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散文集文学网!

骂一个没教养的人说说锦集60条

文心雕龙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生气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人生哲理

要想看清一个人的人品和素质,不是看ta高兴的时候如何待人处事,而是要看ta生气的时候会怎么样对待别人。生气时,最容易暴露出一个人的本性,也最能看出一个人真正的人品。一个平常看似文质彬彬的人,没准生气时才看出他实际上是个喜欢暴力的大老粗。

一个人生气时

最能看出ta的教养

人在极端情况下比较容易暴露本性,生气就是一个极端情况。就像很多灾难片一样,在特殊情况下,为了求生存和自身的利益,有些平常看似比较有素质的人会大变脸,为了跟别人抢夺资源不折手段,所有隐藏的阴暗的本性全都毕露无疑。一旦这种人生气了,就立马翻脸不认人,只认金钱和利益,甚至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

生气的时候,人往往会失去理智和控制、掩饰自己的能力。所以生气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自制力和真正的素质。那些生气时就不管不顾别人感受的人,往往最没教养、没素质。一生气了好像全世界都欠他钱似的,甚至把怒气发泄在不相干的人身上,从不就事论事,喜欢翻老账。这样的行为,只会让看清的人远离ta。

有些人活得跟谍战片一样,在跟别人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还能愉快地和平相处;一旦发生利益冲突,立马生气翻脸,丝毫不讲任何情面。看人,还是真得看ta生气时候的样子,只有这时候,所有隐藏的和伪装的才会全部浮现。

一生气就变脸的人

人品好不到哪去

一生气就变脸、像变了个人一样的人,不是因为ta生气才会变得不像原先的ta,而是生气时才是ta的真面目,平常那些只是伪装。人和人之间没有永恒的情谊,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说的很冷酷,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的确是这样。那些一生气就变脸的人,至少就是如此,所以这种人往往不能深交。

翻脸比翻书还快的人,对待自己的亲朋好友,评判标准不是彼此之间的情谊,而是基于自己的利益。如果平常身边人跟自己没有发生利益冲突,那基本就是天下太平;一旦让ta觉得不爽,或是利益受到了侵犯,ta会不管你是谁立马变脸。这种人的人品实在不能苟同,就像小说里那些市井小人一样可恶。

如果你的身边有这样的人,一生气就翻脸不认你的话,那也没必要跟ta继续相处下去了。人品不行的话,跟生不生气没一点关系,只是生气的时候全部表现出来罢了。

生气时还有修养的人

人品不会太差

真正人品好、有修养的.人,往往在生气时还能保持对人基本的礼貌,能理智地就事论事,不会因为生气殃及无辜。这种人,生气时的样子也跟平时差不多,不会给人一种变了个人的印象。生气时还有修养的人,不会稍有不顺心就发脾气,他们都有至始至终的真实和真诚。

人品这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绝对能深刻地感受到。生气时还能保持修养的人,人品往往都不会太差。因为他们遇事能冷静处置,不会丧失基本的道德和素养,也不会像泼妇一样生气就骂大街。即使生气了,也不会自私地只顾宣泄自己的情绪。这样的人,是值得深交一辈子的人。

真正有教养的人,不管生不生气,都能保有基本的素养。纵使生气了,也不会猴急地脏话连篇、恶语相向。有些人的人品,只是风平浪静时的伪装;还有些人的人品,却是始终如一的真实。生气时还有修养的人,就属于后者,也是最坦荡做人的人。

人品有时大于能力人生哲理

我们身边常常有人平步青云,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有时并不是因为他的能力超群出众,而是因为他的品格优秀。

有些人有能力,但未必就能为人类做出贡献。比如历史上德国纳税希特勒,他的组织能力绝对不差,而他却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一个人的品格道德是他强大的后盾。就像曾经有人说,前期是老板给你发工资,中期是你的能力给你发工资,而后期是你的品格给你带来利益。由此可见,人的品行比他的能力更重要。

要做好一家企业,这家企业的老总就必须把人做好。如果老总自己人品有问题,他的企业也难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古代衰败的君王,没有几个不是因为道德败坏所致。这也应验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历代被歌颂的皇帝,没有一个不是德高望重之人。

今天很多人创业,但最终能能够强大的企业还是靠老总的道德支撑。没有好的`品行,那一定会是昙花一现。

有道德,品行高尚的人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为别人着想,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高尔基所说的“给永远比拿愉快”就是对乐于奉献的人的一种肯定。

人生在世,努力付出是一辈子;斤斤计较,好吃懒做,一天也是24个小时。与其浑浑噩噩的过一生,还不如做点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

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人生而言,没有哪一天是彩排。所以当你回忆你这些年做过的事情,你能自豪的说,我的这些天没有白白的度过,这就是最有意义的了。

把每一天都看的很重要,那么这些量的积累,一定会产生质的巨变。滴水可以穿石。如果我们每一天都是有价值的,那我们一生还会有遗憾吗?

