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参观地质博物馆心得怎么写
作文:我看博物馆 希望能帮你忙,试试看吧
对于博物馆的印象,最初是从上海自然博物馆里的那巨大的恐龙骨骼开始。
那时,应该是我还很小的时候,爸爸利用某个周末带我去的。
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恐龙,被这庞然大物震撼了,惊讶于她的巨大、不可思议,也有点被其有些可怕的面部吓住了。
于是对于那时自然博物馆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了这恐龙上了,其他的就什么不记得了。
如今,上海的博物馆每年都有新的出炉,造型各异,主题不同,种类越来越细化,总之是各式各样,层出不穷。
从外型上来说,如今的博物馆早已不再停留在只是一幢四四方方的房子了。
上海博物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青铜器、天圆地方的造型不仅成为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与博物馆的主旨十分合拍,充分显示了设计者的巧思和用心良苦。
在内部设施上,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快速发展,展馆的已愈发先进和人性化。
宽阔明亮的展厅,玻璃的展品放置处,柔和、明亮而不刺眼的灯光,感应灯,室内良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等,这一切都最大程度上保护了展品,同时也给我们参观者以很大程度上的享受。
除了这些硬件,博物馆里的软件也日益提高着。
如今,很多博物馆都有电脑查询系统和介绍,你可以通过小小的显示屏就先概括而完整地了解整个博物馆的情况。
当然,也可以通过登陆各博物馆的网站来了解。
另外,每个博物馆都配有专业的导游,能较详尽地为游客作介绍,力求让人们看懂、理解些什么,才能物有所值。
如果你不想请导游的话,也可以租借讲解器,可以更自由地按个人喜好随时放讲解录音,同样能很快地了解、获得知识。
博物馆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反映着上海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是上海文化生活质量的一种提高。
可喜可贺。
人们都说,上海的明天会更美好。
而我坚信,上海那么多的博物馆的明天一样会更好
参观博物馆 感受
鹅头桶 正月初一,我爸妈妈一起到温物馆参观。
在博物馆里最让我留返的是艺术品展厅。
在展厅里各个年代各种造型的艺术品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特别是有一只造型独特的木桶吸引了我的眼球。
那是一只什么桶呀
一只圆圆的桶上有一个长长的把,这个把的造型是一只鹅头,桶沿是高低不平的,因为它代表着鹅的翅膀和尾巴,整个桶看起来就像一只浮在水面、回头展望的鹅,使我想起一首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爸爸告诉我说:这种桶是温州最有特色的木桶,叫鹅头桶,是古人用来装洗衣服的,因为古人洗衣服是到河里的,人们把洗好的衣服放到桶里,然后用手挎着鹅头桶提回家,这样既轻松又好看。
我心想古人真聪明,我也要好好读书,假如我也发明一些东西放到博物馆,让将来的观看,那该多好啊
二、蝴蝶盘 呀,博物馆里怎么会飞进蝴蝶来呢,哦,是我老眼花眼了,那不是蝴蝶,是蝴蝶造型的木盘子,它是用一块木板刻出来的,上面有一圈圈的年轮,整个盘子漆成棕红色的,可好看了。
听爸爸说,“这是古代人在过大年的时候装水果,瓜子招待客人的,叫蝴蝶果盘。
”我们家也有果盘,但那是玻璃做的,虽然看起来很洋气,也很好看,可我还是喜欢这只蝴蝶盘。
不知道现在还有这种盘子卖不
三、活字印刷 在展厅里,我看到了木刻的和泥土烧制的活字印刷字盘,在爸爸的讲解下,使我知道了印刷的基本发展史。
最早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要印书,先在一块磨平了的蜡石上将文章刻上去,然后一张纸一张纸地拓印出来,如果要印第二篇文章,就把原来刻好的文章磨掉再刻,这样很费时,而且无法再版。
后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人们觉得方便多了,毕升把一个个字刻在特制的泥块上。
然后烧硬要排版时,就按文章将这些字排在一个特制的字盘里再去印刷,印完了放起来以后还可以再用。
到了近代,人们发明了机械印刷,印刷的速度是快了但是排版还是要手工操作的,其实也没多大进步,现在可好了,采用电脑激光排版了,不但印刷速度加快,质量也越来越好,不知道将来的印刷还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一年级参观历史博物馆后感受五50字以内
这次参观历史博物馆让我,感受到了。
中国历史,悠久。
我许多用人类的智慧创造出来的东西。
让我非常的激动,我非常喜欢这次参观历史博物馆。
参观历史博物馆有感 300字
今天,我们小记者要去历史博物馆,不妨你也跟着我一起去吧
我们一走进博物馆,一幅迷人的景象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一块纱布里面站着一个巨人——他就是铜立人像。
