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宣言一句话
表现方法,构图,色彩,明暗,作者,及作者常用手法,拿几个作品比较一下。
学习美术的感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孩子的艺术发展,美术教育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点。
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这一论述充分说明基础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
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美术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体系。
一、观察生活――发现美。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美,关键是给儿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发现的美也就不同。
现实生活对儿童画画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儿童的绘画能力并不是单靠老师通过讲授技法就可以教出来的,为他们创造一定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
因为美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的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美即生活。
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创造美。
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教学。
【第1句】:采撷生活,提高审美认识 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会变的线条》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自然和生活中寻找美丽多变的线条,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多种线条:黑板边的直线、窗外护栏上的螺旋线、老师头发上的波浪线、花盆边上的弧线、花叶子上的锯齿线……,这样的引导不仅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同时又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线条。
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他们发现,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藏着这么多美丽的线条,而且它们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创作中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微风中的柳条、大风时散乱的头发、沙漠中一层层的沙子……学生轻松地画出自己熟悉而又富有美感的线条,他们的作品便充满了韵律。
这样既结合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受美、鉴赏美,又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手法来源于生活,艺术中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又提高了他们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2.走进自然,强化审美感受 “课堂不等于教室。
”以往的美术课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教材传授技能,然后让学生坐在课堂里临摹,或凭记忆冥思苦想,不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结果学生不但画不好,更不会有创意。
因此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写生、采风等方式,到大自然中去感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也会陶冶个性和情操,同时为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
如举办《我是小小画家》活动,虽然只是改变了场地,但是当学生背着画夹,坐在校园里写生时,那种感觉完全不同,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视野,令人身心愉悦。
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令写生的学生个个神气十足。
校园里熟悉的一切在同学们的眼中,一笔一笔的创作是那么的新鲜与美丽。
学生的作品虽然还很幼稚,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学生享受着室外创作所带来的那份喜悦与快乐。
因此,我们美术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二、实践生活――体验美。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学生体验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悟到生活的美丑现象。
生活中的碧海蓝天、红花绿柳、高楼大厦、市井人群、民俗民风、悲欢离合……都是学生难以忘怀的。
