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论坛最火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鱼找鱼,虾找虾,乌龟爱王八——气味相投

【第2句】:【癞蛤蟆打苍蝇,将供嘴】释义:癞蛤蟆打苍蝇吃,将供上嘴。比喻劳动所得勉强糊口。例句:三爷,我是癞蛤蟆打苍蝇——将供嘴。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不能撸锄杠,才给你们看园子。

【第3句】:党哥和女朋友第一次见面,他急得团团转,女朋友却迟迟不来。他妈担心地说:“可别是辽天地(指空旷辽阔的野地)烤火,一面热啊!”(河南·南阳)

【第4句】:【飞鸟尽,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释义:狡兔:狡猾的兔子。走狗:猎狗。烹:煮。比喻被人利用除掉了别人,自己也没得到好下场。例句:古话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们把日本人打垮以后,就该收拾到咱们头上来了。

【第5句】:【 蚂蚁啃骨头】指聚集众多的力量,完成巨大的任务。图 书:“买主就这样联手压倒卖主,小户们就是这样打败大户 的。事后有人感叹说,这是蚂蚁啃骨头。”

【第6句】:【铁炼成钢,兵练成将】(谚)铁经过千锤百炼就能锻成好钢,士兵经过千锤百炼就能成为好将领。指艰苦锻炼是造就人才的必由之路。

【第7句】:孤儿院里的孩子一穷小子

【第8句】:【解铃还得系铃人】释义:系:ji,打结。法眼和尚提出一个问题:虎颈上的金铃谁能解下来?有个泰钦和尚说,挂铃的人能解下来。借指谁惹出的事,还要由谁去解决。例句:他不会说“解铃还是系铃人”,可是他的口气与神情帮他忙,教钱太太明白了他的意思。

【第9句】:【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谓有话直说,或学舌,并无真意。 台湾李敖《李登辉的假面具》:“李根本不懂这首诗是什么意 思,只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乱背一通而已。”

【第10句】:【老子英雄儿好汉】父子两代都是英雄。又指父亲是英 雄,儿子必然是好汉。表示血统高贵,或职业相承。梁斌 《红旗谱》:“真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你和你们老人家精神 头儿一模一样。”

【第11句】:【冒天下之大不韪】(惯)不韪:不是,过失。指不顾天下人的反对,明目张胆地做罪大恶极的事。也指遭到天下人的反对。

【第12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第13句】:【软的欺,硬的怕】欺侮老实人,害怕厉害的人。成语:欺 软怕硬。老舍《茶馆》:“他不敢!这路人我见多了,都是软 的欺,硬的怕!”

【第14句】:【打强心剂】(惯)强心剂:能使心脏肌肉收缩力量增加、心脏搏动次数减慢,从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比喻采取措施使处于困境中的人或集体振作精神,产生摆脱困境的动力。 也作“打强心针”。

【第15句】:【随风倒】(惯)形容没有自己的主见,哪边势力大就倒向哪边。

【第16句】:江边插柳一一生了根

【第17句】:觉多腿脚软,酒多脑袋沉。

【第18句】:【 千中有头,万中有尾】谓事情再复杂,总有主次、原因、结 果。马烽《刘胡兰传》:“千中有头,万中有尾。你是一家之 主,我就要和你算账!”

【第19句】:【拉车不看路】做事目的不明,方向错误。成语:南辕北 辙。谌容《光明与黑暗》:“生产嘛,不可不抓,不可多抓,只 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这是很危险的。”

【第20句】:【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谚)辅:颊骨。车:牙床。颊骨和牙床是相互依存的;缺了嘴唇,牙齿就没了遮拦。比喻相互依存的两方,一方灭亡,另一方必难幸存。 也作“唇亡齿必寒”。

【第21句】:【老坟地里不长弯腰树】释义:比喻祖祖辈辈没有卑鄙懦弱的人。例句:你爹姓海,你也姓海,姓海的老坟地里不长弯腰树。人人要活得干净,活得清白,活得正直,活得有志气!