年轻是我们的资本,但这个资本也是你明天灿烂辉煌的一个基础,这个基础我们把握不好,那只能是庸庸碌碌之徒,活在自己叹息的悲伤世界中。


不生气只用计人生哲理

东晋时有个名字叫王绪的官员,他和当时有权有势的官员王国宝关系很不错。有一段时间,王绪因为一些小事,对荆州的刺史殷仲堪很不满意,就经常在王国宝面前说殷仲堪的坏话。

这件事慢慢传到了殷仲堪的耳中,他十分生气,却又拿王绪没办法,正在为此苦恼时,有位朋友到他家中喝酒。席间,殷仲堪道出了自己的烦恼,朋友听了说:“想要解决这件事并不难,你以后再去见王绪的时候,要求他屏退左右,然后和他聊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时间久了,王国宝一定会怀疑他。”

殷仲堪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专门去拜访了王绪好几次,每次都让他屏退左右,然后才开始聊天。过了一段时间,这件事果然传到了王国宝的耳朵中,他特意派人把王绪叫来,然后质问他道:“听说你最近和殷仲堪交往很频繁,而且你们每次见面时,都要屏退左右,你们到底在商量什么重要的'事情?”王绪急忙回答:“没有什么呀,全都是一些平常的小事情啊!”王国宝摇了摇头,根本不相信王绪说的话,从此对他变得疏远了。这样一来,王绪再也没有机会中伤殷仲堪了。

在人际交往中,面对小人的陷害,徒劳地生气没有用,应该学会用另类的智慧保护自己,想办法用妙计挫败对方。

吃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人生哲理

1

《苏东坡传》中,有一段提到王安石吃饭的趣闻。

王安石的朋友请他吃了一次饭,王安石吃光了一盘鹿肉丝。

朋友告诉王安石的太太,说知道王安石喜欢吃鹿肉丝。

他太太很惊奇,说自己跟他生活了这么多年,从来不知道他喜欢吃鹿肉丝这件事,便问王安石的朋友,他是怎么知道王安石喜欢吃鹿肉丝的。

朋友说,吃饭的时候,饭桌上别的菜他都没动,独独把一盘鹿肉丝都吃光了。

他太太于是说,下一次在吃饭的时候,你不要把鹿肉丝放在他面前,把别的菜放在他的面前。

下一次,朋友把别的菜放在王安石面前,一顿饭下来,他只吃面前的那盘菜,而竟然不知道桌上还有鹿肉丝这盘菜。

在《苏东坡传》中,作者引用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说明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有哪些怪癖,还提到王安石邋遢,不讲究,沽名钓誉等等。

作为这篇文章,不讨论苏东坡和王安石谁对谁错,而是单纯从吃饭这件事上来看王安石,吃饭对他来说只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事情,吃什么无所谓,吃好吃坏无所谓,而他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的大事上,在大事上从不马虎。

我们知道的王安石,有“王安石变法”,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做的那些事和获得的称号,恐怕不是沽名钓誉所能得来的,而是真正用心去做,以至于别的小事都可以忽略。

2

去年,单位新调来一个同事。

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另一个同事说:“一看这个人就是一个高度自律和负责的人。”

我很好奇,忙问怎么看出来的。

他说:“看他吃饭就知道了。”

“看他吃饭?”我半信半疑的看了人家一会儿,也没看出什么来。

同事笑着说:“虽然他刚来,我们对他不是很熟悉,但从他吃饭可以看出他的状态。”

他继续说:“你发现没有,他吃的比你还少?”

“是比我少,那能说明什么?”

“你是个女同志,他是个男同志,他吃的比你还少,另外,你发现还有比你吃的少的男同志吗?这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他确实饭量小,二是他有意控制。”

“我发现他并不是天生饭量小,而是控制的好,不管食堂做的什么饭,他每顿的饭量都差不多,而不会像我们好吃的就多吃点,不好吃的就少吃点。

你再看他的身材,比一般的同龄人要好的多,这大概与他控制吃饭有关。所以,在工作和生活中,他应该也是一个比较自律的人。”

对同事的这套“吃饭理论”,我当时并不完全赞同,觉得仅凭几顿饭看一个人,未免太偏颇。

后来,我发现,那个同事说的是对的。新来的这个同事确实如他所说,在工作中是一个非常自律和负责的人。

吃饭虽是小事,却能看出很多东西。

3

朋友生完二胎之后胖了一大圈,整天嚷嚷着要减肥。

我们说减肥要看行动,光说不行。

她说,会让大家看到效果的。

上次几个女人一块吃饭,大家说好要大吃一顿。一顿饭下来,除了几个青菜和餐后水果,她别的几乎没动,饮料也没喝。

我们说这不像她的风格,以往那些肉啊、鱼啊是她最喜欢吃的,简直来者不拒。

“难道你不饿,还是口味变了?”

“能不饿吗,口味也没变,只是说了要减肥,就得管住自己的嘴,不光鱼肉戒了,连水果也不能多吃,只要保证每天基本的营养和能量供给。”

两个月过去,她减掉了10多斤,整个人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

她说,除了管住嘴,还要迈开腿,每天走上十多公里是正常的.事。

其实,从那次吃饭之后我们就知道她能减下体重来,一个爱吃的人连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都能控制住,她有什么控制不了的呢。

4

吃饭,是每个人每天离不开的,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一顿不吃还饿的慌。

有的人爱吃,毕生愿望是品尽各地美食;

有的人挑吃,有的吃,有的不吃;

有的人无所谓吃,只要维持身体运转就可。

从一个人吃饭,可以看出他当前的生活状态,或自律,或节制,或向上,或消极,或享受……

在亲近的人面前吃饭,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状态,这个时候,他不掩饰,不隐藏,把自己最真实的状态暴露出来。

如果一个人吃饭非常节制,他可能是一个自律的人;

如果一个人吃饭暴饮暴食,他可能是一个对自己要求不高的人;

如果一个人吃饭不挑剔,他可能是一个性格随和的人;

如果一个人吃饭非常挑剔,他可能是一个不易接触的人;

如果一个人非常讲究吃,他可能是一个要求比较高的人……

当然了,仅凭吃饭并不能完全评价一个人,只是对一个人有一个初步的判断,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还需要深入的交往和沟通。

22021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