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后的感想
星期五,我和家人一起观看了京剧。
在这之前,我就听说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而且在以前我还听爸爸告诉过我:生旦净莫丑是京剧里最典型的五种人的形象。
京剧的表演形式可分为四种“唱念做舞”或是“唱念做打”。
经过了几十分钟的等待,中央11台终于开始了我就按耐不住了,迫不及待地想早点儿观赏到京剧。
可等到开演时我们才发现原来京剧是这么回事:一群演员穿着五颜六色的花衣服在台上唱唱说说,旁边还有一群乐队在给他们伴奏呢
台下的观众也在连连叫好,掌声一个比一个热烈,现场气氛无不热闹,在这样热闹的气氛里我们看得也同样异常兴奋
只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们听不懂他们在唱些什么。
第2个片段《三岔口》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因为主持人在介绍的时候便说了它是最经典的京剧传统武戏之一,那可是个不小的名头呀
在这整个戏中舞台上的道具只有一个桌子和椅子,台上的演员也没有开口说话唱戏,只有一番打斗的场面,是生旦净莫丑中武生的看家戏,全靠的是真功夫
看了这个片段我很是吃惊,台上的演员们做着一个个高难度动作,又是翻跟头,又是刀枪棍棒的,就一个动作都够练三年五载的,更别说这么多的动作了
真可谓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呀
其实看了这么多,还是离不开一个中心点,那就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现在我看完了这场京剧后,可以很坚定地告诉大家,京剧不但是我国的国粹,而且还是我国永垂不朽的国粹
关于沟通重要性的观后感范文
关通的心得体会 通不种说服,而是一种感染、一种形像展示、一种言致的体现。
下面是整理的关于沟通的心得体会,以供大家阅读。
关于沟通的心得体会通过一天公司的集体观看光盘学习,学后,使我更深的认识到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真诚、信任和尊重。
而这一切的桥梁就是沟通,而沟通的成本是最低的。
对于一个公司,一个团队来说,沟通在工作中就如人的血脉,在生活中也同样的重要。
如果沟通不畅,就如血管栓塞,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要学会沟通,就要一定懂得其途径。
因为它不只是语言,还包括动作、姿态、眼神、表情等等。
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信任的话,抱一下肩膀,笑一笑......都会有很大的作用,让你工作开心,对于我们做服务的餐厅员工来说,顾客就是餐厅的命脉。
而顾客的满意,就需要餐厅的服务员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员工与员工有效的沟通、员工与顾客的有效沟通是保证优质服务不可缺的途径之一。
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氛围,尤其应建立并始终保持真正有效的沟通与过程。
可以说,一个餐厅内部工作信息的传递速度将直接影响企业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
信息的传递越快、越丰富、越准确、越充分,工作的效率就越高,失误率也会随之降低。
反之,我们将会不断地重复自己所犯的错误,最后的结果,是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我们不能总是在发现错误后去整改,而应积极做到预防。
树立预防胜于整改的新观念。
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充分的去进行
音乐之声观后感30字
军训心得体会200字军训心得体会200字一:军训心得4天来军训的内容并不多,只是常规的军姿、转法、齐步走,但是从这不多的内容中,我们还是能看到并体会到军人的作风。
严肃认真,雷厉风行,有板有眼,不放过任何小细节。
一个简单的军姿,从头到脚都有要求:头要正,肩微向后张,挺胸、收腹、提臀、夹腿、两脚要呈60度夹角。
从中我们能看到军人的细致认真,并且也体会到了细节的重要,队列中严肃认真,中规中矩,集体注意力,军令如山,雷厉风行。
军训是苦的,火辣的太阳,严格的军律,高强度的训练,一直在考验着我们。
但军训又是很有收获的。
正是这种苦,这种累磨练了我们的毅志,告诉我们要坚强。
在军训中,不仅让我交到了不少的新朋友,还让我更加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不管是齐步走、正步走还是跑步走,没有团队精神都是走不好的。
军训已经结束了,真是期待下一次的军训的到来。
>军训心得体会200字二:军训心得>>(370字)烈日当空,饥渴难耐。
