她已经订婚或结婚了。而在我国古代,女子把头发束起来也就意味着她已经订婚或嫁为人妇了。“结束”一词的由来跟古代妇女结婚有密切的关系。“结束”就是把头发盘结束起来.“结发夫妻”也是来源于此。我国儒家传统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头发也被认为是人体最珍贵、最神圣的一部分,古代女子一生是不能剪发的,头发也就越长越长。大约到十五岁的时候,就必须把头发盘起来,要举行笄礼,也就是成年礼。这时候家里人会把及笄女子的头发盘成发髻,再插上簪子,表示此女子成年了。而且一般来说,女子在“及笄”之前,父母就已经给她订下了婚事,到“及笄”那一年出嫁。束发结簪就表示女子已为人妇,为闺阁之女的完结,为之结束,这就是“结束”一词的由来。同时,又是该女子新生活的开始。

【第49句】:【百货中百客】(谚)指商店中的货物必须品种繁多,才能满足各方面顾客的需求。也泛指社会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物类,都有各自不同的专门用项。

【第50句】:开山平地——积少成多

【第51句】:【善猪恶拿】(谚)指无论怎样驯服的猪,擒拿时都必须心狠手重,不可粗疏大意。比喻擒拿敌手必须高度警觉,不可心慈手软。

【第52句】:【鹅吃砻糠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歇)砻糠:稻谷砻过后脱下的外壳。指人各有自己的福分。

【第53句】:我放学回到家里,什么事都不想做,妈妈批评我说:“就是等老鸹往嘴里屙,人也得张张嘴啊!”(河北·磁县)

【第54句】:【温开水泡茶——慢慢来】(歇)指行动迟缓或行事慢慢腾腾。

【第55句】:【娼不笑人娼,盗不骂人盗】(谚)娼:妓女。比喻从事低贱行业的人,不会鄙视同行者。

【第56句】:【放鹰就不怕鹰展翅】(谚)人既敢放鹰,就不怕鹰展翅高飞。借指人既有胆识做,就有把握控制事态发展的全局,不怕乱套。

【第57句】:【入山擒虎易,叉手告人难】(谚)叉手:两手抱拳,表示敬意。进山捉拿猛虎还比较容易,难的是向人低三下四地求助。指向人求助是世间最难堪的事。 也作入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上山擒虎易,开口求人难。

【第58句】:【按牛头吃不得草】(谚)指牛不想吃草时,硬按住它的头角让它吃也没用。比喻做事贵在顺理成章、情通理顺,专靠强迫命令是行不通的。

【第59句】:老鼠尾巴——大不了

【第60句】:【商场如战场】经商如同作战,要能够抓住时机,大胆果 断,争利不认人。池莉《来来往往》:“俗话说商场如战场,恐 怕今后很难兼顾家庭这一头了。”

【第61句】:【钱财通性命】见“财连于命”。

【第62句】:【抱金娃娃】(惯)比喻得到极大的收获。

【第63句】:【犬子】“犬子”是谦词,对人称自己的儿子。这一自谦,实际有督促希望孩子进取之意。而对别人的孩子则称“虎子”。对自家的孩子称“犬子“,还与古时候的人对一些自然现象以及生老病死没有科学、系统的认识有关。遇到一些奇特或无法解释、存在困惑的事情,常常自觉不自觉与神鬼挂上钩。如一些有才华、绝顶聪明的人突然生病死亡,往往被人们认为是被请到天上做神仙去了;小孩生病夭折,则被认为是被小鬼捉到地狱去了。由于存在这种迷信思想,因承相袭,潜移默化,中国人形成了给小孩特别是男孩起贱名的习惯。如司马相如小时候就曾被父亲唤作“犬子”。他们认为名字叫得越不好听,鬼神就越不在意,孩子就越好养,曾几何时,“狗剩”、“狗子”、“熊货”、“贱三”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名。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给小孩起名少了很多顾忌,讲究清脆响亮、音韵优美、寓意深刻、寄予厚望、望子成龙,以前那种起贱名的现象越来越少,近乎绝迹了。

【第64句】:【尽听拉拉蛄叫,别种庄稼了】见“光听拉拉蛄叫,就别种地了”。

【第65句】:妈妈常教育我要和同学们搞好团结。妈妈说:“连根草,人绊倒;一堆小布片儿,缝在一起成了大床垫儿。”(安徽·肥西)

【第66句】:【船到桥,直苗苗】(谚)指船行到桥头,船身自会直直地随着水流通过。比喻凡事用不着心急,事到临头,自会有解决的办法。 也作船到桥头自会直。 船到江心自会直。 船到湾头自然直。

【第67句】:满园的萝卜一个个都是头

【第68句】:【堂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谚)瑞草:吉祥的芳草。即使是芳草,要是长在堂前,也会因为妨碍人行而惹人讨厌。比喻好事做不到点子上,还不如不做的好。

【第69句】:【骆驼下骡子——怪种】(歇)下:动物生产。本指怪异的变种,转指不肖的子孙。含责骂意。

【第70句】:【搀上八两水,不信涨不出半斤分量来】(谚)八两:旧制秤一斤是十六两,八两正好是半斤。在面里掺进半斤水,自然会增加半斤分量。 比喻付出多少,就必定能收获多少。

【第71句】:粗线补衣——外边难看里边牢

【第72句】:【喊倒好】见“喝倒彩”。

【第73句】:【磨刀不误砍柴工】(谚)把砍柴的刀磨快,虽然费了些工夫,但砍柴就省时省力。指凡事作好准备,就会事半功倍。 也作“磨镰不误打柴工”。

【第74句】:【花又不损,蜜又得成】释义:花不受损伤,蜜又能酿成。比喻既要有所得,又不要又有所失。例句:人云:“花又不损,蜜又得成。”予谓花不损,何由成蜜?且京师危急,今欲存社稷耶?存百姓耶?

