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学习班结业学生代表发言稿我是一名学习班的学员在结业典礼上要代表学生发言讲话。
Hey ,welcome to my fruit store.We provide a lot of fresh fruits .They are cheep and taste good,most of all they are very fresh. OK,let me introduice some of my fruits .Have you ever heard the old saying?Eat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The big apple is 6 yuan per kilo and its on sale now 20% off .Eat aoranges are good for your health .There is a lot of vitamin C in the orange and its cheep 30% on discount per kilo only caots you
【第4句】:5 yuan.Bananas are 5yuan per kilo and
【第8句】:5% on discount.there comes the pears only
【第4句】:8yuan you can have a kilogram and cut down on
【第6句】:5%. Hey ,my favourite fruit is watermalon its yummy.Only 9yuan a kilo and its also on sale .you only pay 85% of the original prise.Last but not least the grapes only 8yuan a kilo and 30% on discount . So many fruits in my store which do you like best?
关于舞蹈方面的家长发言稿该怎么写
尊敬的杜校长、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盖小羽的爸爸,我叫盖峰。
首先我非常感谢杜校长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能让我在这里跟大家一起畅想我们杜鹃舞蹈学校美好的未来,探讨我们孩子的成长和,我感到十分荣幸,我个人也很珍惜这个相互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孩子在舞蹈学校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渗透着老师辛勤的汗水,首先我要对老师们付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的奉献表示真诚的感谢,也感谢杜鹃舞蹈学校给孩子们提供了能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
是你们的无私奉献,给予了孩子及我们家长幸福与快乐,谢谢你们! 大家肯定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对这句话还有这样一层理解——“一日为父终身为师”。
所以虽然当前抓孩子学习教育的妈妈居多爸爸很少,但我们家的分工刚好是我来主抓教育,妈妈保障后勤,我认为家长们在家长会上能够面对面地直接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沟通形式,通过交流大家彼此取长补短,配合舞蹈学校老师共同抓好孩子的舞蹈功课,下面我就“抛砖引玉”,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心得体会: 在孩子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孩子的努力、老师就的教授是很重要的,可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是不可或缺,那就是我们的家长。
家长的意愿在孩子今后学习舞蹈的道路上占了很大的比重。
我们的家长该如何辅助教师的呢 ?如何才能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呢?我自己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1句】:父母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提高自己对舞蹈或者音乐的兴趣。
因为成人的举止、言谈、爱好,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而音乐又是和舞蹈离不开的。
就像去年我们杜鹃舞蹈学校的舞蹈专场晚会,我想大家一定印象深刻,其中用灯光、音乐,制造出绝佳的舞台效果,它的背景音乐叫做,是日本的热门动漫第一场的背景音乐,它的歌词是这样的:春又来,人已去,风烟残,夕阳晚,樱花开,顷刻散,零乱。
年光逝,韶华落,飞絮转,不堪看,路漫漫,空梦断,零乱。
渡忘川,彼岸 ,忘不掉,人长叹。
古井下,月光思念装满 。
樱花瓣,飞过 ,风幽怨,水清寒。
我们杜鹃舞蹈学校的同学们读懂了作品的内涵,摇曳的舞姿里让我们似乎来到了,又像是遇见了古代诗意的窈窕淑女,她们演绎出了绝美的舞蹈作品,歌颂了中国母亲的伟大,老师们的舞蹈给人的那种冲击和震撼,中国母亲特有的那种勤劳、质朴、善良,用舞蹈语言可以诠释的这么淋漓尽致。
这就是我通过两个舞蹈节目,对舞蹈的理解,这些东西,我想我们完全可以讲授给我们的孩子。
【第2句】:应当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电影的传播媒介,多让孩子看看一些大型的舞蹈比赛节目,比如每年的大赛等。
有意识地带领孩子观看各种风格的舞蹈表演或者音乐演出,让孩子从中感受到真实的舞蹈的优美,激发孩子的舞蹈情趣。
求一篇暑假培训班结业的发言稿
