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关于批判思维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批判性思维

【基本介绍】 “批判性思维”是关于能力型考试也是关于GCT-ME逻辑考试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

能力型考试的设计是基于“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之上的。

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Thinking的直译。

Critical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

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应付复杂多变的世界,提升现代社会生活的人文精神,都是必要的。

[编辑本段]

【名词简介】 研究心理学最大的好处在于,不仅能了解大脑运作的一般知识,还可以运用批判性思维来思考问题。

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批判性思维基于充分的理性和事实、而非感性和传闻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

)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在辩论中发现漏洞,并能抵制毫无根据的想法。

他们认为,批评一种观点并不等于批判性思维批评持有此种观点的人。

他们非常热衷于进行激烈的辩论,以探明一种观点的合理性。

不过批判性思维也并非仅仅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能够对一件事情给出更多可选择的解释,思考研究结果的意义,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新知识来解决社会和个人问题。

大部分人都知道要保持体形必须坚持锻炼,殊不知保持清晰的思维同样需要努力锻炼。

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很多惰性思维的例子。

人们有时懒得思考,还往往得意地告诉他人自己的思想有多开放。

很多科学家认为,思想开放固然不错,但也不能空穴来风

批判性思维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还是包括心理学在内所有科学的基础。

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你就能把真正的心理学同那些散布于电台和书店里的伪科学区分开来。

批判性思维不仅需要逻辑能力,拥有许多其他的能力与性格倾向也很重(Anderson;Halpern,1995;Levy,1997;Paul,1984;Ruggiero,1997)。

作为现代逻辑的一个发展方向,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西方主要是北美出现了一场被称为新浪潮的批判性思维运动。

这场运动的重要结果之一,就是出现了如前所述的这种以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为基础的风靡全球的能力型考试模式。

“批判性思维”理念关注的核心问题是逻辑知识与逻辑思维能力之间的关系,或者更一般地,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显然,任何有成果的思维离不开知识。

但是,掌握的知识越多,是否意味着思维能力越强

特殊地,掌握的逻辑知识越多,是否意味着逻辑思维能力越强

承载各种不同知识内容的具体思维中所体现出来的思维能力之间,是否具有一般的可比性

是否存在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如果存在的话,是否与生俱来存在差异

后天可否训练

这种能力的差异是否可测试

人的素质,主要由什么决定

知识还是能力

[编辑本段]

【界定划分】 批判性思维“批判的”(critical)源于希腊文kriticos(提问、理解某物的意义和有能力分析,即“辨明或判断的能力”)和kriterion(标准)。

从语源上说,该词暗示发展“基于标准的有辨识能力的判断”。

将critical应用于思维,意味着利用恰当的评估标准确定某物的真实价值,以明确形成有充分根据的判断。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溯到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进而指向的结论。

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80年代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Ennis)1962年就认真分析了“批判性思维”概念,新近的表述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

哈贝马斯将批判性思维等同于“解放性学习”(emancipatorylearning),即学会从阻碍人们洞察新趋势,支配自己的生活、社会和世界的那些个人的、制度的或环境的强制力中解放出来。

但是,对批判性思维存在三个基本误解。

有人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否定性的,即本质上是发现缺陷。

然而,一个批判性思维者不仅仅是悬疑判断。

质疑、批判是为了寻求理由或确保正当性,为我们的信念和行为进行理性奠基。

因此,批判性思维也是建设性的。

批判性思维使人们意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中的价值、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

人们还以为,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控制的手段起作用,是有害的、应避免的东西。

可是,批判性思维是个人自治的基础。

一个自主的人是自我管理的(控制的)或自我指示的。

自治使一个人较少依赖并因此较少受他人的规定、指示和影响。

还有一个误解是,批判性思维并不包括或鼓励创造性。

这源于一个错误观念:创造性本质上是打破规则。

相反,创造性常常包括着大量对规则的遵批判性思维循。

一个原创的洞察力恰恰需要知道如何在给定的情景中解释和应用规则。

智力是分析的、创造的和实用的信息加工过程三者的平衡。

三种主要思维模式是:批判-分析性思维(critical-analyticthinking)、创造-综合性思维(creative-syntheticthinking)和实用-情景性思维(practical-contextualthinking)。

