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空间留言最新摘抄谚语俗语的文案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句】:【聋子的耳朵——摆设】(歇)摆设:用来装饰点缀的东西。指人或物形同虚设,没有实际作用或价值。 也作聋子的耳朵——样子货。 聋子的耳朵——摆个样子。 聋子的耳朵——配相的。

【第2句】:【恶虎难斗肚里蛇】(谚)指虎再猛,也斗不过钻进它肚里的毒蛇。 比喻潜入到内部的敌人是很难对付的。

【第3句】:【一根针没有两头利】 释义:比喻不能两头同时都顾到。例句:“一根针没有两头利。”何水生叹了口气,“唉,难呀,要呢给它拖,死花了许多劳力,翻不得身;不要呢,粮食过不去。”

【第4句】:【上山打虎易,开口求人难】 释义:向人求助不容易。“打虎”又作“擒虎”。“开口求人”又作“出门告人”。 例句:老梭这人死爱面子,上山打虎易,开口求人难,再说刚才你们又戳了他几篙竿。

【第5句】:【打开场锣鼓】(惯)原指戏曲开场前敲一阵聚众锣鼓。比喻在进行某活动之前造声势。 也作“敲开场锣鼓”。

【第6句】:【追击炮打蚊子——小题大做】(歇)追击炮:一种火炮,以曲射为主,能射击遮蔽物后面的目标。指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对待、处理。常含讥讽意味。

【第7句】:【窗户里走人——连门道都没有】(歇)门道:门径。指没有做事的诀窍或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8句】:【山有百草,人有百性】(谚)山上长着各式各样的花草,人也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指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志趣与个性,不可强求一致。

【第9句】:【外头闪电里头空】(惯)外表光鲜华丽,内里却空虚窘迫。比喻没落的富贵之家徒有其表,实际上已经财力空虚。

【第10句】:【事到着急处,就有个出奇处】(谚)事情到了最紧急的关键时刻,自会逼出应急的计策来。指人急智生,往往会想出平时连想也不敢想的奇谋妙计来。

【第11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惯)比喻出了问题只是临时应付一下,不从根本上解决。也比喻处理问题不从全盘上考虑。 也作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头痛医头。

【第12句】:【只看见活人受罪,没看见死人扛枷】(谚)活人受罪是常事,死人扛枷从来无。指受罪的当然都是活着的人,人们的一切努力,应该是只为了活人少受罪。

【第13句】:【这个一榔头,那个一锤子】 释义:比喻你一言,他一语,意见不统一。 例句:你还说民主管理指在岩上选组长,做计划,筹资金。在船上还能这个—铘头,那个一锤子,那不是野兔子拉犁,乱套了?

【第14句】:【打保票】(惯)保票:旧时为他人的行为或财力作保证而写的字据,也叫保单、包票。指对事情的成功有绝对把握。 也作打包票。 打保单。

【第15句】:【家有三件宝,丑妻薄田破棉袄】(谚)丑陋的妻子,不惹祸;不肥沃的田地,没人争夺;破旧的棉袄,能御寒。指丑妻、薄田、破棉袄,是旧时农家的三大宝。

【第16句】:【年号】“年号”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词,如我们十分熟悉的康熙、乾隆、道光、光绪等,都是皇帝的年号,不是他们的名字。那么,年号创始于何时,出自谁手呢? “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也是时代的标志,由汉武帝刘彻首创。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依此类推。以后新君即位或遇军国大事、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变年号,称为改元。有的甚至一年之中一改再改。自朱元璋开始,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不论在位时间长短,一个皇帝只用一个年号。 我国历代各朝所定的年号,为了称谓之便,大多以两个字命名,如汉初建元、晋永和、唐贞观、宋元嘉、明万历,清乾隆等。但也有少数是三个字、四个字以至六个字的。如王莽的“始建国”、北魏太武帝的“太平真君”、西夏景宗的“天授礼法延祚”。 封建帝王年号在用词上是十分考究的,总要经过反复筛选,采撷吉祥字眼,多用“大、太、应、元、天、中、永”等字开头。如汉武帝刘彻一共使用过十一个年号,其中“元”字开头的就占五个,“太”字开头的占二个,“天”字开头的一个。

【第17句】:【老母猪想吃天鹅肉】 释义:比喻非分的妄想。 例句:第二天,那帮小子更欢了,这个说:“我知道了,这小子是个放猪的——猪倌!”那个说:“猪倌也想来上学。真他妈老母猪也想吃天鹅肉哇!”

