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禅是禅非;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有些人,有些事,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这样,就放宽心态,顺其自然。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保持豁达的心态,不要让自己活得太累。
【第2句】:敬佛没有定法,积德行善就是佛,只要有益于众生,钱财房舍,甚至身家性命都可以布施,金箔又能算得了什么?
【第3句】:越有名的风水师越好看风水,也越灵验。因为他所服务的对象均为高端客户群。他们的福报运势都决定了他们所对应的环境差不到哪里去。什么样的人会住什么样的房。这也是古人所说的“福人居福地”的道理。
【第4句】:多一分对他人的疑虑,就少一分对自己的信心;否定世间的一切,自己的信念也将随之消失。
【第5句】:在佛家眼中,心中无物,四大皆空。我们虽达不到这种境界,但也应当时时擦拭心中杂念,以使其不被尘世所染。
【第6句】: 在风风雨雨的世界里,人们的心灵难免会沾染蒙受各种各样的尘埃, 自觉地、及时地为自己的心灵沐浴和洗涤,便显得异常重要。古德说: “热闹场中作道场”。只要自己息下妄缘,抛开杂念,哪里不可宁静呢!
【第7句】: 除了自己,别人不可能给你烦恼 不可执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是“转”,不执著烦恼,自可安然自在!
【第8句】:禅修能使我们心灵得到启示。但是参禅不一定要打坐, “打坐”只是修禅方法的一种;佛门的禅坐更有别于其他宗教或外道,因为有般若智慧的导引,能使我们发大悲心,彻见本来面目。
【第9句】:小心你的思想,它们会转为言辞;小心你的言辞,它们会转为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们会转为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们会转为个性;小心你的个性,它们会成为你的命运。
【第10句】: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可见只要拥有一颗平与宁静的禅心,便能阻挡世间一切浩荡风云、起落浮沉。就能看清一切灵透事物,哪怕置身茫茫荒野,也不会误入歧途。
【第11句】: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去伤害别人。
【第12句】: 在路上和在路上其实很不一样:若出于主动,路上充满愉悦; 若出于被动,路上难免郁闷。我有解闷秘诀:让思想神游。
【第13句】:恒以四摄摄诸众生,谓与财宝令其富乐,可意语言令闻欢喜,或以同事劝导诱进。如是一切,贫者令足,病者令愈,危者令安,怖者令止,有忧苦者令其快乐,复以方便咸使发心,授以正法,令其开悟。“四十华严”卷六
【第14句】: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槃。《杂阿含经》卷三十六,第1010经
【第15句】:成功不通过努力也能得到,这样的想法你要尽早放弃。请你努力做一切 能帮你成功的事!努力找寻成功的方法,努力为你所做的事采取行动!你永 远都要比你的竞争对手更努力,比任何人都更努力,比那个永远都是第一名 的人更努力,这样,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第16句】:生活的禅法就在这现实的生活,而不是脱离生活,心平气与随顺自然,不埋怨,不积怨。就算还有许多烦恼,只要不转化成悲观与失落,让生活更宽阔,活出心态的自然风光。
【第17句】:生活紧张而焦灼的人很难品味到静的清芬与恬愉,因为身外的嘈杂和喧哗太多,以至于忽略了自己的内心。
【第18句】:做人如兰,淡泊自然。淡泊的人生,如一株幽兰,静静地生长,默默地开放。开花不为与百花争艳,只为不辜负了宝贵的生命。远离尘世的喧嚣,独居幽处而从不寂寞,与世无争而又从不孤芳自赏。
【第19句】:一相三昧者,……专念一佛,不舍是缘。如是菩萨于如来相及世界相了达无相。常如足观,如是行,不离是缘,是时佛像即现在前,而为说法。《华手经》
【第20句】:【天天禅语】西藏伟大的智者更顿曲派曾说:“没有腿脚的蚯蚓为找找快乐而漂泊,没有眼睛的蚂蚁也为追求安宁而游荡,总而言之,所有一切众生都为获得快乐而生存。”我们怎么可以只关怀人类而伤害脆弱的其他生命呢?一切众生都有与人类共享地球资源的权力,更何况是属于它们自己的生存的权力呢。070。
【第21句】: 思想就像一把双刃剑,控制不好难免会伤了自己。所以,适时让自己 的脑袋休息一下,无关紧要的东西就别再想了。很多事情不想还没事,一 旦深入地去想,反而让自己陷入一团混乱,徒增烦闷。
【第22句】: 在人生之路上,遭遇崎岖和坎坷在所难免,然而,在这些阻碍面前, 绝不能止步不前,应鼓起勇气奔向成功的彼岸!不要轻易放弃,放弃了就 再也回不来。不要轻易放弃生命里的一点一滴,不要放弃人生中的每时每 刻,要知道一旦彻底失去,将会造成的就只有遗憾!