对大多数人来讲,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平衡发展是生活的要求。

20世纪90年代,鉴于批判性思维定义的严重分歧,美国哲学学会运用德尔菲(Delphi)方法(反复询问调查+专家意见+直观结果的方法), 将批判性思维界定为: 批判性思维是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

这种判断导致解释,分析,评估,推论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

批判性思维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主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

批判性思维既体现思维技能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

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探究工具,是教育的解放力量,是人们的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强大资源。

[编辑本段]

【主要技能】 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育好的批判性思维者,即能够整合批判性思维的各种技能并加以有效运用,增强在其他学科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有力工具的自信心、自觉性和具备良好判断力的人。

好的批判性思维者既包括技能的维度也包括气质的维度。

核心批判性思维技能包括:解释(interpretation)、分析(analysis)、评估(evaluation)、推论(inference)、说明(explanation)和自我校准(self-regulation)。

(一)解释 解释理解和表达变化多样的经验、情景、数据、事件、惯例、信念、规则、程序、标准的意义或重要性。

【第1句】:范畴归类使用范畴进行归类、区分,理解、描述信息的特征和意义。

例如,识别一个问题并无偏见地定义其性质;确定对信息进行分类及亚分类的有用方法;使用特定的分类框架对数据、发现或意见进行分类等。

【第2句】:解读意义觉察、关注和描述信息内容、情感表达、目的、社会意义、价值、见解、规则、程序、标准等。

比如,察觉、描述一个人询问某个问题的目的;鉴别特定社会情景中一个特殊面部表情或手势的意义;洞悉辩论中反讽或修辞式询问的使用;解释使用特殊仪器获得的数据。

【第3句】:澄清含义通过限定、描述、类比或比喻性的表达式来解释或澄清语词、观念、概念、陈述、行为、图画、数字、记号、图表、符号、规则、事件或仪式等的语境的、惯例的或意欲的含义,消除混淆、模糊或歧义,或者为这种消除设计一个合理的程序。

(二)分析 辨识陈述中意欲的和实际的推论关系,辨识问题、概念、描述或其他表达信念、判断、经验、理由、信息或意见的表征形式。

【第1句】:审查理念确定各表达式在论证、推理或说服语境中扮演或企图扮演的角色;定义概念;比较概念或陈述;辨识难题或问题,并确定它们的组成部分,同时确定它们之间以及它们每一部分和整体之间的概念上的关系。

【第2句】:发现论证确定陈述、描述、质疑或图表是否表达或企图表达一个(或一些)理由以支持或反对某个主张、意见或论点。

【第3句】:分析论证对于那些意欲支持或反对某一主张之理由的表述,辨识它的 (1)主结论; (2)支持主结论的前提或理由; (3)深层前提或理由(用以支持主结论之前提的前提或理由); (4)推理的其他未表达因素,如间接结论、未陈述假设或预设; (5)论证的整个结构或推理链; (6)审查那些并不打算作为所述推理的一部分,但作为背景性的、包括在表述整体之内的任何项目。

(三)评估 对陈述、说明人们的感知、经验、情景、判断、信念或意见的表征的可信性进行评价;评价陈述、描述、疑问或其他表征形式之间实际存在的或意欲的推论关系的逻辑力量。

【第1句】:评估主张认识那些与评估信息或意见源的可信度相关的因素;评估问题、信息、原则、规则或程序所指示的语境相关性;评估可接受性,即任何特定经验、情景、判断、信念或意见之表征的真或可能真的置信水平。

【第2句】:评估论证判断一个论证前提的可接受性能够证明该论证所表达的结论可被当作真的(演绎确定性)接受,还是当作很可能真的(归纳或合情论证)接受;预期或提出质疑、反对,并评估所涉及的这些点是否为被评估论证的重大弱点;确定一个论证是否依赖虚假或可疑的假设或预设,然后确定它们如何关键地影响论证的力量;判断合理的和谬误的推论;判断论证的前提和假设对于论证的可接受性的证明力;确定在哪个可能的范围内附加的信息能增强或削弱论证。

