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歇后语文案精辟到噎死人!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大洋马生骡子——杂种

【第2句】:【厅上一呼,阶下百诺】见“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第3句】:【挽歌】现在,人死后在追悼会上放哀乐,古人怎么表达哀悼之情呢?当然是唱挽歌。那么,挽歌是怎么来的呢?传说汉初齐王田横死后,其部下非常悲痛,就作了丧歌,这便是挽歌的源头。崔豹《古今注》云:“《薤露》、《蒿里》,并丧歌也。本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到汉武帝时,在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制作下,《薤露》、《蒿里》二歌定了曲调,其歌词分别为:《薤露》:薤上露,何易唏!露唏明朝更复落,人生一去何时归!《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从此以后,《薤露》歌就适用于王公贵族,《蒿里》歌就适用于士大夫和庶人。“使挽柩着歌之,亦呼为挽歌”。但据研究发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们唱挽歌的记录。比如《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吴国伐齐国“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杜预注:“《虞殡》,送葬歌曲也。公孙夏示必死,故命其徒而歌之。”孔颖达疏说:“盖以启殡将虞之歌谓之‘虞殡’。歌者,乐也;丧者,哀也。旧说,挽歌汉初田横之臣为之,据此,挽歌之有久矣。”由此可见,杜预认为《虞殡》是送葬歌曲,博学的孔颖达更直接指出挽歌早于田横之死。只不过到了汉代,国家正式规定挽歌成为丧礼内容,汉武帝时指定的官方挽歌就是纪念田横的《薤露》、《蒿里》。尽管后世挽歌的内容在不断变换,但挽歌这种形式却流传至今。

【第4句】:【近不过夫妻,亲不过父母】(谚)世间夫妻之间的关系最亲近,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最真切。指论亲近数夫妻,论恩情数父母。 也作至亲不过爹娘,至近不过夫妻。 最亲不过父母,最近不过夫妻。

【第5句】:拿针眼当烟筒——小气

【第6句】:【刮大风吃炒面——张不开嘴】(歇)炒面:炒熟的面粉。本指张不开嘴巴,转指碍于某事,不好或不能开口说话。

【第7句】:【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释义:瓜儿甜,但瓜蒂却是苦的,可见天下事物难以十全十美。例句: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说人——言过而行不及。

【第8句】:有两个妇女,人称“尖薄溜能”。有一次,为一元钱发生了纠纷。妈妈说:“这两个人是尖对尖,能对能,皂角刺对住葫芦蜂。”(河南·淅川)

【第9句】:【兔子急了也咬人/兔子不急不咬人】被逼反抗。张孟良《儿 女风尘记》:“什么叫有胆子没胆子,兔子急了还咬人咧,何 况一个人?”

【第10句】:【捋虎须】(惯)比喻冒险去触犯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也作捋老虎须。 撩虎须。

【第11句】:【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谚)缘:缘分。旧指人与人能否相遇、相识,主要靠缘分。 也作有缘千里能相会,无缘对面却成仇。 有缘千里巧相投,无缘对面不能留。

【第12句】:【危难见人心】(谚)在危急艰难之中,最能看清一个人的本质。指人心难测,只有在危难关头,才能识别人心的善恶真伪。 也作“危难关头见人心”。

【第13句】:【刀子嘴,豆腐心】释义:比喻嘴硬心软。例每:村里人都知道,别看秀英姑娘说话厉害,心里却善良,都说她是刀子嘴,豆腐心。

【第14句】:【卖饭的不怕大肚汉】(谚)卖饭的总希望食客吃得多,吃得越多,越能赚钱。指做生意欢迎的是顾客多,顾客多生意才能兴旺。 也作卖面的不怕吃八碗。 卖面的最喜欢饿汉子。 卖饭的不怕大肚子汉,卖酒的不怕海量客。海量:酒量极大。

【第15句】:【 汗珠落地摔八瓣】形容干活用力,辛苦。成语:汗流浃 背。浩然《山水情》:“我一个人汗珠子掉地下摔八瓣儿拉扯 大的孩子,你一点力不费,一点情不领,就进了你家的门儿, 成了你家的人。”

【第16句】:奶奶用了多年的龙头拐杖被我弄坏了,我请爸爸又给买了一根新的。奶奶却并不高兴,说:“砸烂旧缸赔新缸,新缸没有旧缸光。”(江苏·邗江)

