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师德风范教师自身感言

雕龙文库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师怎样提高自身师德师风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才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1句】: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

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

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师都要爱读书、读好书,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而不是丧失学习兴趣。

我们只有从内心爱上这份职业,才不会叫苦叫累,学习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2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

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

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

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努力使课堂教学实现朴实、高效、生动、独特。

在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有效地备课,体现教师教学的智慧,常规教学做到扎实有效。

【第3句】: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

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教师要知道教育是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心灵感动另一个心灵。

我们要学会喜欢学生,喜欢和他们在一起,这样才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我觉得“身临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第4句】:刻苦钻研业务。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

[莲山课~件 ]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文化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至于误人子弟。

【第5句】: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

在培养人的道德素质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的精神,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受到他人的称赞和社会的褒奖,就是他具有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他人和社会作出贡献的品质。

报告中的有些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受人景仰。

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对工作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态度;对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作风;对教育事业作出巨大的贡献;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自觉刻苦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模范老师们的成功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修品练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教师是学生瞩目的焦点和榜样,必须努力学习,提高自我修养,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

教师要重视修品练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

教师要进德修业,为人师表,获得学生的爱戴敬重,从而亲其师,信其道。

模范老师们对教学的改革告诉我们:教师除了要修品,还要练功。

要勇于改革和实践,探索和创新。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

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

关于教师师德师风自我剖析材料?

1)“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主题文章 校训是一所学校气质与精神的集中体现。

北京师范大学诞生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大幕开启之际,一百多年以来,学校坚持为中华民族崛起和伟大复兴培育英才,深深地溶入到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社会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之中。

百年办学之路结晶出为北师大无数学子奉为人生圭臬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在中国高 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校训精神正在激励着北师大人不断开拓进取,创造新的辉煌。

1902年,中华民族面临危难时局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师范馆迎来了第一批大学生。

在“办理学堂,首重师范”的理念下,他们承载着振兴教育、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

这批学生和此后走出校门的一批又一批北京师范大学学子,坚守爱国、进步的信念,书写了灿烂的人生篇章。

北京师范大学培育人才,历来重视学与行两个方面良好品格的养成。

1915年,学校提出“诚实、勇敢、勤勉、亲爱”的校训,要求学生勤奋攻读,品行端正,为人表率。

此后,学校校训几经改动,有“以身作则”,“成德达材,建国基石”等等,但以爱国、勤奋、为人师表为内核的办学精神始终如一。

长期以来,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子不仅以“学”,而且也总是能以自己的“行”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经历一百多年风雨历程,逐步形成了以对祖国未来和民族命运高度责任感为核心的“爱国进步、诚信质朴、求真创新、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而迅猛发展,北京师范大学也迎来又一个发展的高潮。

学校不仅为中国教育事业培养了大批优质师资,而且为社会各领域提供了一大批高水平建设人才。

时代在前进,学校在发展,学校精神也在不断升华。

1996年,北师大资深教授、我国著名书画家、文献学家、教育家启功先生总结概括提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立即得到了全校师生的高度认同。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既反映了百年师大办学历程、办学传统,又与学校当代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成为师生立身之本。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自古就是中国知识分子人格修养的标准和精神追求。

它吸纳了中华民族教育传统之精髓,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古训息息相通。

它凝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百年精魂。

这所百年学府曾凝聚了以李大钊、鲁迅、梁启超、钱玄同、黎锦熙、陈垣、范文澜、白寿彝、钟敬文等为代表的一代代名师;培养了以李达、周谷城、侯外庐、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子。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又是启功先生在70多年从教生涯中的一个深切感悟。

启功先生一生深受著名史学家、北师大老校长陈垣先生教诲,师生两代不仅都学业卓著,而且品行常为世人称道。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表达了启功先生对师恩的感念,更反映出北师大人对师道相承、代代永续,勤勉有为、勇为表率的教育精神不断发扬光大的期盼。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短短八个字,庄重典雅,寓意深刻。

启功先生阐释它最基本的含义就是 “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

”学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学问、知识和技能,学为人师,就是要使“学”能成为后学的师表。

