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中国谚语大全500句-民间谚语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千招会,不如一招熟】(谚)武术招数练得再多,也不如有一招是独到精熟的好。指练功不在招数多,而在有精到的绝招。

【第2句】:【翻老账】(惯)老账:过去的账。 比喻重提已经过去,让人厌恶的事情。 也作“翻旧账”。

【第3句】:【大和尚】也写作“大和上”,通常用于敬称年高德劭的僧人。如日本人称鉴真为“唐大和上”。一般也用以称寺庙中的方丈、住持。如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十四谓:“沙门住方丈领众者,俗尊之曰大和尚。”中国第一个使用“大和尚”称号的,是晋代高僧佛图澄。清·艾衲居士《豆棚闲话》第六则说:“考得大和尚三字,乃是晋朝石勒的时节,有个佛图澄,自已称道。其实他是个圣僧,看那石勒皇帝,就如海上鸥鸟一般。神通广大,能知过去未来,俨然一尊燃灯古佛,自然动人钦敬。”据《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及《神僧传》卷一等记载:佛图澄原是天竺人,少学道术。来洛阳时,自称已有一百多岁。关于他,有种种神异的传说。后赵主石勒询以军国大事,屡有应验,因尊称佛图澄为大和尚。(李明权)

【第4句】:【奉饶加一二,自有客人来】(谚)奉饶:额外赠送。定价之外多送给顾客点物品,顾客们自会经常来光顾。指做生意多给顾客点优惠,就可多招徕顾客。

【第5句】:【鱼离水,草离根】(惯)比喻失去了根本,离开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

【第6句】:【交人交心,浇树浇根】(谚)指和人交往,贵在交心,这道理就像浇树要把水浇到根上才能枝繁叶茂一样。

【第7句】:【荷锄候雨,不如决渚】(谚)荷:用肩扛着。渚:水渚。扛起锄头等待天雨,不如掘开水渚,引水灌溉。指与其消极等待,不如积极创造条件来争取。

【第8句】:【丢去九霄云外】(惯)九霄:天的最高处。指扔得远远的。

【第9句】:木不离根,水不脱源

【第10句】:【女不女,男不男】见“男不男,女不女”。

【第11句】:【人无前后眼,祸害一千年】(谚)前后眼:既能看清过去,也能远瞻未来。指人处事待人如果只顾眼前,没有远见,就会造成无穷无尽的后患。

【第12句】:【打边鼓】见“敲边鼓”。

【第13句】:【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众生要得道度化,出离生死苦海,必须要同佛法“有缘”,才能“感应道交”。这个“缘”,包括善根、慧根,慕道向善之心和勇猛精进的精神等。什么人同佛法“无缘”呢?这就是经上常说的“八难”。“八难”可以分作四类:一是苦障之难,包括地狱、饿鬼、畜生和盲聋喑哑。二是乐障之难,包括北洲和长寿天。该二处的众生寿长多乐,但缺乏智慧,甚至误以为已入“涅槃”。三是恶增之难,即“世智辨聪”,自以为是,妄执坚固。四是善微之难,即生在“佛前佛后”,不知佛法。值此“八难”者,便于佛法无缘。灵丹妙药,只能医治命不该绝的病症;同样,佛法广大,只能度化有缘的人。这就是俗语“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的含义。如《醒世恒言》第十回:“先生,常言道:‘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你且不要拘泥古法,尽着自家意思,大了胆医去,或者他命不该绝,就好了也未可知。”(李明权)