(四)推论 辨识和把握得出合理结论所需要的因素;形成猜想和假说;考虑相关信息并从数据、陈述、原则、证据、判断、信念、意见、概念、描述、问题或其他表征形式导出逻辑推断。

【第1句】:寻求证据尤其要了解我们所需要的支持性前提,并且谋划寻求和汇集可能提供这种支持性批判性思维信息的策略;一般地,需要对与决定某个选择、问题、难题、理论、假说或陈述的相对优点、可接受性或合理性相关的那些信息做出判断,确定获得这些信息的合理探查策略。

比如,当试图发展支持某人观点的说服性论证时,要判断有用的背景信息有哪些,并形成一个计划,对有关如此信息是否可利用的问题给出一个清晰回答;在断定某些缺失的信息对于决定某一观点是否比相竞争的观点更合理有密切关系之后,要筹划对这些信息的搜索,揭示这些信息是否可利用。

【第2句】:推测选择阐明解决问题的多种选择,假定关于某一问题的一系列推测,设计关于事项的可选假说,发展达至目标的各种计划;描述预见并设计决策、立场、政策、理论或信念的可能后果的排序。

【第3句】:得出结论应用合适的推论模式决定在给定的事务或问题上一个人应采取什么立场、看法或观点;对一个陈述、描述、问题或前提集,以恰当的逻辑力等级得出推论关系以及它们所支持、担保、蕴涵或推出的结果或假设;成功地使用推理的各种形式,确定一些可能的结论得到最强的担保、得到手头证据的最强支持,确定哪个应被拒斥,或依据给定的信息应被视为较不合理。

(五)说明 陈述推理的结果;用该结果所基于的证据的、概念的、方法论的、标准的和语境的相关术语证明推理是正当的;以使人信服的论证形式呈现推理。

【第1句】:陈述结果对推理活动结果予以精确陈述、描述或表征,以便分析、评估、根据那些结果推论或进行监控。

【第2句】:证明程序的正当性表述用于形成解释、分析、评估或推论的证据的、概念的、方法论的、标准的和语境的考虑,以便能精确地记录、评估、描述、向自己或他人证明那些过程是正当的,或者以便补救在执行这些过程的一般路线中觉察到的不足。

例如,在从事一个耗时而困难的问题或科学程序时,保持记录探究的进程和步骤;对为了数据分析的目的所选择的特殊统计试验进行说明;陈述在评估一篇文献时所使用的标准;当概念的澄清对推进给定问题的研究至关重要的时候,说明如何理解关键概念;说明对使用的技术方法一直感到满意的先决条件;报告用于旨在以合理方式做出决策的策略;设计一个用于描绘证据的定量的或空间的信息图解。

【第3句】:呈示论证给出接受某个主张的理由;对付那些就推论、分析或评估的判断之方法、概念阐释、证据或语境的恰当性所提出的异议。

(六)自我校准 自觉监控自己的认知活动、用于那些活动中的元素和得出的结果,特别将分析和评估技能应用于自己的推论性判断,以质疑、证实、确认或校正自己的推理或结果。

【第1句】:自我审查反省自己的推理并校验产生的结果及其应用,反省对认知技能的运用;对自己的意见和坚持它们的理由做出客观、深思的元认知评价;判断自己的思维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知识不足或老套、偏见、情感以及其他任何压制一个人的客观性或理性的因素的影响;反省自己的动机、价值、态度和利益,以确定已尽力避免了偏见,做到了思想公正、透彻、客观、尊崇真理和合理性,而且在将来的分析、解释、评估、推论或表述中也是理性的。

【第2句】:自我校正自我审查、揭露错误或不足,如果可能,设计补救或校正那些错误及其原因的合理程序。

[编辑本段]

【基本概念】 “批判性思维”理念的基本点是: 人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实际上是一种相对独立于各种专门知识,包括逻辑专门知识的逻辑思维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第一是存在的;第二是有差异的;第三是可训练的;第四是可测试的。