【第17句】:【各打各的算盘】释义:各人作各人的打算。例句:扰你们五十四个大包子,就算手工钱。哎,倒也罢了,各有各的想法,各打各的算盘。

【第18句】:【饿死不做贼,屈死不告状】(谚)指宁肯饿死也不做贼,因为偷窃是担贼名、丧人格的;宁肯屈死也不告状,因为官府衙门敲诈勒索,不为民作主。

【第19句】:我在楼下玩,看见了白发苍苍的李奶奶正抱着她那宝贝孙子,就走过去对李奶奶说:“李奶奶,你这么大年纪了,还抱得动你这胖孙子啊?”李奶奶笑着说:“我是抱孙子,攒金子。”(河南·安阳)

【第20句】:烂网打鱼———无所获

【第21句】:【亮红灯】(惯)红灯:安装在交叉路口,禁止车辆通行的红色信号灯。比喻出现了问题、麻烦或事情无可挽救。

【第22句】:老牛拉着磨盘转——个心眼

【第23句】:【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释义:把耻辱当光荣。例句:“哈哈哈!”几个小青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竟张着嘴乐开了。

【第24句】:【好鞋不踏臭粪】(谚)比喻善良的人要远离邪恶小人,以免招惹是非,玷污了自己清白的名声。 也作好鞋不踩臭狗屎。 新鞋不踩臭狗屎。

【第25句】:【拉到老虎当马骑】(惯)比喻把危险的事情看得过于简单了。

【第26句】:【烈火见真金】比喻经过考验,才能看出好的品质。相关 的:真金不怕火炼。马烽《刘胡兰传》:“不能枣子核桃一齐 数。通讯员里有的是硬骨头。张大爷说得对,烈火才见真 金哩!”

【第27句】:【插翅也飞不出去】(惯)形容封锁极其严密,无法逃脱困境。 也作“插翅也难飞”。

【第28句】:小军平日很骄傲。这次考差了,神态沮丧极了,他爸爸说他“就像老绵羊的尾巴——翘不起来了”。(河南·浚县)

【第29句】:【吃定心丸】(惯)定心丸:想象中的能使人心神安定的药丸。比喻因得到某种许诺,而心绪安宁。 也作吃镇心丸。 吃安心丸。

【第30句】:【痴人说梦话】(惯)傻子说的梦话,根本办不到。比喻说的话根本实现不了。

【第31句】:撑着阳伞戴凉帽——多此一举

【第32句】:出须的萝卜——肚子空

【第33句】:【耗子偷米汤,勉强糊得着嘴巴】释义:比喻勉强填饱肚子。例句:我们家一共有八亩田,有猪有牛有泉水,农具什样也将就拖得过去。一年到头,只要不懒,按说也耗子偷米汤,勉强糊得着嘴巴的。

【第34句】:【 三人拾不过理字去】凡事得讲理,人多也没有用。清代 《红楼梦》:“二姐笑道:‘可是撒谎,这么一个夜叉,怎么反怕 屋里人呢?’兴儿道:‘就是俗话说的:三人抬不过理字去 了。”’

【第35句】:【出门一把锁,进门一把火】见“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

【第36句】:【大姑娘上轿——头一遭】(歇)指初次经历某事。

【第37句】:【朝脸上抹黑】见“往脸上抹黑”。

【第38句】:【糠菜半年粮】(惯)指生活贫寒,一年中有半年吃糠咽菜。

【第39句】:【北辰三夜,无雨大怪】释义:指半夜三更北天闪电定有大雨。例句:夏秋之间,夜睛而见远电,俗谓之热闪。在南,主久睛。在北,主便雨。……北闪俗谓之北辰闪,主雨立至。谚云:“北辰三夜,无雨大怪”,言必有大风雨也。

【第40句】:【喝酒喝厚了,耍钱耍薄了】(谚)耍钱:赌博。彼此在一起喝酒,越喝友情越厚;要是在一起赌博,不免争赢论输,越赌友情越薄。常指赌博对人有百害而无一益。

【第41句】:吃饭的时候,小姑给我盛粥。最后,锅里还剩下一点又盛给我了。她说:“宁叫糊涂‘黄面稀饭’撑死人,不叫糊涂占了盆。”(山东·莒南)

