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集锦11篇)

13289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集锦11篇)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1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己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士。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疏。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注释]

(1)这旨诗自咏隐居耕读之乐,是组诗的序诗。初夏之季,耕种之余,饮酌春酒,观览图书的诗人的神情伴随着美妙的神话故事邀游宇宙,乐趣无穷。

(2)盂夏:初夏,农历四月。扶疏:枝叶茂盛纷披的样子。《韩非子?扬权》:“为人君者,数披其木,毋使本枝扶疏。”

(3)欣有托:因为有了依托而高兴。托:依托、指寄身之处。庐:住宅。

(4)穷巷:僻巷。隔深辙:谓距离大路很远。隔:隔开,相距。辙:车辙,代指大路。颇回故人车:经常使老朋友的车子掉转回去。颇:很,这里指经常。回:回转。故人:熟人,老朋友。

(5)周王传:指《穆夫子传》。山海图:指《山海经图》。《山海经》原有古图及汉代所传图,晋代郭璞曾为《山海经》作注,有图及赞。后原图均失,今所见图是清人补画。

(6)俯仰:俯仰之间,形容时间很短。终穷,尽。

[译文]

夏初草木竞生长,

叶茂枝繁树绕屋。

众鸟欢欣有住处,

我也喜爱我茅庐。

耕田播种事已毕,

有空还家读我书。

僻巷距离大道远,

友朋无奈转回路。

我心欢快饮春酒,

摘取园中好菜疏。

微雨濛濛东面来,

好风与共使心舒。

《穆天子传》泛观览,

《山海经》中翻画图。

顷刻邀游遍宇宙,

我心不乐又何如?

作品赏析:

《读山海经》是陶渊明隐居时所写13首组诗的第一首。诗的前6句向人们描述:初夏之际,草木茂盛,鸟托身丛林而自有其乐,诗人寓居在绿树环绕的草庐,也自寻其趣,耕作之余悠闲地读起书来。情调显得是那样的安雅清闲,自然平和,体现出世间万物、包括诗人自身各得其所之妙。

接下来描写读书处所的环境。诗人居住在幽深僻远的村巷,与外界不相往来,即使是前来探访的老朋友,也只好驾车掉转而去。他独自高兴地酌酒而饮,采摘园中的蔬菜而食。没有了人世间的喧闹和干扰,是多么的自在与自得啊!初夏的阵阵和风伴着一场小雨从东而至,更使诗人享受到自然的清新与惬意。

诗的最后4句概述读书活动,抒发读书所感。诗人在如此清幽绝俗的草庐之中,一边泛读“周王传”,一边流览《山海经图》。“周王传”即《穆天子传》,记叙周穆王驾八骏游四海的神话故事;《山海经图》是依据《山海经》中的传说绘制的图。从这里的“泛览”、“流观”的读书方式可以看出,陶渊明并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只是把读书作为隐居的一种乐趣,一种精神寄托。所以诗人最后说,在低首抬头读书的顷刻之间,就能凭借着两本书纵览宇宙的种种奥妙,这难道还不快乐吗?难道还有比这更快乐的吗?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2

[魏晋]陶渊明

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

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

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

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

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

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

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来?

作品赏析

这首五言诗与另一首同题的四言诗皆作于同一年,当为宋少帝景平二年(424),本年八月改元,为宋文帝元嘉元年,陶渊明六十岁。诗题中的庞氏,为当时荆州刺史刘义隆的镇军参军。这年春天,他由得阳出使江陵,有诗赠渊明,渊明即以此诗作答。

从诗序及诗中可以看出,尽管陶渊明与庞参军相识并不太久,但相同的志趣使他们结为知交;尽管他们在出仕与归隐之间有所分歧,但也并不影响他们之间淳真的友谊。所以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庞氏的深挚友情,而且也申明了自己隐而不仕的决心。

序:三复来贶,欲罢不能。自尔邻曲,冬春再交,款然良时,忽成旧游。俗谚?∶「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便当语离;杨公所叹,岂惟常悲。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本既不丰,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且为别後相思之资。

三复来贶(1),欲罢不能。自尔邻曲(2),冬春再交(3),款然良对(4),忽成旧游(5)。俗谚云:“数面成亲旧”(6)况情过此者乎?人事好乖(7),便当语离(8),杨公所叹(9),岂惟常悲(10)吾抱疾多年,不复为文(11);本既不丰(12),复老病继之。辄依《周礼》往复之义13)。且为别后相思之资(14)。相知何必旧,倾盖定前言(15)。有客赏我趣,每每顾林园(16)。谈谐无俗调,所说圣人篇(17)。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18)。我实幽居士,无复东西缘(19)。物新人惟旧,弱毫多所宣(20)。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21)。君其爱体素,来会在何年?(22)

〔注释〕

(1)三复来贶(kuàng况):再三展读所赠之诗。贶,赠送。

(2)自尔邻曲:自从那次我们为邻。尔:那,如此。邻曲,邻居。

(3)冬春再交:冬天和春天再次相交。横跨两个年头,实际只一年多。再,第二次。

(4)款然:诚恳的样子。良对:愉快地交谈。对:对话、交谈。

(5)忽:形容很快。旧游:犹言“故友”。游;交游,游从。

(6)数面:几次见面,成亲旧:成为至亲好友。

(7)好(hào耗)乖:容易分离。这里有事与愿违之意。乖,违背。

(8)便当:即将要。语离:话别。

(9)杨公所叹:杨公,指战国初哲学家杨朱。《淮南子?说林训》:“杨子见逵路而泣之,为其可以南,可以北。”高诱注:“道九达曰逵,悯其别也。”所叹:指所感叹离别之意,亦寓有各奔前程之意。