人的素质差异,本质地不在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信息量的差异,而在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差异。

“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目标是,寻找有效途径,训练这种能力,揭示这种能力上的差别,把这方面的高素质的对象选拔出来。

能力型考试特别其中的逻辑批判性思维部分,测试的就是考生的这种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对于能力型考试来说,逻辑试题的设计应当尽量避免或减少解题过程对相关逻辑知识及其运用的依赖;一道逻辑试题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区分度越高,这道试题的质量就越高,否则,就越低。

尼斯(Ennis,R.H.,1987)认为批判性思维是指为了决定什么可做,什么可信所进行的合理、深入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有以下12项特点: 1抓准“陈述”的意思。

2判断推理是否含糊。

3判断多项“陈述”之间是否互相矛盾。

4判断结论是否必要。

5判断“陈述”是否正确。

6判断“陈述”是否根据某一原理引申出来的。

7判断“观察性陈述”是否可信。

8判断“归纳性结论”是否其有来自。

9判断“问题”是否已经确定下来。

10判断所说的是否只是假设。

11判断所下的定义是否合适。

12判断引述某一权威言辞是否可接受。

[编辑本段]

【智力价值】 对思想和行为的质疑和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完成的。

在其典范形式里,批判性思维以超越主题内容的普遍智力价值为基础。

只要一个人对检核关于一个问题、难题或境遇的论证的质量感兴趣,那么,普遍智力标准就必定被用于思维。

这些标准主要有:清晰性、正确性、精确性、一致性、相干性、逻辑性、深度、广度和公正。

批判性思维 (一)清晰性 清晰性是最基本的智力标准。

如果陈述不清晰,就谈不上它是否正确或相关。

清晰性要求的目的是,免除混淆或含糊,消除晦涩,使人们能较好地理解话语。

清晰性是思维的基础也是批判性思维的基础目标。

认识到“您所意谓的”和“您所说的东西意谓的”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重要的。

澄清的关键是具体、详细而精确的例子。

(二)正确性 免除过失、错误或失真。

正确性蕴涵着一个人获得与事实或真理一致性的积极实践。

正确性是批判性思维中的一个重要目标,虽然它几乎总是有程度的问题。

应认识到,只要我们在一种视界或参照系内思维,常常就会出现某种扭曲失真。

我们应带着这种思维的警觉进行思考,带着对自己的、课本的、教师的、学科的视角的局限性的认识进行思考。

(三)精确性 一个陈述可能清晰而正确,但并不精确。

精确是正确、明确和确切的质量。

达到精确性需要更详细、具体的陈述和解释。

当然,精确性本身也是相对的,精确性的标准和方式随学科和语境而变化。

针对不同的语境和目的,精确性的精确度要求是不同的。

(四)一致性 思考、行动或说话与先前早已思考的、做的或表达的相一致;具有智力或道德的诚实性。

人类生活和思维充满了不一致性、伪善和矛盾。

我们经常说一套做一套,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朋友用一种标准,但对我们的敌手用另一种标准,并不惜偏激地证明我们赞同的思想或否定与我们的利益不相符合的思想。

