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谚语俗语文案心语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脚上的燎泡——自己走的】(歇)指事情的不良后果,是自己造成的。 也作脚上的泡——自己走出来的。 脚上的茧子——自个儿走的。

【第2句】:【出污泥而不染】(惯)比喻在污浊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却不沾染坏习气,保持着高尚纯洁的品质。

【第3句】:【井深槐树粗,街阔人义疏】(谚)高原深井,树大根粗,这是北方的自然景观;街道宽阔,往来稀少,这是北方的人情写照。指景象壮丽,人情疏淡,这就是北国风光。

【第4句】:【露水见不得太阳】 释义:比喻存在不会长久。 例句:“嗨,小鬼子是露水见不得太阳,就要完蛋了!”

【第5句】:【又做巫婆又做鬼】(惯)巫婆: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业的女人。 比喻耍两面手法,兼有两种身份,赚取不义之财。

【第6句】:没钱时挨饿,有钱时耀阔.

【第7句】:【人没名难呼唤,地没名难送饭】(谚)人要是没个名,想呼唤他也难;地要是没个名,想给地里劳作的人送饭也难。指地和人一样,都必须有自己的名字。

【第8句】:【打蛇先打头】 释义:比喻打击敌人或坏人要击中要害。 例句:“打蛇先打头。”这是一句俗话。跟敌人斗争,要打就打在敌人的太阳穴上,陶家妈妈上午还说了的。

【第9句】:【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谚)要靠秀才们起来造反,无论多久也别希望成功。指书生气十足的人举事,优柔寡断,瞻前顾后,成功无望。 也作秀才造反,十年难成。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秀才造反,一世不成。

【第10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惯)任何时候都不改变自己的姓名;表示自己光明磊落,无所畏惧,对事情敢于负责任。 也作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行不更名,住不改姓。 行不改姓,坐不改名。

【第11句】:【绳打细处断】 释义:绳子的细处容易断,比喻薄弱的地方容易出问题。 例句:才才那时长得瘦猫儿似的,病闹个不停,人都说:“怕要绳打细处断”。

【第12句】:【失败乃成功之母】(谚)失败是孕育成功的母体。指事业的成功,往往是在汲取失败教训之后取得的。 也作“失败是成功之母”。

【第13句】:【破车之马,可致千里】(谚)指有狂力能把车拉破的马,就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比喻有魄力冲破旧规矩的年轻人,往往有异乎寻常的能力。

【第14句】:【人犯王法身无主】(谚)王法:国家的大法。人要是触犯了国法,就要受法律的制裁,自身也就失去了自由。指人要想保持自主自由,必须畏法守法。

【第15句】:沙石积在一起是座山。

【第16句】:【好人多磨难】(谚)指维护正义的人,往往因为主持公道而身受无理攻击,遭受种种磨难。也指有作为的人总不免经受许多坎坷。 也作“好人多难,好事多磨”。

【第17句】:【牛老了奸,马老了滑,兔子老了不好拿】(谚)牛老了拉犁就不老实,马老了跑路就偷懒,兔子老了就有藏身经验,不好捉拿。比喻人老见识广,待人处事就会圆滑世故。

【第18句】:【指桑骂槐】“指桑骂槐”是用来比喻看似在骂一个人或数落一件东西,实际上暗中在骂另一个人或数落另一件东西。那么,“指桑骂槐”与桑树和槐树有关吗? 传说在古代的时候,文武百官晋见皇帝得先穿过宫廷的庭院,因为是龙庭,多栽有带龙字的龙爪槐,这种龙爪槐的树枝,经常把他们的乌纱帽勾落。 官员心中有气,可树的名字中带有“龙”字,若对它唾骂便是犯上,只好对着一旁长得类似的桑树大骂出气。据说,这便是“指桑骂槐”的由来。

【第19句】:【乌鸦别笑猪儿黑】见“老鸹别嫌猪黑”。

【第20句】:【煽阴风,点鬼火】(惯)比喻暗中挑动,散布谣言。

【第21句】:【好酒不怕巷子深】见“酒好不怕巷子深”。

【第22句】:【不分青红皂白】 释义:皂:黑色。不分是非,不论曲直。 例句:“那‘小畜生’不分青红皂白,就夹脸一嘴巴……”

【第23句】:【骆驼下骡子——怪种】(歇)下:动物生产。本指怪异的变种,转指不肖的子孙。含责骂意。

【第24句】:【砍不倒大树,弄不多柴禾】 释义:比喻做事不花大气力,不能获得更多的成果。 例句:他们见姚士杰和郭世富两家大户都叫不到会场,只靠每年往出周借几斗粮的小庄稼户儿,去做什么呢?砍不倒大树,弄不多柴禾!细枝碎草,抵得什么?