过路的风寥寥无几,我的汗也湿透了整件衣裳。
同学们像尊雕塑般站立在我身边,一个个都汗如雨下。
吉教官片刻不停地指导着我们,劭老师不停地来回巡视着我们。
本已难受得不得了的我,还是告诉自己,要坚持下去,坚持下午……军训是一项考验毅力的课程,它能提高我们的勇气,能教我们如何学会去团结、去合作,也能让我们领略一些本领。
而这次学校组织的军训活动,让身在其中的我体验到了苦,也品尝到了甜。
苦,是顶着
电影失恋33天观后感言
[电影失恋33天观后感言]昨天看了那部叫失恋33天的电影,让我感触很深, 懂得了生活中不能缺少的是快乐 对爱情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实人生中的这两样 都是对人们心智的一种考验与磨砺 在生命活跃的这一生当中, 每个人都会经历与爱情交遇 而爱情带给人们的那种幸福与甜蜜 在生活当中表现的也是淋漓尽致 爱情, 多么熟悉而又简单的字眼
可爱情背后却藏着 一段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对于爱情 没人能够解释清楚到底何为爱情, 当沉浸爱河时, 甜蜜到让人为之疯狂, 忘乎所以, 眼中除了彼此的浓浓爱意 再也没有其他任何痕迹, 可当爱已不在的时候 心犹如在被人一点点撕裂 那种难言的心痛足以让人窒息 甚至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
概括的说这也许就是爱情, 即简单又复杂, 说不清道不明
在现实的爱情当中,相恋的人性格多半相斥,常言道这样能为彼此的缺陷有一个互补,事实上互补并不是只依赖天生的性格而已,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当中能够互相包容,彼此体谅
做到相敬如宾,相濡以沫
这种爱情也正是每个人所向往期盼的完美爱情
所谓世事难料, 结局有合就会有分
缘分尽 曲终人散
爱情没有终点, 也没有局限, 相爱就在一起, 不爱就各奔东西
在爱情里没有永恒, 也没有谁对或谁错, 两人如若真到了决裂的那一天, 就说明了某一方已经不爱 或者不想再爱了 对于每段决裂的爱情 都会存在有一定的原因, 说白点儿就是失败决裂的爱情 经不起磨合期的考验, 也受不起时间的磨练
爱情本身就脆弱的不堪一击, 在这个迷雾缭绕的花花世界里 到处充满着诱惑 对于我们这些都有着七情六欲的人类来说, 谁能保证不会被迷雾缠绕, 谁又能保证不被缭绕所迷惑 随着交往的日子久了, 当初的激情也已变得淡淡无味 爱情也在时间的流逝中 开始渐渐变质 变质后的情感意味着 这份爱情也即将结束 失恋这个词代表着昔日的爱人 今日已形同陌路, 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句话的涵义是 对不变爱情的现实总结和体现
面对失恋, 所有人都知道时间 是治愈伤痛的最好良药, 不过至于时间的期限有多长 无人得知, 重要的是取决于失恋者本人 是如何自我调整
爱情虽然在生活中必不可少, 但它并不是唯一
更不是全部
除了爱情, 生活才是人生中最重要 也是最大的那个舞台
站在这个若大的人生舞台, 与生活相比 爱情简直不值一提 生活它坚不可摧, 即是我们生命中的劲敌 又是密不可分的朋友, 生活的压力也许会人无从抗拒, 而面对压力我们能做的只有迎风作战 哪怕拼搏的道路布满荆棘, 也要赤脚踏上 因为你的生命与呼吸都还在
生活也依然在继续 如果你输给了生活, 又拿什么来捍卫那易碎的爱情 其实人们能够在 这个现实社会中生存 已实属不易, 有太多得与失, 有太多喜怒哀乐, 既然可以接受人生所得, 当然也要承受失之所痛
在人生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上 接受和面对也是生活的必须
其实生活中 还有另外一个劲敌那就是自己, 喜与悲只在一念之间
如果不学会自我心态调整, 那么如若失意, 痛苦的情绪将会久久跟随
无法得到缓解和渲泄 心情也会压抑到极点 近至面临崩溃难以承受 不然在社会的今天 就不会有抑郁症的存在 也不会有人因为抑郁 而去选择放弃生命
所以把持心态平和, 生活才乐的轻松 不苛求,不在意, 把一切看淡,无所谓得与失,意想不到的结果是惊喜,想而无果的是失落,所以保持良好心态,做个快乐简单的自己,生活如意时不奢求太多,与生活并肩走,生活失意时,拿出胆量勇气与生活做抗争,也许最后无奈失败、至少我们为之奋斗努力过,那么在你以后的人生中就不会留有太多的遗憾
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无人可以代替 怎么办
只有自己拯救自己, 没人可以帮得到你
在不开心哭泣的时候 在无助彷徨的时候 找一种方式来渲泄自己 随快乐一同前行 看时光飞逝, 人生真的很短暂 回头看看我们自己经历过的那些岁月, 再想想岁月里经历过的那些事 不得不说蹉跎年华是如此沧桑 岁月如梭, 眨眼即过, 不得不感叹, 从当初的稚嫩无礼 到瞬间的成熟懂事 从逃避压力再到面对失去 这些所有的转变似乎都 只在一夜之间 所以在这处处坎坷的人生路上 为何就不能多给自己多 一点儿的快乐相伴 朋友,加油吧
