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和李冰修筑都江堰 启示
李冰:治水方针是分洪以减灾,引水以灌田。
为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
李冰为了治水废寝忘食,终于在一个漫天风雪的黄昏,他拄着黄荆拐杖,举步艰难,昏倒在雪地上,数日后与世长辞。
都江堰的工程原理,它根据防洪灌溉的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而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来控制内江、外江的江水流量,使原来“旱涝多变”的成都平原变成“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两千多年了,至今还在造福于人民,这样高超的设计和工程质量不能不令人赞叹
大禹:采用疏导的方法消除水患。
三过家门而不入,与群众同甘共苦。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公而忘私、把个人的一切献身于为人民造福的事业之中的崇高精神。
尤其可贵的是,大禹在治水中积极组织大家去治理洪水,一心一意地降服水患,这种执着的精神,坚定的信念是伟大的,人民在大禹的领导下,齐心协力,共同战胜了灾难。
这个传说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勇敢、奉献、坚毅不屈、万众一心战胜困难的民族精神。
李冰都江堰的修筑,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
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水利史进人了一个新阶段,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划时代的杰作。
都江堰 余秋雨李冰治水的韬略在文中是指()、() 只能写两个内容
原则:以疏通引导为主变水患为水利时间:没有确切时间在战国时期为巴蜀两千万亩农田灌溉
李冰治水的故事
治理沫水李冰是我国古代最着名的水利专家。
他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有关他的生卒年月、家世故里、生平事迹等详情,由于史料的缺乏,如今已大都无从知晓。
现在能见到的,只在《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中略有记载。
根据记载可知李冰在秦昭王时(公元前256年-251年)被任命为蜀郡守。
据说他“能知天文地理”,极有学识与才能。
他到任以后所做的实事都与治水有关,如主持了沫水航道的治理等。
中国古代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都大力发展经济,而兴修水利就是一项很重要的举措。
许多国家在当时都搞了一些很有名的工程,也涌现出了一批着名的水利专家,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李冰。
李冰上任后即治理了沫水(今青衣江),这是岷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蒙山,因为江中有一个大礁离碓(亦名离堆、涵崖等),加之江水流速漂疾,严重地影响了舟船的航行。
李冰主持将离碓凿除后,使得航道畅通无阻,极大地方便了沫水上的航行。
兴建都江堰设计、建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李冰对子孙后代的伟大科学贡献。
与沫水治理相比,都江堰工程显然要复杂得多而其地位与价值也高得多。
都江堰历史上曾先后被称为浙棚、浙堰、金堤、都安大堰等,唐代称“楗尾堰”,到宋代才有了“都江堰”的名称。
都江堰是岷江中游的一项大工程。
岷江从岷山发源,一路急流而下,到灌县地域又进人了平川地界。
这里地形复杂,加之泥沙淤积,使得航行十分困难,而且江水在洪水季节常常泛滥。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西边遭受洪水肆虐的时候,东边却因缺水而受旱灾之苦。
李冰到任以后,听到了大量的民众呼声,亲临实地考察后不久就开始实施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
近现代的人们所见到的都江堰工程,从上游数起,主要有百丈堤、都江鱼嘴、内外金刚堤、飞沙堰、人字堤、宝瓶口,其中最重要的是都江鱼嘴、飞沙堰与宝瓶口。
现在可以肯定这3项主要工程都是李冰所主持修筑的。
都江鱼嘴,又名分水鱼嘴,是人工筑起的一条纵向的大堰,因为头部像鱼头,所以称为“鱼嘴”。
又因为它的作用在于把上游流下来的江水分为内、外两股(堤左西面的为外江,是岷江的主流;堤右东面的为内江,是灌溉东面田地的总渠),所以称为“分水鱼嘴”。
在修筑这条分水堤堰的时候,开始采用向江心抛掷石块的办法,但由于江流过急而始终没有成功。
后改用竹子编成的长10米、宽0.6米的特大竹笼装满大块的卵石沉人江底,才终于筑成了这条大堤堰。
这条分水堤堰,也就是《华阳国志·蜀志》与《水经注·江水》所记载的“壅江作堋”的“堋”。
这个分水鱼嘴和灵渠上的铧嘴、沱江官渠的平水梁很相似,它们之间究竟是否存在承继或学习启迪的关系,是许多专业学者们仍在继续深入研究的。
分水鱼嘴筑成以后,使得岷江水得以分流,既可以使干流外江的水量不致太大,从而大大降低了洪水季节泛滥成灾的概率,同时又使东面内江能灌溉灌县的田地,免除了灌县旱灾的产生。
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大致是外江占4成,内江占6成,为了避免洪水季节内江也产生涝灾,又修筑了飞沙堰。
飞沙堰的修筑方法与鱼嘴分水堰相同,也是用特大竹箱装满卵石而堆筑成功的。
这条堰的难点与关键,在于它的高度必须正好适宜,才能使内江的水位在达到一定高度后,江水会漫过堤堰而流人外江。
