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百家号2024经典的歇后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猫不急不上树,兔不急不咬人】释义:急:急迫,发急。比喻人在紧急的情况下会做出冒险的事来。参见“人急悬梁,狗急跳墙”。例句:他也有点底虚,白斌是个无赖,猫不急不上树,兔不急不咬人。真要是捅火了他,也是不好招架的。

【第2句】:【力大压百艺】(谚)百艺:各种各样的武术竞技。指在武术比赛中,只要力气大,就可战胜其他对手,压倒一切人。

【第3句】:高梁地里种绿豆——高低不齐

【第4句】:大家都已经吃饱了,可嫂嫂见盆里还有饭,就端起盆子拿着勺子,开玩笑地说:“快,快,每人匀点,宁肯撑着人,不能占着盆。”(广西·柳城)

【第5句】:【八字儿没有一撇】“八”字先写一撇,后写一捺。没写一 撇,也就没写一捺,什么都没有。又:以往的习俗,认为根据 人的生辰八字可以算命,或推断婚配。此语表示:尚无准 备,还不具备条件。老舍《四世同堂》:“虽说救钱先生的事 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儿,可他总算有了指望。”

【第6句】:肚脐眼贴膏药——贴(铁)了心

【第7句】:【打擂台】(惯)擂台:为比武而搭起的台。本指上擂台参加比武,比喻:1向挑战者应战,与之较量手段、技艺。2耍花招,与人讨价还价。3有意跟人作对,难为人。

【第8句】:【哭不得,笑不得】谓无法对付,无可奈何。成语:啼笑皆 非、哭笑不得。鲁迅《华盖集续编》:“然而不安分的皇帝又 胡闹起来了。简直将国家闹完,使靠天吃饭的圣贤君子们, 哭不得,也笑不得。”

【第9句】:【官房漏,官马瘦,官众堂屋鸡屎臭】官,公有。房只住不修, 马只用不喂,公众堂屋无人扫。指公有的东西容易损伤,反 映一种自私的心理。类似的:官船漏,官马瘦,官养的老爹 不长肉。克非《春潮急》:“有道是,官房漏,官马瘦,官众的 堂屋鸡屎臭……你把几十户人拉在一起,人多心不齐,鹅卵 石挤掉皮,岂有兴旺之理?”

【第10句】:【凤凰飞在梧桐树】(惯)比喻英雄或有功之人,地位得到提升。也比喻漂亮的女子找到了好归宿。 也作凤凰飞在梧桐上。 凤凰落在梧桐树。

【第11句】:【打是疼,骂是爱】(谚)指对后代或部下严格管教才是真正的关心和爱护。也指夫妻之间的冲突常常是爱的表示。

【第12句】:大街得讯小街传——道听途说

【第13句】:【 鸡一嘴,鸭一嘴】原指鸡鸭争食,借指说话乱插嘴。老舍 《牛天赐传》:“有你什么事?鸡一嘴鸭一嘴的!做你的事 去!”

【第14句】:晚上,妈妈不让我看电视,我装着去睡觉,就躺在被窝里偷偷地看。妈妈发现了,又带气又带笑地说:“明人不做暗事。想看,就爬出来正大光明地看!”(河北·张家口)

【第15句】:【肩膀头儿不齐不是亲戚】(谚)站在一起一高一低的不是亲戚。 指贫富、社会地位相差太大的双方,不会结成真正的亲戚关系。

【第16句】:【两眼一抹黑】(惯)1比喻新到一个地方,什么人也不认识,什么情况也不了解。2指没文化,不识字。 也作两眼一麻黑。 两眼墨黑。 睁眼一抹黑。

【第17句】:关云长失荆州——大意

【第18句】:贾宝玉看林妹妹——见如故

【第19句】:【时髦】现在,“时髦”一词很流行,它的意思是形容人的衣着装饰或其他事物新颖人时。时髦虽新颖,它却是个古老的词,在古代,时髦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意思,而是指当代的俊杰。《后汉书·顺帝纪赞》就记有“孝顺初立,时髦允集”之语。《旧唐书》也说:“朕初临万邦,思弘大化,务擢非次,招纳时髦。”其中的时髦都是时代英雄的意思。这个词义直到近代还在使用。那么,为什么将英才称为时髦呢?这与毛发有关吗?有关。但不是指人的头发,而是指马颈上的长毛。这处长毛是马的皮毛中最与众不同的,正如郭璞所说:“士中之俊,犹毛中之髦。”因此将才俊称为“时髦”,就不足为奇了。 “时髦”一词到清末时才逐渐转为如今我们所使用的意思。如20世纪80年代青少年穿的喇叭裤既流行又时髦。