为了自己 也为了身边的人 一定要享受生活带来的快乐 一定要懂得生命赐予的幸福 佛语云: 无欲无求,不争不抢 一切随缘, 自得其乐 祝福天下所有人能够 快快乐乐 平安一生 幸福永随
秘书公关与礼仪读后感言1200字
曾经对于公关与礼仪的课程学习, 我是意外的, 总觉得这是一门职业针对性 很强的课程, 一般职业似乎与这些不怎么相关。
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 我发现了 公关与礼仪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公关与礼仪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以及公关礼仪 的科学性。
认识到大学生掌握了公关礼仪与形象塑造, 就等于手中握有一把人生 成功的钥匙。
因此,进行标准的礼仪训练,通过礼仪这个“尺度” ,规范我们的 言谈举止,矫正粗俗、丑陋行为,提高个人交际能力的欠缺 . 培养大学生良好形 象、优雅气质和风度的必修课。
从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就和我们说,公关就是一群人(主体、社会主 体)通过传播媒 介与另一群人(公众、客体)搞好关系。
而礼则为礼仪 之美,礼者敬人也,礼多人不怪。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 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
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
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 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从交 际的角度来看, 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 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 方法。
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从传播的角度 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
“礼”是制度、规则和 一种社会意识观念; “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
礼者,敬人也,即尊重他 人;仪者,度也,即尺度。
所以我对礼仪的理解是:礼仪:恰倒好处地表示你对 他人的尊重。
所以我认为礼仪之美正是一个人教养、 风度和魅力的表现, 真正懂 礼仪讲礼仪的人, 觉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几个特定的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 这是 因为那些细节, 早已在他们的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 浸入血液了。
他们体现出 来的也就是礼仪之美了。
以上是对公关与礼仪的解释, 那么接下来就是我认为在生活中我们所应具备 的基本公关礼仪: 首先,我觉得交谈在公关方面很重要。
谈话的表情要自然,语气和气亲切, 表达得体。
说话时可适当做些手势但不要用手指指人。
与人谈话时, 应保持适当 距离,不要拉拉扯扯,拍拍打打。
谈话时不要唾沫四溅。
参加别人谈话要先打招 呼,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前旁听。
若有事需与某人说话,应待别人说完。
有 人与自己主动说话,应乐于交谈 . 在交际场合,对方发言时,不左顾右盼、心不 在焉,或注视别处,显出不耐烦的样子,也不要做出漫不经心的动作。
谈话中要 使用礼貌语言。
在社交场合中谈话,一般不过多纠缠,不高声辩论,更不能恶语 伤人,出言不逊,即便争吵起来,也不要斥责,不讥讽辱骂,最后还要握手而别 其次,作为女生,化妆是必不可少的,妆容应以轻柔、优雅的淡妆为主,切 忌浓妆艳抹。
画眼线、涂口红也是可以作到恰到好处的画“龙”点“睛”的,不 过,不宜涂过多彩色眼影,口红不可以涂得太鲜太亮。
最后说举止。
一个人的仪容服饰,无论多么亮丽可人,她的举止稍有闪失, 就可使整体形象“全军覆没” ,所以行为举止也必须规范。
首先化妆都应在洗手 间里完成, 二、 上洗手间的时间不宜过长三、 应保持勤奋护理头发的好习惯。
四、 注意你的姿态。
五、在办公室脱鞋是仪态的大忌,若穿着暴露足趾的鞋,要注意 足趾间的整洁。
六、不要跷二郎腿,正确的坐姿应该两腿并拢,双脚并立或作相 互交错的倾斜。
保持微笑这是最重要的仪态。
七、行走时不可以额首凹胸,显得 无精打采,最可贵的是昂首阔步,收腹挺胸,以显示你的自信。
八、注意打电话 时最好养成用左手拿话筒的习惯, 右手空出来后随时都可将对方所讲的话或重要 事项记下来。
我们作为大学生迟早得融入社会, 与这个世界一起发展。
