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酷我音乐年度精选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吃柿子拣软的捏】(惯)比喻专找软弱的欺负。 也作“吃柿子拣软的”。

【第2句】:【大白天说梦话】(惯)指说的话不真实,信口胡说。

【第3句】:【一物降一物】(谚)降(xiang):降伏。一个人或一种东西,总会有另一种人或东西来降伏他。指天下万事万物,没有制伏不了的。

【第4句】:【神仙打仗,凡人遭殃】(谚)凡人:尘世间的普通人。比喻上层人物争权夺利,直接受害的是老百姓。 也作神仙打仗,百姓遭殃。 神仙打架,小鬼倒霉。

【第5句】:【吃子孙饭】(惯)民间认为,做坏事的人会连累子孙后代,折他们的福分,好像把子孙的饭都吃绝了。 指做坏事,赚不正当的钱。

【第6句】:【踩在一个鼓点儿上】(惯)比喻想法一样,步调一致。

【第7句】:【黄瓜茄子不能一揽子抓】 释义:比喻要区别情况,不同对待。 例句:要知道,你是你,他是他,黄瓜茄子不能一揽子抓。我们的政策是有区别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对待方法。

【第8句】:【穿不穷,吃不穷,计算不到定受穷】见“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死受穷”。

【第9句】:【女人不穿嫁时衣,男儿不吃分时饭】见“好男不吃婚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第10句】:【吉人自有天相】(谚)吉人:善良的人。相:扶持,帮助。旧指善良的人,遇有危难自有老天佑护。

【第11句】:【白糖嘴巴砒霜心】(惯)砒霜:无机化合物,有剧毒,用来制杀虫药和杀鼠药。指嘴上说得好听,内心却非常狠毒。

【第12句】:【评剧】剧种一般冠以地域名称,如豫剧、淮剧、晋剧、河北梆子、秦腔等,评剧则比较特殊,与地域名无关,它是怎么来的呢?有两种说法比较流行。 一种说法是,首先使用“评剧”二字的是早期评剧女演员李金顺。民国十七年(1928年)初,两次闯关东的李金顺又回到天津演出。当时这位誉满关内外的名角,对演出的戏报上所用的“蹦蹦”(评剧原来的名称)二字十分厌恶,故把“庆春平腔梆子班”中的“平”字抽取出来,将其改名为“平戏”。但因为当时京剧也叫平戏,两样剧种同名叫人难以区分。因此,天津的一些文人墨客建议李全顺将“平”加一…言”字偏旁,从此就称“评剧”了。 还有一说,民国初年,一评剧团到北京演出,当时的“评剧”叫“平剧”,与北平(京)的“平剧”同名。有一天,评、京两班儿演员碰巧到一个饭馆吃饭。京剧演员看不起小地方来的评剧演员,质问他们有什么资格敢叫“平剧”,吵得不可开交。当时知名度很高的李大钊也在饭馆吃饭,他是唐山人,对家乡戏颇有研究,见双方争执不下,便走上前劝架,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说:“你们平剧(指评剧)的演出风格是善于演出平装戏(相对于古装戏),时评政局,鞭挞丑恶,接近百姓,风趣活泼,不如在‘平’字旁加一‘言’字,改叫‘评剧’,更符合你们的演出风格,你们看如何?”,双方听了,非常佩服李大钊的高见,遂握手言和,“评剧”之名由此而来。