(10)岂惟常悲:哪里只是一般的悲哀。

(11)为文:指作诗。六朝以有韵为文,无韵为笔。

(12)本:指体质。丰:指强壮。

(13)辄依:就按照。《周礼》往复之意:《礼记?曲礼》:“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非礼也。”

(14)资:凭借,寄托。

(15)相知:相互友好,互为知音。旧:旧交,旧友。倾盖:《史记?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盖指车盖,状如伞。谚语的意思是说:有些人相互交往到老,却并不相知,如同陌路新识;有些人一见如故,即成知音。后遂以“倾盖”代指一见如故。定前言:证明前面所说的“数面成亲旧”、“相知何必旧”是对的。

(16)客:指庞参军。顾:光顾。林园:指作者所居住的地方。

(17)谈谐:彼此谈话投机。说(yuè月):同“悦”,喜欢。圣人篇:圣贤经典。

(18)或:有时,间或。闲:悠闲。

(19)幽居士:隐居之人。东西:指为求仕而东西奔走。缘:缘分。

(20)物新人惟旧:《尚书?盘庚》:“迟任有言曰:‘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物新:事物更新,诗中寓有晋宋易代之意。人惟旧:人以旧识为可贵,谓继续保持我们的友谊。弱毫:指毛笔。多所宣:多多写信。宣,表达,指写信。

(21)这两句是说:尽管我们远隔千山万水,但可以通过书信传达情意。形迹:形体,指人身。

滞江山:为江山所滞。滞,不流通,谓阻隔。

(22)体素:即素体,犹言“玉体”,对别人身体的美称。来会:将来相会。

〔译文〕

我再三展读您的赠诗,爱不释手。自那次我们成为邻居,至今已是第二个冬春了,诚挚愉快地交谈,很快使我们成为了老朋友。俗话说:“几次见面便成至亲老友”,更何况我们的交情又远比这深厚呢?人生常常事与愿违,现在又要彼此话别,正如杨朱临歧而叹,哪里只是一般的悲哀!我患病多年,不再写诗;体质本来就差,又加上年老多病。就按照《周礼》所说“礼尚往来”的意思,同时也作为别后相思时的慰藉,而写下此诗。

相互知心何必老友,倾盖如故足证此言。您能欣赏我的志趣,经常光顾我的林园。谈话投机毫不俗气,共同爱好先圣遗篇。偶尔酿得美酒数斗,悠闲对饮心自欢然。我本是个隐居之人,奔走求仕与我无缘。时世虽变旧友可贵,常常写信以释悬念。情谊能通万里之外,虽然阻隔万水千山。但愿先生保重贵体,将来相会知在何年?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3

[魏晋]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释:

【1】夜中不能寐:此二句化用王粲《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意思是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夜中,中夜、半夜。

【2】薄帷鉴明月: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薄帷,薄薄的帐幔。鉴,照。

【3】孤鸿:失群的大雁。

【4】号:鸣叫、哀号。

【5】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6】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yù)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

【7】鉴:照。这里指月光照在帐幔上。

译文:

一个清凉的夜晚,时已夜半,一个人辗转反侧,久不能眠,于是索性起来弹琴。明亮的月光照在薄薄的帐幔上,寒气逼人,清冷的夜风徐徐吹来,撩动着我的的衣襟。一只离群的大雁在野外哀鸣,林子里的鸟儿因惊恐儿而窜飞不停,叫声不时地从林子里传来。一个人在夜色中徘徊不定,可是徘徊又能见到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呢?只有忧伤陪伴着我独自伤心。

赏析: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县)人,魏末晋初文学家、思想家。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是魏晋时代的名士,思想上崇尚老庄哲学,行为放荡,反对虚伪的礼教。《晋书·阮籍传》说阮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由此看来,他的行为放荡乃是政治压抑下的一种消极反抗。

阮籍的《咏怀》诗共有八十二首,是诗人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所作,有感即发,类似于“杂诗”。用曲折隐晦的笔调抒写了诗人在乱世之中找不到人生出路的内心苦闷,其中有的反映了当时黑暗的政治现实,有的是对虚伪的礼教的批判,也有的是抒感慨,发议论,写理想,但是也不免带有消极颓废的色彩。本篇是第一首,写诗人弹琴的情景,抒写了找不到人生出路的孤独、落寞、忧愁和不安。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诗人以一个“夜”字领起,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时间概念。虽然描述的是一种极为平常的动态现象,但是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极为复杂的感受,诗人展示的动作行为、所见所闻、心理状态等全部场景都发生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从字面看,诗人是在写自己在一个清凉的夜晚,时已夜半更深,却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无奈之下,索性起来弹琴。前面我们知道,诗人原本是一“不与世事”、“酣饮为常”之人,而此夜却久久不能入眠,索性起来弹琴,从这一动态过程中,我们不难想见诗人此刻极度不安的心境,理也理不清的万端愁绪。可见这个“夜”字在结构上又具有统领全篇的作用,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内涵深厚的悬念。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这里当为写前两句诗人起坐弹琴时的所见所感。“薄帏”上的清冷月光,撩动衣襟的徐徐“清风”,月色之下,清风之中,独自弹琴,内心苦闷无人可诉。所见气氛肃杀,寒气森森;所感独孤凄冷,落寞至极。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两句镜头从近景推到远景,从视觉、触觉转为听觉,从狭小的室内月光和清风的特写推到空旷的室外“外野”、“北林”大背景中的“孤鸿”哀鸣、“翔鸟”惊叫,更加增添了几分凄凉迷惘的气氛。此情此景不但未能排遣作者心中的孤独,反而更加深了作者的忧思、伤心。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明月”、“清风”、“孤鸿”、“翔鸟”就是所寻找到的知音吧,至此,诗人不由得“徘徊”了起来,既便如此,可有“将何见”?唯有“独伤心”罢了。写到,诗人哑然止笔,从这结句里我们不难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思绪仿佛滞留在那无边无际的忧愁哀伤的心理状态之中了。

