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谚)三九:冬至节后第十九天至第二十七天的一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三伏:夏至节后的头伏、二伏、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指练习武功,贵在坚持,冷不避三九,热不避三伏。 也作冷练三九,热练三伏。 热练三伏,冷练三九。
【第2句】:【看风向】(惯)比喻观察形势发展变化的情况。 也作看风势。 看风头。
【第3句】:【铜铃打鼓——另有音】(歇)本指用铜铃打鼓,除了鼓声,还有铃声;转喻话里有话,另有用意。
【第4句】:【胆小不得将军做】(谚)胆小怕事的人做不了将军。指只有胆量大的、敢作敢为的人才可以领兵打仗。也泛指胆小的人成不得大事。 也作胆小的得不了将军位。 胆大做将军。
【第5句】:【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释义:拔:超出,高出。萃:聚在一起的人或事物。形容人品德才能出众。 例句:不为习俗所移,不为贫穷所诎,其乎其类,拔乎其萃。
【第6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谚)驻军的军营像铁铸一般,经久不动;军营里的士兵却一拨去了又来一拨,流动不停。指军营是固定的,士兵是流动的。 也作“铁打军营流水的兵”。
【第7句】:(《五灯会元》卷十九)老婆心好比葛藤纠缠,不符合禅宗“单刀直人”的宗风。
【第8句】: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佛教把众生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包括六欲天、人间和地狱;色界包括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包括四空天。三界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处所,充满痛苦烦恼,被喻为“火宅”。“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不但有各自的本质特征,而且相互之间有生成、克制等联系,从而构成了万物及其运动变化。“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
【第9句】:铁生锈则坏,人生妒则败
【第10句】:【近人不说远话】 释义:给亲近人说话不用绕弯子(yipinjuzi.com)。 例句:“咱们是近人不说远话,冲着孩子们,你也别跟弯弯绕这群家伙们跑了。”
【第11句】:【孩儿不嫌娘丑】见“儿不嫌母丑”。
【第12句】:要想睡得人轻松,切莫脚朝西来头朝东。
【第13句】:【不图打鱼,只图混水】(惯)不为捕鱼,只想把水搅混。比喻不图得到多少好处,只为把事情搅乱。
【第14句】:【罗汉请观音——客少主人多】(歇)罗汉:佛教称断绝了一切嗜欲、解脱了烦恼,应受人供奉的尊者,我国寺庙中供奉的有十六尊、十八尊、五百尊、八百尊之分。观音:南海观世音菩萨。指主体比客体还多。
【第15句】:【顾了翻锅,忘了烧火】(惯)比喻顾此失彼。
【第16句】:【在云端里过日子】(惯)形容提心吊胆。
【第17句】:【酒要少吃,事要多知】(谚)要少喝酒,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多晓事,开拓见闻的领域。指少喝酒就少出麻烦,多晓事就多增见识。
【第18句】: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第19句】:【千里投名,万里投主】(惯)指不顾路途遥远,投奔有名望的人。
【第20句】:【树林子大,什么鸟都有】 释义:借指人多的地方,什么样的人都有。 例句:“真是树林子大,什么鸟都有,居然有人诬告卢华。”
【第21句】:【晌午吃晚饭——早些哩】(歇)晌午:中午。指时间或事情还早得很。
【第22句】:第一义佛教称彻底圆满的真理为“第一义”。《入楞伽经》卷二:“第一义者,圣智内证,非言语法是智境界。”隋代吉藏《胜鬟经宝窟》卷上之末:“理极莫过,名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为义。”隋代慧远《大乘义章》卷一:“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圣之目,所以名义。”唐诗中屡见此词,如李颀《题神力师院》诗:“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后多用“第一义”指某家某派最高最深的理义。如《明儒学案》卷十八引罗洪先《沦学书》:“力行是孑L门第一义。”
