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语言分析
【第1句】:诗人生平
徐志摩1896-1931,原名徐章序,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1918年上海沪江大学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后为见卢梭赴伦敦剑桥大学,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兼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3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发起组织新月社。1924年泰戈尔访华,他主动担任翻译,并随他访日。1927年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及《新月》书刊。1931年任《诗刊》主编。11月19日由南京飞往北平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第2句】:写作背景
“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即英国剑桥大学的简称。该校创立于1209年,由数十个学院组成。1921年至次年在那学习,写了《康桥再会吧》。1925年去欧洲漫游后,作《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再次出游日、美、英等国,11月写下《再别康桥》。
【第1句】:诗人把“康桥”视为“难得的知己”,“生命的泉源”,精神依恋之故乡”,《再别康桥》选取康桥有代表性的景色构成意象来表达他对母校的热爱和依恋。
一是“金柳”,河畔的柳树,被夕阳染成金色,像盛妆的新娘,艳影倒映在剑河的波光中,也荡漾在诗人的心头。
二是绿油油的“青荇”,在康河清澈的柔波中,似在向诗人招手,诗人也甘做一条这样的水草。
三是“清泉”,在榆荫下像是天上的彩虹,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四是:“长篙”,撑着满载星辉的小船,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去寻梦,去放歌。
【第2句】:意境美:
“但我不能放歌”,多情自古伤离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从夕阳西下,到满船星辉,诗人在康河已留连多时,但终有一别,还是轻轻的来,轻轻的走,悄悄的来,悄悄走吧,连夏是虫也为我沉默,免得离人更伤感。挥一挥衣袖,悄悄地再别康桥。
诗第1节,三次用“轻轻”,后两节,三次用“悄悄”,更加渲染了不忍离别而又不得不别的气氛,产生了轻柔飘逸之美。
【第3句】:《再别康桥》结构美:
全诗7节,每节4行,每行6至8个字,双行首字都低一格,诗句均齐中又有变化。
【第4句】:音乐美:
【第3句】:语言分析:
节奏每句多为三拍。用韵细密精巧,产生了和谐回环之美。
全诗的韵,是双线交织或勾连的。节内双行各自都押韵,基本上每节换一韵。
单行则比较灵活,有的在节内押韵,如第6节单行的“放歌”同“沉默”,与双行的“笙”同“康桥”交错编排;有的节与节之间前后勾连,如第1节的“招手”,与第2节的“金柳”,第2节的“艳影”与第3节的“青荇”。
双行与单行之间有时也前后承接相联,如第4节末行的“梦”与第5节的开头的“寻梦”,第5节末行与第6节首行的“放歌”,第6节两个“沉默”的顶真,第1节与第7节首尾的反复和照应,都构成了音乐的美感。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抒发的是什么呢?三句话概括:是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意是主观思想感情;境是诗内描写的客观景物。何谓意境?是人物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的融合,且形成一副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画面,既称为有意境。当然我们欣赏徐志摩的诗和欣赏别的诗一样,需要调动对生活的积累,需要调动我们对知识的积累,然后我们一节节的讲这首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诗若分析的话,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还有,还加上一句,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彩霞给我们一个印象,就是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所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为这个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句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的非常形象。当然他的手法是比拟的手法(拟人、拟物),与第三句话合在一起讲,"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一句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再次,我觉得它不是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的,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第二句是化客为主,第三句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三个方面: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我们欣赏诗也是从形象入手,来逐渐接受诗人的心灵的。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一片红光,是实写。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那么这个梦引起我们什么感觉呢?这使我想起了闻一多先生纪念它的长女夭折时写的一首诗。他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大家知道梦时美好的,钟时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他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节,既然谈到梦,那么这次再来康桥,再回母校,是不是来寻梦的呢?"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处放歌。"这句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的两年,悠哉悠哉。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最好的诗诗第三句诗。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句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悄悄是离别的笙萧"是暗喻的手法。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萧"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歌讲究精练,为什么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这不是浪费语言,而恰恰是他的重点。