对这些生活场景的耳濡目染,他们谈起来津津乐道、各抒己见,画起来直抒胸臆、色彩斑斓。
作为美术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对学生的情感加以引导、发展,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术的感悟。
1.创设生活情境,体验快乐感受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情境创设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兴趣结合起来。
因而,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情境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贴切,紧扣主题。
如,在讲《奇妙的爬行》一课时,导入新课环节中我播放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动画片,创设了一个动物园的情境,引导孩子们找一找功画片中的爬行动物,并把课堂变成一个爬行功物的展览厅,让学生们模仿动画片中看到的和自己喜欢的爬行动物,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以此引出课题,轻松地在动画中欣赏美、感受美。
学生们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微观世界里的小动物,我带领他们闭上眼睛进入奇妙的大自然。
我们不再是直立行走的人类,而是渺小的爬行动物,周围的事物会怎样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能想象到的一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营造了活跃、欢快的课堂氛围,同时又让学生体验到了平日中忽略的快乐。
从而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奇妙的爬行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激起内心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绘画艺术的情感。
2.调动生活经验,开阔表现视野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是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对美术的探究与感悟。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来再现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如《下雨了》一课,可以在教室里挂上一些雨伞、雨衣、雨帽等雨具,再放一段下雨时的录音,让小朋友闭上眼睛去体验、去想象,在大街上、在学校里、在田野里、在树林里你都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雨中情景。
同学们的思路会拓展得很宽,有的说看到了放学时校门口开满了伞花,有的说小花小草洗了个澡感到舒服极了,还有的说看到了伞被风掀翻的趣事……。
从学生们所描述的情景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运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拓宽了表现视野,从而把日常生活中美丽的雨景留在了画面上,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把小雨的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一颗颗天真无邪的童心自然会长出想象的翅膀,结出爱心的果实。
三、表现生活――创造美。
美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好方法,即从重视教学的知识价值,转向到重视教学的生活价值。
学生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他们的内心会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并急于将它表现出来。
教师要启发学生充分调动自身潜能,选取适合表现美的物质材料,经过艺术想象,借助艺术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情趣,尝试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创造生活的美。
1.多彩的生活,真情的表达 美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要培养热爱生活、内心充满美、创造美好生活的人。
教学中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如,母亲节来临之际设立课题《我为妈妈献真情》,引导学生动手用拼贴、拓印、绘画等方法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一句真心的话送给妈妈,在暖暖温情中体会创作的乐趣,感受美术课的独特魅力。
美术课不是简单的绘画,美术课是一种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
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颗感受美的心,一双双创造美的手
一种信念在每一次的动手创作中、每一次绘画活动中得以升华。
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的缩影,放大生活的趣味。