因此, 在社会我们 的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 要学会尊重他人, 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 别人的尊重。
总之, 礼仪是一门极普通又多元化的学问, 我们大学生想在今后的 工作中有所作为,必须注重公关与礼仪的修养。
建国大业观后感2000字
初,趁着休假间隙,我去了一趟红岩革命纪念走进红岩魂广场,就到一股严肃庄气息,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烈士精神命名的广场,在纪念“11·27”革命烈士殉难50周年之际,在原“中美合作所”阅兵场的基地上修建而成。
步入陈列馆,那种浩然之气油然而生,馆里的气氛让人顿时有种莫名的压抑感。
前军委主席邓小平的题字,将烈士们的丰功伟绩给予绝对肯定和高度赞扬。
那遒劲有力的字迹、深情怀念的语句让我仿佛看到了烈士们不畏强权的凛然气概
陈列馆里那面鲜红的用被单衣物绣成的五星红旗格外显眼,那是一种多么兴奋的期盼的表现呀
我至今仍可以想见,当狱外传来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即将成立这样的消息时,那些为祖国献出自由和乃至生命的都在所不惜的伟大共产党人心中将是何其自豪与振奋,他们含着热泪为祖国绣出的那面五星红旗,正是他们革命信念的最最真切和感人的诠释
陈列馆里,真实地重现了当年这些共产党人被关押的监狱的状况。
大量的照片和文物向世人宣告着国民党反动派对于革命先烈的惨无人道的镇压和迫害。
牺牲的革命者里,年龄最小的“小萝卜头”宋振中牺牲时仅九岁,与此类似地,多数烈士都是在极为年轻的时候被杀害,在那个黑色的1949年11月27日。
他们怀揣着对于革命的忠诚与信仰,无悔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就是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召唤,这就是对于伟大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和信任,这就是摆脱贫困落后、告别专制独裁、追求人民幸福、国家安定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彰显。
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位名叫“谊军”的革命同志。
1992年,一家单位在搬迁时,发现一件标明为渣滓洞革命烈士遗物的包裹,包裹里有两封信和五块银圆。
一封信上写道:“中国共产党万岁
亲爱的党和你永别了。
谊军。
”一块银圆上深深地刻着“最后一次党费谊军”八个字。
谊军是谁
他的真实姓名是什么
他做过哪些革命工作
我无从得知,但这种情怀,这种对待共产党事业大于生死的英雄故事,却深深的刻在了我心里。
牺牲在重庆军统集中营的烈士,还有很多人没有留下真实姓名,但是,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就是“红岩先烈”。
岁月飘逝,荡涤着人生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
那久违的历史似乎又在眼前重映,一幕幕,一桩桩,打动人的肺腑,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先烈的事迹给徘徊在人生十字路口的我以当头棒喝。
苟利国家生死许,岂因祸福避趋之。
共产党人同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渣滓洞,白公馆,歌乐山下,松林坡刑场都洒下了烈士们的斑斑碧血。
红岩精神是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是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伟大瑰宝。
今天的我们,应感先烈之功业,励后人之壮举。
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生命。
革命烈士的精神是我们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必不可少的 一种精神支柱,他们对于共产主义信念的执著追求,对于真理的无悔坚持,对于党的秘密的严格保守,对于艰难困境的坦然面对,对于献身祖国和人民的大无畏气概,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
作为一名积极要求加入共产党的积极分子,我想,我更应该身体力行,珍惜今日来之不易的生活,以革命先烈们为榜样,在新时期的建设中,做一个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甘于吃苦、勇于实践的新青年
谢谢,望采纳
艺术作品观后感
