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书法的感悟800字
学书法之感书法自古就被视为中华文人士大夫的必备修养,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书法倍受中华人民的喜爱与推崇。
书法的发展离不开汉字的发展历程。
汉字发展分线条化、图象化、笔画化。
书法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五体,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
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
将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
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
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楷书最为难学难掌握,但是楷书是书法规律的基础典范,所以从目前学习者绝大多数是从学楷书开始。
当你感觉怎么写也写不好的时候,一方面是楷书难写,另一方面是你在不断地进步着,你感觉写的不好,就会努力地去写好,因为你看到了差距。
我们在学习楷书时候也可以练习着行书、隶书、篆书等,这样可以有助于更好的练习楷书,也可以减少练习中的疲劳感。
书法,很美的一种艺术,闲暇之余,练练书法,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好办法。
学好书法也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但经过两个多月的书法练习我也学到了很多,至少我们学习它可以了解更多的书法知识写字技巧,还能了解一些历代书法家和书法家的作品,特别是能锻炼一个人的毅力与耐性。
学书法,如果真的投入当中的话,你可以感受很多的乐趣。
我们起初接触到的是篆书,然后过度到隶书,接下来是楷书,每种书法字体都有它的特点.我觉得篆书的笔画是非常优美的,隶书是比较柔和的,只有楷书是挺拔有力,有气势的。
而且我个人比较偏爱楷书,特别是颜真卿的楷书,因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写的时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写好每个笔画的形,写的时候注意起笔、顿笔、提笔和收笔,但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要真的学好某种字体,领略名家风采,模仿名家特色,形成自己风格,是比较难的。
首先你得对历代书法家和他的作品要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要掌握他的书法特点和运笔技巧。
其实书法的境界确实是无穷大的,你要学好它,真的得花时间,我们要花时间去领悟某种字体风格,多去了解些书法家的时代背景和他作品诞生的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全面的掌握某种书法风格。
学书法,重在临摹,精心读帖,有实临与虚临之分,不要随心所欲,不论法度。
最后,我觉得学好书法,也得有一定的审美要求,写出来的作品要有美感。
要在追求美的风格中不断超越自我。
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追求美的风格,看一幅书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划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
由于每个人爱好和审美观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
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才能从容地走进这一人类书法艺术的殿堂。
“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相信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就终有所获。
书法艺术是国人的骄傲,我们必当代代相传。
硬笔书法学习感言,大概300字,选修课的作业
仅供参考哈,我学习书法的粗浅感想和体会是: 一、以临为先 会写字不等于掌握了书法艺术,只有熟练地掌握了书法的技法和知识,才能从一般实用写字提高到以观赏为主的书法艺术创作高度。
我学习书法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书法首先是从临帖开始。
既要临古人帖,拜古人为师,也要临现代人的帖。
但是,为主的应临古帖、名帖。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纵向取古,横向取今”。
在这方面先贤和当代大师们都论述得很清楚,我们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照着做就行了。
例如,明代倪苏门在《书法论》中说:“必须取古之大家一人为宗主,门庭一定,脚跟牢把,朝夕沈酣其中,务使笔笔俏似,使人望之即知是此种嫡派。