这首诗在表现艺术手法上有很多可取之处,在此,只就动作行为和意象排列的描写做以简要分析。作品总体看起来,就是在动作行为和意象排列上的描写组合,但是在结构上却层次竟然,有条不紊,在情感抒发与完善主题方面更是顺乎自然,水到渠成。这主要取决于诗人对所描述对象的精心设值与安排。开篇描写的是诗人的主观动作行为,先是“不能寐”,继而才“起坐弹鸣琴”,进而才有中间的所见所闻和篇末的所感;中间四句所排列的则是前两句基础上的所见、所闻的不同意象,“明月”、“清风”、“孤鸿”、“翔鸟”,有室内的,有旷野的,有所见的,有所闻的;最后两句又归结到诗人的主观动作行为上来,抒写了心中的感受,构成了全篇的首尾照应,使所有的动作行为和意象描写逻辑性强,联系紧密,浑然天成。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4

[魏晋]陶渊明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嶽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陵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说明]

这首诗约作于宋武帝永初二年(421),陶渊明五十七岁。晋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司马德文为零陵王,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九月,以毒酒授张袆,使鸩王。袆自饮而卒。继又令士兵越墙进毒酒,王不肯饮,士兵以被褥闷杀之。故陶渊明此诗以“述酒”为题。诗中运用隐晦曲折的语言反映此事,表达了诗人对篡权丑行的极大愤慨,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肯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抗争精神。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2)。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3)。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余云(4)。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5)。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6)。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7)。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8)。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9)。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10)。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11)。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12)。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13)。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14)。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15)。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16)。

[注释]

(1)逯本于题下有“仪狄造,杜康润色之”八字,并注云:“上八字宋本云旧注。曾本、苏写本此下又注,宋本云,此篇与题非本意,诸本如此,误。”

(2)重离照南陆:寓言东晋之初,如日丽大,得以中兴。重离:代指太阳。离为周易八卦之一,卦形为,象征火。重卦(离下离上)后又为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卦名仍称离。《周易?说卦》:“离为火、为日。”故“重离”代指太阳。又暗喻司马氏。《晋书?宣帝纪》谓司马氏“其先出自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是说晋代皇帝司马氏是重黎的后代。而“重离”与“重黎”谐音。南陆:《周易?说卦》:“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所以诗人说“重离照南陆”。南陆又暗指东晋所统治的南部中国。鸣鸟声相闻:比喻东晋之初人才济济,名臣荟萃。鸣鸟:指鸣叫的凤凰。凤凰喻贤才;凤凰呜喻贤才逢时。《诗经?大雅?卷阿》:“凤皇于飞,翙翙(huì,鸟飞声)其羽;亦集爱止,蔼蔼王多吉士。”(第七章)“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第九章)

(3)融风:立春后的东北风。《说文?风部》:“东北曰融风。”段玉裁注:“调风、条风、融风,一也。”《淮南子天文训》:“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条风至。”按《太平御览》卷九引《易纬》:“立春条风至。”融又暗指司马氏。融为火,火神即祝融。相传祝融为帝喾时的火官,后人尊为人神。而祝融实即司马氏先人重黎。《史记?楚世家》:“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又见注(2)所引《晋书?宣帝纪》。所以融风又代指司马帝风。分:分散消失。这两句说,秋草虽然没有完全衰黄,但春风久已消失。同时暗喻东晋王室运柞已经逐渐衰弱。

(4)素砾(lì力)皛(xiǎo小,又读jiǎo皎)修渚:暗喻奸邪得势。素砾:白石。古人常用砾与玉并举,砾指好邪,玉比忠贤。《楚辞惜誓》:“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范晔《后汉书党锢传赞》:“径以渭浊,玉以砾贞兰获无并,消长相倾。”皛:皎洁,明亮。修渚:长洲。这里是以江陵九十九洲代指渚宫江陵。汤汉注:“修渚,疑指江陵。”桓玄自称荆州刺史后,曾增填九十九洲为一百,为他称帝制,造祥瑞。素砾显于江清,则喻好邪得势,同时也暗指桓玄盘踞江陵阴谋篡权。南岳无余云:暗喻司马氏政权气数已尽。南岳:即衡山,五岳之一,在湖南。晋元帝即位诏中曾说“遂登坛南岳”,而且零陵就在南岳附近。所以“南岳”代指江左司马氏政权。云:指紫云,即古代数术家所谓王气。《艺文类聚》引晋瘐阐《扬州赋》注云:“建康宫北十里有蒋山,元皇帝未渡江之年,望气者云,蒋山有紫云,时时晨见云云。”又《晋书元帝纪》:“始皇时望气者,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元帝之渡江也,乃五百二十六年,真人之应在于此矣。”则“无余云”即指司马氏政权气数已尽。

