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到什么山上打什么柴】(谚)山不同,长出的柴木也不同。指到了哪座山,就应砍哪座山上的柴。比喻环境变了,人的思想、习惯也得跟着变。
【第2句】:爸爸去集市上卖红薯苗,为了使红薯苗看起来更精神些,爸爸就在水里泡了泡。谁知只卖出一小部分,剩下的第二天都死了。妈妈埋怨说:“不走小路不硌腿,不贪便宜不吃亏。你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河南·修武)
【第3句】:【指桑树骂槐树】(惯)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第4句】:【 拾草打兔子,带烧的】带烧的,与捎带的谐音,借指顺便干 的。拾草,也说:耧草。尤凤伟《中国一九五七》:“今天是拾 草打兔子当捎带,把消息告诉了我。”
【第5句】:【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谓活受罪。或说:求生不得,求死无 门。香港金庸《射雕英雄传》:“若是落入了他们手中,被充 作官妓,那真是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了。”
【第6句】:【棉花耳朵风车心】(惯)形容人耳软心活,没有主见,容易听信他人。
【第7句】:【杀回马枪】(惯)回马枪:古时一种枪法,两人交战时,一方诈败而走,待对方追至切近,回过马来给追击者以致命一击。1指先撤退,待对方麻痹后,回过身来进行突然袭击。也指假装离开,出其不意突然回来。2指揭发自己同伙的问题。
【第8句】:我总是说家务活好干,可就是不动手去做。妈妈批评我:“你是蚂蚁啃磨扇儿,尽(劲)在嘴上。”(河南·南阳)
【第9句】:【摸摸筷子就算入席】释义:只要沾点边,就算有关系。例句:“别胡思乱想了,只要你摸摸筷子就算入了席,吃,也扰了,不吃,也扰了:我看你还是领头快冲,一冲,麦子就算到手,别的事儿,咬着白面馍再说!”
【第10句】:秦始皇治书生——坑害人(焚书坑儒)
【第11句】:【骑马撞不见亲家,骑牛撞到亲家】指体面时人家不知道,难 堪时让人碰见。类似的:骑马坐轿遇不着熟人,穿草鞋遇见 熟人。沙汀《淘金记》:“真是骑牛偏偏碰到亲家,我早一步 就好了!”
【第12句】:【覆水不可收】(谚)泼出去的水是没法再收回的。比喻事情一成定局,就无法再行改变;或错误一经铸就,便后悔也来不及了。 也作“覆水定难收”。
【第13句】:【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释义:说明坏人看准时机才干坏事。例句:“俗语说:‘夜猫子不黑天不进宅,黄鼠狼不深夜不叼鸡。’狗东西再来,它就得瞅上个空子才下嘴。”
【第14句】:【将是将才,帅是帅才】人的才能各有不同。将才是实干 家,帅才是战略家。张洁《沉重的翅膀》:“按选劳模的标准, 选车间主任是不够的,有人能当个顶好的劳模,可不一定能 当个好干部。将是将才,帅是帅才,对不对?”
【第15句】:【求只求张良,拜只拜韩信】(谚)张良、韩信:西汉的开国元勋,张良为谋士,韩信为大将。指要想得到真正的帮助,不可随意拜求平庸之辈,一定要拜求高手。
【第16句】:【深山出俊鹞,十字街头出饿殍】(谚)鹞(ya。):-种猛禽,捕食鼠类等。殍(pia。):饿死倒地的尸体。 深山野林里会出俊美的人才,繁华闹市里会有无力生存的人。指人才不择地而生。 也作深山出俊鸟。 深林出俊鸟,山沟出凤凰。 深山出俊鸟,大海出珍奇。
【第17句】:【 心提到嗓子眼儿】里担惊受怕。王朔《私人律师》:“我这 可是第一次干这种勾当,我的心都快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 了。”
【第18句】:【借官台,演私戏】利用客观条件,发展自己。成语:假公 济私。《新凤霞回忆录》:“师傅大爷们劝我,挣的钱少也好 好的唱,这叫‘借官台,演私戏’。”
【第19句】:桃花潭水深干尺——无与伦比
【第20句】:【老太婆擤鼻涕——把里攥】(歇)攥:握。本指成把攥在手里,转喻事情很有把握。
【第21句】:【老虎借猪,有进没出】释义:强行夺取,不付代价。例句:“连个价钱也不容说定,就硬逼着把猪宰了。可是至今,连一文钱也不给。”说到这里,她揩着眼泪说:“大老板呵,你替我们想想,这不是合着了那句老话‘老虎借猪,有进没出’么?”