【第20句】:看到别人开饭馆挣了钱,哥哥一时心血来潮也挂凼了个饭店招牌,可没过多久就关门了。爷爷说他是“吹灯拔蜡卷毡子,关门收货散摊子”。(河南·辉县)

【第21句】:十指头生疮——毒手

【第22句】:暑假里,天落了小雨。放假在家的姐姐拿着锄头,却不知道锄什么地好。奶奶说:“傻丫头,湿锄豆,干锄花,下个小雨锄芝麻。还是锄芝麻去吧!”(河南·邓州)

【第23句】:【屋里点火外头亮】(谚)比喻避着人在自己家里做事,四邻八舍的人其实知道得一清二楚。

【第24句】:【避风头】(惯)指躲避不利的势头。

【第25句】:【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着容颜便得知】(谚)荣枯:兴盛与衰落。进了门不必询问家门的兴盛与衰落,只要看看家里人容颜表情就可知道。 指人的心境总要表现在人的面容神态上。 也作入门休问吉凶事,观看颜面自得知。 入门不问荣枯事,但见容颜便得知。

【第26句】:爸爸想养蝎致富,可又听人说蝎子很难养,就一直没敢行动。爷爷鼓励他说:“还没见蝎子影,怎知道养不成?路不铲不平,事不做不成。大胆养吧!”(山西·平陆)

【第27句】:我和妈妈打羽毛球。妈妈给我发了一个很好的球,我却没接住,还埋怨妈妈没把球发好。妈妈笑笑说:“你这个臭小子,别手不溜怨袄袖了,多找一找自己的原因吧!”(河南·南阳)

【第28句】:【媳妇多了,婆婆做饭】媳妇多了,都等别人做饭。借指人 多了,互相推委。《桥隆飙》:“俗话说:人多乱,龙多旱,母鸡 多了不下蛋,媳妇多了婆婆做饭。”

【第29句】:【嘴上贴封条】(惯)比喻闭口不言。

【第30句】:鸭脚上挂铜铃——响当当;当当响

【第31句】:【一个时节一个令】(谚)指一年四季随着气候的变化,节令也各自不同。也比喻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治气候,必须分别看待。

【第32句】:【猫咬尿泡空喜欢】释义:好事并不存在,白高兴。例句:你看那娘娘一片云情雨意,哄得那妖王骨软筋麻。只是没福,不得沾身。可怜!真“猫咬尿泡空喜欢!”

【第33句】:【砸饭碗】(惯)比喻失业,没有了经济来源。

【第34句】:【乌鸦彩凤不同栖】(谚)比喻志趣高雅的君子,绝不会和低三下四的小人混在一起。

【第35句】:【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爹娘恩】释义:只有亲身经历才能知道其中的甘苦。例句:“当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爹娘恩。’”

【第36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此语的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永远没有过失?语出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讲述的是晋灵公生性残暴,时常借故杀人。赵盾、士季两位正直的大臣决定劝谏晋灵公。晋灵公心不由衷地说:“我已经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听他这样说,便说道:“谁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改正,那就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确的劝谏,就是一个好的国君。”

【第37句】:【前车覆,后车诫】(谚)覆:翻倒,倾覆。指前边的车翻倒了,后边的车就要引以为戒。比喻前人失败了,后人就要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也作前车既覆,后车当戒。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第38句】:【 打翻了五味瓶】各种滋味都有,形容复杂矛盾的心理。 类似的:搬倒了五味坛子。成语:百感交集。台湾琼瑶《月 朦胧鸟朦胧》:“灵珊用手托着下巴,呆望着他们两个,一时 间,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

【第39句】:佛面刮金子——刻薄;无中生有

【第40句】:【标点符号】中文原来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要读古书先要学习句读,自己去给文章断句(加标点符号)。不只中文是这样,英文、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古代也都没有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的流行,只是近两三百年间的事情,它其实是一个商业行为的结果。欧洲工业革命前,出现了古登堡印刷术,书籍出现并成为最古老的工业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出于成本考虑,印刷商也就是书商就想做大量印刷来摊薄成本,于是,他们联手语言文字学家发明了标点符号,让书变得更容易读,读得更快。这还不够,还要分段。分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前欧洲人读不分段的《圣经》每次都老老实实从开篇读起,《圣经》分段后,人们开始认为不同段落重要程度不同,分歧就产生了。所以,英国大哲学家约翰·洛克说:“《圣经》分段印刷是无耻商人酿制的悲剧,他们为了让《圣经》更畅销强行分段,分段以后我们的信仰将四分五裂。”后来的结果被洛克不幸言中——基督教分裂成一大堆教派、教会。不管商业行为也好,政治目的也好,不可否认,标点符号确实给人们读书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且成为语言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第41句】:爸爸问爷爷,东洼那块地可不可以种上棉花。爷爷说:“那块地啊,旱收蚂蚱,涝长蛤蟆,不涝不旱收盐巴。连棵草也长不高,还种什么棉花?”(河北-吴桥)