行是指每位师生应具有的品行,行为世范,就是要方方面面,时时刻刻,都光明正大,能够成为社会中的模范。

他指出,校训没有任何人执行考试、考察、判分、评选,实践校训关键在于师生的自觉性。

所学能否真正成为师表,并不是“职称”、“级别”所能衡量或代表;所行能否真正成为模范,也不待旁人选举出来,而是要随时扪心自问,有没有可惭愧的思想行动。

启功先生阐发校训的话,辞约而意丰。

进一步学习和领会启功先生的阐释,我们认为“学为人师”之学,要求将“学”作为生命存在的基本状态,以“学”去积极分享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迈向丰富高远的人生境界。

它要求学习者以开放进取的精神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养成亲近书籍、崇尚学问、服膺真理的习惯;注重学品修养,追求学术创新,敢于发前人所未发,大胆地破除笼罩在真知上的种种迷雾,讲究学术道德和节操,杜绝投机取巧、欺瞒剽窃之举。

“行为世范”之行,蕴涵立身处世两个层面,立身要有爱国之心,存民族大义,树远大理想,养浩然正气。

处世要有历史使命感,关注国计民生,以天下为己任;要有社会责任感,心系人民群众,满腔热情服务社会,有纪律,讲文明,顾大局,积极投身于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的实践活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之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思维。

从“学”与“行”的关系看,二者不可偏废,相辅相成。

崇高德行的养成要靠学问修养,高洁的品行又为“学”提供保障。

“学为人师”与“行为世范”二者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突出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理想与实践的统一,知与行的统一。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求全体师生将治学与为人、认识与实践、知与行在高标准上统一起来。

莘莘学子不管是在校学习时,还是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都要不断学习进步、求真创新、敬业乐群、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与“行为师范”二者的统一,应当体现在一个人一生不懈地求知和实践的过程之中。

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格言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其内涵,但它们偏重于对一种事实的静态指认,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则强调一种追求卓越人生的状态,它将“学”与“行”统一在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中,更突出了人生有为的强烈进取心。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遇到各种困惑,有了困惑就要多方学习、多方探求,这样才能使认识水平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学问无止境,人生探索的道路亦无止境。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体现了中国文化传统中上下求索、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概括了北京师范大学对全体师生的期望和要求,集中地反映了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理想。

同时,由于它恰当地表明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薪火相传的教师教育理念,因此也成为新时期中国教师教育普遍追求的目标。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引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勉励广大人民教师加强自身修养,勇于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也展现了丰富高远的人生追求,总是能够给每个接触它的人以深深的震撼和启示。

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说,它超越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人们砥砺人生的座右铭。

多年来,社会各界众多人士广泛地引用北京师范大学校训,称赞这一校训。

可以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折射出的文化精神既是大学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在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始终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一,在校园内开展了校训精神的学习和宣传活动。

在当前大学校园内学风、教风、校风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体北师大人都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的载体和履践者。

实践校训,就要求教师清醒地认识肩负的使命,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负起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的引导责任,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实践校训,就要求广大学子不懈追求更完美的人生经历、更大的人生价值和更高洁的人生境界,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勇于实践,努力奉献社会。

实践校训,关键在于落实,每一位师生都应在实际行动上,真正以校训精神为鞭策,争做世人的楷模。

惟有如此,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优质的校园文化环境才会形成;惟有如此,学校才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英才;惟有如此,一代又一代新人才会在创建和谐美好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国家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建功立业,其人生才会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不懈追求中走向卓越。

2)①师德反思材料在全县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整顿活动。

通过认真学习,观看录像,深刻反思,联系实际,查找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问题根源,统一思想,提高了认识。

端正教育思想,转变育人观念,提高师德修养水平,端正教风,努力使自己成为乐于奉献,勇于创新,业务精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高素质的教师。

一、对照检查,我个人重点存在以下问题:

【第1句】: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够强,工作中没有精益求精的思想,不重视思想业务学习和提高。

【第2句】: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教育管理所有的学生缺乏耐心、细心和爱心;