”启功大师在给书法爱好者的信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
’也不知道是谁的话,因为他有理,就得听他的。
这并不是我自己谦逊,因为咱们如果共同学习一些古代高手,岂不更好。
学现在人最容易象,但一象了,一辈子脱不掉,以后悔之晚矣。
我常教一些最初入门的青少年,索兴把我的字让他临,只一些‘得劲’了,立刻停止。
”又说:“写帖主要抓结构,结构对了,点划的姿态即使全都删除,人家也会说象某家、似某帖。
”启功先生对临古、临今说得再清楚不过了。
临帖还有个“入帖”和“出帖”的问题。
《小仓山房诗文集》中说:“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竞似古人,何处着我。
”应该说,临帖只是学习书法的前提和方法,是过河的“桥”和“船”,一旦过了河,就得走自己的路,不能老停留在“桥”和“船”上。
帖临的象了,即“入帖”了,怎样才能“出帖”呢
个人体会到,在“入帖”的基础上,多选几家名帖进行临习研究,取其长去其短,为我所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慢慢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这就是“出帖”了。
二、以勤为径 清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比较形象深刻地说出了勤学苦练的道理。
书法家冯国语先生说:我练书法,经过的是“五步炼狱”。
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神剑森列,无羁走马,皆以临为先。
帖拜名师,不慕虚名,凝神锤造。
此为一。
心慕手追,别开蹊径,独创一格。
此为二。
广纳、博取、能容,天地为师,人人为师。
此为三。
知识、人品、涵养与之并辉。
此为四。
悟性为第五。
何为悟性
“都道悟性为第一,我言悟性是忘机。
疾风骤雨张长史,落花飞雪僧布衣,得骨得髓承前训,古风古貌不随俗。
顿悟本来勤中生,胸纳百川笔自逸。
”可见,要想在书法艺术方面有所成就,不经过勤学苦练,不经过深钻细研和认真地体验醒悟是不可能的。
但是,光靠“闷着头”苦练也是不行的,还有一个学练的方法、窍门问题。
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说:字不是“练”好的,是“学”好的。
学就是拿,拿就是学。
要想着自己是“写字”的,而“字”写得最好的是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古人,如果不老老实实地向先贤们学习,不坚持到传统宝库中去拿宝,“字”是写不好的。
又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外财不富。
就学习书法来说,“外财”就是向外人学习,向外人的优点学习,把外人的好东西都吸收甚至“抢”过来。
不向外人学习,就不能丰富和造就自己。
在“发外财”中,传统宝库里的外财最丰富,这个宝库对谁都是敞开大门的,就看你去不去拿,是拿一件还是许多件,是拿一次还是经常拿。
人,不从别人那里拿来宝物是富不了的
由此看来,只有把人的天赋和好学、善学的刻 苦钻研精神结合起来,做到有才华而不浅尝辄止,以全身心的投入,废寝忘食的苦练,“退笔成山”的毅力,博学深思的悟性,才能在书法艺术方面才思敏捷,得心应手,刚柔相济,创作出气势恢弘,潇洒神飞,具有自己特点和风格的好作品来。
三、以情为基 对书法艺术的喜欢和爱好,是学好书法的前提和基础。
对于一种好的书法碑帖、一幅好的书 法作品,常常是百看不厌,百练不厌,爱不释手,看一次有一次的收获,练一次有一次的提 高。
这就是感情所系,这就是艺术的魅力。
没有这种爱好和感情,是无法学好书法艺术的。
书法是表现情感的艺术。
不仅在学习和欣赏书法艺术中要倾注人们的情感,而且在书法创作中同样地表现出人们的强烈情感。
四、以美为风 在学习书法的实践活动中,常遇到有些书法作品写得美观大方、活泼生动,让人觉得很美,看起来很舒服,甚至有些字不认得,大家也觉得好看。
有的作品写得古古怪怪的,看了就不舒服。
对一幅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估有时存在分歧,甚至截然不同的看法。
这是欣赏者个人的爱好、水平和审美角度的差异。
书法艺术是无止境的,学习书法艺术是长期学习追求、不懈奋斗的事,只有将整个身心倾注于书法艺术,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才能从容地走进这一人类书法艺术的殿堂。
适当删减,辛苦哦,望采纳~~书法艺术是无止境的,学习书法艺术是长期学习追求、不懈奋斗的事,只有将整个身心倾注于书法艺术,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才能从容地走进这一人类书法艺术的殿堂。
学书法的心得体会(不少于400字)
【第1句】:最基本的可以让自己变漂亮起来;
【第2句】:可以陶冶自己操,书法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坚持,因此在练习书法的同时,可以修心养性,这对于提高自己的素养,很有帮助。
有人说“字如其人”,我想可能指的就是这个方面的意思。
我想学习书法的好处最主要的就是以上两点。
那我一直以来是如何学习书法的呢