【第23句】:【心眼】佛教指观察了悟事物之心,心之洞察如眼之明见,故称“心眼”。如《观无量寿经》:“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后成为一个多义词。或指存心,心思。如唐·李德裕《慎独论》:“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况为恶者乎?”又如·刘天迪《齐天乐》词:“甚新雨情怀,故园心眼,明日西江,斜阳帆影转。”亦指胸怀、心地。如老舍《四世同堂》三十:“她的心眼儿向来是大方的。”又如梁斌《播火记》四:“模样尚在其次,要紧的是心眼好,脾气正直,将来能顶门过日子。”(李明权)
【第24句】:【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生意】(谚)指做生意要根据自己的资本实力行事。也借指人有多大本领,傲多大事情。
【第25句】:【住持】护持佛法,使之久住于世间的意思。如《圆觉经》卷上:“一切如来,光严住持。”又如《梁高僧传》卷十一:“此五罗汉,次第住持。”用于僧职意义的住持之称,早在南北朝期间已经产生了。《金石萃编》卷七八《东林寺碑》记载:“(梁)有果、[往/日]二法师,僧宝所钦,克和止观,法物为大,用继住持。上座昙杰,寺主道廉、都维那道贞等,皆沐浴福河,栖止净业。”从这段记载可见,“住持”之职不在上座、寺主、都维那“三纲”之列,也不是禅宗首先设置。《敕修百丈清规·住持章》说:“(百丈)始奉其师为住持,而尊之曰长老。”应非“住持”始有的事实。“住持”也称“方丈”,大致上是某一寺院的精神领袖,一般由年高德劭的僧人担任。住持精通教义,擅长说法,指导弘法,通常不直接参与具体的寺务。也称为住持僧。如明·都穆《都公谈纂》卷上:“陈氏既平,上至南京,置颠仙于灵谷寺,颠仙日与住持僧聒恼。”后道教亦沿用此称,称主持道观者。如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七:“常见庙宇寺观稍有规模者,必慎择住持,演法蓄众。”住持又可作动词用,谓担任住持之职。如宋·蔡·《铁围山丛谈》卷五:“(道楷)大观间,住持东都之净因禅院。”又如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这里是女道住持,从不留客的。”此处指道观中的当家。(李明权)
【第26句】:苦中作乐指身处困境,犹强自欢娱。宋代陈造《同陈宰黄簿游灵山》诗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以八字为韵。”清代夏纶《瑞筠图》第十一出:“这叫做黄连树下操琴,苦中作乐。”语本《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一十二:“心如乔钩,苦中作乐想故。”意思是:想在人生的苦海里寻求欢乐,会造成更大的痛苦,如同吞下钩子一样扎心。
【第27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释义:比喻还有本事更高的人。 例句:地球人无能为力的事,竟由f也f门—语道破。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第28句】:【既来佛会下,都是有缘人】谓在烧香、拜佛等佛事活动中相逢的人,都是有缘分的。也泛指相会的人都有缘分。如元·杨暹《西游记》第六本第二一出:“要经文,准备的贝叶全新,着东土开发群迷度万民,不枉了孙行者驱弛受窘,猪八戒奔波逃遁。恁既来佛会下,则恁这班儿都是有缘人。”又如《西游记》第三六回:“你不济事。但是和尚,即与我们一般。常言道:既在佛会下,都是有缘人。你且坐,等我进去看看。”(李明权)
【第29句】:【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谚)苦海:深重的苦难。岸:彼岸,佛家把得到正果叫到达彼岸。原指苦难无论多么深重,只要一心向佛,就能得到正果;后多指无论犯的罪恶多大,只要改恶从善,就有出路。
【第30句】:【火候不到不揭锅】见“不到火候不揭锅”。
【第31句】: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第32句】:愿为众人死,不为一人亡.