【第13句】:【芥菜子偏落在绣花针眼里】(惯)形容事出偶然,十分凑巧。

【第14句】:【害死人还看出殡的】(惯)出殡:把灵柩送往墓地。害了人还站在一边看热闹。指人丧尽天良,灭绝人性。

【第15句】:【树不成林怕大风】(谚)树木如果不能形成森林,孤孤单单,就最怕狂风袭击。比喻人如果不团结成坚强的群体,就无力抗击天灾人祸。

【第16句】:【泥鳅难捉,人心难摸】(谚)泥鳅:鱼类,体呈圆柱形,有黏液,光滑难捕捉。指人心难以摸清,就如同泥鳅难以捉摸一样。

【第17句】:【老鸦啄柿子——拣着熟的开口】(歇)熟:本指成熟,转指熟悉。指找熟悉的人求情。

【第18句】:【豆腐拌成了肉价钱】(惯)比喻由于某种原因,本来不值钱的东西成本提高,价格大幅提升。

【第19句】:【官高必险】(谚)官位高了,必定有风险。旧指权力倾轧,无过官场,官位越高,越成为倾轧的焦点。 也作官高必险,势大必倾。 官大有险,树大招风。

【第20句】:【坐蜡】“坐蜡”比喻陷入为难境地;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坐蜡”有时也写作“坐腊”。北方口语中常用。 “坐蜡”一词源自佛教中的“坐夏”。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里记载:“(印度)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前代泽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这里提到的坐夏,是指佛教僧人每年定期的诵经活动。根据佛家的戒律,每月望晦日即农历十五和三十,众僧人应齐集一处,诵读《戒本》,而且每人都要对照进行自我反省。如有违犯清规戒律之处,则要按情节轻重依法忏悔。一年之中,农历四月十五至农历七月十五的期间(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夏季,谁坐都难受),僧人们须定居三个月,潜心修行,自省自律接受批评。经过这样的修炼之后,受戒的年头才算增长一岁,也叫“一腊”。因为腊月在农历中为最末,过了腊月即是新的一年,所以佛教中就用“一腊”来表示受戒了一岁的意思。由此,这种“坐夏”活动就又叫“坐腊”了。 后来,“坐腊”这个词逐渐由佛教用语转入口语当中,词义也由原来的“受戒自律”转变成了“为难、受困”的意思了。

【第21句】:【鹅吃砻糠鸭吃谷——各人自有各人福】(歇)砻糠:稻谷砻过后脱下的外壳。指人各有自己的福分。

【第22句】:【翻了五昧瓶——酸、甜、苦、辣都有】见“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咸样样全”。

【第23句】:一个船儿一个舵。

【第24句】:【敲竹杠】(惯)据说清代贩卖鸦片的人常把鸦片藏在竹杠里,官员检查时,敲打竹杠,听声音查虚实,若被查出,烟贩子会向官员行贿。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勒索财物。也比喻寻找借口抬高价格。

【第25句】:【树老根多,人老话多】 释义:树老了树根多,人老了说话哕唆。 例句:你可不要嫌恩翁爷爷的嘴太碎。树老根多,人老话多,更何况像恩翁爷爷常说的,花蕾般的娥玛是他身边唯一的亲人呢!

【第26句】:【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见“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第27句】:【树大招风】(谚)树木高大了,就容易招来大风。常比喻名声大或权势重了,就容易招来非难、嫉妒与仇恨。 也作树大招风,官大招祸。 树大招风,钱多惹事。 树大招风,名高招忌。

【第28句】:【死逼上梁山】 释义:梁山:在今山东省东平湖西,梁山县南,附近地区为古梁山泊,北宋以后常为起义军的根据地。比喻被逼无奈才做某种事情。 例句:他佯装不满地说,“唉,我才不愿意去前线冒险哪。只是军令不可违,死逼上梁山!此行别说什么名利双收,别送上这条命就算烧高香了。”

【第29句】:【曲不离口,拳不离手】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第30句】:【费唇舌】(惯)指费了许多话去解释、劝说或表白。 也作费口舌。 费唾沫。

【第31句】:【桑木扁担——宁折不弯】(歇)桑木质地坚硬,做成的扁担即使被压断了也不会弯曲。形容人性格刚强,宁死也不屈服。

【第32句】:【本钱易寻,伙计难讨】(谚)伙计:商铺里的店员。指开店做生意,本钱容易筹措,但要找合适可靠的伙计却很难。

【第33句】:【同病相怜,同忧相救】(谚)患同样疾病的,互相之间最能体贴;有同样愁烦的,互相之间自会救助。 指有同一不幸命运的人之间,最容易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也作“同疾相怜,同忧相救”。

【第34句】:【连锅端】 释义:比喻全部除掉或拿走。 例句:谁知道半腰里杀出一支解放军的小分队,打伤李荣厚,把那些“人质” 放走了,还差一点把司令部也连锅端掉。

【第35句】:【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谚)指头发早白,是由愁郁引起的;欢笑能使人变得年轻。

【第36句】:【春风得意马蹄疾】 释义:这是孟郊《登科后》诗句。原形容封建时代文人科举及第的欢快心情。 现用来形容人心情愉快,动作敏捷。 例句:春风得意马蹄疾。王一民迈着轻快的脚步,顺着霁虹桥往道里走去。

【第37句】:【黄瓜菜都凉了】 释义:黄瓜菜本来就是凉的,这是一种诙谐的说法。比喻什么都晚了。 例句:刘三儿傲慢地挺起胸脯:“要指望着你们两个找葫芦,黄瓜菜都凉了。”