在内江水位过高、水量特大、水速过急时,更会把堤堰冲垮,内江的水直泄外江,更可以确保内江整个灌区的安全。
这条堤堰所以取名为飞沙堰,还因为它与宝瓶口配合,能产生排沙作用。
分水鱼嘴与飞沙堰所采用的竹笼填石法,是一个既简便又高效的创新,可就地取材,施工方便,费用低廉,实用高效。
在建筑学上,人们对此有十六字的高度评价——重而不陷、击而不反、硬而不刚、散而不乱。
如此高明的创造,是否为李冰首创,目前还未能肯定,但就目前所知在李冰之前还从没发现,所以很可能是李冰发明并在如此大型的工程中予以使用的,但也很可能是他吸取了民间的或前人的经验而加以发展的。
宝瓶口工程,实际是整个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李冰最先就是把阻碍江水东流的玉垒山劈开。
这项工程开始也不怎么顺利,工程进度很慢。
后来,李冰在富有经验的民工们的建议下,采用了火烧山岩、让岩山爆裂的方法,使得工程进度加快,最终把工垒山劈开了20米左右宽的大口。
因为它的形状像瓶口,就命名为宝瓶口。
把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联合起来,就使得岷江在这里成功地实现了分流,也就实现了既消除西面水患、又消除东面旱灾的缺陷,一举两得,功德无量。
历史解密李冰治水 怎样缔造出造福人类的都江堰
李冰父子作为都江堰的设计和兴建者,将都江堰打造的规模宏大,地点合适且布局很合理,既发挥了排灌的作用,又保证了农业的生产。
在李冰成为蜀地太守之前,蜀地常年非涝即旱,人们世世代代和洪水作斗争,为彻底解决水患的问题,李冰代替政治家成为蜀地太守。
李冰父子仔细的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各种情况后,最终制定了最严谨的规划方案,将原有的引水口废除,改移到玉垒山处,保证了引水量和渠道的畅通。
史记记载都江堰过程很简略,但结合现在都江堰结构,可以感受到李冰父子的智慧。
都江堰建成,不仅解决了旱涝成灾的问题,内江流下的水还能灌溉十几个县,至此,成都才成为富庶之地。
除此之外,李冰还之处修建了其他的水利工程,但大多没有史籍的详细记载,多已经不可考证了。
但他所作出的贡献不可被抹杀,历史上很多水利工程如今已经废弃,但都江堰一直保留使用至今。
除了水利工程,李冰也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将原始的盐开采方法,转变为凿井汲卤煮盐法,自此改变了盐业的原始状况~
都江堰中李冰治水的韬略是指?
指李冰在治水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包括:“逢正抽心,遇弯截角”,“深淘滩,低作堰”等
关于李冰父子亲身治水
李冰是我国[战国]杰出的水利工家,都江堰的设计者和兴建的组。
中外的都江堰位于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整个工程是由分水堰、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工程组成的。
它的规模宏大,地点适宜,布局合理,兼有防洪、灌溉、航行三种作用,在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也是罕见的奇迹。
二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排灌作用,确保了当地农业生产。
古代蜀地(今四川)非涝即旱,有“泽国”、“赤盆”之称。
四川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斗争。
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蜀国。
秦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
同时派精通治水的李冰取代政治家张若任蜀守。
李冰为蜀守的时间,没有明文记载,大约在秦昭王三十年至秦孝王之间(公元前277—前250年)。
李冰到蜀郡后,亲眼看到当地严重灾情:发源于成都平原北部岷山的岷江,沿江两岸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到灌县附近,进入一马平川,水势浩大,往往冲决堤岸,泛滥成灾;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也容易淤积在这里,抬高河床,加剧水患;特别是在灌县城西南面,有一座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每年夏秋洪水季节,常造成东旱西涝。
到任不久,便开始着手进行大规模的治水工作。
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沿岷江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水情、地势等情况,制定了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
李冰发现开明所凿的引水工程渠首选择不合理,因而废除了开明开凿的引水口,把都江堰的引水口上移至成都平原冲积扇的顶部灌县玉垒山处,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引水量和形成通畅的渠首网。
李冰创筑的都江堰,史籍记载甚为简略。
但以这些记载为基础,结合现今都江堰工程结构分析,可以基本确定李冰修建的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及渠道网所组成。
在修筑分水堰的过程中,采用江心抛石筑堰失败后,李冰另辟新路,让竹工编成长三丈、宽二尺的大竹笼,装满鹅卵石,然后一个一个地沉入江底,终于战胜了急流的江水,筑成了分水大堤。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犍尾堰(都江堰唐代之名)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决。