【第23句】:这世上所有爱与恨都是自己感召而来,我们找到怎样的爱人,得到几分爱,都是我们内心的写照。当我们抛开那些俗世的想法,抛开外在的条件净化我们的身心时,身上的场态阳多阴少,便能轻易感召与我们匹配的真诚伴侣。
【第24句】:佛说无我。人无常态,善恶无性。今日这样,明日又那样;遇张三这样,遇李四又那样。皆似真实,又皆不真。知此,则无苛求,而善转换。
【第25句】:名声并没有那么重要,但有些人觉得一生无名是很窝囊的事,这其实是看不开的一种表现。再大的名声、再高的权位,最终也会成为过眼烟云,有什么好计较的呢?真正能够长久的名声,是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倘若只是因为有了一点名气就沾沾自喜,这样的人最终很可能会被声名所累。
【第26句】:别人骂我、不谅解我、毁谤我,反而应生起一分感恩心,感恩对方给自己修行的境界。
【第27句】:修心禅语【第1句】: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乐,助人又利己,幸福也快乐。【第2句】:希望人缘好,心量不可小,接纳包容人,道路宽又广。【第3句】:人与人相处,需要多沟通,沟通不成就妥协,妥协不成学容忍。【第4句】:心要随境变,境会跟着变,保持好心境,善待好生命。
【第28句】:顺应缘分,微笑面对,不去埋怨。错过的就让它错过,只珍惜现在的所有。如果幸运翩翩而至,它会属于你,如果它无意降临,与其过分企盼不如痛快撒手,否则那只会成为心灵的负担。
【第29句】:处世待人,要讲究方法,保持心静。“富贵在天,生死有命”,人生在世 只不过数十寒暑而已,一切是非成败在历史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一个有 高深修养的人,对待功名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生不足喜,死不足忧,看 破红尘,杂念全消,才能摆脱世俗的纠缠,超然于物外。
【第30句】:现代人世智辩聪、满口论调,做起事来却又斤斤计较。多数人只懂理不懂事——所知的道理很多,但碰到人与事时却又无法调理,这就是凡夫心。
【第31句】: 对旅行者而言,携带的物品要轻便实用,如不加选择,迟早 不堪重负;沿途遇到再好的东西都不要过分留恋,一则大多不属于 你,二则因为时间有限。作为旅行者,有两样东西必备,一是健康的 体魄,一是发现的眼睛。人生也一样,除了上述两样东西,你的行囊 只要准备三样东西就行:时间、常识和爱。
【第32句】:那些低至尘埃里的花蕊,无论你是否亲近,它总会自开自落,临水照花的牵挂,终是暖了灵犀,那一片青翠悄悄爬满了心墙。小半生的情愫,禅意点点,都在生命的留白处,开出了一程一程的珍惜,悄然无声,散落初夏的光阴里。
【第33句】:一个人一生再怎么贫穷下贱,只要听过一声阿弥陀佛,念过一句阿弥陀佛,就算没有白来;即使享尽荣华富贵,却不知道有阿弥陀佛,无异白来人间走一遭,是一个可怜的人。
【第34句】:恒愚法师禅语人生人生总是有得有失的,岂能尽善尽美,舍得微笑,得到的是友谊;舍得诚实,得到的是朋友;舍得面子,到得是坦然;舍得虚名,得到的是洒脱;舍得尘世的纠缠,得到的是自由;舍得狭隘,收获的豁达;人生就是要多些包容与理解,也让人生少许多烦恼与痛苦。
【第35句】: 吹捧要经得起,压制要受得住。人生不会总如意,人生亦不 会总不如意。得失、荣辱基本上保持能量守恒。
【第36句】:圣人亦不将心求法,亦不将法求心,亦不将心求心,亦不将法求法。所以心不生法,法不生心,心法两寂,故常在定。——《达摩大师悟性论》
【第37句】:问:“诸圣收光归源后如何?”师日:“三声猿屡断,万里客愁听。”——《仙宗契符禅师》
【第38句】:花开有声,风过无痕。坐亦禅,行亦禅,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不要刻意的去追逐,一切遵循自然的规律,开心轻松。
【第39句】:【喝茶的三重境界】第一个境界:茶就是茶,爱茶如命,追求优美环境、茶具精美、茶叶高贵,恨不能喝全世间茗茶;第二个境界:茶不是茶,融茶入命,追求禅茶一味、感悟大道、不拘茶艺,感悟出茶道深奥精妙;第三个境界:茶还是茶,命即如茶,追求大道本质、回归质朴,大碗喝茶,清水一碗亦是人生茶香。