首先,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注意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需要写字的时候,我认真对待,绝不马虎,从一笔一划练起,因此渐渐地我的字也就好起来了。
然后,我在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学习名家书法。
比如每个星期总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练习毛笔字,在练习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了,也让自己工作之余的生活更加充实。
名家书法有很多,颜真卿的,柳公权的,赵之谦的,等等我都挺喜欢,不管是哪个书法家,不管是哪种字体,我都会加以练习。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从楷书到隶书,再到行书,草书等等,我都在学习之中。
我觉得草书最能体现人的性格了,因而草书最难以练习的,也许只有书法大家才能挥毫成草书。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练习,我觉得学习书法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书法要勤奋,贵在坚持练习,书法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字都是一笔一划写出来的,只有坚持练习下去,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有所成绩,不要想着立竿见影和一步登天。
第二,学习书法要勤于思考,最好能找个老师。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要进入艺术之门,最好是能有一个引导者。
如果能找到一个名家大师作为自己的老师,那么对于学习书法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若是找不到老师,可以经常看看字帖和历代名家大家的作品,在看作品的时候思考这字的结构、形体、笔画、用力、布局等等方面,思考如何才能让一个字能够具有艺术感,即既漂亮美观,又具有神韵。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日积月累的观察和体会的,我想这也是我要到达的境界。
第三,书法应该有自己的特色。
当然这指的是书法一个比较高的境界。
当书法到达一个比较高境界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加上自己的特色,加上自己对书法的理解和领悟,将自己的这种想法在书法中体现出来,真正做到字不仅有形,形美,而且要做到有神,神形俱备,这才是好的书法。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几乎是家喻户晓,说不定还能说出几个有关他的故事。
这也算是中国独特的书法文化现象
求一篇一千多的书法感想
学习书法的感想 光阴似剑,日月如梭。
八周的的书法课,又将寒冬要来之前结束了。
虽然课程只有半个学期,但我却受益匪浅。
先介绍一下我们和蔼可亲的老师吧,他每节课都会在用半节课的时间为我们介绍一些书法名家,让我们不仅仅是知道如何写书法,还要了解书法的历史和名家。
书法艺术是中华名族源远流长的一种传统文化,学习书法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放松身心,还可以通过孜孜不倦的研习,坚持不懈的追求来增强毅力,磨砺心智。
不光如此,书法艺术大多是以古诗文为载体来表现艺术美的,这就要求书法学习者不仅要会“书”,更要会读书,只有这样,才能在书法学习中运用自如,游刃有余,也更能加深一个人的涵养。
因此,我对书法艺术始终保持这较高的兴趣,平时也会抽出时间来练习。
下面,我就浅谈一下我在书法学习中的几点感悟和体会。
我认为书法初学者最应该忌讳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贪”,一个是“急”。
许多书法爱好者由于对书法有极强的兴趣,因此一开始就尝试去练习行、草、隶、篆等多种字体,结果因为基本功没有练好,导致很多地方处理不当,逐渐养成不好的习惯,难以改正。
我认为初学者应该首选练习楷书,不能怕苦、怕累、怕钻研。
等待基础牢固一点以后再去钻研其他字体。
虽然形式和写法上楷书与行书、草书有一定差别,但在写行、草等字体时,许多细节的处理上要用到楷书的技法,楷书功夫到家了,细节问题处理好了,写字的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因此,初学者选择练习楷书作为入门是比较合适的,对学习其他字体也是大有裨益的。
再说一个“急”字。
很多初学者学习书法,比如楷书,一入笔便是整字、整段、甚至整篇,乍看像是一个不错的字,一幅不错的作品,但细看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确实漏洞百出,没有章法。
因此,初学者学习要从一笔一划开始,练习楷书,尤其重要。
悬针、垂露、长横、短横、撇、捺、点等,都要逐一练熟,然后运用到具体的字中,稍加注意笔画位置的安排,写出的字就显得有章法了。
另一方面,初学者在学习时因为急于求成,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写字上,却很少花时间去想,许多错的地方就无法纠正过来,只是一遍一遍进行无用的重复,得不偿失。
