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城的寄语和感受
今天,爸爸开车带我和妈妈、姥姥一起去长城了。
在八达岭高速上的时候,我在车里看到了远处高山上的长城,这美景是我以前从来没见过的,它就像一条巨龙在山顶上翻滚,太壮观了
我对姥姥说我在语文书里就学到了长城和运河,今天我终于看到长城了。
不一会,我们就到了长城脚下,我们又一起坐缆车到了半山腰。
缆车的速度太快了,吓得我和妈妈不敢睁眼睛。
到了长城上,我看到长城上的人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的,我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挤上了长城的最高端。
大家都很累,可是想找个休息的地方也没有,就只好坐在台阶上休息。
趁着大家休息,爸爸开始给我们拍照,拍完了我们就坐着缆车下山了。
在回宾馆的路上,妈妈问我长城好不好,以后还来不来了。
我说长城真的是太美了,以后我还会来,但是不会在假期和旅游旺季来,因为旅游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你对长城的感受是什么
巫姑馨远是一个午夜兰花般的女子。
每当闭上眼睛,回想馨远的眼角眉梢,一颦一语,都能感觉到一股淡青色的冷香远远送来。
巫姑们的礼服,只有一种颜色,就是通体透彻的绿,绿到无边无际,直与天阙山的相接,融为一体。
这种绿色礼服,从仪式上标记了巫姑的存在意义,是为了体现庇佑冰族国土的天阙山的精魂和神明。
只是,这本该是生机勃勃的绿色,落在馨远的身上,却陡然有了某种不同的意味。
是一些空寂,一些冷意,一些曲终人散的叹息,一些水尽云起的了然。
尽管被称为历代巫姑中的数一数二的才女,馨远并不是一个温暖的人。
除了日常的训导之外,她很少跟讲话,大约是觉得小孩子家什么都不懂。
从另一方面来讲,巫姑们被要求心如止水,波澜不惊。
她们是世界的旁观者,不允许参与到感情的角色之中,只需要注视着,就行了。
巫姑馨远,也是认真地做到了这一点。
馨远总是懒懒地坐在背风的亭子里,看一眼书,喝一口茶,然后抬起头来呆呆地望着云海。
馨远的术法很好,所以她从不看咒文,不看典籍。
她在看什么
好像是书卷苍黄的家国春秋,又好像是春风荡漾的民间谣曲。
又好像她什么都没看,她只是在看流云。
天上的流云也是某种文字罢,那是天阙山的巫姑才能懂得的密语。
她并不曾注意到,身边这个表情茫然的小女孩子,其实用心记住了她的每一个细节。
唇边的每一个字眼,眼角的每一个神情。
巫姑是的镜子。
即使不愿意被任何人参照,她也避不开少女清澈的目光。
十五年悠长的岁月,瑶瑶能够注视的眉目,能够向往的风景,只有她。
她想象着自己的未来,也是如是模样。
禁锢与寂寥,那是她们共同的宿命。
即使多年后,时过境迁,亦不可从眼前抹去。
——取自的 当碧落抱着小吟的尸体走出水面,不知为何,一接触外面的空气,那苍白的躯体忽然间就化为了腐土灰尘,令人不忍目睹。
连着那朵绝世的花儿,也一并枯萎——什么都没有留下…… 那根支柱已经塌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再也找不回那个叫小吟的女子。
其实,本来碧落未必会这样的看重那个女子——因为他从一开始,便是个游戏风尘惯了的人。
如果跟他说什么坚贞、什么永恒,这个男子或许只会嗤之以鼻。
他对着每个遇到的女子承诺“永远”,然而他心里不相信有永远的爱情;那个痴情的少女也对他倾诉过“永远”,但是那个才十几岁苗女未必真正明白什么是永远……永远的相爱,在这个瞬忽如浮云的世上,本来就是极其不可信的。
然而,不等时光褪去谎言镀上的金色,让他们亲眼看到那个“永远”的破灭,她却死了。
死亡在刹那间、就把她对他的爱凝固了在那一刻、成了永远。
那个承诺不再是一个谎言
她对他的爱便是永远的,钉在了他的心里—— 永远无法再否认、永远无法再抹去。
小吟,小吟……如今,苍茫海里的踯躅花已经开了一年又一年,然而,上穷碧落下黄泉,山长水远,天地茫茫,恐怕是再也相见无期了。
的 原来,人这一生中,唯独“离别”,才是真正永远的。
——取自的 啊~ 这是我最爱的两段
关于长城的散文
《长 城》 鲍昌 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候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
在猎猎西风扑刺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
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那是沿循的老路吗
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
在伫立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
曾几何,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筚篥(音bili,汉代从西域传入的一种管乐器)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
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
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
戍楼高耸,斥堠(注:斥堠(hòu):望敌情的土堡)连绵。
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
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
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
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
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
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奇。
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
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
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
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
照相机咔嚓咔嚓地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地笑声淹没。
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
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
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
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
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
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
群山不语,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感言怎么写
长城让我们感受到
【第1句】:古人真是太不容易了,在如此崎岖的山脊上建造了如此宏伟的建筑;
【第2句】:长城造得真陡,上下不容易,果然是“不到长城非好汉”;
【第3句】:与古人比起来,现代人真是太不文明了,几乎每块砖上都有人留下了印记,诸如某某到此一游之类。
看来,国人的文明程度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