【第3句】:不尊重家长、不能友善地与家长沟通,特别是对一些不负责任的家长喜欢指责、训斥学生家长;二、改进措施

【第1句】: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现念不断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真正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第2句】:加强自我改革、提高综合素质 我要努力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便自己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加强业务学习,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水平,增强做好工作的本领,只有狠下决心,提高对业务知识更新迫切性的认识、自觉、刻苦地钻研业务学习,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热爱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问多想,多向同行请教、使自己更全面地发展,树立起良好的道德风范,为广大师生做出表率,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第3句】:剖析自己、虚心接受、更快进步 我知道严于剖析自己,需要一些勇气和信心,但它是对自己高度负责的一种表现,剖析自己的过程是正确认识自己,深刻认识问题的过程、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具体行动也是对自己的实际考验。

回首二十二年教育生涯,享受过成功的喜悦,也体验过失败的滋味,历经无数次的挑战和挫折,但天道酬勤,我相信,我会不断的自我更新,不断的完善自我,为党的教育事业拼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我相信,我和我的学生们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辉煌。

②师德,人们都愿意将它解释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所有为师者均应遵守的行业规范,行为准则。

我认为,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符合社会规范,又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

它是教师群体的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行为的总和。

师德的内涵,也是经过长期的积淀而被人提炼而成的。

它与时俱进,反映出各个时代的特征。

不同时代的教师就应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精神风貌。

一、 对新时期师德内涵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以对学生爱为核心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师之爱不同于父母的亲情之爱,这种爱要着眼于对全体学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全面发展。

其次,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理念。

包括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关系观,代表先进的文化。

必须要反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教师来说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

再次,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具有表率作用的人格魅力。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的工作,而最能起到深远影响的是教师的人格因素。

我觉得将教师喻为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是十分有道理的。

新时期的师德,还应表现为一种以先进文化为底蕴的高尚的情操。

陶行知先生说:“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首先师自重。

”教师是先进科学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是一个“文化人”,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去感召下一代。

二、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思考

【第1句】:人文关怀,精神建构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重人文关怀,精神扶持,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的人格的尊重上。

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

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

为学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

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使学生“获得爱、懂得爱、学会爱。

” 我们教师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和精神建构,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业务水平的提升,知识结构的改善,还应充分重视人文精神的充实,建筑起精神文明的长城。

使我们教师不仅成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使者,更要成为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精神文明的特使。

用陶行知先生的说法,师德建设就是“建筑人格长城”

【第2句】: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我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

现代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教育教学同样处于与时俱进的状态,所以,要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我一定会终身学习,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我会提高业务修养,不断学习,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能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始终站在教改的前沿。

走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3句】:注重小节,修炼人格 教育无小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而这些作用又往往是通过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实现的,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而教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式人物”。

所以,我们必须注重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

我要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

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

我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

【第4句】:乐于奉献,实现自我 教师需要一种奉献精神。

我们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

我会制定个人的奋斗目标,不断追求成功。

建立平等的思想,建立服务育人的理念。

为教育事业,为学校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在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师德建设是与时俱进的,我会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坚持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自我,我会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和为人师表的作用,把师德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

我会努力成为“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育、善于育人”的好教师。

3)师德总结:师德是教师的立师之本,是教师事业成功的保障,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

做“合格的教师”,仅是最基本的职业境界,而做“人师”才是最高事业境界。

在当前形势下,学校教师队伍强调以师德教育为主线,使广大教师忠于人民教育事业,不断提升敬业奉献精神,为人师表形象和勤勉廉洁作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增强法治观念与民主意识。

我正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时代的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性作用,教师的政治观点、思想方法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观点、科学的思想方法、坚定的政治信念、较高政治理论水平,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

我正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忠诚教育事业,把“育人”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才能不辜负“教师”这一称号。

教师既教书又育人,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实现“以德立教”、“以德育德”。

我热爱学生,在思想上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观念。

我认为现在“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观点已经落后了。

因此我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开拓知识面。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科学性要求教师要严谨治学,重规律,我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和教育教学技巧,把握教育契机,采用灵活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

我认真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在今后工作中我还应作到以下几点:一是从民族振兴、国家兴旺发达的层面上认识,我们培养的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人才,关心今天的学生,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

其二,就是设身处地的为每一个学生家庭着想,当前,每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家都期盼着自己孩子能成才、成人,而成功与否与我们的教育息息相关。