【第25句】:【绿林好汉】现在“绿林”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集团。它源自西汉末年的绿林起义,当初,绿林起义具有反抗王莽新朝的积极意义。 王莽新朝时,残酷的暴政加上严重的饥荒,导致全国各地纷纷举行起义。 先后有王匡、王凤的绿林山(今湖北京山北大洪山)起义,被称为绿林军;有樊崇在莒(今山东莒县)的“赤眉军”起义;有南阳郡舂陵(今湖南宁远北)乡的汉宗室刘縯、刘秀兄弟两人不满王莽废除汉朝宗室的封号,不许刘姓人做官而发动的起义。他们和绿林军三路人马联合起来,接连打败王莽的几次进攻,声势越来越大。 公元23年,绿林军将士们认为,必须推选一个首领,才好发号施令,统一指挥。他们利用人们的正统观念,拥立破落贵族刘玄做了皇帝,恢复汉朝国号,年号“更始”。王匡、王凤为上公,刘绩为大司徒,刘秀为太常偏将军。因樊崇起义军纪律严明,规定谁杀死老百姓就处死谁,谁伤害老百姓就处罚谁,因此,深得百姓拥护。百姓们认为绿林军一个个都是好汉,于是,“绿林好汉”这个名词就传开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绿林好汉的英名被玷污,转义成占山为王的响马、反抗政府和抢劫财物的集团。

【第26句】:【不怨狼吃羊,是怨羊上坡】 释义:比喻颠倒黑白,不辨是非,错怪了人。 例句:他祖祖辈辈欺压七里铺人还不够!你倒好,不怨狼吃羊,是怨羊上坡。 心疼肚热,咋下得手打孩子?

【第27句】:【苍蝇见了血】(惯)比喻坏人见到了想要的东西而眼红。

【第28句】:【三十六计走为上】此语指事态无法挽回,别无妙计,只有一走了事。常言说: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走为上”确实是三十六计之一,排在最后一计。那么,是谁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组合成一句俗语呢? 据《南史·王敬则传》,南朝齐代,明帝萧鸾病情严重,生命垂危,辅国将军王敬则趁机谋反。明帝的二儿子萧宝卷当时正在东宫议事,派人上屋观望,见征虏亭大火冲天,王敬则大兵将至,萧宝卷吓得赶紧收拾行装准备逃走。有人报告了王敬则,王敬则自言自语,像是对着明帝父子说:“过去檀道济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就让你们父子赶快逃命去吧!”看来王敬则虽然谋反,但没把事做绝。

【第29句】:【打鸭子上架】见“赶鸭子上架”。

【第30句】:【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释义:镜:指照镜。不必在水里去照自己面容,而要从别人的反映里去真切了解自己。 例句:古者有语日:“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第31句】:【半夜吃黄瓜——不知头尾】(歇)指不知道事情的底细或经过。 也作半夜吃黄瓜——摸不着头脑。 半夜摸黄瓜——不知头尾。

【第32句】:【无粮不聚兵】(谚)没有充足的粮草,就不能聚集军队。指自古以来行军打仗,必须粮草先行。也泛指没粮食就无法举事。

【第33句】:【人多出圣人】(谚)圣人:品德极高、智慧极广的人,此处偏指智谋深远的人。指人多出智慧。也指群众中蕴藏着大智大慧。 也作人多是圣人。 人多出智慧。

【第34句】:【日长无好饭,客长无笑脸】(谚)指客居久了,主人就很难天天热情相待。

【第35句】:【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释义: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自取灭亡”又作“自损其身”。 例句:程少杰阴险地笑道:“赵力群嘛,他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我得到了最可靠的消息,明天方雷带他跟车,看来跟车是假,进京告状是真,就凭这一条,也该叫他们一起去见上帝。”

【第36句】:【不出门的聪明汉,不如周游的愚笨人】(谚)周游:游遍各地。聪明人不出家门,反倒不如到处游览的愚笨人有见识。指出外游览能增长人的智慧,开阔人的眼界。

【第37句】:【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38句】:【呼蛇容易遗蛇难】(谚)旧时民间传说,有术士能用咒语聚蛇遣蛇,一旦咒语失灵,蛇来不走,术士受害。比喻人招惹是非容易,排解是非却难。