学生们每天都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在家里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他们之间有着许许多多温馨的生活画面,或郊游、或购物、或嬉戏……当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去创作时,这一个个精彩的瞬间都定格成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过春节》《演电视》《节日的装饰》《介绍我喜欢的玩具》……这些画面都洋溢着爱的气息,散发着浓浓的幸福与温馨,让人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真实的生活在画中升华。
2.利用废弃物,美化生活 审美体验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
学生的审美体验从哪里来
从活动中来,从做中来,因而杜威先生把“从做中学”奉为至上的教学信念和法则。
生活中有许多普通的物品、废旧的材料,它们看似平淡无奇、废弃无用,可是只要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灵巧的双手把它美化一下,就能将它们变成一件件独具魅力的艺术品。
有一次上《面具》,一名从不带用具的学生从地上拣了些别人的剩材料竟然也做出一件作品――大脚板海盗先生,同学笑他做的丑陋,我却在全班表扬了他,表扬他的废品再利用,表扬他的大胆设计。
那是他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每一朵花都需要阳光,需要精心的呵护才能长大。
你看,那造型奇异、活灵活现的纸盒――《可爱小动物》,那绘制在各种酒瓶上的大胆图案――色彩艳丽的《漂亮的瓶子》,那创意无限的塑料瓶笔筒――《做笔筒》,还有那《巧用纸餐具》中百变的纸盘娃娃、纸杯小猪、昂首前行的乌龟……当孩子们把一个个废旧物品变成一件件有趣的工艺品、或成为大家喜爱的玩具、或成为互相赠送的礼品、或摆在屋子里点缀生活的装饰品,他们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会对现实生活充满激动和自豪,会对未来生活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和无限的遐想,从而使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会更丰富、更真切。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美术让生活更加精彩,美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生活的教科书”,让他们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感悟生活。
让我们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多给孩子一些阳光,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开孩子创作之门,燃起艺术之花。
对美术的感悟与体会
欣赏与感悟 上了美术欣赏课,感受颇多。
美术欣赏我的视野由古、古罗马倏而转到了文艺复兴时的意大利。
古罗马、古希腊的宏伟的宫殿建筑、众多的雕刻作品,展现了这两个伟大时代曾经的辉煌。
文艺复兴冲破了中世纪的宗教束缚,出现了人才辈出的局面。
使我知道了中国的陶瓷艺术的源远流长,和陶瓷艺术对于世界的贡献。
通过中西方美术艺术的差异使我更加了解了中西方美术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及增加了我对于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之情,也使我更加了解了西方的美术艺术。
美术欣赏课不仅仅是对于绘画艺术的欣赏,而且是对于雕刻、建筑、陶瓷艺术等等艺术中所体现出的美术艺术的欣赏。
我想上美术欣赏课给我的最深课的感受莫过于此了。
这使得我的眼界大开。
美术欣赏当然包罗万象:古今中外的,各个艺术流派的,不同方面的。
有古罗马、古希腊的最具特色的建筑、雕塑。
有文艺复兴时期各个艺术大师的杰作。
还有近现代的各种新兴的流派的介绍。
这些都是西方的艺术中的美术艺术的具体体现。
那么对于东方,尤其是中国,同样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要数陶瓷艺术,还有独特的建筑风格。
更加不同于西方绘画艺术风格的是中国独有的山水画的艺术手法。
我在选修《中国水墨画基础》课的时候,老师就讲过中国的山水画很是不同于西方的绘画。
他还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他有一个外国留学生跟他学习中国的山水画法,但是不管怎样这位外国的学生都画不出中国山水画的那种真正的味道,尽管他的画功很好。
从这个例子中,我想中国山水画是凝结了中国人民的特有的情节在里面的,所以外国的画家很难画出中国话的味道来。
当然,西方和东方的绘画艺术分别属于不同的画法,各有千秋。
因而我们应该相互学习,才能相互促进彼此的发展,而不能顽固守旧。
尤其在当代不断发展的世界里,加强彼此的交流学习更加显得重要。
中国画注重画山水等自然景物或者虫鱼鸟兽等动物,并且善于运用空气透视法,而且善于想象,这样可以使得绘画有远有近,画面有种旷远阔达的气象在里面,并且中国的画更加注重使内心的情感表达在画上。
而西方的绘画主要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表现的绘画作品多为描摹人物、事件为多,展现的空间不够开阔,所以常有种压抑的感觉。
看中国画多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善于运用留白的画法,而且多描摹大河高山等雄伟的景物,所以有种壮美之感。
而描摹的花鸟树木却给人一种伶俐轻快、聪慧灵性之感。
而观看西方的绘画则多为油画,色泽虽然浓重,但却看起来大多有种灰暗之感。
很少可以感受到空灵之感。
我想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之一。
因为西方受宗教的影响深远,宗教气氛浓厚。