【第22句】:县上有个会,我们都想去看热闹。老师却说:“你们不买骡子不买马,去干啥?还不呆在家里做作业!”(陕西·武功)

【第23句】:【事不经过不知难】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没有亲身经 历,体会不到难处。《民国通俗演义》:“俗语有云:事非经过 不知难,蘧伯玉年至五十,才觉知非。”

【第24句】:我总是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有时上学还迟到。爸爸说我:“你呀,老是吃一看二眼管三,能不迟到吗?”(河南·尉氏)

【第25句】:【猪羊走入屠宰家,一脚脚来寻死路】释义:屠宰家:以宰杀牲畜为业的人家。比喻自寻死路。例句:冒着雨又行了数十步,见一个小小竹门楼,王七三官人道:“且在这里躲一躲。”不是来门楼下躲雨,却是:猪羊走入屠宰家,一脚脚来寻死路。

【第26句】:【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谚)有钱有势时,不管相识不相识都来结识;贫穷潦倒时,就连亲戚也不来接近。指人情冷暖,嫌贫爱富。 也作富贵人求合,贫穷亲不睦。 富贵有亲朋,贫困无弟兄。

【第27句】:清早起来,外边的雾很大,天空像被一张浓浓的网罩住似的。奶奶以为要变天了,让我加一件衣服,爷爷却笑着说:“下雾是晴天,不用问神仙。”(河南·正阳)

【第28句】:【歪歪木头端匠人】(谚)端:正。 木材尽管不端正,可一经木匠的手,就会变成合格的材料。指名匠的难能可贵处,在于能因材致用。

【第29句】:电线杆子剔牙——大老粗

【第30句】:【蛤蟆吞西瓜——开口不怕大】(歇)指人张口要价太高,使对方无法还价。常含讥讽意味。

【第31句】:【泼翻了五昧瓶——酸甜苦辣咸各色俱全】见“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咸样样全”。

【第32句】:老虎吃天蛇吞象——光想弄大的

【第33句】:牛拉磨子——走不出圈套

【第34句】:背着手爬泰山——步步高升;步步登高

【第35句】:我们家来了个客人,可我不认识。客人点着我的鼻尖说:“这小鬼,没见过我吧?我们两家可是扒拢筷子能吃饭的人呢!”(湖南·株洲)

【第36句】:【四菜一汤】“四菜一汤”当前是指全民或集体企、事业单位用公款招待宾客的菜肴规格,以防止用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产生腐败现象。实际上,“四菜一汤”并非现在的创造,古已有之,且出发点和举措也是防止官员腐败,它源出朱元璋。相传,明太祖朱元璋于元至正廿八年(即公元1368年)当上明朝第一位皇帝后,全国范围内遇上天灾,粮食歉收,加上战争带来的创伤,百姓生活非常困苦。那些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却终日花天酒地,大吃大喝,百姓极为不满。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对此非常恼火。他下决心要整治一下这种腐败现象。一天,适逢马皇后生日,朱元璋趁众大臣朝贺之机,设宴答谢文武百官,当十桌客人的席位坐齐后,传令侍女上菜。第一道菜为红烧萝卜,朱元璋对群臣说:“萝卜百药之本,民谚就有‘萝卜进了城,药店都得停’之说,请众卿品尝。”第二道是炒韭菜,朱元璋又说:“韭菜剪而复生,有蓬勃的生命力,四季常青,象征着长治久安。”然后是两道青菜,朱元璋提醒众臣道:“为官要清正廉明,两袖清风。”寓意明白。紧接着朱元璋指着最后一道葱花豆腐汤说:“只有清廉,大明江山才能传万代。”宴后,朱元璋问侄子朱涛,“这次你的贺礼是什么?”朱涛说:“……翠珠两串,玉镯一双,金佛八座……”朱元璋又问:“你年奉多少?此物何来?”朱涛不语,太祖喝令:“拿下!”众大臣见皇上先拿自己的亲侄子开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敛声屏气。此时,朱元璋当众宣布:“各位所送来贺礼一律用于赈济灾民,各位大臣从政务须洁身自律,多为百姓着想,凡今后祝寿待客,只能是四菜一汤,谁若违犯,严惩不贷。”从此,四菜一汤形成了规定,并由宫内传到宫外,从官方传到民间,从古传到今。

【第37句】:【 化腐朽为神奇】指一种高超的技艺或手腕,能够推陈出 新。台湾李敖《传统下的独白》:“我化腐朽为神奇,终于给 中国人提供了一点披沙拣金的好处。”