【第40句】:一位自称为佛门幼稚生的男众来请法:“真有灵魂吗?”师言:“迷者为灵魂,觉者为觉识。”
【第41句】: 为了繁衍下一代,蜂王几乎昼夜不停地产卵;为了一次交 配,雄蜂不惜慷慨赴死。和这些蜜蜂相比,’人的辛苦可以忽略不计, 人的执著根本不值一提。人不如蜜蜂,所以人的世界远没有蜜蜂世界 的秩序井然,也缺少蜜蜂世界的激情和责任意识。
【第42句】: 妄言自损,守中多做 “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舌头,最坏的东西还是舌头。”“背后骂我的人 怕我;当面夸我的人看不起我。”因此,人要懂得“祸从口出”的道理, 管住自己的舌头。
【第43句】:心若清净,凡事简单,如此,才能尽享生命的清闲之福。暇满之身就是健康有闲,可世界上的人有清闲不肯享受,有好身体要去消耗掉,而且真到了清闲暇满,自己反而悲哀起来。这类人内心是喧嚣的,他们不知道清净的重要,不懂清闲的滋味。
【第44句】:菩萨的爱像一杯清水,可以从上透视到底,没有一点色彩,此即“清水之爱”。
【第45句】:【天天禅语】若以负面的心态去看世界,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灰暗、不光明的;若以正面的心态去看世界,那么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且光明的。
【第46句】:虽然世人皆知诱惑苦,但仍无法抵制诱惑。究其原因,就是弄不清什么是需求,什么是欲求。心中无欲无求的人,不仅不为诱惑所动,还能舍身成就自己的修为,同时也保全他人的尊严。
【第47句】:如果说一定要怎样才会满意,那是苛求,你将永远不会满意,如果以主观的执著去追求所需,那从生到死所能彰显的只会是一个字——苦。——耕云先生
【第48句】:【一句禅语一种人生】我们应该以真诚和包容心,来善待他人;以善巧和智慧心,来处理事情;以慷慨和无私心,来善用财物。如果我们生活的点滴中能做到如此,无论遇到什么人、什么事和什么物,都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和快乐。049
【第49句】:为自己的身家名誉而去拼命的人算不得大勇。不顾自己的身家名誉而去维护真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当一个人做错事时,最怕的是否认自己做过。做错事并不可耻,只要是人,就会做错事。否认自己的行为,不但是对自己人格的缺失,也是令自己无法进步的障碍。
【第50句】: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中论》卷一,破因缘品
【第51句】:菩萨摩诃萨在家宅中,与妻子俱,未曾暂舍菩提之心,正念思惟萨婆若境,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属,令人菩萨智,令成熟解脱。虽与同止,心无所著,以本大悲,处于居家,以慈心故,随顺妻子,于菩萨清净道,无所障碍。《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回向品
【第52句】:邪见者,起邪志、邪语、邪业、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是向邪者,违于法,不乐于法。《杂阿含经》卷二十八,第787经
【第53句】:譬如失火家,焚烧于屋宅,宜急出财宝,以置无火处。生老病死火,焚烧于众生,宜急修惠施,赈众于贫穷。世间金宝等,王贼水火侵,死时悉舍离,无有随人者。施逐人不舍,犹如坚牢藏,王贼及水火,无能侵夺者。《别译杂阿含经》卷五
【第54句】:原谅别人,人和人之间难免有碰撞有摩擦有矛盾,或许对方根本就是无意,或许对方有难言之隐,退一步天地宽,不妨试着置之一笑,给别人也给自己一次机会,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原谅别人需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具有高远的宽阔的胸怀,吃亏并不代表软弱可欺,因为原谅远远比报复好!