【第22句】:【上山打得虎,下海擒得龙】释义:比喻身强力壮,勇猛无敌。例句:罗英道:“这就怪了。我好端端的,无灾无病,上山打得虎,下海擒得龙,你又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第23句】:大篓香油浇芝麻——得不偿失
【第24句】:【从狼嘴里掏出来喂狗】释义:比喻未能彻底挽救出来。例句:冯登龙气昂昂地说:“我说的是真正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并不是把国家的权柄从狼嘴里掏出来喂狗。”
【第25句】:千人走路,一人领头。
【第26句】:舅舅给我家送来了几包棉籽壳,叫种蘑菇。爸爸看着棉籽壳,皱皱眉头说:“种,没有时间;不种,棉籽壳又浪费了。怎么办呢?”妈妈说:“你遇事总是心问口,口问心。种!我包了。”说完就笑起来,我和爸爸也笑了。(山东·临沂)
【第27句】:梅兰芳唱旦角——拿手好戏
【第28句】:【装幌子】(惯)幌子:旧时店铺门外悬挂的所卖商品的标志。比喻做出样子给人看。也比喻出丑,出洋相。
【第29句】:这天的饭好香啊!我把碗盛得满满的,边走边撒,差点烫伤了手。妈妈看见了急忙接过碗,没好气地说:“茶七饭八,盛满肯撒。”(河南·内乡)
【第30句】:【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谚)形形色色:各式各样。指人多了,什么样的人都有。也指人群中自有出色的人才。 也作人上一百,五颜六色。 人上一百,五艺俱全。五艺:各种技艺。 人上一百,生奇出怪。
【第31句】:老鼠做道场——哪有正经
【第32句】:【白昼老鼠,不敢见人】释义:比喻胆小怕人。例句:金枝嘲弄地说:“当乡长那阵子倒顶威风,胆子也大,如今却成了白昼老鼠,不敢见人,连徐文盛都比不上。”
【第33句】:【屎憋到屁股门边才解裤带】(惯)比喻事情逼到头上才想办法解决。 也作“屎到了门口才来挖毛厕”。
【第34句】:【指亲戚,靠知己,不如自己立志气】释义:不能依靠别人,得靠自己长志气。例句:“你说我说的是啥话?我说的是千年老实话。贷款!咱压根就没贷过款。俗话说:‘指亲戚,靠知己,不如自己立志气。’咱不沾它,它也别沾咱。”
【第35句】:【酒】酒,对中国人来说,是太重要了。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曹操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李白反讽日:“借酒浇愁愁更愁。”李白还说:”举杯邀明月”。苏轼说“把酒问青天”。就是在平民百姓当中,也是“无酒不成席”。那么,酒是谁发明的呢?关于酒的发明,说法很多。一种说法是“猿猴造酒”。传说猿猴将采摘的苹果储存起来,时间一长,苹果发酵成酒,醉倒猿猴。一说始于大禹时代的仪狄,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朱翼中的《酒经》记载,上古用桑叶包饭的发酵方法造酒,是指仪狄用此法造酒,献给大禹而言的。仪狄是个官员,他造酒是为了献给大禹邀功。另一种说法是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说文解字》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秫即高梁。传说杜康生于周朝,是个牧羊人。有一天,他把高梁粥装进竹筒里带着去牧羊,竹筒放在一棵树下忘记带走。半个多月后,他赶羊回来又在那棵树下找到了他遗忘之物,打开一看里面高粱粥已经发酵变成液体了。村里人喝了都夸这种液体好喝,于是他不再牧羊,改行酿酒了,并办起了杜康酒店。
【第36句】:【苍蝇不抱无缝的蛋】释义:比喻事物有了漏洞才会被人钻空子。“抱”又作“叮”。例句:有道是“苍蝇不抱无缝的蛋”。虽然这柳家的没偷,到底有些影儿,人才说他。
【第37句】:对着镜子扮鬼脸——丑化自己