其实"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的语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再如苏轼的词《江城子》,他回忆他的妻子王弗死后的十年,回忆他们相见的时候"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此处无声胜有声",还有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使用反衬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开,可惜好友欲离我而去。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下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内。"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往往用在评价诗,意思诗不说愁,却把愁表现得最为恰当,看着朋友走掉,长久孤立的站着,表现感情的深厚。如王维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即抒情"。所以"唯见长江天际流"能引起我们很多的遐想,又如利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要能让我们产生联想的诗就是好诗,这些都告诉我们欣赏诗要调动我们知识的积累,像形、相似的诗能在头脑中产生,用此来理解新诗。写得好都是诗人生活经历的提炼和升华,换句话,我们通过生活的桥梁可以达到诗人的心灵。例如,刚离开父母的学子读《再别康桥》是不是更有感觉?为什么"沉默时感情最深"呢?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达时飞机、船都已走了,但送别的人伫立不动,若有所思。结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康桥尚且如此,诗人何以堪?实际反衬了诗人对康桥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
第七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认为"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以上才是深入理解了这首诗。
再粗略讲一下,《再别康桥》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新旧诗派的"三美",即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音乐美是徐志摩最强调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后一句是反复的,加强节奏感,且其中的词是重叠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再者每句诗换韵,因为感情是变化的,所以不是一韵到底的。再是音尺,"轻轻的我走了",三字尺,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泼好动的性格,再是压韵。所谓建筑美,【第1句】:三句诗排在前面,【第2句】:四句诗低格排列,空一格错落有致,建筑有变化;再者一三句短一点,二四句长一点,显出视觉美,音乐是听觉,绘画是视觉,视觉美与听觉美融通,读起来才会感觉好。再谈到绘画美即是词美,如"金柳""柔波""星辉""软泥""青荇"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动态感和柔美感。
这三者结合起来,徐志摩追求"整体当中求变化,参差当中求异",显示出新月似的特点和个性,所以我概括为:柔美幽怨的意境,清新飘逸的风格。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第1句】:3行稍短,【第2句】: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人闻一多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离骚》教学设计及语言分析
引导语:《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一朵璀璨的奇葩,其文学地位唯有司马迁的《史记》可与之一比,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主要主要的学习目标是: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离骚》教学设计及全文语言分析。
《离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能力
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运用的效果
了解《离骚》语言风格特点,理解文章节选部分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鉴赏《离骚》中的诗句,学习屈原忧国忧民、追求美政的高尚品德
鉴赏诗歌的比兴手法
难点
引导学生掌握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特征,体会诗歌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端午节快要到了,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这个习俗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今天,我们追溯历史的长河走近屈原,通过学习《离骚》来认识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知人论世—屈原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者.其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等约23篇.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据《史记•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屈原曾辅助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订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以”–“之”–“兮”,参差不齐,长短不拘,辞藻华美,对偶工巧.
从汉代开始,《楚辞》成为了屈原﹑宋玉等人作品的总集名,西汉刘向辑.《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2490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有常被举作屈原全部作品的总称.在文学史上,还常以“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板书】鉴赏语句,以意逆志
【点拨】研讨与练习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节选第一段的学习:主要通过鉴赏这两句诗展开问题探究,重点词语是第一句的“太息”和“哀”和第二句中的“朝谇而夕替”.
解释句意和词义
謇(jiǎn)蕙(huì)偭(miǎn)溘(k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声声叹息掩面拭泪,哀伤百姓生活的多灾多难.)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suì)而夕替.(我虽然崇尚美德而约束自己啊,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
【第1句】:想一想﹑议一议﹑小组内交流,推选代表发言
①首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就是说他声声叹息掩面拭泪,那他为什么流泪呢?
明确:哀民生之多艰,为国家为百姓而感到忧愁,为国计民生感到深沉的悲哀.
②屈原说自己“朝谇而夕替”,造成他的不公平遭遇的原因有哪些呢?
学生小组讨论,必须做到言之有理,一切分析从诗文出发.
