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关于艺术修养与创作的感想的论文1000字左右
:艺术创作者的艺养不仅能在某术形式中得以体现,还能表现出创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内在感受。
艺术创作者的艺术修养由审美感受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作表现能力三者组成。
艺术创作者的艺术修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作品格调的高低,艺术修养的高低体现着高超的专业技能、独特的个人风格及特殊的感受能力,与画家的自身修养、生活经验、专业技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艺术创作者;艺术修养;形象思维;创作表现 荣格说,艺术说到底就是归结为人格,无论艺术家有什么样的思想尝试,只有在找到可行的表达方式之后才能完整地呈现出来,这可行的表达方式就是艺术家品质与睿智的综合体。
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的诞生,绝不仅仅就是从开始到结束的这段创作过程,它是与创作者本人的品质、文化修养、审美感受能力、思维能力、精湛的技艺等分不开的。
这就属于我们所说的艺术修养。
而艺术修养的形成不但取决于创作者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而且与他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所处的社会背景等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艺术创作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外在的表达方式,同样的表达方式,个人的艺术修养低,表达方式的结果则显得浅薄;个人的艺术修养高,表达方式的结果则显得有内涵。
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对美术创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更准确、更深刻的认识。
因此,对创作者艺术修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进行分析,就十分必要。
艺术创作者的艺术修养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表现能力,而这些能力则是在长期的磨练与学习中获得的,是从创作者的生活、学习、等等一系列活动中获得的对艺术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
一、审美感受能力 艺术的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从素材的积累、创作主题的确立、作品的构图、表现手法的运用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仔细斟酌。
虽然艺术有时不一定要经过严谨的思考,有时只是随手而来的成功,但艺术的创作必然会受到思想意识所支配——审美感受能力,没有审美感受能力的创作者不可能创作出深层次的艺术作品,作品也就失去了艺术所具有的意义。
这种审美感受能力,就是指审美感觉器官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能力。
这种能力包括两方面内容:一种是对审美对象外在(如颜色、形态等)的感知能力;其二是对审美对象的情感表现和象征意义(如情绪体验等)的感知能力。
在这两种感知能力中,要求艺术创作者不但要形似,还要在外在形象中体现出内在的精神,从而体现出作品的内在价值,这就类似中国文人画一样,通过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物象体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一样,即借物言志。
席勒指出:“审美感受能力是时代最迫切的需要,这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改善人类对生活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能唤起观察力的改善”。
如果画家缺乏对美的感受,他就不可能将美升华到作品中去,也就不可能创作出具有内涵的高层次艺术作品。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艺术创作者要在深入生活,在实践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的审美感受能力去发现和挖掘内心认为美的东西。
创作者在深入生活中,在实践中收集积累素材,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受能力去挖掘能够表达真善美统一的审美理想的创作主题。
一个好的创作意向,一个优秀的创作主题,它体现了作者较高的审美能力,必定是对现实生活中美的外在反映,经过艺术家的艺术技巧、艺术手段把这种美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启迪人的心灵,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培养大众的审美能力。
二、形象思维能力 什么叫形象思维
人类的思维方法可分两大类:一是逻辑思维;一是形象思维。
前者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是抽象的,理性的。
后者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外在实际形象,是具体的,感性的。
当人们通过逻辑思维,对客观事物获得正确的本质认识之后,就要进行形象思维,使抽象的概念建构于形象化之中,尤其是艺术创作亦是如此。
艺术作品对于欣赏者所起的作用是间接的启迪与感化而不是直接的说理与教化。
它要表达创作者的内在情感是通过形象来表达的;所进行的思维方式是形象思维。
因此,它只有利用形象来引起欣赏者丰富的联想,才能得到感染与启迪。
既然形象是艺术创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方式,那就必须认识它,捕捉它,运用它。
无论是在创作的构思阶段,还是在制作阶段,都要把形象放在首要位置,时刻从形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能掌握艺术创作的特点,加强艺术感染力,才能以形代神,作品的内在价值才会体现。
即使是抽象的,或是怪诞的作品(如达达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等现代艺术形式),它的素材仍然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无论如何怪诞,都离不开现实生活。
幻想中所包括的可能存在或将要存在的部分,实际是从已经存在的事物中抽出来,重新构成的。
不管是抽象的还是写意的、还是写实的,追根究底,也没有完全脱离生活实际,是对生活,对当下事物的高度概括,或是感性的幻想而已。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艺术不是完全的反映生活。
美术鉴赏心得体会200字
文化•核心素养•美术教育——围绕核心素养的思考尹少淳摘要:人的素养不可能离开文化空间,素养、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构成了内涵不断加深,外延不断缩小的关系,知识与技能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部件。
如何把“双基”转变成为学科核心素养,是能否顺利完成课程观念转型的关键。
