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这个部门了,跟领导告别说什么。
留个好印象吧,无论领导平时待你如何,毕竟是领导,说点客气的话,比如感谢领导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在工作上给予支持和指导让你受益匪浅之类的
在规范权力运行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运行是指权力主体为实现特的而运用和行使权力的。
腐败质是公共权力的滥用、权力行为的失范;规范权力的核心是防止权力的腐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党内的腐败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根治。
如何更加有效地预防腐败仍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试就如何从规范权力运行入手来更加有效地防腐这一问题上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现行权力运行的主要弊端 从近年来爆发出来的一些腐败案件情况看,我国现行的权力运行机制中还存在一些弊端。
一是行权绩效低下。
现行的党政部门职权设置重叠交叉现象比较普遍,损耗了大量的行政资源和政府的效能,形成消极腐败。
目前,各部门“三定”规定(即定职能、定机构和定编制)不够科学,受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条块分割,有的又存在职能交叉,造成行政效率低下,并且浪费巨大。
比如,食品安全问题,按照职能分工,涉及农办、农业局、经贸局、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等八、九个部门,有利益的大家争着管,没利益的不愿管,相互扯皮。
二是权力过大滥用。
表现在,有的部门的人权、事权、财权都过于集中,这种权力运行模式,容易打乱机关正常的运转程序,造成滥用权力、决策失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不良现象。
有的违背集体领导的原则,大权独揽,搞“唯我独尊”,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置党的组织原则和决策程序规定于脑后,听不得不同意见,对敢于提反对意见的人打击报复,以至走向反面,陷入腐败的泥坑。
三是权力幅度过宽。
表现在,同样的行为,可能遭遇不同的处理结果,有的甚至在处理之后还可以讨价还价。
比如,文化与出版部门,对违反《音像制品出版条例》中有关非法出版物相关规定的,罚款是1-5万元。
在具体的执行中伸缩性很大,自由裁量权过大。
诸如此类,举不胜举。
四是行权程序无章。
体现在,权力运行缺乏清晰、严密、具体的规范程序。
目前各级组织行使决策、执行、监督权过程中,普遍缺乏可操作性的程序规定,习惯于以部门文件形式来约束和监督权力运行,刚性规定少,容易出现随意性,而造成错误决策、执行腐败等。
五是行权失职渎职。
有的党员干部不正确履行职权,对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明令禁止的事,甚至违法违纪行为不制止、不查处,造成管辖范围发生恶性、重大案件。
如一些地方没有抓好国家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检查落实,工作不负责任,对生产、经营中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检查消除,以致发生安全事故,给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权力运行不规范,导致公众社会信念的淡薄和社会道德的下降,对政策法规公正性和权威性构成直接挑战,使行使公共权力的主体失信于民,使正义、诚信、平等等社会秩序被打破,进而危及社会稳定。
二、产生权力运行弊端的主要根源 探究权力运行弊端,既要从历史脉络,又要从现实社会环境;既要从内因,又要从外因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第1句】:从历史脉络和现实的社会环境探究,根源在于封建社会遗毒的渗透和转轨期市场经济的不成熟机制 其一,封建社会积淀的遗毒还不同程度渗透着人们的思想。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历史时期,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种种封建思想遗毒还难以从人们的思想深处彻底予以消除。
比如,“官本位”等级观念在人们的思想深处就扎下了深刻的烙印。
表现在现实政治社会生活中,人们习惯于强调以上下等级为基础的社会秩序,习惯于上级对下级指令式的领导方式。
这种封建特权思想的存在,在主观意识上为“权力滥用”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易于诱发权力主体对正常的监督也存在抵触情绪,导致权力运行出现“空监”和“失控”现象。
其二,转轨期市场经济的不成熟导致管理、制度和体制上的漏洞。
权力运行不规范与市场经济体制制度的不成熟、不稳定紧密相联,新的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制约腐败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特别是政府职能的转变滞后于改革的进程,受利益驱使行政权力便容易向市场领域渗透,进而产生“权力滥用”、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
此外,转型和放权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各种失控、失范和无序,使某些权力主体可以利用转轨中的管理、制度和体制漏洞进行“权力滥用”活动。
例如当前在经济领域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多数是由于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善,造成在批地、批贷、批工程、批项目等权力运行方面存在体制机制上的空档和漏洞而为“权力滥用”提供了可能。