而中国则不太相信宗教,相反中国的儒、释、道教则更多的是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与否的方面,因而束缚较少,所以中国的画更让人感觉一种轻快愉悦的感觉。
当然和作画的工具的运用也有很大关系。
西方用画笔,中国则是毛笔。
这种工具的差异自然导致了做出的画会有差异。
还有就是颜料的使用了。
中国画用墨先画好画,然后再经过一种工序叫做装裱,这样给画加上各种鲜亮的颜色。
使得中国的画可以保存很长的时间而完好,不退色。
但是西方就很是不同了,用画笔在画布上作画,颜料用化学颜料,画好后保存就很麻烦,比较容易褪色。
当然这些都是古代的一些做法了,现在西方的保存技术是大大的提高了,我们反而落后了。
现在当然是有很大的改变了,以前是东学西入,后来是西学东入,到现在东西方的交流是不断地加强,相互的影响。
所以绘画艺术也不断的相互的学习借鉴。
中国的建筑和西方的建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中国的房屋时用木材制作的,而西方的建筑则是用石材制作的。
这和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古代处于长江黄河流域,土地肥沃,深林茂密,地势平坦,所以盛产优质木材,因而房屋多为木材制作。
而西方则多山地,山产石材,所以他们必然会以石材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另外这也是为什么西方的石雕雕刻雕像繁荣的原因之一。
我原先以为石材造的房子当然会比木头造的房子坚固的多,但是我的猜想是错的。
石材耐压但是韧性差,而好的木材不但耐压而且韧性很好,甚至比钢还要好。
这是我叹为观止。
而更加令我感到惊叹的是,中国房屋使用了斗拱的结构,这使得每个梁柱环环相扣,使得屋顶的巨大重量通过斗拱的精巧的结构而转移到支撑房屋的大柱子上去。
这就使得屋子的墙壁不用承担重量而仅仅是起到遮风挡雨的作用。
这俨然是现代钢筋混凝土构架的雏形。
而且这种斗拱的结构还有利于房屋的扩充,而不用费很大的功夫。
也就是说可以在原来的房屋上面通过梁柱来扩充,而不用推到重新来建。
而西方的石材不仅韧性不好,而且还要承担很大的重量。
并且可扩充性也不好。
当然它有一个优点就是可以加高。
中国的房屋却多是一层的。
中国常见的高层建筑恐怕要数塔了,然而塔的建筑形式去时舶来的,因为佛教的传入而传进来。
西方石材建筑的集大成恐怕是凡尔赛宫了。
中国的木材建筑的集大成当然非皇家的宫殿了。
中国的房屋建筑多主张对称美,建筑群往往有一条中轴线,而西方的的建筑则多曲线,典型的教堂大多有圆形的穹顶结构。
较之,我认为中国的木材建筑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而感觉西方的石材建筑则多是一种凝重深沉。
另外中国房屋的顶部的铺设的瓦也是中国的特色了。
瓦的使用使得雨水可以轻易地留下来不易造成屋内漏水的情况。
现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快,瓦在中国可能很少再见到了,瓦因而成为中国文人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常用的对象。
当然不仅仅是怀念瓦,大概可能是怀念中国古代灿烂的文明,在迈向新时代时发出的叹息吧。
谈到文艺复兴,我们自然会问那么文艺复兴为什么会发生呢。
也许我们不应该这么问,而应该问,文艺复兴为什么在当时发生,而且发生在意大利呢。
因为欧洲的思想受中世纪的宗教影响太深了,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地束缚,人们想摆脱这种束缚追求自由是他们神圣的权利。
所以不管迟早,文艺复兴都会发生的。
这是毫无疑问的。
而之所以叫做文艺复兴,是因为在古希腊、古罗马的时代曾经有过辉煌的文艺、科技、思想的繁荣。
因而要打破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束缚,那自然是人想到的就是文艺复兴的提法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会发生在当时的意大利。
因为当时意大利的经济发展很快,新兴的阶级自然不愿继续收其他力量的阻碍,所以就会寻找新的思想来冲破旧的思想。
再加上许多的天才人物的出现所以便形成了当时十分繁荣的文艺复兴思潮。
文艺复兴带给欧洲人们新的思想,逐渐的使得人们从宗教繁重的思想中解脱出来,可以说为以后欧洲的发展起到了启蒙、促进的作用。
而在文艺复兴中崭露头角的天才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宝贵的知识和财富。
中国的制陶瓷的工艺可以追溯到商朝开始制造青铜,青铜虽然不是陶瓷,但是可以称得上是陶瓷工艺的原始阶段。
后来出现了黑陶,大约唐朝时候产生了瓷的工艺。
这是很大的进步。
瓷的出现弥补了陶的表面不光滑的缺陷,使得瓷的应用广泛的深入了人民的生活之中。
景德镇成为我国的制造瓷器的中心之一,饮誉海内外。
陶瓷甚至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陶瓷文化。
很多士大夫都参与陶瓷的制作。
这就使得中国的陶瓷技术当时遥遥领先与世界。
西方的国家通过丝绸之路、海上贸易等不惜重金来购买中国的陶瓷,把中国的陶瓷当做稀世珍宝对待。
几个世纪以来在西方形成瓷器热,经久不衰。
中国的瓷器上面可以绘画、可以有文字书法等等。
不仅仅是器物,更是一种人文的精神的表现。
当然随着瓷器制造技术被西方所掌握,陶瓷的制造的技术不再是秘密,但是中国的瓷器在世界上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中西方的美术艺术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同的的地方,那就是追求美。
我想中西方在不断的交流中会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促进彼此更好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要把握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不能抛却我们古代的灿烂的文化。
只有这样才能在和西方的交流融合中把握住前进的方向,永远有自己的归属。