【第14句】:亡国奴不如丧家犬

【第15句】:宁念家乡一撮土,不恋他国万两金

【第16句】:【打成一片】指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分彼此,形成一个整体。《五灯会元·育王德光禅师》:“上堂: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且道是什么?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其中“苦乐逆顺,打成一片”,意思是把各种感情和遭遇看作是一回事;总的意思启示人了悟自己的真性。真性是“耳听不闻,眼觑不见”,只可自心领会的。佛教主张消弭心境、人我、理事、苦乐等差别和对立,融通无碍,谓之“打成一片”,是“道行”较高的表现。后用以表示把不同的部分合为一个整体。《朱子语类》卷一二三:“今来伯恭(吕祖谦)门人却亦有为同父(陈亮)之说者,二家打成一片。”亦指思想、感情和生活等融为一体,密切无间。朱自清中《论朗诵诗》:“看那感情和思想跟音节是否配合得恰当,是否打成一片,不漏缝儿。”又如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教育每一个同志热爱人民群众……,每到一地,就和那里的群众打成一片,不是高踞于群众之上,而是深入于群众之中。”(禹振声)

【第17句】:【根性】人的本性和本质,俗语谓之“根性”。如茅盾《子夜》十一:“他的希望,他的未尽磨灭的羞耻心,还有他的患得患失的根性,都在这一刹那间爆发。”“根性”源于佛家,谓众生善恶的业力和习性。《辅行传弘决》卷二指出:“能生为根,数习为性。”意谓能产生善恶的力叫“根”,善恶的习气叫“性”。如宋·苏轼《胜相院经藏记》:“凡见闻者,随其根性,各有所得。”与“根性”相似的还有“根器”。佛教认为众生根器有大小、高下、利钝、善恶等区别。如唐·李华《润州鹤林寺径山大师碑铭》:“群生根器,各各不同;唯最上乘,摄而归一。”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就是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器而分别设立的。佛门主张观人的根器而“对机说法”,做到有的放矢。(李明权)

【第18句】:【好心总有好报】(谚)对人对事操好心的,终归会有好的回报。指人只要凭良心办事,与人为善,就不会有坏下场。 也作好心自有好报。 好心必得好报。

【第19句】:【三魂渺渺,七魄幽幽】指人弥留之际,精神即将离开肉体。 明代《警世通言》:“可惜一个如花似玉的名姬,一旦葬于江 鱼之腹。三魂渺渺归水府,七魄幽幽入冥途。”

【第20句】: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第21句】:【受人滴水之恩,应以涌泉相报】见“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第22句】:后用“面壁”指专心一意地参悟。如宋代刘克庄《题小室》诗:“近来弟子俱行脚,谁畔山僧面壁参?”又独处不话,也称“面壁”。

【第23句】:水涨船高水位升高,船也随着上浮,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增长而提高。此语出于宋代圆悟《碧岩录》第二九则:“水长船高,泥多佛大。”

【第24句】:【法无三日严,草是年年长】(谚)执法的严过一阵之后就松弛了,犯法的却像野草一样不停地滋生蔓延。指执法的虎头蛇尾,是助长犯法分子猖獗的原因。

【第25句】:【馋猫没有不偷嘴的】 释义:比喻人没有不贪便宜的。多指男女偷情。 例句:俗话说,馋猫没有不偷嘴的。她黄花鱼宫月宝在幼小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爹娘不管也管不住的娇小姐,也是时代的风气吹到了她的头上,在娘家,她就跟一些公子少爷“自由”过。

【第26句】:【想吃肉又怕烫了舌头】(惯)比喻想占便宜,又怕付出代价。也比喻想干事,又害怕。 也作想吃又怕烫舌头。 想吃肉又怕烫嘴。

【第27句】:【一路荣华到白头】(惯)指一生官运亨通,富贵显达。多用作祝福之语。

【第28句】:【铡刀剃秃头——硬拿着脑袋瓜子玩】(歇)形容太危险,拿生命开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盘。

【第29句】:金子埋得再深不会生锈,伟人逝世再久不会磨灭。

【第30句】: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第31句】:【冬天的大葱,叶黄根枯心不死】 释义:比喻不甘心失败,妄图作垂死挣扎。 例句:这些人也像冬天的大葱,叶黄根枯心不死。我们就应该来个剥皮刨根,不给它一点喘息机会!