城市工商业繁荣的礼赞 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对宋代城市面貌社会风俗作了百科全书式的描绘,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杰作,它是一幅真实描绘汴京――12世纪时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商业繁荣景象的巨幅画卷.从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出画的精美细致,人物的传神和自然景观的协调之美,突出作者作画的功底之深,但我们又可以看到城门上竟没有一个守城的士兵,虹桥上设满各种各样的小摊,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虽是初春季节,春寒料峭,却有人穿着简陋,衣不蔽体,辛苦地搬运着沉重的物品,同时又有人穿着绫罗绸缎,手里拿着扇子,在街道上悠闲散步,从中可看出当时社会两极分化天上人间般的生活. (潘娇)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卷»,用矿物颜料石青、石绿敷色,在画法上属青绿山水,这幅画风格十分华丽,山水画古往今来不计其数,但我觉得这幅画给人的感受有实有虚,梦幻一般,对于山水所采用的颜色处理也非常得当,在以绿色为主色调的画面之下,有明有暗的阴影光线处理,比例恰当的山水房屋树木,让人有身临其境却又觉得意境虚幻如梦境一般,由今人看来,仿佛是隐居山中的万家,开遍灯火,照彻整个画面如蓬莱仙岛.值得注意的是,画家王希孟作这幅画时才18岁,但笔法却已相当老练,特别是其对于色彩的把握力,更让人看出他高超的画技,笔法大胆,是其年轻的象征,入笔细致,可看出他作画的认真态度,但我最佩服的还是他的用色和明暗处理. (戴辰冰) 南宋杨无咎的«四梅图卷之一»是一幅很有韵味的梅花图,古人云: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果;以疏为美,密则无态.作者把古人的审美观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其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梅曲、欹、疏的三大特点,他用苍劲有力的笔锋描绘梅的枝干,让人感受到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韧无畏,不惧严寒的气度,又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梅花纤柔的姿态,突显梅花可人的另一面,这样刚柔结合,使梅花富有拟人气息.洁白的花瓣令人感受到梅花的纯洁静谧,与潇洒不羁的枝条形成鲜明对比,更好地表现了梅花的情态.这样一幅梅花图使人更能体悟到梅花不凡的气质,给人以无限启迪,梅花的精神确实震撼人的心灵,难怪古代画家喜爱以梅花为题材来作画,梅花独一无二的特点在杨无咎的画笔之下展露无遗. (施士超) 文同的«墨竹图»线条组合交错,变幻丰富,作用是通过墨竹的形象表现,发挥出笔墨的长处,将竹子的君子形象体现得淋漓尽致.画中墨色有深有淡,并且处理得十分得当,粗粗观看,人一种纷繁零乱却又错落有致的感觉,细致端详,又不乏细腻之处,竹枝看似弯曲却透着昂扬的生气,体现出坚忍不拔的品性,而竹叶的线条颇为紧凑,更加强了它品性的体现.图中画的是整棵竹的一部分,却没有把它的源头画出来,给人若即若离之感,它既重了形,更突出了神,平凡之中见高贵,见画如见人,文同此画堪称是花鸟画中极品. (朱明捷) «江山如此多娇»是由我国著名画家傅抱石、关山月为人民大会堂而创作的,作品以绘画形象再现了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磅礴气象,这幅画还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具体指导,经过改动后使作品的气度、尺度与宏伟的大会堂建筑取得和谐,此画给人磅礴伟岸的气势,一种蒸蒸日上之感,站在山顶,俯览群峰,阔大无尽,当时新中国刚刚建立,人民终于站起来当家作主,整个国家有着一颗奋发向上、团结的心,中国的土地是广阔富饶的,画中显示的中国大地具有容纳万物的气度,表现出更为宏观的现代意识、时代气息. (黄海涛) 徐渭其人 明代画家徐渭一生多劫,怀才不遇,可谓境遇诸多不顺,但他的画作在画史上的影响却是颇深的,以«墨葡萄»为例,这是一幅水墨淋漓的写意山水作品,图中所画的葡萄姿态各异,深浅不一,颇具层次感.葡萄藤虽柔亦韧,似乎也从一定方面体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困境依然固我.再看画中那首自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寒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犹其是颈联,说出作者的辛酸与悲哀.怀揣一身才学抱负却无处施展,这是何其不幸啊