我想美术欣赏课教诲我很多的东西。
这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课。
注,楼主请根据自己情况更换人名,地名,等不妥之处
关于四年级实践活动画画艺术的感受 100字
我喜欢上了绘画.由于对绘画的喜欢,每次上美术课来老师叫完成的作业,我都准时完成呢,绝不拖延哦.而且每次都会受到的表扬、同学们的赞美呢.每到星期六日,我还会挤出一点时间来绘画,一画就是一个下午.虽然很累,到我也为此收获到了不少快乐.时间长了,术课不再是蜡笔画,而是线描画、抽象画、科幻画······.一级比一级难.我对绘画有点厌倦了,兴趣也不浓了.这种枯燥、单调的学习方法让我厌烦.加上升上高年级了,只顾着学习.绘画的时间渐渐减少了.真想放弃,哎······ 于是,我又鼓起了勇气.、永不间断的绘画.真是“”啊!我的画越画越好了.我还特意给自己做了一个画集
学习艺术画画过程中的感受作文600
表现方法,构图,色彩,明暗,作者,及作者常用手法,拿几个作品比较一下。
看完绘画与美术展的感受50字
看完绘画与美术展的感受50字。
看完绘画与美术展,感觉到自己增长了见识,学到了一些绘画美术方面的。
出钱的技巧。
学习美术的感想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关注孩子的艺术发展,美术教育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教育教学的重点。
新《课标》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这一论述充分说明基础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
因此,我们要充分结合美术教材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接触生活、充分感受生活、大胆创造生活,让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从而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育体系。
一、观察生活――发现美。
“生活中到处存在着美,关键是给儿童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每个人的观察角度不同,所以发现的美也就不同。
现实生活对儿童画画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儿童的绘画能力并不是单靠老师通过讲授技法就可以教出来的,为他们创造一定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
因为美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的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美即生活。
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创造美。
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并为生活世界服务的教学才是具有强烈生命力的教学。
【第1句】:采撷生活,提高审美认识 美术课程改革强调将美术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发现和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中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使学生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在讲《会变的线条》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自然和生活中寻找美丽多变的线条,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多种线条:黑板边的直线、窗外护栏上的螺旋线、老师头发上的波浪线、花盆边上的弧线、花叶子上的锯齿线……,这样的引导不仅使学生很快进入新课,同时又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复习了以前学过的线条。
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他们发现,原来在我们的身边藏着这么多美丽的线条,而且它们多种多样、变化多端,美化着我们的生活。
创作中我又启发学生想象微风中的柳条、大风时散乱的头发、沙漠中一层层的沙子……学生轻松地画出自己熟悉而又富有美感的线条,他们的作品便充满了韵律。
这样既结合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受美、鉴赏美,又使学生认识到艺术表现手法来源于生活,艺术中线条的存在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这节课既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又提高了他们发现美和感受美的能力。
2.走进自然,强化审美感受 “课堂不等于教室。
”以往的美术课通常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教材传授技能,然后让学生坐在课堂里临摹,或凭记忆冥思苦想,不但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引导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结果学生不但画不好,更不会有创意。
因此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组织学生以写生、采风等方式,到大自然中去感悟,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作品富有真情实感,而且在宽松愉快而自由的环境里,也会陶冶个性和情操,同时为美术的创作增添了不少素材。