【第32句】:【一人摊重,十人摊轻】(谚)摊:分摊。指一个人干起来负担很重的事,十个人分摊干就轻快得很。

【第33句】:【老母猪衔着象牙筷子——装煞也是杀材】(歇)衔:用嘴含着。 煞:用在动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杀材:该杀的料。指装得再好,也没有好下场。常含责骂意。

【第34句】:有理赢,无理输.

【第35句】:【高足】“高足”指优秀的门生(学生)。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高足”本义是指骏马,怎么从马演变成优秀的学生呢?我们的先人用高足、中足、低足来评判马的优劣的。高足是最好的,在古代就是指骏马。那么高足怎么又用来评价人呢?魏晋时的《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又,《世说新语·规箴》有:“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这里的“高足弟子”、“高足之徒”就是指才高优秀的弟子,都是把优秀的学生称为“高足”。例如,宋代的高俅在与高丽人踢球时,在大宋的球队落后的情况下,一个人踢进了三球而反败为胜。宋徽宗感慨地称高俅为他的高足。看来有其师必有其徒,君臣一对混入。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对于一些敬辞用法是很多的,像“高足”一词就是用“骏马”比喻学生当中的高才生。

【第36句】:囫囵吞枣语出宋代圆悟《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选择、笼统地加以接受。元代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一折:“我见你须臾下礼有跷蹊,我这里囫囵吞个枣不知酸淡。”茅盾《夜读偶记·理想和现实》:“缺乏辨别力的青年,囫囵吞枣地读了《红楼梦》,的确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情绪。”

【第37句】:【扣在筛子底下的麻雀——只是扑楞没有法子】(歇)扑楞:张开翅膀用力抖动。形容陷入绝境,再挣扎也无法脱身。 也作“扣在筛子下边的麻雀——干扑棱没办法”。

【第38句】:【病不瞒医】(谚)指病人对医生不隐瞒真实病情,以便医生对症下药。

【第39句】:送亲的路短,还乡的路长

【第40句】:天无绝人之路

【第41句】:【宋体字】现在使用最多的字体是宋体,宋体是通行的汉字印刷体。那么,你知道宋体字是谁创立的吗? 中国的字体有很多种,每种字体中,又根据各种风格,以书家的姓氏来命名,像楷书中有欧(欧阳询)体、颜(颜真卿)体、柳(柳公权)体、赵(赵孟颓)体等等。 而宋体并不是姓宋的人创始的,而是用朝代名来命名的,这是为什么呢? 说起这个创始人,可谓世人皆知,就是臭名昭著的大奸贼秦桧。其实,秦桧也有他的另一面,此人博学多才,尤其在书法上造诣很高。他综合前人之长,自成一家,创立了一种适用于印刷的字体。按一般的习惯,这种字体应该叫“秦体字”才对。可是由于他人品太差,人们痛恨他,虽然应用他创立的字体,却不愿以他的姓氏来命名,怕玷污了这美字,最后把字体用朝代号命名为“宋体”。

【第42句】:【现身说法】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后来,人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例如《桃花扇·听稗》:“敬亭才出阮家,不肯别投主人,故此现身说法。”茅盾《清明前后》:“这算是开场白。以后,就让登场的人物自己来现身说法。”(李明权)

【第43句】:【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经国家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教育工会商定,废除了6月6日这个旧教师节,并在1951年规定:教师节和“五一”劳动节合并在一起。可实践证明,“五一”节并没有教师的特点。时间一长,人们只知道“五一”是劳动节而逐渐把教师节忘记了。为了提高教师的地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体现教师的特点,1985年1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第44句】:【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释义:君子襟怀坦白,思想乐观;小人心胸狭窄,忧虑重重。 例句:唐素琴悄声细语地说:“古人不是留下这句成语吗?!‘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卢华心胸很宽,这样的胸襟不是任何男人都具有的。”