【第38句】:妹妹长得慢,比同龄人矮了一截,总是闷闷不乐的。妈妈安慰她说:“柳树早发芽,但是不结果;枣树晚长叶,果实却坠满枝头。你个子比别人矮.可不能因此而短了志气啊!”(河北·深州)
【第39句】:邻居家的大婶重男轻女的思想太严重了,她老是那句话:“锅灰砌不了墙,女儿养不了娘。”为此小红经常没钱交学费、买文具。你说气人不气人?我想:我们女孩子就要争口气,给她看看。“新旧社会两重样,男女各顶半边天。”这才是我想说的。(江苏·海安)
【第40句】:【树枝交叉才有荫凉,人有交情才会顺当】释义:要注重人情交往,与人互相帮助。例句:凡事都从长远着想,树枝交叉才有荫凉,人有交情才会顺当……我问你,家里是不是还缺粮?有什么为难的事,你尽管跟我来商量。
【第41句】:獾猪归洞——钻进去
【第42句】:【犯夜倒拿住巡更的】(惯)犯夜:违反夜禁,指小偷。巡更:夜间巡逻打更。窃贼反把执勤的人抓住了。比喻做了坏事不认错,反倒诬陷打击无辜的人。 也作“犯夜的倒拿巡夜的”。
【第43句】:【陈谷子,烂芝麻】释义:比喻陈旧的无用的话语或事情。例句:可是我糊涂了,正经说的话且不说,且说陈谷子,烂芝麻的混捣乱。
【第44句】:【一把年纪活到狗身上】年纪大没有长进,做事不像人样。 成语:马齿徒增。茅盾《秋收》:“他觉得镇上的老爷们也不 像‘老爷’了……而且因为他们‘老爷’太乏,竟连他老通宝 的一把年纪也活到狗身上去!”
【第45句】:【黑猫不捉耗子,还有白猫】释义:比喻事情总会有人干的。例句:我倒觉着对待工作不能心急,胖子不是一嘴吃的。春天必刮东风,伏天总要落雨,黑猫不捉耗子,还有白猫哩!
【第46句】:【大姑小姑,气破肚肚】(谚)大姑小姑:丈夫的姐姐和妹妹。媳妇和大姑、小姑相处,常常受气。指姑嫂之间的关系很不容易和谐。
【第47句】:寒假里,我和表弟回老家。表弟要吃芒果,他妈妈剥好了,表弟看看脏了一点儿,就不吃了。爷爷说:“真是进了油锅,不沾油。”(云南·澜沧)
【第48句】:骑自行车下坡——不踩(睬)
【第49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百足之虫,指蜈蚣。虫身截为几段, 爪子仍能活动。指富贵者衰败后仍有余力,不会完全垮台。 清代《红楼梦》:“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 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
【第50句】:老牛掉到水井里——有劲使不上;踢腾不开
【第51句】:【千钱精神头钱买】(惯)千钱:泛指很多钱。头钱:一个钱,指钱少。 价值干钱的人才,被雇佣时只能得一个钱。指廉价出卖劳动力。
【第52句】:老虎吃天蛇吞象——光想弄大的
【第53句】:【 上得山多终遇虎】借指容易遇到危险。台湾李敖《传统 下的独白》:“上得山多终遇虎,最后什么下场自不消说。”
【第54句】:【隔年的皇历看不得】释义:皇历:阴历历书。它的节气不是固定在某月某日,一年一个样子,隔年不适用。借指不能按老规矩办事。例句:“……可后来往深里一寻思,就觉得咱思想老了,跟不上趟了。老黄历翻不得哕!……”
【第55句】:八十老公公挑担子——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56句】:【路不平,有人踩】释义:事情不公平,就会有人过问。例句:“路不平,有人踩。他做的不对,别人就要说话。”
【第57句】:含着冰块说话——冷冰冰:硬邦邦
【第58句】:【鸡多不下蛋】释义:人多了,缺乏必要的组织、管理,反而干不好事情。例句:“人多瞎捣乱,鸡多不下蛋,生产搞不好,这回亏算吃上了。”
【第59句】:【赶鸭子上树,难】释义:形容事情极难办到。例句:赶鸭子上树,难呀。眼眉毛底下的事还搞不清,哪想得那么远。
【第60句】:【叫你吃屎你也吃】斥责人盲从。清代《二十年目睹之怪 现状》:“你师帅叫你吃屎,你为什么不吃给他看!幸而你的 师帅做个媒人,不过叫女儿嫁个兔崽子,倘使你师帅叫你女 儿当娼去,你也情愿做老乌龟,拿着绿帽子往头上去磕了!”