其三,要接受一个现实: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同的孩子可能在不同的方面获得成功,孩子调皮,犯错误是正常的,要用宽容的心态去理解他们,帮助他们。

其四,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师生的交流勾通,促进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5篇]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5篇)  

【篇一】  师德教育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师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灵魂,是教师所有修养中最重要的修养。

我们知道,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里,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两种约束,一种是法律,一种是道德。

而师德师风是属于道德范畴,它往往是一种自律行为。

我们常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有资格为人师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学生。

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成为风范,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

我们进行为期两天的师德师风集中学习,暨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百姓呼唤好老师,教育行政部门也制定师德标准来规范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自己应该怎样做?我认为我们要大力弘扬“五种精神”,恪守“依法执教”的师德底线,做人民满意教师。

  一、大力弘扬“五种精神”  一是要大力弘扬富有爱心的“园丁”精神。

  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要像父母一样,关爱学生,像园丁一样执着工作,向挚友一样真诚与共,像硕士一样引领世风,像文人一样自知自明。

花草树木有千万种,性情品质各不相同,有易栽种的,有难扶直的,但在园丁的手中,他们都能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学习笔记

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

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面对树立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更应该大力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师资保障。

这是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全国师德论坛开幕式上的一段讲话,从这段话中可见在当前新的历史情况下,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今年,我省全面开展了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我公司、各校园也相继开展了师德师风的教育活动。

XX年X月X日,我处党委书记XX和处长XXX在第四中学做了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的指示和动员讲话,布署了我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工作。

之后,我园也开始了师德师风的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

  历经将近一个学期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我认真阅读了《xx师德风范》和《师德师风教育学习资料》,学习巩固了有关的教育方针政策,学习有关领导的讲话和各地一些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

明确了我们教师应遵守什么条令法规,怎样做才是合法的行为,教师应具有怎样的师德师风,自身素质应在哪些方面提高等几方面的问题,使今后的工作也有了努力的方向。

通过学习对照《教师行为规范》及各地优秀教师的高尚师德,我认真反思了自己在工作和学习等各方

如何认识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定的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教师职业道德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也给师德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历史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主要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当前要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为重点”。

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对规范师德行为,提高师德水平和端正教育行业风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必须充分认识新时期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教师队伍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师德建设面临如何与教师队伍的高学历、高素质、职业竞争日益激烈和结构变化不断加快等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新问题。

2005年,教育部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一号文件确定下来,这反映了上至国家领导,下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期望,也反映了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身的要求。

(一)充分认识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所谓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内容。

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师风是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教师的产品是人。

合格的教师不仅应具有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为高等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还要具有时代特点的先进的道德意识。

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知识结构和道德水准,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师风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育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所学校的品位,那么师德的水准就是一所学校重要的精神标杆。

学校作为社会“精神文明的窗口”的意义也主要体现在这方面。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都有过精辟的论述。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唐代韩愈,还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教师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要无限热爱学生;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这些论述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

我国教育日新月异的迅速发展,对师德赋予了更多的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

首先,师德建设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热爱学生,对事业忠诚,有执著向上的追求和高尚的人格。

其次,师德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

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形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且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它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

第三,师德建设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民主化。

第四,师德建设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发展,树立良好教育形象的必然要求。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

师德优良的队伍才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办出更高更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只有让人民满意了,我们的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们的教育形象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公认。

因此,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

我们一定要站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认认真真地、实实在在地、持之以恒地抓好师德建设,履行好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天职。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众望所归。

我们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集中精力抓紧抓好,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创造崭新的文化积淀。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我校师德建设及教师思想的现状,从总的情况来看是比较好的,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教书育人,无私奉献。

他们的风范赢得了广大学生、家长乃至社会的广泛赞誉。

然而,在看到主流的同时,我们也要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尽人意的状况和现象给予高度的重视,有的还必须予以警惕,切不可掉以轻心。

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少数人思想政治水平不高,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等问题。

有的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课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导致负面影响;有的育人意识淡泊,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错误言论和不良行为不闻不问,把教书育人的天职置之脑后;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 “第二职业”上,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此外,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也并非个别现象;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动辄闹个人情绪,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较差的也有;还有个别教师有收受学生物品、违反纪律、放弃原则的现象,甚至不顾场合,不顾身份,经常说一些庸俗低级的“黄话”等等。