【第38句】:【寺老佛多,人老话多】(谚)寺庙古老,庙里的佛像就排得多;人到老年,说起话来就会没完没了。指老年人说话唠叨,有着生理上的原因。

【第39句】:【把天放在头上说话】(惯)指说话做事公平公正,不违天理。

【第40句】:【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惯)比喻才貌出众的姑娘嫁给了丑陋或卑鄙的丈夫。也比喻聪明能干的女子生活在不能发挥才智的地方,或珍贵的东西落在不适合拥有它的人手中。 也作好花插在牛屎上。 鲜花插在牛粪上。

【第41句】:【畏首畏尾,身其余几】(谚)头也担心,尾也担心,身上还有多少地方可无忧无虑的?指做事怕这怕那,顾虑重重,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

【第42句】:【缺门牙的——嘴巴不关风】(歇)指嘴里存不住话,保不住密。

【第43句】:【欲要知究竟,处处细留心】(谚)指要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必须细心观察,不放过任何疑点。

【第44句】:【死了王屠,连毛吃猪】见“没了王屠,连毛吃猪”。

【第45句】:【玻璃罩里的苍蝇——眼见光明,没有出路】(歇)指虽然看到光明的前景,却找不到现实的出路。

【第46句】:【帘子做的——要卷上去就卷上去,要放下来就放下来】(歇)形容态度、脸色等变化无常,想变就变。

【第47句】:【有志者事竟成】(谚)竟:终究。 有志气的人,事业终究会获得成功。指事业的成功,全在于人的立志,和能否始终不渝,坚持到底。

【第48句】:【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谚)指在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之后,必然会有各种疫病流行,要严加防范。

【第49句】:【富则盛,贫则病】(谚)人有了钱,一切都会兴盛起来;人贫穷了,做任何事都不免遭遇困难。指钱财往往可以支配甚至改变人的命运。

【第50句】:玫瑰在花园里开放,英雄在人民中成长;树木从泥土中吸取养分,英雄从人民中得到力量。

【第51句】:【促风暴雨,不入寡妇之门】(谚)促风:又急又猛的狂风。即使遇到急风暴雨,也不进寡妇人家去躲避。旧指寡妇门前是非多,必须远避嫌疑。 也作“疾风暴雨,不过寡妇之门。

【第52句】:【猫不急不上树,兔不急不咬人】 释义:急:急迫,发急。比喻人在紧急的情况下会做出冒险的事来。参见“人急悬梁,狗急跳墙”。 例句:他也有点底虚,白斌是个无赖,猫不急不上树,兔不急不咬人。真要是捅火了他,也是不好招架的。

【第53句】:【不透风的墙是没有的】见“没有不透风的墙”。

【第54句】:【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去】(惯)比喻冒再大的风险也不在乎。 也作火里火去,水里水去。 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

【第55句】:【走后门】(惯)比喻利用私人关系或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达到个人目的。

【第56句】:【人好不如家伙妙】(谚)家伙:工具的俗称。人再有能耐,也总比不上先进、得力的工具效果好。指要想提高效率,就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改进机械工具。 也作人巧不如家什妙。 人快还要工具利。

【第57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谚)舟:船。水能载着船航行,也能使船覆没。比喻人民能拥戴君王,也能推翻君王的统治,民心的向背关乎国家安危。 也作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第58句】:【大意失荆州】 释义:荆州:今湖北江陵,三国时是蜀汉政治、军事重镇,据《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描写,关羽镇守荆州,由于出兵进攻曹操,荆州没有严密设防,上了东吴的当,孙权派兵袭取了荆州。比喻麻痹大意,造成重大损失。 例句:他推了推眼镜说:“也要防备他们恼羞成怒,来个不管三七二十一,乱搞一气,怎么办?‘大意失荆州’,想得太简单,容易出事。”

【第59句】:【羡人吃饭,不如赶紧淘米】(谚)羡:羡慕,眼热。指想望不如立刻动手实干。

【第60句】:【大火开锅,小火焖饭】(谚)指要开锅就得用大火,要焖饭就得用小火。比喻做事不能一个劲儿,该快时就得快,该慢时就得慢。

【第61句】:【方木头不滚,圆木头不稳】(谚)指方木头放置时稳实,可有不便滚动的缺点;圆木头容易滚动,但放置起来不稳当。比喻世间人和事,有优点就有缺点,不会完美无缺。

【第62句】:【一面打墙,两面好看】(谚)两家的界墙,一家主动打起来,两家都整齐好看。指彼此共管的事,一方主动做,两方都有益。也比喻一举两得。 也作“一面打墙两面光”。