一致性是批判性思维者的基础理念。

他们努力消除自己信念中的矛盾并警惕他人信念中的矛盾。

作为心灵公正的思想者要努力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同样的情形。

或许,最难以达至的一致性形式是言与行的一致性。

自私自利的双重标准是人类生活中最普通的问题之一。

(五)相干性 批判性思维一个陈述可能是清晰的、正确的、精确的,但与所论的问题并不相干。

相干性说的是陈述与当下的内容相关联,它意味着对考虑的事情是重要的、有密切的逻辑关系。

批判性思维者必须能知道与问题相干的和不相干的事实之间的区别,把自己的注意力聚焦于相干事实,并且不让不相干的考虑事项影响他们的结论。

某事是否相干常常并不清晰,相干性往往需要加以论证。

只有通过区分相干和不相干资料的实践,通过评估赞成或反对事实和意见的相干性的持久实践,才能养成对相干性的敏感性。

(六)逻辑性 思维把多种思想整合一起形成某种秩序。

当思想的组合相互支撑,组合有意义时,这种思维是“逻辑”的。

而当这种组合不是相互支撑,在某种意义上是矛盾的,或并不产生意义,那么这种组合不是逻辑的。

逻辑性的标准要求推理只能得出理由所提供的那种可接受性强度的结论。

同时,一个接受理由和推理形式的人,必须接受推理的逻辑后承。

逻辑性是支撑信念和行为的理由是否具备合理性的问题。

当然,逻辑性有程度或强度之分,它与不同的逻辑关系类型有关。

(七)深度 批判性思维者能深入追溯一个问题,全盘把握一个思考或讨论的广泛过程的各个方面。

他们对所获悉的详细资料产生自己的理解,将它们置于学科的大构架和他们的全面视角之下。

他们沉思所研究的主题和问题背后的重大难题和疑问。

一个陈述可能清晰、正确、精确和相干,但可能是肤浅的,缺乏深度。

比如,仅仅通过说“不”来阻止某种行为就缺乏深度,它没有对付问题的复杂性。

有时一个表面的理由被认为是“借口”。

批判性思维者应在这种表面的理由背后挖掘真正的理由。

(八)广度 推理路线是清晰正确的、精确的、相干的,也有深度,但缺乏广度,仅仅认识到洞察问题的一个方面的必要性。

我们需要考虑另一种观点吗

存在审视这批判性思维个问题的另一种方式吗

这样的审视像是从某某观点来看的吗

当考虑跨学科问题(大多数社会生活问题)时,批判性思维者借助许多学科的相关概念、知识以及洞察来分析。

要理解伊拉克战争的原因,需要运用科技的、地理的、经济的、政治的、宗教的学科见识进行分析。

(九)公正 批判地思考必须考虑对立观点的力量与弱点;想像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处境,以便真诚地理解他们;克服带着我们的直接感知或长期存在的思想或信念来认识真理的那种自我中心倾向。

这个特性与正确重构他人的观点和推理,根据他人的而非我们自己的前提、假设和理念进行推理的能力相关联。

世界由许多具有不同观点和思维方式的社群和人们组成。

如果人们仅仅从美国人、日本人或俄罗斯人的立场来思考,那他们就不能真正地理解世界。

此外,批判性思维者认识到他们的行为影响他人,因此要从他人的视角来考虑自己的行为。

[编辑本段]

【基本原则】 敢于怀疑。

保持开方的头脑。

政客和广告商都会千方百计地试图说服你,甚至某些媒体和教科书的研究报告也难免有失偏颇。

把感于怀疑纳入你的个人信条。

这样你是否会发现,自己有一些态度和信仰也会是那么肤浅的、甚至是毫无根据的呢

记住,在亲自验明查实之前,请不要随便相信某种真理。

校验术语的定义。

对于某些术语,我们以一种方式对其定义也许是正确的,但换一种方式后,这种定义就不一定正确了。

来看这样一段论述“提前教育计划提高了儿童的智商。

”这句话正确与否依赖于对“智商”定义。

(在本书的后续章节中,你将发现“智商”有专门的定义,与智力并不完全相同。

)检验假设或论据前提。

考虑下面一句论述:没有人可以通过潜心研究动物了解人类的一切。

这句话的一个前提之一似乎就是,人类不是动物。

当然,我们也是动物。

(难道你想做植物吗

) 谨慎地从证据中得出结论。

长久以来,研究表明大多数接受心理治疗的患者,经过治疗病情都有所改善。

因而一般人说来,人们会认为是心理治疗发挥了功效。

而40多年前,一位名叫汉斯·艾森克(HansEysenck)的心理学家却指出,绝大多数未曾接受心理治疗的心理疾病患者,病情也在好转。

于是,这个问题转变为,接受心理治疗的人是否比未接受这类治疗的人,病情好转得更为明显。

为此,最近一项关于心理治疗有效性的研究,将心理治疗的疗效,与通过其它科技手段治疗或者根本不接受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细致的比较。