【第45句】:自知之明量自己,实事求是对别人

【第46句】:大家动手干,赛过英雄汉。

【第47句】: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杯土

【第48句】:【黄鹤楼上看翻船——幸灾乐祸】(歇)黄鹤楼:历史名楼,故址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蛇山的黄鹤矶头,建长江大桥时拆除,1985年重建。指看到别人遭受灾祸不仅不同情,反而高兴。

【第49句】:【放虎容易擒虎难】 释义:比喻敌人一旦放走,再不易抓获。“容易”又作“归山”。“擒”又作“捉”。 例句:你怎么把龙涛放了?俗话说,放虎容易擒虎难。他们一走,你拿什么救爹呢?

【第50句】:【纺车头上出黄金】 释义:纺车头上能生出黄金来。比喻辛勤劳动可以致富。 例句:纺车头上出黄金。皆由车出。

【第51句】:【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话多了无人信】 释义:空话说的次数多了没人相信。 例句:“谚语有云:豆腐多了一包水,空话多了无人信。嘴筒子过分圆滑通达,反倒要暴露出说话人的本相。”

【第52句】:【小孩嘴里掏实话】见“孩子嘴里讨实话”。

【第53句】:【打鼓弄琵琶,相逢是一家】(谚)指打鼓的和弹琵琶的相逢便合场演奏,过后就各分东西。比喻人临时聚合,不过是逢场作戏,无情义可讲。

【第54句】:【眼中钉,肉中刺】这一俗语用来比喻最可恨、最痛恶、非除去不可的人和事。它源自五代时期。 据《新五代史·赵在礼传》记载,后唐明宗时,赵在礼在宋州(今河南商丘)任节度使。他为官贪婪,横征暴敛,巧取豪夺,见钱就取。宋州百姓苦不堪言,对其恨之入骨,将其比作眼中钉子,一刻也不能容忍。正巧,朝廷下圣旨调赵在礼去镇守永州(今湖南零陵),消息传开后,宋州百姓拍手称快,大家奔走相告:“眼中拔钉,乐哉乐哉!”这家伙终于走了。不料,这话传到赵在礼耳中,他不禁火冒三丈,恼羞成怒,决定对宋州百姓实施报复,马上给后唐明宗写了一个奏折,讲了一大通理由,请求继续留任宋州,不去永州履新,明宗不明就里,同意了他的请求。 赵在礼的计划得逞以后,立马发出一道告示:凡属宋州百姓,每户缴纳一千文钱,自号“拔钉钱”。百姓见了哭笑不得,知道这是赵大人报复,惧于他的权势,只好缴纳“拔钉钱”。“眼中钉”由此而来。 不知道谁还嫌“眼中钉”不够分量,又把“肉中刺”拿来与“眼中钉”合用,成了对句,说起来上口,进一步加重了这一比喻的分量和程度。以后,“眼中钉”、“肉中刺”常常并在一块使用。

【第55句】:垂头自惜千金骨,伏枥仍存万里心

【第56句】:【事到做时方知难】见“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第57句】:【摆阵势】(惯)指拉开架势,准备较量。

【第58句】:【力士】《长阿含经》卷四称力士为末罗。末罗,梵语malla意译为力士。有两种意思,一是指大力之男子;二是指大力之一种族。《长阿含经·游行品》卷二:“尔时,世尊在拘尸那竭城本所生处,娑罗园中双树间,临将灭度,告阿难曰:‘汝入拘尸那竭城,告诸末罗。’”佛教的护法神金刚密迹亦称金刚力士。后泛指力气大的人。如冰心《寄小读者》二七:“看见过力士搏狮么?当他屏息负隅,张空拳于狰狞的爪牙之下的时候,他虽有震恐,虽有狂傲,但他决不暇有萧瑟与悲哀。” (文贤)