明确: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崇尚美德,洁身自好.)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怀王贤愚不分,荒唐昏庸.)
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群臣嫉贤妒能,诬陷忠良.)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世俗之人投机取巧,违背道义,歪曲事实,互相苟合取悦他人.)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③由此可见,这是一个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腐朽社会.那么屈原面对这种黑暗的政治现实,他的心情如何?
明确: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忧愁郁闷)
④屈原连用两个表达苦闷的词,可见他内心忧闷之深.他为自己的遭遇悲愤万端,那么他会改变自己的初衷,与那些奸诈群臣同流合污吗?(没有)
他的态度如何?请用原文的话回答.
明确: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政治越是黑暗,屈原越是忠贞不屈,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宁愿突然死去也不愿做出世俗小人的丑态,只因他崇尚美德,虽九死未悔.正是这样,才更能够表现屈原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他的愁不是为自己而愁,而是为国家而愁,为民生而愁!
⑤但是他内心的忧伤与苦闷依然是难于排解.那么屈原是怎么样平衡自己的内心?同学们可以看接下去的四句话.在这四句话中屈原分别写了什么?
明确:鸷鸟,前世,方圜,异道.自己和群臣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正如鸷鸟和群鸟是不同的,方和圆不可能相合,何况道不同,就更不能相安.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⑥屈原虽然遭受了不公平,但是他能够暂时地“屈心而抑志”,是什么在支撑着他?他强大的精神力量来自哪里?
明确: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屈原要以前圣为榜样,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这本来就是前世的圣人所推崇的,这是屈原强大的精神支柱,前世的明君贤臣,就是引导他追求进步政治理想的活生生的例子.屈原到死都念念不忘他的“美政”,即君明臣贤、选贤举能,死了也要和历史上的明君贤臣比肩而立.
⑦既然屈原有如此强大的精神支柱,为了追求理想,九死未悔,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了跳江呢?
明确: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
⑧由第一段分析《离骚》的艺术特色.
明确:(1)含蓄的比兴手法的运用.
灵修(君王),娥眉(美德),众女(造谣中伤自己的朝臣)
鸷(诗人自己),鸟(群臣)
(2)对偶句式的运用.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上下句内部各自构成对偶;上下句之间也构成对偶.)
补充:
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寓于某一物上,也就是“移情于物”,这种方法在古典诗词中广泛运用,在政治不清明的时代,借用“移情”,可言难言之语,抒难抒之情.
“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东汉王逸
《诗三百》好的作品,都是写实感.实感自然是文学主要的生命,但文学还有第二个生命,曰想象力.从想象力中活跳出实感来,才算是极文学之能事.就这一点论,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只前无古人,截至今日止,仍是后无来者.——梁启超《屈原研究》
【第2句】:课后延伸:由屈原之死所想到的
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文章,小组之间交流.
离骚语言分析
参差不齐的文案形式