【第42句】:八个人抬大轿——步调一致

【第43句】:【自己绊住自己的腿】(惯)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使行动不自由。

【第44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它是个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故事,它是怎么来的呢?有关“八仙”的传说很早,早在晋代就产生了八仙群体,可惜已无据可考。要没有这些传说,也不会有杜甫的《饮中八仙》,称李白、贺知章等八位诗人是酒仙。也就不会有西蜀道士张素卿所画的“八仙图”,图中八仙是董仲舒等人。他们都是鲜活的凡人,与八仙毫不搭界。不过,这也证明“八仙”的传说早就存在。经过中唐、五代、两宋至元朝,仙班的成员逐渐清晰,到明代嘉靖年间才算固定下来。现在的“八仙”,源出明代吴元泰写的神话小说《东游记》(又名《上洞八仙传》),他们的姓名和神通本领如下:铁拐李,腿跛挟拐能借尸还魂;汉钟离,能点金济众,飞剑斩虎,本领全面;蓝采和,居无定所,到处旅游,有些散漫习气;张果老,倒骑驴,可以万变,高深莫测;吕洞宾,文武兼备,到处点化,组织能力强;韩湘子,不避艰危,乐于助人;曹国舅,潇洒风流,人物俊俏,不摆架子,很受女士们青睐;何仙姑,坚持独身,行走如飞,是个性格比较孤僻的女子。他们无门户之见,也不嫉贤妒能,在参加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后,于归途当中来到东海,借着酒力,各显神通,漂洋过海,上演了一出精彩的传奇故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认为,八仙的故事是由口头民间传说逐渐结集起来的。换句话说,它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八仙过海的故事虽是虚构,但也不是一点原型也没有。据资料介绍,它来源于宋初建隆年间的真实故事。当时东海中的沙门岛(今山东长岛县庙岛群岛)是重要人犯流放地,自建隆三年(962年)开始,这里只关押犯罪军人。后来岛上的人犯越来越多,但朝廷只发给三百人的口粮,人多粮少的矛盾十分突出,使看守头目李庆很伤脑筋,无奈之下把多余的犯人扔进大海淹死,先后有七百多人葬身鱼腹。这天,有几十名犯人闻知会遭毒手,他们每人抱了根木头,乘夜往三十里外的蓬莱山游去。殊料途中遇风,只有八人侥幸游到蓬莱城北的丹崖山下,便在一个山洞中隐藏下来。不久,这八个人被当地渔民发现,他们害怕暴露真实身份,随口编了来自远洋的假话,渔民们惊异其为神人。此事传开,有人加以附会,编成了神话故事,于是,“八仙过海”之说不胫而走,一些渔民甚至为其祭祀。后来庙岛群岛显应官建有“八仙过海”的雕塑群像。想当年泅渡大海的八位好汉,变成了神通广大的“八仙”。

【第45句】:【拿着黄牛便当马】(惯)比喻随便拉人来替罪。也比喻拿不合格的来顶替。 也作“拿了黄牛当马骑”。

【第46句】:【五服】“五服”是说古时候丧服按跟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种,指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后来用出没出五服表示家族关系的远近。习惯上出了五服就不再穿孝衣。那么,“五服”一词是怎么来的呢?五服,原是指古代丧服的五个等级,它是按照生者和死者之间亲属关系的远近而制定的。丧服分五等,重轻有差,越亲近者丧服越重,是为“重孝”。一等是斩衰。为期三年之服。这种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制成,衣旁和下边不缝。斩就是斩布制成丧服,不缝辑。儿子、未嫁女为父母,嫡孙为祖父母,妻为夫,都用一等丧服。二等是齐衰。这种丧服用熟麻布制成,缝边整齐。细分起来,齐衰又有杖期、不杖期、五月、三月之别。孙为祖父母服丧为期年,曾孙为曾祖父母服丧为五月,玄孙为高祖父母服丧为三月。三等为大功。这种丧服用粗熟麻布制成,较齐衰所用精细。服丧九月。如妻为夫之祖父母。四等是小功。这种丧服用熟麻布制成,较大功服更为精细。服丧五月。如为伯叔祖父母,为在室祖姑等,均服小功。五等是缌麻。这种丧服用细麻布(缌)制成。服丧三月。如夫为妻的父母,妻为夫的曾祖、高祖父母等,均服缌麻。现在丧服没有这么复杂,且各地戴孝风俗不同。尤其是城市和官办的追悼会,改为一律戴黑纱。后来,丧服又用来直接表示亲属关系的远近。“五服”遂由指丧服向指亲属关系转化。“五服”之内者为亲属,五服之外者就不是亲属了,即所谓“六世亲属竭矣”(《礼记·大传》),出了五服,不再穿孝。