切记对所谓的逸闻轶事保持高度的怀疑。

当听到“我知道有个人,他.......”这些话时,问问自己,将这一种个人经验报告作为证据,会满意吗

注意对研究证据的选择性解释。

喝酒是否会导致攻击性行为

我的报告显示,有证据表明两者有“显而易见”的联系,或者说饮酒与攻击性“相关”。

例如,很多暴力犯罪的罪犯都有饮酒史。

但朗(Lang)和他的同事的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有证据表明饮酒导致攻击性行为吗

其它因素,如性别、年龄、或者意愿等,是否也与饮酒和攻击性行为有关呢

不要过分简化。

人类的很多行为都是遗传与环境影响复杂的交互作用的产物。

同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心理治疗对那些心理疾病患者是否有效

宽泛的回答这个问题——简单地说“是”或“不是”——也许过于简单。

更值得去问的问题是, 使用哪些心理治疗方法,对谁进行的治疗,或对哪种问题最有效

不要过分泛化。

考虑这句话,没有人可以通过潜心研究动物而了解人类的一切。

事实这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吗

是不是通过对动物的研究我们也能得到关于人类的某种信息呢

仅通过对人类的研究,你又更可能了解哪些事情呢

将批判性思维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一种怀疑的态度和一种对证据的渴求,并不仅仅只是在学术界有用,在生活的每个领域中,他都是有价值的。

当电视广告轰炸你时,要敢于怀疑;当政治目标席卷你时,要敢于怀疑;当在超市的招贴小报,看见最新的封面上报道猫王和UFO时,要敢于怀疑。

多少次你听到“研究表明......”

也许这些说服是可信的,但问问你自己:是谁在进行这些研究

这些从事研究的科学家是中立的吗,还是他们对某些结构过于偏爱

心理学家观察行为,进行研究,或是向患者建议如何提高生活质量时,他们遵循的就是这些原则。

也许这些原则也会帮助你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关于练习批判性思维问题

批判性思维作为一个技能的概念可追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所进一步指向的结。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技能和思想态度,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论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

批判性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

为什么需要批判性思维

内容来源:罗辑思维经营的app——得到:罗辑思维第五季: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这真是个很大的题目,那本质上,啥叫批判性思维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如何判断真伪。

在传统社会,这个问题好解决。

负责判断真伪的,主要是知识精英阶层,就像清代学者钱大昕讲:“世无孔子,孰能定是非之真

”想明辨是非,听孔子的话,看孔子的书就可以了。

但是到了现代社会,尤其是现在的信息社会,每天我们面对着信息大爆炸,判断真伪成了现代人的大难题。

100年前,胡适先生就苦口婆心地说:“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要教人一个不受人迷惑的方法。

”那如何有批判精神,如何不盲信,选出可信的信息去运用

选出靠谱的大神然后去跟随,选错了跟错了,还能及时纠错呢

这是现代人的基本使命,这种需要,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就像原始人那会儿要填饱肚子一样重要。

批判性思维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那批判性思维到底是什么

定义很多。

但是归结下来,无非是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第1句】:会定义、分析概念。

【第2句】:会分析论证的结构。

【第3句】:能发现论证中隐含的前提假设。

【第4句】:能避免逻辑谬误。

【第5句】:能判断信息的可信度。

【第6句】:能考虑到不同的可能。

【第7句】:要求高一点——能用严谨的论证说服他人。

还有很多,这个清单你还可以往下列。

写批判性思维方面的书也有很多,比较著名的像《学会提问》、《思考的艺术》等等。

今天时间有限,没法给大家一一介绍,有兴趣大家自己可以去读。

今天我只提醒大家三点:第一,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不是原理,而是丰富的知识。

批判性思维和数学经济学等学科不同,它不是一种工具,不能直接解决问题。

它只是告诉你一系列思维的原则,这就好像是语法,你学会了精通了很了不起,但是如果你单词量很少的话,就没有啥用,你仍然不算掌握了这门语言。

举个例子,前几年反日特别厉害。

我身边就连不少名校毕业的人也认为,如果上街去砸烂了一台日系车,这样中国人就不敢再买日系车了,而是转而支持国产车,如此就达到了爱国的目的。

你看,这人动机很崇高吧,思路很清晰吧,逻辑很强悍吧

但他们的问题不是逻辑问题,而是知识问题,说白了,他们不是笨和懒,而是无知:他不知道很多日系车是在中国代工生产的,也有些是中日合资的,是中国工人造的,可以促进中国经济;他们不知道,日本生产的产品已经渗透到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台手机里面都有日本生产的零件和日本的技术;他们不知道经济的全球化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全面的抵制日货不仅不可能,还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损伤。