【第39句】:【久旱遇甘雨,他乡遇故知】(谚)甘雨:对农作物有利的雨水。故知:老友。指在异乡遇上了老友,如同旱久得甘雨。

【第40句】:【晌午吃晚饭——早些哩】(歇)晌午:中午。指时间或事情还早得很。

【第41句】:【是药能治病,当今无死人】(谚)如果说,只要是药就能把病治好,世上就没有死人了。指服药不能包治百病。

【第42句】:【知其一,不知其二】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43句】:【有他不多,没他不少】(惯)指某人无足轻重,可有可无。 也作“有他不多,短他不少”。

【第44句】:【老虎屁股上搔痒痒】 释义:比喻触犯强者,干危险的事。 例句:咳,你这里“老虎屁股上搔痒痒”,大事办不成,光赚些祸害来家,除了自己挨打外,你还能治人怎么的?

【第45句】:【二齿钩挠痒痒——是把硬手】(歇)二齿钩:一种头端有两个齿的钩子。比喻人是强手、能手。常含赞扬意味。

【第46句】:【碰了一鼻子灰】(惯)1比喻遭到拒绝或斥责,感到尴尬、没趣。2比喻受到打击。 也作抹一鼻子灰。 撞了一鼻子灰。 惹了一鼻子灰。

【第47句】:【草膘料力水精神】 释义:吃草能使牲口长膘,吃料能使牲口增力,喝水能使牲口存精神。 例句:如果黑夜喂不好,牲口就要受伤,一夜要喂五六次,我有的工夫一次接一次,直喂到天亮才算。这吃草料饮水还有讲究,常言说:“草膘料力水精神”。

【第48句】:【挨金似金,挨玉似玉】(谚)挨:靠近,接近。靠近金的就会像金,靠近玉的就会像玉。犹言近朱者赤。比喻经常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品行、才能等自然会很好。

【第49句】:【西红柿】“西红柿”是人们非常喜欢吃的一种外来蔬菜。那么,外来蔬菜多了,为何单探西红柿之源呢?因为西红柿有个典故。 国外传人的东西,一般用“胡、番、西、洋”来表述,并与国产相区别。 “西红柿”最初叫“番茄”,现在还有“番茄酱”美食。顾名思义,它来自番邦,大约在明代时传人中国。最初称为“番柿”,后来又叫“西红柿”,因为它的形状酷似柿子,颜色是红的,来自西洋的缘故。 据记载,它的老家在南美洲秘鲁的丛林幽谷之中,它的枝叶上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所以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误认为是有毒植物,艳丽的果实竞无人敢吃。当地印第安人认为只有狼才敢吃它,于是给它取名为“狼桃”,警示人们不要误食。直到十七世纪有个法国画家先写下了遗嘱,然后冒死吃了一只“狼桃”。他虽然尝到了酸甜可口的美味,但想到种种可怕的传说,仍躺在床上心惊肉跳,等候死神的降临。过了大半天,他仍旧活着,便立即爬起来把遗嘱烧掉,兴冲冲地出门告诉亲友们,“狼桃”无毒可以吃,且味道美极了。这一举动不亚于鲁迅笔下的第一个吃螃蟹者。这件事广泛传开,许多科学家对番茄进行研究,证明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果实。从此,番茄风行全球。

【第50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释义:在天气最冷和最热的时候进行锻炼。 例句:早先在院子里芭蕉叶上练字,后来砌了一堵砖壁粉墙,常在上面练习草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几年一过,自成~体,果真是“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第51句】:【庸人多福】(谚)旧指平庸无为的人平安长寿多福气。 也作“庸人多厚福”。

【第52句】:【开弓不放箭】(惯)比喻只造声势而不行动。 也作“只拉弓,不放箭”。

【第53句】:【理发店的三色转灯理】发店是统一的三色标志,一般都有一个玻璃圆筒.里面绕着红蓝白三色相间,不断向上旋转的条形彩柱。这种标志,在全世界通用。那么,它是怎么产生的呢? 据说,在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巴黎有一位革命者被敌人追捕,跑到一家理发店躲藏。敌人追到理发店时,理发师傅们在敌人面前说东道西,巧妙机智地保护了那位革命者。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法国政府为了表彰理发店工人对革命的贡献,便在理发店门口装饰其象征法国国旗上红蓝白三色的彩柱。这是对理发店的最高奖赏,也是理发店的荣耀。后来世界各地的理发店认为这种彩柱很好看,也很醒目,就纷纷效仿。