【第47句】:吃了包子开面钱——混账

【第48句】:【打埋伏】(惯)1指隐藏起来,待机行动。2比喻隐瞒一些实际情况。

【第49句】:那年,李兵家遭了火灾,我爸主动给他们送去了四袋麦子。今年我家遭了贼,粮食全被偷走了,这时李兵的爸爸忙给我们送来八袋麦子。妈妈说:“不行春风,难得秋雨啊!”(河南·虞城)

【第50句】:【上门买卖好做】(谚)找上门来愿意和你做交易的,这种生意最容易成交。指送上门来的事容易办成。

【第51句】:【光脚不怕穿鞋的】穷困者不怕失去什么,没有顾虑,胆子 大。曹禺《原野》:“光脚不怕穿鞋的汉,我虎子是从死口逃 出来的,并没打算活的回去。”

【第52句】:【费力不讨好】见“吃力不讨好”。

【第53句】:【见贫休笑富休夸,谁是长贫久富家】(谚)见穷家别笑他穷,见富家也别夸他富;因为穷不会常穷,富也不会久富。指穷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可嫌贫爱富。 也作“穷休笑,富休夸,没有长贫久富家”。

【第54句】:【卖关子】(惯)说书人在说到重要之处打住,以吸引听众接着往下听。比喻说话或讲故事在关键处故弄玄虚,让听者着急而央求自己或答应自己提出的要求。

【第55句】:【 泥人也有个土性儿】人有自己的个性脾气。老舍《骆驼祥 子》:“卖力气挣钱,不是奴才;你有你的臭钱,我泥人也有个 土性儿;老太太有个伺候不着!”

【第56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释义:听到的不可轻信,只有亲眼看见的才是真实的。例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天香更把脸一沉,“人家又当上大官,大老远从北京下来,为的是解决咱们两家的老大难问题……”

【第57句】:【捉虎容易放虎难】见“伏虎容易纵虎难”。

【第58句】:九头鸟拾到帽子——不晓得给哪个头好

【第59句】:小车不拉——推(忒)好;推行

【第60句】:拿着擀面杖当箫吹——实心眼儿

【第61句】:【水中月,镜中花】指虚幻。成语:镜花水月。《傅雷家 书》:“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可望而不可及。”

【第62句】:【城头上跑马——远兜远转】(歇)城头:城墙的顶部。本指沿着城头兜圈子,转喻人说话拐弯抹角或办事不干脆利索。

【第63句】:【土帮土成墙,人帮人成王】人们团结起来就有力量。周立 波《暴风骤雨》:“赵主任告诉我们说:‘土帮土成墙,穷帮穷 成王。’咱们团体抱得紧,啥也不怕呀。”

【第64句】:【只愁不养,不愁不长】(谚)只怕生不下孩子,不怕孩子长不大。指孩子生下后,自然会长大。

【第65句】:【敲开场锣鼓】见“打开场锣鼓”。

【第66句】:【识得秤来姜卖完】谓学会了本领用不上,有力无处使。 文章:“到了这种地步,后悔也晚了,正应了那句老话:识得 秤来姜卖完。”

【第67句】:晴天下雹子——冷不防

【第68句】:布娃娃的眼睛——有眼无珠

【第69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第70句】:司马懿父子行军——你要进我要退:一个要进,一个要退

【第71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谚)穷人家的孩子经受的磨炼多,懂事早,小小年纪就知道为家计操心。指比起富家子弟,穷家孩子成熟早。

