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以史为鉴正视自我

1225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喜欢镜子。每天清晨,当我刷了牙,洗了脸,总是习惯地到镜子前面,整整衣服,看看面容。可是,有关镜子的“覆历”我却一无所知。我翻开【中国现代科学小评选】,一下子就被叶永烈伯伯写的【镜子小史】深深地吸引住了。想不到,镜子还有那么一段漫长而有趣的历史。

叶永烈伯伯告诉我们:最早的镜子,自然就是水面了。在远古时期。人们常常趴在河边,对着水面,照照自己究竟长什么样子。人类制造的镜子,最早的要数青铜镜,在我们中国,已有1800多年历史了。以后人们又制造了昂贵的银镜,结实的铜镜,时髦的水银镜玻璃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镜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理发店里,装着一面面宽大的镜子,让人们欣赏自己满意的发型;汽车上有反光镜,提醒司机注意人们的安全;舞蹈排练厅里有大镜子,让舞蹈演员选择最美好的舞姿献给人们;商店试衣间里有穿衣镜,让人们把衣服穿得更漂亮,把生活打扮得更美好······

然而,在【镜子小史】这篇文章中,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这段话:“镜子永远是那样忠实,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你的脸上有没有污斑。”在生活中,人们也不能没有共产主义道德这面镜子。没有这面镜子,人们的一言一行就没有衡量的标准。叶永烈伯伯告诉我们,古代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见兴亡。”我觉得雷锋叔叔,海迪姐姐。一切品德高尚的人,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镜子”。如果经常照照这些忠实的“镜子”,就会知道如何做人。

叶永烈伯伯告诉我们,生活中也有不忠实的镜子。你看,镜面不平的“哈哈镜”,你看着他一照脸就变得歪歪扭扭的,一副怪模样。这使我想起俄国文学家契诃夫的小说【不平的镜子】。说的是,有位五官不正的夫人,而然得到一面不平的镜子。这面镜子找着英俊的人,反而使她变得妖媚迷人。于是,这位夫人认为人们对她的容貌的如实评价是撒谎。她哪里知道,这面不平的镜子欺骗了她。她将这欺骗了她的镜子视为忠实的朋友,如痴如醉地抱着不放,是多么可悲!

读了【镜子小史】,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应该和忠实的镜子交朋友,用她照着我们的一言一行;那么恭维我们,欺骗我们的镜子,绝对不是我们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需要一面忠实地反映我们真实面貌的镜子啊!

镜子,发展到如今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家里路上随处可见,镜子里的你我他。镜子里所映照出的事物永远都是最最真实的倒影,我十分赞同【镜子小史】一文,所书——“镜子永远是那样忠实,毫不隐瞒地告诉你你的脸上有没有污斑”我个人觉得现在人们该多照照镜子。多深刻的审思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己所作所为,往大了说是要严以律己,往小了说在日常的生活中将自己规范于道德伦理之中。我们要勇于照镜子,做对比,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改不足之处,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人,勇敢的在于发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了,我身为那一类人所不齿。古人都知道以镜子为鉴,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见兴亡。”连古人都懂的道理,现如今的我们也自当更加彻底的去理解其中的寓意,对镜子整理衣冠是人得会,以人为镜而得失,李世民就做的很好,唐朝的著名的魏征。正是李世民勤政爱民的一面镜子,以古为镜而见兴亡,我们这需要牢记。前世当为后世之师,我们需要多照镜子,勇于照镜子。勇于改正自己一言一行,时时不忘自我鞭策。做个有益于社会的好农民。

102434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