【第63句】:【傻眼】“傻眼”形容出乎意料、措手不及、举止无措、没有办法的尴尬状。它源自“傻”和“眼”的巧妙组合。 首先看一下“傻眼”一词的使用效果。某医院为一孕妇多次进行产前检,确定是双胞胎,且状况良好,结果生下来是连体婴儿,医生顿时傻了眼。“傻眼”一词用得实在绝妙,把当时的情况唯妙唯肖地描述出来了,换任何一个词都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傻眼”之所以传神,是把常用来形容糊里糊涂、呆头呆脑的“傻”字,拿来偏偏放在了本是活泼好动的心灵之窗“眼睛”之上,形成了巨大反差的目瞪口呆的“傻眼”,顿时让人领悟到,那促使人傻眼的意外,是多么让人无法捉摸惊诧莫名。

【第64句】:【能狼难敌众犬】(谚)再凶猛的狼也对付不了众多的狗。比喻武艺再高强的人,也难胜过众多的敌手。 也作能狼敌不过众犬。 能狼不敌众犬,好汉架不住人多。

【第65句】:【水清无鱼,人清无朋】 释义:水过于清了,就不会有鱼;人太苛察了,就没有人与他交往。 例句:在今天,“清如水”是做不到的。“水清无鱼,人清无朋。”不但无朋,而且会四面树敌,使你连正常的工作也干不下去。

【第66句】:【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惯)形容声势浩大,发展迅速。

【第67句】:【搀上八两水,不信涨不出半斤分量来】(谚)八两:旧制秤一斤是十六两,八两正好是半斤。在面里掺进半斤水,自然会增加半斤分量。 比喻付出多少,就必定能收获多少。

【第68句】:【定乾坤】(惯)乾坤:乾,八卦之一,代表天;坤,八卦之一,代表地。 比喻决定大局。

【第69句】:【凤凰飞在梧桐树】(惯)比喻英雄或有功之人,地位得到提升。也比喻漂亮的女子找到了好归宿。 也作凤凰飞在梧桐上。 凤凰落在梧桐树。

【第70句】:【东西】“东西”合成一个词的时候,“东西”非东非西,它指的是物品。 来源于朱熹与他人对话的一段妙语。 在南宋,朱熹和盛温如都是大学问家,也是好朋友。一天早晨,朱熹去看望盛温如,正巧在街头相遇。朱熹见他手里提一只新编的竹篮,便随口问道:“拿这篮子去干什么?”盛温如回答道:“去买东西。”朱熹听后便开起了玩笑:“夫子常以治天下四方为己任,为何不买‘南北’,只买‘东西’呢?” 盛温如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五行之中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水和火我这竹篮是不能盛的。而东方属木,西方属金,木和金装在篮里却不要紧,所以,我只能买东西,不能买南北啊!” 盛温如巧妙地用五行之说,解释了买“东西”的道理,从此传开,“东西”一词使用至今。

【第71句】:【前头勾了,后头抹了】(惯)指把过去的恩怨一笔勾销。

【第72句】:【丢把芝麻赚个西瓜】(惯)指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收获。

【第73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释义:加倍报答恩情。 例句:只有当他想到了在石灰窖的那个晚上,他的思绪才掀起狂澜:“雁娘” 不就是她自己的投影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第74句】:【羊毛出在羊身上】 释义:给某人的钱物,是从某人身上得来的,别人并没有受损失。 例句:“但是有一句俗语,叫做‘羊毛出在羊身上’,无非还是拿着老爷的钱贴补他舅老爷罢了。”

【第75句】:【说的有心,听的有意】(惯)指说话的人有意要表达某种意思,而听的人也明白其含意。 也作“说者有心,听者有意”。

【第76句】:【过了秤又过戥子】(惯)戥(deng)子:测量贵重物.品或某些药品重量的小秤。比喻再三权衡、比较。 也作“过了秤又过尺”。

【第77句】:【房檐滴水照道描】 释义:下辈照着上辈的样子学。 例句:说话的妇女学着老头腔:“……你们坏良心,将来你们的孩子也房檐滴水照道描!”

【第78句】:【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酷热难熬的日子。那么,三伏天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三伏天得名较早,早在汉代以前就已创立。颜师古注解《汉书·郊祀志》时曾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这段话告诉我们“伏日”得名是因为当时阴冷之气潜伏,还没有进入冷天,所以叫“伏日”。伏日有三个,所以叫“三伏天”。这每一伏各占十天。即: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中伏(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末伏(三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有的年份中伏二十天。“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法”确定的。

【第79句】:【玉不琢,不成器】 释义:玉不经过雕琢,不会成为器物。比喻人不经过教育、学习,不会成材。 例句:“是你不懂道理!”玉姑恼了,“玉不琢,不成器;幼不学,老何为?”