【第72句】:【王八掉进灶坑里——又憋气又窝火】(歇)气:本指气息,转指怒气。火:本指火儿,转指火气。指心里有怨气或怒气而发泄不出来。

【第73句】:【人不出门,不长见识】(谚)指人要想见识广,必须走出家门。

【第74句】:核桃树旁种棉花——软硬兼施

【第75句】:【头枕着烙饼挨饿】见“枕着烙饼挨饿”。

【第76句】:【另打锣鼓重开张】见“重打鼓,另开张”。

【第77句】:【打倒不如就倒】(谚)指与其被人打倒,还不如自己顺势倒下。借指凡事要顺应形势,灵活通变,不必自讨苦吃。

【第78句】:菖蒲花儿——难见面

【第79句】:【不遇盘根,谁别利器】(谚)盘根:树根盘绕。指不遇到盘根错节,谁能识别出斧子的锋利。比喻不遇到棘手难办的事,就显现不出英杰之材。

【第80句】:【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喻由于关系近而优先得到好处。它出自宋俞文豹的《清夜录》,讲的是北宋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时,推荐提拔了许多关系亲近的人。当时,他手下一名官员苏麟由于在外县任巡检,一直没有得到升迁。苏麟意见很大,给范仲淹写了首诗,发泄自己的不满。其中有这样两句:“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一作‘逢’)春。”不久范仲淹提拔了他。

【第81句】:【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谚)农业生产最难得的是农历五月干旱六月涝。指五月天旱,利于夏收复播;六月多雨,利于秋苗成长。

【第82句】:【年糕】“年糕”是春节必备食品,进入腊月二十几,家家户户蒸年糕。 “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说起年糕,这里面还有一个既美丽又凄楚的传说。春秋时期,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帮助吴王强兵富国,称霸一方。国家强盛起来以后的吴王产生了骄奢轻敌思想,开始大兴土木。吴王阖闾命伍子胥筑“阖闾大城”,建成后,大宴众将群臣。唯有伍子胥闷闷不乐,他料吴王骄奢不防备越王勾践和范蠡,国家迟早将亡。回营后他密嘱身边随从说:“我死后,如果国家遭难,民饥无食,可往相门(苏州六个主要城门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遭诬陷身亡,吴国被越国横扫而灭。这时都城粮断,饿殍遍野。随从们带领百姓前往相门拆城掘地,这才发现原来相门的城砖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从此,人们为了铭记伍子胥的功绩与忠烈,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

【第83句】:星期天我去姥姥家,想走小路,可妈妈却说:“大路虽然没有小路近,可小路坑坑洼洼的,不好骑车。俗话说‘宁走十里远,不走一里喘’,你还是走大路的好。”(河南·宁陵)

【第84句】:【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琢芝麻】释义:比喻人不不在大小,有本事就办得成事。例句:杨叔叔,有什么事,你就吩咐吧。狗熊嘴大啃地瓜,麻雀嘴小啄芝麻。别听哥哥的话,他总是说我年龄小。

【第85句】:【风流茶说合,酒是色媒人】见“茶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

【第86句】:扳不倒儿的屁股——坐不稳当(扳不倒儿:不倒翁)

【第87句】:斑鸠吃小豆——心中有数

【第88句】:【发横财】(惯)横(heng)财:指意外得来的钱财。指一下子得到了许多钱财(多指不义之财)。

【第89句】:草帽子端水——场空

【第90句】:【黄忠人老心不老】释义:比喻人老志不衰。例句:好啊!咱说这年纪上了,再赶不上世道儿。谁知道又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日本鬼子,你来吧!咱黄忠人老心不老!

【第91句】:石头人打架——硬碰硬

【第92句】:【开口告人难上难】(谚)告人:求人。指张嘴求人是非常为难的事。 也作“开口求人难”。

【第93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惯)任何时候都不改变自己的姓名;表示自己光明磊落,无所畏惧,对事情敢于负责任。 也作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行不更名,住不改姓。 行不改姓,坐不改名。

【第94句】:大麦芽做饴糖——好料子

【第95句】:【属啄木鸟的——嘴硬屎稀】(歇)啄木鸟:一种益鸟,嘴尖而直,能啄开木头。嘴:本指啄木鸟的嘴,转指说话。指人说话的口气很强硬,行动却松懈、无能。含讥讽意味。

【第96句】:妈妈让我写作业,我总说“明天再写吧”。爸爸听得不耐烦了,批评我说:“你可真应了那句话: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又凉来冬又冷,收拾书包过大年。”(吉林·柳河)

【第97句】:【转不过弯来】(惯)比喻想不通,思想上转变不过来。 也作转不过磨盘来。 转不过轴来。

【第98句】:自鸣钟的摆——左右摇摆

【第99句】:【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惯)当:抵挡,阻挡。一人抵挡十人,十人抵挡百人。形容军队士气大振,士兵奋勇拼杀。

179477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