【第33句】:【好狗架不住一群狼】 释义:比喻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敌不过一群人。 例句:唉,完了完了。好狗还架不住一群狼呢。
【第34句】:取经求取佛经。我国古代有许多高僧不畏山长水遥,到印度、西域取经。
【第35句】:【鱼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风】(谚)发大水之前,鱼有反应;起大风之前,水有反应。指水灾、风灾的到来,在自然界都能观察到征兆。
【第36句】:【破天荒】(惯)相传唐朝时湖北荆州每年送举人去考进士,均未考中,时人称作天荒;后来刘蜕考中了,称为“破天荒”。比喻第一次发生的事或第一次做某事。
【第37句】:【闹戏还在后头】见“好戏还在后头”。
【第38句】:【老虎不吃回头食】(谚)老虎不回转身去找食物吃。常比喻有志气的人做事,认定目标,勇往直前,绝不中途反悔。 也作“猛虎不吃回头食”。
【第39句】:不知不觉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说:“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山名)之高广,内(纳)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巾,是名住不思议解脱法门。”后因以用“不知不觉”形容不经意,没有觉察到。如《野叟曝言》第三回:“两人不及细说,将身上衣裳略搅掉些水气,不知不觉,天已昏黑。”义如茅盾《色盲》二:“林白霜手里的笔,不知不觉就停下来了。”
【第40句】:【铁杓子碰锅沿】见“马勺碰锅沿”。
【第41句】:【痢痢头上拍苍蝇——来一个着一个】(歇)着:打中。指来一个就勾搭或笼络住一个。也指来者不拒,统统接纳。
【第42句】:【男儿当自强】(谚)指好男儿应努力奋进,自强不息。
【第43句】:清水才能装进竹心,真话才能装进人心
【第44句】:【开门七件事】中国有这样一句俗语:“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说每户人家开始一天的生活,就有七件东西是必需的,不可缺少的。 其实,宋代就有了“早晨起来七件事”的说法。不过当时的七件事与今天的七件事略有不同,宋代的七件事是指“油、盐、酱、豉、姜、椒、茶。” 而且这七件事的说法在宋代并没有完全定型,还有“八件事”的说法。南宋吴自牧编撰的《梦粱录》中有这样一句话:“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酒酱醋茶。”到了元代,七件事才固定下来。元杂剧《刘行首》二折念白中有首《当家诗》:“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不仅这一首,很多元杂剧,例如《玉壶春》、《度柳翠》、《百花亭》都有“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内容。 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一生潦倒,做了一首感怀诗《除夕口占》:“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这才道出了老百姓的真实生活,连过年都吃不上油盐酱醋,何况平时乎! 明朝还有一首无“醋”诗歌,蛮有意思,不得不录。当时有一才子,不顾其妻再三规劝而纳下小妾,其妻十分愤怒赠诗一首:“恭喜郎君又有她,侬今洗手不理家。开门诸事都交付,柴米油盐酱和茶”。耐人寻味的是,在开门七件事中,她交付的只有六件事,唯独留下了一件——醋。个中滋味,不难理解。
【第45句】:枯坐损身,运动长劲
【第46句】:【将军肚】“将军肚”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肚子,也有叫“啤酒肚”的。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将军肚越来越多。在过去很多人以将军肚为荣,认为有气派。其实,将军肚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所以现在时兴减肥。 将军不一定都是大肚子,那么,为什么把大肚子称为“将军肚”而不称作宰相肚呢?这和清末一位著名的将领有关,他就是湘军统帅之一的左宗棠。 左宗棠身材魁梧,喜欢开玩笑,诙谐幽默,他曾指着自己的大肚子说:“将军不负腹,腹亦不负将军。”“将军肚”因此广泛流传开来。 左宗棠尤其喜欢拿自己的大肚子开玩笑。左宗棠领兵驻甘肃时,炎夏的一天,他躺在榻上,抚摸着自己的大肚子,问身边的侍从:“你知道这大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吗?”侍从回答说:“都是燕窝鱼翅。”左宗棠听后,笑斥道:“你说的是什么话?”侍从又说道:“那装的是甲鱼、火腿了。”左宗棠听后大笑:“你不知道这里面装的是绝大仑吗?”侍从不解,却又不敢直言左帅,出来对人说:“什么样的金轮,将军能吞到肚子里,何况还是绝大的。”人们听了被逗得捧腹大笑。 还有一次,左宗棠向左右说:“你知道我肚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吗?”有人说是满腹经纶,有人说是甲兵百万,也有人说是包罗万象。左公听后摇头说都不对。忽然一小校站起来大声说:“大帅的肚子里没有装东西,都是屎。” 此语一出,惊坏了四座,人们都为这个胆大包天的小校捏了一把汗,不料左公不但没有处罚这个小校,还带着喜色地说:“这话还差不多。”像这样的故事在左帅身上发生过不止一次,每次都是以温和幽默的方式处理,可见左帅为人之率真。