【第80句】:【官官相卫】(谚)旧指当官的为了各自的私利,往往互相包庇、袒护。 也作“官官相护”。

【第81句】:【大丈夫能屈能伸】 释义:屈:弯曲,指忍受委屈。伸:伸展,指施展抱负。意谓受挫折时要能忍耐。 例句:张无忌道:“大丈夫能屈能伸,咱们暂且避祸,待伤愈之后,再和敌人决一雌雄,也不算是堕了威风。”

【第82句】:【拔眼中钉】(惯)比喻除掉心中所憎恨的人。

【第83句】:【两节甘蔗不能一口咬】 释义:比喻有计划按步骤做事,不能急于求成。 例句:马远甫望着他们的背影,自己跟自己说:“那不好。要干也得一个一个来,两节甘蔗不能一口咬呀!”

【第84句】:【背了石臼做戏——吃力不讨好】(歇)指花了很大力气,却没有得到好的回报。 也作“顶着石臼做戏——费力没讨好”。

【第85句】:【入深水者得蛟龙,入浅水者得鱼虾】(谚)比喻敢冒风险、下大苦的,才有可能获得大的成就;怕付出大的代价,就只能有小收获。

【第86句】:【恶言伤心,恶行伤身】(谚)恶毒的话会伤害人心,恶毒的行为会伤害人体。指恶言恶行是野蛮的,是文明社会绝不容许的。

【第87句】:运动在身,用意在心。

【第88句】:【开空头支票】(惯)空头支票:不能兑现的支票。常比喻许不能实现之诺。 也作给空头支票。 发空头支票。

【第89句】:【拴着的驯马拉五百,没笼头的野马驮三千】(谚)驯马:驯服的家马。笼头:用皮条编成的戴在骡马头上的套具。指家马负重力小,野马负重力大。比喻死守家门没出息,出外闯荡长才干。

【第90句】:【嘴是嘴,眼是眼】(惯)比喻分清谁是谁非,毫不含糊。

【第91句】:【内藏虎狼之心,外饰温恭之貌】(惯)指人内心凶残狠毒,外表却装出温良恭谦的样子。

【第92句】:【话想三道,稳;绳捆三道,紧】(谚)三:多的约数。说话反复思考才能稳妥;捆东西多束几匝才能紧牢。指说话贵在多想少说。

【第93句】:【与凤同飞,必出俊鸟;与虎同眠,没有善兽】(谚)和凤凰同飞的自然是善鸟,和猛虎同穴的必定是恶兽。比喻与英雄豪杰在一起,就会变得勇敢、智慧;与坏人在一起,就会变成坏人。

【第94句】:【千里相送,归于一别】(谚)送客到千里远,最终也还是要分手的。 指送行只表情意,不必远送。劝止送行者的常语。 也作千里送君,终须一别。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第95句】:【五体投地】现在比喻对某人、某些人佩服到极点。那么“五体投地”中的“五体”是指什么呢?它源自何处? 原来,“五体投地”是古印度的一种表示虔诚的行礼方式,后被佛教所沿用。“五体”又称“五轮”,指两膝、两手掌、头顶。“五体投地”就是“五轮至地而作礼”的意思。其具体过程是:正立合十,屈膝屈肘至地,翻掌,顶礼。佛教认为,行礼时,“五处皆须至地,虔诚作礼。”因“常以此五处至地礼敬三宝,当将来成佛之时,五处皆有千辐轮相显现。”五体投地致敬的对象通常是佛和菩萨,以表示皈依的虔诚。很多佛教信徒在前往寺庙礼佛时,都行五体投地大礼。

【第96句】:【打和事鼓】(惯)指从旁撺掇或撮合。

【第97句】:【大海无风三尺浪】(谚)大海即使无风,海面也有三尺浪。指大海的浪涛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平息。 也作“海上无风三尺浪”。

【第98句】:人是实的好,姜是老的辣.

【第99句】:【没眼先生上钟楼——瞎撞】(歇)没眼先生:盲人。瞎:本指失明,转指盲目地。撞:本指撞击钟,转指莽撞地行动。指盲目地东冲西撞或盲目行动。 也作没眼先生出海——瞎撞。 没了头的苍蝇——乱撞一气。

17047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