暑假即将结束了,我们又将迎来一个新的学期。
回想起暑假里那一段段往事,我至今都还记忆犹新。
与往年相比,这个暑假生活很有特色
既让我开心,又让我烦恼,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一放假,爸爸宣布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去美丽富饶的海南和风景如画的桂林旅游。
同时,爸爸要求我在出发之前完成所有作业(除了作文以外)。
我的心里像有两个小人在吵架,一个说:“看,你那堆积如山的作业在旅游之前哪做的完呀
说不好,还要挨爸爸的批评,还不如别去呢
”另一个说:“只要你抓紧时间,不浪费一分一秒,这样作业就肯定能完成。
旅游可是你梦寐以求的愿望呀
怎么可以不去呢
”最终,我对旅游的渴望胜出了
于是,“魔鬼作业期”就开始了。
我以每天“上刀山,下火海”的精神去完成暑假乐园、阅读、练字……做着,做着,突然间,半路杀出了一个个程咬金。
唉……真是烦死人了
怎么办呢
对了,可以再尝试一次,看看是否有新的灵感。
我左思右想,可还是遇上了几只拦路虎
看来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向同学们和老师发“SOS”求救信号。
在7月26日晚上9时,我如愿以偿地登上了飞机,开始了为期9天的海南、桂林游。
波澜壮阔、一望无际的大海是迷人的,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是美丽的,但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神秘谷(俗称“野人谷”)。
那天下午骄阳似火,我们随着导游走进了一片原始森林,层层叠叠的树叶挡住了阳光,让人感到阴森森的,空气里还散发着一丝丝寒意,不时发出“咕咕”的响声,让人毛骨悚然
在这里我第一次看见了“野人”,他们披着蓬乱的头发,露着黝黑的上身,只穿着一件短短的豹皮裤。
这些“野人”脸上都画着不同的斑纹,当游客走近时,他们有的就张牙舞爪,恐叫起来,声音回荡在幽静的森林里;有的从碗里抓了一块血淋淋的牛排正津津有味地啃着;有的把一块烧得滚红的小炭块塞进嘴里,有滋有味地嚼着,仿佛是口香糖似的;还有的则从火堆中捡出一根烧得通红,直冒烟的木头,“嘿
”的叫了一声,便赤脚踩了上去,他还笑嘻嘻的呢……他们实在太野蛮
太疯狂了
最让人遗憾的要数市羽毛球比赛了。
我分配到1992年组。
第一场是团体赛,由我们缙云队迎战实力强大的莲都队,由我打头阵,遇到了对方的头号种子施路遥,对手可是在体校里受过专业训练呀
我心里默默地想着:怎么办呢
不管怎么样反正都是输,何不与他搏一搏呢
人身能有几次搏呀
在与他练球时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压力。
看到对手那猛烈的扣球,我不禁吓出了几滴冷汗。
“比赛开始
” 裁判喊到。
我连续地打施路遥的后场,并扣他,可怎么打都不管用,经常被他猛烈的扣球至于死地。
没过多久,施路遥就很轻松地以10:0领先。
由于对手的一次失误,让我夺回了发球权。
借着施路遥回了一个较高的网前球的机会,我把他扣死了,这才夺回了1分。
可是好景不长,施路遥很快地赢了这局,并且再次轻松地以1:11拿下了第二局。
单打比赛更是别提了,我遇到了景宁队的叶景建,开始还领先了2个球,最后两局都以6:11惨败。
不过这次比赛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我的暑假生活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呀
它开阔了我的视野,锻炼了我的意志,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使我收益非浅
军训教官发言稿(急)
教官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迎着刚刚升起的朝阳,我们又即将拉开新生军训活动的序幕,作为武装部门的普通一兵,我很荣幸地来到贵校与老师、同学们一同训练、学习和生活。
刚刚走出初级中学大门的你们或许对高中的学习方法,对军训还带有一份好奇,甚至还有着很多幻想,更会怀着一颗天真幼稚的心,在自己的脑海中美好的描绘它、构造它。
因此,入学以后,你们的脑海里也许会生成这样一个概念:军训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军训
进入高中时代,对于一名学生而言是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是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起始点。
所以,有人认为中学时代是铸就一个人的“黄金时期”,能力、素质的培养都视它为关键。
在这个人生必经的黄金时段中,给学习创造优良的空间环境则就是必要的客观条件,而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共同努力去创造、去改善。
人都有惰性,更何况对于一名刚刚从初中毕业的学生而言,这就需要有一种东西去约束它、抑制它,那就是纪律,“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纪律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约束着人们的不良行为。
在部队有这样一句话:队列看纪律,内务看养成,这两项也是我们学生军训两个突出的重点。
经过对大家队列、内务和军队优良等一系列的教导和帮带,促使我们每一名学生的思想有所进步,素质、能力有所提高。
军训的时间很短暂,但是经历过的人都对它感到眷恋。
因为军训的过程虽枯燥苦涩,但结果却是宜人芬芳。
因为它指给大家的是积极向上的努力方向,它奠定的是朴素正直的做人基础。
所以,希望同学们好好珍惜军训这短暂的时光,发扬吃苦耐劳、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同我们的教官、老师们一起把这次活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请大家放心,我们全体教官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军训中去,力争将部队的文化、精神和传统传递给每一名入学新生,积极地同各位老师合作,坚决完成训练任务,共同达到我们这次军训的目的。