【第47句】:人群里有聪明人,高山里有金和银。
【第48句】: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第49句】:【放着他的,搁着我的】(惯)指把当时的情况放下不说,以后再看结果。
【第50句】:【人不压众,貌不惊人】(惯)指人的相貌不出众,很普通。 也作“衣不压众,貌不惊人”。衣:衣装,衣饰。
【第51句】:【忙婆娘嫁不到好汉子】见“急婆娘嫁不下好汉家”。
【第52句】:经云:‘防意如城,守口如瓶。”’唐代道世《诸经要集》卷第九:“洁其心而净其意者,则三涂报息,四德常满。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第53句】:【打虎先掰牙】 释义:比喻首先打击要害,挫伤敌人的锐气。 例句:“这叫打虎先掰牙。”邓培武说了一句。“坛子里捉乌龟,跑不了的。”陶大伯乐呵呵地说。
【第54句】:【何首乌】何首乌,是我国特有的一味名贵中药材,其茎、根皆可入药,而且药用价值很高。 相传在唐代,有一个姓何名田儿的人,因其体弱多病,不能生育,到了五十岁仍无子。有一天晚上,他饮酒过多,醉卧田野,在朦胧中看见两株树藤相距三尺,苗蔓相交,觉得很奇怪,就连根掘起,根部长得像一男一女两个小娃娃。何田儿把此物带回家,但无人认识。有人对何田儿开玩笑说:“你年老无子,这可能是天赐神药,有儿有女为何不吃吃试试?”田儿就把它切碎,每天服用少许。说也奇怪,连服数月后感觉精力强盛,旧疾都痊愈了;相继服用了一个时期,原来已经花白的头发也都变乌了,并且在十年内生了几个子女;他改名能嗣,活到一百多岁。能嗣的儿子延秀、孙子首乌,终生服用此药,都健康长寿,晚年须发仍然发黑。由此,这一药的名声传开了。 后人用何家第三代的姓名为药名,叫“何首乌”。
【第55句】:【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谚)到运用知识时才恨书读得太少,事情不经过实践就不知道艰难。指书要在平时勤学苦读,事要在实践中自觉磨炼。
【第56句】:别具只眼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与众不同,俗谓之“别具只眼”。如宋代杨万里《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第57句】:【活人不能叫尿憋死】(谚)指遇到问题总要设法解决,不能让事情把人难住。 也作“活人哪能让尿憋死”。
【第58句】:【七手八脚】谓人多而手忙脚乱。出于《续灯录》卷三二:“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原意是:不管环境如何嘈杂,人来人往,我自耳不闻,眼不见,心中泰然。后俗语中常用“七手八脚”指动作忙乱。如《红楼梦》第三三回:“众人一声答应,七手八脚,忙把宝玉送入怡红院内自己床上卧好。”又如老舍《二马》第二段三:“马威七手八脚的把箱子什么的搬下去。”也指手脚很多。如《何典》第十回:“不过两个养发强盗,又不是三头六臂、七手八脚的天神天将,就这等怕如折捩!” (李明权)
【第59句】:【萝卜精——头上青】(歇)精:精灵。头:本指萝卜顶部,转指人口头。青:青色,谐“清”。本指萝卜露出地表的顶部是青色的,转指人(多指官员)只是口头上清廉。常含讥讽意味。
【第60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谚)人毕竟不是圣人贤人,谁能生来不犯错误呢?指人人都有局限,免不了要犯错误。 也作“人非圣贤,谁能无过”。
【第61句】:【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释义:沉溺于男女私情,英雄的壮志就会消磨掉。 例句:这平生的大志,都被这娇妻美妾消磨尽了。常言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第62句】:【扣子对扣门,歪把跟歪瓢】(惯)指脾气、秉性相投的人容易聚在一起。讥讽不好的人喜欢聚在一起。
【第63句】:【搂草打兔子——捎带】(歇)指做某件事时顺便做另一件事。 也作“搂草打兔子——捎带手”。
【第64句】:【肩膀宽】(惯)形容人能力强,能担起重任。
【第65句】:【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 释义:比喻各处的坏人本性都一样。 例句:爹仰天叹息道:“东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哪!”这辛酸愤懑的声音至今还留在长岭的耳边!