【第18句】:【鸡毛当了令箭】见“拿了鸡毛当令箭”。

【第19句】:【唱对台戏】(惯)对台戏:为了竞争,两个戏班同时演出同样的戏。 比喻发表对立的言论或采取对抗的行动,以反对或压倒对方。

【第20句】:【逢人且说三分话】(谚)对人,特别是对初次接触的生人,说话只能说三分,绝不可毫无保留地倾诉心里话。指和人说话要做到多想少说,慎而又慎。 也作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人前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第21句】:【到哪条河边,喝哪条河的水】 释义:处在什么情况,采取什么样的办法。 例句:马国彪只好打断她的哭声,嬉皮笑脸地说:“翠花,到哪条河边,喝哪条河的水。”

【第22句】:【明水暗道紫花泥】(谚)指雨后夜间行路,在无光照的情况下,看着亮亮的是积水,看着紫花样的是泥坑,看着黑呼呼的才是路。

【第23句】:【口子大小总要缝】(谚)口子:衣物破裂处。衣物破了,不管长短大小,总得要缝补起来。比喻发生的问题不论轻重,都必须解决。

【第24句】:【鸡长起牙,狗长起角】(惯)比喻事情不可能发生。

【第25句】:【喊天天不应,呼地地无门】(惯)形容陷入困境,冤仇无处申诉,有理无处去讲,有难无人帮助。 也作喊天天不应,喊地地无灵。 呼天天不应,唤地地不灵。 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第26句】:不怕怒目金刚,只怕眯眼菩萨。

【第27句】:【驼背夹直,其人不活】(谚)驼背:后背隆起的人。如果硬要把驼背夹直,那这个人就没命了。指矫正事物的缺陷,要因事制宜,过激就会适得其反。

【第28句】:【投师不如访友,访友不如交手】(谚)练武的人想要提高武艺,投师领教,不如访友切磋;访友切磋,又不如交手实练。指亲身实践提高最快。

【第29句】:【长痛不如短痛】(谚)本指长期受着慢性疾病的折磨,不如下决心忍受一时剧痛彻底除掉病根。比喻为了避免长期的不快或麻烦,不如痛下决心予以解决掉为好。

【第30句】:【屎壳郎戴花——臭美】(歇)本指又臭又美,转指人故作姿态显示自己漂亮,惹人厌恶。常含讥讽意味。

【第31句】:【儿要自养,谷要自种】 释义:借指要自己靠自己。 例句:“旁人咱不管,咱只管咱个人。‘儿要自养,谷要自种。’我的主意我会拿,完了。”

【第32句】:【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惯)旧时商家招揽顾客的常用语,表示本店经销的商品,为别处所无。比喻独一无二或惟我独尊。 也作只此一家,并无分店。 只此一家,别无它店。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第33句】:【三句话不离本行】这一俗语指人们在说话时,常常离不开与自己本行业密切相关的事物。这句俗语源于民间的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村,村子里有四个能说会道的人,一个是厨师,一个是裁缝,一个是车把式,还有一个是使船的。他们不仅技艺好,而且都为人忠厚,办事公平,不论谁家有了纠纷,都愿意请他们去给说和。 有一次,村里有户兄弟要分家,争来争去没有结果,就请来这四个人去给当“说和”。可任凭这四个人怎样劝说,兄弟俩谁也不肯让对方半分。无奈,四位能人先到厨师家开个“碰头会”商讨解决方案。 厨师说:“我看还是快刀斩乱麻,要不锅啦碗啦咋分得清。” 裁缝说:“咱们说话办事都不能有偏,要针能过得去,线也能过得去才行。” 车把式又接着说:“过去咱们也管过这样的事,前有车,后有辙,只要不出大道就行。” 使船的听着听着不耐烦了,便说:“我看咱们不如到他家,见风使舵,不管怎么给他们划拉划拉得了。” 厨师的老伴听到这里,噗嗤一声笑了起来,说:“我看你们四个人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卖什么吆喝什么。”她的话音刚落,引得全屋的人大笑起来。 原来,厨师的老伴是个做小买卖的。 从此,“三句话不离本行”的俗语便流传开来。

【第34句】:【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谚)有钱能够买到在一起吃吃喝喝的同伴,却买不到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指真正的朋友不是金钱能买到的。