【第2句】:从制约和监督体系的角度上探究,根源在于制度(含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缺乏刚性以及监督的缺失 其一,现有制度还没有形成覆盖到位的监督体系。
从目前情况看,尚未完成形成一套从权力运行、权力制约到权力保障的制度体系,已有的制度大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性、权威性、可操作性和严谨性。
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即原则性的多,可操作性的少;“管事”的多,程序性的少;惩戒性的多,预警性的少。
由于制度体系本身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存在“局部缺失”,这就为权力运作提供了“滥用”空间。
其二,制度执行存在“截留”和走样的现象。
一是由于对执行主体缺少相关的保障措施,执行主体对制度的执行存在后顾之忧,如害怕打击报复,导致“虚功实做,流于形式”,造成制度无法落到实处。
二是由于制度缺乏刚性,社会环境仍存在人情关系网、权力关系网、家庭关系网和金钱关系网等,对权力的规范运行造成了干扰,使得“关系”、“人情”大于“法”的现象成为公开的秘密。
三是从执行主体主观思想上看,有些同志认为监督的制度不少,但是“权力滥用”、以权谋私现象还是层出不穷,因此消极地存在“制度无用论”的思想,导致没有真正凭制度去管人、管事。
其三,“无法”、“难以”、“无力”监督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权力需要监督,但监督更需要权力”。
监督的实质和目的是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但实际情况是,对于权力主体而言,往往上级“无法”做到及时监督,同级“难以”实施有效监督,下级根本“无力”进行监督。
一是在监督思路上,过多地强调自律自控,对他律互控重视不够。
相信权力主体在权力运行中能够自我约束,自查自纠,从而忽视他律互控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形成了权力运行的“真空地带”。
二是从监督主、客体看,由于权力主体在本系统行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监督又缺乏明确、具体、有力的保障,监督功能难以正常发挥,使权力的运行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制约。
一些权力主体权力意识很强,总认为监督“碍事”,存在以言代制、以权压制、有规不依、有章不循现象。
【第3句】:从行政行为的透明性探究,根源在于制约权力运行的一些要素“阳光操作”不够 其一,权力行使中的“权力”界定模糊不清。
在规范权力运行过程中,“阳光运作”正在逐步推行,但更多的是针对“事”,而对“权力”的行使更多的只是作些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量化的界定,对行政权力的运行时间、运行条件、运行信息反馈、操作规程缺乏刚性约束。
这就为以权谋私提供了可乘之机,使一些违规行为隐藏在“合法”外衣下,结果是“程序走了,不正之风也搞了”,造成“程序空转”。
其二,权力行使中的信息公开存在公式化和形式化现象。
在实践中对公开不全面、不及时、不真实,避实就虚等情况还没有作出相应规定,没有明确责任追究的具体事项和操作办法。
一些看起来似乎是“阳光交易”的信息,实际上是无效信息,使得透明公开成为一种公式化和形式化的东西,难以从根本上遏制“暗箱操作”和权力滥用。
【第4句】:从惩治的手段探究,根源在于惩处的综合效应不够明显 其一,惩处手段的威慑力还未够到让人不敢不想腐败之效果。
惩处是手段,目的是教育、挽救、防范,旨在让权力主体不敢腐败、不想腐败。
但是,能够达到此种效应的惩处机制还很不完善。
比如“矿难”,有很多政策、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措施,但是矿难仍然发生,“官煤勾结”、腐败现象仍然存在。
这就从一个侧面说明惩处手段还没有威慑到使人“不敢腐败”、“不想腐败”之功效。
其二,通过惩处查找源头防腐的措施办法不多。
查办案件,不仅仅是惩处腐败、挽回经济损失,发挥威慑警示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查处,找出从源头上加以防范的措施和办法。
但在惩处违纪违法案件中,往往就案办案、单纯办案,没有充分发挥惩处在预防“权力滥用”中的作用,没有做到把查办案件与教育补课、专项补纠、管理补漏结合起来,使得“权力滥用”现象周而复始、屡禁不止。
三、规范权力运行的几点对策思考 权力运行的规范,要按照“公共权力取得有据、配置科学、行使依法、运行公开、监督到位”的步骤和要求扎实推进,才能有效保证权力在规范的健康轨道上运行。
【第1句】:强化权力观教育,树牢正确的用权理念。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基本前提,也是预防腐败的思想基础。
一要把权力观教育作为培训党员干部的必修课。
培训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性,要结合实际,因材施教。
比如,龙岩市结合苏区这个优势,充分挖掘闽西红土地廉政勤政文化资源,深化领导干部对权力本质的认识,破除“官本位”和“特权”意识,增强权力的责任意识,依法用权的意识。
二要做好预警提醒教育。
要把廉政教育和提醒贯穿到从进入公务员队伍到选拔任用、交流转岗、在任履职等各个环节。
比如在提醒预警方面,龙岩市开展任前廉政谈话,对新任市直单位和县(市、区)各套班子的主要领导干部,由市委主要领导进行任前集体廉政谈话,并颁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
今年初,由市委主要领导对35名市直机关新任“一把手”进行了集体廉政谈话;开展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巡查工作,了解掌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教育和保护干部,促进领导干部健康成长;开展领导干部谈心,对轻微违纪现象进行提醒,做到常“拉袖子”、常“吹廉风”。
