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爱的孔子:2500多年前的您以好学,博览,广交而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你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圣人,但您自己不这样认为。
你有一段相当经典的对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见你是多么的谦躬。我从未见过您是长得怎么样的,但是我仿佛能看到你朴实的身影,紧锁的双眉,因为直至你离开时也还未有你所看到的礼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你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与“礼治”。您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您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带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带,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您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带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在这里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您:“您是怎么看出学生的优点和缺点的呢?”这个问题一直让我想得头昏脑胀。
读了《论语》我找到答案了,那就是要心静,多和人家交流,从人家的言谈举止中您就能知道他们每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虽然我和您不可能面对面交流,但读着您的书就像是和您面对面交流,从中我获得了很大的收获,比如心要静,做人要有诚信,读书时不思烤是不行的等等。我为不能生活在您那个时带当您的学生而感到遗憾,不过,我会认真读您的《论语》。这也是我们应该的吧。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借“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您那里汲取智慧。”我想您一定不会想到,千年后的今天,世人对于您的形象仍是褒贬不一。您的思想仍旧是人们谈论的热点。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那是一个允许开放性的思想,各种学术共存的时代。当时的百家争鸣,更是让人心生羡慕之情。
也许,您的思想,唯有在此时此刻才会爆发。而更加替您感到庆幸的是,您一生之中奔波于各国之中,周游列国,四处传播自己的思想,虽然是“屡战屡败”几经波折,但值得庆幸的是,一直都有您的弟子的陪伴。颜回,子路,仲由等,一直都追随着您。我想,他们之所以从未离开您,这一定是源于您的深邃思想的吸引与您独特的人格魅力吧。您当时倡导的思想是“礼”与“仁”,这是一种在当时及其需要的思想。对于当时的教育,您提出了“有教无类”,这是一种超乎于时代的想法,当时的贵族垄断了教育,使得平民很少得到受到教育的权利,然而您发现了这个时代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对于当时的政治,您推行的是“礼”与“仁”,这种超脱的思想,或许只有您才具备。您推崇的是“为政以德”,这打破了传统封建的“礼不下庶人”的思想。
在那个年代,您是非常勇敢的,敢于向统治阶级发出自己的建议,这种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或许也曾有人想到过如此,但敢于实践的人,毕竟只有您一人。这种胆量的起源,大概就是您的内心世界的充盈与强大。敢说敢做,勇于实现自己的梦想的精神,太多的人不具备。您深邃的思想更是让近乎所有人望尘莫及。两千年以来,您的思想总是会受到两类的评价,一种是来自统治阶级以及少数民众的褒奖,甚至是过分的推崇。另一类人则是极力反对。对于后来的统治阶级来说,儒术成立一种制服人民的工具,并且失去了最为本质的意义。以“和”为贵的思想,被丧心病狂的统治阶级完全忽略,倡导的都是“学而优则仕”“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之类的思想,但却避开了其本质的意思,断章取义。使人民误解,从而听从自己的摆布。
我着实替您感到不平,这种故弄玄虚的短句,使得多少统治阶级借此为所欲为。对待教育亦是如此,如今的课本中还好些,没有太过于偏激的解读。但文革时期的批判,近乎让一个时代的人都对您心有余悸,甚至心存恨意。但从某一角度来看,那些极力反对您的思想的人,实质上是在批判统治阶级,与您并无关系,只因统治阶级套用了您的话,所以才迁怒于您。不论是统治阶级,还是反儒的人,他们都是对您的了解还不够深,便妄下断言。
假若您还活着,您见了此情此景应该会心碎不已的,是吧?我想,是的。
上一篇:梦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