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读起来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老师说:“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封建思想的意识,学习时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传承。诵读经典,健康成长,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每个人初生之时,其天性都是善良的。善是人类的本性,其差别原因极少。只是后来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而产生了差异。如果儿童不从小就进行良好成才教育、道德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意识等教育,其先天的人性就会因外界的影响而随之改变;后天的教育因素的不同,学习的环境不同,使得人的性格产生了种种的差异;在教育的规律中,重要的是贵在专一、持之以恒。老师说:“人,自有生之初,天赋人性,人人皆有,个个同得,就因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教育塑造了不同的人性。”
这对我今后的人生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学习《三字经》做有所作为的人太重要了。“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孟母为了他的儿子孟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曾三次为其选择邻居而搬家;有一天孟母正在织布,孟子却逃学回家,母亲大怒将织布机上的梭子折断,断了杼,织布就无法再继续。
孟母以此教育儿子读书学习如同此理,不可中断。孟子满面羞愧,恍然大悟说:“妈妈,孩儿记住了您的话了,以后我一定发奋读书,不辜负您的谆谆教诲……”孟子知错即改,后来以学是务,学习刻苦终于成为大学问家。孟母择邻育子、断机教子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孩子不学习是不对的,年幼时不学习,老了能有什么作为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学习《三字经》我增长了不少见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我做人信念。我们学习古人,借鉴古人,更重要的是要勇于超于古人!
《三字经》使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它正在改变着我的一切,甚至是我的人生,让我真正找到了学习的目标,获得了学习的动力。我真正领悟了:诵读经典、感悟成长的深刻含义了。我国珍贵的古代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宝贵精神食粮,我们要学以至用,代代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