如举办《我是小小画家》活动,虽然只是改变了场地,但是当学生背着画夹,坐在校园里写生时,那种感觉完全不同,清新的空气,开阔的视野,令人身心愉悦。
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令写生的学生个个神气十足。
校园里熟悉的一切在同学们的眼中,一笔一笔的创作是那么的新鲜与美丽。
学生的作品虽然还很幼稚,但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学生享受着室外创作所带来的那份喜悦与快乐。
因此,我们美术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融入社会,让学生嗅出生活的“清新”、看出生活的美丽、品尝生活的快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描绘生活、创造生活。
二、实践生活――体验美。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学生体验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悟到生活的美丑现象。
生活中的碧海蓝天、红花绿柳、高楼大厦、市井人群、民俗民风、悲欢离合……都是学生难以忘怀的。
对这些生活场景的耳濡目染,他们谈起来津津乐道、各抒己见,画起来直抒胸臆、色彩斑斓。
作为美术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对学生的情感加以引导、发展,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术的感悟。
1.创设生活情境,体验快乐感受 陶行知先生认为:在自然的生活中进行教育,创设生活化的环境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他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情境创设一定要与学生的生活兴趣结合起来。
因而,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努力创设一种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情境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贴切,紧扣主题。
如,在讲《奇妙的爬行》一课时,导入新课环节中我播放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动画片,创设了一个动物园的情境,引导孩子们找一找功画片中的爬行动物,并把课堂变成一个爬行功物的展览厅,让学生们模仿动画片中看到的和自己喜欢的爬行动物,使他们很快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并以此引出课题,轻松地在动画中欣赏美、感受美。
学生们把自己幻想成一个微观世界里的小动物,我带领他们闭上眼睛进入奇妙的大自然。
我们不再是直立行走的人类,而是渺小的爬行动物,周围的事物会怎样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能想象到的一切,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既营造了活跃、欢快的课堂氛围,同时又让学生体验到了平日中忽略的快乐。
从而培养他们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奇妙的爬行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激起内心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绘画艺术的情感。
2.调动生活经验,开阔表现视野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是知识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对美术的探究与感悟。
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来再现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如《下雨了》一课,可以在教室里挂上一些雨伞、雨衣、雨帽等雨具,再放一段下雨时的录音,让小朋友闭上眼睛去体验、去想象,在大街上、在学校里、在田野里、在树林里你都看到了一幅幅什么样的雨中情景。
同学们的思路会拓展得很宽,有的说看到了放学时校门口开满了伞花,有的说小花小草洗了个澡感到舒服极了,还有的说看到了伞被风掀翻的趣事……。
从学生们所描述的情景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运用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拓宽了表现视野,从而把日常生活中美丽的雨景留在了画面上,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把小雨的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一颗颗天真无邪的童心自然会长出想象的翅膀,结出爱心的果实。
三、表现生活――创造美。
美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好方法,即从重视教学的知识价值,转向到重视教学的生活价值。
学生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他们的内心会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激情,并急于将它表现出来。
教师要启发学生充分调动自身潜能,选取适合表现美的物质材料,经过艺术想象,借助艺术语言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情趣,尝试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创造生活的美。