(5)豫章抗高门:暗指刘裕继桓玄之后与司马氏政权分庭抗礼。豫章:郡名,在今江西南昌。《晋书?桓玄传)载,太尉桓玄讽朝廷以“平元显功封豫章公”。又《晋书》义熙二年(406),“尚书论建义功,奏封刘裕豫章郡公”。抗:对抗,抗衡。高门,即皋门,天子之门。《诗经?大雅?绵》:

“乃立皋门,皋门有伉。”毛传:“王之郭门曰皋门。”(伉,通“闹”,高貌)孔疏:“皋高通用。”又《礼记?明堂位》:“天子皋门。”郑注:“皋之为言高也。”重华固灵坟:暗指晋恭帝己死,只剩坟墓而已。重华:虞舜名。这里代指晋恭帝。晋恭帝被废为零陵王,而舜墓即在零陵的九嶷山。固:但,只。固灵坟:只剩一座灵坟。这两句意思是说,刘裕继桓玄之后与晋工室相抗衡,晋恭帝只有死路一条。

(6)抱中叹:内心叹息。抱指怀抱、内心。司晨:指报晓的雄鸡。这两句是说,内心忧伤而呗息,彻夜难眠,侧耳听着雄鸡报晓,等待天明。

(7)神州:战国时邹衍称中国为‘赤县神州’,后来用‘神州’作中国的代称。这里指国内。献嘉粟:嘉粟又称嘉禾,生长得特别茁壮的禾稻,古人认为是吉瑞的象征。晋义熙十二年(417),巩县人得粟九穗,刘裕把它献给帝,帝又归于刘裕。西灵:西当为“四”之误。《礼记):“麟、凤、龟、龙,谓之四灵。”义熙十三年,进封刘裕为宋王,沼书中曾说:“自公大号初发,爱暨告成,灵祥炳焕,不可胜纪。岂伊素雉远至,嘉禾近归已哉!”又晋恭帝《禅位诏》中也说“四灵效瑞”。为我驯:为我所驯服,即归属于我。“我”代指刘裕。这两句是说:刘裕假托祥瑞之兆,图谋篡位。

(8)诸梁:即沈诸梁,战国时楚人,封叶公。董:治理,统帅。师旅:军队。芊(qiān千)胜:楚太子的儿子,居于吴国,为白公。《史记?楚世家》载:白公杀楚令尹子西,赶走楚惠王,而自立为楚王。月余,叶公率众攻之,白公自杀,惠王复位。按:桓玄篡晋建立楚国,刘裕籍彭城,也为楚人。所以这两句以叶公、白公征战之事,影射桓玄篡晋后又为刘裕率众部所灭。

(9)山阳归下国:山阳指汉献帝刘协。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魏王曹丕称帝,废献帝为山阳公。山阳公十四年后寿终,年五十四。下国,即指逊位后归山阳(在今河南怀州)。成名犹不勤:指零陵王被杀。(周书?溢法解):“不勤成名曰灵。”古代帝王不善终者,即追溢为“灵”。不勤:不劳,不安慰。成名:指受到追谥。这两句的含义是,零陵王虽然被迫禅位,但仍不免被杀害,死后也得不到安慰,他的命运还不如山阳公的善终。

(10)卜生善斯牧:卜生,指卜式。《汉书卜式传》:“‘式’布衣草(jué,,草鞋)而牧羊 上(汉武帝)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匆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以治民。”善斯牧:善于牧羊。卜式善牧的特点,即在于“恶者辄去”,这一点也同样适于施政,汉未许芝在奏启曹丕应代汉称帝时,就曾引《京房易传》说:“凡为王者,恶者去之,弱者夺之,易姓改代,天命应常。”那么陶渊明此诗用卜式善牧的典故,则暗指刘裕铲除晋室中异己,为篡权作准备。安乐不为君:安乐,汉昌邑王刘贺的臣僚。不为君,不为君主尽职尽忠,《汉书龚遂传》载,昭帝死,刘贺嗣立,日益骄溢。而安乐身为故相,并不尽忠劝戒。此句以安乐不尽忠刘贺事,暗指晋臣僚不忠于晋室。

(11)平王会旧京:东周的开国君主周平王,于公元前七七○年东迁雒邑(今河南省洛阳市)之事。去:离开。旧京:旧都镐,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这里是借平王东迁事,指晋元帝建基江左。峡中纳遗薰:峡同“郊”,指郏鄏(jiárǔ颊辱),即今洛阳。薰,薰育,亦作严狁。猃狁、荤粥、獯鬻、荤允等。我国古代北方民族名。殷周之际,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北境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春秋时被人称作戎、狄,后亦称为匈奴。刘聪为匈奴遗族,曾攻陷洛阳,晋元帝因此东迁。这两句是说,晋元帝离开旧都东迁江左之后,洛阳一带中原地区就被匈奴占领了。