【第55句】:众生常流转于愚痴生死中,醉生梦死,只求“现在生”的享受,以致造诸恶业、虚掷时光而毫无警觉。殊不知“明月不常圆,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当念人生“无常”,世事常于瞬间变化,不可耽著眼前的欲乐。
【第56句】:佛说:为何说小因可生大果?好比微细种子,可以长出硕大果实,所以说小因可生大果。小事没有看起来那么小,一粒微小的种子,可能长成一棵大树,一件小事,可能成为促成大事的原因。
【第57句】:一般人说:“理直气壮。”师言:“理直要气和。”一般人说:“得理不饶人。”师言:“得理要饶人。”——证严法师
【第58句】:世间所言论,一切是分别,未曾有一法,得入于法性。《华严经》卷十三,光明觉品
【第59句】:佛法认为,一切世相皆由心造。以浮躁心观世,世界就好似一间紧闭门窗、装满烦恼的屋子,每个人都被关在这间密不透风的屋子里,像一只只焦躁的困兽,围着自己的尾巴打转,追逐无法得到安宁。
【第60句】:学佛要学活的佛;打坐求禅,要学活禅。平日生活里,举止动作无不是在禅中,这才是真正的活禅。一证严法师
【第61句】: 我常常感觉自己就像一台电脑,所有的程序都被一双看不见的手提前 设置,总是在既定的路径上被动运行。这不是我所期待的人生,我试 图用一种错乱来稍稍改变一下生命轨迹。
【第62句】:古人云:“横逆困穷,是锻炼豪杰的一副炉锤。能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益;不受其锻炼者,则身心交损。”所以,当磨难向我们走来时,躲闪不是明智之举,我们应该把背脊挺得更直,练好自己的内功。一个人的身心,在锤炼下才会日益强壮,最终找到自己的天空。
【第63句】: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如来应正等觉不出于世间。《杂阿含经》卷十四,第346经
【第64句】: 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 拥有一颗清净心,是幸福之源泉。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 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 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
【第65句】:人生只有经历才会懂得,只有懂得才知道珍惜。一生中,总会有一个人让你笑得最甜,也总会有一个人让你痛得最深,忘记,是善待自己。人人都有痛苦,伤疤,经常去揭,会添新疮。学会忘却,才有阳光,才有欢乐。年华,不是埋葬在光阴里,而是淹没在无尽的牵挂里。
【第66句】:静,是一种大知大觉的灵机,是高山野云般的空灵智慧,是修佛之人必持的禅定智慧。“宁静即释迦”,我们的心若能常常清静,没有贪、嗔、痴,遇到什么境界都不受影响——不论外在的利诱,还是险恶的威胁,内心都不受其影响,就叫做宁静。
【第67句】:禅诗日: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就是说我们每个人本来都具有佛心良知,但是为名利尘俗而蒙蔽掩盖;一旦将那些贪嗔痴的尘垢去除,因戒、定、慧而产生出的智慧和光明的眼睛,就可看透人间万象和山河大地了。
【第68句】:婆罗门不受别人引导;他考察诸法,不予采纳。因此,他超越争论,不崇尚任何观点。信奉教条的人不会带来纯洁,他推崇臆想的观点,声称依靠它就有光明。就有纯洁,他看到的仅此而已。不随心所欲,不信奉教条;他摆脱观点,成为智者,不执着世界,不自怨自艾。《经集》第四品,第十三章《大积集经》
【第69句】:信仰宗教,能够正信最好;不能正信,迷信也比不信好;但是宁可不信,千万不能邪信。信仰错误,就如走差了道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地。(当代)星云《人间佛教系列·人生与社会·佛教对民俗病态的疗法》诸佛菩提极甚深故,若不厚种善根,恶知识所守,难得信受。《大宝积经》卷一一二,普明菩萨会