【第35句】:【乱七八糟】“乱七八糟”是人们常用的口头语,用来形容杂乱无章、一片混乱的一个词语。这词源自历史上的两次叛乱,一次是西汉时的“七国之乱”,一次是西晋时的“八王之乱”。 西汉景帝时,膨胀起来的诸侯王势力已危及到皇帝的统治。汉景帝采纳晁错的意见,削减诸侯王的领地和特权,引起诸侯王的强烈不满,吴王刘漳串通楚王、赵王、胶东王等六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联合起来叛乱。汉景帝听信谗言,错杀了晁错,仍不能退兵。最后,派大将周亚夫领兵平定了这场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西晋晋武帝司马炎死后,他的儿子司马衷做了皇帝,司马衷昏庸无能。 有一次他外出,听到青蛙的叫声,便问侍从:“为官乎,为私乎?”是说这些青蛙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侍从听后,哭笑不得,只得说,在官田为官,在私田为私。这样的皇帝当然掌不了权,结果大权落到其外祖父杨骏手中。 司马衷的皇后贾后野心勃勃,欲掌皇权,她设计谋杀了杨骏,请汝南王司马亮辅佐,后又对汝南王不放心,便派楚王司马韩杀死了汝南王。后来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杀死贾后,自立为帝。这又引起其他一些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先后又有五个王参与了这场叛乱,最后,以司马衷被毒死,另立一个新皇帝结束。这场叛乱持续了十六年,先后有八个王参与了叛乱,史称“八王之乱”。 “七乱”、“八乱”,人民灾难深重,将社会搞得一团糟,后人将两次叛乱联系起来,造出一个“乱七八糟”的词来。

【第36句】:【好一块羊肉,倒落在狗口里】(惯)形容美女嫁给了丑陋无能的丈夫。含讽刺意。

【第37句】:【一心不二用】(谚)一个人的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情上。指人做事必须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思想分散必定一事无成。 也作一心不能二用。 一心不可二用。

【第38句】:【不怨狼吃羊,只怨羊上坡】(惯)比喻黑白颠倒,是非不分。

【第39句】:【牛蹄子——两半儿】(歇)半:谐“瓣”。牛的蹄形为两瓣儿。指彼此分开或各搞各的一套。 也作牛蹄子——分两瓣。 牛蹄子——两掰。

【第40句】:【村无大树,蓬蒿为林】(谚)蓬蒿:刺蓬和蒿草。村中没有大树,刺蓬蒿草也被视为林木。指没高的就显出矮的,没大的就显出小的。比喻没有出众的人才,稍有能力的人就很显眼。

【第41句】:【飞得高,跌得重】(谚)物体上升得越高,跌下来摔得就越重。比喻贪婪的人名利地位攀升得越高,一旦失脚,受打击受损失就越惨重。 也作“飞得高,摔得重”。

【第42句】:【旋的不圆,砍的圆】(惯)旋(xuan):用刀子转着圈儿地削。转着圈儿削成的东西不圆,用刀砍的倒圆。指事情反常,不合常理。

【第43句】:【蜞蚂儿跳水——噗嗵】见“蛤蟆跳井——扑通”。

【第44句】:【春天不忙,秋后无粮】(谚)指在春季不耕种,到秋天就不会有任何收获。也泛指不辛苦于前,就难有成果于后。

【第45句】:【走漏风声】见“露风声”。

【第46句】:【吃拳何似打拳时】(谚)出拳打人虽然痛快一时,遭人拳打却是痛苦的。指出拳打人时要想到遭人拳打的苦痛,自己克制自己。

【第47句】:【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 释义:借指缺乏生活经验,不知道为人处世的艰难。 例句:“你从小没爹,浑拙猛愣的,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说话不知深浅,咱家的日子又这么穷,你干啥,啥不行,一个钱也挣不来,将来可怎么办呢?”