【第54句】:【牵着不走,打着走】(惯)比喻好言相劝不听,被强制或受到惩罚才肯听从。

【第55句】:【哪个庙里没有屈死鬼】(谚)屈死鬼:含冤负屈而死的鬼魂。任何一座庙里都有屈死的游魂。指到处都有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人。 也作哪座庙里没有屈死鬼。 哪个庙都有替死鬼。

【第56句】:【赖象嗑瓜子——眼饱肚中饥】(歇)指所追求的人或物,眼睛能看见却得不到满足。

【第57句】:【拿到一根金刚钻,胜过一箱铁钉子】 释义:比喻要抓住主要的,重要的。 例句:你可挑拣那大而珍贵的,捉住一个打铁的,顶一群小炉匠;拿到一根金刚钻,胜过一箱铁钉子。

【第58句】:做做力出,缩缩病出。

【第59句】:【两袖清风】“两袖清风”比喻为官清正廉洁。此词确实源自清官。 明朝时候,在外居官的臣子如果有机会奉旨进京朝见皇帝,都要带上许多当地的“土仪”(即土特产)去献给皇帝和朝中权贵。当时有位著名的清官叫于谦,在外省当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有一次,于谦也奉命进京面见圣上,但他既不张罗礼物,也不采办“土仪”,而是准备空手前去。有人问他什么缘故,于谦作了一首诗回答:“绢帕蘑菇并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诗中“绢帕”、“蘑菇”、“线香”借指土特产,“阊阎”借指老百姓。为了避免老百姓议论,黎民指斥,于谦做到了“为官不扰民”。后来,人们就把居官清正、一尘不染赞颂为“两袖清风”。

【第60句】:【求人者常畏人,受人求者常骄人】(谚)求人的人常有一种畏怯的心理,接受人求助的人总有一种傲慢的心理。指求人帮忙和答应帮别人忙,心态迥然不同。

【第61句】:【弄鬼捣棒槌】 释义:比喻耍花招欺骗人。 例句:如果你们想欺骗我们,或者弄鬼捣棒槌,睛天不见阴天见,吃不了统统叫你们兜起来。

【第62句】:【人少好过年,人多好种田】(谚)过年,人少了可以多享受;种田,人多了自然收效快。指享受时人宜少,干活时人宜多。 也作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 人多好做活,人少好吃馍。

【第63句】:【做耳目】(惯)比喻替人刺探消息。

【第64句】:【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俗语是指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成功。尤其是在科学实验中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打退堂鼓,要迎难而上,知难而进,据说农药“六六六”就是因为失败666次后而研制成功的。 据考证,它源于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山海经·海内经》中说鲧偷了天地的息壤(可以生长的土)来堵挡洪水,没有成功。天帝命祝融杀死了鲧,但他虽死犹生。《归藏·启筮》云:“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是以出禹。”这几句话是说“禹是从鲧肚子里出来的。他的父亲死后三年尸体不腐,最终剖腹产生出儿子禹。”这正说明了这个失败的英雄壮志未酬,精神不灭,他把不屈的奋斗精神传给了下一代——禹。而禹就是在总结上一代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艰苦不屈的奋斗,“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的方法制服了洪水,获得了成功。鲧失败了,而鲧生出了禹,禹成功了。后人正是根据鲧禹治水神话中“失败生出了成功”这一传说,总结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俗语。

【第65句】: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第66句】:【真桐油不晃荡,真财主不露相】(谚)指真正的财主不露富,就像真正的桐油不会晃动一样。

【第67句】:【闲来置,忙来用】(谚)平时有空不妨置办下些器物,到急用时就可从容使用。指凡事预为之备,就不会事到临头慌手慌脚。 也作闲了置,忙了用。 闲时准备忙时用。

【第68句】:【化干戈为玉帛】(惯)干戈:武器。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比喻平息战争或争斗,实现和平。