【第38句】:杀鸡给猴子看——惩一儆百

【第39句】:每当老师提问时,我总是不动脑筋。潘老师批评我说:“甭做好吃懒做的老鼠,要做辛勤酿蜜的蜜蜂。”(浙江·绍兴)

【第40句】:【千里投名,万里投主】远道慕名而来。明代《水浒》:“三位 头领容覆:小人千里投名,万里投主,凭托柴大官人面皮,径 投大寨入伙。”

【第41句】:永明哥是个杂货贩子,每次点账差不多都亏本。大婶说:“你真是二百吊钱买的棉花,一百八十吊卖了线——只赚了买卖人的名。”(山东·文登)

【第42句】:【干杯】在宴会上,“干杯”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杯不干,罚酒三杯。孰料,在国人面前如此普及的“干杯”一词,却是个外来语。据说“干杯”一词起源于十六世纪的爱尔兰,原意为“烤面包”。当时的爱尔兰饮酒者常有这样的习惯,将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和消除酒的不纯性。直到十八世纪,“干杯”才有今天的含义,并且发展成为祝酒颂词。

【第43句】:【吃一次亏,长一次见识】释义: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例句:“吃一次亏,长一次见识,把人都教能啦。”

【第44句】:【针插不进,水泼不进】(惯)形容防守非常严密。

【第45句】:【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歇)裹脚:指裹脚布,旧时妇女用来裹脚的长布条。本指懒婆娘的裹脚布既长又臭,转讥人文章或讲话等很长却又空洞无物,令人厌恶。 也作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裹脚布——又臭又长。

【第46句】:【沙锅砸蒜——全砸到底】(歇)比喻彻底失败。

【第47句】:【 抢棺材奔命】埋怨人抢先。明代《金瓶梅》:“只落下兰香 在后边了,别了鞋,赶不上,骂道:你们都抢棺材奔命哩!把 人的鞋都别了,自穿不上。”

【第48句】:太阳地里点灯——不增光

【第49句】:老鼠吃浆子——只够糊口

【第50句】:【得罪了土地爷,养不活小肥猪】(谚)民间传说,土地爷专管家畜家禽。指要是惹恼了土地爷,就养不活小猪。比喻要办成事,必须处好有关方面的人事关系。

【第51句】:【种田的儿郎不顾衣】(谚)儿郎:泛指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人,只顾耕田种地,不怕弄脏衣服。指劳动者不怕脏。

【第52句】:【太阳从西边出来】见“日头打西出来”。

【第53句】:【不管兔子怎么叫,该种豆子还得种豆子】释义:比喻不管别人怎么说,事情还是照样做。“兔子”又作“野兔”。“豆子”又作“黄豆”。例句:育武拖着长腔不慌不忙地回答:“咱庄稼人有句俗话,不管兔子怎么叫,该种豆子还得种豆子。”

【第54句】:【 拨开乌云见青天】由昏暗转为晴朗。指情况好转,也指 醒悟明白。浩然《艳阳天》:“我保险,把押着的人一放,马上 就拨开乌云见青天。”

【第55句】:妈妈看着刚穿上新衣的我说:“哟!真好看。真是人要衣装,佛要金饰啊!俺小伟穿了这件衣裳,可真俊多了!”(山东·文登)

【第56句】:【盆朝天,碗朝地】(惯)形容东西放置无序,乱七八糟。

【第57句】:【光打雷不下雨】见“干打雷不下雨”。

【第58句】:【欲多伤神,财多累身】(谚)贪欲多损伤精神,财物多累坏身心。诫人清心寡欲。

【第59句】:鸳鸯戏水——成双成对

【第60句】:【红花虽好,也仗绿叶衬映】(谚)红艳艳的花朵再好,离开绿叶从旁衬映,也显不出它的光彩。比喻一个主要人物有大作为,总离不开得力人才相帮。 也作红花要有绿叶配。 好花需绿叶扶持。

【第61句】:河水不洗船——互不相关

【第62句】:【明人不做暗事】(谚)明人:光明磊落的人。暗事:背地里做的见不得人的事。指明人做事正大光明,绝不鬼鬼祟祟,搞阴谋诡计。 也作明人无暗事。 明人不做暗事,好汉不使暗拳。