存在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存在教学内容与现代教学理念脱节,不合乎知识更新要求的现象;存在少数教师授课效果不好的现象等等。

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整体改善,极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如果看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流和成绩,肯定是错误的,我们就会失去信心;但是,如果看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对其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肯定是危险的,最终将使学校发展和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伤害。

对此,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近年来,学校相继制订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师德建设的规章制度,有步骤、有主题、有序列地开展了师德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师德建设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

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既要不断唤起和激发教师内心的道德自律,也要着力构建有利于师德持续发展的机制,把时代对师德的要求转化为教师内在的、长久的自觉行为;既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与任务、内容和要求,也要有一套完善的师德建设运行机制和评估、检测体系,切实落实师德建设的责任制、追究制和自上而下完整的管理体制。

为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危机意识,牢记自身肩负的职责与使命,充分考虑师德建设的长效性、连贯性和严肃性,建立健全切合我校实际的师德建设规范,把师德建设引向深入。

加强师德建设是改进教风带动学风的迫切需要。

教师的教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

教师中存在的对教学不负责任,应付了事;对学生莫不关心,教书不育人;自我要求不严,不能为人师表等等,必然损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

现实迫切要求我们在推动素质教育中,把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

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的增强,以良好的教风,促进学生良好的学风的形成,从而激发为奉献祖国、服务人民而发愤学习。

二、师德建设的思想观念基础  师德认知是师德建设的理性基础,没有对师德的概念、观念、原理、原则、规范及其价值的认知和讨论,人们就无法有效开展师德教育、师德修养、师德评价等一系列师德活动。

问题是,在师德认知教育中,教师所接受教育的内容和体系尚值得探讨,或者简略地说,我们是直接要求教师遵循师德规范,还是注重于改变他们的道德价值观念。

因为它将影响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教育内容和及其方法的确立,最终要影响教师对师德规范的遵循。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通过树立和宣传师德的榜样,或是通过强化师德规范学习来进行师德认知教育。

我们把这种仅仅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如何做而不该如何做的教育称之为规范认知教育。

应该说,在规范认知教育方面,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对于普及师德知识和提高师德水平曾经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多元化造成了人们在生活方式选择上的多样性,以及人们在如何生活问题上更加注重生活的效果和服从自己的理性。

可以说,当前我国社会已从规范认知走进了价值认知的时代。

譬如,人们接受某种事物和如何作为主要取决于自己对该事物或该行业价值的认同程度。

同样一种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师会做出两种以上的选择:有的符合师德规范,而有的不符合或是违反师德规范。

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他们不知道师德的具体规范,而是因为他们抱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所以,再以规范认知教育模式来教育教师只是强调了事物的表象,因而逐步显露了其局限性。

因此,师德价值及其方法的认知教育是一种更能提升人的自主能力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所以,我们必须改善和深化原有的规范或榜样的认知教育模式,变师德规范认知教育为师德价值认知教育,即深入到教育本质和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方法论来加以探讨,以引导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能够自觉地选择和肯定一种正确的价值和方法。

  所以,为了使师德规范真正深入广大教师的内心世界,成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行动指南,我们还必须在理论上揭示它们对于教育主体的所有价值,注重于塑造教师正确而全面的道德价值观念。

例如,我们不仅要揭示师爱对于社会和学生的巨大价值,而且还要说明它们对于教师生活本身所具的意义。

“课堂教学对他们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出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活价值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就教育技术来讲,应该说,价值认知教育比规范认知教育要更为复杂和困难,而且还会因不同的教师其方式和方法而不同。

尽管如此,对教师进行师德价值认知教育,必须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其关键是善于启动教师的主体意识:一是需要借助于教育、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多方面指导.以加强教师自身的理论修养;二是需要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下,反复进行道德的认知、体验和觉悟,逐步形成较为正确而稳定的教育人生观和方法论。

实践表明,师德价值认知教育是更为积极的教育活动,最终将会演变为师德的新观念和新方法,成为师德的基本能力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深入价值和方法领域的师德认知能力,是由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所决定的。

与普通公民道德不同.这种认知能力有着作为一名教师所必须的教育理论、学科水平、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等基础。