最后,预祝军训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求助老年大学汇报演出串词
你这个问题确实有点类似“北大的中文系是不是很垃圾
”这样的回答“垃圾”是脑残,回答“不垃圾”又觉得怪怪的。
还有二楼是北方人吧
很根深蒂固的传统的“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无知想象嘛。
中央民族大学是大学,不是中央民族歌舞艺术团,这就像蒋方舟不是方舟子,戴安娜和麦当娜是两个人一样。
音乐学校结业了,有什么好词加句
描写校园美景的好词好句好段 好 段 花园似的校园,点缀得五彩斑斓,更显得生气盎然.一座座别具风格的教学楼,在翠绿欲滴的树儿和娇羞欲语的花儿的装饰下,更平添了一份勃勃的生机,形成了一种人工美和自然美的景色.在校道旁的花草树木随风摇曳,袭来了。
中国古代音乐史结业论文
有不止一篇,选择其一给您,大约5000字不过,希望您主要是借鉴,通过自己的思考,融会贯通,加以修改,增加属于您自己的东西=====================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知识创新的思考中国古代音乐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面对新世纪“知识创新”的学术潮流,如何寻求它的时代定位,已经成为每一位新世纪古代音乐史学工作者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这一学科的成熟与发展,是综合文学、史学、音乐学学科知识而实现的。
如黄翔鹏先生提出的“曲调考证”方法及其成果就是以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和乐器学、音乐形态学、古谱学、古音韵学等多种知识资源的创造性运用与整合为基础的,其所表现出的“知识创新”意识不言而喻。
笔者以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发展,在“知识创新” 的潮流中可能会出现如下一些趋势:1.“知识更新周期”将会进一步缩短。
在21世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历史节奏将表现出较前代越来越迅疾的趋向,生产发展越来越迅速,经济往来越来越频繁,科学发明越来越密集,历史节奏的这种急骤演进,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生产关系诸因素的推动分不开的。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24 <音乐研究>季刊中,新的音乐史学研究成果的生产周期相应缩短,越来越多经历过重构的知识成果呼唤着社会的检验;新的音乐史实的发展演变也迫切要求得到描述和展示。
刘再生先生在论述20世纪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时曾有统计:“自1922年第一部叶伯和的《中国音乐史》诞生至本世纪90年代,中国音乐史著作总共出版了四、五十种之多,平均每两年就有一部著作问世。
”①即使如此,目前我们仍感到已出版的史著中所能囊括的史学新成果还不敷应用之需要。
例如出版于1985年的《中国音乐词典》至今未能得以修订,而1992年出版的《中国音乐词典•续编》中的许多人物词条,情况也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它们均已不大适应当前的应用(近闻人民音乐出版社已出资赞助该词典的修订,我们期待新版《中国音乐词典》的尽早面世)。
此外,在经过20多年的学科发展之后,音乐史学界该当有普遍吸纳综合创新成果的史著问世了。
2. 随着知识体系的立体化发展,知识传播途径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方面呈多元发展的趋势。
迅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可以使我们在研究中产生的古代音乐史学成郭树群果,立体化地快捷传遍千家万户。
所谓立体化,是指成果的图、文、形、声融为一体的电子展示方式。
那些以音乐图像学、考古学、乐律学、文献学、民俗学、民族学交叉研究而产生的音乐史学成果,如今可以很容易地在网络上融合为一种面貌全新的音乐学知识载体,供人们利用。
据已发表的我国数字化图书馆技术信息,北京数字方舟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关于信息源加工、存储、检索的产品,每分钟可以全自动扫描录入图书资料160页(双面),每天可处理图文50万页,而且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先进图像压缩技术。
这对于我们所期待的音乐学知识电子化、立体化前景的实现,无疑充满了一种振奋的激情。
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古代音乐史学领域已出现了一些很受欢迎的电子读物。
例如王子初、冯光生、韩宝强主编的《曾侯乙编钟》(光盘),修海林参与主编的《中国古典音乐欣赏》(系列CD盘),方建军研制开发的《金石之乐:中国音乐考古资料计算机管理系统》(D刘再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0世纪中国古代音乐史研究》,《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4期。
数据库软件等。
3. 以文字为载体的文本教材呈需求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面向21世纪的音乐教育将向着全社会的终身教育方向发展。