1.多彩的生活,真情的表达 美术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要培养热爱生活、内心充满美、创造美好生活的人。
教学中把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如,母亲节来临之际设立课题《我为妈妈献真情》,引导学生动手用拼贴、拓印、绘画等方法制作一张贺卡、写上一句真心的话送给妈妈,在暖暖温情中体会创作的乐趣,感受美术课的独特魅力。
美术课不是简单的绘画,美术课是一种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活动。
一双双发现美的眼睛,一颗颗感受美的心,一双双创造美的手
一种信念在每一次的动手创作中、每一次绘画活动中得以升华。
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用艺术语言表现生活的缩影,放大生活的趣味。
学生们每天都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在家里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生活,他们之间有着许许多多温馨的生活画面,或郊游、或购物、或嬉戏……当学生倾注自己的全部感情去创作时,这一个个精彩的瞬间都定格成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过春节》《演电视》《节日的装饰》《介绍我喜欢的玩具》……这些画面都洋溢着爱的气息,散发着浓浓的幸福与温馨,让人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真实的生活在画中升华。
2.利用废弃物,美化生活 审美体验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是生活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
学生的审美体验从哪里来
从活动中来,从做中来,因而杜威先生把“从做中学”奉为至上的教学信念和法则。
生活中有许多普通的物品、废旧的材料,它们看似平淡无奇、废弃无用,可是只要同学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运用灵巧的双手把它美化一下,就能将它们变成一件件独具魅力的艺术品。
有一次上《面具》,一名从不带用具的学生从地上拣了些别人的剩材料竟然也做出一件作品――大脚板海盗先生,同学笑他做的丑陋,我却在全班表扬了他,表扬他的废品再利用,表扬他的大胆设计。
那是他第一次站在讲台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每一朵花都需要阳光,需要精心的呵护才能长大。
你看,那造型奇异、活灵活现的纸盒――《可爱小动物》,那绘制在各种酒瓶上的大胆图案――色彩艳丽的《漂亮的瓶子》,那创意无限的塑料瓶笔筒――《做笔筒》,还有那《巧用纸餐具》中百变的纸盘娃娃、纸杯小猪、昂首前行的乌龟……当孩子们把一个个废旧物品变成一件件有趣的工艺品、或成为大家喜爱的玩具、或成为互相赠送的礼品、或摆在屋子里点缀生活的装饰品,他们会为自己感到骄傲,会对现实生活充满激动和自豪,会对未来生活有一份美好的憧憬和无限的遐想,从而使一颗颗幼小的心灵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热爱会更丰富、更真切。
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生活是美术得以生长的土壤,美术让生活更加精彩,美术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生活的教科书”,让他们走进生活、融入生活、感悟生活。
让我们多给孩子创造一些机会,多给孩子一些阳光,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打开孩子创作之门,燃起艺术之花。
对艺术欣赏的感受或文章
曾以“美是难的”来概括他对美本质问题的探索历程,今天如果我们谦逊一点的话,恐怕还是要说像艺术的本质这样的问题,也的确是难于探讨、难于定论的。
面对着关于艺术的纷繁说法,我首先要问:艺术,你到底是什么
在中开宗明义的说道:“艺术以另一种方式确凿无疑地成为艺术家和作品的本源”。
事实也的确如此,谈及艺术,我们必然要涉及到艺术家和艺术作品。
因此,从关于艺术的诸多混沌的阐释中,我选择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角度试图来揭开艺术神秘的面纱。
纵观漫长的艺术史,不难发现,有一个严肃的命题是不可回避的:人与世界的关系,而这也恰恰是诠释艺术史的根基和主线。
无论是从高更那幅具有“终极设问”意味的画——《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是什么
我们要到哪里去
》,还是从那幅具有拷问人生行动意义的中,我都顿觉有一种被穿透感,我强烈感到冥冥宇宙中有种千丝万缕的情结在撕扯着我的心。
艺术是什么
面对这个古老的命题,说:“艺术是自行置入作品中的真理”,艺术 “是对作品中真理的创造性保藏”,“艺术是人的创造和保藏。
”归根结底,从艺术创作本体上讲,艺术风格的形成实际上表现了一种人与世界的存在关系,风格的变化也预示着人与世界存在关系的变化,意味着人类一种感觉领域的消退和另一种感觉领域的打开。
艺术创造的本质在于艺术家通过艺术形式来把握世界,这种把握不是对世界的简单描摹,而是艺术家通过感性创造活动来对宇宙、历史及人生进行的深度阐释与意义重建。
艺术形式或艺术风格则是这种阐释或创造活动的感性显现。
正因为如此,通过艺术形式,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艺术家的与文化修养,还可以看到艺术家对于社会、政治及历史的认识和理解,看到艺术家对于宇宙、世界和人生的体验和感悟,甚至看到艺术家所处的整个时代的精神状况。
因此,关于艺术,我想说:人与世界的关系主宰一切
但是,有了诠释艺术史的这条主线,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在艺术的海洋里轻松畅游。