【第66句】:【有鸡天也亮,没鸡天也明】 释义:比喻不管少了谁,事情照样办。 例句:“你走,你走,走就走呗;一句话说到底:有鸡天也亮,没鸡天也明!”
【第67句】: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第68句】: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
【第69句】:【八竿子打不着】(惯)形容二者没有关系或关系十分疏远。
【第70句】:【春耕宜迟,秋耕宜早】 释义:春耕应该晚些,等土地彻底解冻;秋耕应早,争取在封冻前耕完。 例句:语云:“春耕宜迟,秋耕宜早。”宜迟者,冻渐解,地气始通,虽坚硬土亦可耕;宜早者,乘天地未寒,将阳和之气掩在地中,来春宜苗也。
【第71句】:宁练筋长一寸,不练肉厚一分。
【第72句】:【马虎】“马虎”用来形容某些人为事草率或粗心大意。马、虎和粗心大意这风马牛不相及的三者,怎么会联系到一起,成为一个有特定含义的固定词语“马虎”呢? 相传,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他非常喜欢画虎,有一次,他刚画成一只虎头,有位朋友登门来拜访,请他画一幅马。这位画家大笔一挥,非常随便地在虎头之下添上了马的身躯。朋友见他如此不认真,便质问他说:“你这画的到底是马呀还是虎呀?”没想到这位仁兄随口便答道:“管它什么呢,马马虎虎吧!”朋友见状,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别人不要,画家就把自己这幅“得意之作”挂到墙上。他的大儿子看见后很奇怪,用手指着画问他:“爸爸,那上面画的是什么啊?”“是虎”,画家漫不经心地回答。后来二儿子也好奇地问他,画家又随口支吾着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碰上一匹马,却以为是虎,搭上箭,一箭就把它射死了。马主人不干了,要他赔偿,害得画家不得不原价赔偿。后来二儿出门,路上遇到一只老虎,以为是马,就想去骑,结果被老虎吃掉了。画家闻讯,悲痛万分,就把《马虎图》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于是这位画家赢得了一个“马虎先生”的外号。从此,“马虎”这个词获得了新义,流传至今了。
【第73句】:【褒弹是买主,喝彩是闲人】(谚)褒:称赞。弹:弹嫌。指品评货物好坏的才是真买主,喝彩叫好的往往是帮闲的人。也常借指既肯定优点也指出缺点才是对人真正的关爱。 也作“褒贬是买主,叫好是闲人”。
【第74句】:【吐坏水儿】(惯)比喻出坏点子,耍狡猾手段。
【第75句】:【太太死了压断街,老爷死了没人抬】(谚)压断街:形容出动的人多。太太死了,有老爷的权势,谁敢不来送殡讨好;老爷死了,权势没了,没有人会出来为他抬棺材。 形容旧时人们对有权势者的炎凉情态。
【第76句】:【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谚)宁愿受苦受累,也不沾羞蒙辱。指肉体上的苦累无所谓,关键是不可使人格受到玷污。
【第77句】:【死要面子活受罪】(惯)指人太顾及自己的面子,为了脸面而宁愿承受痛苦的折磨。
【第78句】:【已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见“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第79句】:【人有同貌人,物有同形物】(谚)世界之大,偶尔也会有相貌完全相同的人,形状完全相同的物。指人和人、物和物相像,这是大自然的巧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第80句】:【稍瓜打驴——去了半截】(歇)稍瓜:一种菜瓜,长而脆。本指用长而脆的菜瓜去打驴而断成半截,转指人走了一半,或情绪、财物等衰减了一半。
【第81句】:【散了骨头架】(惯)形容非常疲惫,浑身酸困。 也作“散了架”。
【第82句】: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第83句】:【枇杷黄,医者忙;橘子黄,医者藏】(谚)枇杷皮色发黄时是夏天,这时瓜果桃李齐上市,疾病多,医生忙;橘子皮色发黄时是冬天,市上没了瓜果,疾病少,医生闲。指夏季人们乱吃瓜果,容易生病。