(12)双阳甫云育:双阳,重日,寓言“昌”字。指晋孝武帝司马昌明。甫云育:开始有了后嗣。《晋书孝武帝纪)载:“初,简文帝见谶云:‘晋祚尽昌明’。”待其于孝武帝降生,无意中竟取名为“昌明”。于是流涕悲叹,以为晋柞已尽。但孝武帝死后,子安帝又嗣位,晋朝并未尽于“昌明”。这句是说,孝武帝既已有了后嗣,便可延长晋朝江山。三趾显奇文:三趾,三足,即三足乌。晋初曾用它作为代魏的祥瑞。《晋诸公赞》:“世祖时,西域献三足乌。遂累有赤乌来集此昌陵后县。案昌为重日,乌者,日中之鸟,有托体阳精,应期曜质,以显至德者也。”显奇文:是说谶纬之言,本为晋代魏之祥瑞,而今又成为宋代晋之祥瑞,故曰“奇”。《宋书?武帝纪》:晋帝禅位于王,诏曰:“故四灵效瑞,川岳启图? .瞻乌爱止,允集明哲,夫岂延康有归;咸熙告谢而已哉!”这句意思是,三足乌又成了刘宋代晋的祥瑞征兆。

(13)王子爱清吹:王子,即王子晋。《列仙传》载,周灵王太子名晋,好吹笙,年十七,乘白鹤,白日升仙而去。清吹,即指吹笙。此句以王子晋托言东晋,谓已亡去。日中翔河汾;日中,即正午,有典午之意。典,主其事,即“司”;午,属马,典午托言司马,暗指晋。翔:邀游。河汾:晋国地名。遨游河汾,暗指禅代之事。《梁书?武帝纪》载禅位策说:“一驾河汾,便有窅然之志;暂适箕岭,即动让王之心。”又《庄子?逍遥游》:“尧往见四子于汾水之阴,窅然丧其天下焉。”这两句是以王子晋年十七而仙逝喻晋朝在刘裕的控制下十七年而亡,司马氏政权以禅代而告终。

(14)朱公练九齿:朱公指战国时范蠡。范蠡佐越破吴后,变姓名游于江湖,至陶(地名),号陶朱公。这里是以朱公隐“陶”字,是陶渊明自称。练九齿:修炼长生之术。九与“久”谐音义同;齿,年龄。九齿即长寿。世纷:世间的纷乱。这两句说,我要修炼长生之术,退隐闲居,离开纷乱的世界。

(15)峨峨:高大的样子。西岭:即西山,指伯夷、叔齐隐居之地,不食周粟,采薇充饥,终于饿死。偃息:安卧。《诗经?小雅?北山》:“或偃息在床,或不己于行。”亲:“这里有钦慕、敬仰的意思。这两句是说:那高高的西山之中,安卧着我所仰慕的.伯夷、叔齐两位高人。

(16)天容:天人之容,即出众人物的形象,指伯夷、叔齐。永固:永久保持。彭: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者彭祖。殇(shāng伤):指夭折的儿童。等伦:同等,一样。这两句是说,伯夷、叔齐那出众的节操将会永久存在,正如长寿的彭祖同夭折的儿童不能等量齐观。

[译文]

重黎之光普照南国,

人才众若风鸣相闻。

秋草虽然尚未枯黄,春风早已消失散尽。

白砾皎皎长洲之中,

南岳衡山已无祥云。

豫章与帝分庭抗礼,

虞舜已死只剩灵坟。

心中悲怨叹息流泪,

倾听鸡鸣盼望清晨。

国内有人献上嘉禾,

四灵祥瑞为我所驯。

叶公帅军讨伐白公,

白公兵败已丧其身。

献帝被废犹得寿终,

恭帝虽死不得存间。

卜式善牧恶者辄去,

安乐失职不为其君。

平王东迁离开旧都,

中原皆被匈奴入侵。

司马昌明已有后嗣,

三足乌显成宋代晋。

王子吹笙白日仙去,

正午遨翔汾河之滨。

陶朱修炼长生之术,

隐居避世离开纠纷。

高高西山夷叔所居,

安然仰卧为我所钦。

天人之容永世长存,

彭祖长寿难与比伦。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5

[魏晋]陶渊明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作品赏析:

癸卯岁是晋安帝元兴二年(403),陶渊明三十九岁。敬远是渊明的堂弟,

他们自幼关系亲密,成人后亦志趣相投,感情融洽。这一年敬远二十三岁,

同渊明住在一起,并一道读书躬耕。然而一年的收获不足自给,使他们过着

贫困饥寒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年终腊月之时,渊明写给敬远,以寄托深刻的慨叹之情。

寝迹衡门下,逸与世相绝(1)。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2)。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3)。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4)。

劲气侵襟袖,革瓢谢屡设(5)。

萧索空字中,了无一可悦(6)。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7)。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8)。

平津苟不由,栖迟诅为拙(9)?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10)!