【第59句】:【一场官司一场火,任你好汉没处躲】(谚)旧指打官司如同遭火灾一般,使人倾家荡产。也指火灾和打官司一样损失惨重,令人无法承受。

【第60句】:【在蜜罐里长大】(惯)比喻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成长起来。

【第61句】:【舍不得牛犊,套不住老虎】(谚)牛犊:小牛。舍得拿牛犊作诱饵,才能套住老虎。借指要敢冒险,敢付出代价,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

【第62句】:贫贱是苦事,能善处者自乐;

【第63句】:【混账】“混账“是句训人或骂人的话,是对无理、无耻一类言行的指责或训斥。 说起这个词的来历,既可笑又有意思。以前,我国北方蒙古族,过着群居的游牧生活,蒙古包群落就像游动着的小村庄,经常搬迁。为了寻找有水草的地方放牧,牧民们不得四处游荡。一旦碰到有水草的地方,就把蒙古包支起来暂时定居。白天,男人们外出放牧,留下老人和妇女儿童看守帐篷。 于是,一些年轻小伙子趁此机会,为了找姑娘们谈情说爱,就混进姑娘家的帐篷里去。一些老年人看不惯,便会严厉地训斥道:“你又来混账了”;“你这混账东西又来了。”小伙子碰了钉子,自知没趣,就急忙退出帐篷。爱情的力量使他下次混账更隐蔽了,或许能够收获爱情。经过长期的流传、演变,“混账”变成了训斥或骂人的词了。

【第64句】:一旦无常万事休有朝一日死去,谓之“一旦无常”。如《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人人也都知道他死期不远,巴了南墙望他,倘得他‘一旦无常’,可得合村安净。”一旦死去,什么都完了,谓之“一旦无常万事休”。如元代无名氏《庞涓夜走马陵道》第二折:“哎,我说一句钢刀豁口,觑一觑金瓜碎首,我可甚一旦无常万事休。”无常,指死亡。如有些佛寺在日落方位设“无常院”,让病重的僧人住在里面,等待圆寂(参见“无常”条)。不过,“一旦无常万事休”只是民间借用、引申的说法,其实,佛教并不认为死去便“万事休”了。

【第65句】:莫在人前夸海口,强中还有强中手

【第66句】: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塌下来

【第67句】:【抱粗腿】(惯)指攀附有钱有势的人。

【第68句】:【背着石头上山】(惯)比喻徒劳无益。

【第69句】:【大海哭孩脸,一天变三变】(谚)哭孩脸:动不动就哭的小孩的脸。 指大海的水面变化莫测,一会儿风平浪静,一会儿风浪掀天。 也作“大海孩儿面,一朝变三变”。

【第70句】:【丁是丁,卯是卯】(惯)丁:天干的第四位。卯:地支的第四位。丁卯不能混为一谈。一说丁卯谐工艺制作中的“钉铆”。钉,榫头;铆,铆眼儿。钉和铆的尺寸错了,器物便安装不成。形容对事认真,一丝不苟,毫不含糊。 也作“钉是钉,铆是铆”。

【第71句】:【前人栽树,后人修剪】 释义:比喻前人开创的事业,后人要巩固、发扬光大。 例句:那年月,老一辈闹革命啃草根、吃皮带,还要流血牺牲;现在咱吃细米、嚼白馍,只不过多流几身汗。这就好比“前人栽树,后人修剪”。

【第72句】:【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 释义:量:衡量。相:察看。不能根据人的外表评定人,对人低估。“人”又作“凡人”。“海水”又作“海”。 例句:朱先生可不能小看他,林荡元比耗子还精。“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别看他装出那副寒酸相。