无疑,这种道德认知能力是每一位称之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前提。

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对不同相貌、不同性别、不同族、不同出生、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

  第二,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

爱与严相辅相成,都是教育的条件、手段和动力。

公正原则要求: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

教育不是知识的发售、更不是单纯的灌输,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态度、方法教育学生。

  第三,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  如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长进程度给予恰当评价,历来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

根据教育劳动的特点,教育公正不仅仅限于在“分数”面前“一律平等”的“外表公正”,而是更注重以追求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的“实质公正”。

恰当地处理好“外表公正”与“实质公正”的相互关系,是一个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教师坚持做到在试卷,规则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不抱成见,不循私情,规范准确。

  第四,对学生“赏罚”要公平合理  “信赏必罚”,原本是政治家们的用人之术。

如今“赏罚”的运用已成为教师教育、激励和规范学生行为的经常性措施。

教师对学生的“赏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必须在实施中做到“赏罚”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公平。

  第五,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或与同学、或与学校、教师、职工、或与社会各方面偶尔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是再所难免的。

公正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涉及学生的矛盾的时候,必须主持公道。

必须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求相称的解决办法,妥善处理。

要做到“公平如秤”,不偏袒一方,责难一方。

尤其是牵涉到学校或教师的矛盾,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更应在态度、方法与结论上充分体现平等、合理与公正的要求,让学生心悦诚服。

以势压人,得理不饶人,或者打击报复等,与公正要求是根本背道而驰的。

四、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需要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

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们将抓好几个重要环节。

一是要抓好领导班子带动。

重视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班子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带头实践,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道德目标。

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争做师德师风建设的带头人,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广大教师,以党风带教风,以党性铸师魂。

在此基础上,区分层次,着眼多数,鼓励先进,循序渐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二是要抓好典型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要注意归纳、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心、真情,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使他们贴近教师、感染教师、鼓励老师、引导教师,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全面建设。

三是要抓好机制建设。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与管理相结合,有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

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等方面加以体现。

要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单位和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去。

要建立和完善监控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对情节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要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是要抓好条件保障。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师德师风问题上,我们也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主观和客观、小环境和大环境等诸多因素,把师德师风中的不良现象作为一种结果,更多地查找引起的客观物质原因,更多地站在教师的角度,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努力改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尽力做好培训、进修、留学和攻读学位等方面的规划和安排。

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使我们的老师有用武之地,少后顾之忧。

五、加强师德建设将开展的活动

【第1句】:开展争做“五型”教师活动 我们开展争做“园丁型”“探索型”“奉献型”“进取型”和“敬业型”活动,全校教师积极参与。

为了提高此项活动的效率,我们要在每学期的期末召开一次“五型教师”总结表彰会,起到了比赛有目标、学有榜样、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作用。

【第2句】:积极开展“教师荣辱观”教育活动 我校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特点和我校具体情况,提出了新时期教师荣辱观:以热心从教为荣,以混迹讲台为耻;以求真务实为荣,以弄虚作假为耻;以身正学高为荣,以虚伪无知为耻;以改革创新为荣,以故步自封为耻;以认真负责为荣,以敷衍塞责为耻;以有效学习为荣,以低质低效为耻;以树好形象为荣,以无视形象为耻;以尊重信任为荣,以体罚猜疑为耻;以尊章守规为荣,以制造“三乱”为耻;以桃李天下为荣,以平庸无为为耻;以积极上进为荣,以不思进取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我们要求教师把这“十二荣、十二耻”熟记在心,自觉对照自己言行规范自己的行为,使教师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第3句】:开展师德承诺活动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我们每学期都要开展面向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师德承诺活动。

承诺内容包括目前教育的一些热点、敏感问题。

在承诺书中每位教师签字,向所有学生家长发放,接受监督。

【第4句】:开展“文明办公室”的评比活动 文明办公室的评比条件是:办公室内空气清新、地面整洁;不在办公室内吸烟;桌椅、办公用品摆放整齐有序;下班前办公桌上无任何物品摆放,离开办公室时,办公椅整齐放到办公桌空内;工作时间不允许进行娱乐性上网;在办公室内不许聊与工作无关的事;脏水、垃圾必须及时倒出。