【第69句】:【七口子当家,八口子主事】(惯)指大家都想当家主事,都想让别人听自己的。 也作“七口当家,八口主事”。

【第70句】:蜂多出王,人多出将。

【第71句】:【故土难离】(谚)故土:世代定居的故乡。指人总是留恋生养自己的家乡土地,不舍得离开。

【第72句】:【执法如山】对刚直不阿、秉公执法的法官,人们赞誉他们“执法如山”。 这个说法是从何而来呢? 唐中宗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冬十一月,太平公主赴雍州游玩,相中了当地寺院里的一盘水磨,未经寺院和尚同意,即吩咐随从运往京城,归为已有。 寺院和尚迫于太平公主的权势,不敢当面阻拦,立即告到雍州司户李元绒那里。司户是个比七品芝麻官还要小的小吏。但李元绒不畏权势,公正刚直,当即受理此案。经查,该水磨确系寺院合法财产,太平公主无权霸占。 随即将水磨判归寺院;这一判决,吓坏了李元绒的顶头上司,一向趋附权贵的雍州刺史窦怀贞。 他即刻命令李元绒将水磨改判给太平公主。李元绒对这种恃强凌弱、媚上斯下的行径无比愤慨。二话不说,当即挥笔在原判决书的空白之处写“南山可移,此判无动”八个大字,坚决维持了原判。后世将这八个字逐渐浓缩成“执法如山”四个字。

【第73句】:【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歇)裹脚:指裹脚布,旧时妇女用来裹脚的长布条。本指懒婆娘的裹脚布既长又臭,转讥人文章或讲话等很长却又空洞无物,令人厌恶。 也作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裹脚布——又臭又长。

【第74句】:【毒蛇黄鳝分不清】(惯)黄鳝:鱼,像蛇而全身无鳞,黄褐色,有黑色斑点,生活在水边泥洞里。比喻分不清好人坏人。

【第75句】:【老虎戴念珠,假装善人】 释义:念珠:数珠,佛教徒诵经时用来计算次数的成串的珠子。比喻伪装成好人。“戴”又作“挂”。“假装”又作“假充”。 例句:韩宝根又说:“钱万利是老虎戴念珠,假装善人。咱使他的钱,就等于用他的高利贷呀!”

【第76句】:【惜子如杀子】见“惯子如杀子”。

【第77句】:【大丈夫能屈能伸】(谚)指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汉既能受得了委屈,忍辱负重,也能在得志时施展抱负才华。劝人暂作退让之话。

【第78句】:【翅膀硬了】(惯)形容人长大或成熟,长本事了。多含贬义。 也作翅膀长硬了。 翅膀管儿硬了。

【第79句】:【娼妓】“娼妓”指卖淫的女子。娼妓本义并非如此,“娼”和“妓”原本不是双音节的词,娼是娼,妓是妓,只是娼和妓的本义比较接近。古时娼与倡相通,《说文解字》解释说:“倡优,女乐也。”指从事歌舞的女艺人。 妓与伎通,《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妓,女乐也。”可见,娼与妓最初都是指歌舞女艺人。后来,娼和妓的词义发生了转变,均指卖淫的女子,并合二为一,称为“娼妓”。 “娼妓”源于春秋时期。据《战国策》记载:“齐桓公宫中七市,七闾七百,国人非之。”有记载解释说,这就是指齐国相国管仲开设的公营妓院,所收取的钱财都归国库所有,用于军费开支。这种说法被后人接受,清人纪的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娼族祀管仲,以女闾三百也。”因此,明清时扬州等地的妓院里供奉的祖师爷就是管仲。妓院里不仅设有管仲牌位,妓女们还要给管仲叩头烧香,以祈生意兴隆。从此,一代名相管仲,名誉受损,留下此业被后人诟病。

【第80句】:【六月里的梨疙疸,有点酸】 释义:梨疙疸:指未成熟的梨。形容人迂腐,扭捏作态。 例句:咱说你这个人呀,可是个好人,就是六月里的梨疙疸,有点酸。

【第81句】:【不为良相,当为良医】(谚)良相:为民造福的好宰相。指一心为民谋福的人,应有宏伟的志愿:当不上好宰相,定要当个好医生。

【第82句】:玫瑰在花园里开放,英雄在人民中成长;树木从泥土中吸取养分,英雄从人民中得到力量。

【第83句】:【小错护短,大错不远】(谚)护短:对缺点或过失加以袒护。指护短的行为只能助长错误的发展。

【第84句】:【龟通海底】(谚)指龟潜入水中,可以直通到海底。比喻出入衙门的有钱人,可以打通关节,买通官府,上下钻营。

【第85句】:【冷锅里爆出了热栗子】(惯)比喻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或时候出了问题,或听到了从未听说过的事。

【第86句】:【晴天要备阴天伞,饱时要备饥时粮】 释义:比喻有备无患,也指防患于未然。也说“暖备寒衣睛备伞”。 例句:“俗话说,晴天要备阴天伞,饱时要备饥时粮。”