【第75句】:天安门升旗——太阳出来了

【第76句】:大伙都在搬砖头,七岁的华华也挤在人群里凑热闹,有时还一次搬两块呢。她妈妈笑着对大伙说:“她是没牙齿偏喜欢吃硬豆,我们想歇还歇不成呢!”(江苏·宝应)

【第77句】:【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惯)形容虽然相距很近,互相却并不往来。 也作鸡鸣犬吠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第78句】:船上迈步——越走越窄

【第79句】:晚上,妈妈不让我看电视,我装着去睡觉,就躺在被窝里偷偷地看。妈妈发现了,又带气又带笑地说:“明人不做暗事。想看,就爬出来正大光明地看!”(河北·张家口)

【第80句】:【猫奸狗忠】(谚)猫是谁家有吃就往谁家跑,狗无论主人多么穷苦,绝不离开。指猫性奸猾,狗性忠诚。 也作“狗是忠臣,猫是奸臣”。

【第81句】:【最亲不过父母,最近不过夫妻】见“近不过夫妻,亲不过父母”。

【第82句】:【 卖狗皮膏药】以往有些走江湖的卖药,吹嘘药的功效,以 求出售。借指说假话,吹牛皮,或耍贫嘴。沙汀《淘金记》: “现在的话都是说得好听!简直像扯诳卖狗皮膏药一样!”

【第83句】:【瞒上不瞒下】瞒上容易,瞒下不容易。下面人多,瞒不 住。引申为:不必向上汇报。清代《红楼梦》:“我还有一句 话和你商量,不知你肯不肯:现在他的东西,是瞒上不瞒下, 悄悄地送还他去。”

【第84句】:【老医少卜】(谚)卜:占卜,用占卦的手段预测福祸吉凶。旧指医生以年老经验多为贵,卜者以年轻敢决断为贵。 也作老医少先生。先生:指算命先生。 老医生,少巫婆。巫婆:女·巫,旧时以跳神的方式为人祈祷的女人。

【第85句】:【老伴】“老伴”这个称呼,现在一般用于老年夫妇之间,在城市这种称呼比较普遍,在乡下还有不知其意的。本人就曾遇到一个民工,我说自己的老伴如何如何,它不知所云。 “老伴”原是太子对老太监的称呼。明朝宪宗皇帝朱见深册立九岁的儿子为太子,派在宫中服役多年的太监覃吉做典玺局的郎官,专门照管太子的生活和学业。覃吉为人正派,忠于职守,太子极为尊敬和爱护他,称他作“老伴”。后来,“老伴”才转化为老夫老妻之间的称呼。

【第86句】:【斧快不怕木柴硬】(谚)只要斧子锋利,就不怕木柴劈不开。比喻只要有坚强的意志,有雄厚的力量,就没有攻不克的难关。

【第87句】:【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释义:白露:节气名,在阳历九月七日或八日时天气转凉,即将秋熟。迷迷:形容大雾迷荡。秋分:节气名,在阳历九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秀:谷类植物开花结实。谓白露时节雾荡荡,分来临稻穗齐。例句:八月,秋兴:白露前后雾,主稻穗易实。谚云:“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

【第88句】:【夹着尾巴做人】(惯)形容为人处世极为小心谨慎。

【第89句】:【犹豫】“犹豫”是拿不定主意,迟疑不决的意思。它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却源自两种动物。据古书上说,“犹”是一种猴科动物,虽灵巧,却生性多疑,一旦发现人或其他“敌情”,便慌张地迅速爬到树上,躲藏在茂密的树叶之后,探头察看。待一切平静,它再跳下树来,东张西望一番,突然再生怀疑,又爬树上。如此反复多次。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就是“疑神疑鬼”。《说文》载:“豫,象之大者。”豫,是一种长得像大象的动物,虽力大,但是常是遇事无主意。人们根据动物“犹”和“豫”的多疑无主见的特性,把它们合在一起,组成“犹豫”一词,既形象又确切。

【第90句】:【拳头硬的是大哥】(谚)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比喻在竞争中,谁的实力最雄厚,谁就是强者,谁就是霸主。 也作拳头大,做大哥。 拳头大是大哥,个头壮是强梁。

【第91句】:【男人要俏一锭墨,女人要俏三分白】(谚)一锭墨:像墨锭一样通身黑衣。三分白:艳色装束夹带几分白色。指在服装上,男子要想俏美,就穿一身黑色;女子要想俏美,就带几分白色。

【第92句】:【吃宽心丸】(惯)指听到舒心宽慰的话。

【第93句】:【有理无理,出在众人嘴里】(谚)谁有理谁没理,当事人说的不算数,要听群众的评论。指群众的舆论代表公理,最公道。 也作“有理没理,出在大伙儿嘴里”。

【第94句】:小玲找不到小刀,就用菜刀削铅笔。她妈妈看见了,说:“你是吃饭用火钳,烧火用筷子。”(四川·渠县)

【第95句】:河水倒流——反了

【第96句】:河边没青草——不要多嘴驴

【第97句】:小华来到正在砌墙的师傅面前,好奇地问:“叔叔,用这些泥巴筑墙不会倒吗?”‘不会,不会,你没听说,砖瓦没榫儿,烂泥拿紧儿吗?”(江苏·南通)

【第98句】:吃了黄连吃甘草——先苦后甜

【第99句】:【公不离婆,秤不离砣】见“秤不离砣,公不离婆”。

18051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