根据以上评比条件,每学期末要评出文明办公室。

【第5句】:完善日常量化考核监督机制 (1)建立社会、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并且向社会公布监督电话,设立“家长联系卡”“家长接待日”。

期末召开一次学生座谈会,每学期分期中和期末两次向学生和家长发放“问卷调查表”,及时了解学生和家长对每位教师的评价。

(2)建立师德档案。

将《师德师风建设日常量化考核评估》结果归入教师个人档案,为其晋级、评优、聘用、专业能力等级评价等工作提依据。

老师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校兴衰,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

师德师风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我们的建校之基、立校之本、兴校之源。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永恒的工作,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人范,要真正使全体教师的观念得到更新,思想得到升华,面貌得到改观,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带动和促进学风、校风建设,全校教师特别是校行政班子,务必高度重视,严格按照要求,抓好落实工作。

以一流的工作成绩,为我校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为学校的长远发展添砖加瓦,争光添彩。

什么是师德师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 那到底人们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定论。

一般认为,所谓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这都是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等等,这都是师风。

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

我认为,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是我们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我还认为我们教师的出发点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利益,只有让学生真正的学到知识,让他们将来能够学有所用,才是我们的出发点,这也是我理解的师德,师德的力量在于对学生的付出价值是不是有所升华,有所历练,而我深信,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会做到,把师德师风的力量传达下去,深入下去,才是重中之重。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讲稿,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想方设法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真正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这样对学生的学习肯定是相当有利的。

\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样,学生平时也就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

同时老师遇事要冷静,不要随便发怒,以威压人,处事要尽量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不管是不是自己教过的,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父母的期望也高了,再加上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使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容易形成孤僻、霸道的个性,使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就出现了许多的不适应。

优越感的失去,生活上的不顺心在心理上造成了阴影。

这就更要求我们广大教师真诚相待、热情鼓励、耐心帮助每一位学生,用师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让他们在愉快的情感体验中接受 。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

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

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如何理解师德师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 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

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这都是师德。

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

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

\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课,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

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显然是很有利的。

\ “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

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

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孩子们的同志和朋友”。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教师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

【第1句】:德修养师德风范

【第1句】:一个忠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对于教师,教书育人是职业,更是事业,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教育家韦力说教师要有“四颗心”事业心、责任心、自尊心、上进心。

【第2句】:两个服从:服从大局、服从领导教育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大局与小局,全局与个人,总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

作为系统中的一员,服从大局,接受组织调遣是应有的品质。

否则,既影响了大局工作,又损害了自身形象。

具体到一所学校,服从大局就是服从领导的正确领导。

一个学校是一个集体,一个集体必须服从一个首领。

一般说来,领导是站在全局考虑问题的,工作又十分辛苦,虽然工作中总会难免存在疏漏、差错、失误、不尽人意的地方,管理艺术也良莠不齐,但主观上大多力求尽心、科学、公正。

因此,作为下属,有向领导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的权利,更有服从领导,令行禁止,顾全大局,维护集体利益。

不给领导添麻烦的应尽义务和道德职责

实际上这也是一名教师应有的道德理智。

【第3句】:三个热爱: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生这是忠诚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先决条件。

古今中外对此论述颇多。

而论述的最多也最一致的是两块内容,一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二是师爱是师德之本。

国家颁布的中小学师德规范,几乎二分之一内容就是在讲这三热爱。

我记得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像父母一样爱学生,那么他将

师德师风有哪些内容?

加强师德修养,做一名合格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教书者必先学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我就深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的沉重。

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崇高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去感染学生。

十四年来,我一直立足于本职工作,注重师德修养,为成为一名称职而优秀的教师在不断努力着,现谈一点在师德学习中的一点体会:一、爱岗敬业,忠于教育事业热爱教师的职业,爱岗敬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我觉得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尽心尽力,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平凡的事,恰恰就是不平凡。

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忠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了相关的知识,看着自己付出的努力获得了回报,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在教学工作中也就有了动力。

二、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时期教育老师必须具备的学生观。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不失师德风范。

但“人非圣贤,熟能无过。

”更何况是尚未成年的孩子。

学生犯了

45212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