【注释】

(1)寝迹:埋没行踪,指隐居。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居室。逸:远。世:指世俗。官场。

绝:断绝往来。

(2)顾盼:犹言看顾、眷顾。莫:无,没有。荆扉:用荆条编成的柴门。

(3)翳翳(yì缢):阴暗的样子。“经日雪:下了一整天的雪。

(4)倾耳:侧耳细听的样子。无希声:没有一点声音。《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河上公。l

注:“无声曰希。”

(5)劲气:猛烈的寒气。箪(doān丹)瓢:即箪食瓢饮。简:竹编的盛饭容器。瓢:剖开葫芦做

成的舀水器。《论语?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回,指孔子学生颜回。谢:辞绝。屡:经常。设:陈设。箪瓢谢屡设:意思是说,像颜

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的日子也很难得,我(们)箪瓢常空,无食可陈于面前。

(6)萧索:萧条,冷落。空字:空荡荡的房屋。形容一无所有。了无:一点也没有。可悦:可以

使人高兴的事情。

(7)遗烈:指古代正直、刚毅、有高尚节操的贤士。

(8)谬:误,谦辞。固穷节:固守穷困的气节。《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

斯滥矣。”

(9)平津:平坦的大道,喻仕途。津:本义为渡口,这里指道路。苟:如果。由:沿看,遵循。

栖迟:游息,指隐居。《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讵(jǜ巨):岂。

(10)契:契合,指志同道合。别:识别。

〔译文〕

隐居茅舍掩踪迹,

远与世俗相隔绝。

无人知晓来眷顾,

白日柴门常关闭。

岁暮寒风正凄冷,

阴沉整日天降雪。

侧耳细听无声响,

放眼户外已皓洁。

寒气猛烈侵襟袖,

无食箪瓢常空设。

萧条冷落空室内,

竟无一事可欢悦。

千年古书皆历览,

常常读见古义烈。

高尚操行不敢攀,

仅能守穷为气节。

平坦仕途若不走,

隐居躬耕岂算拙?

我寄深意在言外,

志趣相合准识别!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6

[魏晋]陶渊明

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飔。

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

流目视西园,晔晔荣紫葵。

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

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

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作品赏析:

由诗中后六句可见,诗人已经躬耕,但仍有盛时难再,欲及时有为的志向,说明此诗为初躬耕时之作。诗人开始躬耕在晋安帝元兴二年癸卯(403)。这首诗疑即此年所作,时陶渊明三十九岁。

此诗前八句描写仲夏五月的田园风光,清新自然之中,流露着欢欣之情;后八句由感物之盛衰而联想到自身的盛时难再,故希望能及时有所作为,然而面对困顿的生活,却不免悲恨交加。

注释:

蓑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飓(2)。

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3)。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4)。

流目视西园,烨烨荣紫葵(5)。

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6)!

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7)。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8)。

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9)。

注释:

(1)胡西曹、顾贼曹:胡、顾二人名字及事迹均不详。西曹、贼曹,是州从事官名。《宋书?百官志》:“江州又有别驾祭酒,居僚职之上? .别驾、西曹主吏及选举? .西曹,即汉之功曹书佐也。祭酒分掌诸曹兵、贼、仓、户、水、销之属。”示:给某人看。

(2)蕤(ruí)宾:指仲夏五月。《礼记?月令》:“仲夏之月… …律中蕤宾。”古代以乐律的十二管同十二月之数相配合,十二管之一的蕤宾与五月相合,故称五月为蕤宾。清朝:清晨。飔(sī思):凉风。

(3)驶:迅捷,疾速。迟:迟缓,缓慢。

(4)重云:层层乌云。闲雨:指小雨。

(5)流目:犹“游目”,随意观览瞻望。烨烨(yè叶):光华灿烂的样子。荣:开花。

(6)奈何:无可奈何。

(7)感物:有感于物。靡所挥:没有酒饮。挥,形容举杯而饮的动作。

(8)悠悠:长久。待秋稼:等待秋收。寥落:稀疏。赊(shē奢)迟:迟缓,渺茫,引申为稀少。

无所获。

(9)逸想:遐想。淹:滞留,深入。猖狂:恣意放纵,这里指感情激烈。

译文:

时当仲夏五月中,清早微觉南风凉。

南风不缓也不疾,飘飘吹动我衣裳。

层层乌云遮白日,濛濛细雨纷纷扬。

随意赏观西园内,紫葵花盛耀荣光。

此时此物甚可爱,无奈不久侵枯黄!

感物行乐当及时,常恨无酒可举筋。

耐心等待秋收获,庄稼稀疏将空忙。

遐思冥想难抑制,我心激荡独悲伤。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7

原文

[魏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注释:

【1】南山:指庐山。

【2】稀:稀少。

【3】兴:起身,起床。

【4】荒秽:指野草之类。形容词作名词。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5】带:一作“戴”,披。

【6】荷(hè)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7】狭:狭窄。

【8】草木长:草木丛生。

【9】夕露:傍晚的露水。

【10】沾:打湿。

【11】足:值得。

翻译

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子地,地里杂草丛生,豆苗却长得很稀。早晨天亮就起来到田里锄草,晚上披着月光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高高的草木覆盖了狭窄的田间小路,露水打湿了我的衣裳。衣裳湿了倒不重要,只要不违背我的初衷就行了。

赏析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晋浔阳柴桑(今属江西九江)人。早年曾作过几次地方的小官,四十一岁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即弃官归隐田园,直到老死。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为后人所称赞。他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诗人,其诗的艺术成就很高,对我国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有作品《靖节先生集》传世。