【第63句】:【哈密瓜】“哈密瓜”外形金黄灿灿,肉质丰厚,芬芳诱人,香甜满口,扬名四海。新疆正好有个地方叫哈密,所以人们以为哈密瓜的故乡在哈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哈密瓜的故乡可不是哈密。哈密瓜的种植历史超过千年,它的故乡确实在新疆,但不是哈密,而是鄯善。鄯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绿水环绕,昼夜温差大,极适合甜瓜生长。鄯善瓜之所以变成哈密瓜,源于人们张冠李戴的误传。清代时,康熙皇帝封赏统治哈密的额贝都拉为哈密王。额贝都拉对清廷赐予他封号感激涕零,他亲自率领一个使团前来京城,以叩谢皇帝赐予的荣耀。出发前,特意从鄯善带了一大批鄯善甜瓜,当做送给皇帝的贡品。因为古代交通不便,那么遥远带来的瓜果自然非常珍贵,这种瓜果从来没有在京城出现过。康熙帝第一次吃鄯善甜瓜,感觉芳香扑鼻,味甘如蜜,于是赞不绝口,龙颜大悦。便问大臣:“这瓜享何贵名,产于何地?”大臣们从来没见过这种瓜,哪里知道它的名称呢。有一个大臣灵机一动,立刻回复皇帝说:“这瓜是哈密王上贡的,就是哈密瓜了。”自此之后,鄯善甜瓜便更名改姓,变成了“哈密瓜”。

【第64句】:【八匹马拉不回头】指固执。类似的:九牛拉不转。刘绍 棠《二度梅》:“但是,温良顺犯起犟脾气,十八匹马也拉不回 头;青凤更是铁了心,刀搁在脖子上也不改口。”

【第65句】:三伏天的高粱苗——节节上升

【第66句】:头顶灯草——轻巧

【第67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惯)小人:品行不好的人。度:推测。 君子:品行高尚的人。指以自己卑劣的心理去揣测道德高尚的人的心思。 也作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 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第68句】:屠夫的账本——血债累累

【第69句】:【凤凰落到老鸦群里】(惯)比喻优秀的人才或美丽的女子生活在贫穷、落后的人群中。

【第70句】:【力气是压大的,胆子是吓大的】(谚)力气是靠不断承受压力增大的,不承受压力就出不来力气;胪量是在惊吓中练大的,不经受惊吓就出不来胆量。指人的力和胆是在艰难险阻中不断增强的。 也作“压大的力气吓大的胆”。

【第71句】:【馒头】“馒头”是中国人的主食,特别是中原地区和北方。现在商品流通快捷方便,南方人也吃馒头,北方人照吃大米。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事物绀珠》记载“秦昭王作蒸饼”。萧子显在《齐书》中记载,朝廷规定太庙祭祀时用“面起饼”,即“人酵面中,令松松然也”。可见“发面”古已有之。有了发酵的面起饼,不愁没有馒头。但馒头的来历却出自《三国演义》。诸葛亮平蛮回到泸水,忽然阴云布合,狂风骤起,兵不能渡,回报孔明。孔明问孟获,获日:“泸水原有猖神为祸,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风平浪静,境内丰熟。”孔明日:“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有主意。”遂命行厨宰杀牛羊,和面为剂,塑成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后明人郎英《七修类稿》记:“馒头本名蛮头,蛮地以人头祭神,诸葛之征孟获,命以面包肉为人头以祭,谓之‘蛮头’,今讹而为馒头也。” 至清代,馒头的叫法发生了变化。北方把没有馅的称为馒头,有馅的称为包子。而南方则把有馅的称为馒头,无馅者也叫做“大包子”的。《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日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南方之所谓馒头者,亦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然实为包子。包子者,宋已有之。” 直到现在,馒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在北方,对没有馅的馒头,有称作“馍”、“卷子”的。在南方,对有馅的馒头,也有称作“面兜子”、“汤包”的。但,“馒头”之称南北皆通,而“馍”、“卷子”、“面兜子”、“汤包”都是地方性称谓。

【第72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赈灾义演会上,我看到有许多人为灾区捐款、捐物,便不解地问妈妈:“真有这么热心的人吗?”妈妈自豪地说:“当然有。这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河南·南召)

【第73句】:有一次,外婆来我家玩,妈妈诉苦说:“我整天做家务,累死人!”外婆同情地说:“杂事无功,累死长工。”(安徽·宣城)