【第61句】:【羊肉没吃上,惹一身膻】没讨着便宜,反而吃了亏。类似 :打不成狐狸,惹一身臊。张春帆《九尾龟》:“总是你和我 出的主意,如今弄得羊肉吃不着,惹得一身骚,倒上了他的 恶当。”
【第62句】:【 指桑树骂槐树/指冬瓜骂葫芦】借别的事情影射或攻击他 人。成语:指桑骂槐。西戎《赖大嫂》:“立柱妈,你说话说清 楚,不要指冬瓜骂葫芦,你看见我的猪吃了哪里的庄稼?你 们抓住了?是我的不是?”
【第63句】:我在学英语,爸爸也跟着念。奶奶听了笑着说:“你这是关东驴子学马叫,学不像来惹人笑。”(黑龙江·萝北)
【第64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词语的意思是说成败乃由一人为之。此语典出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原是项羽的部下,因为屡屡献策,都未被采纳,于是就弃楚归汉,在刘邦那里做了一名小小的治粟都尉。后来韩信遇到了萧何,萧何听韩信谈兵头头是道,极为赞赏,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军事奇才。萧何就向汉王刘邦推荐,初不被用。韩信就趁机逃跑了。萧何听说后,连夜把韩信追了回来,并向刘邦极力推荐,才拜韩信为大将军。在楚汉战争中,韩信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他辅佐刘邦打败了项羽,被刘邦封为齐王、楚王,此乃“成也萧何”。后来因为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把他降为淮阴侯。这还不算,汉高祖十一年,陈稀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前往讨伐。这时有人密告韩信与陈稀通谋,如韩、陈里应外合,汉朝江山将不保。在这紧急关头,相国萧何为吕后献计,假称陈稀已被击败,由萧何出面召韩信入宫庆贺。韩信不知是计,信以为真,进入未央宫后,吕后下令将韩信捆绑起来,不经审问,就处以死刑。此乃“败也萧何”。后来人们哀叹韩信之死,就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加以总结,用来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归于同一个人。
【第65句】:【三天不害人,一身筋骨疼】作恶成性。沙汀《淘金记》:“不 是吹牛,他的把戏我还看得少了?三天不害人,一身筋骨 疼,杂种就是这种货色!”
【第66句】:【斑鸠嫌树斑鸠起】释义:斑鸠讨厌树,只能斑鸠飞起,而树不动。比喻客人与主人之间有了矛盾,只能是客人离开。例句:谁不愿遵守军纪,请不要留在我的大旗下边,斑鸠嫌树斑鸠起,任诸位远走高飞,我决不相留。
【第67句】:【好狗架不住一群狼】释义:比喻一个人本事再大也敌不过一群人。例句:唉,完了完了。好狗还架不住一群狼呢。
【第68句】:【诸葛有智,阿斗有权】释义:诸葛:指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阿斗:三国时蜀汉后主刘禅的小名,为人庸碌无能,后用来比喻无能的人。诸葛亮有智谋只当了丞相,刘禅无能却当了皇帝。比喻有才能的人无权,无能的人却有权。例句:他冷冷地笑了几声:“诸葛有智,阿斗有权,我们给踩在脚底下。”
【第69句】:【当差不自在,自在不当差】谓职务在身,由不得自己。袁 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你们可别打枪。我这是给人家当 差啊!当差不自在,自在不当差,我这也是没办法呀!”