【第84句】:【矮檐之下出头难】(谚)矮檐:低矮的屋檐。指在矮檐之下身体弯曲,难以伸直头颅。比喻人身处强大势力的压抑之下,身不由己。
【第85句】:【受尽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见“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第86句】:【排档】“排档”,是指敞开式的简易大众就餐场所。排档是广东口语。 “排档”可能源于“排当”。元代刘一清撰《钱塘遗事》细述南宋旧事,卷五有“排当”一则云:“宫中饮宴名排当。理宗朝排当之礼多内侍自为之,一有排当则必有私事密启度宗。因之故,咸淳丙寅给事陈宗礼有日:‘内侍用心非借排当以规羡馀,则假秩筵以奉殷勤。不如聚几州汗血之劳而供一夕笙歌之费。’此说可想矣!” 原来,“排当”是宫中饮宴的名称,是古代一种腐败现象。根据发现的南宋宫廷菜单考证,皇宫里下人也不是每天花天酒地,皇宫里也不是每天都能吃上肉。有时宫廷内侍们就自己掏腰包,请皇帝、贵族、大臣吃饭。一下子竞成风气,由于轮流请客,排队当值,称为“排当”。刚开始是自己掏腰包或找地方报销,到宋理宗的时候,开始拿到中央或各级财政的金库报销了。 后来,排当流到民间,成为简易、廉价、大众消费的形式。由于经常设在街边,摆有大量桌椅,同时广东人称摊位为“档”或“档口”,进而转变为“排档”了。现在“大排档”风靡全国。
【第87句】:【往火坑里推】(惯)比喻使人遭受苦难,陷入悲惨的境地。 也作“向火坑里推”。
【第88句】:【一根筷子吃面条——单挑】(歇)指自己单独干或独自一人生活。
【第89句】:【本来面目】指不加饰伪的真相。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常如故。”显示出诗人旷达而真率的性格。“本来面目”原是禅家语,源于《坛经·行由品》,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南行到大庾岭,被惠明和尚追上。惠明声明“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然后,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当下大悟。“本来面目”在禅门中指真心、本性;见到“本来面目”也就是“明心见性”。从《坛经》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恶,一念不生,即所谓“本来面目”。(李明权)
【第90句】:【为人无主见,吃亏在眼前】(谚)为人处世没主见,随时都会吃亏。 指人应有主见,行事不能随风倒。
【第91句】:三天吃一只羊, 不如洗脚再上床。
【第92句】:【背了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歇)指花了很大力气,却没有得到好的回报。 也作“顶着石臼做戏——费力没讨好”。
【第93句】:路直行人多,人直朋友多
【第94句】:【老虎吃蚂蚱,零拾掇】 释义:拾掇:收拾惩治。比喻一个一个地对付、一个一个地解决。 例句:若不说井底蛙,眼光短呢!这事是心急吃不了热锅粥,咱们是老虎吃蚂蚱,零拾掇。
【第95句】:【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谚)指宁肯饿死也不做贼,因为偷窃是担贼名、丧人格的;宁肯屈死也不告状,因为官府衙门敲诈勒索,不为民作主。
【第96句】:习气犹言习惯,系长期养成的难以改变的行为、语言和意向。如宋代苏轼《再和潜师》诗:“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陆游《抄书》诗:“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习气”多含贬义,如谓“官僚习气”、“流氓习气”等。
【第97句】: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
【第98句】:家有一老,强似活宝。
【第99句】:常用于平行机关,相当的意思。如:相应函达;相应咨复。
上一篇:大彻大悟的歇后语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