【第73句】:【三长两短】“三长两短”是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别是常指人的死亡。“三长两短”望文生义好像是用一组数字说长论短,形容长长短短参差不齐的样子,其实不然。那么,“三长两短”是怎么来的呢? 旧时,凡是出了生命攸关的大事,例如横死凶杀,同今日办案程序和方法有很大不同。古代的破案没有现代科技手段,是将死者先抬放到棺木中,再由官员验尸查案。此类待查的死尸,不属盖棺入土的正式入殓,所以,只有棺材而没有棺材盖。 无盖的棺材由五块木板钉成,即左、右、下面共三块长板子,头尾各有一块小(短)的板子。人们不愿意直说躺在这无盖儿棺材里等待处理的死尸,有人用俏皮话筒略地说了“三长两短”,指的是那棺材呢!所以,“三长两短”暗指灾祸、事故或死亡了。 “三长两短”有时也被缩略成“长短”,意思不变。如《红楼梦》第十一回“可是呢!好个孩子。要有个长短,岂不叫人疼死!”

【第74句】:【戴高帽子】(惯)比喻对人说恭维、吹捧的话。 也作“顶高帽子”。

【第75句】:【打落十八层阿鼻地狱】(惯)阿鼻地狱:佛教指犯了重罪的人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比喻给以最严厉的惩罚,使之深陷苦难,永无出头之日。 也作“打下十八层地狱”。

【第76句】:【久经大海难为水】 释义:见过大世面,小事情不放在眼里。此句是元稹诗句“曾经沧海难为水” 的变体。 例句:“我也不会让你们吓住!我马之悦是久经大海难为水的人,比你们厉害的人我经的多了!”

【第77句】:【官路做人情】见“把官路当人情”。

【第78句】:【一窍通,百窍通】(谚)窍:窍门,事情的关键。指遇事能抓住关键与要害,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第79句】:【宁舍千金献真佛,不拔一毛插猪身】 释义:该花的钱再多也要花,不该花的钱再少也不花。 例句:刘阁梅还怕王佑山老婆嫌“寒酸”。她认为“宁舍干金献真佛,不拔一毛插猪身”,有钱使在刀刃上!所以临出门,又给田贵发的包里塞了两瓶老白干。

【第80句】:【大红袍】“大红袍”是一种茶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福建省武夷岩茶(乌龙茶)中的名贵珍品,产于福建崇安东南的武夷山。这里方圆六十公里,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 大红袍和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名品合称“四大名枞”。说起“大红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传说古时候,有一位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生了一种怪病,整天没有食欲,武夷山天心寺的老方丈听说之后,命人泡了一碗茶给他喝,病一下子就好了。后来秀才考中了状元,被御赐一件大红袍,招为东床驸马,专程来到武夷山谢恩。状元到了天心寺后,方丈引着他从天心岩南下,来到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棵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 老方丈说,当年你犯厌食症,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的。状元听了,先在石壁前摆下香烛贡品,对着三株树行了三叩九拜大礼。然后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御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 后来,人们就把三株树产的茶叶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上“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第81句】:【牡丹不带娘家土】(谚)牡丹:牡丹花,人称富贵花,艳丽丰满,是著名的观赏植物。娘家土:特指牡丹移植之前的原地土。指移植牡丹,必须把根部原带的泥土洗干净,才能移植成功。

【第82句】:真理知识能与真实情况相符合,或不悖于逻辑法则,都可以称为“真理”。

【第83句】:【入地无门,升天无路】见“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第84句】:【口吐莲花】“莲花”是佛教的象征,吉祥和清净的标志。说法微妙,谓之“口吐莲花”,似出于唐·张瀛《赠琴棋僧歌》:“我尝听师说一法,波上莲花水中月。”然而,其源当上溯至南北朝时的佛图澄。《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记载:后赵国主石勒召佛图澄,试以道术。佛图澄便“取钵盛水,烧香呪之,须臾钵中生青莲花,光色曜日”。后用“口吐莲花”比喻口出妙语,说话有文采。如《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少游又问讯云:‘愿小姐身如药树,百病不生’小妹一头走,一头答应:‘随道人中吐莲花,半文无舍。’”也作“口吐珠玑”。如明·谢谠《四喜记·花亭佳偶》:“身呈文彩,口吐珠玑,登云会上广寒梯,攀龙定涉承明陛。”(李明权)