【第42句】:我去姨妈家回来时提了一点东西。唉!真累,难怪妈妈常说“好手不拿四两”。(广西·柳江)

【第43句】:【圈阅】现在领导传阅文件,看完后都要划圈并写上自己的名字,把这种做法称为“圈阅”。许多人认为“圈阅”是现代人发明的,殊不知古已有之。 “圈阅”的发明人是宋代的宰相王安石。王安石为什么要在公文上“画圈”呢?原来早在魏晋时期,官员们就有了在公文上签署名字的做法。当时,他们在阅办公文时,也要郑重签署自己的尊姓大名,以示负责或同意。到了唐代,官员们为了快捷,便在公文上只写自己名字的一个字,很快在官场风行起来,一直到宋代依旧如此。王安石当了宰相后,大刀阔斧推行新政,每天接触大量的公文、呈文,忙得不可开交。可再忙也得在公文上签上:“石”字。据《事林燕语》记载,王安石是个急性子,在签写“石”字时,把“口”简化草写成“。”,引得群臣们有议论。再后来,王安石干脆连“石”字的一横一撇也省了,只匆匆画个圆圈就算完事,甚至这个圆圈也画不圆。许多人不知道王安石搞得什么名堂,他阅过的文件常常又转了回来,把王安石搞得很恼火。他在一次朝会上特意说了画圈的事,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大臣们这才知道宰相的圆圈儿是“阅毕”的意思。如此一来大家跟着仿效,画圆圈便成了“阅毕”文件的特殊符号。这种做法被后人所认可,官场中画圆圈儿的做法就约定俗成地延续下来。

【第44句】:【 一个蛤蟆四两力】力量虽小,也起作用。浩然《艳阳天》: “添个蛤蟆四两力,二爷我咋也比一个蛤蟆强啊!”

【第45句】:【看人下菜碟儿】根据人的身份,用不同的菜肴招待。谓 看人行事,态度不一。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你就是 看人下菜碟儿呗,也不能这样啊!我和香草,人再不济,可 也有脸皮。”

【第46句】:三叔爱和老嫂们骂着玩儿,我爷爷时常提醒他说:“对她们放尊敬些,老嫂比母啊!”(河南·长葛)

【第47句】:我的胆子小,晚上不敢出门,奶奶鼓励我说:“鬼怕恶人铁怕炭,豆腐渣也怕那个烂米饭。勇敢点!”(河南·长垣)

【第48句】:【贼人胆底虚】(谚)指盗贼往往心虚胆怯。 也作“贼人心胆虚”。

【第49句】:【饥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也不甜】见“饿咽糟糠甜似蜜,饱饫烹宰也无香”。

【第50句】:【三月里的桃花——红不了多久】(歇)本指桃花红不了多长时间,转指走红运的好日子不会长了。

【第51句】:【天不下雨,河不涨水】谓事物有因果关系。类似的:天不’ 雨,地不湿。海外聂华苓《桑青与桃红》:“天不下雨,水不 涨,我们没有啥子办法!行船,骑马,都有个危险。”

【第52句】:【青竹掏坑缸——越掏越臭】(歇)坑缸:粪缸。臭:本指气味难闻,转指名声坏。比喻越闹腾名声越坏。

【第53句】:写字出了格——不在行

【第54句】:耍戏法的敲锣——耍变了

【第55句】:【有了千田想万田,做了皇帝想成仙】(惯)形容人贪得无厌。

【第56句】:【现钟不打打铸钟】释义:比喻现有的不要,却寻求没有把握的。例句:众人道:“说甚么乱话!‘现钟不打打铸钟’?你现揭了榜文,教我们寻谁!”

