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清明祭扫活动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自己参加“清明节”活动的感受写10句话有

参加清明祭扫活动有感 在清明节之际,为纪念这个有着深远意义的日子,缅怀革命烈士,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我所在的省人防指挥信息保障中心党支部在黔灵山公园先烈纪念碑举行了祭扫活动。

作为刚进入人民防空部门工作的我,与同事们一起怀着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踏上纪念碑的台阶、缅怀他们为解放贵州事业而捐躯的伟大精神,使我深受激励,也让我们在和平年代生活下的人们倍感幸福,没有他们的伟大精神和不屈的意志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是他们用洒热血、抛头颅为我们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回想少年时代,每逢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我们来这里缅怀先烈,那时候我们就为先烈们的事迹所感染,立志好好学习为我们现代化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

如今我已到而立之年,在此来到这里又有另一番的感悟,让我体会到了精神永存的道理,虽然时代已变迁,但烈士对我的鼓舞之情让我一直不能平静,每当踏上这片土地就让我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之情。

现今,我站在这里更多的是想着对国家、社会、家庭、子女的一种奉献精神,和平年代生活可能会让很多人忘却了某些东西,但是我们不能过分安逸,要时时警醒自己。

今日的快乐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的享受的同时也需要付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我们的新时代青年们的时代任务。

这次祭扫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我体会到了不同的烈士精神,和平年代没有这样的战场让我们去战斗,但是我们的战斗才刚刚开始,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份拼搏、奋斗的精神,让这种精神一直延续下去,而不是安于现状的享受。

同时也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希望他们多听听过去的故事,让他们知道我们祖国今日的繁荣离不开过去人们的努力,也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不屈的意志和精神。

这种精神将伴随着我们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这些光辉将永远闪耀在我们的心中。

清明摒弃陋习,文明祭扫感想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清明节即将来临。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是祭奠逝者、悼念先人、缅怀英烈、寄托哀思的重要日子。

每到清明祭扫时节,人们就会上坟烧纸、烧冥物、燃放鞭炮,祭奠逝去的亲人,表达思念之情。

这种祭扫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传统的清明祭扫方式,冲击了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

其实,每到清明节,就会引发大家对祭奠方式的探讨。

有的人主张摒弃上坟烧纸的传统,有人说,鲜花祭奠、网上祭奠,表达不了心情。

  这些讨论归结到一点,就是如何将清明这个传统节日和现代生活接轨,清明节同中国其他节日一样,遇到了如何“转型”的问题。

毋庸置疑,清明节也要与时俱进。

  上坟烧纸的传统祭奠方式,是与土葬结合在一起的。

而现如今,城市墓地的价格已经高过了房价,有多少人能够葬得起

何况,现代陵园的环境已经和烧纸、磕头格格不入,一束鲜花、鞠躬致礼祭奠的更文明,更合适。

即使在郊区,我们也不提倡上坟烧纸。

每年到了清明这个节点,总有新闻报道,群众在山上上坟引发了山火。

本来祭扫是为了缅怀先人,表达悼念之意,如果因为烧纸烧出了事,岂不是自找麻烦

所以,无论城市还是郊区,烧纸祭奠的方式似乎真的不合时宜了。

如果您很难割舍这种情结,还是建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免得“引火上身”。

  其实想想,扫墓、上坟毕竟只是一种形式,对于“缅怀先人”这一清明节的永恒主题而言,恐怕最重要也最关键的还是心怀感念。

只要心中怀有对于亲人的牵挂和思念,又何尝不是对于他们最恰当、最得体的祭奠呢

至于身在何地,甚至是否亲临墓地,其实倒并不关键。

现如今,网上祭扫等新的祭扫方式蔚然成风,尽管是对传统祭扫仪式的改变,但缅怀先人的内涵却没有改变。

  从这个角度来看,清明祭扫的多元化,应该是社会的进步体现。

只要是文明的,能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恩的,我们就应该提倡。

在祭扫观念与意识上也不妨多些与时俱进,只要坚持了清明的内涵,那么表面就不重要了,只要对心中常有哀思,未必拘于形式。

清明节扫墓感想作文400字左右

清明节松蘑干香死被子

清明扫墓感想

今天,到家,发现家里很乱,我想:“也真是的里这么乱也不收拾。

”突然,我看户开了,忙跑过去关上:“唉,真忙真忙啊。

”可是,风把家里的东西都吹乱了,我想把家里收拾收拾。

我拿起扫把生气的扫着,越扫越乱,我越来越生气,想着:“这么乱,我要收拾一下啊。

”唉,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突然,我想到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做什么事都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

”于是我又耐心的做起来。

不一会儿,家里就干净多了,焕然一新,我心里喜滋滋的。

妈妈急急忙忙跑回来,看见我,高兴的说:“我们家千金也学会帮家里做事情了,妈妈我真高兴,因为我一时疏忽忘关窗户,才让千金做家事,这就叫因祸得福吧。

”我说:“妈妈,以后我常帮你扫地。

”“谢谢你。

”妈妈高兴的说。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感想300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

这时,万物沉睡的严冬过去,万象更新的春天来到。

到处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的清明景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十分恰当地反映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环境和凄凉哀怨的气氛。

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人们多在清明这天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

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

那为什么要在清明节上坟扫墓呢

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於取得天下。

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

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麼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

」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麼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

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清明这天还要摘采新柳,制成柳圈,戴在头上。

民谚云:“清明不戴柳,生来变黄狗。

”其实,清明戴柳的风俗起源很早,正如清人富察敦荣的《燕京岁时记》所云:“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被拨契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趸毒。

今盖师其遗意也。

” 杭州的清明,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记载:“是日,倾城上冢,南北两山之间,车马云集,樽酒担食,山家村店,享浚遨游,或张幕籍草,并鲂随波,日暮忘返。

”这里描写的既是去上坟又是去春游。

5923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