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佛心禅语的文案,受益终生!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磊落做人,坦然做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急人所难,济人所需,以诚以信,自在行世,或不可及,孜孜以追。

【第2句】: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知己,最懂自己,最爱自己,最心疼自己的人,永远爱自己,会一直爱自己到生命的尽头。

【第3句】:海门山,长安道,茫茫烟水连芳草。楼头客,马上郎,一听落梅悲故乡。春风过眼花飞尽,蝴蝶翩翩过短墙,更听是何章?——《舒州龙门佛眼和尚文案》

【第4句】:若人寿百岁,懈怠不精进,不如生一日,勉力行精进。《法句经》卷上,述千品不顾身命,唯愿勤修一切智道。《华严经》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第5句】:【禅心佛语】佛说: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第6句】:【佛心禅语】年轻人说:“来吧。你先把东西给我,等我运送到对岸再回来载你。要不然,被抓到就不堪设想。”

【第7句】:【禅语人生】先示爱的,往往不是掉价,而是情到真处。之所以能够先做,是因为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敢于失去,最重要的是敢于生活。

【第8句】:凡事常从忙里错,好人多自苦中来。先苦后甜事称心,先甜后苦误终身。艰难之时要坚强,欢乐之时要谨慎。搓绳万万勿松劲,做事切切勿分心。

【第9句】:【禅心佛语】生有美丽的羽毛,却不一定是有益的鸟,拥有美丽的外表,不一定能带来幸福与美好。

【第10句】:【禅语人生】欲望越少,越能享有幸福的生活;烦恼越少,越能拥有自在的生命。

【第11句】:【佛心禅语】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第12句】:少年时,要修理自己;青年时,要正视自己;壮年时,要扩大自己;老年时,要圆满自己。别怕山高水长,走一步有一步的风景,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第13句】:【禅心佛语】佛法,就是教导人们远离贪爱、执著。那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贪爱执著。你行善不为人知,不求回报,就是菩萨布施,就是最高的智慧呀。

【第14句】:【禅心佛语】所以,从这里看来,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不为境转真是不容易的事,这是随缘不变的要义。

【第15句】:【禅心佛语】如果能够“放下”,静静地坐在墙根,捧一本闲书,爱看不看地翻着,也许,我们的内心,反而会感觉真的幸福。幸福的感觉来自于简单。

【第16句】:【禅语人生】拥有财物而不用,和「没有」有什么差别呢?拥有财物而不会用,和「无用」有什么不同呢?一心想要「拥有」,不如提倡「用有」。

【第17句】:服务社会有四项原则:慷慨施舍;体贴的言谈;互相合作;行为合乎时节而且彬彬有礼。这四项原则宛如车子的轴,能带动车轮转动。——《佛陀的格言》

【第18句】:【禅心佛语】佛门不是保险公司,只知道一味的求佛菩萨保佑,但是自己的言行却违背因果怎能会有好报呢。

【第19句】:【禅心佛语】世人辛苦地活着,万有千般,无非是为了证明自己。但由于错认自己,把妄想当成真实,所以徒劳地循环于暂成终败之中。

【第20句】:【禅心佛语】丢物定律:东西久久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而一丢掉,往往就会有非用它不可的时候。

【第21句】:处事大忌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何暇治事?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第22句】:【佛语摘抄精选】譬如海中船,贪重故沉没。(《迦旃延说法灭尽偈》),

【第23句】:【禅心佛语】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第24句】:※我们的生活圆满了,工作圆满了,这才是真正的圆满。如果我们的生活没有圆满或工作其一没有圆满,另外得到一个圆满有什么用?

【第25句】:【禅心佛语】明镜止水:泰山乔岳以立身,明镜止水以居心。青天白日以应事,光风霁月以待人。

【第26句】:【禅心佛语】生活中,一个有自制能力的人,才能够成为自己真正的主人,与人与事,才能够进退有度,并保持着宁静中的“大气”或“静气”。

【第27句】:【禅心佛语】凡事要量力而行,别勉强自己,修炼道法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见到成效的。

【第28句】:【佛心禅语】作功德、布施、持戒及修止禅是对应于世间的,在佛陀出世前及出世后,这些东西都一直存在着。

【第29句】:“给与”是布施、是爱,布施是我们学习做菩萨的第一个条件。能培养欢喜心,使它如月亮般光明、柔和、可爱,自然我们眼中所见的人,都会是美善的。

【第30句】:【禅语人生】学佛不是对si亡的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第31句】:【佛心禅语】财富:金钱可以买来一定程度的幸福,也可以买来社会地位。可一旦吃穿住的问题解决了,你多赚的每一元钱的意义就会越来越小。

【第32句】:【经典佛语】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静胜动,寒胜热,清净为天下正。--《老子》)