《归田园居》共五首,本篇是第三首,写的是诗人的劳动生活情况和隐居田园的决心。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两句写诗人归田园后在南山的山脚下种了一片豆子,那地很慌,草长得很茂盛,可是豆苗却稀稀疏疏的。起句平实自如,如叙家常,就像一个老农在和你说他种的那块豆子的情况,让人觉得淳朴自然,而又亲切。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了不使豆田荒芜,到秋后有所收成,诗人每天一大早就下地,晚上月亮都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虽说比做管要辛苦得多,可这是诗人愿意的,是他最大的乐趣。正如诗人在《归田园居》(一)中所说的那样:“少无适俗韵,本性爱丘山。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厌倦了做官,“守拙归田园”才是最爱。从“带月荷锄归”这一美景的描述就可以看出来,他非但没有抱怨种田之,反而乐在其中。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狭窄的小路被齐腰深的蒿草封盖着,晚上挂的露水打湿了诗人的衣裳,但衣服湿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初衷就足够了。“衣沾不足惜”一句话看似平淡,但这种平淡恰好映射了结尾这一句“但使愿无违”,使得“愿无违”强调得更为充分。这里的“愿”蕴含了诗人弃官归田以洁身自好的愿望,从另一个侧面看,也更能突出当时社会官场的腐败与黑暗。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白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带月荷锄归”,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粉饰。然而正是这自然平白的诗句创造了作品醇美的意境,形成了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8

[魏晋]陶渊明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贤圣留馀迹,事事在中都。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

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无。

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作品赏析:

序: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说明]

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东晋大将刘裕北侥后秦,破长安,灭姚涩,驻军关中。驻军京都的左将军朱龄石得到捷报后,派遣长史苹松龄前往祝贺。陶渊明写此诗赠给他,时年五十三岁。

长安已破,九州统一,诗人是为之高兴的,希望可以了却游历中原、瞻仰先圣遗迹的夙愿。然而刘裕的胜利,陶渊明并不为之乐观,诗歌在灵复抒发对上古盛世和古代圣贤的仰慕之中,透露着令不如昔的慨叹,暗寓着对现实的忧心忡忡,并表示了隐居的决心。此诗曲折深婉,含蓄蕴藉,感事忧时而不露痕迹,被清代方东树誉为“陶诗当以此为冠卷”(《昭昧詹言》卷四)。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1)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2)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3)

贤圣留余迹,事事在中都(4)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5)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6)

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7)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8)

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9)

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10)

驷马无贯患,贫贱有交娱(11)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12)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13)

[注释]

(1)左军:指左将军朱龄石。羊长史:指羊松龄,当时是左将军的长史。长史:官名,将军的属官,主持幕府。衔使:奉命出使。秦川:指关中一带。

(2)愚:自称的谦辞。三季:指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末期。《汉书?叙传下》:“三季之后,厥事放纷。”颜师古注:“三季,三代之未也。”黄虞:指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和虞舜。

(3)千载上:指千年以前的事情。赖:依赖,依靠。

(4)余迹:犹遗迹。中都:中州,泛指洛阳、长安一带的中原地区。

(5)游心目:游心并游目的合称。游心:犹涉想,谓心神向往。游目:谓目光由近及远,随意观览瞻望。逾(yú于):越过。

(6)九域:九州,指全国。甫:开始。一:统一。逝:发语词,无义。舟舆:船和车。这两句是说:全国已经统一,我将整理车船到中原去。

(7)先迈:先行,指去关中。负疴(kē科):抱病。不获俱:不能同往。

(8)商山:在今陕西省商县东南。少:稍。踌躇:驻足,停留。

(9)绮与角(1ù路):指崎里季和角里先生。角亦作角”。他们同东园公,夏黄公为避秦时乱而隐居商山,至汉初时都有八十多岁,须眉皆白,被称为“商山四皓”(事见晋?皇甫谧《高士传》)。

精爽:精神魂魄。《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为魂魄。”

(10)紫芝:蕈的一种,跟灵芝相似,菌盖和菌柄皆呈黑色。传说四皓在商山隐居时常采而充讥。

(11)驷(sì四)马:四匹马拉的车。贳(shì世):赦兔,免除。患:祸患。交娱:连接不尽的欢乐。交,前后相接,《高士传》记“四皓”作歌说:“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饮。唐虞世远,吾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之畏人兮,不如贫贱之肆志。”陶渊明此诗以上四句。就是用此歌之意,是说四皓已亡,紫芝无人再采,深谷也久已荒芜;但富贵不能免祸,不如贫贱为乐。

(12)清谣:清新的歌谣,指上引《四皓歌》。结心曲:牢记于内心深处。乖:违背,相离。运见疏:谓因时代相隔而被疏远了。运:指时代。

(13)拥怀:怀有感慨。累代,许多代。意不舒:意未尽。舒:舒展。

[译文]

左将军长史羊松龄奉命出使秦川,我作此诗赠给他。

我处三代衰微后,古之盛世我思慕。

了解千年以前事,全靠阅读古人书。

古代圣贤留遗迹,桩桩都在中州处。

岂能忘记去瞻仰?无奈山河远隔阻。

九州今始定一统,我将整装登征途。

听说你先奉命去,我今抱病难同赴。

如果路途经商山,请你为我稍驻足。

多谢商山贤四皓,未知精魂今何如?

紫芝有谁还在采?深谷应是久荒芜。

仕途难免遭祸患,岂如贫贱多欢娱?