它形态各异,而且还有两只长长的手臂,好像要抱你一样。
可见,它具有浓浓的民俗文化啊
接下来,我看到一个文物好像在金鸡独立,结果,我上前一看原来是铜人首鸟身像啊。
它像奥运云一样,一动不动地立在那里。
然后,我又看到了一颗巨大的牙齿,它会是谁的牙齿呢
原来,它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象的牙齿。
它巨大无比,呈土咖啡色。
突然,我的眼睛被一幅幅山水画吸引住了,然后,我就不知不觉地来到“画廊”,那里到处都是画,有的刻在木头上,还有的干脆把人的造型捏出来。
第一幅画是在木头上刻的,它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很精致。
可是,我感觉它非常像《清明上河图》。
你看,民俗文化又特别,又相像。
然后,我们又去了三楼,那里有邓小平爷爷所开过的车、用过的公文包等等。
在这里,我大开眼界,看到了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的电话,还看到以前竟然有两个镜头的照相机,真是应有尽有
可是,一个大大的家伙挡住了我的视线,我心想,这家伙,这么大,还有一个自行车一样的圆圈,真奇怪
原来,它是古代的电影设备啊
你看,古代的东西也很新奇哦
但是,时间过得飞快,我们该回去了。
我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历史博物馆,心思还在那有趣的博物馆。
去看博物馆的心得
参观博物馆有感 篇一:参观博物馆有感 又一次参观了历史博物馆,每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发现,而且永远感觉不到厌烦。
走进历史的长河,沉浸在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辉煌之中,在赏心悦目的同时,更感叹于汉唐时期的政治开明,文化自由,科学缜密,经济开放,艺术灿烂,军事强大。
根植在统治者内心的,不是玩虚假的数字游戏,搞面子工程,与民夺利,而是建设一个“外硬内软”的国家,让生活在这里的人感到自豪和满足。
人民也不用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发愁,连税负也降最低,医疗是完善的,教育是公平的。
他们绝对不会想到,几千年以后,在这片土地上,“有尊严地生活”竟成为统治者卖弄的噱头和人民的奢望。
一千多年前的大唐长安,拥有三百万人口,城市规划谨偌棋盘,文人墨客多入牛毛,各国商贾穿梭其间,市民百姓安居乐业。
女人们可以不用为了病态美的骨感身姿而放弃享受美食的权利,可以身着男服甚至胡服,骑马,射箭,狩猎,蹴鞠,马球,摔跤……或是批上羽衣弥裳翩翩起舞,放肆地炫耀出自己丰腴的身材。
女人是可以当皇帝的,只要她有能力。
儿媳妇是可以娶的,只要有真爱。
走出博物馆,回到这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盛世,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和不甘,方才想起历史发展中出现倒退。
篇二:参观博物馆有感 就在前天冒着寒冷的天气缓步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以饱满的革命精神和深重的历史情怀参观我们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更
家长对参观历史博物馆的寄语
通过这次的参观,学生学习了解了很多的历史知识,增长见闻,这是一次很不错的活动
参观郑州地质博物馆有感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河南省地质博物馆参观。
走到博物馆大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达数十米的汝阳黄河巨龙母子龙的仿真模型。
它们好像对我们点着头,向我们打着招呼,欢迎我们的到来。
地质博物馆主要有地球厅,古生物厅,地质环境厅,恐龙厅,矿产资源厅等数十个展厅组成。
当我们进入古生物厅,就像来到了亿万年前的古生物世界。
走进恐龙厅,那里陈列着数百种栩栩如生的恐龙模型和化石,仿佛把我带到了侏罗纪时代。
最吸引我的要数矿产资源厅的矿产资源了,大厅里摆放着数千种精美绝伦的矿物晶体,宝石标本。
让我们进入矿石的海洋里遨游吧
透亮的方解石像珊瑚,像玛瑙,像翡翠,像 ... ... 有浅黄色,淡红色,浅紫色,淡绿色,海蓝色,乳白色 ... ... 那经过了火山严峻洗礼,才会那样晶莹剔透,光彩照人的紫水晶,把一个约半人高的岩洞簇满了,它是那样美丽,那样耀眼。
还有发出暗绿色光芒,犹如丝绒布般的孔雀石:星光点点,奇形怪状的闪锌矿,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
矿产——是地球亿万年物质演化的结晶,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珍希财富,是不可再生的。
但人类长期对矿产资源不加节制的掠夺和采掘,部分矿产已日见匮乏。
据专家预测,我国43种主矿产至2024年仅剩6种,形势严峻啊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爱护自然,爱护矿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