【第48句】:【狼心狗肺】“狼心狗肺”比喻心肠狠毒或忘恩负义。源自一则传说。 传说春秋战国时,名医扁鹊往伏牛山为民治病。一天,走到一个山坡上,看到草丛中有一具尸体,像是刚死不久。他想把他救活,可是。心肺已经坏了。正在犹豫,忽然一只狼从这里路过,他用手术刀一投,将狼扎死,取了它的心,安在尸体腔内;又见一只狗从这里跑过,捉住它又取了它的肺,也安在尸体腔内。经过抢救,尸首活了,猛地站起来抓住扁鹊道:“盗贼,还我财物!”扁鹊说:“是我救了你的命,怎么反说我是盗贼?岂有此理!”那人抓住扁鹊死死不放,口口声声喊道:“还我财物!”扁鹊无奈,一同去阳城见官。 阳城县令听了二人申诉,对扁鹊道:“你趁他熟睡之机,盗他所带财物,尚未离去,被他醒后捉住,速将财物还他。”扁鹊道:“此人为狼心狗肺,如若不信,当场查验。”县令点头应允。扁鹊说:“把你的内脏打开看看。”那人胆怯,不愿意。扁鹊说:“看看我缝的刀口也可以。”那人解开怀.果然一眼看出,有新缝刀口在身。县令惊呆了,那人还想狡辩下去。这时,扁鹊一跺脚,飘然而去。县令急忙追赶,直追到山顶,却见他面朝东方,盘腿而坐,叫他起来,他却不言语了。县令命人查看扁鹊治病的地点,果然有死狼死狗还在,只是一个没心,一个没肺。县令说:“那人真是狼心狗肺呀!”于是将那人痛斥一番。 从此,就有了“狼心狗肺”一词,用来形容忘恩负义之人。

【第49句】:【穿鞋的不知光脚的苦】(谚)指富人体会不到穷苦人的艰难处境。

【第50句】:【千人千面,百人百性】(谚)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不同的面孔,一百个人就有一百个不同的性格。指人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就和人人都有和别人不同的相貌一样。 也作“干人千脾气,万人万模样”。

【第51句】:【卢医不自医】(谚)卢医:战国时名医扁鹊,家在卢地,故称。卢医为人治病是妙手,却不能自治。指好医生能医人而不能自医。也泛指名家能治人而不能自治。 也作“医不自治”。

【第52句】:【媒婆】“媒婆”指旧时以做媒为职业的妇女。中国古代的婚俗讲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云:“伐柯如何?匪(非)媒不得。”意思是就像斫个斧柄必须用斧头一样,娶个老婆一定要通过媒妁。这首诗表明,春秋以前婚姻因媒而成已成风气,这应该是最早记录媒人的经典之一,因这首诗,有人将媒人称为“伐柯”。 关于媒人的来历,还有一个流传在陕西一带的民间故事。 很久以前,渭河两岸的人很少往来,当然更谈不上结亲了。有一年,渭北的一个后生偶尔去渭南办事,看上了那边的一个闺女。一个老婆婆知道他的心思后,主动从中说合,使他们结成了夫妻。一年多后,媳妇生下胖小子,丈夫笑开了:“咱俩素不相识,经那位婆婆从中说合,就成了一家人,你说奇也不奇?”媳妇说:“是呀,可那位婆婆已经不在人世了,想报答也来不及了。”于是夫妻俩用米粉为婆婆塑了一个像敬奉起来,又怕人家看见笑话,就在夜里供,白天藏在柜里。过了几天,这米粉塑的像发了霉,他们就称它是“霉婆”,依旧当活宝似的供着。这事传开后,想娶渭南婆姨和想嫁渭北汉子的青年男女,都设法找“霉婆”这样的好心老太太牵线搭桥。再往后,做“霉婆”者觉得“霉”字不好听,便将它改成“媒”字。 类似的传说,其他地方也有。其实“媒”字的解释,就是介绍或引导双方(人或事)发生关系的媒介,“妁”字则有斟酌的含义。媒妁连称,特指通过考虑协商等步骤为男女双方说合婚姻的人。 至于“媒婆”一词的流行,则是因为旧时以此为生的人,已婚女性占多数的缘故。

【第53句】:【家贫不是贫,路贫贫煞人】(谚)在家过的贫困日子还容易对付,出门在外的贫困,才真正叫人为难。 也作家贫犹自可,路贫愁煞人。 家贫不是贫,路贫愁煞人。

【第54句】: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第55句】:【人到穷时想卖天】(谚)天是无法卖的,但人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连天也想卖。指人到窘穷无援的时候,便会想入非非,不顾一切。

【第56句】:【踩一头儿撬一头儿】(惯)撬:这里同“翘”,向上仰起。踩下这一头,那一头又翘起来了。比喻压制住这个人,那个人又闹起事来。

【第57句】:【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 释义: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的主意不会改变。 例句:“你有干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只有到我这一辈才端上社会主义的饭碗,不挨饿,上了中学,还当了干部,如今实行新政策,就让我跟一些人走歪门邪道,我穷死也不干。”