《离骚》吸取楚地民歌的语言特点,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句式,把句式加长,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屈原不仅采用灵活变化的民歌句法,又在此基础上吸收了战国时散文的句法,在作品中使用了“路漫漫”、“长太息”等,从而创造了一种节奏分明而参差错落的杂言句式。
《离骚》中出现了不少“言对”,即工巧的对偶:“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还出现了一些“事对”,就是上下句所用的典故相对:“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但是这类文案在屈原作品中仅占少数,参差错落的文案占着绝对的.优势。
从节奏效果看,《诗经》倾向于整齐匀称,屈原的作品倾向于参差错落。一般来说,《诗经》中的诗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句中是二二节奏;《离骚》的典型句是【第5句】:六字句,句中常常是三三或三二节奏。“四言简质,句短而调未舒;七言浮靡,文繁而调易杂”。
《离骚》既非四言,也非七言,而是句式灵活多变的自由体,“折繁简之衷,居文质之要”,语言节奏自有独到的妙处。交叉使用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九字句,通过字数的增加与减少,有意造成跌宕起伏的语言节奏,形成《离骚》特殊的语言节奏美。
错落变化的文案结构
《离骚》与《诗经》的区别在于,当上下两句有可能形成对偶的时候,《离骚》有意识地变换词语的结构形式,使之具有错落之美,如“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蜿蜿”与“委蛇”是叠音词与连绵词相对,“掩涕”与“浪浪”是词组与叠音词相对,对应的词语或词组结构发生变化,是为了使语言形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诗歌语言的节奏变化。
《离骚》“乎”和“于”的用法,很能说明屈原有意追求错落的特点。“《离骚》语法,凡二句中连用介词‘于’‘乎’时,必上句用‘于’,下句用‘乎’,‘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胥其例也。”
《离骚》大量使用双音实义二字结构,大量使用连绵词:耿介、謇謇、冉冉、郁邑、岌岌、菲菲、歔欷、逍遥、相羊、周流、啾啾,等等。双声、叠韵、重言,错杂相间,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调美。
“兮”字的普遍使用
“兮”字在屈原的作品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离骚》中即普遍使用。
“兮”字并非《楚辞》所独有,在北方文学中也较早地、大量地使用,“十五国风”中除《秦风》外,十四国风中都有“兮”字出现,而且多达236次。《诗经》中的“兮”字一般是用在句末,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兮”字的典型句式;还有用在句中的文案,如“宽兮绰兮”、“伯兮朅兮”,但是这样的用法相对来说只占少数。
到屈原的作品,“兮”字用得更为广泛,而且有比较严格的规律性,用“兮”虽然不是屈原作品的特长,但是用得奇特、富有创造性并因此成为屈原作品语言形式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屈原划时代的创造。
从《离骚》来看,两句用一“兮”字,用在奇句末尾,这种用法对调整诗歌节奏起着很大作用。“兮”本来是个语助词,许慎说:“兮,语所稽也”,段玉裁说:“语于此而少驻也,此与‘哉,言之间也’相似”。从屈原作品使用的情况看,“兮”都是语气助词,如果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于语气词“呵”。
郭沫若、闻一多认为“呵”是“兮”字的本音。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凡今本《老子》的“兮”都写作“呵”,证明郭、闻二位先生的推断是有根据的。如此“兮”字的作用主要是强化情感、延长音节、调整节奏,增强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白居易讽谕诗的语言分析
