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猜灯谜的传说
说起来,灯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小花,古代称之为廋(sou)辞,又称隐语。廋,藏匿,隐藏。也就是说,要将一件事告诉对方,出于某种需要,不直接说出来,而是换另外一种说法,促使对方考虑,从而构成“谜”,这是谜的原始状况。
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刘勰(约公元465~约532)在《文心雕龙》中称:谜应是“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这十个字是对古代隐语实质的评定,也是后来形成的“谜”之神髓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隐语称作射覆、商谜、商灯、春灯、灯谜、灯虎、文虎等,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之一的谜语发展而来的。说到这里,有人会问:“这不就是人们说的谜语吗?”
严格说来,近代的灯谜与谜语还是有区别的。请看下面
两则谜例: 第一则:四四方方一座城, 城内埋伏火头兵。 打开城门调兵将, 擦破头皮冒火星。 (打一生活动用物) 这则谜是民间口头文学形式的谜语。4句话28个字,把这一生活用物的形象、功能、特点描写得绘声绘色。凡具备一定生活常识的人,不管年龄大小,也不管文化水平高低,甚至识字无几,都能猜出谜底是“火柴”。它是通过对用物形象的解析而猜出的。
第二则:怒恼了小旋风 (打一生活动用物) 看到这则谜,一般人不会很快猜到谜底,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对谜面中的“小旋风”还没闹明白,如何猜得出谜底?“小旋风”是自然现象,还是用物,还是什么别的称呼?问题在于谜面中有一半不知是怎么回事,无论如何是猜不出谜底的'。在这里我告诉你,这则谜的谜底还是“火柴”。“啊!怎么会呢?为什么?”定会有人这么问。“小旋风”是水泊梁山一百音八将中柴进的绰号,看过《水浒传》或听过评书的,都可能知道。这则谜是用柴进的绰号借代姓氏,意思是“火了姓柴的”(“怒恼”就是发火)。经过压缩后,成了“火柴”两个字,而这两个字恰好是生活用物火柴的名字,但这两个字与生活用物火柴的形象、装潢、特点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仅仅是两个字而已,灯谜的实质就在这里。
元宵节猜灯谜的来历2024-01-06 22:16 | #2楼
说起来,灯谜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小花,古代称之为廋(sou)辞,又称隐语。廋,藏匿,隐藏。也就是说,要将一件事告诉对方,出于某种需要,不直接说出来,而是换另外一种说法,促使对方考虑,从而构成“谜”,这是谜的原始状况。
南朝梁文学理论家刘勰(约公元465~约532)在《文心雕龙》中称:谜应是“义欲婉而正,辞欲隐而显”,这十个字是对古代隐语实质的评定,也是后来形成的“谜”之神髓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隐语称作射覆、商谜、商灯、春灯、灯谜、灯虎、文虎等,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形式之一的谜语发展而来的。说到这里,有人会问:“这不就是人们说的谜语吗?”
严格说来,近代的灯谜与谜语还是有区别的。请看下面
两则谜例:
第一则:四四方方一座城,
城内埋伏火头兵。
打开城门调兵将,
擦破头皮冒火星。 (打一生活动用物)
这则谜是民间口头文学形式的谜语。4句话28个字,把这一生活用物的形象、功能、特点描写得绘声绘色。凡具备一定生活常识的人,不管年龄大小,也不管文化水平高低,甚至识字无几,都能猜出谜底是“火柴”。它是通过对用物形象的解析而猜出的。
第二则:怒恼了小旋风 (打一生活动用物)
看到这则谜,一般人不会很快猜到谜底,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对谜面中的“小旋风”还没闹明白,如何猜得出谜底?“小旋风”是自然现象,还是用物,还是什么别的称呼?问题在于谜面中有一半不知是怎么回事,无论如何是猜不出谜底的。在这里我告诉你,这则谜的谜底还是“火柴”。“啊!怎么会呢?为什么?”定会有人这么问。“小旋风”是水泊梁山一百音八将中柴进的绰号,看过《水浒传》或听过评书的,都可能知道。这则谜是用柴进的绰号借代姓氏,意思是“火了姓柴的”(“怒恼”就是发火)。经过压缩后,成了“火柴”两个字,而这两个字恰好是生活用物火柴的名字,但这两个字与生活用物火柴的形象、装潢、特点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仅仅是两个字而已,灯谜的实质就在这里。
由此看来,我们可以作如下的结论。
第一则是谜语,谜面28个字,说的就是火柴的形象,让人猜的也是这种生活用物。这是谜语的特点,它是民间口头流传的谜。第二则是正宗的灯谜,是会意体的借代法。“怒恼了小旋风”这六个字中隐含着两个字。“怒恼”——“火”;“小旋风”——柴进的绰号。是
谜作者个人的创作。而谜底“火柴”两个字恰好是一种生活用物的名称。可以这样讲,如果一个人比较了解灯谜的猜法,可是他根本就没见过火柴,更没有听说过,但他可以根据谜面的文字隐含,猜出“火柴”两个字,甚至可以直接问主持人“生活中有‘火柴’这种东西吗?”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用两句话总结,谜语猜的是形象,而灯谜猜的是字义。所以说灯谜是文义谜,猜灯谜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灯谜与谜语的最大区别也就在这里。灯谜是利用汉字音、形、义的变异,通过作者奇异的构思和巧妙地搭配,构成趣味文字游戏。
那么这个“灯”字又有什么来头呢?它和谜的发展有什么关系呢?
宋代先后有北南两个都城,即汴梁城(今开封市)和临安城(今杭州市)。每到元宵节来临,人们在闹市搭棚挂灯。好谜者将谜书于灯壁,张于灯市,供人观赏猜射,人们自然就叫它灯谜了。近代灯谜虽不再写在灯上,但这种文化娱乐形式的名称却保留到现在。北京故宫东华门外有一条街叫灯市口,那是明代的灯市所在,当时就有人在灯市悬谜了,不过那时的谜与现代的谜表现形式大不一样就是了。
灯谜这个称呼如今似乎已是名不副实了,现代灯谜是书写在纸条上,悬于厅内任人猜射。“灯谜”是作为一个被赋于特定含意的固定名称随着这种特定的文化娱乐形式保留下来的。由于猜灯谜有相当的难度,“灯虎”、“文虎”的名称也应运而生。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打灯虎”,又将“打”改为“射”,传统灯谜的谜目曾经明确标出“射四书一句”、“射三国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