【第58句】:【不到火候不揭锅】 释义:比喻要抓住适当的机会。 例句:袁坚呢,喜欢仔细观察,理出个头来,不到火候不揭锅。

【第59句】:【出的牛马力,吃的猪狗食】(惯)牛马力:指又累又苦的力气活。猪狗食:指极差的食物。比喻受到残酷剥削。 也作“下的是牛马力,吃的是猪狗食”。

【第60句】:【拳来拳打,刀来刀当】(惯)当:抵挡,阻挡。比喻以对方的手段来对付对方。

【第61句】:【独占鳌头】见“占鳌头”。

【第62句】:【招猫递狗儿】(惯)比喻不务正业,招惹是非。

【第63句】:【半夜起来当皇帝——痛快一时是一时】(歇)指只图一时痛快,不顾以后艰难处境。

【第64句】:【打前站】(惯)指行军或集体出行时,先派人到即将停留或到达的地点联系食宿。

【第65句】:【五更】中国有个习俗,每年正月初一大人小孩都要起五更,吃饺子拜年。 那么,“五更”是怎么来的呢? 我国古代把夜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或梆子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五鼓”或“五夜”。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相当于一个时辰,也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在秋分时分,“初更”正是月牙正偏西,“五更”也就是拂晓时分,正所谓“鸡鸣五更”。

【第66句】:【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谚)折(she)本:亏本。做生意的人,手段刻薄的,赚不到钱;待人忠厚的,亏不了本。指为人忠厚最终会得到好处。

【第67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谚)既是亲亲热热的一家人,就不会说出不是一家人的冷漠话。多指彼此关系亲密得如同一家人,就不可说见外话。

【第68句】:粥越煮越烂,力越练越强。

【第69句】:【心肠是铁做的】(惯)形容人心硬,不为感情所动。

【第70句】:【摆谱】“摆谱”指摆门面、摆架子、摆气派。是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 那么,“摆谱”是怎么来的呢? 18世纪,清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康乾盛世”。和平局面的出现,再加上清朝实行“摊丁人亩”政策,造成了人口的大量增加,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口已首次超过四亿,相当于解放初期的人口数量。人口的增加,造成了耕地面积的相对缩小,当时京师一带地区情况更是突出,再加上人为因素,清朝统治阶层八旗贵族在京郊跑马圈地,抢占良田,因此,人们不得不开始向人口稀少的东北和西北移民。 这些从北京一带出来的移民,到达目的地后建立起了村落,安家落户,繁衍后代。由于老辈家都有家谱,于是大伙坐到一块,将各自家的家谱摆开,看看谁家的谱大,从而确立起不同家族在村里的地位。这就是“摆谱”。 看来本义的摆谱和现代意义上的摆谱有相近之处,都是贪大。不过原意淡出,只剩铺张和显摆了。

【第71句】:【黄梅雨未过,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开,黄梅雨不来】 释义:冬青:常绿乔木,夏季开花,花小呈淡紫红色。在黄梅雨时节,冬青树一般不会开花;如果开花,便是旱象的征兆,黄梅雨便停止。 例句:冬青花占水旱。谚云:“黄梅雨未过,冬青花未破。冬青花已开,黄梅雨不来。”

【第72句】:【吃白食】(惯)指吃喝不付钱或不付出劳动。多指游手好闲,靠敲诈勒索为生。

【第73句】:【碰翻了五昧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头】(歇)见“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成样样全”。

【第74句】:【巧妻常伴拙夫眠】(谚)心灵手巧的妻子常会和笨拙的丈夫生活在一起。指旧时婚姻由父母之言而定,很不合理。

【第75句】:【本命年】人都有属相(也叫生肖),这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 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种动物代表卜二地支来记人的出生年,而形成12种属相,每个属相代表一年。如1951年是兔年,那么出生在这一年的人,其属相便是兔。“本命年”的意思就是人的属相年。如果你属兔,那么,1951年、1963年等每隔十二年都是属兔的本命年。 其他属相也是这么推算。

【第76句】:【东家种竹,西家治地】(谚)东边的人家种了竹子,西边的人家只要整好地,竹子就会长出来。指竹子爱向西南方向滋长,只要东边种竹,西边自然长出。

【第77句】:【三过家门而不入】(惯)传说夏朝大禹为了治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形容一心为公而不考虑个人利益。

【第78句】:【梁山兄弟,越打越亲】 释义:《水浒》中描写的宋时农民起义的英雄人物,在上梁山以前,不少是冤家对头,经过交战才结为兄弟。比喻越打关系越亲密。 例句:吴克良先生,您今后如若犯了皮肤瘙痒症,可请我们这位“郎中”来给您治治,保证百医百好,妙手回春,而且送医上门,义务出诊。梁山兄弟,越打越亲呀!