你看,知识的用途之一,就是用来进行自我校准,只有逻辑没有用。

一个看似和你生活无关的知识,也许在某个关头,会影响一个对你特别重要的判断。

批判性思维不是批判一切、怀疑一切。

批判性思维不是反求诸己,不是纯粹的概念推演,而是求诸外界、求诸知识的。

否则,就像杨绛先生(钱钟书的夫人)嘲笑某些人说的——想得太多,书读太少。

我们多次推荐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其中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靠谱的思维方法,叫“多元思维模型”。

他提倡要不断学习众多学科的知识,来形成一个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因为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到处都是钉子。

这句话经常挂在芒格的口中,当你手中只有一种工具的时候,你就只能用这种工具来干活。

所以芒格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牢牢记住一系列原理,什么复利原理、排列组合原理、决策树理论、误判心理学等等100多种模型,它们加在一起往往能够带来特别大的力量。

这是两种、三种或四种力量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而你得到的通常不仅仅是几种力量之和。

关于批判性思维,我要强调的第二点是:批判性思维不是让你不犯错,而是犯错之后能及时纠错。

从生命起源到今天的三十几亿年内,所生存的物种中,99%以上已经灭绝了,这个事实很悲惨。

但是它说明了一点:进化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

进化论认为,在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中,任何适应性改良都会得到奖励。

像猎豹和羚羊之间的赛跑,只有跑得最快的猎豹才能猎杀足够多的羚羊;而只有跑得更快的羚羊,才有机会逃脱猎手的追捕。

猎豹有被饿死的,羚羊也被大量残杀。

但是没关系,从物种的角度看,猛兽与猎物之间的“军备竞赛”是好事,使这两种动物的身体结构设计更加精致,他们各自都得益了。

所以,批判性思维,本质上是我们对世界认知的进化过程。

它不是考场,没人为你打分数,你现在有多正确不重要,重要的是纠错的速度。

关于批判性思维,我要强调的第三点是:它不能给你确定的结果,它只能帮你对事情发生的概率进行判断,然后你再对大概率的事持续下注。

以前我们讲过,概率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所谓牛人就是有能力把世界抽象为概率。

比如,看书的人比不看书的人将来成功的概率会高,所以聪明人会赌学知识。

虽然谁也不能保证学了知识一定怎样,但是他知道多一门知识未来成功的概率就高。

就像查理·芒格,他一生手不释卷,学习各领域的知识,因为他相信“多元思维模型”会提升他成功的概率。

所以当有人说,你学这个有什么用,他可能还会举出一系列知识无用的例子。

这些人说得都对,但他只是不懂概率而已,他不会对大概率的事件持续下注,所以这样的人不会成功。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并没有讲批判性思维本身,那是现代人生存的必须技能。

是人类在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启用的一套思维框架,它是用来不断检查你认可的逻辑一致性和事实准确性的工具。

关于批判性思维,我们今天主要强调了三点:第一,原理不重要,更多角度的知识才重要。

这就相当于语法和单词量的关系,想学好一门语言,缺一不可。

第二,不是让你不犯错,关键是能及时地纠错。

这个大自然运行了几十亿年的程序,到现在为止,效果还不错。

第三,批判性思维,不能给你确定的结果,而是能对事情发生的概率进行判断。

成功的人,总是这样,对大概率的事持续下注。

好,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再次感谢今天话题的赞助人,来自巴蓝思创新教育的邝其昌老师。

祝各位周末愉快,下周见。

7991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