三要开展示范和警示教育。
利用身边先进典型,开展示范教育;利用区域内外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用反面教材帮助党员干部做到警钟常鸣,增强权力行使的自律意识,提高抵御腐蚀的能力。
【第2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科学设置权力。
要打破因权力过分集中而导致的权力扩张和滥用,必须从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入手,科学配置权力,从源头上规范权力运行,铲除权力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一要转变政府职能。
全面落实《行政许可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网上审批,实现电子监察系统的网络对接和互联互通,提高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的整体水平。
二要实行权力分解。
抓住“清权确权、职权分解、流程再造”等环节,进行事权分解,合理划分部门之间、各部门内设机构之间的职责权限,实行决策、执行、监督适度分离,保证权力链上每一个环节的廉洁高效。
三要引入竞争机制。
进一步完善招标、采购等制度,降低政府行政运作成本,并逐步加大运用市场机制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比重,减少因权力介入而产生的腐败问题。
四要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
建立了统一的行政自由裁量基准,明确行政裁量权行使的具体标准,压缩权力自由裁量空间,防止“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
【第3句】: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促进权力规范运行。
公共权力的行使,既要符合法规和制度关于实施机关、条件、幅度、方式等实体性规定,又要符合关于步骤、形式、时间和顺序等程序性规定。
要做到法律制度没有授予的权力,一概无权行使;法律制度规定的职责,必须积极履行。
一要加快法规制度建设步伐,力求有法可依。
通过法规制度明确界定权力主体的权力和职责,规定每个干部在所分管工作范围内有什么样的权力,做到权力行使过程中的有章可循。
二要抓紧法规制度的“立、改、废”工作,堵塞漏洞。
对那些不切实际难以执行的,过于笼统抽象给执法人员留下过多自由裁量空间的,要及时予以废除或修订;加快对有关廉政制度的立法工作,着重加快公职人员个人收入申报、财产申报、收入馈赠登记、公务消费的立法工作。
三要狠抓法规制度的落实。
加大对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执法监察、效能监察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绝不能搞“情有可原”、“下不为例”,维护法规制度的执行力。
【第4句】:实行阳光操作,公开权力运行。
权力运行公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权力“暗箱操作”与市场经济的宗旨背道而驰,必须根治。
一要落实办事公开相关制度。
深化政务公开,贯彻落实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推行电子政务,加快政务公开进程,凡是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的用权行为,都要公开,让权力的运行过程处于众目睽睽之下,推进权力的公开透明运行。
二要扩大公开的范围。
公开的内容要翔实、具体,从产生到结果,每个程序和关键环节都要公开,重点是政务公开,市、县、乡、村的公开面要达到100%,防止“阳光运作”下的“暗箱操作”和正常程序下的“权力腐败”。
三要创新公开的形式。
除以公开栏和职工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为主要载体外,要重点创新听证会、数字厂务、数字院务等公开载体,督促落实建立政务信息阅览室,完善政务公开信息网站。
四要提升公开效果。
通过点题公开、依申请公开和“回音壁”等形式,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防止“暗箱操作”,形成遏制权力腐败的公众力量。
【第5句】:加强权力监督,形成严密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加强权力监督,就要“以权力制约权力”,才能有效地防止权力滥用。
一要对权力运行进行全程监督。
加强事前监督,重点对制度设计进行监督,把好制度的“出口”关。
加强事中监督,及时纠正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防范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及以权谋私、滥用权力等问题的出现。
加强事后监督,重点对违反制度行为的查处。
通过查处违纪违法行为,督促有关部门纠偏查错、完善制度、堵塞漏洞。
二要强化对权力主体的监督。
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党员权力保障条例》,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既防范于未然,又及时发现、纠正和惩处违纪违法行为。
三要强化专门监督机关的监督。
要在现行体制下,积极探索监督的有效性。
比如,龙岩市为加强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工作,开展了处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巡查工作,促进了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廉洁、勤政、务实、高效。
四要强化监督的惩戒功能。