各级各类人才对音乐学知识的需求更多地来源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教科书。
为此中国音乐史学教材文本的多样化,将是音乐史学工作者予以关注的。
各种类型的音乐史学课程教材,应当注意体现新的特点。
有人将其归纳为:(1)要体现一种历史的兼容性(即应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音乐史学领域已经达到的认识成果);(2)要体现一种时代的涵容性(即应涵容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提出的新问题和获得的新成果);(3)还应体现逻辑的展开性(即应注意以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念发展的逻辑体系实现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①4.面对21世纪,“文化的整合”、“知识的重构”恐怕是常议不衰的话题。
就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来看,在这种观念的冲击下,我以为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仍然是应对这种文化涌潮的重要方面。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在我国人文学科的大家庭中,无疑应属于“年轻的一代”,其具有突破意义的发展,当在2O世纪8O年代以后,即许多史家所认可的近代音乐史学发展的“第三阶段”。
学科发展历史的浅近,使其作为一门学科的稚嫩仍在所难免。
因此,对于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拓展,就犹显必要。
例如就中国音乐文献学、“曲调考证”一类研究而言,其创新和突破都还存在着基础理论研究尚显薄弱的问题。
首先在中国古代音乐文献学学科范畴,虽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但在中国传统文献学的框架体系内,如何突出音乐文献学的特点;在音乐文献学的学科理论研究,音乐文献的编纂、出版,音乐文献的目录、版本研究等方面,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献学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就“曲调考证”的研究方法而论,如果对于中国乐律学、中国古代音乐、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研究做的更系统一点,恐怕黄翔鹏先生的研究也不会显得那样艰难,以致发出愚公移山式的慨叹:“反正先生做不完的,学生接着做嘛,我做不完还有下一辈⋯ ⋯”②鉴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这种实际状况,在“知识创新”的新世纪里,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拓展,恐怕还会出现蓄势增强的状况。
面对21世纪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种种发展趋势,史学工作者能否具有应对能力,这也不能不是我们通过回顾和展望而予以回答的。
首先,我们看到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特别是在世纪末的近3O个年头中,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工作者在守护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的跋涉中,在新研究领域的开拓、创新中,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文献资料类著作言,冯文慈先生点注的《律学新说》《律吕精义》,丘琼荪先生的《历代乐志律志校释》(第一、二分册)、萧炼子的《宋书乐志校释》、王昆吾和任半塘的《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词集》、金千秋的《全宋词中的乐舞资料》、吉联抗先生的《中国古代音乐论著译著丛书》、修海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料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资料室编的《中国音乐书谱志》《中国音乐研究所藏中国音乐音响目录》,郭树群、陈其射、王子初、李成渝合编的《中国乐律学百年论著综录》、还有尚待出版的《历代乐志律志校释》(第三、四、五分册)、《古乐书钩沉》《汉文佛经中的音乐史料》《乐府诗集笺校》等等,它们勾勒出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的文献学框架。
以研究成果类的专著而言,王子初的《苟勖笛律研究》、崔宪的《曾侯乙编钟钟铭校释及其律学研究》是直指中国古代音乐史学重要难题的攻关之作;而冯文慈的《中外音乐交流史》、陶亚兵的《中西音乐交流史稿》、郑祖襄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修海林的《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则属于填补空白的开拓性学术著作;此外具有开拓意义的学术专著还有丘琼荪的遗著《燕乐探微》、李纯一的《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吴钊的《追寻逝去的音乐踪迹— — 图说中国音乐史》等。
王子初等主编的《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多卷本,则以新的音乐史料系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特别是新近出版的黄翔鹏先生的《乐问》,更以时代的学术创新风范为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知识创新”提供了广阔天地。