应此在学习书法时,我们不仅要写,还要想,及时临帖把错误改正过来,水平才会有提升。
所以,书法学习一定不能“急”。
那么,说了这么多,学习一种字体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一种屡试不爽不爽的方法,那就是临帖。
会写字不等于掌握了书法艺术,只有熟练的掌握了书法的技法和知识,才能从一般实用写字提高到以观赏为主的书法艺术创作的高度。
我学习书法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习书法首先是从临帖开始。
既要临古人的帖,拜古人为师,也要临现代人的帖,所谓“纵向取古,横向取今”。
启功大师再给书法爱好者的信中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斯为下”。
大学书法课后感想
呵呵,比如写字讲究“藏锋”,其道理就像拳击:先收后发才有力度。
也许我民族的传统就是喜欢后发制人,也许也称厚积薄发……
结合自己学习书法的经历谈谈你的收获 感想和对书法艺术的理解
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和笔墨运用等方面有着很多相同的规律性。
纵观艺术史上中国画大家,其他们画风和他们的书法风貌无不是相辅相成、息息相通。
在中国绘画关于“笔墨”的论述中,“用笔”常常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这里提及的“用笔”其实质就是“书法用笔”。
在传统的绘画鉴评中,一个画家书法成就的高低大致可以看出他绘画艺术所能达到的高度。
因此,练习书法、掌握“书法用笔”就成为了学习中国画的一个很重要的要求。
书法强调秀雅和率易自然,结体秀媚,时作敧侧之态。
用笔率易自然,于流畅中兼具生秀之趣,同时墨色变化丰富,有意识地强调运笔中的墨色,往往一笔下来即呈浓淡数层变化。
这些特点使书法自具新意。
而绘画多从古人画迹着手,通过悉心模仿和兼收并蓄地加以融会贯通,探求得古人的笔墨情趣。
就我个人的教学经验来说,在对教授书法课程时,我的重点并不是培养学生如何成为一个书家,而是在学生了解掌握了书法的基本书写法度和运笔规则后,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真正体会书画间的深刻关系,体会书法对绘画的作用,从而将书法的用笔与用腕引渡于绘画的实践中去在教学上,为了使书法能够更好地引导绘画,并应用于绘画实践中,就不能使学生单纯狭隘地只学习楷书,而是要各种书体各家书体广泛涉猎,根据个人秉性,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书体,这样才能使学生书法和绘画的学习统一起来,为画所用。
当然,在这一环节中,还要注意进度的把握,重中之中就是要使学生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并养成书法日课的习惯。
您对孩子的书法学习及日常书写习惯养成有那些感悟
对于家长在孩子的
养成教育贵在躬行实践,叶圣陶先生非常强调在习惯养成中的身体力行。
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个用心去观察;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个动手去劳动;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个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个把公民应做的一切认认真真去做,这样,我们“所知”的才能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
对于一个长期从事音乐教学的青年教师,而且是从中学的音乐到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这完全就是个零甚至是零下的开始。
这群“叽叽喳喳”的小鸟,不懂的太多,不会做的更多,每天放学我得亲自拖地,还要找回躲在教室后面窗户底下拉粑粑的孩子,给他擦屁股……那个时候我曾经怀疑过老师的价值和意义,也后悔不迭——这辈子我怎么就当了老师呢
可是,无论怎么牢骚满腹,当我走进教室,看见40双充满童真的无邪的眼睛,那来自内心的神圣使命感告诉自己——不能拿“40朵花蕊”开玩笑啊,一定要倾情浇灌、悉心养护
一年级的知识结构简单,但同时一年级的行为习惯教育也最重要又最烦琐。
下面是我在养成教育工作中的几点探索: 一、善于发现,表扬激励 别看他们年龄小、个头小,麻雀虽小还五脏具全呢
他们的荣誉感特别强,骨子里的争强好胜不亚于成人,得到老师的一点点表扬,就会干劲十足
我摸准了他们这个心理特征,只要发现了某学生的闪光点,就及时给予表扬。
比如: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有问题举手说的学生、课前准备做得好的学生、还有认真做“两操”的学生……并且在本班墙报“争做红花好儿童”的专栏里奖励小红花,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她)学习,在本班形成了一个健康活泼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氛围。
二、严格要求,奖罚分明 光有鼓励不行,对于习惯不好的学生,我毫不留情地严加惩罚。