对无视法纪,屡屡滥用权力的权力主体,必须加大惩处力度,提高不规范用权的政治成本和经济成本,使不规范用权成为高风险、高代价的行为。
不抱怨的世界读后感
几有什么不能是我们的对象。
我们喜欢躲在喋喋不休的抱怨后面,从中获得一种自我的优越感。
我们难以且不情愿意识到,所厌恶的种种问题,譬如身边人无休止的抱怨,同样存在于自己身上。
威尔·鲍温在《不抱怨的世界》一书中不留情面地指出,“我们抱怨,是为了获取同情心和注意力,以及避免去做我们不敢做的事。
” 许多时候,我们并非意识不到这一点,但就是不愿意直面,并且积极做出改变,有时候,随着心理的惯性,也不知道如何改变。
不过,改变不如意的现状,也是人类的本性,抱怨带来的消极作用,人们意识到了之后,还是会有改变的欲望自然升起。
当改变之光随着情绪上的抵触被带进了生活,就由“有意识的无能”踏入了“有意识的有能”。
我们开始留意自己的言语措辞,以沉默代替抱怨。
这实在不是一个能轻易胜任的挑战,尽管抱怨和评断如口臭般污染着自己的生活环境,但习惯性的东西总是会带来安全感,即使是替代式的。
我们常常在努力维持不抱怨与落回现状之间挣扎,改变自我的勇气、不懈地自我觉察,共同打造了一把神奇的钥匙--这把钥匙,让我们长久以来封闭着的意识缓缓敞开。
对旧有习性的挑战必然带来生活层面上的某些变更,鲍温温和而又坚定地指出:在这场把生命导向光明、积极的内在改变中,如果其他东西的确是阻碍,工作,或者朋友都应该考虑放弃。
放下抱怨,这并不等于在困境面前不作为,或者放弃对社会不公正的言说权。
带有负面情绪的抱怨,恰恰才是不具建设性的消极。
而源于生命的热爱,并由此生发的感恩、宽容和同理心,也不容任何机构以任何名义窃取盗用。
《不抱怨的世界》并非是一部阐释观念或解析心理的作品,而是一场“不抱怨运动”的发起、描述、记录与召唤。
正是那些已经改变了全球数百万生命的事例,展示了抱怨的普遍性,以及相似的蜕变流程。
所有的描述至多只是路标,真正的开始总是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践行,如果坚持,已经足够造成改变的敞开,穿透我们杂乱无章、充满问题而又缺乏审视的生活。
“不抱怨”只是一把钥匙而已。
在我们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借助这把钥匙,我们会自然延伸和深入到生活的诸多层面,唤醒我们渴望已久的改变。
求党风廉政建设学习的心得体会
国庆节休息只是按照正常的工资发放,并不会有双倍工资。
只有在国庆节假期期间上班,才会按照当天工资的双倍或者三倍进行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又称十一、国庆节、国庆日、中国国庆节。
中央人民政府宣布自1950年起,以每年的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日子,即国庆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4次阅兵。
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2009年国庆60周年的三次。
通过安全培训有什么收获
在工作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们在处理问题时,首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要有麻痹大意心理。
安全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我们应该牢记先锋的目标“从零开始,从零发展,以足够的信心去迎接它,去战胜它,并且积极参加厂里的安全教育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让安全生产成为我们的一个习惯,让我们的行为变得更安全。
我们要将“要我安全”概念转变成为“我要安全”。
我觉得, 只要密切联系实际,坚持从人的安全心理出发,牢牢抓住人的安全心理倾向,抓住不同时期人的安全心理状态,抓住不同类型人的安全心理活动,进行因时而异、因人而异的安全教育,就会使教育和心理形成共鸣,强化员工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使员工产生重视“安全”的强烈倾向。
通过这次安全培训学习,我做为一名临时工,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工作目标,为了工作的安全,为了家人和身边朋友的幸福,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小事做起,上好每个螺丝钉,关好每扇门窗,遵守厂里的规章制度,时时谨慎,事事细心,为安全生产尽最大努力
求关于下岗重新上岗的发言稿
一、要有承认廉政风险的勇气任何权力都是有风险的,并且岗位越重要,权力越大,廉政风险越高。
排查岗位廉政风险,对风险点进行梳理,剖析因风险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危害,意味着要将手中的权力“晾晒”于众、将某些隐形的权力显性化,意味着要自己给自己揭短。
这个需要充足的勇气。
由于各种原因,任何一个有业务处置权的岗位都有一定的廉政风险,不是说不排查、不分析,就不会发生。
与其任由发生,不如从主观上深刻剖析,认识它的危害,增强自律意识,建立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铲除滋生腐败的条件,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同时,找到廉政风险点,在工作中时刻对照风险点规范从业行为,提醒自己“有风险,不能碰、不能逾越”,工作起来心里会更加坦然、坦荡。
二、要有认清岗位廉政风险的能力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今年,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的主题是:树立阳光理念,排查廉洁风险,促进规范运作。
围绕这一主题,大力开展廉洁风险排查和防控,是确保“让权力在阳光运行下”的关键。
监委会主任作为企业廉洁风险点排查防控的主要责任人,必须要作出表率,剖析自身岗位廉政风险点并积极防控。