在艺术世界里,空间和时间相互交错着,纷繁而复杂:地理上的暂时性组合在不停地改变着艺术的形式与功能;任何作品都带着奔腾流逝的时间,它既沉浸在亘古洪芜之内,又蕴含于最为遥远的未来之中。
就像,在多少个世纪之后仍然在拨动着人们的心弦,原始的绘画在被发现之时仍如同它起始时一样有着令人目眩的灿烂。
面对这般浩如星空的艺术世界,我们更加需要的是为艺术之长龙点睛。
这一在艺术世界中频繁出现的形象,被众多艺术大师所演绎。
但是,在、等不同大师的笔下,玛利亚却有着不同的面容和神质。
在有限的生命中我们不可能抓住这浩渺的诸多艺术形象,但是我们却可以更近一步,把握艺术理论的模型。
换言之,艺术现象的混乱为艺术理论的形成提供的不仅是素材,更是基础,虽然是艺术史,诠释的根基仍旧是理论。
因此可以说,理论的形成和构筑高于一切
因此,关于艺术,我要说:理论模型解决一切
让我们进行一次艺术星空中的撞击,来一次猛烈的头脑风暴吧
当然,我们并不能到此为止,停滞不前,那样是对于艺术的固化。
在建构了艺术的理论模型后,我们要继续向前,去追寻永恒,去寻求艺术世界中的终极结论。
在古希腊,按尼采的说法,艺术的使命就是来抵抗人生的悲剧性,让艺术赋予人生意义。
或许我们看过梵高的那幅经典的绘画《农靴》,事实上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更多的是因为海德格尔的经典评述,我们从梵高的农鞋中看出的是“劳动步履的艰辛”,“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馈赠”、“冬眠”,“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 。
一句话,从对物或器具的描绘中看到的是人对物的诗意的联想。
在那双普通的“农靴”背后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传达,是绘画艺术价值的升华。
只有透过形式把握住精神的永恒不二,才能达到艺术世界的巅峰。
如果我们只是静止的在《农靴》面前欣赏,很难真正的理解到背后的精神传达,那双“农靴”是用来穿的,是助于我们行走的工具。
罗丹的雕塑《行走》使我切实领会到“人类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放荡者”(罗丹语)。
正如海德格尔所倡导的那样,我们不能丢掉自己的根――大地,只有不断行走,才能使自我真正的与大地融合,才能真正的揭示人与大地的关系本质。
对于艺术所传承的精神实质,我们需要的是在行走中把握,进行自己的“心灵冒险之旅”,在心灵的“放逐”中达到人与大地的融合。
因此,关于艺术,我必须说:让我们一起学会行走,践行艺术的终极结论,不断行走于广阔大地
关于对艺术的感悟的美文
感悟艺术空着双手去体验音乐或绘画,也许从未理会过那些用以展示韵律的符号的规则,也许在我的想像里这些永远都不重要,我会一个人安静地听各种未知的声响,看流动的水与山,湿淋淋地迎面涌来一股亲切的豪气,看千年的蝴蝶、越过陈旧的门槛,在十八里长亭之外缓缓地飞,为爱的悲凉作一回流畅的诠释,各种捉摸不定的情感在了,这样就好。
艺术的触角无法直白地表达却又极其敏感,有时被人拾回去轻松地曲解得不伦不类。
有时被当成毫无价值的摆设高高地搁着,这些时候的它,其实早已如同空气那样逃逸而出,留下一些外在的伤痕,柔韧的骨子里流着叛逆而坚强的血,继续赶路,却依然心平气和。
常激动于诗歌或文章中灵性生动的渴望,这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单纯以感觉介入的东西,让人明白很多琐碎繁忙的多余。
就像经历过冬天的深刻而最终在面前铺开舒展的原野却突然觉得没有振高一呼的必要一样,触摸了内心归于平静的年龄自然就会少很多无谓的愤怒和感叹。
在这样一个因为缺少苦难而不再有太多重现和反省只剩下心安理得在丰富也繁衍着的年代,在反复过大喜大怒大悲哀之后需要重新沉着地想清楚什么的年代,有人执着又随便地回答某些凝重的提问,一边拾起略带忧郁的眼睛望望身后,一边把路上沾染得差点把自己谈忘的故事和片断,轻轻弹落。
于是我会想起一群正直的艺术探索者,他们用融汇了全部精神的笔触创造着难以言传的美的瞬间,让人时刻不忘记产生对自身思维存在走势的怀疑与重视。
在每一个玻璃窗外许多微弱地绽放的花朵惊醒的深夜,我愿意把彼此的对话和最初的感知无限制地推敲下去,它隔绝着人世的纷扰与热情,就像生活在清澈的小溪中的水草,不必要懂得什么叫房屋,树木,尘土和人群。
艺术需要艺术家自发的性情与作品水乳交融,共存共生、完美的品性为艺术的生成及延续注入了永久的生命力,这是平谈而又恢复了人性本源的色彩,因此我们才会愿意体味“落魄”的渊明身后的一份超脱,想像他在明白“实迷途其求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以后,留下一树落叶绝尘而去的样子,才会沉浸于的“痛哭而返”;才会时常地怀念“去黄河左岸洗笔,右岸磨剑”的那份天才,看他在用“笔峰与剑气”,刻完一部辉煌的盛唐之后,抛下笔墨便在一片月光中醉然成仙”。
也正因为此,我们读过王维的“长吟吉甫颂,朝夕仰清风”,多少都能惦出“却嫌陶合弃良迟”下遮掩的矫情。
“别和任何东西去狩猎本性,自己的生态就不会尴尬”。
有人这样说,听过的我能听懂的都懂了,然后在自如地生存的时候很个人化地多一些只成碎片或许还不想称之为文字的东西,来达到忽略外在侵略的宽大与和谐,我们所谈的艺术,所想的艺术,所爱的艺术,其实就是一个完全让一尘不染的天性洗涤整个身心的自己,让你感受到它呼吸时的气息,就像确信生命的疼痛感确实隐藏在万事万物当中一样,不为做而做情感让心里的井水枯渴。
艺术应是孤独的,孤独而不寂寞,那种登高一呼应者云集就如屈从与迎合那样,是一件和接近灵魂南辕北辙的事。
每次诚实地怀念艺术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刘烨园的一句话:“鹰活着不是为了升腾,有时想着夜空,常常冷漠同类。
”也许在生前和死后,仍然有无数的语言在喧杂中分解着艺术的外壳,招摇过市也好,沿街叫卖也好,故弄玄虚也好,沽名钓誉也好,这一切都与你我无关。
我们关注的只是另一种由自己的生存追求所营造的和谐,艺术在这样的精神家园里生长,归于本源的自然。
所以我们才甘于平凡然而举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