【第87句】:【麒麟送子】“麒麟送子”是古代一种生育观念。据说,祈祷麒麟的出现就能够得到儿子,保证香火的顺利传递。这种风俗源自孔子的诞生。 麒麟,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着祥瑞,最早出现在《礼记》中,与凤、龟和龙并称为“吉祥四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介绍麒麟的:麒麟分雌雄,雄的名麒,雌的名麟,性情温和,从不伤害人和牲畜,更不任意践踏花草,因而被人们称为仁兽。它的形状像鹿,尾如牛尾,雄的长独角,雌的没有角,口中可以吐火,声音如雷声。它的出现能给天下带来太平,给人们带来好运,使家族人丁兴旺。因而在民间有麒麟送子的说法。 据传,孔父和孔母只有一个儿子,腿脚有疾病,活动起来不方便,不能继承祀事。夫妻二人感到非常遗憾,想再生个儿子,于是到尼山祈祷,希望能再为孔家增加人口,保证孔家香火能永不熄灭。有天夜里,一头麒麟踱进阙里,举止优雅,不慌不忙从嘴里吐出一方帛,上面写着文字:“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王,徵在贤明。”第二天麒麟不见了,孔家有个孩子呱呱坠地,这就是仲尼,于是麒麟送子的消息在民间也就传开了。哪家有不育的妇女,就扶着载有小孩的纸扎麒麟在庭院或堂屋里转一圈,就能喜得贵子了。这一传说,代代相传,至今还能看到“麒麟送子图”。

【第88句】:【脑袋掖在裤腰带上】(惯)比喻冒着生命危险做事情。也形容人勇敢,不怕牺牲。 也作脑袋拴在裤腰带。 脑袋挂在腰带上。 脑袋掖在腰里。

【第89句】:【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谚)金刚钻:用金刚石做钻头的钻子。 手里没有金刚钻,就不敢包揽修补瓷器的活。比喻人没有某项特长,就不敢贸然承担某项任务。 也作怀里没揣金刚钻,不敢揽那破瓷碗。 手里没有金刚钻,不敢揽这瓷器活。

【第90句】:【近水楼台先得月】 释义:靠近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先得到好处。 例句:凤琴真有这样的钟爱之情,为什么不单独寄信给他?掺在大家的信中,那些整天守在场子里的疯姑娘们,安能不来个“近水楼台先得月”,把给他的信拆开呢?

【第91句】:【鹅子石塞床脚——不稳】(歇)鹅子石:即鹅卵石,一种表面光滑的卵石。本指用鹅卵石垫床脚不稳固,转指事情不稳妥。

【第92句】:【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歇)张飞穿起针线来,睁大眼睛瞪着针头的小孔。形容惊讶、惊奇或发呆、发愣。也形容惊恐、害怕。

【第93句】:【求出来的雨点是不大的】(谚)向神灵求雨,降下的雨点不会大。 比喻向别人求助,是不能彻底解决自己的困难的。

【第94句】:【光吃炒豆不炸锅】 释义:比喻只得到好处,不花一点代价,不受一点损失。 例句:我一句话给你点透吧,马主任又想来一个光吃炒豆不炸锅,光夺城池不损兵,对不不寸?

【第95句】:【勤生财,俭治家】(谚)勤苦就能创收,这是生财之道;俭省就会有积蓄,这是治家之方。指勤与俭是生财治家的法宝,两者不可缺一。

【第96句】:【官不修衙,客不修店】(谚)衙:公府衙门。当官一任三年,任满随即调离,故不修衙门;旅客随住随走,任凭旅店破旧,也绝不维修。 指临时应付的差事,不会作长远打算。

【第97句】:【公众马,公众骑】见“大家马儿大家骑”。

【第98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释义:“晴”与“情”谐音。比喻彼此毕竟有情谊。 例句:他走的时候,没见到她来给他送行,心里恨恨的;可是,当他登上飞机的舷梯,回头望时,她出现在机场的入口处,向他挥手,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

【第99句】:【过河拆桥】“过河拆桥”这一俗语用来比喻达到目的后,抛弃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属于一种忘恩负义、晶行不端的行为。典出元朝。 《元史·彻里帖木儿传》记载,元顺帝至元元年,朝廷首议罢科举。参政许有壬是科举出身,因此坚决反对。太师伯颜大怒,第二天在崇天门宣读罢科举的诏书时,专门让许有壬做了听诏的班首。许有壬害怕招致祸患,于是勉强答应了。治书侍御史普化讥笑他说:“参政可谓过河拆桥者矣。”自此赋予“过河拆桥”新的含义,至今未变。

167670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