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随着时间的脚步,暑假如期而至了,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呢?古有贤人曾说过:“读万卷书,行千里路。”
加上妈妈好久没回娘家了,我们便来到山东单县的姥姥家。
姥姥家地处平原地带,到处是郁郁葱葱的庄稼,有大豆、玉米、花生、棉花等等,一望无际的绿色使人心旷神怡。身处大自然之中,感觉天十分湛蓝,地十分宽广,连空气也变得那么清新。午睡的时候,窗外传来阵阵知了的叫声。炎热的天气,本就使人烦闷,再加上知了声嘶力竭地叫,让我心情大打折扣,坐起来说了一句:“讨厌的知了声,真烦人。”这句话正好被在我家号称“百科全书”爸爸听见了,他笑着对我说:“卉卉,你错了。”
“什么?我错了。知了影响我的午睡,我埋怨了两句,还我错了?”我像个连珠炮一样不断地反驳着,爸爸依然微笑着对我说:“那是你不了解知了,如果深入了解了,说不定你还会喜欢上它呢!”一听这话我顿时来了精神,拉着爸爸的手撒娇地说:“亲爱的爸爸,您就给我讲讲吧!”“好,那我就把我所知道的讲给你听吧!”爸爸爽快的答应了。
“知了又称为蝉,成语中的‘金蝉脱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指的都是知了。当成年知了把卵下在大树的枝干上,随着秋风骤起,幼卵会随着树枝飘落到地下。这时卵会孵化成幼虫,幼虫便会在土质松软的地方深钻下去。蝉的幼虫埋在地下短则两三载,多则几十年,吸取大地的营养。蝉一生要经过五次蜕皮,有四次是在地下完成的,当蜕完第四次皮的幼虫就等待时机破土而出了。一般是在每年夏至到大暑这一段时间,是蝉幼虫出土的高峰期。一旦时机成熟,幼虫便从松软的土地里钻出来,爬到树干或草尖上蜕变为蝉,这就是蝉的第五次蜕皮。知了的蜕变时间一般是在晚上9点到11点和凌晨2点至4点之间,蜕变过程需要2—3个小时。成虫飞走后,留下的是一层浅黄色的蝉壳,它还是一味很重要的中药呢!而成虫的寿命却极其短暂,一到夏末秋初,霜降之时,知了便纷纷落地而亡了。”
我如痴如醉地听着爸爸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真是不佩服他都不行。当爸爸在受到我吹捧之后,淡然一笑:“卉卉,其实你也可以的。因为生活当中处处有学问,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可以了。”
爸爸接着说:“蝉的幼虫在当地又被叫做知了猴。它性寒味香、营养丰富,经过巧手烹饪,成为很多地方时髦的美食佳肴呢!而捉知了猴更是别有一番情趣。”说到这,爸爸突然对我说:“卉卉,我们来得正是时候,天黑后我带你去捉知了猴。”我一听,欢呼雀跃不止。
转眼之间,夜幕降临了。我们一家三口拿着捕捉知了猴的工具:手电筒,一根细而长的竹竿和一个小桶出发了。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片漆黑,除了不远处传来断断续续地蛙叫蝉鸣之声以外,到处万籁俱寂。走了大约十分钟以后,爸爸说了一声:“到了。”我停下脚步打着手电筒四处打量了一番,发现我们身处在一片树林之中。向远望去到处是手电筒的光芒,星星点点,数不胜数,宛如天上的银河落入人间。这时是晚上8点左右,正是捕知了猴的最佳时间,呼朋唤友之声此起彼伏,景象热闹非凡。顺着灯光我也开始捕捉了,不一会儿,我发现了目标——知了猴。它全身只有两三厘米,呈咖啡色,善于爬行,身上有一层坚硬的壳,身体最前面有一双很大的钳子,是用来挖土和爬树的。第一次我不敢捉它,连触摸的勇气都没有,每当发现目标,不是喊妈妈来帮忙,就是喊爸爸来捕捉。看着他们娴熟地捉着知了猴,我也开始尝试着捉它,别看知了猴样子可怕,但毕竟是幼虫,没什么抵抗能力。不多时我也敢捉知了猴了,而且捉的数量还不少呢!
第二天姥姥把知了猴用开水烫了一下,晾干后用沸油一炸,知了猴变得黄灿灿的十分诱人,我壮着胆子吃了一个,香酥可口,好吃极了!由此看来,知了全身都是宝,知了猴可以吃,蝉壳可以入药,成年知了为炎热的夏天增添了生机勃勃地活力。
经过这次乡村旅游,我不仅认识了许多庄稼,更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蝉的一生。当再听到“知了,知了……”这个曾经令我讨厌的声音时,我陶醉了。因为这声音让我百听不厌,知了的寿命只有一个夏季这么长,而它却将激情活力完全献给了大自然,我一边陶醉于知了不懈的歌声,一边感到它们对大自然无尽的热爱和无私的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