【第70句】:【狼多肉少,神仙也苦恼】(谚)比喻人多物少,供不应求,事情很难办。
【第71句】:【能找到一,就能找到二】(谚)能找到第一个,就会顺着线索找到第二个。指在摸索中,能初步发现线索十分重要。
【第72句】:【八仙过海,缺少一个何仙姑】释义:比喻在各种能人之中,缺少一位女的。例句:八仙过海,缺少一个何仙姑。进据点,在敌人的肚子里战斗,海潮乡那个勇猛的女民兵,马国本觉得不能轻易使用,瞎子妈妈又只有那么一个女儿,万一有个凶险,不好。
【第73句】:【君子动口,小人动手】(谚)指发生争端后,修养好的人讲道理,没有修养的人往往会动武。 也作君子动口不动手。 君子动言,小人动拳。
【第74句】:【 锯锅找茬儿补锅先寻找缝隙】找茬儿,兼指挑毛病,找 借口,寻把柄。锅,也说:碗。歇后语形式为:锯锅的戴眼 镜,找茬儿。类似的:弯着腰找茬儿。成语:吹毛求疵。浩 然《山水情》:“大好的日子口,全都高高兴兴的,你锯锅找茬 儿干什么?”
【第75句】:我弟弟很淘气,每天总是爬高上低。可奶奶总是说:“小孩是宁让跳墙,别让卧羊。一像羊卧在那里,就是生病了。”(河南·沁阳)
【第76句】:【 弹不到一股弦上去】弹、谈同音借用。谓说不到一起去, 话不投机,没有共同语言。亦可用反义。马烽《刘胡兰传》: “平素和家里人也是说不了三句话就顶板,和谁都弹不到一 股弦上。”
【第77句】:【水不到渠不成】释义:比喻条件还不成熟,不能急于求成。例句:她既然把话吞回去,一定是有难言之隐,而且一定是思想斗争尚不成熟,勉强叫她说,不一定能说出真情来。水不到渠不成啊!
【第78句】:【吃迷魂汤】(惯)迷魂汤:迷信指地府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1比喻被假象或甜言蜜语所迷惑,头脑不清醒。2泛指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吃迷魂药。 吃迷药。
【第79句】:【一个锅里抡马勺】(惯)马勺:盛粥饭用的木制大勺。吃一个锅里的饭。比喻在一起生活、工作。 也作一个锅里搅马勺。 一个锅里搅稠稀。稠:代指饭。稀:代指粥。 一个锅里抡勺子。
【第80句】:【 官盐不当私盐卖】我国的盐产一向采取官卖或收税的制 度,不经官府监督发售或没交税的盐,便是私盐,算违法。 谓光明正大的事情,无须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小说月报》 (1980,9):“老话说了,官盐不当私盐卖,这茶馆可是官家的 买卖,由不得咱们呀。”
【第81句】:【兔子急了也咬人/兔子不急不咬人】被逼反抗。张孟良《儿 女风尘记》:“什么叫有胆子没胆子,兔子急了还咬人咧,何 况一个人?”