书中另一幅徐渭的画像,从他的眉眼中一股淡定之气即扑面而来,但从稍带忧郁的眼神中也可看出作者的人生是不如意的,没有少年得志的意气风发,也没有大器晚成的欣慰快然,有的只是一种看透世事凄凉,人情冷暖的疲惫之态,哀莫大于心死,徐渭一生的悲也多,苦也多,而独独少乐.”天不仁兮降乱世,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一个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人生,正如徐渭啊
人生一世,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但愿这悲苦的人在另一个世界里好生安息,再不为”笔底明珠无处卖”而苦恼. (张婧尔) 满怀希望,憧憬未来――«一篮春色卖遍人间» 构图:主人公卖花女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在主人公双眼眺望的方向留白,满怀希望,寓意深刻. 造型:卖花女衣着朴素,扎着长长的麻花辫,手提一篮春意盎然的鲜花,目光炯炯有神,望着前方,以侧脸示人,脸型轮廓清晰明了. 选题:作者捕捉生活中一位普通的卖花小女孩的形象,贴切再现百姓生活,真实却又不失艺术地表现了生活在底层的人们渴望幸福的生活. 色彩:全画以水墨勾勒,但并没有太多水的朦胧处理,以墨色为主,而一篮红色的鲜花则是全画最突出的一部分,深深抓住读者自己的眼睛,令人回味.墨色流畅,干湿浓淡自然,以完全松弛的线条描绘出衣服的褶皱,人物脸型,而头发用了大量的深墨色,并留出空白表现发质的反光,这一技法在过去的人物画法中不曾运用,传统中见创新. 意境:全画通过一位在生活底层的普通小女孩卖花的景象,生动而传神地表达了普通百姓在期盼新中国成立,早日安定繁荣的美好愿望.而画中小女孩那满怀鲜花,眺望远方的深邃表情也似乎预示着在不久的将来,幸福之花必将撒遍人间. (顾昱) (清)郑燮«兰竹石图» 作者自题”――既又见大涤子画石,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或整或碎,或完或不完,遂取其意构成石势,然后以兰竹弥缝其间――”.兰竹之势与石之势交相辉映,一零一整,一柔一刚,将兰竹之韧,石之坚互相衬托着表现出来,兰竹因有石而愈发浑厚,再加上浓淡墨色的相互映衬将石”或依法皴,或不依法皴”,兰竹”弥缝其间”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画面给人清高脱俗的感觉,宁静而惬意.我觉得这幅作品蛮淡雅,看着蛮舒服的,又因兰竹坚韧的品性,顽强的特质,两者结合在一起,使整幅画带上了高洁的色彩,让人折服.我喜欢其中兰竹的笔法,运用笔峰转换画出叶片的正面侧面,用浓淡的墨色画出兰竹的层次与疏密,每一张叶片都似乎带上鲜明的柔韧个性而置于一块儿,又很整体,既散而又”整”. (曹黎) (清)郑燮«兰竹石图» 这幅作品整体清逸雅洁,超凡脱俗,恰倒好处地体现了兰草高洁的品性与生于峭壁而难求,画家以书法线条勾勒兰叶,一气呵成不拖泥带水,准确表现了兰叶的纤长,又以笔锋的顿挫,线条的粗细表现兰叶偃仰反侧的姿态.兰叶错落有致,繁复交错的姿态不给人以杂乱之感,是因为画家画出的兰叶片片不同,又依山势而生,感觉自然清新,画家所画山石,以较粗的线条,写意手法画就,与兰叶的精致形成对比.画家有以浓墨表现兰叶,淡墨和次淡墨表现兰花与山石,虚实得当,主次分明,突出兰草的雅致姿态,并在画面右下部较为空白的部分题诗数行,既弥补了画面空白,又平衡了整个画幅,使画面更觉清俊脱俗.画家以兰草来表达自身高洁与傲然的品性,抒发自身不恋官禄的性格. (张思婕) 苏州拙政园 苏州的拙政园属于私家园林,私家园林一般规模不大,因此拙政园与其他私家园林一样,在景区划分和造景上追求细腻曲折丰富的变化,”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拙政园则将这一境界发挥得淋漓尽致,园内幽冷的小湖,怪石嶙峋的假山,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木,古朴典雅的建筑,置身其中,无不让人感到自己就是那退归山林的官吏或富商,就是这悠悠园林的主人,在午后淡淡的阳光中,悠闲地品茗,兴致来时,挥毫泼墨,享受着”不下堂莛,坐穷泉壑”的乐趣,追求清雅幽静,闲云野鹤般的乐趣.园内曲折变化的古朴长廊,错落有致的假山清池,婆娑树影中若隐若现的亭台轩榭,以及那将无限情趣隐藏于有限视野中的园洞门\屏风,无不体现园林主人淡泊名利,豁然旷达的情趣.(俞震) 江南私家园林一般多为小巧精致,追求细腻而富变化,«园治»中写到”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所谓”因”,便是根据园林本身地基和地形的不同特点,对构成园景的各种建筑或山石或草木做一个合理的安排,以达到”精而合宜”;而”借”,更为精粹,”巧而得体”,园林主人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在这依傍家宅的美景中,享受”不下堂莛,坐穷泉壑”的乐趣,不失清净淡雅. 如我漫步在这小巧玲珑的园子中,不禁会和北京的颐和园等皇家园林来个对比,那种宏伟的气派,皇家气息,固然能让人一惊,可这江南特有的细腻宁静之感也别有一番风味.