【第57句】:天渐渐地冷了。早晨,我总是坐在床上先暖和一会儿才起来。妈妈说:“你真是早晨难出窝,夜晚难脱壳。”(河南·内乡)

【第58句】:荆轲献地图——暗藏杀机

【第59句】:由于科学种植,二叔家今年小麦大丰收。望着滚滚麦浪,奶奶眉开眼笑地说:“这科学技术可真神!想过去,咱们种一坡,收一车,打一簸箕煮一锅,一年到头白忙活。”“是啊,勤劳苦干得聚宝盆,科学种植出摇钱树嘛!”爷爷接过话茬儿也眉飞色舞地说。(浙江·嘉兴)

【第60句】:夜里攀险峰——生死不顾

【第61句】:【 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谓不怕议论,议论改变不了事 实。韩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网》:“人嘴两张皮,任他们说去 呗!好酒,说不酸;酸酒,说不甜。” 回炉烧饼不香谓不新鲜,失去原有的特点、优点。《小 说季刊》(1981,4):“回炉烧饼不香,这可不是又香又酥能吃 的烧饼,而是菱洲圩村上的碎嘴姑姑、婶婶们对谈崩了的亲 事又合好的比方。”

【第62句】:螃蟹断腿——横行不了

【第63句】:冬子伯父的脾气是村上有了名的。一个老汉说:“那人哪,脾气暴得很,连蝇子都不敢往他身上落。”(河南·邓县)

【第64句】:【一口吃不成胖子】事物有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不可能马 上成功,立即成熟。反义说:一口吃成胖子。清代《红楼 梦》:“小孩子家,慢慢地教导他。可是人家说的:胖子也不 是一口儿吃的。”

【第65句】:【 一人传虚,十人传实】以讹传讹,传的人多了,会使人信以 为真。十,也说:万。成语:三人成虎。龚昌盛《沉浮》:“传 说的人添枝加叶大肆渲染,简直把王老水子描绘成剑侠一 类人物。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假的也就变成真的了。”

【第66句】:【舍命不舍财】(惯)宁可舍弃性命,也不放弃钱财。指人太贪财。

【第67句】:【止寒莫若重裘,止谤莫若自修】见“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

【第68句】:【治一经损一经】(惯)经: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治好一条经络,损伤了另一条经络。比喻安抚了一方,得罪了另一方。

【第69句】:瓜地里挑瓜——挑得眼花

【第70句】:【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是能够认清当前形势的人才是真正的豪杰。但,这不包括那些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他们往往把这句话当做投敌变节的托词。 “识时务者为俊杰”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讲述了东汉末年,刘备曾向颍川名士司马徽请教世事,司马徽说:“那些儒生俗士怎么能够看清当前的形势呢?识时务者为俊杰,卧龙和风雏就是这样的人物。”刘备问二人指谁,司马徽说:“他们就是诸葛亮和庞统啊。” 实践证明,诸葛亮就是识时务者,“隆中对”就是最好的解释。

【第71句】:【名片】“名片”是交际时所用的向人介绍自己的长方形硬纸片,上面印着自己的姓名、职业、电话号码等内容。’名片的历史久远,古已有之。早在汉代,人们就削竹为简,将自己的姓名写于竹简上,这种写有姓名的竹简,当时叫“刺”。东汉蔡伦造纸后,才由竹“刺”改为纸写,称为“名纸”。据《留青杂札》载:“古者削竹以书姓名,故日刺。后以纸书,谓之名纸。”据《山堂肆考》中有这样的记述:“名纸谓写名于纸上也,今呼名帖。”“名纸”、“名帖”与“名片”已十分接近。名片在当前市场条件下很流行,上至官员、大型企业法人代表,下至收废品的,都有名片在身,随时准备赠人。

【第72句】:【独头蒜——没瓣】(歇)独头蒜:指没分成瓣状的蒜头。瓣:谐“伴”。指未成家,单身。

【第73句】:【把嘴巴缝起来】指不吃饭,不说话。叶辛《我们这一代年 轻人》:“你不准我讲话,拿线把我的嘴缝起来嘛!”

【第74句】:【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释义:金钱能使人坏掉良心。例句:原来人心本好,见财即变。自古道得好:“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丁戍见卢疆倾心付托时,也自实心应承,无有虚谬。及依他到所说的某处取得干金在手,却就转了念头。

【第75句】:【五个骡子一条线,三个毛驴一大片】(谚)骡子成群走路,习惯走成一条线,不会散乱;毛驴走路,有三个就会散成一大片。指骡、驴行路,各有习惯。

【第76句】:【大有大的难处】(谚)指规模大、产业大,固然风光,可也有外人不知道的为难之处。

【第77句】:【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借指人贪馋。《小说月报》 (1980,4):“果然,通过一段时间的耳闻目睹,她见这样做的 并非一个单位,更不只姓马的一人;从中悟出了‘狗肉滚三 滚,神仙站不稳’,‘鸡腿打人牙根软’这些口头俗语是奥 妙。”

