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妈妈答应同我一起参观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虽然细雨不断,但我们还是准时出发。撑着雨伞我们来到水巷口——一个幽深狭窄的小巷。
走进小巷,踏着青石铺成的小路,看着两侧青砖黛瓦的民居,呼吸着湿润的空气,顿觉古意盎然,神清气爽。到了水巷口3号,门楼大理石匾额上彭冲题写的“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几个大字赫然醒目,金光闪闪,使我顿时肃然起敬。“八”字形的大门两侧是白色石鼓,光滑圆润,像两只忠实可爱的小白狗,欢迎着来访的宾客。
院子里长有几棵五针松,它们枝繁叶茂、郁郁葱葱。特别是那远远超过房顶的银杏树的片片绿叶青翠欲滴,像一把把精致的小扇子,更像用翡翠雕成的,晶莹透亮。难怪周总理非常喜欢它,在中南海西花厅种满了银杏树。
跨进高门槛,有一条走廊将整个建筑物分为东西两个宅院。我们首先步入西宅,走在青砖铺成的通连长廊上,眼睛突然一亮,只见一个碑上刻有九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妈妈告诉我这几个字还有一段故事呢!周恩来小时在天津上学,一天,国文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来读书。
同学们有的说为了养家,有的说为了发财,还有的说为了做官……周恩来站起来高声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老师听了被深深震撼。听了妈妈的讲解,我也被少年周恩来那胸怀民族的精神所感动。
西宅大小房间共十间,上堂三间为展厅。中间展厅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理石底座上放着周恩来半身镀金铜像。只见他目光深邃、仰视前方,手中翻开一本厚书。
看着铜像,我仿佛看到了战争年代的周恩来为了民族独立而奔走辛劳的画面;又仿佛看到了解放后的周恩来为了国家振兴而鞠躬尽瘁的画面。步入东宅,共有八间房。来到下堂屋,东房是藏书房,西边是读书房。
当年周恩来曾与表哥在这里读书、对课、习字,屋里红木家具井然有序地摆放在四周,茶几、桌椅非常整洁。整个屋子显得古色古香,桌上有一盘围棋,一切都那么的优雅、宁静。就在这时,我好像听到少年周恩来那朗朗的读书声。
一阵淡淡的墨香扑鼻而来,我情不自禁地翻开周总理少年时读过的一本书。哇!真厚呀!密密麻麻的古文简直像一部天书。9岁时的周恩来来宝应探亲只有三个月,却时刻不忘学习,这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的呢?霎时间,一个响亮有力的声音在耳畔回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对!正因为周恩来从小就有远大抱负,在少年时代就博览群书,并且为实现理想奋斗了一生。想到这儿,我心潮澎湃,决心以少年周恩来为榜样,刻苦学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