如果在这烟雨弥漫的江南矗立一座气派的皇家园林,那必然会有一点不和谐之感,所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那一份感觉必然要由这私家园林独有的韵味来衬托.而那些建造园子的文人们,一定是体会到这种韵味儿,再也不忍将那皇家的气派硬扣到江南这块细腻精致的土地上.如是我,我也一样.(谢茉晗) 展子虔«游春图»是人们公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幅独立山水画作品.整幅画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呈现水,相对而言两岸的山与树显得十分渺小,尤其是人,或立或骑或乘舟渡江,星星点点地都身着白衣点缀其中.陆地上的树大都还未长出叶子,原本一幅萧条的景象,云雾缭绕下的山却让人感到了一丝丝律动的意味,再加上人的点缀,原本平淡亢沉的画面顿时活泼了起来. 放眼望去,滔滔江水忘情地流着,沉睡一冬的青山绿水又慢慢恢复了从前的节奏,即便数枝横七竖八地扎得人心生疼,那潺潺流水依旧能抚平根根突兀,远处的山与水与天相连,一派广阔豪迈的景象,疲倦的冬装褪去,又是一种旷达、释然的意境. 近处的几根桃树正绽放着粉色的桃花,远处山间的房屋若隐若现,骑行者沿着江边蜿蜒前行,似要把这春意带入深山. 故冬已去而春正开. (柳灵颖) «踏歌图»马远 这是一幅表现民俗的山水画,突破了北宋以来全景式构图,追求单纯与精练,山石画法用大斧劈皴,形象简洁有力.我想,这是一幅令人眼前一亮的画,回顾画史,皇家画师用奢华的笔法绘出一幅又一幅纸醉金迷的画供皇家消遣,他们的文化是百姓不敢承受的,他们的文化不能代表画史,而俯视民间,他们的作品虽然反映着底层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却显得平面了些,而«踏歌图»就象是霹雳一样,”大斧劈皴”的画法劈平了混沌的平面,给人新鲜自由的呼吸. 徜徉于画中,我闻到了山间独特的芳草气息,也隐约听到远山传来的踏歌声,感到山的伟岸沉稳,水的灵动秀美,石的刚硬不阿,画家对山石的轮廓画得如此清晰了然,以至于我都可以感觉到山石中孕育着的那些美好的品质. (王莉娜) «踏歌图»马远 以马远、夏圭为代表的南宋山水画突破了北宋以来全景式构图,对景色大胆剪裁,山石画法用大斧劈皴,形象简洁有力.我认为这幅山水,笔锋刚劲有力,浑然天成,山好似用斧子劈过一样,树也笔直刚毅,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这正是马远之画的独特之处.再看山下那一片空白,这样独特的剪裁,既画出了山的悠远淡泊之意韵,也颇有新意和视觉美感.山水充满画家的情感,笔锋的刚劲是画家一生不得志,对中庸、腐败朝廷的悲愤之情,男子气概跃然纸上,而山下的留白,暗喻朝廷对江山统治的留有空白,画出当时的社会状态.这幅画是画家情绪、生活、社会的真实表现,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不乏创新之举,具有独特深厚的文化意识价值.我看到一位借画抒情的老者,把自己的人生壮情全寄托在一纸山水之中,刚劲的笔锋,突破常规的剪裁像要打破时代的束缚,是画家一腔悲情的体现. (尹诚敏) «踏歌图»马远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3幅画与同时代的绘画作品有一种”格格不入”的基调,画面笔法苍劲,远处矗立着突兀的山石,似有危机之感,近处有牧童在放牧嬉戏,又展现祥和安宁的生活风俗,也许是寄予的希望,画面简单却又让人看后记忆犹新,树木、山峰,以及蜿蜒的山路,均是苍劲稀疏的几笔,并无太多的柔和与琐碎,画中有力的笔法中隐约显示出画家的坚毅性格.在南宋,人民处于动乱中,统治者腐败无能,画家以这硬朗笔调勇于向平庸挑战,宣泄自己的不满与愤恨,为国家命运担忧,由此可见画家崇高的忧国爱国情感与大胆坚韧的品性.从这一幅山水画中,我可以感受到画家试图冲破时代的桎锆,渴望挥洒自我个性,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一幅好的作品不仅仅需要具备创新的技巧,更源于向人展示的是绘画人本身的品行与情操,情感,这使静止的画面被赋予人的思想情感,而被提到更高的境界. (张舒苡) «踏歌图»马远 这幅画给人大气广阔的感受,画中运用浓墨淡墨勾勒出远近前后的层次,并用刚劲的笔锋画出山的棱角,使山凹凸有致,松树上的松针栩栩如生.又渲染了远山和隐藏在山中的松树,若隐若现,效果逼真,浓墨画就的几块大石给人沉重透不过气的感受.此画在表现各种物体形态上也有许多出彩之处,松树和山都用了下粗上尖的笔法,格外挺拔,又给人无限遐想空间,同时山中的房子也有优美的形态,露出几扇窗,露出一个屋顶,都给人森林深处,神秘难测的感觉,画中的树干形态也是蜿蜒曲折的,却苍劲有力. 此画在构图上由下往上,由重到轻,由深到浅,给人地下天上的感受,山中的景物排放错落高低有致,很有视觉想象. 