通过对照分析,笔者认为,监委会主任岗位主要存在以下廉政风险:一是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
监委会主任是党委班子成员,是党委书记和总经理的重要助手之一,在企业“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中有参与权、表决权,存在因参与重大决策失误而产生的风险。
二是岗位履职不到位带来的风险。
监委会主任分管企业纪检监察工作,负责企业“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燃煤管理、物资采购、物资管理、工程建设、招投标等的效能监察审计工作,负责查办信访案件等。
以上工作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对其行政效能、管理效能等进行监察审计,监委会主任作为直接领导,权力大,个人自由裁量空间大。
一旦因各种原因发生履职不到位甚至失职,监委会主任必然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是机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带来的风险。
企业规范权力运作的工作机制尚不健全、不完善,存在由此导致的监督管理“空当”或者“权力真空地带”,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是思想认识不足带来的风险。
思想决定行为。
在工作中因为思想认识不足、不深刻,导致工作作风不实,可能在工作中带来风险。
比如,在信访案件的查办中,可能存在对一些重要信息不敏感,导致延误而带来的风险。
在主持参与效能监察的过程中,有时可能存在放松心理或侥幸心理,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导致监察不到位、不深入,力度不大、把握不准,存在风险。
三、要有防控廉政风险的定力找到风险点,就必须要积极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
首先,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业务知识学习,增强履职水平。
监委会主任是企业抓好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必须要带头学习廉政制度,深刻把握其内涵要求,并运用于工作之中。
要认真学习领会《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中规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为的“39个不得”,《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规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的“52个不准”,并时刻以此为尺子、衡量自己的行为是否失范,牢牢把握住廉洁从政、廉洁从业的底线。
紧跟上级精神要求,学习领会国家法律法规、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制度要求,从而对抓好企业的党风廉政惩防体系建设,抓好效能纪检监察和信访案件管理工作做到心中有底、心中有数,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不该做,全力规避岗位廉政风险,同时也能更好地指导纪检监察工作人员抓好具体工作,推动整个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惩防体系建设。
其次,切实用纪检监察工作标准指导工作,增强履职能力。
新形势下的纪检监察工作是全方位的。
集团公司颁发的纪检监察工作达标管理办法,规定了纪检监察的工作标准,这为抓好纪检监察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
在工作中,监委会主任要担负起牵头指导的领导职责,结合企业实际完善细化达标标准,把达标工作与构建惩防体系工作任务相结合,并不断完善,落实到基层各部门,逐条逐项进行对表对标自查自评,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实现纪检监察达标工作全覆盖、可操作、无死角,促进纪检监察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第三,要善于处理职责范围内的各种关系,增强监委会主任的履职魅力。
监委会主任是企业党委班子成员,要时时刻刻注重维护班子团结。
要严于律己作表率,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要摆正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群众的位置,加强与员工群众的联系,善于听取各方意见,集思广益,使工作中个人决策符合党的政策,符合广大职工群众利益,不断规范从业行为,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做到作风端正、为政清廉、办事公正,对身边人员廉洁从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要围绕影响企业减亏增盈的关键问题,不断探索新方法,着重抓好燃料效能监察,从源头上牵住影响企业效益的“牛鼻子”。
进一步探索人财物等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事故易发区域的防范对策,增强纪检监察工作的针对性。
继续抓好“大宣教、大监督”工作,推进惩防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员工自律意识,完善监督管理流程和办事规则。
要坚定地自觉地维护企业利益,为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为营造“心气足、人气旺、风气正”的企业氛围,尽到监委会主任应尽的职责和贡献。
党员闪光言行怎么写
好写你只要按党章里的党员的义务和总纲里的一些话写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