比如:卫生值日逃跑的学生,由值日班干部看管,罚他一个人扫地一天;卫生习惯不好,爱随手扔垃圾的学生,罚他擦走廊卫生墙;作业不按时完成的,罚他重新买本子,补做再重做;广播操不好好做,肆意疯闹的学生,拉到队伍前面观看全班同学是怎么做的……虽然这些变相或不变相的惩罚都不是很重,毕竟能够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建立制度,形成规范 除了前面的工作,我还和2班的张老师一起讨论拟定了《一年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本《规范》共有十条细则,讲求节律和韵脚,读起来朗朗上口。
我们做成了宣传板块,将它悬挂在黑板旁的墙上,让学生们熟读成诵,时刻铭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四、培养班干,轻松指挥 到了这个学期,很多班级日常事务都是由以梁祝为首的班干部来管理。
开学我就制定了一(1)班班干值日及卫生值日表,张贴在课程表旁边。
每天打扫卫生都是班干部带领当天卫生值日的学生去完成,这样,我就只用在“后台”轻松指挥了。
五、特殊群体,另辟蹊径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使我们学校从之前的“职工子弟”学校转变成了地方性质的学校。
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学校生源发生大幅度变化,班级学生的结构基本上是:单位职工子女、周边农民子女、外地民工子女各占三分之一。
这是一个挺复杂的格局。
学校统计中午不能回“家”吃饭,而是随便买点什么东西吃当午饭的学生人数,我们班就有12个。
这么多孩子中午都呆学校,我这教室的门锁不锁都成问题。
锁
那些孩子就像“流浪儿”,天气好还好,遇上风雪天怎么办
不锁
班上经常丢东西查不出“凶手”。
然后就是他们的学习习惯,起码有8个学生会因为某天突然完成作业而得到老师的表扬。
一开始,我试图责无旁贷地纠正他们这个不良习惯,利用放学后的时间把他们留下来,补做头天没有完成的作业,并且耐心讲解辅导。
后来我发现,他们完全就是每天都不做,因为他们的家长自己都不认识字,一年级的孩子,特别是没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没人读题确实无法独立完成作业。
我职业道德再高尚,也不可能每天牺牲自己的无偿劳动啊
没有办法,只有带动班干部,组织“一帮一”活动,每位班干部负责一位“后进生”,包括课外教他们补作业,及时指正不良习惯。
所以,在这里我真的要感谢我们班这群懂事的小干部
他们给我分担了不少工作。
要说工作中的漏洞和不足,当然有
就说发挥班干部作用这一方面,我放手太快太突然。
再懂事也不过是
【第6句】:7岁的孩子,自觉性和组织能力都没有到我们期望的理想状态。
以至这个学期卫生检查情况不怎么好。
上学期都是亲自拖地,现在是全部交给班干部管理。
我反省,这是不对的,学生在打扫卫生时,我至少要看着或者隔段时间去看看,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劳动效率,还能培养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成就感
不求把工作做到最好,但求做得更好吧
这就是我的几点感想啊
书法总结800字 求帮忙啦
学习书法的心得书法课程已结束,虽然学习时间很短不可能学得很精到,但是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要的是掌握其中的方法和要点,这才是学习的关键和学好的捷径。
学习书法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基本语言——线。
它还包括四个元素:线形,即线条的形状;线质,即线条的质感和质量;线律,即线条的节奏起伏变化;线构,即线条所构成的空间。
知道了这些最基本的要点后我们会发现在学习过程中目的性就强多了。
就拿字与字间的连线来说,许多初学者都有注意到壁画件的连线,但却忽视的空中动作,看一笔写一笔,堆积成字,如此成篇,结果毫无生气可言;我自己临贴中也存在个问题,常常忽略了字的奇正,偶尔注意到却也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依样画葫芦,结果到处出现断点而影响到整幅作品的行气。
除这些外还有字与字之间线条的倾向,字与字的大小,整个作品的浓淡反复而形成的节奏,字与字的紧凑程度等等。
这些都是课堂上老师反复强调的,虽说手上功夫提高的并不明显,但是在理论上还是有一定的认识,至少知道了要怎么去写以及写的时候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包含的艺术境界也是无止境的,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这条道路上慢慢摸索,以做到更好
临帖,是每一位书家必修的课业。
对每一位想写字的人来说,临帖应是一生中时时要做的最基础也是最深奥的功课。
我从十几岁开始临帖,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了。
如今还在临曾经临过的字帖,但时期不同,理解得程度也不同了。
而临帖若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也会有利弊,有时甚至会弊大于利,对此我颇有感触。