【第70句】:一直以来,我一向信奉庄子的主张:“超然世外,欲乘物以游心,逍遥驰骋,必先了悟宇宙之真谛,才能至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下百川,因容而深邃之境界。齐视名利,则道之恍惚窈明定握于心。”
【第71句】: 光明,希望和爱,是这个世界上最不缺,也最稀缺的元素,缺或不缺, 全看你是否良善。
【第72句】:有二位年轻比丘尼来精舍,问:“法师啊!在您修行的这条道路上,有否碰到困难的事?”师父反问他们:“什么nL{做困难?我从来没有时间去想困难。”
【第73句】:若有得见普贤菩萨,若得承事,若得闻名,若有思惟,若有忆念,若生信解,若勤观察,若始趣向,若正求觅,若兴誓愿,相续不绝,皆获利益,无空过者。《华严经》卷四十,十定品
【第74句】:愿尽未来一切劫,普为苦恼诸群生,灭除生死使无余,得佛究竟诸安乐。“四十华严”卷二十一
【第75句】:修习佛法的人都知道,禅是不可说的,禅的境界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宗不立文字,以心传心而绵延至今,所以在禅宗公案中关于“禅是什么”的问题一向没有明晰的答案。禅是一种无上的境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好像你不入苦海,就永远不知道苦海有多深;不抵天堂,也永远无法知晓天堂中有怎样的风景。
【第76句】:一个人在危险的地方行走,可能会遭到强盗及野兽的伤害,若没有护送者的保护,要么会损失财产,要么身体受到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如果行路人身边伴随着一位英勇的护送者,他就会远离这些可怕的险境,并平安地到达目的地。如《不动优婆夷传记》云:“善知识们就像护送者,引导我们平安到达一切智者处。”
【第77句】:生死之中,实有乐受,菩萨摩诃萨以苦乐性不相舍离,是故说言一切皆苦。《大般涅槃经》卷十二,圣行品
【第78句】:灭苦的方法概括为两种:一是改变观念,建立正见,如建立因果观、因缘观、慈悲心;二是通过修行,包括打坐、诵经、拜佛等。
【第79句】: 离别,永远是那么的伤断人肠。一个年轻女子,在丈夫出国后的一段 时间里,她陷入极度痛苦之中,几乎不能自拔,甚至想到了死。她心里知 道,他永远不会回来了。她整日郁郁寡欢,无精打采。邻居们同她打招 呼,她总是爱理不理,一时间,邻居们对她糟糕透顶的脾气不予理解,一 个个只好敬而远之。
【第80句】:若人虽念真如,不以方便种种熏修,亦无得净。以垢无量遍一切法故,修一切善行以为对治。若人修行一切善法,自然归顺真如法故。(古印度)马鸣《大乘起信论》
【第81句】:即心即佛莫妄求,非心非佛休别讨。红炉焰上雪花飞,一点清凉除热恼。——《大慧普觉禅师文案》
【第82句】:禅非意想,立意乖宗;道绝功勋,建功失旨。闻清声外句,莫向意中求。转照用机关,柄佛祖钳锤。有佛处互为宾主,无佛处风飒飒地。心宁意泰,响顺声和。——《圆悟佛果禅师文案》
【第83句】:著名的一行禅师曾经说过:“生命的意义只能从当下去寻找。逝者已矣,来者不可追,如果我们不反求当下,就永远探触不到生命的脉动。”活在当下是全身心投入生活,将全部的精力都贯注到此时此刻,才能寻找到生活的意义。
【第84句】:若住佛戒不能护持,则欺诸佛,是污佛家。(古印度)龙树《十住毗婆沙论》卷二
【第85句】:【理智与道德】 以理智的态度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心中就会有正确的主张;用道德规 范来约束心中的欲望,心境就会自然清明。
【第86句】:在日常生活中,要常常自我反省,紧记“对人要宽心,讲话要细心”,如此必可化解“含毒”之心,圆融一切众生。