白居易诗一向被称为“浅切”(李肇《国史补》卷下)、“俗”(苏轼《祭柳子玉文》,《东坡前集》卷三五),甚至有“老妪能解”之说(惠洪《冷斋夜话》)。这些评论和传说都是就白诗的整体印象而言,而且有夸大贬斥之意。“老妪能解”更明显出于宋人臆造,与白诗的实际情况完全不符。白诗按照作者本人所划分的类别,其语言运用和风格也存在着一定区别。其中,在语言斟酌上用力最多的,当属讽谕诗和长篇排律(当然,与白居易的艺术天性更为吻合、写得最为优美的应该是《长恨歌》、《琵琶行》等长篇歌行);写得比较随意的,则是闲适诗和其他律体诗。
讽谕诗按诗体原分为两部分:“古调诗五言”和“新乐府杂言”,被作者本人分别编入《白氏文集》的卷【第1句】:二和卷【第3句】:四(1)。讽谕诗被作者视同谏章,“上以广宸聪,副忧勤,次以酬恩奖,塞言责”(白居易《与元九书》,《白居易集》卷四五),其直接言说对象为君主和整个官僚阶层,由作者赋予了这样严肃的意义,在语言运用上当然不可能十分随意;除了体现作者的言责和思想外,还必须能够体现合于作者词臣身份的远高于一般水平的文学修养,在文采上至少不能输于其他文人诗作或章奏表状,此外还要合于官场交际和政治话语的规范(2)。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它的政治和文学效果。
白居易在《新乐府序》中对语言运用提出过明确要求:“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新乐府序》全篇其实都是言必有据,这里提出的质、径、直、切四条标准都有来历,其涵义与所谓“俚俗”绝不相同。《荀子性恶》称:“少言则径而省。”《论衡正说》有所谓“径直之文”。《汉书司马迁传》称司马迁有良史之才,“辩而不华,质而不俚”(3)。《文心雕龙明诗》称古诗“直而不野”,“怊怅切情”,《体性》赞赏“辞直义畅,切理厌心”,《比兴》谓“比兴虽繁,以切至为贵”。根据以上典据,可知“质”的意思是质实、真实,“径”的意思是不费言、不迂曲,“直”的意思是坦直真率,“切”的意思是表达(包括运用比兴等手法)真切易晓。这四条标准都是就文人创作传统而言,并且以某些经典作品为典范。它所排斥的,仅仅是文人创作传统中的另一类华丽、空洞、繁缛、迂曲的风格;不但不排斥典雅庄重的风格,相反,恰恰要以它的方式努力达到这一风格。此外还应注意,《新乐府序》所言还不能涵括讽谕诗中的另两卷五言古诗,五言古诗中由于包含大量兴寄体作品,其风格当然更显得古雅典重。
这种风格要求直接体现在讽谕诗的修辞和语言选择上。与人们可能有的.“俗”的印象相反,讽谕诗中大量使用了来自经、史、子及前代诗文的典故和书面成语。有些作品为追求特定效果,几乎句句有经典来历,如《贺雨》。当然,《新乐府》中也有少数作品几乎不使用典故,如《卖炭翁》、《阴山道》、《紫毫笔》。但这样的作品数量极少,不能代表讽谕诗的总体情况。以下是对讽谕诗中五言古诗与新乐府杂言两类作品使用典故(事典)和书面成语(语典)情况的统计结果:
五言古诗,共122篇2894句。使用典故或引用经典完整思想的,为177例;其中《左传》9例,《论语》9例,《庄子》5例,《战国策》5例,《礼记》15例,《史记》32例,《汉书》16例,《晋书》7例(其他略)。下面给出《左传》的用例:
《杂兴三首》:楚王多内宠。(昭七)吴王心日侈。(哀元)伍员谏已死。(哀十一)《赠樊著作》:虽有良史才。(宣二)《感鹤》:况乘大夫轩。(闵二)《赠内》:冀缺一农夫。(僖三十三)《寄唐生》:功高虞人箴。(襄四)《寓意诗五首》:白水指为盟。(僖二十四)《答桐花》:雄鸡自断尾。(昭二十二)使用其他书面成语的,约930例(4);其中《诗经》77例,《尚书》25例,《周易》23例,《礼记》37例,《左传》40例,《论语》29例,《老子》15例,《庄子》29例,《楚辞》29例,《史记》39例,《汉书》35例,汉代文(赋)约40例,古诗20例,六朝诗约140例,六朝文(赋)约90例(其他略)。下面也给出《左传》的用例:
《贺雨》:遂下罪己诏。(庄十一:禹汤罪己。)慈和与俭恭。(昭二十八:慈和遍服曰顺。)已责宽三农。(成二:乃大户,已责。)皇天与后土。(僖十五:君履后土而戴皇天。)《读张籍古乐府》: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僖二十四:言,身之文也。)《凶宅》:一兴八百年。(宣三:卜世三十,卜年七百。)《题海图屏风》:鲸鲵得其便。(宣十二:取其鲸鲵而封之。)《月灯阁避暑》:无如出尘嚣。(昭三:湫隘嚣尘。)《哭刘敦质》:如何天不吊。(哀十六:旻天不吊。)《杂兴三首》:楚王多内宠。(闵二:内宠并后。)奸邪得藉手。(襄十一:苟有以藉手。)《折剑头》:疑是斩鲸鲵。(宣十二:取其鲸鲵而封之。)《感鹤》:委质小池内。(僖二十三:策名委质。)《悲哉行》:身不擐戎衣。(成十三:文公躬擐甲胄。)