【第33句】:无所有法,无有边法,说名中道。以于方便,说有觉慧能持诸法,然持法者亦不可得,不可得故,无有言说。《大宝积经》卷五,无边庄严会

【第34句】:若不为心使,而能使于心,则能除烦恼,如日出无暗。《正法念处经》卷五

【第35句】:【耕田要播种】有愿望放在心里,而没有身体力行,犹如耕田不播种,皆是空过因缘。

【第36句】:真干者,向道之心过于饥渴饮食。有一毫夹杂、一毫自欺则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则非干。(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第37句】:【一日一禅】佛陀告诉我们,人都有福,或多或少,或前或后。是不可以量化的,只能感觉,知足为福。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走。

【第38句】:十方一切如来,色目瞋恚,名利刀剑,菩萨见瞋,如避诛戮。《楞严经》卷八

【第39句】:真正传统的道家思想,如老子、庄子等,其道德及哲学性的教育,亦流传于后世。

【第40句】:【禅心佛语】同样一瓶饮料,便利店里3块,酒店30块。人的价值取决于所在位置。

【第41句】:【禅语人生】一个步姿洒脱、意气风发、充满自信的人,最能吸引众人。

【第42句】:若现世欲及后世欲,若现世色及后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则是魔饵,因此令心生无量恶。《中阿含经》卷十八,《净不动道经》

【第43句】:把贪念转为满足,把满足化作慈悲;如此,不但能自我满足,还可发挥“用慈施悲”的爱心。

【第44句】:禅,没有时代的隔阂,只要有人生活在世间,禅就会一直被发现、被体悟,因为禅就是我们的生活,一种完全回归宇宙自然的生活。

【第45句】:【禅心佛语】放不下的都是已经不属于自己的,放得下时恰好是自己拥有时,人生的剧场就是一个幽默剧,是你滑稽了他人,还是娱乐了自己,就看你的心智。

【第46句】:轮转生死中,无须臾少息,犹复熙熙如登春台,曾不知佛与菩萨为之痛心而惨目也!(彭二林)

【第47句】:心正,才能证菩提之正道;心歪,则万事皆空。宽心待人,人人自能相助;慈悲为怀,天地助你成功。

【第48句】:【佛学大师经典文案】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自宽自解怎样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与失败?佛日:此事不远不关他人,正是我身自作自受。——《佛说佛名经》

【第49句】:【禅心佛语】你我相识即有缘,面带笑容结人缘;布施欢喜种善缘,你对我错相惜缘;损我逆我消孽缘,生老病死了尘缘;果报好坏皆因缘,慈悲惜舍修佛缘。

【第50句】:【禅心佛语】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人心生一念,天地尽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第51句】:任何经验和智慧,不论是自己的还是别人教会的,既不能照搬也不要当成包袱背。在任何时候,都要开动脑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第52句】:【禅心佛语】根据佛的教诲,疑是五盖之一,能覆蔽人心,使不得如实见到真理,并能障碍一切进步。

【第53句】:才华充足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很快就获得了世俗的满足;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圆满,才华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证严法师

【第54句】:【禅心佛语】当一个人忽略家人的时候,他忘了爱与关怀是一种习惯。【第5句】:当一个人沟通障碍的时候,他忘了真诚倾听是一种习惯。

【第55句】:【佛心禅语】小沙弥怔了一下,脸“唰”地红了,嗫嚅着对禅师说:“弟子明白了,弟子一定痛改前非。”

【第56句】:【禅心佛语】接受,能得上天的恩赐,是爱的开始,是转变的开始,是美好的开始,是希望的开始,是一切的开始。

【第57句】:修德、积福,就是创造培育善因善缘。不间断地培植善因善缘,恶缘就停止了。善缘成熟了,恶因就会推迟现报。

【第58句】:【健康最上利,知足最上财】健康最上利,知足最上财。(《法句经·乐品》)☆健康是人生能够得到的最大利益;知足是人生能够得到的最大财富。

【第59句】:【禅语人生】雨,该下的时候自然会下,该停的时候也自然会停。你的内心也是如此,任尔东西南北风。不必为了有所感受而刻意做什么。

【第60句】:情、财、名,没什么不能放,再喜欢的东西,也不要用朋友之情谊或亲人之爱去换;再珍惜的宝物,都要适时放手;再痴迷,也要有节制。

【第61句】:【禅语人生】在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的情况下,修禅也不能成为佛教的解脱道,因此,寻求解脱的人,必须先修出离心和菩提心。

【第62句】:受人误解你泰然处之,你是在布施自在;受人漫骂你坦然一笑,你是在布施宽容;被人欺骗,你风轻云淡,你是在布施真诚;布施可以用任何形式存在。

【第63句】:【禅心佛语】当智慧未开时,要远远避开世间名和利。地位愈高,名声愈大,就愈危险。要彻底放下,放得愈干净,愈容易成就。

【第64句】:【佛心禅语】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四十二章经》)

【第65句】:知足是一种处事态度,常乐是一种幽幽释然的情怀。学会知足,才能在当今社会执着地追求人生目标;学会知足,才能用超然的心态面对眼前的一切;

【第66句】:【禅语人生】先天带有忧郁气质的人,梦境常是失望、愤怒、气馁等无可奈何。

【第67句】:【经典佛语】七彩光说:做到了就高,就是佛,我们一起努力吧。七彩光:水过无痕青山留,内外无别三心休.奔放常流亦常照,常照奔流空生有.