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托起这些重要专著的则是数以千计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学术论文。
它们共同构成了21世纪中国古代音乐史学① 孙正聿《教材建设新理念》,《光明Et报))2000年9月27 Et。
② 郑祖襄《把“没有音乐的音乐史”变为有可听作品的音乐史》,《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2期。
2001年3月第1期25“知识创新”的基石。
就学术的发展来看,虽然交叉学科的发展为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但作为一门学科的存在,却不能被学术发展趋于综合的潮流所替代或置换。
近期,许多学者注意到了这种倾向。
郑祖襄先生谈到:“中国古代历史及其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是一门不可替代的独立学科。
”① 修海林先生谈到:“音乐史作为严格的历时科学,其主要的任务,仍然是在历时性的叙述中,依着纵向的历史发展脉络,追溯古今,在久远漫长的文化变迁中叙述音乐的发展。
”② 冯文慈先生则在提及了解我国古代音乐文献时,要打开历史的视野,“对音乐文化的观念持有符合我国实际的辩证发展目光,注意避免以现代的音乐文化观念切割历史,特别是不能以现代西方的音乐观念来圈套我国历史。
”固在这世纪之交的学术发展中,这种学科的自主意识为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创新发展如何走稳自己的路,起到了时代的定位作用。
修海林先生近期的文章《在历时中展开共时— — 为中国音乐史研究开拓新路径的感想》,使我们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知识创新”得到新的启示。
它要求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工作者“随时注意到各个历史时期的诸多剖面”;要注意“音乐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方面诸因素在共时性文化空间中的相互影响和制约”;而我们以往则“比较重视对纵向发展的历时性描述,以及揭示其中的某种规律,但是对于历史上处于某一共同状态下音乐生26 <音乐研究)季刊活剖面的分析,对其中某一类音乐文化模式的研究却用力不足。
”④显然,这一新途径具有以知识重构为特点的创新意义。
此外,项阳先生近年的力作《中国弓弦乐器史》,在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音乐考古学等不同层面上,营造了中国弓弦乐器不同历史时段共时性的文化发展空间,中国弓弦乐器历时性发展的史实因此而更为充实、丰富;洛秦先生主张音乐史学与民族音乐学的沟通,为古代音乐史学研究开拓了新的思路;这些学者的努力都为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知识创新”提出了新的思考。
20世纪末叶,中国古代音乐史学领域还经历着研究人才的新老交替过程。
作为中国音乐史学第三发展阶段的见证人,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界前辈学者杨荫浏以及吉联抗、蓝玉崧、夏野、金文达先生以宏富的知识财富,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全部的贡献;我们也承受了黄翔鹏先生闪烁着创新精神的学术甘露,并令人震撼地目睹了他由于事业未竟而难以泯灭的心灵之窗,也依然在接受着尚健在的前辈师长惠及后学的心灵滋润;当然,我们也经历着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崛起在新的学术起点上的激动。
如果说中国古代音乐史学领域第一代学人的学术起步还是空谷足音,那么第二代学人的努力就使得学科建设及其成果具备了相当的规模,而第三代学人的成长,则已处于规模初具完备的专业教育体系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具备博士学位学习资格的第三、四代学人已基本走出了单一师承关系的教育途径,相当一些人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这样他们在知识结构上明显地趋于全面,在治学方法上则更为丰富。
特别是在经历了90年代初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这一代学者相继寻找到自己恰当的社会定位,他们的学术潜能正在良好的拓展环境中孕育、催化。
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知识创新”的良好前景,正将由这一代学人描绘。
正如蓝玉崧先生数年前讲的“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之林,将会在这蔚为壮观的新老传承和交替中,在群体的互为支持中,根深叶茂,惠及人间。
(作者附言:本文不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研究成果的综述,所涉人物及成果是依思路所至而提及的、本人认为能够说明“知识创新”论点的一些例证,偏颇或疏漏在所难免,敬请学界同行指正。
)作者单位:天津音|乐学院①郑祖襄著<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墓)( 修海林‘在历时中展开共时—— 为中国音乐史研究开拓新路径的感想),<中国音乐)2000年第2期。
③冯文慈《中国古代音乐文献目录概要(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