【第82句】:【人望幸福树望春】(谚)比喻人总希望过上幸福生活,享受人生。
【第83句】:【拉弓得膀子,唱戏得嗓子】(谚)拉弓,靠的是好膀力;唱戏,靠的是好嗓门。指不同的行业,各自以本行业的专长取胜。
【第84句】:【丑人多作怪,黑馍多就菜】见“黑馍多包菜,丑人多作怪”。
【第85句】:【戴高帽】“戴高帽”比喻对人说恭维的话。那么,“戴高帽”从何而来呢?先从“高帽”说起。古代皇帝、高官们戴的帽子叫冠。太子、王侯戴七寸高的远游冠;宫廷儒生们戴前面七寸后面三寸的进贤冠。可见帽子代表了人们的身份和等级。后来,虽各朝代规定不同,但帽子的高低大小尺寸,装饰华丽与否,多与等级相关。那么,“戴高帽”又是怎么回事呢?据《北史》记载:宗道晖喜好戴高帽,穿大木屐。州官来上任时,他戴高帽穿大木屐去拜见,自言学识可与三公比。后来,人们对妄自尊大或喜欢别人称赞自己叫做“好戴高帽”;而以吹捧、恭维别人叫做“给人戴高帽”。清代俞樾写过一段笑话:一位京都小官到外地做官,出任前他去向他的老师告别。老师嘱咐说:“外地的官不好当,要处处当心啊!”此人说:“不怕,我已备了百顶高帽,逢人赠送一顶,应当不至于意见不合而闹矛盾吧?” 老师生气地说:“吾等之人以正直之理待人,怎能用这种庸俗手段?”此人赶忙进言道:“天下如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屈指有几?”老师听后,点头赞同道:“你的话,确也不无道理。你还是有些见识。”此人告别出门,叹道:“高帽只剩九十九顶了。”
【第86句】:奶奶睡觉很香,我问她为什么睡得那样好。她说:“为善,夜夜睡得香;作恶,日日心里慌。”(广东·龙门)
【第87句】:【小马乍行嫌路窄】释义:乍:刚刚开始。初生马儿刚走路就嫌路不够宽。比喻年轻人刚入世不知天高地厚,埋怨无处施展才能。例句:安老爷冷笑道:“他有多大的学力福命,敢说这等狂妄的满话!”安太太道:“这可就叫作‘小马儿乍行嫌路窄’了!”
【第88句】:【顺风行舟船易翻】(谚)比喻人在顺境中行事,往往多的是得意,少的是警惕,失败就很难免。
【第89句】:【一个鼻儿的罐子,豁着抡了】释义:比喻不顾一切,与人相拼。例句:既然走到这步棋上了,就得一个鼻儿的罐子,豁着抡了;他成心要我死,我临死也要皎他两口!
【第90句】:售货员粗心,多给我一枝铅笔。姥姥知道了说:“一个鸡蛋吃不饱,一个名声讲到老。为人可别贪小便宜啊!”我听了姥姥的话,便把铅笔退回去了。(河南·辉县)
【第91句】:【歪嘴葫芦拐把瓢,品种不好莫怪苗】(谚)葫芦锯成两半,就是两个舀水的瓢;葫芦如果歪嘴了,锯开的瓢必定是拐把。泛指农作物必须选好种子;种子不好,就很难有好收成。
【第92句】:【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谚)人参:滋补珍品。貂皮:貂的皮毛,是御寒珍品。乌拉草:纤维坚韧,为制作草鞋、草褥等的优质材料。指人参、貂皮、乌拉草是东北珍贵的特产。
【第93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谚)匹夫:普通公民。怀璧:身藏璧玉宝物。普通百姓本来是无罪的,只因为他身藏宝物,遭到权势者的艳羡,容易被无端加上罪名。指金银珠宝会招来灾祸。 也作匹夫无辜,怀璧其罪。 小人无罪,怀璧其罪。
【第94句】:【木匠斧子——一面砍】(歇)本指木匠的斧子只有一面开刃,不能两面砍;转喻看问题片面,只说一面之理。也比喻处理矛盾纠纷不公正,偏袒一方。 也作“木匠的斧子——一边砍”。
【第95句】:大船漏水——有进无出;有去无回
【第96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谚)从前发生过的事能够牢记不忘,便可作为以后行事的良好借鉴。指把历史作为一面镜子,可以总结经验,接受教训。
【第97句】:【大厦千间,不过身眠七尺】(谚)高大的房屋纵然有成百上千间,一个人睡眠也不过只需七尺的地面。 指人在世问,物质的享用应当知足知止,多贪多占毫无意义。
【第98句】:【膏胸膛不挺背会驼】谓精神要振作起来。《香港小说选》: “山歌不唱忘得多,大路不行草成窝,菜刀不磨成死铁,胸膛 不挺背会驼。”
【第99句】:塘里的荷花一众人其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