【第85句】:【虎生三子,必有一彪】(谚)彪:小虎中最凶猛残暴的。指母虎一胎所生的几只小虎中,必有一只是最凶猛残暴的。

【第86句】:【远观不如近睹】(谚)指远距离观望不如近处观察认识得更全面。

【第87句】:【先敬罗衣后敬人】看人先看穿戴,再看实际。海外梁厚 甫《海客随笔》:“美国立国之初,即便脱离了封建社会,因 此,美国没有先敬罗衣后敬人的陋习。”

【第88句】:交友莫交财,交财两不来

【第89句】:【孤树不成林,独木不成桥】见“单丝不成线,孤树不成林”。

【第90句】: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第91句】:【天不言而自高,地不言而自卑】(谚)卑:低下。天不说自己高,但自在高处;地不说自己低,但自在低处。借指人的高下自有公论,不在自夸或自贬。

【第92句】:【斑鸠不下树——嗉里有食】(歇)嗉:嗉子,也叫嗉囊,在鸟类食道下部,用来储存食物的消化器官。比喻人心里有主见。

【第93句】:【老鸦啄柿子——拣着熟的开口】(歇)熟:本指成熟,转指熟悉。指找熟悉的人求情。

【第94句】:【网兜舀水】 释义:用疏网兜舀水,一下子就漏光了。比喻计划或努力完全落空。 例句:眼瞅着今年果松是丰年,皮子稠,一茬收入说不定能顶两三年。一搬家,岂不成了网兜舀水。

【第95句】:言过其实,终无大用

【第96句】:【鸡屎拌面——假卤】(歇)卤:用肉类、鸡蛋、木耳等做汤加淀粉而成的浓汁,用来拌面条等食物,谐“鲁”。指假装愚钝或糊涂。

【第97句】:人身难得,大道难闻《四十二章经》说:“得为人难;(指佛法弘传之地,与‘边地’相对)生中国难;值奉佛道难。”又《福盖正行所集经》卷二说:“纵得人身,不生中国,诸根不具,或于佛法,心不爱乐,或复生彼无佛世界。”佛教认为,这就是众生要脱离生死烦恼的“三难”。后转化为俗语“人生难得,大道难闻”,谓来到世间做人不容易,而能听到大道、真理就更难了。意在劝人珍惜有限而难得的人生,要从善修行。如清代孔尚任《桃花扇》第四十出:“(上)人身难得,大道难闻。(拜坛介)弟子丁继之稽首了。”再举两个类似的变式。如《西湖二集》卷七:“从来道:人身难得,至道难闻。奉劝修行之人切不可有一毫贪著之心、衔恨之念,错走了道儿,再救不转。”又如《金瓶梅词话》第三九回:“员外又问:‘你等打斋听经,有何功德?’众人言说:‘人生在世,佛法难闻,人身难得。”’入定罗汉人定,与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同属佛门的美谈。宋代黄庭坚《南山罗汉赞十六首》第十一谓:“一身人定多身出,屈申臂顷四天下。…‘定”是佛家“戒定慧”三学之一。因“戒”可以成“定”,因“定”可以发“慧”,“定”承上启下,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定”,梵语三昧的意译,谓心专注一境而无散乱、昏沉。“人定”功力深,不但能显发特异功能,而且能开发智慧。“人定”的一般过程为:先调身,使身体安稳;次调息,使呼吸细缓;再调心,使心由粗人细。详见隋代智顗的《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古印度人善于“人定”。据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羯若鞠阁国》中记载的传说,有“仙人”、“栖神人定,经数万岁,形如枯木”。又如《西游记》第二回:“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第98句】:翻身不忘本,喝水不忘掏井人

【第99句】: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176589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