【第78句】:【大里不见小里见】(惯)指大处忽视了,只注意小处。

【第79句】:套马杆子戴礼帽——充大个

【第80句】:【拼死吃河豚】河豚味美,但有毒,必须烹调得法。此句比 喻冒险。成语:饮鸩止渴。香港唐人《金陵春梦》:“明知俯 仰由人,但也只好捏着鼻子拼死吃河豚。”

【第81句】:橡皮擦子一有错就改

【第82句】:双手举过头——超额

【第83句】:除夕晚上盼月亮——不见景;没有指望

【第84句】:【高足】“高足”指优秀的门生(学生)。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高足”本义是指骏马,怎么从马演变成优秀的学生呢?我们的先人用高足、中足、低足来评判马的优劣的。高足是最好的,在古代就是指骏马。那么高足怎么又用来评价人呢?魏晋时的《世说新语·文学》中记载:“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又,《世说新语·规箴》有:“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这里的“高足弟子”、“高足之徒”就是指才高优秀的弟子,都是把优秀的学生称为“高足”。例如,宋代的高俅在与高丽人踢球时,在大宋的球队落后的情况下,一个人踢进了三球而反败为胜。宋徽宗感慨地称高俅为他的高足。看来有其师必有其徒,君臣一对混入。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对于一些敬辞用法是很多的,像“高足”一词就是用“骏马”比喻学生当中的高才生。

【第85句】:【饶人是福,欺人是祸】见“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第86句】:吊在房檐下的大葱——叶黄皮干心不死

【第87句】:【 没有不倒的捻】捻转捻捻转,儿童玩具,用手捻中轴,使迅 速旋转。借指人不会永远走运。李准《黄河东流去》:“天下 没有不倒的捻捻转,总有一天,要叫老蒋知道知道老百姓是 不能得罪的!”

【第88句】:【搞小圈子】(惯)指为了个人利益,互相拉拢利用,结成小团体。

【第89句】:苻坚逃到八公山——草木皆兵

【第90句】:【银样蜡枪头】释义:比喻中看不中用。例句:便都笑那些老爷们、大哥们平日作威作福,横行霸道,如今也不过虎头蛇尾,银样蜡枪头,奈他们不何。

【第91句】:【没有脚底风,刮不倒人】(谚)脚底风:从脚下卷起的旋风。比喻要搞垮对方,必须先从收买他身边的人入手。

【第92句】:玉米秸秆扎篱笆——不算墙(强)

【第93句】:【过街的老鼠——到处有人喊打】见“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第94句】:【牛鬼蛇神】“牛鬼蛇神”指奇形怪状的鬼神,比喻社会上的丑恶事物和形形色色的坏人。那么,是谁把这四种东西搁在一起的,它源自佛教。 “牛鬼蛇神”原指佛经故事和佛教艺术中的鬼神形象,“牛鬼”见于《妙法莲华经》:“复有鬼者,首如牛头,或食人肉,或复啖狗。”“蛇神”出于密宗曼荼罗画,密宗经典《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载:“曼荼罗画”的构图有“西面门南,西方水天神,被甲头上蛇头,手把龙索。”两处合一便有了“牛鬼蛇神”一词。

【第95句】:昨天,姥姥从农村来我家,她不习惯在屋里上厕所,非要下楼找公厕。奶奶风趣地对姥姥说:“老亲家,到城随城,到乡随乡,到了彭城学捏缸。您就在屋里上厕所吧,公共厕所离这儿还有二里地呢!”(河南·安阳)

【第96句】:【婆娘做鞋——一针一线往前锥】(歇)锥:谐“追”。指一点一点地深入追问。

【第97句】:【不下高梁本,得不着老酒喝】释义:高梁的子实可用来酿酒。比喻不付出—定代价,就实现不了预期的目标。例句:还是那句老话,不下高梁本,得不着老酒喝。他明知道请春杉上他家去,多少得破费一点。嗑把瓜子也是钱,喝口水也得费柴禾。可他想到长远利益还是下了“请帖”。

【第98句】:裹着蜜糖的黄连——还是苦(苦命人)

【第99句】:【出头的椽子先烂】椽子,梁上的木条下端外露构成屋檐。 谓出头有危险。类似的:出林笋子先折断/出水船儿先烂 底。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说,提出来了,通不过也 是白费,谁心里也在琢磨着:出头的椽子先烂咧。”

18033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