【第79句】:【指桑树,骂槐树】 释义: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明指甲而暗骂乙。也作“指冬瓜,说槐树”。 “指冬瓜,骂葫芦”、“指桑骂槐”。 例句:八月里哥儿死了,他每日在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第80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惯)比喻外表看起来很体面,内心却很肮脏或什么也不懂。

【第81句】:【失贼遭官】(谚)失贼:失盗,家中被盗。遭官:报案到官府,又遭官府勒索。指旧时官盗虽名分不同,但害民扰民是一样的。 也作失贼追赃,余财未尽。 失贼经官,破财不尽。

【第82句】:【属黄花鱼的——溜边】(歇)黄花鱼:学名黄鱼,分大黄鱼和小黄鱼,在深海过冬,春天向沿岸洄游,产卵后在近海觅食。本指黄花鱼喜欢在海边游动,转指人靠着边儿行走,或遇事回避矛盾,躲在一旁。 也作“黄花鱼——溜边儿”。

【第83句】:【肚里虫子不好捉】(谚)比喻隐藏在内部的邪恶分子不容易被发现,更不容易清除。

【第84句】:【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第85句】:【房檐滴水不成河】(谚)比喻人的闲言碎语成不了气候。

【第86句】:【宁恼远亲,不恼近邻】(谚)宁可惹恼远方的亲戚,也不惹恼紧挨的邻居。指在人际关系中,经常打交道的左邻右舍,比远居的亲戚重要得多。

【第87句】:【四面冒烟,八边着火】(惯)形容事情紧急。

【第88句】:【喇叭是铜锅是铁】 释义:比喻从本质上认识一个人的价值和作用。 例句:哼,总有一天,你会知道喇叭是铜锅是铁,小韦!现在我只能对你说,你有值得骄傲的年龄;我呢,也有不算太贫乏的经验。

【第89句】:【对矮人莫说矬(cu。)话】见“当着矮人,别说短话”。

【第90句】:【打倒金刚赖到佛】(惯)金刚:护佛力士。佛:佛祖。打倒了金刚,赖在佛的身上。指人把自身的责任硬推给别人。

【第91句】:【白天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谚)亏心事:愧对良心、违背正理的事。指平时为人做事正道直行,光明磊落,即使半夜有人敲门,也会心情坦然,毫不惊恐。 也作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门。

【第92句】:【阴也有个晴,黑也有个明】(谚)天阴也有晴的时候,天黑也有明的时候。比喻恶势力横行霸道,也会有受到制裁的时候。

【第93句】:【没有弯弯肚子,不敢吃镰刀头】(谚)指有弯弯的肚子,才敢吞吃弯弯的镰刀。比喻人在某方面没有特别的本领,就不敢去冒某方面的风险。 也作没有弯弯肠子,别吞镰钩刀子。 没那弯弯肚子,也吞不下这镰刀头。

【第94句】:【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谚)未为:不算,算不上。指人世间安定快乐的生活远比黄金更宝贵。 也作“休道黄金贵,安乐价更高”。

【第95句】:【谁为为之,孰令听之】(谚)谁为:为谁,替谁。孰令:令孰,让谁。我将替谁做事呢?让谁来听信我呢?指人没了知己,做事就失去了意义。

【第96句】:【虎老雄心在】 释义:比喻人老志不衰。 例句:我们老掌柜的,虎老雄心在,春天死了老伴儿,少东家不许他续弦,打算给他雇个上炕的老妈儿。

【第97句】:【姜太公使机变——不钓鱼儿只钓贤】(歇)机变:机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指做事另有好的用意。

【第98句】:【抓起红土当朱砂】(惯)朱砂:一种红色的无机化合物,无毒,可做颜料,中医入药。比喻好坏不分,真假不辨。

【第99句】:【铁打房梁磨绣针——功到自然成】(歇)绣针:绣花针。指只要功夫下到了,事情自然就能办成。多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下大工夫,就一定能成功。 也作“铁打的房梁磨成绣花针——工到自然成”。

16788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