想当年初学时没能按古人所说的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去学习,有一味盲从所谓初学必从唐楷入手。
这帖一临就是十几年,写丢了灵性,写僵了悟性。
十几年之中书写毫无变化,亦无建树,也曾疑惑过。
在这里倒不是说唐朝的楷书不好,而是说要因人而异,兴趣至上。
我们可以去选择不同的字帖(如楷书、草书、隶书、篆书)。
前的古人临的是什么字帖
没有学习过唐楷但堪称一代,又是为什么
这些都是我们该深思的。
我们要从窄巷中走出来,思路才能开阔起来,疑惑也会迎刃而解。
临各种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经典字帖,集思广义,才能真正地从中悟道临帖的妙处,书家的快乐。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有的书法老师连自己都还没能写明白字呢,竟然让学生学习他自己的字体。
这,要把学生引往何处,把书法教育引往何处
这不是误人子弟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楷书、隶书,还是行书、草书、篆书,都可以作为基础书法教育的范本,关键在于老师的选帖和自己的喜好。
要懂得选帖的道理,这样才能扬长避短。
书法教育如果也能如此做法,才能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才能更好地把中国书法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发扬光大。
学习书法有何作用 100字
作用不敢说,好处到是有点。
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瑰宝,今天仍生机勃勃。
书法精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自然的性灵、溢美的芬芳、凝智的妙趣,人们在欣赏中可以得到审美的享受、哲思的启迪、心灵的美化。
练习书法能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整体修养,养浩然之气,积渊博之才,得天地灵性,纳万物菁华,妙发灵机,创物我同心的大境。
一、字是“门面”,一手好字,受益一生。
书法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学书法最基本的活动是写字,而写字首要的目的是为了记事和交流感情,起码的要求是把字写得规范、整洁、清楚,使人看了乐于接受,如果把字写得杂乱无章,甚至随心所欲,胡乱造字,读者如释“天书”,无法辨认,就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写得一手漂亮的字,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都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增强自信心。
二、书法可以修身养性。
学书法能使人变“静”,培养人的专心、细心、耐心和毅力等优秀品质,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这是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
常言道:宁静致远,静能生智。
当一个人的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其思维质量和办事效率是最高的;反之则心浮气躁、思绪混乱或语无伦次。
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变快,但人心普遍浮躁、做事马虎、缺少耐心和毅力等。
通过书法,可以弥补。
三、书法可陶冶情操。
书法的内在规律决定了习书的严肃性。
这就要求习书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高度的学习热情,俨然诚恳的态度来对待;必须勤奋不息,孜孜不倦;必须加强修养,拓宽意境;必须丰富学识,博古通今,否则必将一事无成。
四、书法有益健康。
书法艺术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
医学专家研究结论表明,在可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中,书法名列榜首。
写字能祛病健身。
古人云:“写字用于养心,愈病君子之乐。
”写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爱好,能使人在挥毫中自得其乐。
人在写字时“不思声色,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使躯体和精神放松,对肌体起到调节、修复等作用,可推迟或延缓脑的老化。
“作书能养气,也能助气。
”练习书法时,须绝虑疑神,全躯启动,力送毫端,注于纸上,抒胸中气,散心中郁。
这样,对人的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一定的调节和锻炼作用,久而久之,可使人灵心焕发,无疾而寿。
即便不幸患病,也可通过练习写字,养心愈疾,畅达延年。
古往今来说书法能使人健康长寿,并非虚传。
上一篇:书协主席感言
下一篇:书法比赛获奖感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