《紫藤》: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昭元: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采地黄者》:持以易糇粮。(宣十一:具糇粮。)《薛中丞》:再使秉王度。(昭十二:思我王度。)《夏旱》:悯然望岁者。(昭三十二: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丘中有一士》:每选隙地居。(哀十二:宋郑之间有隙地焉。)《寄隐者》:当国握枢务。(襄十九:郑人使子展当国。)《大水》:自觅锥刀利。(昭六:锥刀之末,将尽争之。)《续古诗十首》:昼居不逾阈。(僖二十二:见兄弟不逾阈。)不察心无瑕。(闵元:心苟无瑕。)上有和鸣雁。(庄二十二:和鸣锵锵。)《重赋》:浚我以求宠。(襄二十四:谓子浚我以生乎?)《不致仕》:年高须告老。(襄七:晋韩献子告老。)《买花》:上张幄幕庇。(昭十:私具幄幕。)《赠友五首》:由兹六气顺。(昭元:天有六气。)待君佐邦柄。(哀十七:国子实执齐柄。)待君秉利权。(襄二十三:既有利权,又执民柄。)宽猛政不一。(昭二十: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读史五首》:祸患如棼丝。(隐四:犹治丝而棼之也。)明则有刑辟。(昭六:不为刑辟。)《和思归乐》:获戾自东洛。(昭三:唯惧获戾。)《和阳城驿》:誓心除国蠹。(襄二十二:国之蠹也。)决死犯天威。(僖九:天威不违颜咫尺。)《答桐花》:受君封植力。(昭二:宿敢不封殖此树。)《反鲍明远白头吟》:各有能不能。(成五:且人各有能有不能。)《青冢》:一掬沙培?。(襄二十四:部娄无松柏。)同侪倾宠幸。(僖二十三:晋郑同侪。)
我的叔叔于勒课文语言分析
这篇小说,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描写了典型环境,展示了故事情节,塑了人物性格,表现了极为深刻的主题。
小说的一开头就以简明的语言,描写了“我”的家境:“拮据一词活画出这种家境的概况;几个生活细节的描述,为读者展示了小资产阶级追求金钱的丑态。这是故事的开端。
尽管“生活拮据”,“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衣冠整齐”,表明庄重,迎接“贵宾”;“每星期日”时间上说殷切之情,“海边栈桥”,特定的地点,迎接“全家唯一的希望”。谁?父亲“永不变更的话”加以揭破——于勒叔叔。“永不变更”,次数之多,盼望之切,是一种间接的心理描写。“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通过语言写心理,为后文的不相认埋下伏笔。
“哲尔赛岛的旅行”,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高潮。在“渴望和梦想”中动身了,因此看大海是“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景色轻快而明丽,正是他们充满幻想的美好心境的写照。船上“漂亮的太太吃牡蛎”的事件把情节推向高潮。“她们的吃法很文雅”吸引了父亲,并且“被……打动了”这反映了父亲性格的另一侧面:虚伪的附庸风雅。对母亲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淋漓尽致的刻画了这个吝啬、自私、爱虚荣的人物个性。她的“迟疑”的心理,“不痛快”的表情,以及“别把男孩子惯坏了”的托词都是极为典型的。当发现老水手时,父亲和母亲的心理、动作、表情、语言的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们的自私、庸俗、贪婪、冷酷,尤其是爱慕虚荣的人物共性,而他们又有个性的`差异,母亲远比父亲来得精明、泼辣,有心计。菲利普多年来盼于勒回来只会说那么一句慨叹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而她的妻子对于勒的称赞却甜得发腻。在游船上发现于勒是穷光蛋时,两个人的表现也不同。丈夫是内心惊恐,神态异常、语无伦次,只会向老婆讨主意:“咱们怎么办?”而他的妻子一面发恨骂于勒是“贼”,是“流氓”;一面遇乱不慌,果断地带领一家人转移了“阵地”,脱离了危险区。我们要仔细地玩味这一部分的语言,认真分析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
“我”和母亲关于“小费”的争论,是对母亲性格完成的最后一笔:“吓了一跳”,“直望着”的表情动作;“你简直是疯了!……”的语言,都充分地揭露了这个自私,冷酷人物的丑恶心灵。
上一篇:精神小伙团队台词合集7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