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素养时期”,美术教师要进行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式的调整。
关键词:文化;学科;核心素养;美术教育一、文化:讨论核心素养的前提我为什么要把文化与美术素养放在一起来讨论
这得从文化的涵义谈起。
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一般认为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界定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
”通俗点的有台湾作家龙应台的观点:“日子怎么过,就是文化。
”大陆学者易中天则说:“文化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
说得白一点,就是‘活法’。
”我个人以为,文化是一定群体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生活方式。
对于什么是文化这一问题,众说纷纭,有不同的认识,暂且不做深入讨论。
但是我在意的是,文化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
第一空间指由阳光、空气、土壤和水分构成的自然空间。
我们不能脱离自然空间生存,同样也不能脱离文化空间而生存。
文化的特性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人化”和“化人”。
所谓“人化”,是人将自己的意志和情感投向自然,创造出特定的文化空间。
这里表达的意思是,全部文化都是人创造的。
所谓“化
怎样提高大学生艺术素养
“八大素养”是指品德素养(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传统美德、培养文明行为、传承深圳精神)、身心素养(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心理健康、培育健全人格)、学习素养(培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养成学习习惯)、创新素养(营造校园文化、创新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国际素养(理解多元文化、扩大国际交往、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审美素养(提升审美品位、丰富美育形式、营造艺术氛围)、信息素养(推广IT课堂运用、推进网络学习、践行网络文明)、生活素养(学会安全生活、学会自主生活、学会低碳生活)。
将这八大素养融入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去,可从以下几方面做: 首先,我们每位美术老师应该做到精熟这八大素养,了解美术课程设计特点及教学内容,有侧重地将八大素养渗透美术课堂教学中去。
美术课程设计主要有四大学习领域:“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根据这一特点,找到融入的契合点。
“八大素养”中“品德素养”的提升是首位,而“传承深圳精神”是品德素养的核心内容之一,深圳精神的实质之一即创新精神,在品德素养渗透的同时,也渗透了创新素养。
我们可以通过“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等学习领域进行融入。
从学生平时的课堂作业中发现他们大都还是以临摹为主,创新作品很少,我们应该多鼓励他们在临摹时从作品色彩、构图等方面去改变画面,每个人画出自己喜欢的或心中所想像的。
教学中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他们的智慧和潜能,不断发掘他们的创新精神,在课堂作业评价活动中作为重点评价点或亮点给予肯定和赞美,逐步让学生形成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激情、创新思维的创新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欣赏评述”教学内容,注重审美素养的渗透,在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作品时,能运用美术语言说说自己心中的感受,如从作品的色彩、线条、造型、肌理、艺术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欣赏评述,让学生真正体验与感悟自然美、生命美、创造美,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同时鼓励学生要注重观察身边的事物,去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其他素养我们也要做到有机的渗透,而不是孤立的存在,“八大素养”的融入还需在我们美术教学反思中进行改变。
最新-美术老师工作计划 美术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精品
美术老师工作计划美术教师个人成长计在乐昌二中已是第16个年头了,我有着教育梦,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深受学生喜欢的美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能认真学习其他师之长处,与此同时,我发现,我的课堂还缺少很多,我想,这需要我不断地反思自己.通过前十几年的工作,我真正地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安于现状没有什么进步的人,至今还没有去评过高级教师,虽然我在工作中认认真真,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可是由于自己的教科研能力不强,自我感觉功底较浅,再则由于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自己的惰性也就显露得比较多,总是缺少各方面的营养,在这个人才济济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我更是认识到自己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基本功以及个人文素养的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近期个人发展目标.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2、坚持看书,做到读书有体会,提高自己阅读和写作的能力.3、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在探索、感悟、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4、利用现代化设备,借鉴网络资源,加强对教材体系的梳理,多看名师课堂实录,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三未来一年发展规划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能有自己的阅读心得或是教育随笔.教学反思是老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坚持反思可以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坚持写教学反思、教育随笔,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做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