【第74句】:妈妈见我本来正文案笑笑的,突然绷着脸不吭声了,就说:“你呀,真是一会儿骨朵儿,一会儿莲花。”(河南·孟县)

【第75句】:【害死人还看出殡的】(惯)出殡:把灵柩送往墓地。害了人还站在一边看热闹。指人丧尽天良,灭绝人性。

【第76句】:【只见得娶媳妇,见不得出丧】(惯)出丧:出殡。比喻只听得进表扬,听不进批评。

【第77句】:【口有蜜,腹有剑】(惯)指嘴上说得好听,心里暗藏杀机。 也作“腹中剑,口中蜜”。

【第78句】:顺了哥心失嫂意——难得两全

【第79句】:【逼牯牛下仔】要求苛刻,办不到。类似的:逼公鸡下蛋/ 逼鸡下金蛋。成语:强人所难。《艾芜短篇小说选》:“这简 直是逼着牯牛下儿啦!你们睁眼看着,这鬼地方会出一颗 半颗谷子么?要五斗米,不是要人家的命?”

【第80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见“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第81句】:【伏虎容易纵虎难】(谚)伏:降伏。指擒拿猛虎还算容易,放虎归山却大费周章。比喻对强硬的敌手,设计擒拿容易,捉了再放必定造成大患。 也作缚虎容易放虎难。 擒虎易,纵虎难。 捉虎容易放虎难。

【第82句】:【 放之四海而皆准】指普遍如此,实用于一切情况。海外 刘宜良《江南小语》:“竞争是现代企业最大的特色,达尔文 的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

【第83句】:【下毒手】(惯)指使出杀人或伤害人的狠毒手段。

【第84句】:吃虱子留后腿——小气

【第85句】:【穷时不走亲戚家,饿时不进萝卜园】(谚)人穷时到亲戚家,会让亲戚以为是来求助,受亲戚小看;萝卜通气开胃,消积食,人饿时吃萝卜,会越吃越饿。指人贵识趣。

【第86句】:【 蛇掏窟窿蛇知道】蛇掏窟窿做窝。蛇、谁,音近借用,窟 窿,也指纰漏。谓谁出了事情自己心里有数。西戎《赖大 嫂》:“这还用我说,蛇掏窟窿蛇知道!”

【第87句】:【使的憨钱.治的庄田】(谚)憨钱:大注的银钱。只要舍得花大价钱,就能买到上等的庄田。指要想置好产业,就不可吝惜钱财。

【第88句】:【猪八戒玩老雕——各好一路】(歇)老雕:猛禽,嘴成钩状。指各人有各人的爱好。

【第89句】:染坊里拜师傅——好色之徒

【第90句】:【宁扶旗杆,不扶井绳】(谚)旗杆是直的,可以扶起;井绳是软的,不能扶直。比喻帮人要帮有自强意识的人,不帮那些不能自立的人。

【第91句】:爸爸最爱读书看报,平时连字典都能看上半天。我对爸爸说:“您又不考学,读那么认真干吗?”爸爸说:“这叫书报为良友,知识自然有;鸟以羽毛为美,人以知识为荣嘛!”(吉林·汪精)

【第92句】:【远观不如近睹】(谚)指远距离观望不如近处观察认识得更全面。

【第93句】:落雪天喝冰水——从头凉到脚

【第94句】:【百万豪家一焰穷】(谚)豪家:富豪之家。任你是百万富豪人家,一场火灾会烧得精光。指水火无情,必须谨慎防范。

【第95句】:三眼枪打兔子——没有准儿

【第96句】:有一次,李叔叔叫他儿子小舟做一件小事,小舟眉头一皱,不愿干,走了。李叔叔说:“牛脑煮不烂,得多烧二斤炭。”(陕西·靖边)

【第97句】:【露口风】(惯)指从言谈话语中透露出某种不为人知的信息。 也作漏口风。 透口风。

【第98句】:小刚一边拧玉米棒,一边讲故事,讲到有趣时,不知不觉停下了手中的活儿。妈妈说:“怎么不拧了?口中讲古,手里摇橹嘛!”(重庆·巫山)

【第99句】:【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释义: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例句:俗话说:“出门观天色,进门看脸色。”牛茂盛看着曹老三一家人的举动,捉摸到有不测的风云。

16912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