四皓歌谣记心内,不见古人叹命苦。

数代之下怀感慨,言不尽意难倾诉。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9

[魏晋]陶渊明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作品赏析: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2)。

一士长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3)。

规规一何愚,兀做差若颖(4)。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5)。

【注释】

(1)这首诗以醉者同醒者设譬,表现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在比较与评价中,诗人愿醉而不愿醒,以寄托对现实不满的愤激之情。

(2)同止:在一起,同一处。取舍:采取和舍弃,选择。取:逯本作”趣”,今从曾本、苏写本、焦本改。邈异境:境界迎然不同。

(3)领:领会,理解。

(4)规规:浅陋拘泥的样子。《庄子?秋水》:“于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渊明即用此典,故接下说“一何愚”。兀(wù务)傲:倔强而有锋芒。差(ch ā叉):比较上,尚,略。颖:才能秀出,聪敏。

(5)酣中客:正在畅饮的人。烛当秉:逯本作”烛当炳”,曾本、焦本皆注一作“烛当秉”,从后者。秉:握持,拿着。《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按:逯本从“炳”引曹丕《与吴质书》“古人思炳烛夜游”为据,此语当本胡刻本李善注《文选》卷四十二。李善注云:“古诗曰:‘昼夜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秉或作炳。”则知李善所见《文选》原本当作“秉”,正文之,“炳”,乃后人刻入。查《四部丛刊》影宋本六臣注《文选》卷四十二即作,“古人思秉烛夜游”。)

[译文]

两人常常在一起,

志趣心境不同类。

一人每天独昏醉,

一人清醒常年岁。

醒者醉者相视笑,

对话互相不领会。

浅陋拘泥多愚蠢,

自然放纵较聪慧。

转告正在畅饮者,

日落秉烛当欢醉。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10

[魏晋]陶渊明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

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

倾壶绝馀沥,窥灶不见烟。

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言见。

何以慰我怀,赖古多此贤。

其二(1)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2)。

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3)。

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4)。

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5)。

闲居非陈厄,窃有温见言(6)。

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7)。

(1)这首诗与第一首都是这组诗的概括,前一首自叹孤独,世无知音;这一首自咏贫居之状,并向古代寻求知音,以安慰自己的精神。

(2)凄厉:凄凉寒冷。云:语助词,无意义。拥褐(hè贺):围裹着粗布短衣。曝(pù铺):晒。轩: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

(3)圃(pǔ浦):种植蔬菜瓜果的园子,即菜园。秀:指菜苗。盈:满。

(4)余沥(lì力):指剩下的残酒。沥,液体的点滴。(史记?滑稽列传):“侍酒于前,时赐余沥。”窥:看。

(5)昃(zè厌):太阳西斜。遑(huáng皇):闲暇。研:研读。

(6)陈厄(è饿):在陈国受困。事见《论语?卫灵公):孔子“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厄:困苦,危难。窃:谦指自己的意见。温(yùn运):含怒,怨恨。

(7)怀:内心。贤:贤士,指安贫乐道的古代贫士。

寒冷凄凉已岁末,

裹衣晒暖在廊前。

南园不剩可食菜,

枯萎枝条满北园。

壶内未余一滴酒,

灶炉不见有火烟。

诗书堆满在身边,

过午腹饥没空看。

我与孔丘困陈异,

心中不免有怨言。

如何安慰我心情?

幸赖古时多圣贤。

魏晋全文注释翻译及赏析11

[魏晋]陶渊明

有客有客,爰来爰止。

秉直司聪,于惠百里。

餐胜如归,聆善若始。

匪惟谐也,屡有良由。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作品赏析:

[说明]

柴桑县是陶渊明的家乡,柴桑县令刘程之于元兴二年(403)弃官归隐,接替他的便是诗题中姓丁的县令。由此可以推知此诗约作于义熙元年(405)前后,陶渊明约四十一岁左右。

这首诗分为两章,首章颂扬丁柴桑的贤良美德,其中也寄寓了诗人的殷切期望;次章写他们在一起开怀畅游的情形和情酣意畅的心态,浓郁的情意之中,透露出和谐的喜悦。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如唱酬,酬对。

(2)爱:乃,是。宦:做官。止:语助词。

(3)秉直:秉公持正。秉:持。直:正直。司聪:为朝廷听察民情。司:

掌管。聪:听闻。惠:恩惠,好处。百里:指一县所管辖的区域。

(4)飡冶:同“餐”,吃。胜:胜理,至言,指正确的道理、中肯的言论。

飡胜如归:意思是采纳正确的意见就像回家一样喜悦。聆:听。始:开始,

这里有“新鲜”的意思,表示认真的态度。

(5)匪:同“非”。匪惟:不只是,不仅仅。谐:和谐,融洽。良游:指

愉快地游赏。

(6)载:且,又。写:宣泄,抒发。

(7)放欢:放开欢畅的胸怀。

(8)心期:两心契合,知心。

[译文]

有客来自他乡,

来到此地做官。

秉公正,察民情,

恩惠遍及乡县。

欣然采纳至理,

虚心听取善言。

彼此岂只投缘,

常常携手畅游。

且欢言,且眺望,

消除内心烦忧。

放开欢畅胸怀,

不醉怎能罢休?

知音令我欣慰,

愿得与我共游。

22372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