这幅画营造了一种山林深处的意境,我以为这幅画在层次处理,用墨及营造山林气氛上做得很好,只是画面底下偏重,略有不足. (孔祥祥) «踏歌图»马远 这是表现民俗风情的山水画,笔法写实,画中嬉戏的孩童栩栩如生,近处山石、竹枝,远处山峰、松柏映衬之下,全然不失写意的潇洒自在.这样一种笔法上的写实和思想情趣上的写意,把画的清新活泼和大气磅礴完美地融合为一体,在作品中集中表现了出来. 画面的山石画法运用了大斧劈皴,用干焦的墨色熨透出了山石皱瘦而峰起的态势,给深山老石以一种不近尘世的清高之感,似乎深入云霄而临人之上,豪迈逼人而具洒然风度.这样老迈而刚劲的山石与近处活泼清丽的孩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孩子给山石以生机,山石给孩子以庇佑和关怀,似乎这样的孩子生来就该属于这样的自然,这样的自然生来就该润养这样的生命. 画面近景远景之间采用了似若烟岚的空白,手法类似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此拉开前景与远景的空间距离,更让人感受远山摄人的雄浑高峻,这样的空白也给人一种时间上的辽远感,似乎远山伫立在那里而从未摇过,让人领悟天地恒昌,感受山水永存,若不是隐现松柏间的一角阁楼,真让人以为这是深山仙境一景. (陈斯扬) ~~~~~~~~~~~~~~~~~~~~~~~~~~~~~~~~~~~~~~~~~~~~~~~~~~~~~~~~~~~ 品评历史演义,感受三国风云——《三国演义》读后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
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样庄重,而是古代的白话文小说。
与《三国志》相比,《三国演义》变得艺术性更强了。
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来点评一下这部66万字的名著。
一、真实与虚构 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
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确是这样。
但是虚构,使用艺术的手法进行虚构,而不是随便那段史实就可以拿来虚构的。
比如,关公温酒斩华雄,史书上并没有写这件事。
又如,关于单刀赴会见鲁肃,史书上写的是鲁肃单刀赴会见关羽。
类似的例子当然是数不胜数。
读过之后,稍做分析,可知这些虚构的情节,大部分是为小说描述的一个个人物作铺垫的。
因为,如果仅仅是象正史中所说的塑造真实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观相违背了。
而且,作者在虚构的同时,还注意到了情节的合理性、连贯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虚构,这也就是为什么读过之后,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总之,作者在这方面的写作是相当成功的,而且这些情节也表现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观愿望。
二、神化与丑化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并不完全是真实人物,而是正史经过加工后的人物,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丑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诸葛亮和关羽了。
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关羽被神化的地方则是“忠”“义”。
下面,我想简单比较一下作者为什么着重的神化这两个人。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三国之中蜀汉是正统。
而朱熹以前的观点,从陈寿开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为正统。
自朱熹之后,君王、大臣、百姓也开始接受朱熹的观点,原因就是这种观点是符合儒家思想,并能被统治阶级所接受的。
罗贯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观点的。
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于“汉室”的。
这其中,作者又把诸葛亮写成了“智”的化身,把关羽写成了“忠”“义”的化身。
这也就是为什么受《三国演义》的影响,道光年间的统治者曾给关羽长达三十余字的谥号了。
至于丑化,基本是对神化而言的。
比如周瑜,历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国演义》却把他描述成了一个忌贤妒能的人。
丑化大部分都是为神化作映衬的。
上一篇:骆驼祥子15章佳句赏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