【第87句】:我们的思想,就如这一只杯子。如果里面已经装满了水,智慧之水就不能再注到它的里面了。这个杯子中已经装满了的水,就是我们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而要感悟禅的智慧,必须从这种思维定势中走出来,清空归零,打开自己,这样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
【第88句】:禅智人生【第1句】:人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第2句】:恨别人,痛苦的是自己。【第3句】:不放下得失心,痛苦不会消失。【第4句】:烦恼比岁月更易催老。【第5句】:妒忌、仇视他人,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第6句】: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常嗔之人,时时地狱。【第7句】:顺境淡然,逆境泰然。【第8句】: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第89句】:相信即相应。相信是一种能量!当我们的能量还未达到和某一个人某一个事物相同频率,不能相应时,告诉你一个窍诀:回归零态,回归婴儿!
【第90句】:很多人以为具有“神足通”的人,能日行十万八千里,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事。师言:“真正的神足通,是世间的路条条皆走得通。只要我们秉持光明正大的心,抱持诚正态度待人接物,则天下无难事!天下无难事,当然也就条条道路皆行得通。”
【第91句】:禅悟生命,生命的意义其实只在与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生命的所有结果都是一样。
【第92句】:禅是生命不断崭新的一种活法,更是突破自我狭隘的一种态度,去善待与观察世界,来规范与认识自己,禅的活泼就在于不是对着葫芦画瓢,而是在生命的历练中能够智慧面对,坚强面对,坦然面对。
【第93句】:邂逅一帘清幽的云梦,聆听一朵花的禅语,了悟人生本源。花开有情,花落无意,只因花开花谢自在禅理之中,宛如红尘一梦,两难相续。
【第94句】:我们往往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不但丝毫没有体会他人的感受,也没有丝毫怜悯之心,反而自以为是地期盼着更加美好的明天,难道最终的结果不会适得其反吗?寂天菩萨曾说过:“人人都不想吃苦,但却自作吃苦;人人都向往幸福快乐,但与自我为敌,破坏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第95句】: 一切风雨都必须自己经历,没有人能够庇护你,所有的眼泪 都必须自己风干,没有人能够替你擦。所有的苦都必须自己品,没有 人能够替你尝;所有的累都必须自己承受,没有人能够帮你分担。人 们欣赏蝴蝶的美丽,没有人在乎它蝉蜕过程的艰难;人们赞美云雀的 高飞,没有人在乎它试飞时留下的伤。
【第96句】:真干者,向道之心过于饥渴饮食。有一毫夹杂、一毫自欺则非真,有一毫懈怠、一毫自恕则非干。(当代)夏莲居《自警录》
【第97句】:为了正直的事业而终生为之奋斗亦不为过。无论从表面看起来你的行为是多么不合常理,无论众人的眼光是多么怪异,无论别人的评价是多么低俗,只要是为了正直的事业也要坚定不移地做下去,最终别人一定会理解和支持的!
【第98句】: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感恩,我们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才能充满喜悦、充满幸福、充满团结与和睦。
【第99句】:离此二边,处于中道而说法,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卷二,第35经
上一篇:微信晨语,简短的人生感悟一句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