破竹为笼,圆径三尺,长十丈,以石实之。
累而壅水。
”此法就地取材,施工、维修都简单易行。
而且,笼石层层累筑,既可免除堤埂断裂,又可利用卵石间空隙减少洪水的直接压力,从而降低堤堰崩溃的危险。
分水大堤前端开头犹如鱼头,所以取名叫“鱼嘴”。
鱼嘴是在宝瓶口上游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堰,因堰的顶部形如鱼嘴而得名。
《华阳国志》记载:李冰“壅江作堋”的“堋”就是指鱼嘴。
它将岷江分为内外江,起航运、灌溉与分洪的作用。
西股的叫外江,是岷江的正流;东股的叫内江,是灌溉渠系的总干渠,渠首就是宝瓶口,流经宝瓶口再分成许多大小沟渠河道,组成一个纵横交错的扇形水网,灌溉成都平原的千里农田。
分水堰两侧垒砌大卵石护堤,*内江一侧的叫内金刚堤,外江一侧叫外金刚堤,也称”金堤”。
分水堰建成以后,内江灌溉的成都平原就很少有水旱灾了。
以后,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又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
飞沙堰也用竹笼装卵石堆筑,堰顶做到适宜的高度。
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以保障内江灌区免遭水淹。
同时,由于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冲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沉积。
鱼嘴的分水量有一定的比例。
春耕季节,内江水量大约占六成,外江水量大约点四成。
洪水季节,内江超过灌溉所需的水量,由飞沙堰自行溢出。
宝瓶口是节制内江水量的口门。
为了控制内江流量,李冰父子作石人立在江中,作为观测水位的标尺。
《华阳国志·蜀志》载:李冰“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
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这是见于记载最早的水则,说明李冰已基本掌握了岷江水位涨落的大致幅度。
《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就是指李冰开凿宝瓶口。
因“崖峻阻险,不可穿凿,李冰乃积薪烧之”,劈开玉垒山,凿成宝瓶口。
宝瓶口不仅是进水口,而且以其狭窄的通道形成一道自动节水的水门,对内江渠系起保护作用。
被分开的玉垒山的末端,状如大石堆,就是后人称做的“离堆”。
此外,还采取了在江心中构筑分水堰的办法,把江水分做两支,逼使其中一支流进宝瓶口。
宝瓶口这一岩石渠道,十分坚固,千百年来在岷江激流冲击下,并未被冲毁,有效地控制了岷江水流。
清宋树森“伏龙观观涨”一诗云:“我闻蜀守凿离堆,两崖劈破势崔巍,岷江至此画南北,宝瓶倒泻数如雷。
”李冰修成宝瓶口之后,“又开二渠,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称为外江,一渠由永康过郫入成都,称为内江”。
这两条主渠沟通成都平原上零星分布的农田灌溉渠,初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道网。
李冰还作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岁修时候淘挖泥沙的深度标准。
岁修的原则是“深淘滩,低作堰”。
“深淘滩”是说淘挖淤积在江底的泥沙要深些,以免内江水量过小,不敷灌溉用;“低作堰”是说飞沙堰堰顶不可修筑太高,以免洪水季节泄洪不畅,危害成都平原。
后人把这六字诀刻在内江东岸为纪念李冰父子而建的二王庙的石壁上,很是醒目。
岁修的方法是:每年水量最小的霜降时节,在鱼嘴西侧,用杩槎(就是马扎)在外江截流,使江水全部流入内江,然后淘挖外江和外江各灌溉渠道淤积的泥沙。
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岁修完毕,把杩槎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淘挖内江河槽,进行平水槽和飞沙堰的岁修工程。
清明节前,内江岁修完毕,撤除杩槎,开始放水灌溉。
杩槎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截流装置,是由三根大木桩用竹索绑成的三脚架,中设平台,平台上用竹笼装卵石压稳。
把适当数量的杩槎横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横、竖木头,围上竹席,外面再培上粘土,就可以挡住水流,不致渗漏。
都江堰的修成,不仅解决了岷江泛滥成灾的问题,而且从内江下来的水还可以灌溉十几个县,灌溉面积达三百多万亩。
从此,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富庶之地,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在余秋雨的散文《都江堰》中,为什么说李冰治水韬略被替代成了治人的计谋
哲学都是相通的,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件事都遵循一个基本的规律,这个规律就叫哲学。
遇湾截角,逢正抽心 这八字真言当然可以用作治人的箴言,遇到挡道的就截去,遇到洪流就从中流砥柱的地方瓦解。
至于”深淘滩,低作堰“ 就更显而易见了,深淘滩就是将河床淘深,以增加蓄水的能力,低作堰就是把泄洪道的入水口修低,以保证泄洪的功效,那当太平盛世的时候就需要深淘滩,已增加社会的承载力,当局势动荡之时,就需要开一个”泄洪之渠道“以作疏导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