【第68句】:【禅心佛语】人体最软的是舌头,最硬的是牙齿,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东西,却相处得很好、很久。为什么?对立中往往存在着统一。祸福、好坏、阴阳、黑白等也是如此。

【第69句】: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是说,如果你肯把自己的全部心思、智力、时间、精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上,那么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第70句】:人笃信并依行算命之言,惟恐犯忌。师言:“佛教谈精神超然,心正则气盛。在佛门中,日日月月都是吉祥时。”

【第71句】:你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让别人去做;你不想公开自己的隐私,就不要期望别人公开;你不愿被人侮辱谩骂,就不要去侮辱谩骂别人,这叫尊重。

【第72句】:【佛心禅语】“一生万法,万法归一,生而无生”,从万物的欣欣向荣,再回到不生不灭的真相中。

【第73句】:以我功德力,如来加持力,及以法界力,愿生安乐刹。《无量寿如来观行供养仪轨》

【第74句】:【佛心禅语】「千丈之堤,毁于一蚁之穴」,小事若不加以注意,往往是失败的启端。

【第75句】:【禅心佛语】请不要老是觉得,在工作和生活中,自己有很多压力。如果你想得开,一切都是一种很有趣的艺术品。

【第76句】:【禅语人生】一旦能够了解了自己的心性,那么你也会和弥勒菩萨一样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第77句】:人当变故之来,只宜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致身败,而名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第78句】:见解名悟,闻解名信。信解非真,悟发信谢。理数自然,如果熟自零。(东晋)竺道生《注维摩经》

【第79句】:【佛心禅语】善怒者必多怨,善与者必善夺,唯随天地之自然而能胜理。

【第80句】:真实义者,微妙寂静,足涅槃因。言说者,妄想合,妄想者,集生死。大慧,真实义者,从多闻者得。大慧,多闻者,谓善于义,非善言说。《楞伽经》卷四

【第81句】:【禅心佛语】聪明的人依理智行事;领悟力较差的人凭经验;愚人凭需要;走兽凭本能。

【第82句】:【禅心佛语】人生是条无名的河,是深是浅都要过;人生是杯无色的酒,是苦是甜都要喝,人生是首无畏的歌,是高是低都要和。

【第83句】:【禅心佛语】人生亦如此,能舍得,更能成功;放下包袱,方能飞越汪洋。攀登高峰。

【第84句】:【禅心佛语】禅悟人生: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洞山录》释义:与其漫无边际地高谈阔论,不如实实在在地做些日常细小的事。

【第85句】:【禅语人生】用平常心对待生命的每一天,用感恩心对待眼前的每一个人。

【第86句】:因为有了爱心,才会有真正的和谐;因为有了智慧,才会有真正的文明。

【第87句】:盛瞋恚能持,如制逸马车,我说善御士,非谓执绳者。《杂阿含经》卷四十,第11()7经

【第88句】:人生的确有许多黑暗面,在这么黑暗的社会,我们应以万蕊心莲来成就清净的世界。

【第89句】:【禅心佛语】能让自己快乐、自在,这是真聪明、真能干;能让自己和他人解脱烦恼与痛苦,这是真智慧、真慈悲。

【第90句】:平淡之中有真味每个人都不应该太看重名利,不必太在意失去多少,应该留几分清醒,存一份淡泊,时刻保持一种平常人的心态。

【第91句】:【禅心佛语】离别与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戏,习惯了,也就不再悲怆。

【第92句】:【禅心佛语】宽容是春风,可以复苏尤物;宽容是阳光,可以消融猜疑与积怨。

【第93句】:【禅心佛语】当事情发生时,我们先是觉察到它,面对它,然后平静地接纳它,尽心尽力地处理它,洒脱地放下它。

【第94句】:生活就是如此,有的时候,痛苦和烦恼不是由于得到的太少,而是因为拥有的太多。拥有太多,就会感到沉重、拥挤、膨胀,就会患得患失。

【第95句】: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净,不变不动,无减无增,各各当人日用应缘处。头头上明,物物上显,取之不得,舍之常存,荡荡无碍,了了空虚。

【第96句】:时光似水远去,品一杯香茗,展一卷书卷,静静在时光流年品味,素笔执念,禅心菩提。回忆走过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记忆,如诗如梦沉香萦绕在岁月的长廊飘荡怡芳。

【第97句】:【经典佛语】烦陷,徒令生活过得更艰难、更苦,若能欢喜接受,就会过得坦然、自在...

【第98句】:不两舌:不随便批评别人,不搬弄是非。若是种下挑拨离间的恶因,自己的亲情难免亦有离异之果报,子女不听话、周围的眷属时常争斗。“两舌”不仅害人也害己。

【第99句】:【佛语摘抄精选】若善心教化,虽为别离,亦不得罪;若以恶心,令他斗乱,则是两舌,得罪最深。(《成实论》)

17547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